人教版《郑人有且买履者》优秀ppt课件1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课件:7.1郑人有且买履者

高二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课件:7.1郑人有且买履者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首页
X Z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 产生,兴起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发动 一鼓作气,再而衰 振作,振奋 (2)作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 充任 遂乃研核阴阳……作浑天仪 制作,建造 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写作 其中往来种作……悉如外人 劳作,劳动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首页
X Z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5.辨活用 (1)而自知.其益富 知:同“智”,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聪明
(2)故先以其女妻.胡君 妻:名词活用为动词,以女嫁人 (3)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雨:名词活用为动词,下雨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首页
X Z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蚌蛤. 啜. 曩. 鲧.
读音 gé chuò nǎng gǔn
加点字
决渎. 钻燧.取火 释其耒. 麑.
读音 dú suì lěi ní
2.识通假 (1)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王 “请”通“情”,真实,实在
3.体会韩非子“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领悟韩非子对社会人生的深 刻洞察和卓越智慧,联系社会现实,联系自身实践,涵养德行,不断提高自身 素养。
一、郑人有且买履者
-4-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首页
X Z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韩非清醒而实际,立足于现实寻求达到功利目的的有效手段是他最关 注的。历史总是发展变化的,儒、墨、道、法各派基本上都承认这一点。韩 非认为,与其用渺茫广远的先王之道来治理当今的社会,不如依据当今社会 的实际,采取适当的治理方法。与其他学派的迂阔或者理想色彩浓厚不同, 韩非的法家思想和理论更能切合当时社会发展的实际。

新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郑人有且买履者》课件18页PPT

新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郑人有且买履者》课件18页PPT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韩非生平及其主要思想
1、韩非生平(教材P112第一段,学生自读) 2、韩非子主要思想 韩非注意研究历史,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他认为如果当 今之世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因此 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 变”(《韩非子•五蠹》),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他的历 史观,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韩非还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韩非子•问 田》),“以法为教”(《韩非子•五蠹》)。他还认为只有实行严刑 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 韩非 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 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秦 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 展。
检查预习情况
全班齐读课文,教师板书容易误读的字词。
不胜
shēng (古音破读)
果蓏蚌蛤 luǒ bàng gé
腥臊恶臭 sào èxiù(词“臭”为词义缩
小)
钻燧取火 zuān suì
决渎
dú (课文下的注释dòu是错误的)

lěi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 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 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 罢,遂不得履。
翻译重要句子
(1)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 假如在夏朝有人搭木头做成鸟窝一样的巢穴来居住,或者通过钻 木头来生火,就一定会被鲧禹笑话。(状语后置句) (2)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所以圣人不希望照搬古道,不效法成规旧例,研究当世的事情, 根据这些事情给当代社会准备(相应措施)。(省略句) (3)宋人有耕田者 有个耕田的宋人。(定语后置)

第七单元 韩非子·郑人有且买履者-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课件(共25张PPT)

第七单元 韩非子·郑人有且买履者-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课件(共25张PPT)
翻译:乐羊是魏国大将攻打中山国。乐羊的儿子在中山国,中山国于是将乐羊儿
子烹了之后送羹给乐羊,乐羊坐在军帐中吃肉喝滋,乐羊喝干了一杯。魏文侯对堵 师赞说:“乐羊因为我的缘故吃了他的儿子”,堵师赞回答说:“他自己的儿子都 忍心吃,还有谁他不忍心吃呢”。(乐羊)终于拿下了中山国。文侯欣赏他的战功, 但怀疑他的内心。孟孙打猎捕获一只小鹿。让秦西巴拿着回家,小鹿的母亲一边跟 着一边鸣叫,秦西巴不忍心(伤害它),(于是)放了小鹿给母鹿。孟孙刚回家就 向秦西巴索取小鹿,秦西巴回答说我不忍心把小鹿还给了它的母亲,孟孙(因此) 发怒放逐了秦西巴。 过了三个月,又召回秦西巴做太子的老师。孟孙的车夫说: “过去要惩罚他,现在却召他来做儿子的师傅,这是为什么呢?”孟孙说道“对小 鹿都不忍心,还会害我的儿子么?”所以说:“巧妙的欺诈不如笨拙的诚实”,乐 羊因为功劳更能来被怀疑,秦西巴因为有罪而更加受信任。
制度,而应研究当前的社会情况,并根据它制定符合实际
的措施。有个耕田的宋国人,田里有个树桩子,一只奔跑
的兔子撞在树桩上,碰断脖子死了;这个人便因此放下手
里翻土的农具,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再捡到死兔子,兔
子不可能再得到,可是他本人却被宋国人笑活。今天想要
用古代帝王的政策来治理现在的人民,都是和守株待兔的
《韩非子·说难》
思考: 第四个则选文论述
的主旨是什么? 使用寓言“智子疑
邻”是为了论述什么 道理?
第四个则选文论述的 主旨是明白事理不难,难 得是明白事理后正确处置 。
使用寓言“智子疑邻 ”是为了论述聪明不难, 难得是正确对待自己的聪 明;要正确的评价他人, 不能主观臆断。
思考: “郑人有且买履者
…… 2.2 郑县人卜子使其妻为裤。其妻问曰:“今裤何如?”夫曰: “象吾故裤。”妻子因毁新,令如故裤。

