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与其它消毒剂的比较
二氧化氯消毒剂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文章来源潍坊华实药业有限公司二氧化氯消毒剂有什么优点和缺点1、高效、强力。
在常用消毒剂中,相同时间内到同样的杀菌效果所需的ClO2浓度是最低的。
对杀灭异养菌所需的ClO2浓度仅为Cl2的1/2。
ClO2对地表水中大肠杆菌杀灭效果比Cl2高5倍以上。
二氧化氯对孢子的杀灭作用比氯强。
2、快速、持久。
二氧化氯溶于水后,基本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也不以二聚或多聚状态存在。
它在水中的扩散速度与渗透能力都比氯快,特别在低浓度时更突出。
当细菌浓度在105~106个/mL时,0.5ppm的ClO2作用5分钟后即可杀灭99%以上的异养菌;而0.5ppm 的Cl2的杀菌率最高只能达到75%,试验表明,0.5ppm的ClO2在12小时内对异养菌的杀灭率保持在99%以上,作用时间长达24小时杀菌率才下降为86.3%。
3、广谱、灭菌。
ClO2是一种广谱型消毒剂,对一切经水体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均有很好的杀灭效果。
二氧化氯除对一般细菌有杀死作用外,对芽孢、病毒、异养菌、铁细菌、硫酸盐还原和真菌等均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且不易产生抗药性,尤其是对伤寒,甲肝、乙肝、脊髓灰质炎及艾滋病毒等也有良好的杀灭和抑制效果。
ClO2对病毒的灭活比O3和Cl2更有效。
低剂量的二氧化氯还具有很强的杀蠕虫效果。
4、无毒、无刺激。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表明,二氧化氯消毒灭菌剂属实际无毒级产品,积累性试验结论为弱蓄积性物质。
用其消毒的水体不会对口腔粘膜、皮膜和头皮产生损伤,其在急性毒性和遗传毒理学上都是绝对安全的。
5、安全、广泛。
二氧化氯不与水体中的有机物作用生成三卤甲烷等致癌物质,对高等动物细胞、精子及染色体无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ClO2对还原性阴、阳离子和氧化效果以去毒为主(H2S、SO32-、CN-、Mn2+),对有机物的氧化降解以含氧基团的小分子化合物为主,这些产物到目前的研究为止,均证明是无毒害用的,并且ClO2使用剂量极低,因此用ClO2消毒十分安全,无残留毒性。
锦鲤养殖过程中二氧化氯、碘伏、聚维酮碘、高锰酸钾消毒剂用法用量及区别

锦鲤养殖过程中⼆氧化氯、碘伏、聚维酮碘、⾼锰酸钾消毒剂⽤法⽤量及区别对于众多的消毒剂,格式各样,让鱼友和同⾏看了眼花缭乱,喜明渔场⼩编就给⼤家聊聊各种消毒剂的⽤法⽤量及杀菌机理,⽅便⼤家对消毒剂有个综合的了解和判断,⽅便⾃⼰在养殖过程中运⽤和把握,如果有说的不合理的地⽅,还烦请各位鱼友和同⾏批评指正;⼀、⼆氧化氯⽚溶解消毒1.作⽤:杀菌消毒(瞬杀型,消灭⽔体中的游离型细菌·真菌)2.特点:可以主缸直接使⽤,不会导致硝化细菌崩溃。
挥发快,配合氧泵爆氧, 1-3⼩时即可完全挥发⾄空⽓中,不残留,⽆需事后换⽔。
3.杀菌⽅式:触杀,对细菌瞬杀。
3分钟内即完成整个杀菌过程。
4.个⼈⽤法:新鱼⼊隔离缸后,⽤⼆氧化氯消毒⼀次,新鱼⼊主缸前,对主缸鱼和⽔⽤⼆氧化氯消毒⼀次,可预防新鱼⼊缸综合症及交叉感染。
5.⽤法⽤量:每吨⽔放4⽚(1克1⽚),期间爆氧,可让药性100%挥发⾄空⽓中。
6.⼆氧化氯对硝化系统有影响,⽤药期间建议将硝化菌分开,这样就不容易杀死硝化菌,半天等⼆氧化氯挥发后通⼊⼆氧化氯;⼆、聚维酮碘泼洒消毒⽔产专⽤的,毒性⼩,效果好,特别是春季鱼发情,⾝上掉鳞擦伤都有疗效,聚维酮碘在⽔中能释放出游离碘,通过后者的氧化作⽤对微⽣物起杀灭作⽤,对细菌的杀灭效果优于冼必泰,并对细菌孢⼦有⼀定的杀伤⼒。
该药对⽩⾊念珠菌、⾦萄菌、⼤肠杆菌、枯草杆菌等均有显著的杀灭作⽤;对绿脓杆菌、⽩⾊念珠菌的杀菌时间与同浓度的复⽅碘溶液、碘酊相仿,但毒性仅为其1/4~1/9;三、碘伏擦拭消毒(只能擦拭伤⼝,进鳃死鱼)碘伏是单质碘与聚⼄烯吡咯烷酮(Povidone)的不定型结合物。
