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寄生
桑寄生

桑寄生(《本经》)桑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或槲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
前者主产于两广、四川、福建等地;后者主产于河北、辽宁、吉林等。
原植物生于山地阔叶林中。
味苦、甘,性平。
归肝、肾经。
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临床用名桑寄生。
【本草汇言】《神农本草经》:味苦,平。
主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
《名医别录》:味甘,无毒。
主治金创,去痹,女子崩中,内伤不足,产后余疾,下乳汁。
《药性论》:臣。
能令胎牢固,主怀妊漏血不止。
《日华子本草》:助筋骨,益血脉。
《开宝本草》:味苦、甘,平,无毒。
主金创,去痹,女子崩中,内伤不足,产后馀疾,下乳汁。
《本草衍义补遗》:药之要品也。
《图经》以下失之,而医人不谙其的,惜哉!《本草经疏》:桑寄生感桑之精气而生,其味苦甘,其气平和,不寒不热,固应无毒。
详其主治,一本于桑,抽其精英,故功用比桑尤胜。
腰痛及小儿背强,皆血不足之候。
痈肿多由于荣气热。
肌肤不充由于血虚。
齿者骨之余也,发者血之余也,益血则发华,肾气中则齿坚而须眉长,血盛则胎血安。
女子崩中及内伤不足,皆血虚内热之故。
产后余疾,皆由血分,乳汁不下,亦由血虚。
金疮则全伤于血。
上来种种疾病,莫不悉由血虚有热所发,此药性能益血,故并主之也。
兼能祛湿,故亦疗痹。
实:味甘平,亦益血之药,故主治如经所云也。
《本草蒙筌》:节间生出。
外科散疮疡,追风湿,却背强腰痛笃疾;女科安胎孕,下乳汁,止崩中漏血沉疴。
健筋骨,充肌肤,愈金疮,益血脉。
长须长发,坚齿坚牙。
川续断与桑寄生,气味略异,主治颇同,不得寄生即加续断。
《本草乘雅》:木性之易生者榕桑称最,桑虽曲直仆伛,靡不怒生,榕附水土沙木,莫不勃发。
更异者,鸟啖榕实,遗也桑上,遂尔寄生。
故主形骸寄生之齿发须眉,及胞胎痈肿。
坚之、长之、安之、疗之,其功独著。
若主痛,治痛强,充肌肤,及明目轻身通神者,此属形骸亲相公,特易易耳。
寄生桑木身半,大似腰吕之象,则凡腰吕之疾为宜。
桑寄生的作用与功效

桑寄生的作用与功效
桑寄生(学名:Viscum album)是一种寄生植物,其主要分布
在北半球温带地区。
在中医药学中,桑寄生被视为常用的草药,具有多种作用和功效。
1. 抗肿瘤作用:桑寄生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白细胞生成,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使肿瘤细胞凋亡。
因此,桑寄生常被用于辅助治疗肿瘤,减轻放疗和化疗对机体的副作用。
2. 降血压作用:桑寄生中的活性物质能有效阻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因此,桑寄生可以被视为一种天然的降压药物。
3. 提高免疫力:桑寄生中的多糖类物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性,在抵抗病毒和细菌感染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此外,桑寄生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提高机体的自身免疫能力。
4. 降血脂作用:桑寄生中的黄酮类、萜烯类和多糖类物质可以调节体内脂质代谢,促进血脂的降解和排出,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5. 保护肝脏作用:桑寄生中的多糖类物质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能够增强肝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并提高肝脏的代谢功能。
同时,桑寄生还可以减轻肝脏对毒素和药物的损害,保护肝脏的健康。
6. 抗菌作用:桑寄生中的黄酮类和黄酮苷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和杀灭某些细菌和真菌,对常见的细菌感染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总之,桑寄生作为一种常见的草药,具有多种作用和功效,包括抗肿瘤、降血压、提高免疫力、降血脂、保护肝脏和抗菌等作用。
然而,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毒性,应在专家指导下使用,并按照正确的剂量和方法使用。
桑寄生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桑寄生的功能主治与用量1. 桑寄生简介桑寄生,又称夏桑菌、蚕桑菌,是桑科植物桑寄生的幼苗或种子。
它在中医药学中已有悠久的历史,并以其独特的功能主治成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
2. 桑寄生的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桑寄生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消除体内的瘀血堆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温肾壮阳:桑寄生能够温肾壮阳,对于肾阳虚的患者具有滋补作用,有助于提高性功能。
•抗肿瘤:研究发现,桑寄生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能够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抗疲劳:桑寄生能够增加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效延缓疲劳的产生,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抵抗力。
•调节免疫:桑寄生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功能,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3. 桑寄生的用量桑寄生的用量在中医药学中有一定的规范。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用量。
以下是常见的用量范围:•干燥桑寄生:每次一剂,4.5-9克,煎服。
