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二模课外文言文及答案汇编

合集下载

2018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二模课外文言文及问题详解总汇编

2018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二模课外文言文及问题详解总汇编

合用文档2021 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二模课外文言文及答案汇编一、【杨浦区】曹玮用兵曹玮知镇戎军日①,尝出战小捷,虏兵②引去。

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③ 。

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④ 军。

不假设弃之,整众而归。

〞玮不答,令人候⑤ 。

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

虏军将至,令人谓之曰:“蕃军⑥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⑦决战。

〞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许久。

玮又令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

〞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

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

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假设乘锐便战,犹有胜败。

远行之人,假设打盹,那么足痹。

⑧不能立,人气亦阑⑨。

吾以此取之。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①镇戎:地名,宋时边境重镇。

知镇戎军日:主管镇戎军队的时候。

②虏兵:敌军。

③部伍:战士的队伍。

④縻:拘束。

⑤候:侦探。

⑥蕃军:吐蕃军队,即上文“虏兵〞。

⑦少选,一会儿。

⑧痹:麻痹。

⑨阑:残,尽。

1、讲解加点字。

〔 4 分〕〔1〕徐谓其下徐〔〕.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2〕比其复来比〔〕.3分〕3、请用原文中的动词填空,表现曹炜“一战大破虏师〞的过程。

〔 3 分〕□敌→□敌→□敌→破敌4、请简述划波浪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 2 分〕1、(1) 慢慢地 , 慢慢地 (2 分 )(2) 等到 (2 分 )2、( 敌军 ) 听闻曹玮迷恋牛羊之利( 迷恋牛羊这些小利) 而军容不严整 , 立刻就返回侵袭曹玮军队(3 分)3、诱待痹(3分)4、本句交代了手下对曹玮命令携带牛羊而使军队不齐整的现状担忧, 并予以安慰。

从侧面表现了曹玮巧于谋略, 拥有优异的军事才能。

(2 分 )二、【徐汇区】艾子讲道于嬴博之间,齐鲁之士从之者数十百人。

一日讲文王羑里之囚,偶赴宣王召,不及竟其说。

上海市宝山区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宝山区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宝山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 ,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3.其切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袁枚《黄生借说》)4. ,浓睡不消残酒。

(李清照《如梦令》)5.人知从太守乐而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6-7题(4分)【甲】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雕弓如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6.两首词的作者,依次分别是、(人名)。

(2分)7.对两首宋词理解有误的两项是()()(2分)A.【甲】词首句中的“狂”字,贯穿并统摄了全词。

B.【乙】词首句中的“醉”字,引出的内容都是梦境。

C.两首词都描绘了宏大激烈的战争场面。

D.两首词都表达出词人报国难酬的壮志。

(三)阅读下列文段,完成8一一10题(9分)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俟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2018年上海松江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8年上海松江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8年上海松江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风劲角弓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猎》2.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莲说》)4.__________________,故克之。

(《曹刿论战》)5.不见去年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查子·元夕》)(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6-7题(4分)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诗人借“鹤口楼口”来抒发怅然若失的感慨。

(从诗中选取两字填入空格)(2分)7.与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最相似的一项是________(2分)A.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B.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C.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10分)陈涉世家(节选)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8.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

(7分)9.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3分)A.陈胜为王的条件之一是受众人的拥护B.佣者“笑”激发了陈胜立下大志向C.陈胜起义抗秦的根本原因是秦“无道”D.诸郡县“应”表明了起义影响之广(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秦有一士人,酷好古物,价虽贵,必求之。

上海市闵行区2018届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闵行区2018届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闵行区2018届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区2018届初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模)试题语文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 ,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2.山河破碎风飘絮,。

(《过零丁洋》)3.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4. ,不逾矩。

(《孔孟论学》)5. ,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两首作品,完成第6-7题(4分)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如梦令》的作者是___________。

“瘦”在词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如梦令”和“四块玉”是词牌名,《别情》是题目。

B.“绿肥红瘦”和“杨花雪”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知否”和“人去也”都表达了对对方的批评和责怪。

D.这两首作品都抒写了女子心中细腻、真切、感伤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曹刿论战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下列加点字与“忠之属也”的“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诏令徒属曰B.神情与苏、黄不属C.属予作文以记之D.有良田、美食、桑竹之属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上海市嘉定区、宝山区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

