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铁乘客特征研究报告
地铁站人流调研报告

地铁站人流调研报告地铁站人流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及背景地铁作为一种快速、便捷的城市交通工具,在现代城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地铁站作为地铁网络的重要节点,承载了大量的人流量。
因此,对地铁站的人流进行调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流的特点、分布和变化规律,为地铁站的规划、设计和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决策依据。
二、调研方法1. 计数调查法:通过在地铁站进出口、站厅以及站台等地点进行人流的计数调查,记录不同时间段的人数。
2. 观察法:通过观察人流的行为、流向以及拥堵情况等,分析人流的特点和规律。
3. 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地铁站用户的出行目的、乘车频次以及满意度等,了解用户对地铁站的评价和需求。
三、调研结果1. 人流高峰时段集中在早晚高峰时段:调研显示,地铁站的人流高峰时段主要集中在早上7点到9点和下午5点到7点,这与城市居民的上下班时间有关。
2. 不同地铁站人流量差异较大:不同地铁站的人流量差异较大,有些地铁站的客流量较大,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和运营控制;而有些地铁站的客流量较小,可以考虑采取一些措施,如增加换乘指示等,提高站点的便利性。
3. 地铁站出入口人流分布不均:调研显示,地铁站的出入口人流分布不均,一些出入口相对拥挤,而一些出入口相对宽敞。
这可能与出入口的位置以及附近人口密度和周边交通状况有关。
4. 用户对地铁站的满意度较高: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地铁站用户对地铁站的设施、服务、安全等方面较为满意。
但也有部分用户提出了对于换乘指示、进出站口安排等方面的改善建议。
四、建议与措施1. 根据人流高峰时段的特点,加大早晚高峰时段的运力投入,增加列车数量和班次,提高运营效率。
2. 针对人流量较大的地铁站,应加强安全管理和运营控制措施,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
3. 对人流较小的地铁站,可以通过增加换乘指示及相关提示,提高乘客的便利性。
4. 对出入口人流分布不均的地铁站,应进行合理规划,优化出入口位置和布局,以减少人流拥堵。
南京地铁特性分析报告

南京地铁特性分析报告1. 引言南京地铁作为南京市的重要交通工具,对于城市的交通状况和居民的出行方式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南京地铁的特性进行分析,包括线路规模、运营情况、客流特征等方面,以期对南京地铁的运营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2. 线路规模南京地铁目前拥有几条线路,总长度达到多少公里,是衡量地铁规模的重要指标。
根据最新数据,南京地铁截至2021年底共有x条线路,总长度为x公里。
其中,一号线是南京地铁的骨干线路,贯穿南京市区,连接了许多重要的交通枢纽。
3. 运营情况南京地铁的运营情况是评估地铁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
本节将分析南京地铁的开通时间、运行时间、运营频率等方面。
3.1 开通时间南京地铁最早的线路是一号线,于xxxx年开通。
随着城市的发展,南京地铁陆续开通了更多的线路,提高了城市的交通便利性。
3.2 运行时间南京地铁的运行时间是指地铁的开通时间和结束时间。
根据南京地铁的运行计划,地铁的运行时间通常在早上6点至晚上10点之间,具体时间可能会根据节假日等情况有所调整。
3.3 运营频率南京地铁的运营频率是指地铁的发车间隔时间。
根据统计数据,南京地铁的运营频率通常在高峰时段为x分钟一班,非高峰时段为x分钟一班。
这一频率能够满足大多数乘客的出行需求。
4. 客流特征南京地铁的客流特征分析有助于了解地铁的出行需求和拥挤情况,为地铁的规划和优化提供依据。
4.1 高峰时段客流南京地铁在早晚高峰时段通常会出现较高的客流量。
根据数据统计,早高峰时段是工作日的7:30-9:00,晚高峰时段是17:00-19:00。
在这些时间段,地铁车厢通常较为拥挤,乘客需要排队等候上车。
4.2 周末客流相比工作日,南京地铁在周末通常会有较为平稳的客流量。
周末是南京市居民进行休闲和购物的重要时间段,因此地铁的客流量通常会有一定的增加。
4.3 节假日客流在节假日,南京地铁的客流量通常会有明显的增加。
特别是在春节、国庆等长假期间,地铁车站和车厢会更加拥挤,需要加强运力调度和管理。
南京地铁乘客特征研究报告

项目执行: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
P1
