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阿里、小米、京东、美团~从“组织架构”视角出发,回顾四大商业巨头的战略变迁
解读京东业务组织结构图

解读京东业务组织结构图京东平台对于卖家们是熟悉的,可是京东的公司结构大家又知道多少?你可能知道,京东截至2015年底,员工近11万人,而接下来2016年,京东员工总量将突破16万人,人员增速那么惊人,它的管理架构应该长什么样?我们尝试梳理一下。
先从组织架构和高管说起吧。
【京东组织架构】业务体系:职能体系:【京东核心业务】1.京东商城:京东之核心板块,下设四个事业部:3C事业部、家电事业部,消费品事业部,家居事业部。
2.京东金融:2013年成立,2016年1月完成A轮融资,融资10亿美金,总估值超460亿人民币,估计3年内独立上市。
3.海外事业部:2014年4月成立,2015年6月海外平台上线,将开始大规模做全球出口业务——全球售,2015年京东印度公司设立。
4.京东到家:2015年4月设立,原名为拍到家,负责圈占生活服务O2O市场。
目前主打生鲜及超市产品的配送。
5.京东智能:2015年01月19日,原的NSNG子公司改名为“京东智能”。
主要业务方向。
“智能云平台”。
“JD+”京东智能产品,还有著名的JD+奶茶馆。
其实,京东还有“拍拍网”事业部,专门做拍卖和二手货的,2015年11月关掉了。
【京东核心高管】刘强东,京东集团CEO,太多资料,跳过了哈。
直接说CXO们。
黄宣德:CFO,首席财务官,2013年9月加入京东。
财务背景。
2006-2013年任文思海辉CFO。
最有意思的是,黄宣德曾学过十多年的芭蕾舞,后来到海外读MBA,转行做了财务,还考了纽约州注册会计师。
隆雨:CHO&GR,全称首席人力资源官兼首席法律总顾问,2012年8月加入京东。
法律背景。
2010年-2012年曾任UT斯达康全球高级副总裁、首席法律总顾问及首席合规官,1998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系,跟刘强东是中欧国际商学院同学。
蓝烨:CPO,首席公共事务官,2012年2月加入京东,之前任集团CMO。
联想系。
1994-2008年在联想工作,先后任联想集团东北区总经理、联想集团技术服务部副总经理、联想集团大客户业务部总经理、联想集团公司销售副总裁。
著名科技公司组织结构图

疯狂的架构-国内六大著名科技公司组织结构图一览当我们用结构化思维的视角去看待事物,不但可以看得清晰,更能够体悟出事物中的美!就如同当年原子被发现的历史一样,从最开始的“原子不可再分”观念到蛋糕式无核模型、行星式原子结构性、量子化的原子结构模型、再到中子假说,人们通过结构看到了这个小宇宙中与大宇宙一样的美!尽管这篇文章已经是2011年的旧帖了,而且很多企业的状态已经发生了变化,不过从结构思维的角度,还是非常值得推荐给大家,当用结构化的视角看待这些企业时,不但看清了企业的架构,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理念和文化,看到了他们的可爱之处和美!疯狂的架构- 国内六大著名科技公司组织结构图一览疯狂的架构!国内六大著名科技公司组织结构图解:1.华为,技术创新引发矩阵结构变化;2.阿里巴巴,马云的影子无时无处不在;3.新浪,依托微博画了一张大饼;4.百度崇尚简单;5.联想,大小通吃但又左右互搏;6.腾讯,产品与部门关系千丝万缕,QQ是所有产品与服务的基石。