《郑人有且买履者》优秀课件

《郑人有且买履者》优秀课件
14
“不法古,不循今”的历史观
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 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 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商鞅 明确地提出了“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张。 韩非则更进一步发展了商鞅的主张,提出 “时移而治不易者乱”,他把守旧的儒家 讽刺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
《先秦诸子选读》
法家学派(韩非子)
1
郑人 有且买履者 教学目标
❖ 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实词虚词。 ❖ 理解韩非子在文中表达的法家思想观点
及其现实意义。 ❖ 理解韩非子寓言的真正意义,寓言的特
色。
2
韩非子简介
韩非(约前280—前233)是韩国的
贵族,他口吃,不善言辞却善著书。
“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
尺码 ❖ 度:动词,测量。名词,尺码。
8
课堂互动
❖ 第一课文段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论证结构是怎样 安排的?
❖ 论证结构:作者先列举上古、中古、近古因功称王 的历史事实,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出“有美尧舜汤武 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的结论。这 样就推出当代新圣改革的必要性,得出本段论点: 不期修古。
15
“法”“术”“势”结合的治国
方略
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别提倡重
法、重势、重术,各有特点。到了法家思
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时,韩非提出了将三者
紧密结合的思想。法是指健全法制,势指
的是君主的权势,要独掌军政大权,术是
指的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
略和手段。主要是察觉、防止犯上作乱,
维护君主地位。
他们认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利益的,没有什么道
德Hale Waihona Puke 标准可言,所以,就要用利益、荣誉来诱导

《郑人有且买履者》经典ppt课件

《郑人有且买履者》经典ppt课件
法家思想是一种统御术,认为崇古是一种罪恶,最 好的时代不是过去,而是现在;只有君主严厉地实行 法治2020,/1/4 才能发挥国家的功能,完成秩序与和平。 4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 儒家——推崇“人治”, “德治”,即治国时偏重 人的作用,实行仁政。 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 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意志强 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
不胜
shēng
果蓏蚌蛤 luǒ bàng gé
腥臊恶臭 è xiù
决渎

钻燧取火 zuān suì
鲧禹
gǔn

lěi
2020/1/4
12
第一则写了哪几则故事?
1.有巢氏; 2.燧人氏; 3.大禹治水;汤武征伐 4.守株待兔。
2020/1/4
13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 在远古时代,人口稀少而禽兽众多,
2020/1/4
27
夫不适国事而谋先王,皆归取度者也。
不采取适合国事的措施而考虑取法 古代帝王,都是下面说的不照着脚的大 小来买鞋子,却回家取尺码的人啊!
郑人买履:讽刺墨守成规、迷信教条的人。
2020/1/4
28
(二)这几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分别 反映了韩非的 哪些观点?
寓意:
观点:
卜妻为裤——讽刺那些刻板 守旧、不知变通、愚昧无知 的人 。
请问:如果你是信奉儒\法\道的老师,如何处 理学生上课说话的现象?
2020/1/4
5
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
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
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 等学生自我觉悟。
2020/1/4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七单元第1课《郑人有且买履者》 课 件(41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七单元第1课《郑人有且买履者》 课 件(41张)

卫人嫁子
第 四 则
郑公伐胡 智子疑邻
郑公伐胡



妻(qì):名词动用,以女嫁人。 娱:使动用,使…娱乐 故:故意 因:于是 戮:杀 亲:亲近 备:防备
智子疑邻
亡:古今异义,古: 丢失;今:死亡 智:意动用,以…为 智 而:却 当:正确 盗:小偷 父:对老年男子的尊 称 暮:在夜晚 取:攻取
乐羊食子 第 三 则
西巴纵麑
卫人嫁子
为: 担任 攻: 攻打 烹: 煮 遗(wèi):送给 羹:带汁的肉 幕:军中的营帐 啜(chuò):连吃带 喝 以:因为 故:原因 且:将来 罢:罢军 而:却
乐羊食子
乐羊有功而见疑: 被动句 今召以为子傅: 省略句。以之为,任 用他作为 麑(ní):幼鹿 随:跟随 啼:啼叫 弗:不 与:还给 适至:刚到 求:索求 逐:赶走 居三月:过了三个月
议论
第 二 则
卜妻为裤
郢书燕说
郑人买履
文言知识点
•学者:【古今异义】
古义:读书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请:通“情”,真实、实在 •弊:通“敝”破旧、破损 •宛曼:渺茫广远 •许:v.赞许 •更:v. 变更 •写:v. 仿效
{


