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项目生物参考区间一览表
生物参考区间一览表

40 2.4 50 40 60 45 40 35 125 100 135 129 104 <390 <187 <300 <269 <281 20.4 6.8 5.9 1.8 1.8 3.7 1.45 1.08 300 400 10 2.4 450 4.5 132 220 250 7.5
g/L
U/L
U/L
119
血浆因子Ⅸ促凝活性
120
血浆因子Ⅶ促凝活性
121
血浆因子Ⅴ促凝活性
122
尿17羟类固醇
123
尿17酮类固醇
124
尿香草扁桃酸
125
血渗透压
126
尿渗透压
127
血小板聚集功能
128
全血粘度切变率
血清 脑脊液、胸腹水
男性 女性
男性 女性 男性 女性
1(女性) 1(男性) 5(女性) 5(男性)
N/A N/A 6.2 1.5 450
128
全血粘度切变率
129
血浆粘度
130
血清免疫固定电泳
131
尿免疫固定电泳
132
血清蛋白电泳
30(女性) 30(男性) 200(女性) 200(男性)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本-周氏蛋白 总蛋白 白蛋白 a1球蛋白 a2球蛋白 β球蛋白 γ球蛋白
4.29 4.43 3.20 3.25 1.2 未发现 未发现
1.03
5 8
*10^6/L
0*10^6/L 0*10^6/L
/HP /HP
/HP /HP
/HP /HP
ml /HP /HP *10^9
34
前列腺
35
尿干化学
36
尿沉渣
37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和临床意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和临床意义常规生化检验项目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一种实验室检验方法,用于评估人体内各种生物化学过程的正常与异常状况,有助于诊断疾病、监测疗效和预测疾病进展等。
以下是常规生化检验项目中一些重要指标的参考范围和临床意义。
1.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参考范围:ALT:男性≤50U/L,女性≤35U/L;AST:男性≤40U/L,女性≤35U/L。
临床意义:ALT和AST通常用于评估肝功能,出现异常意味着肝细胞损伤,并且可以帮助区分肝炎、肝病毒感染、肝细胞癌等。
2.血清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参考范围:TP:60-80g/L;ALB:35-55g/L。
临床意义:TP和ALB是评估肝功能和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异常可提示肝脏疾病、营养不良等。
3.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参考范围:BUN:2.86-8.21 mmol/L;Cr:53-106 μmol/L。
临床意义:BUN和Cr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异常可以提示肾脏功能损伤,如急性肾衰竭、慢性肾病等。
4.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参考范围:TBIL:3.4-20.5 μmol/L;DBIL:0-6.8 μmol/L。
临床意义:TBIL和DBIL常用于评估肝胆系统功能,异常可以提示肝胆疾病,如黄疸、胆结石等。
5.血清钠(Na)、钾(K)和钙(Ca):临床意义:这些电解质指标常用于评估水电解质平衡和神经肌肉功能,异常可以提示肾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神经肌肉病等。
6.血清葡萄糖(GLU):参考范围:空腹血糖:3.6-6.1 mmol/L。
临床意义:血糖是评估糖代谢的指标,异常可以提示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等。
7.血清甲状腺素(T3、T4)和甲状腺刺激素(TSH):参考范围:T3:1.2-3.1 nmol/L;T4:63-165 nmol/L;TSH:0.55-4.78 mIU/L。
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查的正常值

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查的正常值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查正常值是指在正常健康人群中常见的参考范围,用于评估患者体内生物化学指标的正常水平。
这些正常值可以作为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生物化学异常的依据,并且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也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分别介绍一些常见的生物化学检查项目及其正常值范围。
1.血糖(血浆葡萄糖):血糖是评估血液中葡萄糖浓度的主要指标。
正常人血糖的正常值范围通常是4.0-6.1 mmol/L(空腹状态测量),在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范围为<7.8 mmol/L。
2.总胆固醇(TC):总胆固醇是评估血液中胆固醇的总浓度。
正常人总胆固醇的正常值范围通常是<5.2 mmol/L。
3.甘油三酯(TG):甘油三酯是评估血液中甘油三脂的浓度。
正常人甘油三酯的正常值范围通常是<1.7 mmol/L。
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评估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