6月27日,Web设计师Manu Cornet在自己的博客上,画了一组美国科技公司的组织结构图。
在他笔下,亚马逊等级森严且有序;谷歌结构清晰,产品和部门之间却相互交错且混乱;Facebook架构分散,就像一张散开的网络;微软内部各自占山为王,军阀作风深入骨髓;苹果一个人说了算,而那个人路人皆知;庞大的甲骨文,臃肿的法务部显然要比工程部门更加重要。
真是一组有趣的图,它很快风靡网络。
6月29日,它传入中国,在新浪微博上被转发了一万多次。
据此,《第一财经周刊》也尝试着炮制了一份中国主要的科技公司的结构图—百度、腾讯、华为、联想、阿里巴巴、新浪。
结果发现,它们也是彼此风格迥异。
不同的公司成长历史、不同的业务架构和不同的管理风格,让它们的架构图也呈现出明显的不同。
华为华为与很多强调组织结构稳定的企业不同,华为建立的是一种可以有所变化的矩阵结构。
换句话说,华为每次的产品创新都肯定伴随组织架构的变化,而在华为每3个月就会发生一次大的技术创新。
小米式组织架构案例分析精编完整

小米式组织架构案例分析精编(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20210313】小米式组织架构案例分析2021-04-09 连昱天马帮点击上方“天马帮”可以订阅哦!『天马一出谁与争锋』天马帮——互联网+第一商圈;国内首家O2O教学模式,让您随心所欲学电商,游电商,玩电商;并同千名传统企业老板一起开眼,壮胆,找同伴!非常高兴再次跟天马帮的各位一起来探讨,互联网+的背景下面的变革。
我的前一次课已经跟大家分析了互联网+的组织变革的一些具体的策略。
我们先回顾一下上次课讲的主要的内容。
上次课跟大家分享了互联网组织变革的三个主要的策略。
首先,要以新的战略为导向,来打造扁平化的组织。
第二,要根据现有的业务模式的更新,商业模式的创新来重现。
在这个过程当中要重视人才的导向,探索多元化的激励手段。
今天我们更多来分享在“互联网+”的组织变革过程当中几个常见的案例。
为什么传统企业需要改革。
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组织变革是不是需要的核心是对整个主营业务的成长空间和领先性的判断。
组织究竟用什么样的形态,最重要的是看你的组织,在竞争当中所处的状态。
过去我们的传统企业,在传统的经济形态下,拥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和领先性。
但互联网带来的跨界融合和跨界竞争,打破了过去传统企业正常的市场空间和领先性。
在原有的领先性无法表现而成长空间又不足的情况下,就面临到了当前大多数的传统企业所面临的转型困局。
我们的企业是否需要变革,在一定层面上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指标来衡量——平均增长率。
如果企业每年的平均增长率低于当时的行业平均增长率,就需要考虑组织的变革。
进行组织变革,不要过多考虑现在短期的盈亏情况,而是要把握当前这个行业的关键成功要素。
“互联网+”的企业竞争其实就是用户选择权的竞争,而“互联网+”组织的目标,就是把企业和用户之间建立一个双向的交互平台。
大家也可以看到,在小编发的图中,一个企业的组织是把企业的团队、研发、生产、供应链等等一些价值链的环节综合起来,呈现价值,传输给用户。
阿里腾讯小米组织架构调整的套路你看懂了吗?