Co目n录tents
项目背景
P2
十河西运新会城 场、 奥体中心,
河西新城区
湖南路 商业街、 江苏展 览中心
鼓楼广场、传统市中心
新街口 商圈
夫子庙、中华路商圈
南京地铁1号线概况
线路总长:21.72公里 沿途设站:16座,11座地下站,5座地面站 通车时间:2019年9月3日正式运行
地铁总体 重度使用者 中度使用者 轻度使用者
75
79
75
73
33
46
28
29
61
81
58
48
51
68
51
35
73
76
77
63
P23
更高的消费意愿
地铁人群的高消费倾向明显,实际消费能力与未来消费潜力更高。
地铁人群的日常生活消费的决策能力
过去一年拥有/消费
未来一年计划消费
结婚 生育 国外旅游 国内旅游 参加培训/进修/深造 购买住房 购买家俱/装修 购买小汽车 购买移动通信产品 购买台式电脑 购买笔记本电脑 购买数码摄录产品 购买电视机以外的家电 购买等离子或液晶彩电 购买保险 购买金融产品/投资 创业
2 4
11
8
11 10 12
地铁人群 公众
0 30
39
88
index
35~39岁
13 17
128
30~34岁
10
17
168
25~29岁
11
21
196
20~24岁
10
20
200
15~19岁
9
南京地铁客流调研总结汇报

南京地铁客流调研总结汇报南京地铁客流调研总结汇报一、调研目的和背景:随着南京城市发展的迅速,地铁客流量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了解南京地铁的客流情况,为地铁线路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我们进行了南京地铁客流调研。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1.问卷调查:我们在地铁站口发放了调查问卷,涵盖了地铁乘客的基本信息、乘车频率、出行目的等问题,共收集到了1000份有效问卷。
2.实地观察:我们在高峰时段对几个繁忙的地铁站进行了实地观察,记录了乘车人数、候车时间等数据。
三、调研结果:1.地铁乘客的年龄分布: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地铁乘客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35岁之间,占总数的60%以上,其次是36-50岁年龄段,占总数的30%左右,其他年龄段占比较小。
2.地铁乘客的职业分布:乘客职业主要分为上班族、学生和其他,在受访者中,上班族占比最大,占总数的40%,学生占比约为35%,其他职业占比较少。
3.地铁乘车频率: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乘客每天都会乘坐地铁,尤其是上班族,平均每天乘坐地铁时间约为40分钟,而学生的地铁出行频率相对较低。
4.出行目的:调查显示,地铁乘客的出行目的主要分为上班/上学、购物和旅游三类,其中上班/上学占比最大,约为60%,购物和旅游的占比约为20%和10%。
5.客流高峰时段:根据实地观察数据统计,地铁客流高峰时段主要集中在早高峰和晚高峰,特别是早高峰,时间段为早上7点到9点,晚高峰则是在傍晚的5点到7点。
6.候车时间:我们观察了几个繁忙的地铁站,发现在高峰时段,部分站点的候车时间较长,乘客常常需要等待两三列车才能上车。
四、结论和建议:1.地铁客流集中在年龄较轻且上班族居多的人群,这对地铁线路规划和乘车需求的满足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2.地铁在早高峰和晚高峰的客流较大,可以考虑增加列车和加大运营频率,以缓解高峰期的拥挤。
3.部分繁忙地铁站点需加大运力投入,缩短乘客的候车时间,提高地铁出行的效率。
4.根据乘客的出行目的,结合周边商圈和旅游景点的情况,可以进一步优化地铁线路的规划,满足不同出行需求。
2024年南京地铁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南京地铁市场分析报告1. 市场概述南京地铁作为江苏省首个开通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南京市重要的公共交通方式之一。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南京地铁市场潜力巨大。
2. 市场规模目前,南京地铁共有10条线路,总里程达到300公里以上,覆盖南京市主要区域。
根据数据显示,南京地铁服务的客流量年均增长率超过10%,并且有望继续增长。
3. 市场竞争南京地铁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公交车、出租车等其他交通方式。
与这些交通方式相比,地铁具有快速、方便、舒适等优势,因此在高峰时段和拥挤地区更受人们欢迎。
4. 市场需求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和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于快速、方便、舒适的交通工具的需求不断增加。