正常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正常值范围通常是>1.04 mmol/L。
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评估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
正常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正常值范围通常是<3.37 mmol/L。
6.尿酸(UA):尿酸是评估血液中尿酸的浓度。
正常人尿酸的正常值范围通常是男性:202-416 μmol/L,女性:139-339 μmol/L。
7.肌酐(SCr):肌酐是评估血液中肌酐的浓度。
正常人肌酐的正常值范围通常是0.6-1.2 mg/dL。
8.尿素氮(BUN):尿素氮是评估血液中尿素的浓度。
正常人尿素氮的正常值范围通常是7-20 mg/dL。
9.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正常人总胆红素的正常值范围通常是5.1-17.1 μmol/L。
-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正常人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正常值范围通常是男性:10-50 U/L,女性:7-35 U/L。
-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正常人血清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范围通常是男性:15-40 U/L,女性:15-35 U/L。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

I C S11.100C5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 S/T404.6 2015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第6部分: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R e f e r e n c e i n t e r v a l s f o r c o m m o n c l i n i c a l b i o c h e m i s t r y t e s t sP a r t6:S e r u mc a l c i u m,p h o s p h o r u s,m a g n e s i u m,i r o n2015-04-21发布2015-10-01实施前言W S/T404‘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分为8个部分:第1部分: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㊁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㊁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第2部分:血清总蛋白㊁白蛋白;第3部分:血清钾㊁钠㊁氯;第4部分:血清总胆红素㊁直接胆红素;第5部分:血清尿素㊁肌酐;第6部分: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第7部分:血清乳酸脱氢酶㊁肌酸激酶;第8部分:血清淀粉酶㊂本部分为W S/T404的第6部分㊂本部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㊂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㊁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㊁广东省中医院㊁北京医院㊂本部分起草人:尚红㊁郝晓柯㊁潘柏申㊁张捷㊁王兰兰㊁黄宪章㊁陈文祥㊁张传宝㊁申子瑜㊁穆润清㊁赵敏㊂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第6部分: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1 范围W S /T404的本部分规定了中国成年人群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的参考区间及其应用㊂本部分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检验结果的报告和解释,相关体外诊断产品生产厂商也可参照使用㊂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㊂W S /T402 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3 术语和定义W S /T40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㊂4 参考区间建立4.1 中国成年人群(20~79岁)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参考区间见表1㊂表1 中国成年人群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参考区间项目单位分组参考区间血清总钙(C a )mm o l /L 男/女2.11~2.52血清无机磷(I P )mm o l /L 男/女0.85~1.51血清镁(M g)mm o l /L 男/女0.75~1.02血清铁(I r o n)μm o l /L 男10.6~36.7女7.8~32.24.2 中国成年人群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参考区间建立过程的相关信息参见附录A ㊂5 参考区间应用5.1 一般原则5.1.1 