•新鲜桑寄生:每次一剂,90-180克,煎服。
•桑寄生粉:每次一剂,1-3克,水煎服。
需要注意的是,桑寄生的用量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遵循医嘱,不可随意增减剂量。
4. 注意事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桑寄生,以避免对胎儿和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桑寄生不宜长期大量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使用桑寄生时,应避免与药物相互作用,以免影响疗效。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或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5. 结论桑寄生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材,具有多种功能主治,包括活血化瘀、温肾壮阳、抗肿瘤、抗疲劳和调节免疫等作用。
使用桑寄生时需要注意正确的用量,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同时,要注意一些禁用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桑寄生。
桑寄生的功能主治与作用及禁忌

桑寄生的功能主治与作用及禁忌1. 桑寄生(Sang Ji Sheng)简介桑寄生是一种传统中药材,是桑科植物桑寄生的全草。
桑寄生在中医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良好的疗效。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桑寄生的功能主治与作用,以及使用桑寄生时需要注意的禁忌事项。
2. 桑寄生的功能主治桑寄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活血祛瘀:桑寄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消除血液淤滞,有助于瘀血的吸收和排出。
•强筋健骨:桑寄生含有多种对骨骼组织有益的活性物质,可以增强骨骼的强度和稳定性,促进骨骼的生长和修复。
•滋养肝肾:桑寄生对肝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和滋养作用,可以帮助调节肝肾的功能,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
•调节月经:桑寄生对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以调节女性生理周期。
•抗炎抗菌:桑寄生富含一些具有抗炎抗菌活性的化合物,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菌感染。
3. 桑寄生的作用桑寄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食欲不振:桑寄生可以刺激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增进食欲,改善消化功能。
•乏力无力:桑寄生可以提高机体的氧化代谢水平,增加能量供应,改善乏力无力的症状。
•贫血:桑寄生富含血红素合成所必需的铁元素,可用于治疗贫血症。
•腰膝酸软:桑寄生可以滋养肝肾,强筋健骨,改善腰膝酸软的症状。
•月经不调:桑寄生可以调节女性月经,改善月经不调的症状。
4. 桑寄生的禁忌事项在使用桑寄生时需要注意以下禁忌事项:•孕妇禁用:桑寄生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对孕妇和胎儿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孕妇禁止使用桑寄生。
•过敏体质患者慎用:个别人体质与桑寄生的成分不相容,容易引发过敏反应,故对过敏体质患者应慎用。
•未满12岁儿童禁用:由于儿童的生长发育较为特殊,使用桑寄生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未满12岁儿童禁止使用桑寄生。
•剂量不当引发不良反应:使用桑寄生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或中药说明书的用量使用,不得随意增减剂量,以免引发不良反应。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桑寄生相关药物前,请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中药桑寄生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桑寄生的功效与作用中药桑寄生的功效与作用中药材桑寄生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它常用于中医药治疗多种疾病,并在中药方剂中经常被使用。
本文将介绍桑寄生的功效与作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种中药材。
一、桑寄生的概述桑寄生,学名鸭跖草,别称寄生桑、桑葛藤等,是一种寄生于桑树上的植物。
它与桑树共生,通过寄生在桑树上吸取养分。
桑寄生全身光滑,茎干有圆形的破片,呈灰褐色。
桑寄生有较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广泛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如中国、日本、韩国等。
它在民间被广泛使用,是一种重要而常用的中药材。
二、桑寄生的功效与作用1. 温中止血功效桑寄生具有温中止血的功效。
中医认为,桑寄生属于寒凉类药材,可用于阴虚阳亢、心火亢盛、胃寒痛等疾病中。
它可通过温中止血的作用,帮助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相关疾病的症状。
2. 强肾益精功效桑寄生还具有强肾益精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桑寄生可用于治疗肾虚所致的一系列疾病,如腰膝酸软、遗精、早泄等。
它可以滋养肾脏,补益精气,提高生殖系统的功能,增强性能力。
3. 抗菌消炎作用桑寄生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研究发现,桑寄生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桑寄生甙、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抗菌、抗病毒的活性。