喜明锦鲤给⼤家讲⼀下吧,医⽤碘伏通常浓度较低(1%或以下),呈现浅棕⾊。
碘伏具有⼴谱杀菌作⽤,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原⾍和部分病毒。
在医疗上⽤作杀菌消毒剂,可⽤于⽪肤、粘膜的消毒,也可处理烫伤、⽪肤霉菌感染等、冻伤、⼑伤、擦伤、挫伤等⼀般外伤。
二氧化氯和过氧化氢

二氧化氯和过氧化氢二氧化氯和过氧化氢是两种常用的氧化剂,它们都具有很强的消毒能力,因此在历史上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消毒方面。
然而,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对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做一下详细的介绍。
首先,让我们先从它们的化学结构入手,二氧化氯是一种单元离子,将一个氯原子与一个氧原子结合在一起,化学式为ClO-,其定义为阴离子,而过氧化氢(H2O2)则是一种分子物质,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的分子,其化学式为H2O2,它的性质是中性的。
其次,介绍下它们的物理性质,二氧化氯的颜色是无色的,而过氧化氢则有类似水等液体,是透明浊流体。
同时,它们在使用时也有着明显的区别,二氧化氯在使用时常常需要混合在水中,而过氧化氢则可以直接使用,只需要加上某些物质就可以转变为有消毒效果的气体。
再者,就是它们的消毒效果,二氧化氯是相当有效的消毒剂,它能够抑制和杀灭细菌、真菌、病毒等。
它的用量通常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细菌种类而定,而过氧化氢虽然比二氧化氯的消毒作用要弱一些,但是它能够产生一种类似漂白剂的效果,能彻底消除污垢和脂肪,而除此之外,过氧化氢也有着细胞内氧化应激、抑制自由基的功能,因此也有一定的消毒作用。
最后,介绍一下它们有害的副作用,二氧化氯有着比较强的腐蚀性,如果使用量超出范围,则容易对器官有害,而过氧化氢的副作用也不小,虽然过氧化氢的毒性相对较低,但是有可能会对人体有害,特别是会伤害到人体眼睛和呼吸道,因此,我们在使用二氧化氯和过氧化氢时,一定要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确保人们的安全。
总之,二氧化氯和过氧化氢是两种常用的氧化剂,它们都具有很强的消毒能力,但是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差异,要分别从化学结构、物理性质、消毒效果和副作用这几方面来考虑,而且,在使用上也要根据环境不同选择不同的消毒剂,确保人们的安全。
二氧化氯与次氯酸钠的对比

次氯酸钠与二氧化氯在饮用水消毒应用中的对比 1.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次氯酸钠分子式:NaC1O,分子量:74.4含量:工业制备的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12%,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食盐产生的次氯酸钠有效氯为0.12-1.5%左右。
(1)理化性质纯品的次氯酸钠为白色或灰绿色结晶,工业为淡黄色或乳状剂,有较强的漂白作用,对金属器械有腐蚀作用。
(2)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
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
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
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次氯酸钠在水中能解离为次氯酸,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液。