临床实验室应首先考虑引用本文件的参考区间㊂注1:参考区间建立研究工作量和成本巨大,临床实验室引用参考区间比自己建立参考区间更为现实㊁可行㊂注2:本参考区间基于中国成年人群多中心研究结果,研究中的检验结果可溯源至国际公认参考方法或标准物质,参见附录W S/T404.6 20155.1.2使用本文件的参考区间前应进行必要的验证或评估㊂注1:外部参考区间在实验室的适用性主要取决于实验室与参考区间建立时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人群的适用性㊂注2:检验结果只有存在恒定的系统偏倚(检验结果正确度)才影响参考区间的适用性,过大的实验室内变异是实验室分析质量问题,不是参考区间适用性问题㊂注3:本文件的参考区间基于血清的检测结果建立,若临床实验室使用的标本类型为血浆,应进行适当的评估以决定是否采用本参考区间㊂5.2参考区间评估㊁验证和使用5.2.1按W S/T402的有关规定进行参考区间评估和验证㊂5.2.2如实验室确认与参考区间建立时的检验结果可比且人群适用,则可直接引用本文件的参考区间,若不确定或基于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要求需对引用的参考区间进行验证,可按下列步骤进行:a)筛选合格参考个体不少于20名,筛选标准参见A.2.2;b)按本实验室操作程序采集㊁处理㊁分析样品;c)按适当方法检查并剔除离群值(若有,则另选参考个体补足);注:离群值检验采用D i x o n方法:首先将检测结果按照大小排序并计算极差R,然后分别计算最大和最小值与其相邻数值之差D;若D/Rȡ1/3,则将最大值或最小值视为离群值予以剔除;将余下数据重复前述步骤进行离群值检验,直至剔除所有离群值㊂d)如选择20个合格的参考个体,将20个检验结果与参考区间比较,若超出参考区间的数据不超过2个,则通过验证;若超过2个,则另选20名合格参考个体重新按照上述判断标准进行验证㊂如参考个体多于20个,超出参考区间的数据不超过10%则通过验证;若超过10%的数据超出参考区间,则另选至少20名合格参考个体,重新按照上述判断标准进行验证㊂验证结果若符合要求,可直接使用参考区间,否则应查找原因㊂5.3参考区间未通过验证时的处理程序5.3.1对未通过验证的情况,应首先评价分析质量尤其是正确度,若证实是检测系统导致的分析质量问题,应改进或更换分析系统㊂分析质量评价可采用(但不限于)下列方式:a)分析可互通有证标准物质或其他适宜参考物质;b)参加适宜正确度验证计划或标准化计划;c)与性能可靠的其他系统或方法进行比较㊂5.3.2若证明是人群原因(如民族㊁高海拔地区㊁特殊生活习惯等因素)未通过验证,则应按W S/T402的要求建立或引用适宜参考区间㊂W S/T404.6 2015附录A(资料性附录)参考区间建立过程的相关信息A.1参考区间建立的步骤本文件参考区间按W S/T402的要求采用多中心的研究方式建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a)选择参考个体,组成参考样本组;b)采集处理血液样品,获得血清样品;c)检测血清样品,获得参考值;d)统计处理参考值,建立参考区间㊂A.2参考个体选择A.2.1参考样本组的选择设计总体参考人群为我国成年健康人群,参考样本组选自东北㊁华北㊁西北㊁华东㊁华南和西南6地区城乡居民,年龄范围为20~79岁,六地区最终入选的参考个体共计4397人,其中男性为1878人,女性为2519人㊂A.2.2参考个体的选择各中心分别在所在地区募集足够的可能参考个体,征得知情同意,进行参考个体的筛选,组成参考样本组㊂通过问卷调查㊁体格检查㊁实验室检查筛选参考个体,满足以下要求:a)问卷调查㊁体格检查:1)自觉健康;2)无下列疾病:急慢性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㊁肺炎㊁肺结核等)㊁消化系统疾病(肝硬化㊁肝炎㊁脂肪性肝病㊁胆石病㊁胆囊炎㊁慢性腹泻㊁炎症性肠病等)㊁肾脏疾病(慢性肾脏病㊁急性肾损伤等)㊁代谢和营养疾病(糖尿病㊁代谢综合征㊁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㊁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等)㊁风湿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㊁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㊁血液系统疾病(贫血㊁白血病等)㊁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疾病㊁心脏病㊁肌病㊁恶性肿瘤㊁烧伤和肌肉损伤㊁肥胖或消瘦[B M I(体重指数)ȡ28k g/m2或<18.5k g/m2]㊁高血压[收缩压ȡ140mmH g和(或)舒张压ȡ90mmH g];3)6个月内未进行手术,4个月内未献血㊁输血或大量失血,2周内未服用药物;4)无营养不良㊁素食㊁酗酒(长期饮酒或2周内大量饮酒)㊁嗜烟(吸烟量>20支/d);5)近期无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6)女性未处于妊娠或哺乳期㊂b)通过实验室检查排除: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80U/L;2)甘油三酯ȡ2.26mm o l/L;总胆固醇W S/T404.6 20154)空腹血糖ȡ7.0mm o l/L;5)血红蛋白:男性<120g/L;女性<110g/L;6) H B s A g阳性㊁抗-H C V阳性㊁抗-H I V阳性㊂A.3血液样品采集与处理血液样品采集与处理原则按W S/T225 