上海市嘉定区、宝山区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

上海市嘉定区、宝山区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蜂蝶纷纷过墙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驾《雨晴》)2.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3.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4.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岂若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这首词作者是______(朝代)人,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作者抒发了出猎时威武豪迈的壮志豪情。

B.作者抒发了出猎时不可一世的壮烈场面。

C.作者抒发了失意时得到朝廷重用的渴望。

D.作者抒发了得意时为国立功的急切心情。

(三)阅读下列文段,完成第8-10题。

(9分)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

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上海市金山区2018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附答案)

上海市金山区2018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附答案)

上海市金山区2018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附答案)上海市金山区2018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僵卧孤村不自哀,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草色烟光残照里,。

(《蝶恋花》)3. ,莲动下渔舟。

(《山居秋暝》)4.呼嘘毒疠,。

(《捕蛇者说》5. ,皆出酒食。

(《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4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任哪个地方的刺史时所作?()(2分)A.杭州B.苏州C.徐州D.扬州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水面初平”表明湖水丰盈,勾勒出暮春之景。

B.“乱花写出暮春时节杂花稀少、稀疏的特点。

C.“没马蹄”表明杂草繁茂,把马蹄子都遮住了。

D.“行不足”是因为看不够,表明诗人流连忘返。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俟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8.《陈涉世家》选自《》,它是我国第一部通史。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10.这段文字中最能凸显陈胜、吴广智谋的两个字是□、□。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王沂公①善为文辞,咸平②年间,状元及第,还青州故郡。

府帅闻其归.,乃命父老迎于郊。

2018年上海黄浦区初三二模试卷(含答案)

2018年上海黄浦区初三二模试卷(含答案)

黄浦区2018年九年级学业考试模拟考语文试卷2018年4月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3.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 问今是何世,乃,。

(陶渊明《桃花源记》)2. ,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3.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4. 会挽雕弓如满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5. 青山绿水,。

(白朴《天净沙·秋》)(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 2分)7. 后人在论及做学问时,常引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借此所体现的精神是。

(2分)A.乐而忘忧B.锲而不舍C.挺身而出D.尽力而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出师表(节选)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8.《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期国的(人名)。

(2分)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遂许先帝以驱驰。

上海市松江区2018届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松江区2018届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年松江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可怜身上衣正单,。

(《卖炭翁》)2、,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后禅院》)3、爱上层楼,。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4、,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5、殚其地之出,。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列宋词,完成第6-7题(4分)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6、上阙中,词人通过、等凄美景物,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2分)7、下列对该词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伫倚”写出主人公凭栏时间之久。

B.“黯黯”表现出日暮时光线之暗淡。

C.“无言”传递出主人公内心之孤独。

D. “不悔”表达了主人公态度的执着。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黄生借书说(节选)①黄生允修借书。

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②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袓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③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8、文中加点的“随园主人”就是 (朝代)的(姓名)。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分)归而形诸梦。

10、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4分)A.上文是随园主人就黄生来借书一事发表议论。

B.第②段主要阐述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

C.第③段以自身经历来表达对有书不借者的谴责。

D.随园主人说这番话的目的是希望黄生专心读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二模课外文言文及答案汇编一、【杨浦区】曹玮用兵曹玮知镇戎军日①,尝出战小捷,虏兵②引去。

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③。

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④军。

不若弃之,整众而归。

”玮不答,使人候⑤。

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

虏军将至,使人谓之曰:“蕃军⑥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⑦决战。

”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

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

”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

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

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

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

⑧不能立,人气亦阑⑨。

吾以此取之。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①镇戎:地名,宋时边境重镇。

知镇戎军日:主管镇戎军队的时候。

②虏兵:敌军。

③部伍:兵士的队伍。

④縻:束缚。

⑤候:侦查。

⑥蕃军:吐蕃军队,即上文“虏兵”。

⑦少选,一会儿。

⑧痹:麻痹。

⑨阑:残,尽。

1、解释加点字。

(4分)(1)徐.谓其下徐()(2)比.其复来比()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3、请用原文中的动词填空,表现曹炜“一战大破虏师”的过程。

(3分)□敌→□敌→□敌→破敌4、请简述划波浪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2分)1、(1)慢慢地,缓缓地(2分)(2)等到(2分)2、(敌军)听说曹玮贪图牛羊之利(贪图牛羊这些小利)而军容不严整,立刻就返回袭击曹玮军队(3分)3、诱待痹(3分)4、本句交代了部下对曹玮下令携带牛羊而使军队不齐整的现状担忧,并予以劝解。