南京地铁对于满足人们出行需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 市场前景未来几年,南京地铁市场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随着新线路的建设和扩容,地铁服务的范围将进一步拓展,预计客流量将进一步增加。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南京地铁将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
6. 市场挑战虽然南京地铁市场前景广阔,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投资巨大的资金压力,地铁建设和运营成本不菲。
其次是人员管理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问题,需要不断加强相关管理和监督。
7. 市场发展策略为了进一步推动南京地铁市场的发展,可以采取以下几个策略:•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新线路的建设和扩容;•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列车的班次和运行速度;•制定合理的票价政策,提高地铁的竞争力;•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安全保障能力;•结合现代科技,推动地铁智能化发展。
8. 总结南京地铁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通过合理的发展策略和持续的改进,南京地铁将继续为城市交通贡献力量,并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地铁客流特征分析与运营措施的优化

第7期
周云娣:地铁客流特征分析与运营措施的优化
41
铁、轻轨线路的 α1 值在 2 左右[1]。 图 3 和图 4 分别为 2017 年 9 月 3 号线某工作日和某双
休日一日内小时客流的变化情况。
图 3 工作日上下行分时断面客流量 图 3 中工作日客流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出早晚两个客流 高峰,早高峰为 7:00~9:00,晚高峰 17:00~19:00, 平峰期间客流变化不大。早高峰上行断面客流量大于下行断 面客流量,晚高峰则相反。
上、下行方向分时客流的不均衡程度较小。
3.客流空间分布特征
(1)上下行方向客流的不均衡
根据乘客出行的特点,乘客在产生出行需求的同时也应
该产生回程客流,在理论上讲,同一条轨道交通线路上、下
行方向的客流应该是均衡的,但实际上由于受到线路的走向、
交通运输方式的竞争及交通衔接等原因使客流的流向发生改
变,最终导致上下行方向客流的不均衡[2]。上下行方向客流
式中:α2—上下行方向不均衡系数;p 上 max,p 下 max— 分别为上下行方向最大断面客流量(人)。α2 的值大于 1。α2 越大表明上下行方向的客流越不均衡。一般情况市区地铁线 路、轻轨 α2 的正常值在 1~1.5 之间[1-3]。
根据 3 号线工作日和双休日的上下行断面客流量,计算 出工作日和双休日上下行方向的不均衡系数分别为 1.114 和 1.101,均在正常值范围内,说明工作日和双休日上、下行 方向客流有差异但不是很大,对行车组织工作较有利。
年 9 月 1 日—9 月 30 日的客流变化情况见图 2 所示。
图 1 3 号线月度日平均客运量(人次)
图 2 3 号线 2017 年 9 月 1 日—9 月 30 日全日客流量 (2)一日内小时客流分布特征 一日内各小时客流是不均衡的,其不均衡程度通常用单
地铁客流分析总结

地铁客流分析总结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客流情况反映了城市的人口流动、居民出行规律以及城市发展的特点。
对地铁客流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优化地铁运营、提升服务质量,并为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提供有力依据。
一、地铁客流的时间分布特征(一)工作日与周末的差异在工作日,地铁客流呈现出明显的早晚高峰。
早上 7 点至 9 点,大量上班族涌向地铁站,形成早高峰;下午5 点至7 点,下班人群返程,构成晚高峰。
而周末的客流则相对较为平稳,高峰时段不那么集中,且全天客流量通常低于工作日。
(二)节假日的特殊情况在法定节假日,如春节、国庆等,地铁客流会出现较大变化。
节前通常会有出城的客流高峰,节后则是回城高峰。
此外,一些特定的节日活动场所附近的地铁站,客流量也会大幅增加。
(三)不同时间段的客流波动除了高峰时段,一天中的其他时间段客流也有一定规律。
上午 9 点至下午 5 点之间,客流相对平稳但仍保持一定水平;晚上 7 点以后,客流逐渐减少,但在一些商业中心或娱乐区域附近的地铁站,可能会在夜间有较小的客流高峰。
二、地铁客流的空间分布特征(一)线路之间的客流差异不同地铁线路的客流量存在差异。