2002有关要求进行,具体要求如下:a)参考个体准备:采血前3d保持正常生活习惯,不做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㊂采血前1d晚餐后至第二天上午采血前禁食,禁食时间8h~14h;b)采血:受检者取坐位,使用血清分离胶管,采用真空采血方式,自肘前静脉采血;c)血液样品处理:样品在采集后2h内及时分离血清,检查并剔除溶血㊁黄疸或乳糜样品,血清分离后2h内进行分析㊂A.4血清样品分析A.4.1分析系统使用目前我国临床实验室常用的多种分析系统㊂注:本参考区间建立所使用的分析系统及其检测结果的计量学溯源参见附录B㊂各分析系统检测结果的正确度验证见A.4.2㊂血清无机磷由于没有人血清基质的有证标准物质进行验证和评估,本文件的无机磷参考区间是基于多个分析系统检测数据的统计结果和综合临床意见设定㊂A.4.2分析系统性能评估分析系统应于参考个体血清样品分析前进行分析性能评估㊂按仪器和试剂说明书规定的操作程序运行分析系统㊂精密度评估:分析两个水平质控物,每日测定1批,重复测定4次,测定5d;正确度验证:分析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 I S T)的标准物质S R M956c和中国国家标准物质G B W09152对钙㊁镁㊁铁进行正确度验证㊂精密度和正确度满足W S/T403的有关要求㊂A.4.3血清样品分析及其质量控制分析性能符合要求后进行血清样品分析,每份血清样品分析一次㊂精密度控制采用两个水平质控物质,每独立分析批前后进行质控物质分析;每月分析有证标准物质S R M956c进行正确度控制㊂A.5参考值处理与参考区间建立A.5.1离群值检查按照D i x o n方法检查并剔除各组离群值㊂A.5.2分组判断按照n e s t e dA N O V A方法对性别㊁年龄㊁地区各组参考值进行组-组检验,判断需否分组,将不需分组的参考值合并,确定实际参考样本组㊂A.5.3参考限和参考区间建立采用中间95%区间做参考区间㊂用非参数方法分别计算各实际参考样本组参考值的2.5百分位数和百分位数作为参考下限和参考上限㊂根据临床意见对参考限进行适当取整形成参考区间㊂W S/T404.6 2015附录B(资料性附录)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的计量学溯源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的计量学溯源见表B.1㊂表B.1血清总钙㊁无机磷㊁镁㊁铁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的计量学溯源项目测定方法计量学溯源性I S TS R M956c血清总钙(C a)邻甲酚酞络合酮比色法/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换算N血清无机磷(I P)磷钼酸紫外法血清镁(M g)二甲苯胺蓝法/c a l m a g i t e比色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血清铁(I r o n)亚铁嗪比色法N I S TS R M937W S/T404.6 2015参考文献[1] W S/T225 2002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收集与处理[2] W S/T403 2012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指标[3]王吉耀.内科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 D o n a l dS.Y o u n g.分析前因素对临床检验结果影响.3版.李艳,等,译.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5] C l i n i c a l a n dL a b o r a t o r y S t a n d a r d s I n s t i t u t e(C L S I).D e f i n i n g,e s t a b l i s h i n g,a n d v e r i f y i n g r e f-e r e n c e i n t e r v a l s i nt h ec l i n i c a l l a b o r a t o r y:A p p r o v e d G u i d e l i n e T h i r dE d i t i o n.C L S Id o c u m e n tC28-A3c.C L S I,W a y n e,P A,U S A,2010[6]I c h i h a r a.A na p p r a i s a l o f s t a t i s t i c a l p r o c e d u r e su s e d i nd e r i v a t i o no f r e f e r e n c e i n t e r v a l s.C l i nC h e m L a b M e d,2010,48:1537-1551。
临床生物化学参考范围行业标准解读-

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
按本实验室操作程序采集、处理、分析样品
患者准备:采血前三天保持正常生活习惯、
1 不过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采血前一天 晚餐后至第二天上午采血前禁食,禁食时 间8-14h
2 采血:坐位,自肘前静脉采血
3 处理:及时分离血清,检查并剔除溶血、黄疸、乳糜标本
系统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果 不超过10%
卫生部临床检验行业标准解读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 第四部分: 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WS/T 404《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分 为 8 个部分:
第 1 部分: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 移酶、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 第2部分: 血清总蛋白、白蛋白; 第 3 部分: 血清钾、钠、氯; 第 4 部分: 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第 5 部分: 血清尿素、肌酐; 第 6 部分: 血清总钙、无机磷、镁、铁; 第 7 部分: 血清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 第 8 部分: 血清淀粉酶。 本部分为 WS/T 404 的第 4 部分。