意:意料、猜测 知:明白 郢书:信 燕说:解说 度:尺码
郑人有且买履者
《韩非子》
韩非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 年),华夏族,韩国人,战国末 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 家。韩非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 髓的两个人之一 韩非将商鞅的“法”,申不 害的“术”慎到的“势”集于一 身,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 非将老子的辩证法、朴素唯物主 义与法融为一体。韩非是韩王之 子,荀子的学生,李斯的同学。 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 篇,十万余字。在先秦诸子散文 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 唯物主义与效益理论思想,积极 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 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思想。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一、郑人有且买履者》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一、郑人有且买履者》课件(共29张PPT)
译文:郑县有个叫卜子的人,让他的妻子做
裤子,他妻子问:“现在这条裤子做成什么样 子?”卜子说:“像我的旧裤子。”他妻子因而 把新裤子弄破,使它像旧裤子。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 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 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 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 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四、文言知识
1、指出下列通假字
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王“请”通“情” 实在
卜子妻写弊裤也
“弊”通“敝” 破旧
燕相白王,王大说 而置之其坐
“说”通“悦” 喜悦 “坐”通“座” 座位
反归取之
2、指出下列句式
今裤何如? 举烛者,尚明也; 何不试之以足? 宁信度,无自信也!
“反”通“返” 返回
宾语前置 判断句 状语后置 宾语前置
郑人有且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 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郑国有个打算买鞋的人,先自己量好脚的尺码,然 后把它放在座位上,等到去集市时却忘了带上。已经 挑好了鞋,才说道:“我忘记拿尺码了。”于是返回 家里去取。等到再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最终 没有买到鞋。有人说!“为什么不用脚试试?”他说: “我宁愿相信尺码,不能相信自己的脚。”
儒家思想是保守的,认为社会是退化的,最好的永 远是最好的,而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不如过去, 未来不如现在,所以必须事事以古为法,至少也要保 持现状。道家的思想是逃避的,把人生的富贵尊荣, 看得都像天际的浮云,绝不追求,也不跟人竞争;如 果有人竞争,他们就立刻退让,使对方在没有对象之 下自行崩溃。墨家思想是宗教的,像一个苦行僧,无 条件地为他人分忧,在人类未能全部快乐之前,他们 不单独快乐。法家思想是一种统御术,认为崇古是一 种罪恶,最好的时代不是过去,而是现在;只有君主 严厉地实行法治,才能发挥国家的功能,完成秩序与 和平。