连接城市主要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作区的线路往往客流量较大,而一些偏远或服务区域较小的线路客流量相对较少。
(二)站点之间的客流差异地铁站的客流量也因所处位置和周边功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位于市中心、大型商业区、交通枢纽的站点客流量通常较大,而位于郊区或功能单一区域的站点客流量相对较小。
(三)换乘站的客流特点换乘站是地铁客流的重要交汇点,客流量较大且人员流动复杂。
换乘站的设计和运营效率对整个地铁系统的顺畅运行至关重要。
三、影响地铁客流的因素(一)城市发展和规划城市的规模、人口分布、产业布局等都会影响地铁客流。
新的商业区、住宅区的开发,以及城市的扩张,都可能导致客流的变化。
(二)票价政策地铁票价的调整会对客流产生一定影响。
票价上涨可能导致部分乘客选择其他交通方式,而票价优惠则可能吸引更多人乘坐地铁。
南京地铁调研报告

南京地铁调研报告南京地铁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居民出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南京地铁的发展现状、运营情况以及用户对地铁的满意度,为地铁的改善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实地观察和数据分析,对南京地铁进行全面调研。
三、调研结果1.地铁路线规模和覆盖范围截至目前,南京地铁一、二、三、四、十二号线已经建成通车,总长度超过300公里。
这几条地铁线路分布在南京市主城区和周边的几个新城区,基本实现了地铁的全覆盖。
地铁路线的设置合理,连接了南京市的商业、文化和政府中心。
2.地铁运营和客流量南京地铁的运营时间为早上6点至晚上10点,高峰期时段地铁列车间隔时间大约在3-5分钟。
根据调查数据,南京地铁平均日客流量超过100万人次,在早晚高峰时段客流量更是达到了高峰。
南京地铁运营状况良好,为市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
3.地铁的出站方式和票价南京地铁的出站方式分为刷卡和出站口检票两种方式,乘客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
根据调查数据,在南京地铁中使用一卡通乘车的比例较高,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而关于票价,市民普遍认为南京地铁的票价相对较低,是一种经济实惠的交通方式。
4.地铁的设施和服务质量南京地铁的站台设施完善,包括候车亭、自动售票机、自动扶梯等。
地铁车厢内设有座椅、手扶梯和列车运行图等,方便乘客的出行需求。
同时,地铁车厢内的安保措施也做得很到位,能够保障乘客的安全。
就服务质量而言,调查显示,大部分乘客对南京地铁的服务态度和效率表示满意。
5.地铁的建设及规划南京地铁的建设规划包括十七号线等多条新线路,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陆续建成通车。
新线路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南京地铁网的覆盖范围,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便利性。
四、调研结论通过以上调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南京地铁在路线规模和覆盖范围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基本满足了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根据CMMS中南 京人口的城区、年龄、 性别、职业分布做配 额依据,作抽样调研, 获取南京公众人群的 其他特征
•执行时间:10月27日 (周六)、10月28日 (周日)、10月29日 (周一)
为保证抽样群体相同,后两部分同一时间进行
P4
研究目的和内容
为了更详细的了解南京地区地铁人群的特征和媒体接 触状况,特进行此项目。
在本次研究中,对‘地铁人群’的定义是:过去一个 月乘坐过地铁的地铁乘客。
项目旨在达成以下研究目的:
发现南京地铁人群结构构成; 分析南京地铁人群的媒体偏好,以及消费行为和态度; 比较南京地区,特别是市区内,地铁人群和公众人群的差异
性特征。
P5
执行流程
➢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本次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STEP3
STEP1 地铁人群随机调研
•地点:五个繁华地忒 口(迈皋桥、鼓楼、 新街口、三山街、中 华门)
•目的:通过纯随机拦 截方式,获取地铁乘 客特征,为项目第二 阶段服务。
•执行时间: 10月19日 (周五)、10月20日 (周六)、10月21日 (周日)
上
2.0 % 25.5 % 25.5 % 10.2 % 23.6 % 5.2 %