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EMBA:面对金融寒冬,企业架构调整成为了很多豪门的应对措施。
摘要“BATJM的组织结构升级各有侧重,但都遵循一个大的原则——根据市场的最新变化,优先将资源调配给拥有巨大增长潜力的新兴业务,尽量让跨部门沟通协力更为高效,产生更大的协同效应。
”2018年,在中国实体经济疲软,金融全面去杠杆的大背景之下,从阿里腾讯到小米京东,都不约而同地进行了新一轮的组织架构升级。
阿里巴巴(A):在18年过去的双十一,11月26日,阿里巴巴宣布组织架构调整,涉及云计算、天猫、阿里妈妈、菜鸟和人工智能实验室等。
京东(J):12月20日,京东也在行动——京东金融宣布更名“京东数字科技”,京东金融成为旗下子品牌,并成立与其平行的京东城市、京东农牧、京东钼媒、京东少东家等部门。
腾讯(T):9 月30 日,腾讯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布了一篇名为《腾讯启动战略升级: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的文章,宣布腾讯进行企业组织架构大调整,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并将原七大事业群压减至六个。
这是腾讯时隔6 年后首次动刀组织架构。
小米(M):9 月13 日,雷军则通过内部邮件的方式,宣布了小米集团最新组织架构调整和人事任命,同时将电视部、生态链部等四个业务部重组成十个新的业务部。
如果再算上去年百度(B)的组织架构调整的话,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巨头BATJM,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居然全部进行了组织结构调整。
这既是针对市场变化的企业资源重新调配与组织优化,也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系统布局。
BATJM是中国互联网经济增长红利最大的受益者,他们在近年来都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即便是如今已经成为规模庞大的“巨无霸”,仍然在保持增长。
这一点,从阿里腾讯近期披露的财报中就可见一斑。
然而当他们在高速成长之中,市场格局同样也在不断变化之中。
尽管BATJM的组织结构升级各有侧重,但背后都遵循一个大的原则——根据市场的最新变化,优先将资源调配给拥有巨大增长潜力的新兴业务,同时整合提升内部管理架构,尽量让跨部门沟通协力更为高效,产生更大的协同效应。
分析报告- 小米式组织架构案例分析.doc

20XX0313】小米式组织架构案例分析20XX-04-09连昱天马帮点击上方“天马帮”可以订阅哦!『天马一出谁与争锋』天马帮——互联网+第一商圈;国内首家O2O教学模式,让您随心所欲学电商,游电商,玩电商;并同千名传统企业老板一起开眼,壮胆,找同伴!导言:非常高兴再次跟天马帮的各位一起来探讨,互联网+的背景下面的手机变革。
我的前一次课已经跟大家分析了互联网+的组织变革的一些具体的策略。
我们先回顾一下上次课讲的主要的内容。
上次课跟大家分享了互联网组织变革的三个主要的策略。
首先,要以新的战略为导向,来打造扁平化的组织。
第二,要根据现有的业务模式的更新,商业模式的创新来重现。
在这个过程当中要重视人才的导向,探索多元化的激励手段。
今天我们更多来分享在“互联网+”的组织变革过程当中几个常见的案例。
首先为什么传统企业需要改革。
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组织变革是不是需要的核心是对整个主营业务的成长空间和领先性的判断。
组织究竟用什么样的形态,最重要的是看你的组织,在竞争当中所处的状态。
过去我们的传统企业,在传统的经济形态下,拥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和领先性。
但互联网带来的跨界融合和跨界竞争,打破了过去传统企业正常的市场空间和领先性。