从侧面表现了曹玮巧于谋略,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2分)二、【徐汇区】艾子讲道于嬴博之间,齐鲁之士从之者数十百人。

一日讲文王羑里之囚,偶赴宣王召,不及竟其说。

一士怏怏返舍,其妻问之曰:“子日闻夫子之教,于归必欣然,今何不乐之甚?”士曰:“朝来闻夫子说周文王,圣人也,今被其主殷纣囚于羑里,吾怜其无辜,是以深生愁恼。

”妻欲宽其忧,姑慰之曰:“今虽见囚,久当放赦,岂必禁锢终身?”士叹息曰:“不愁不放,只愁今夜在牢内难过活耳。

”(陆灼《艾子后语》)[注释]①赢博:指“赢”与“博”,春秋时期齐国的两个城邑。

②羑里:古地名,又称羑都,为商纣囚禁周文王的地方。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1)齐鲁之士从.之者数十百人()(2)于归.必欣然()2、对划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今天为什么不高兴?B.今天为什么不高兴到那里?C.今天哪里会不高兴呢?D.今天为什么那么不高兴?3、以下选项中对文中“士”的评价合理的两项..是()()(4分)A.谦虚谨慎B.富有同情心C.迂腐僵化D.能言善辩1、(4分)(1)跟随,跟从(2)返回,归来2、(4分)D3、(4分)BC三、【黄浦区】昔者纣为象著而箕子①怖,以为象著必不加于土硎②,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不羹菽藿③,则必旌④、象、豹胎;旌、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茨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

吾畏其卒,故怖其始。

居五年,纣为肉圃⑤,设炮烙⑥,登糟邱⑦,临酒池,纣遂以亡,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故曰:“见小曰明。

”【注释】①纣:殷纣王,箕子:纣的叔父。

②硎(xíng):盛菜羹的器具。

③菽藿:指一般的蔬菜。

④旌:牦牛③肉圃:肉像园子里的蔬菜一样多,故称储存肉的地方为圃。

⑥炮烙:烤肉的铜格,也是一种刑具。

⑦糟邱:酒糟堆成的山丘。

1、为文中加点的词,选择一项正确的解释。

(4分)(1)食.于茅茨之下A.饭B.粮食C.吃D.喂养(2)吾畏其卒A.士兵B.结局C.终止D.死亡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最能概括本文内容的一项是(2分)A.象箸之忧B.箕子之言C.纣王之奢D.天下之祸(2)最能体现本文主旨的词是(2分)A.俭以养德B.祸不单行C.变本加厉D.见微知著1、(4分)(1)C(2分)(2)B(2分)2、(4分)当年(从前)纣王使用象牙筷子,箕子(见了)感得害怕。

(得分点:昔者、为、而、怖)3、(4分)(1)A(2分)(2)D(2分)四、【奉贤区】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

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

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

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状。

赋易之,对饮酒,降,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

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

(节选自柳宗元《童区寄传》)【注释】①荛牧儿:打柴放放牧的孩子。

②反接:反背着手捆起来。

③为市:去做人口买卖,这里指寻找买主。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1)之虚所卖之( )(2)得绝( )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两个强盗互相交换了位置,面对面(一起)喝喝酒,醉了B.两个强盗轻视他,对付着喝酒,醉C.两个强盗轻视他,面对面(一起)喝喝酒,醉了。

D.两个强盗互相交换了位置,对付着喝酒,醉了。

3、(1)童区寄逃脱的方法是:“”(2分)(2)下列对这个故事的启示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遇到危险要冷静。

B.遇到危险要假装弱小。

C.遇到危险要善于动脑。

D.遇到危险要勇勇敢面对。

1、(4分)(1)到…去,到(2)断2、(4分)C3、(1)例儿啼,恐栗,为耳恒伏(1分)微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1分)(2)B五、【闵行区】①彭思永,字季长,庐陵人。

儿时,旦起就学,得金钗于门外,默坐其处。

须臾亡钗者来物色,审之良是,即付之。

其人欲谢以钱,思永笑曰:使我欲之,则匿金矣。

②始就举,持数钏①为资。

同举者过之,出而玩,或坠其一于袖间,众相为求索。

思永曰:“数止此耳。

”客去,举手揖,钏坠于地,众皆服其量。

③居母丧,窭②甚,乡人馈之,无所受。

子卫,亦孝谨,以父老,弃官家居十余年,族里称之。

【注释】①钏: chuàn 用珠子或玉石等穿起来做成的镯子。

②窭: jù贫穷、贫寒。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亡钗者来物色( ) (2) 使我欲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以父老,弃官家居十余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众皆服其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从文中看,彭思永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4分)1、(1)失掉,失去(2)假使。