(3)影响次氯酸钠杀菌作用的因素①PH:PH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最大。
PH值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愈弱,PH值降低,其杀菌作用增强。
②浓度:在PH、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
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
④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MG+、CA+水的硬度:水中的⑤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的杀菌作用没有任何影响。
⑥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
⑦碘或嗅: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臭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
⑧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2.二氧化氯消毒原理,分子量:67.45ClO二氧化氯分子式:2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认的含氯消毒剂中唯一的高效消毒灭菌剂,它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分枝杆菌和病毒等。
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穿透能力,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巯基的酶,还可以快速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来破坏微生物。
消毒剂次氯酸钠二氧化氯和臭氧的比较

消毒剂次氯酸钠二氧化氯和臭氧的比较目前,从水体消毒的种类来说,有氯气、次氯酸钠、漂白粉、三氯异氰尿酸、二氧化氯、双氧水、臭氧等药剂和方式,此外还有紫外线消毒等一些手段。
由于氯气运输、管储方面的不安全;在投加方面,气体同水体的溶解性较低,容易散失,水中留存余量难以达到标准;氯气瓶气压不断变化,存在投加计量不够准确的问题;加之,氯气等气体的极强扩散性对环境存在毒害作用,游离氯的高活性容易形成许多象四氯化碳一类的致癌物质,故而,取消液氯的主张越来越多,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就拿氯气的安全性来说,就始终是一个让人时时警觉的问题。
在我国,几乎每一年都有氯气罐泄漏的安全事故发生。
氯气作为危险品受到各国安全机关的严格管制。
前些年,发生在福建三明火车站氯气瓶运输中的跑氯事件造成几千人的紧急疏散,又如2004年重庆市一家储存有十多吨的液氯发生泄漏迫使三十多万人疏散;在北京有些游泳场由于操作人员不谨慎,三分钟跑氯就有37名孩子住进医院。
我国的天津地区就明确规定公共娱乐场所禁用氯气进行消毒。
在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像美国、德国、日本等就相当限制氯气的使用,氯气主要用于污水处理。
尤其是公用场所和中小型自来水厂一般不再使用液氯,而多以使用次氯酸钠液体进行消毒。
当然,也有根据用水要求,如像小量饮用水就采用诸如紫外线、臭氧、双氧水等手段进行灭菌杀毒。
氯气、次氯酸钠、、氯酸钠氯酸钠和用臭氧发生器设备,一般都必须采取者压缩空气进行发二氧化氯和臭氧[1]都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见到的几种强氧化剂,除臭氧以外,它们均为非天然存在的化学物质。