在原有的领先性无法表现而成长空间又不足的情况下,就面临到了当前大多数的传统企业所面临的转型困局。
我们的企业是否需要变革,在一定层面上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指标来衡量——平均增长率。
如果企业每年的平均增长率低于当时的行业平均增长率,就需要考虑组织的变革。
其次进行组织变革,不要过多考虑现在短期的盈亏情况,而是要把握当前这个行业的关键成功要素。
“互联网+”的企业竞争其实就是用户选择权的竞争,而“互联网+”组织的目标,就是把企业和用户之间建立一个双向的交互平台。
大家也可以看到,在小编发的图中,一个企业的组织是把企业的团队、研发、生产、供应链等等一些价值链的环节综合起来,呈现价值,传输给用户。
在互联网的经济形态下,本质上是在探索如何和用户保持一个充分的双向交互的平台。
四个成功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模式案例分析

四个成功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模式案例分析第一篇:商业模式体系案例分析之腾讯的产品模式执行腾讯是我所了解到的产品模式执行上,最值得拿出来讨论的案例。
在腾讯这家公司,拥有权利、压力、奖金最多的一群人叫产品经理和产品小组成员(说法有点夸张,有腾讯人员对此表示只有压力,没有权利和资金)。
腾讯虽为互联网公司,其内部架构却好似为经营传统产品而设。
腾讯公司将所有的业务产品化,实行事业部制,将收入指标分配到每个产品经理头上,让他们每个人都成为一个小老板,其收入与产品挂钩——这种机制使得腾讯成为中国互联网界上盈利能力最强的公司之一。
腾讯内部按季度考核,一个产品组每个季度的指标都不一样,大约会比上个季度增长10%左右——这个指标会按照产品的活跃期进行调整。
而完不成任务的组将会被扣分,进而影响季度奖金和全年奖金。
(现在已改为年度考核)腾讯的产品经理需要负责产品的规划、用户体验设计、流程设计,根据产品特点制定总体及阶段性推广策略,组织、协调产品研发、运维、客服等各部门实施活动方案,以及收集整理活动结果,评估分析推广渠道的有效性、活动质量和产品改善建议。
一个可以给用户带来价值的产品模式,需要执行到位,才是真正完成的产品模式的过程,给用户事业来预期或超过预期的效果。
我觉得值得借鉴的是:业务产品化,实行事业部制,收入与任务指标挂钩。
用传统的销售管理模式移植到互联网企业的产品执行上,通过这种利益激励机制强化产品执行人动力。
另外是产品经理和产品小组是直接参与和负责产品体系全程的从产品的规划、用户体验设计、流程设计等每一个具体的执行细节,责任很明确,大大减小了通常的部门与部门之间协调和沟通的成本。
第二篇:商业模式体系案例分析之爱情公寓的用户模式执行爱情公寓是一家我本人很喜欢的网站,从创业历程到网上的用户模式,产品、市场、推广和收入模式等方面都有很多值得我们探讨和借鉴的东西。
昨天也有朋友跟我讨论时提到我为什么不从整个商业模式系统的分析和讨论呢,我其实也很想,原因很简单,我有自知之明,而且有很多东西是需要实践中领悟和证明。
亚马逊等知名电子商务公司 组织架构 20120401

目录(1)
明德 专注您所关注
1、阿里巴巴/淘宝 组织架构
……………………………………………………
2、腾讯 组织架构
………………………………………
4、国美电器 组织架构
……………………………………………………
5、苏宁电器 组织架构
……………………………………………………
姜鹏 淘宝网 总裁
张勇 天猫 总裁
吴泳铭 一淘 总裁
王坚 阿里云计
总裁
王帅 中国雅虎 总经理
【本PPT为删减版本】明德管理咨询 更多知识分享 请点击
明德 专注您所关注
蔡崇信 阿里巴巴集团 首席财务官 兼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 非执行董事
曾鸣 阿里巴巴集团 总参谋长
基础即时 通信平台 大 CEO
财务中心 财务总监CFO
行政人事部 行政人事总监
战略发展部 首席运营官COO
技术开发研究中心 首席技术官CTO
华夏推广在线
项 目 推 广 中 心
客 户 发 展 中 心
竞 价 管 理 中 心
技术服务支持
智能竞价管理系统