它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减少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消炎作用。
4. 抗肿瘤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桑寄生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桑寄生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它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对抗肿瘤的能力。
5. 防治高血压作用桑寄生还可以发挥防治高血压的作用。
研究发现,桑寄生中的某些成分可以调节血压,降低血浆中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所以,桑寄生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和预防中。
6. 养颜美容功效桑寄生具有养颜美容的功效。
中医认为,桑寄生具有滋阴清热、美白祛斑等作用,常被用于调养女性的皮肤,提高皮肤的光泽度,减少色斑的产生。
它还可以促进肌肤的新陈代谢,延缓皮肤的衰老。
桑寄生的食用方法

桑寄生的食用方法桑寄生,又称为菟丝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它是一种寄生在桑树上生长的植物,主要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
桑寄生有很多种食用方法,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给大家。
首先,桑寄生可以用来泡茶。
泡茶是最常见的食用方法之一。
将桑寄生切成小段,放入杯中,用80左右的热水冲泡,尽量不要用开水,避免破坏药用成分。
待泡制5-10分钟后,即可饮用。
泡出的桑寄生茶味道醇厚,有一定的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
其次,桑寄生还可以用来炖汤。
将桑寄生清洗干净后,入锅与其他食材一起炖煮,如瘦肉、鸡骨架、山药等。
炖汤时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盐和调料。
桑寄生炖汤具有养阴补肾的功效,对肾虚、腰膝酸软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此外,桑寄生还可以制作成粥。
将桑寄生先煮熟,再把米、红枣等加入锅中,煮成粥状。
桑寄生粥具有滋阴润燥、养颜护肤的功效,对于皮肤干燥、衰老的人群有一定的保养作用。
另外,桑寄生还可以用来炒菜。
将桑寄生与蔬菜一起炒熟,调入适量盐和其他调料,即可食用。
这种炒菜方法不仅可以增加菜肴的口感,还能够使桑寄生的药用成分更好地被身体吸收。
此外,桑寄生还可以用来制作桑寄生粉。
将桑寄生先晒干,然后研磨成粉末。
桑寄生粉可以与米饭、面条等混合食用,也可以直接加入热水中冲调。
桑寄生粉具有清热解毒、调节血糖、降血脂的功效,适用于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的饮食调理。
最后,桑寄生还可以用于糕点的制作。
将桑寄生和其他原料一同搅拌均匀,然后放入烤箱中烘烤。
制作成的桑寄生糕点既美味可口,又具有桑寄生的药用功效。
总结一下,桑寄生有很多种食用方法,可以泡茶、炖汤、煮粥、炒菜、制作粉末和糕点等。
桑寄生具有滋阴养肾、清热解毒、调节血糖等功效,对于一些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但食用桑寄生时需要注意适量,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
如果您有身体不适或慢性病,请咨询医生后再进行食用。
桑寄生的用量与功能主治

桑寄生的用量与功能主治
1. 桑寄生的用量
桑寄生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用量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桑寄生的用量可参考以下指导:
•成人每次用量为10-20克;
•儿童每次用量为5-10克;
•可将桑寄生煎煮或研磨成粉末,用作草药的原料。
2. 桑寄生的功能主治
桑寄生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并有许多功能主治,具体包括:
• 2.1 润肠通便桑寄生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便秘、大便干燥等症状。
其富含食物纤维,能够软化粪便,促进肠道蠕动,从而改善便秘情况。
• 2.2 温阳填精桑寄生具有温阳填精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男性阳痿、早泄等性功能障碍。
桑寄生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能够滋补肾阳,增强体力和性功能。
• 2.3 益肝明目桑寄生具有益肝明目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肝肾阴虚、目视模糊等症状。
桑寄生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改善肝肾功能,提高视力。
• 2.4 抗肿瘤作用桑寄生还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以辅助治疗多种癌症。
研究表明,桑寄生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 2.5 其他疗效桑寄生还可用于改善免疫功能、降血脂、护肝等方面。
它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和营养成分,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降低血脂,保护肝脏健康。
总结:桑寄生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润肠通便、温阳填精、益肝明目、抗肿瘤等多种功能主治。
在使用桑寄生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用量,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中药使用的相关原则。