一般都可以用作水体杀生剂。
它们不仅具有灭杀细菌和病毒的功能,还能够漂白纸张、纤维以及用作化学合成等。
广泛用于自来水消毒、游泳池水灭菌、污水处理、循环水除藻、造纸工业、化学合成业、以及医药卫生和防疫等各个领域。
但是,不同的药剂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特点,就如同不同厂家的产品具有并不相同的质量一样。
氯气、次氯酸钠、二氧化氯和臭氧在物理化学性能上,以及实际使用中都有很大的区别。
二氧化氯技术方案范文

二氧化氯技术方案范文一、产品简介1.二氧化氯是新一代的广谱杀菌剂和高效氧化剂,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水处理。
与其它消毒剂相比,二氧化氯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广谱、高效、不受pH值和氨浓度的影响,尤其是不与水中的有机物产生消毒副产物,使消毒后的水中三卤甲烷的含量大大降低,成为水处理中安全、高效的消毒产品。
2.我单位自创立之初就致力于二氧化氯消毒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二氧化氯的制备、分析、应用等方面积累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
公司开发的HB系列二氧化氯发生器,采用最新的发生工艺,具有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规格齐全、性能优良等优点。
发生器最低产量100g/h,最高可达15kg/h,并具有手动、电动、全自动等三大系列,可根据不同用户的需要提供最佳的消毒处理方案。
3.HB系列二氧化氯发生器可应用于自来水、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游泳池水、食品加工用水、循环冷却水的杀菌、杀藻、除臭,以及医院污水、含氰含酚废水、印染废水等污水的净化和脱色处理。
4.二氧化氯发生器采用化学反应原理,亚氯酸钠水溶液与盐酸在负压条件下,经供料系统定量输送到反应系统中,形成一定浓度的二氯化氯混合消毒液,然后接入待处理水中。
5.化学法二氧化氯投药装置可根据加氯后检测的余氯信号变化自动调节计量泵的加药量,从而达到改变二氧化氯产气量及投加量的目的,避免二氧化氯的过量及欠量,做到经济高效。
消毒系统做到无需执守。
二、工作原理1.HB系列二氧化氯发生器,以盐酸和亚氯酸钠为原料,进行二氧化氯与氯复合消毒剂的生产,发生器的发生原理如下:55NNaaCCllOO222++44HHCCll==55NNaaCCll++44CCllOO222++22HH222OO2.原料消耗:生产1克二氧化氯消耗亚氯酸钠0.55g,盐酸1.3g,折合人民币约0.04元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工艺流程图3.两种原料药剂分别通过相应的计量泵准确计量后,按比例投加到反应器中,反应器采用多级反应,可使转化率达90%以上,ClO2含量85%以上。
氧化氯与其它消毒剂的比较

二氧化氯消毒剂与其它常用化学消毒剂的比较1、化学消毒剂的分类根据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菌能力,可将消毒剂分为三类高效消毒剂:指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芽孢、病毒的消毒剂,这类消毒剂也称为灭菌剂。
有二氧化氯、双氧水、戊二醛等中效消毒剂:指不能杀死细菌芽孢,但能杀死细菌繁殖体、真菌和大多数病毒的消毒剂。
有乙醇、氯制剂等。
低效消毒剂:指可杀灭多数细菌繁殖体、部分真菌和病毒,但不能杀灭细菌芽孢、结核杆菌以及某些真菌和病毒的消毒剂。
有洗必泰、新洁尔灭等。
2、常用化学消毒种类以及作用机制和特点、过氧化物类:杀菌机理是释放出新生态原子氧,氧化菌体中的活性基团,杀菌特点是作用快而强,能杀死所有微生物。
包括:双氧水、臭氧、二氧化氯等。
该类消毒剂为灭菌剂。
广泛应用于医学消毒和工业灭菌。