明德管理咨询注:部分电商公司组织架构展示其母公司架构
[ 3]
阿里巴巴组织架构图
邵晓锋 阿里巴巴集团 秘书长 兼资深副总裁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 兼首席执行官 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 主席兼非执行董事
彭蕾 支付宝 首席执行官
陆兆禧 阿里巴巴 网络有限公司 首席执行官
淘宝公司董事会
陆兆禧
曾鸣
彭蕾
非执行董事长 非执行董事长 非执行董事长
西北地区 管理总部
西南地区 管理总部
东北地区 管理总部
华南地区 管理总部
华中地区 管理总部
98页PPT看懂阿里、小米、京东、美团的组织架构和战略变迁

零售⾦金金童观点,作者 倪华,于畅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来⾃自⽅方正证券发布的名为 “从组织架构视⻆角出发,回顾四⼤大商业巨头的战略略变迁——阿⾥里里、⼩小⽶米、京东、美团”的报告。
这份⻓长达98⻚页PPT 的报告很详细地梳理理了了四家公司的发展阶段及对应的组织架构调整,还是有点意思的。
⼀一⽅方⾯面,⼈人事、组织和战略略是缠绕在⼀一起的。
公司发展最开始靠产品,之后逐步转向运营。
随着公司的逐步壮⼤大,公司的业务会越来越多,对组织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这其中,离不不开的是组织效率。
复杂系统在底层的机制之上,如何引导⼈人、如何⿎鼓励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这其中⼀一定是对规则、奖惩以及不不⽌止于此的隐性因素都有着很深层次的考量量。
另外⼀一⽅方⾯面更更难的是,组织不不是⼀一成不不变的,它是发展的。
⼀一般组织⼀一开始都会设⽴立⼀一套规则,这个规则是否超前,是否有前瞻性,是否能适应公司三到五年年的发展?其实是很难也很重要的。
在我们已知的体系⾥里里,最难的组织和系统是⼈人脑还有⼤大⽓气系统。
这些系统之所以能运营得好,是因为他们有⽆无数的节点,这些节点⼜又能保证整体的运营效率。
与这些系统相⽐比,公司的组织架构没有这么难,但其实⼤大公司的组织系统也挺复杂的。
这就是为什什么我们觉得今天这篇⽂文章对这⼏几家公司的分析是有意义的——他们都是我们身边可以看到的组织效率很⾼高的、⾮非常不不错的公司。
但这并不不意味着那些没有在这份PPT ⾥里里没有提及的公司不不够好,还有许多⾮非常好的、组织体系庞⼤大的公司,我们希望在之后的⽂文章中陆续呈现。
要让⼀一个组织强⼤大,且符合⾃自身发展的需求和规律律是⼀一件⾮非常不不容易易的事情,真正的⽅方案来⾃自于每个创始⼈人的不不断摸索,特别不不容易易。
以下,Enjoy:98⻚页PPT ,分享阿⾥里里、⼩小⽶米、京东、美团的组织架构和战略略变迁 |序⾔言在过去的两年年中,我们团队持续在研究四家商业巨头:阿⾥里里巴巴、⼩小⽶米集团、京东、美团点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企业发展壮大,新的管理挑战来自寻找接班人。阿里俞永福首创“班委制”,适用于在成熟部门培养接 班人,阿里零售业务、美团外卖业务都采用“班委制” 。京东零售集团,中高层主要来自内部培养的管培生。 管培生的优势是对企业忠诚度更高,班委制的优势是能够吸纳外来的年轻骨干。
➢ 基层部门:合伙人制 对于人员较多的基层部门(例如物流配送、地推销售部门),早期企业普遍基于绩效考核,对基层员工进行 晋升/淘汰,例如京东九宫格考评,美团PIP计划,末尾淘汰部门员工。而近年来,各行各业都在基层部门进 行 “合伙人制度”的管理创新。合伙人制度的案例例如开放加盟,减少企业员工数量、经营亏损的同时,也 更有效地调动前台的主人翁意识,例如:京东物流开放合伙人计划的BIG BOSS。
序言(续)