8.1 %
P10
Co目n录tents
高学历、高收入、高教育程度
P11
性别特征
地铁乘客女性的比例稍高于男性
地铁人群性别分层占比
地铁人群 N=308
公众
N=325
公众
地铁人群
55
女
49
地铁人群性别优势指数
index 113
南京地铁乘客特征 研究报告
项目执行: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
P1
Co目n录tents
项目背景
P2
十河西运新会城 场、 奥体中心,
河西新城区
湖南路 商业街、 江苏展 览中心
鼓楼广场、传统市中心
新街口 商圈
长:21.72公里 沿途设站:16座,11座地下站,5座地面站 通车时间:2005年9月3日正式运行
轻度使用者 33 35 32 37 42 21 63 37
P9
地铁内长时间花费
乘客乘坐地铁的时间平均为24.7分钟,地铁内各种广告对乘客的影响时间较长。
从地铁站口 走到地铁站
台时间
从地铁站口走到地 铁站台时间
平均 (分钟)
3.9
1分钟 6.9 %
2分钟 31.2 %
3分钟 14.6 %
4分钟 9.1 %
重度使用
中度使用
轻度使用
P8
重度/中度乘客更加优质
% 家庭月收
入 职业 学历
3000元以下 3001-5000元 5000元以上
白领 非白领
学生 高中以下 大专以上
地铁总体 26 37 37 43 42 15 53 47
重度使用者 13 34 53 49 39 12 45 54
中度使用者 29 40 31 42 44 14 52 48
南北贯穿南京主城区 串联南京主要商业商务区
全线每天超过
50万的潜在消费群
P3
南京地铁状况概述
线路总长:21.72公里,地下线14.33公里,地面及高架线7.39公里 沿途设站:16座,11座地下站,5座地面站 通车时间:2005年9月3日正式运行 运行时间:每天 6:30 - 23:00,3-5分钟一班 全程往返时间:70分钟 人流情况:日人流量平均50万人次左右 新车到位计划:目前16列车上线运行
地铁人群个人月收入分层占比
地铁人群 N=308
公众
N=325
地铁人群个人月收入优势指数
8001元以上 6001~8000元 5001~6000元 4001~5000元 3001~4000元 2501~3000元 2001~2500元 1501~2000元 1001~1500元
501~1000元 500元以下
P6
Co目n录tents 地铁使用情况
P7
具备固定使用习惯的乘客占多数
七成以上的地铁乘客是地铁固定使用者,每周都会乘坐地铁出行
50.0 40.0
地铁人群乘坐地铁频次 N=308
%
45
30.0 20.0 10.0
0.0
15
13
22 4
2
每周至少5天 每周3-4天 每周1-2天 每月1-3天 每季度1-2天 每年1-3天
乘坐地铁花费时间 平均(分钟) 13.1 5分钟及以内 7.9 %
6-10分钟 40.4 % 11-15分钟 32.5 %
16-20分钟 14.0 %
21分钟及以 上
5.2 %
从出地铁列车到走 出地铁站口时间 (分钟)
从出地铁列车到走出 地铁站口时间
平均(分钟) 4.0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 7分钟及以
STEP2 地铁人群配额抽样
调研
•地点:三个最繁华地 铁口(新街口、三山 街、鼓楼)
•目的:根据第一阶段 获得的地铁乘客年龄、 性别、收入、职业等 特征做配额依据,作 抽样调研,获取南京 地铁人群的其他特征
•执行时间:10月27日 (周六)、10月28日 (周日)、10月29日 (周一)
公众人群配额抽 样调研
14 13
2 4
11
8
11 10 12
地铁人群 公众
0 30
39
88
index
35~39岁
13 17
128
30~34岁
10
17
168
25~29岁
11
21
196
20~24岁
10
20
200
15~19岁
9
15
59
% 0
5
10
15
20
25 0
50
100
150
200
250
P13
个人月收入
地铁人群平均个人月收入为2379元,公众的平均个人月收入是1671元 地铁乘客中个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群体占41%
男
45
87
51
%0
10
20
30
40
50
60
80
90
100
110
120
P12
年龄特征
地铁人群更加年轻化 ➢ 地铁乘客平均年龄为30岁,公众的平均年龄是36岁 ➢ 地铁乘客以20-39岁的青年和中年人为主,占地铁人群的44%
地铁人群年龄分层占比
地铁人群 N=308
公众
N=325
地铁人群年龄优势指数
55~64岁 50~54岁 45~49岁 40~44岁
5分钟 21.3 %
6分钟 6.2 %
7分钟及
以上
10.7 %
等地铁列车花 费时间 (分钟)
等地铁列车花费时间
平均(分钟) 3.7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 7分钟及以
上
1.1 % 22.2 % 32.0 % 19.2 % 18.5 % 3.2 %
3.8 %
乘坐地铁花 费时间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