NIST: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服务人群验证或评估 分析质量: 不正确度、不精密度
精密度评估: 分析两个水平质控物,每日测定1批,重复测定4次,测定5d 正确度验证: 分析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正确度验证。 精密度和正确度满足WS/T403的有关要求。
实验室管理体系: 如ISO15189、CAP、《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 要求对引用的参考区间进行验证
参考区间
系统偏低结果 不超过10%
纠正系统误差 提高正确度
目前临床实验室参考区间来源
1、《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2、《实验诊断学》 3、 试剂盒说明书 4. 实验室自行建立
检验项目参考值范围清单

2.0×109/L
50×109/L
HGB血红蛋白
50 g/L
PLT血小板
50×109/L
500×109/L(初检者);1000×109/L(复检)
Urea尿素
20 mmol/L
Cr肌酐
350 umol/L
AMY淀粉酶
血淀粉酶>500U/L;尿淀粉酶>2000U/L
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
(α1-MG)
10.00-30.00
mg/L
40.
钾(K)
3.50-5.10
mmol/L
41.
钠(Na)
136.0-145.0
mmol/L
42.
氯(Cl)
98.0-107.0
mmol/L
43.
钙(Ca)
2.15-2.50
mmol/L
44.
镁(Mg)
0.70-1.10
mmol/L
45.
磷(P)
0.87.-1.46
阴性S/CO<1.00
S/CO
时间分辨发光法
107.
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TPPA)
阴性S/CO<1.00
S/CO
凝集法
108.
血气分析
PH
7.35-7.45
PCO2
35-45
mmHg
PO2
80-100
mmHg
SO2
91.9-99
%
BE
-3~3
mmoL/L
109.
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测定
<1.0××102
R
70.
D-二聚体(D-D)
0.00-0.55
ug/mL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 第4部分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第4部分一、胆红素1.总胆红素总胆红素(TBil)是血浆中溶于乙醚和醇类的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
在红细胞被破坏后,血红蛋白被分解为胆红素。
正常情况下,总胆红素的参考值是5.1~17.1μmol/L。
2.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DBil)是胆红素的一种结合形式,这些胆红素结合在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在肝脏的合成过程中合成的,因此也称为结合胆红素。
正常情况下,直接胆红素的参考值是0~6.8μmol/L。
二、白蛋白白蛋白(ALB)是人体重要的循环蛋白之一,占血浆蛋白总量的60%~70%。
它在维持胶体渗透压、调节血容量和维持酸碱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正常情况下,白蛋白的参考值是40~55g/L。
三、球蛋白球蛋白是一类血浆蛋白质,包括α-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等。
球蛋白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机体的抗菌、抗毒、免疫调节等起重要作用。
正常情况下,球蛋白的参考值是20~30g/L。
四、碱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ALP)是一种由肝脏、骨骼和肠道组织产生的一种酶,对体内的磷酸酯水解反应起着促进作用。
它在内分泌调节、骨代谢和肝胆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正常情况下,碱性磷酸酶的参考值是40~150U/L。
五、尿素尿素是由肝脏合成的氮化合物,主要起着氮化合物的清除和排泄的作用。
尿素的浓度受肾功能、蛋白质摄入、代谢情况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血清尿素的参考值是3.2~7.5mmol/L。
六、肌酐肌酐(Cr)是由肌肉代谢生成的代谢产物,在肾小球滤过后由肾小管分泌和排泄,因此肌酐的水平可以反映肾小球滤过率。
正常情况下,血清肌酐的参考值是60~110μmol/L。
七、钠钠是维持机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的重要离子之一,对细胞膜的稳定、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血清钠的参考值是135~145mmol/L。
八、钾钾是机体内的主要阳离子之一,对细胞内外的渗透压、神经和肌肉细胞的兴奋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 第4部分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第4部分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第4部分在临床医学中,生化检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生理状况,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并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而在进行生化检验时,参考区间是评估结果是否异常的重要依据之一。