桑寄生清热解降血压的神奇植物

桑寄生清热解降血压的神奇植物桑寄生(学名:Loranthus parasiticus)是一种常见的植物,被广泛认为具有清热解毒、降血压等药用价值。
本文将从植物特点、药用价值、使用方法等方面介绍桑寄生对健康的益处。
一、植物特点桑寄生是一种寄生植物,常附生在桑树等宿主植物上。
其茎呈四棱形,干枯后呈暗褐色;叶子为对生或互生,椭圆形,并具有韧皮和类似麻的质地;花小而不显眼,呈红色或黄色,花期通常在春季或夏季;果实为球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浆果,成熟后呈黑色。
二、药用价值1. 清热解毒桑寄生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它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硅酸和黄酮类化合物等,这些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氧化的作用,能够帮助人体清除体内的热毒,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
2. 降血压研究表明,桑寄生还具有降血压的效果。
它含有一种称为蛋白酯酶的物质,能够有效地降低人体内的血压水平。
此外,桑寄生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对心血管系统有益,可减少心脏负担,维护心脏健康。
三、使用方法1. 茶剂饮用将桑寄生取干燥的茎叶,研磨成细末后,加入沸水中冲泡。
每次饮用10克至15克左右即可,可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进行调整。
频繁饮用有助于清热解毒和降低血压。
2. 食用药膳将桑寄生与其他药材搭配,制作成药膳食用也是一种常见的使用方法。
例如,将桑寄生与枸杞一起用水炖煮,既能提高营养吸收又能增加药效。
3. 中药炮制桑寄生也可用于中药炮制。
将其与其他药材一同煎煮,制成桑寄生口服液或丸剂,便于长期服用。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中药炮制品更为安全和有效。
四、注意事项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桑寄生,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2. 患有低血压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使用桑寄生前应咨询医生,并按医嘱使用。
3. 桑寄生属于植物性药物,剂量和使用方法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切勿滥用。
综上所述,桑寄生作为一种神奇的植物,具有清热解毒、降血压等药用价值。
通过茶剂饮用、食用药膳和中药炮制等方式,我们可以利用桑寄生的药用效果来改善健康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桑寄生
文章目录*一、桑寄生的概述*二、桑寄生的功效与作用*三、桑寄生的药方选录*四、桑寄生的服用方法*五、桑寄生的选购方法、保存方法
桑寄生的概述
1、桑寄生的概述桑寄生为中药名,出《雷公炮炙论》。
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Taxillus chinensis (DC.) Danser的干燥带叶茎枝,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粗茎,切段,干燥,或蒸后干燥。
属祛风湿强筋骨药。
2、桑寄生的别名广寄生、老式寄生、寄生。
3、桑寄生的性状形态桑寄生茎枝呈圆柱形,长3~4cm,直径0.2~1cm;表面红褐色或灰色,具细纵纹,并有众多细小皮孔,小
枝有棕红色细毛。
有时逞叶,多卷缩,完整者呈卵圆形,全缘,棕色,革质,幼叶亦被棕红色细毛。
茎坚硬,断面不整齐,皮部红棕色,
木榈色较浅。
无臭,味涩。
4、桑寄生的性味归经味苦、甘,性平。
归肝、肾经。
5、桑寄生的来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
6、桑寄生的产地分布产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桑寄生的功效与作用
1、桑寄生的化学成分、营养成分桑寄生枝、叶含广寄生甙即蒿蓄甙(avicularin),并含槲皮素(quercetin)等。
桑寄生的枝叶含萹蓄苷及槲皮素。
2、桑寄生的功效作用桑寄生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降血压,养血安胎的功效,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风寒湿痹,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妊娠胎动不安,胎漏下血。
3、桑寄生的毒副作用因为桑寄生无固定宿主,如果寄生的植物有毒,则桑寄生也通常带毒。
其生物成分可引起阵发性痉挛,最终导致呼吸困难。
大剂量口服桑寄生者可出现头晕、头痛、目眩、口干、食欲减退、腹胀、惊厥、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桑寄生的药方选录1、治腰背痛,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所得:独活三两,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芎藭、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二两。
上十五味细锉,以水一斗,煮取三升。
分三服。
温身勿冷也。
(《千金方》独活寄生汤)
2、治妊娠眙动不安,心腹刺痛:桑寄生一两半,艾叶半两(微
炒),阿胶一两(捣碎,炒令黄燥)。
上药,锉,以水一大盏半,煎至一盏,去滓。
食前分温三服。
(《圣惠方》)
3、治下血止后,但觉丹田元气虚乏,腰膝沉重少力:桑寄生,为末。
海服一钱,非时白汤点服,(《杨氏护命方》)
4、治毒痢脓血,六脉微小,并无寒热:桑寄生二两,防风、大芎二钱半,炙甘草三钱。
为末。
每服二钱,水一盏,煎八分,和滓服。
(《杨氏护命方》)
5、治膈气:生桑寄生捣汁一盏。
服之。
(《濒湖集简方》) 桑寄生的服用方法内服:煎汤,3~6钱;入散剂、浸酒或捣汁服。
桑寄生的选购方法、保存方法选购方法:红褐色、条匀、叶多者为佳。
保存方法:置干燥处,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