、卤素类:杀菌机理是氧化菌体中的活性基团,与氨基结合使蛋白质变性。
杀菌特点是能杀死大部分微生物,性质不稳定,杀菌效果受环境条件影响大,消毒过程中易产生三致物质(治癌、致畸、致突变如三氯甲烷等),包括:漂白粉(次氯酸钠)、84消毒液、优氯净、三氯异氰尿素(钠)、碘伏等。
该类消毒剂为中效消毒剂。
其中含氯制剂主要应用于工业消毒。
、酚类:杀菌机理是蛋白质变性、沉淀或使酶系统失活;酚类能抑制和杀死部分细菌的繁殖体和亲脂病毒。
包括:苯酚、来苏水(甲酚)等。
该类消毒剂为低效消毒剂。
主要应用医学消毒。
、醛类:杀菌机理是蛋白质变性或烷基化;杀菌特点是对细菌、芽孢、真菌、病毒均有效应。
甲醛、戊二醛等。
可做灭菌剂使用。
主要应用医疗卫生的器械表面和空间消毒,不能用于食品领域的消毒。
、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杀菌机理是改变细胞膜透性,使细胞质外漏,妨碍呼吸或是蛋白质变性。
特点是能杀死细菌繁殖体,但对芽孢、真菌、病毒、结核杆菌作用差。
包括:苯扎溴铵(新吉尔灭)。
作中效消毒剂。
一般适于皮肤、粘膜、手术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
、醇类:杀菌机理是使蛋白质变性,干挠代谢。
二氧化氯与次氯酸钠

二氧化氯与次氯酸钠消毒效果比选消毒是水处理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毒方法大体可分为两类: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有加热、冷冻、辐照、紫外线和微波消毒等方法。
化学方法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常用的化学消毒药剂有多种氧化剂如氯、臭氧、碘高锰酸钾等、某些重金属离子(银、铜等)及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
其中二氧化氯消毒、次氯酸钠消毒工艺属于化学方法消毒。
次氯酸钠为一种强氧化剂,在水溶液中生成次氯酸离子,通过水解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与其他氯的衍生物相同的氧化和消毒作用,消毒效果不如Cl2强。
但是采用次氯酸钠消毒会产生较多的消毒副产物,如三氯乙酸、二氨乙酸、氯仿等。
次氯酸钠由于所含的有效氯易受阳光、温度的影响而分解,一般采用次氯酸钠发生器现场制取,操作简单。
次氯酸钠含有效氯6-11mg/mL。
每产生1kg有效氯,耗食盐量为3-4.5kg,耗电量为5-10kW小时,其成本低。
次氯酸钠具有原材料价格低,刺激味小的优点,但其氧化性较差,脱色过程投加量大,接触时间长。
二氧化氯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其溶解度是氯的5倍而且不产生三卤甲烷等消毒副产物。
二氧化氯具有易爆炸,易挥发的特性,不宜储存,一般采用现场制取和使用。
二氧化氯不与氨氮等化合物作用而被消耗,故具有较高的余氯,杀菌消毒效果比氯更强。
Ph=6.5时,氯的灭菌效率比二氧化氯高,随着Ph提高,二氧化氯的灭菌效率将很快超过氯。
二氧化氯在较广泛的Ph范围内具有氧化能力,氧化能力为氯的二倍。
能比氯更快地氧化锰、铁,除去氯酚、藻类等引起的嗅味,具有强烈的漂白能力,可去除色度。
二氧化氯与次氯酸钠消毒与去除色度的优缺点见下表二氧化氯与次氯酸钠消毒方法的比较消毒方案二氧化氯消毒本工程处理水量Q=60000m3/d,加氯点设在清水池进水管,设计最大投氯量为10mg/L。
加氯间主要设备:自动高效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设备参数:Q=10.0kg/h,N=3.0Kw设备套数:4台,3用1备卸酸泵设备参数:N=1.50 Kw设备台数:1台化料器设备参数:N=1.5kw设备台数:1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氯消毒剂与其它常用化学消毒剂的比较
1、化学消毒剂的分类