这次,我要为大家介绍的是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第四部分。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讨论了许多生化检验项目的参考区间,比如血常规、血脂、血糖等。
而在这第四部分,我们将重点介绍几个常见的项目,包括肾功能、肝功能、电解质以及炎症指标。
1.肾功能肾功能的检测是评估肾脏是否正常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肾功能指标包括血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等。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血尿素氮参考区间为2.5-6.4mmol/L,肌酐参考区间为53-115 μmol/L,尿酸参考区间为208-428 μmol/L。
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了解患者的肾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肾脏疾病。
2.肝功能肝功能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肝脏的功能情况,了解肝脏是否有损伤或疾病。
常用的肝功能指标包括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等。
正常人的AST参考区间为13-35 U/L,ALT参考区间为7-40 U/L,TBil参考区间为5-21 μmol/L,DBil参考区间为1-6 μmol/L。
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判断肝脏是否正常工作,是否存在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3.电解质电解质是人体内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化学物质,包括钠(Na+)、钾(K+)、氯(Cl-)等。
这些电解质的平衡对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正常人的血钠参考区间为135-145 mmol/L,血钾参考区间为3.5-5.5 mmol/L,血氯参考区间为98-107 mmol/L。
通过检测电解质的含量,可以了解患者的电解质平衡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电解质紊乱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项目生物参考区间一览表
专业组___临检组__ 年:□□□□流水号:□□□序号检验项目生物参考区间单位备注
1 凝血酶原时间9-13秒仪器法
2 国际标准比率0.8-1.2
3 活化部分凝血时间20-40秒仪器法
4 纤维蛋白原浓度2-4g/L 仪器法
5 白细胞计数 3.50-9.50× 109 /L
6 仪器
检测
WBC
分类
淋巴细胞%20-50%
单核细胞%3-10%
中性粒细胞%40-75%
嗜酸细胞%0.4-8.0%
嗜碱细胞%0-1%
7 红细胞计数男:4.30-5.80
女:3.80-5.10
×1012/L
8 血红蛋白男:130-175
女:115-150
g /L
9 红细胞压积男:40-50
女:35-45
%
10 血小板125-350×109/L
11 平均红细胞体积82-100 fl
12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
含量
27-34pg
13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
浓度
316-354g/L
14 葡萄糖阴性mmol/L 半定量
15 隐血阴性cell/L 半定量
16 白细胞阴性cell/L 半定量
17 PH值5-7
18 酮体阴性mmol/L 半定量
19 亚硝酸盐阴性半定量
20 蛋白质阴性g/L 半定量序号检验项目生物参考区间单位备注
21 比重 1.015-1.025
22 尿胆原阴性或弱阳性µmol/L 半定量
23 胆红素阴性µmol/L 半定量
24 尿液
有形
成分
分析
红细胞0-3 个/HP 半定量
白细胞0-8 个/HP 半定量
透明管型0-2 个/LP 半定量
上皮细胞少见
细菌和真菌阴性
25 粪便
有形
成分
分析
红细胞阴性手工法
白细胞阴性手工法
成虫及虫卵阴性手工法
26 粪便潜血阴性
27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2-7 × 109 /L
淋巴细胞绝对值 1.5-4 × 109 /L
单核细胞绝对值0-0.5 × 109 /L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1-0.4 × 109 /L 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0-0.07 × 109 /L 红细胞分布宽度CV 10.9-15.4 %
红细胞分布宽度SD 39-46 fL
血小板压积% 0.1-0.28 %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11-26.5 fL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7.6-13.2 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