2、因为父亲年老,他辞官在家十多年。

3、原因:数止此耳;不贪财:宽厚;孝顺(任选两点)六、【长宁区】(宋)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

楚人未济①,子鱼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济击之。

”公不听。

已济,未陈②,又曰:“可击。

”公曰:“待其已陈。

”陈成,宋人击之,宋师大败,襄公伤股,国人皆怨公。

公曰:“君人不困于厄,不鼓不成列。

”子鱼③曰:“兵以胜为功,何常言④与?必如公言,即奴事之尔,又何战为?”【注释】①济:渡②陈:同“阵”,阵势③子鱼:宋国大臣④常言:指不切实际的常谈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彼众.我寡()(2)宋师.大败()2、下列对划线句的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君子不围困陷入厄运的敌人,不击鼓没有排好阵势的敌人。

B.君子不围困陷入厄运的敌人,不攻打没有排好阵势的敌人。

C.君子不围困厄运的敌人,不攻打没有排好阵势的敌人。

D.君子不围困厄运的敌人,不击鼓没有排好阵势的敌人。

3、子鱼认为战争就是“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4、宋襄公自诩为“君子”,实际上也有人称他是“春秋时代的最后一个君子”,但也有人嘲笑他“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述你对此公的评价。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多(2)军队2、B3、以胜为功4、正面评价:君子—战争中他光明磊落,同情弱小,坚守传统,讲究规则。

负面评价:蠢猪—他不了解战争的残酷性,跟没有底线的敌手讲仁义道德,贻误战机,身败国破。

七、【金山区】王沂公①善为文辞,咸平年间,状元及第,还有清州故郡。

府帅闻其归,乃命父老迎于郊。

公乃易服,乘小驴,由他门入,谒太守。

守惊曰:“闻君来,已遣人奉迎。

门司未报,君何为抵此?”王曰:“不才幸忝科第,岂敢烦郡守父老致迎,是重其过也。

故变姓名,诳迎者与门司而上谒。

”守叹日:“君乃真状元矣!”(选自《能改斋漫录》)【注释】①王沂公:即宋朝的王曾,被封为沂国公。

(②咸平:宋真的年号。

③门司:官府的门卫鱼责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府帅闻其归.()公乃易.服()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怎么敢厌烦郡守父老相迎,这样会加重我的过错的。

B.怎么敢厌烦郡守父老相迎,这样会重蹈我的过错的。

C.怎么敢烦劳郡守父老相迎,这样会加重我的过的。

D.怎么敢烦劳郡守父老相迎,这样会重蹈我的过错的。

3.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则小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字以内)(2分)4.王沂公被称为“真状元”,不仅因为他“____ ”,更在于他具有的_____ 品质。

(3分)1、(1)归来、回来、返回(2分)(2)更换、换(2分)2、C(3分)3、王沂公低调避奉迎(2分)4、善为文辞、谦虚/低调/不张扬(2分)八、【青浦区】王嗣宗①初为秦州司理,路冲知州事,常以公事忤冲意,怒,械系之。

会有献新果一合者,冲谓嗣宗曰:“汝为我对诗,当疑汝械。

”冲曰:“嘉果更将新合合”。

嗣宗应声曰:“恶人须用大枷枷”。

冲悦,舍之。

太宗时,嗣宗知横州。

上遣卒之岭南,诇②察民间事。

嗣宗执而杖之送阙下③,奏曰:“陛下不委任天下贤俊,而猥信此辈,以为耳目,窈为陛下不取。

”太宗大怒,遣使械嗣宗诣京师。

会赦,复官。

选自《宋史·王嗣宗传》【注释】①王嗣宗:宋太祖开宝八年状元。

②诇(xiòng):侦查、探听。

③阙下:指帝王所居之处。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4分)(1)会有献新果一合者会会:(2)遣使械嗣宗诣京师诣:2.“太宗大怒”的原因,正确的一项是(4分)A.王嗣宗任秦州司理,“常以公事忤冲意”B.“会有献新果一合者”,嗣宗应声对诗C.“嗣宗执而杖之(卒)送阙下”并上奏抗议D.“遣使械嗣宗诣京师,会赦,复官”3.从文中看,王嗣宗是一个、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