根据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菌能力,可将消毒剂分为三类
高效消毒剂:指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芽孢、病毒的消毒剂,这类消毒剂也称为灭菌剂。
有二氧化氯、双氧水、戊二醛等
中效消毒剂:指不能杀死细菌芽孢,但能杀死细菌繁殖体、真菌和大多数病毒的消毒剂。
有乙醇、氯制剂等。
低效消毒剂:指可杀灭多数细菌繁殖体、部分真菌和病毒,但不能杀灭细菌芽孢、结核杆菌以及某些真菌和病毒的消毒剂。
有洗必泰、新洁尔灭等。
2、常用化学消毒种类以及作用机制和特点
2.1、过氧化物类:杀菌机理是释放出新生态原子氧,氧化菌体中的活性基团,杀菌特点是作用快而强,能杀死所有微生物。
包括:双氧水、臭氧、二氧化氯等。
该类消毒剂为灭菌剂。
广泛应用于医学消毒和工业灭菌。
2.2、卤素类:杀菌机理是氧化菌体中的活性基团,与氨基结合使蛋白质变性。
杀菌特点是能杀死大部分微生物,性质不稳定,杀菌效果受环境条件影响大,消毒过程中易产生三致物质(治癌、致畸、致突变如三氯甲烷等),包括:漂白粉(次氯酸钠)、84消毒液、优氯净、三氯异氰尿素(钠)、碘伏等。
该类消毒剂为中效消毒剂。
其中含氯制剂主要应用于工业消毒。
2.3、酚类:杀菌机理是蛋白质变性、沉淀或使酶系统失活;酚类能抑制和杀死部分细菌的繁殖体和亲脂病毒。
包括:苯酚、来苏水(甲酚)等。
该类消毒剂为低效消毒剂。
主要应用医学消毒。
2.4、醛类:杀菌机理是蛋白质变性或烷基化;杀菌特点是对细菌、芽孢、真菌、病毒均有效应。
甲醛、戊二醛等。
可做灭菌剂使用。
主要应用医疗卫生的器械表面和空间消毒,不能用于食品领域的消毒。
2.5、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杀菌机理是改变细胞膜透性,使细胞质外漏,妨碍呼吸或是蛋白质变性。
特点是能杀死细菌繁殖体,但对芽孢、真菌、病毒、结核杆菌作用差。
包括:苯扎溴铵(新吉尔灭)。
作中效消毒剂。
一般适于皮肤、粘膜、手术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
2.6、醇类:杀菌机理是使蛋白质变性,干挠代谢。
杀菌特点使对细菌有效,对芽孢、真菌、病毒无效,如乙醇等。
该类消毒剂为中效消毒剂。
主要应用于食品加工、医疗卫生的工器具、器械、手的表面消毒。
3、二氧化氯消毒剂与其它常用消毒剂的比较
Conkey[1]比较了在一定的pH值下,氯、二氧化氯以及过氧乙酸对孢子的杀灭效果,结果见表2:
对比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杀菌效果相同的情况下,二氧化氯所需浓度最低,而过氧乙酸所需浓度最高,氯和过氧乙酸杀菌效果受环境因素(pH)影响较大。
对比表3可知,稳定性二氧化氯具备了腐蚀性弱,对皮肤粘膜刺激弱,稳定性好的特点。
表4中消毒剂1分钟内对三种细菌杀灭率为99.999%时,所需稳定性二氧化氯浓度是最低的,表明二氧化氯杀菌能力最强。
4、含氯消毒剂
4.1概念
含氯消毒剂是卤素类消毒剂的一种,是指溶于水中能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
4.2消毒机理
主要包括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新生氧的氧化作用和氯化作用。
氧化作用不仅与微生物细胞壁发生作用,而且可进入细胞内与活性基团发生氧化作用使其失活,氯化作用可细胞壁或细胞膜发生取代反应,导致细胞死亡。
4.3有效氯及度量单位
含氯消毒剂中的有效氯含量,不是指氯的含量,而是指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氯的氧化能力。
即以一定量的含氯消毒剂与酸作用,在反应完成时,其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重量的氯气的氧化能力。
因此,有效氯含量能反映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的大小。
有效含氯含量愈高,消毒剂的消毒能力愈强,反之,消毒能力就弱。