四、外部竞争加剧,阿里、京东等企业先后进行了“小前台大中台”改造 张勇在2015年阿里集团内部信中提出“大中台小前台”概念,当时阿里已拆分成25个业务单元。张勇指出小 前台是为了适应更加瞬息万变的市场,大中台是为了整合全集团资源,对各前台业务形成强力支撑。华为也 很早提出了“大平台炮火支撑精兵作战”的理论。 “小前台大中台”的理论来自美军的作战理论。美军二战是以“军”为单位,越战时以“营”为单位,中东 战争以11人以下小班排为单位。美军敢放小团队到前线,是因为强大的中后台导弹智慧系统的支持。然而大 多数情况下后台资源无法被前台有效使用,并且更新迭代迟缓。“中台”的存在,是为了提炼各前台的共性 需求,把后台产品做成标准化组件供前台部门使用,同时作为“变速齿轮”匹配前后台速录,产品更新迭代 更灵活、业务更敏捷,减少“重复造轮子” 。
刘强东也在2018年提出了“积木型组织”的管理理论,并基于这一理论对京东三大集团先后进行了组织架构 的大改造。三大集团都重新改组成为“前台、中台、后台”,其中前台根据场景或者客户类型设置小型BU, 而中台的职能是做“标准化的、统一接口的积木产品”。总部也将更多的权利下方到前线部门,包括在物流 集团设置到了BIG BOSS合伙人机制。
从“组织架构”视角出发,回顾四大商业巨头的战略变迁 --阿里、小米、京续在研究四家商业巨头:阿里巴巴、小米集团、京东、美团点评 。在过往的研究 中,我们更多从财务、业务的视角去关注企业。财务数据往往只是经营的结果,对于企业如何获得这样的成绩 依然感觉知之甚少——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行业中,企业的战略、业务、组织架构瞬息万变,决定企业核心竞 争力的最终是人才、文化、治理。本篇报告从企业的“组织架构”这个视角出发,回溯了这几大商业巨头的发 展历程,包括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重要历史事件。
序言
二、不同的治理文化,体现了领导人不同的思维模型 我们发现四家企业的治理文化有巨大区别,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1)领导人风格,2)行业特征,3) 企业规模和发展阶段。正如芒格所说,市场上多数的投资者所依赖的思维模型是较为单一的,但这几家互联 网巨头却分别体现了领导人不同的顶级思维模型:
1)阿里的治理体现“政治学”思维模型:阿里是一个以创新为核心的精英组织,为了永葆创新能力,阿里建 立了激烈的竞争机制,营造“必赢文化” ,这也是阿里具备组织自我升级的重要原因。此外阿里的业务体系 非常庞大,其重要的管理挑战包括培养接班人、防止内部腐化等,因此阿里需要在分权、集权上找平衡,体 现了很多政治学的理念。 2)小米的文化体现“生态学”思维模型:小米和生态链公司组成了一个“内部+外部”的创业者联盟。雷军 制定了“铁人三项” 战略,并制定了合作机制,确保整个生态可以实现长期共赢。此外,生态的另一个特点 是“不稳定、动态平衡” ,正如生态链企业都存在短期波动和风险。小米一个重要的文化是互帮互助,对个 体公司短期的业绩波动都较为包容。小米系的公司更加关注如何在激烈的赛道中互帮互助,打赢团战。 3)京东的治理体现“军事学”思维模型:零售是一个传统的行业,核心竞争力在于执行(而非创新),因此 京东渗透着刘强东的“铁腕治理”色彩,企业更像一个军队,权力体系森严,奖惩考核机制的设计非常精密。 4)美团点评的组织仍在剧烈的变化中,其发展的过程中更多体现了“博弈论”思维模型。
序言(续)
三、商业模式的创新推动管理机制的创新:总裁负责制、职业经理人制、班委制、管培生、合伙人制 ➢ 高管层面:合伙人制、总裁负责制 我们发现高薪聘请“职业经理人”不再是顶级企业青睐的方案。马云很少采用职业经理人,而京东上市前聘 请的职业经理人、美团点评在拓展新业务时引入全行业最牛人物,后续的离职率也较高。为打破简单的雇佣 模式,阿里在创业之初采用“合伙人制”,最早期的联合创业者构成“18罗汉”,而后来者只要为阿里立下 汗马功劳,也会成为合伙人,长期共享集团成功果实。阿里的创新业务(如文娱、菜鸟)更多采用“总裁负 责制” 。小米高管很多来自与关系紧密的公司,此外米系公司普遍股权激励范围大,在利益层面也高度统一。
类似的,永辉集团在2018年也进行了大中台改造,原来两大事业集群合并,采购、财务、人力合并,能力强 化的同时降低了中后台的成本。而前台的新零售业态,仍然践行合伙人利益制度,充分调动前台岗位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