高中语文 第7单元 《韩非子》选读 一 郑人有且买履者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高中语文 第7单元 《韩非子》选读 一 郑人有且买履者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3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借十四个寓言故事,表现了韩非 子对社会人生的种种思考,对某些隐微的人性弱点的精确剖析, 蕴含着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卓越智慧。
4
学习目标 1.了解文言特殊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2.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 3.学习古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喻证法。 4.结合作者生平了解其创作意图。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23
而民说.之,使王天下
(4)说燕范未相增有受说封.书项 侯而羽 之说曰 赏.之, 而听细说.
说.尽心中无限事
24
人民少而.禽兽众
(5)而腥 因 不臊 释 适恶 其 国臭 耒 事,而 而. .而 守 谋.伤 株 先害 王腹胃
举贤而.任之
25
乃.曰:“吾忘持度。”
(6)乃乃问.以今其是子何妻世之,乃.不知有汉
31
(4)何不试之以足(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使王天下(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1)今人臣之处官者皆是类也(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宁信度,无自信也!(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文学体裁,在短小的故事里寄 寓较深的道理,进行劝喻或讽刺,常用 比喻、夸张、拟人、象征等手法。
友情提醒: 一类人/一种现象
3.简介作者
•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哲学家,法 家代表人物。出身韩国(主要区域在河南省)贵
族。曾与李斯同师事荀况。因建议韩王变法未见 用,著《孤愤》、《五蠹》、《说难》等,受秦 王政重视,被邀出使秦国。不久因李斯、姚贾陷 害,自杀于狱中。其学吸收道、儒、墨各家思想, 并集法家学说之大成。提出以“法”为中心, “法、术、势”三者合一的统治术,影响后世君 主。
第1则
译:在远古时代,人口稀少而禽兽众多,人们敌不过禽兽蛇虫等野生动
物。这时圣人出现了,他教人们架起木头搭成像鸟巢一样的住处来避免各 种禽兽的伤害,而人民就高兴了,让他统治天下,称他为有巢氏。人民食 用瓜果河蚌蛤蜊等动植物,腥臭难闻而且伤害肠胃,人民因此经常生病。 这时圣人出现了,用钻擦木燧的方法取得火种烧熟食物来除去腥臭臊气, 而人民就高兴了,让他统治天下,称他为燧人氏。在中古时代,天下洪水 泛滥,而鲧、禹疏通河道。在近古时代,夏桀、商纣残暴昏乱,而商汤、 周武王征伐了他们。如今如果还有架木搭巢钻木取火在夏王朝之后的时代 里,那必然就要被鲧、禹耻笑;如果还有人整天疏通河道在商、周之后的 时代里,那就必然要被商汤、周武王所耻笑了。然而如今还有人赞美尧、 舜、商汤、周武、夏禹的政治措施可以用在当今之世,必然就要被新时代 的圣人所耻笑了。因此圣人不指望学习照搬古代的那一套,不效法常规的 那一套,而是根据时代论事,制定相应措施。宋国有个耕地的人,田里有 一棵树,兔子在奔跑时撞树,颈部撞断死了,于是他放下木锹而守在树旁, 希望再捡到撞树而死的兔子,兔子是不可能再得到了,而自己却被宋国人 取笑。如今想要用古代帝王的政治措施,来治理当代的民众,这就是守株 待兔之类的笑话了。
导入新课
• 《守株待兔》是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 故事,也是一则寓言。它告诉我们什么道 理?或它的寓意是什么? (比喻不劳而获 的人。他们不愿老实工作,想侥幸得到收 获。)
• 这是我们现在对这个寓言的最普遍理解。 但是原著中,作者写这个寓言并不是想说 明这点。 那真实的《》是怎样的呢?现在, 让我们走近韩非,读读韩非原汁原味的作 品。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深入人心 ,如 《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滥竽充数》、 《老马识途》、《买椟还珠》、《郑人买履》、 《扁鹊治病》、《宋人疑邻》、《画鬼最易》、 《击鼓戏民》、《鲁人搬迁》、《心不在马》、 《曾子杀猪》、《自相矛盾》、《螳螂捕蝉》等
4、字词
不胜 shēng(古音破读) 果蓏蚌蛤 luǒ bàng gé 腥臊恶臭 èxiù(词“臭”为词义缩小) 决渎 dú(课文下的注释dòu是错误的) 钻燧取火 zuān suì 鲧禹 gǔn 耒 lěi 果蓏蚌蛤 Luǒ bàng gé
学习目标
• 1、知识目标: • 了解文言特殊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如:
说;因为、暴乱、政治;悦、王、疾病、美、法。 • 2、能力目标: • 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胜、臭、今、修、因、走、触、
耒、冀、为;学习古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加设 法、喻证法。 • 3、情感目标: • 理解寓言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 重点: • 1、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 • 2、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 3、结合作者生平,了解其创作意图。 • 难点: • 1、文言语法现象; • 2、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
1.如何学习学习先秦诸子散文
• 积累文言词汇,句式等 • 翻译 • 写作借鉴 • 如何概括中心/主题
2.释 题
寓言特征
原文: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王, 或者不宜今乎?如是,不能更 也…先王之言,有其所为小而世 意之大者,有其所为大而世意之 小者,未可必知也…故先王有郢 书,而后世多燕说。夫不适国事 而谋先王,皆归取度者也。
第2则(第1段)
译:允许学者瞎说,实行渺茫迂阔的先王之道,恐怕
不适用于现在吧?虽然这样,却又不能改变它。这就 像郑县人得到车扼却误以为被人所欺,掌管射飞禽的 卫国人射不到鸟,卜子之妻照旧裤子的样子毁坏新裤 子,以及年轻人侍侯年纪大的人喝酒而机械模仿一样 愚蠢。先王的言论,有涉及小事,当今社会上却理解 为意义重大的;有涉及大事,当今社会上却理解为意 义小的;这是没有人能够真正弄清楚的。有关的解说 是宋国人误解书意做了蠢事,以及梁国人读书变呆。 所以先王的话有时像鄂人写信那样,而后人理解起来, 却多属燕相看信时胡乱解释一类。不适合国家政事需 要,却要谋求先王之道,全都如同郑人买鞋不相信自 己的脚,却要回家去拿尺码一样。
第1则段解:
第一则以三圣先贤为例言明时势造英 雄的道理,然后运用假言推理阐述了 不宜事治世的可笑,一反一正,自然 得出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论世之事,因为之备“的结论。最后 用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形象阐明了 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的荒唐可 笑,从反面证明了前面结论第1段)段解:
总起下文,然后用寓 言故事一一分述论证
第2则(第2段)
原文:郑县人卜子使其
妻为裤,其妻问曰:“今 裤何如?”夫曰:“象吾 故裤。”妻子因毁新令如 故裤。
5.全文剖析
第1则
原文: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
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 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 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 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 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今有构木钻燧于 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 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 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 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宋有人耕田者,田中有株,兔 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 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 守株之类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