有效氯含量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例如,测定100克次氯酸钙与盐酸完全作用后,能放出62克氯,那么就称这种次氯酸钙的有效率为62%,它表明100克这种次氯酸钙的氧化能力相当于62克氯气的氧化能力。
有时还以每升多少毫克(mg)或PPM(每百万分之一)来表示。
比如,有效氯含量为1%,即表示其有效氯含量为10000PM(10000mg即每升中有效氯为10g)。
一般用碘量法测定:用2mol/L硫酸、10%的碘化钾与0.5%的淀粉溶液,并用0.1mol/L 留待硫酸钠溶液标定。
4.4分类
分为无机类和有机类。
无机类常用漂白粉和漂白粉精。
有机类常用有二氯异氰尿素酸(钠)。
漂白粉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含32%—36%),含有效氯25%—32%,能溶于水,称混浊状,有大量沉淀;稳定性差。
漂白粉精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含77.4%),含有效氯80%—85%,易溶于水,有少量沉淀;稳定性较好。
二氯异氰尿素酸钠(优氯净)有效氯含量60%—64.5%,易溶于水;性能稳定。
4.5优缺点
优点是杀菌效果好、使用范围广、价格较便宜、使用方便;缺点是产品属中等毒性的消毒剂,而且在消毒过程中还会产生有强烈‘三致效应’致癌物,杀菌效果受使用条件影响较大,产品不稳定、腐蚀设备、对皮肤有致敏性,有氯味、不易冲洗、有抗药性。
5、二氧化氯杀菌与氯制剂杀菌对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的区别
由于细菌、病毒、真菌都是单细胞的低级生物,其酶系分布于膜表面,易于收到二氧化氯的攻击失活。
人和高等动物细胞酶系藏于细胞器之中而受到保护系统的保护,二氧化氯难以与酶系直接接触,即使二氧化氯能透过细胞膜,也很快因细胞的保护系统提供的电子使二氧化氯的到电子而失去氧化功能,从而避免了二氧化氯对酶系的攻击破坏。
氯制剂的氯化作用,既能破坏细胞膜的渗透性,又能抑制细胞内的呼吸酶系,是磷酸转移酶失活。
这些作用在微生物和高等动物细胞之间无明显差异,显示了氯化作用在杀菌的同时也可以对任何动物的健康造成危害。
6、二氧化氯与含氯消毒剂使用性能比较
6.1、安全性
二氧化氯消毒剂本身无毒,而且在消毒时也不会产生有毒的物质,特别是‘三致’物质,是绿色环保类消毒剂;
氯制剂消毒剂本身属中等毒性的消毒剂,而且在消毒过程中,还会和有机物反应,生成‘三致’物质,如三氯甲烷、三氯乙酸、呋喃等,且有残留。
6.2、杀菌效果
二氧化氯为高效类消毒剂,可以杀灭所有的微生物,它的理论杀菌力是氯气(或次氯酸盐)的2.6倍,实际杀菌力是氯制剂的5-10倍,且温度、pH、有机质对其杀菌效果影响较小;
氯制剂属中效消毒剂,仅对某些微生物起作用,还有抗药性,而且杀菌效果受温度、pH、有机物影响较大。
6.3、使用过程
二氧化氯消毒剂使用浓度小,气味柔和,对设备几乎无腐蚀,对皮肤不刺激,使用后可以不冲洗;
氯制剂消毒剂使用浓度大,气味强,对设备有强腐蚀性,对皮肤也有强刺激作用,使用后需用大量冲洗用水,易残留。
6.4、稳定性(保质期)
二氧化氯消毒剂保质期长,可达12个月以上;
氯制剂稳定性差,次氯酸盐产品如次氯酸钠半衰期仅三个月。
7、常用消毒剂俗名
7.1、甲醛溶液——37—40%的甲醛溶液称福尔马林。
7.2、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
7.3、三氯异氰尿酸钠——强氯精
7.4、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新洁尔灭;苯扎溴铵; 季铵盐类消毒剂
7.5、氯化十六烷基二甲苄铵——长洁尔灭; 季铵盐类消毒剂
7.6、十二烷基二甲基乙苯氧乙基溴化铵——度米芬;消毒宁; 季铵盐类消毒剂
7.7、双癸基二甲基溴化铵——百毒杀; 双链季铵盐类消毒剂
7.8、过氧化氢——双氧水
7.9、甲酚——来苏水的主要成分
7.10、氯已定——洗必泰; 胍类消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