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册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考一本 答案(从《长恨歌》至《夜归鹿门歌》)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考一本 答案(从《长恨歌》至《夜归鹿门歌》)

考一本答案第一单元长恨歌1、A 2、B 3、C (A、使者,引申为媒人。

B确实,实在。

C 随D名词,信物,凭据。

)4、C(C为介词,用。

ABD为连词,用来。

)5、C (耿耿:天色微明的样子。

)6、B(不是写反感之情,而是写见到当年的“梨园子弟”“阿监青娥”都已白发衰颜,更是黯然神伤。

)7、略8、C(A使安。

B使朝拜称臣。

C苦于,为而苦。

D使跟随、随从。

)9、A(可羡/值得同情,怜悯/可惜/可爱。

)10、选妃子;华清赐浴;不理朝政;专宠贵妃;兄弟列土;骊宫歌舞。

11、是全篇纲领,为全诗定下情感基调,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

这是悲剧的基础,也是“长恨”的内因。

12、安史之乱眼前之景湘夫人1、C 2、B 3、C(A佳期,佳指佳人,即湘夫人。

期,约会。

B公子,指湘夫人。

古代贵族称公族,贵族子女不分性别,都可以称为公子。

D药房:用药装饰房子。

药,这里指白芷。

E逍遥:游玩。

)4、D赠送。

5、A (A使动。

B向远方,作状语。

C时间名词作状语。

D名词作动词,用桂树做。

“兰,辛夷,药”用法相同。

)6、D湘君并没有绝望,它虽然情绪激动,像江中和岸边抛弃了对方的赠礼,但他最终恢复了平静,他采来芳香的杜若,准备把它赠送给远来的湘夫人。

7、略。

8、《诗经》中的国风《离骚》《楚辞》《离骚》9、网10、骋望:纵目远望。

11、D《湘夫人》属于浪漫主义的诗歌。

12、这首诗的开头四句,写湘君眺望洞庭,仿佛湘夫人飘然而降,但又倏忽不见,心中充满愁思。

以景物衬托愁思,以幻境刻画痴情人的心理,尤其动人。

第三四句写沅江秋景秋景,清丽如画。

开头四句渲染的环境气氛和人物心理交织在一起,这凄凉冷落的景色,正衬托出人物的惆怅幽怨之情。

这种环境气氛贯穿全诗,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13、诗歌中详细描绘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这是一个令人目不暇给、眼花缭乱的神奇世界,其色彩之缤纷,香味之浓烈,堪称无与伦比,极力渲染了相处时候的华美艳丽。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评1 (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评1 (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评(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阅读题(共4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①《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日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作封建教化的工具。

②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消遣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作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患病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当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瞍赋”“矇诵”并提。

③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作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④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毁灭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予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方或示意,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由,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第6单元+项脊轩志+训练-落实提升+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第6单元+项脊轩志+训练-落实提升+Word版含答案

[基础巩固层次(A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室始.洞然 始:才 B .迨.诸父异爨 迨:等到 C .大母过.余曰 过:看望 D .客逾庖而宴.宴:宴请【解析】 D 项,“宴”应为“吃饭”。

【答案】 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久之,能以.足音辨人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今已.亭亭如盖矣 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室西连于.中闺 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解析】 D 项,两个“凡”都是副词,“共”。

A 项,介词,凭/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B 项,副词,已而,然后/副词,已经。

C 项,介词,在/介词,和。

【答案】 D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导学号:46162077】A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D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解析】 B 项,乳,名词用作动词,用乳汁喂养。

A 、C 、D 三项都是名词作状语,分别意为向下,朝西,亲手。

【答案】 B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A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B.室仅方丈..C.往往..而是D.三五..之夜【解析】A项,“修葺”,古今义皆为修补。

B项,古义:一丈见方;今义:寺院的住持。

C项,古义:到处;今义:表示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D项,古义:指农历每月十五;今义:约举之数,表示数目不多。

【答案】 A5.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B.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状语后置)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省略句)D.且何谓阁子也(宾语前置)【解析】D项,只是一个问句,不是宾语前置。

【答案】 D[阅读提升层次(B)]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人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书愤+Word含答案

人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书愤+Word含答案

第一单元自主赏析书愤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对的一项是(C)(fán)沅.(yuàn)水A.北渚.(zhǔ)白艹烦.B.萃.(zú)中罾.(zēng)木上眇眇.(miǎo)C.水裔.(yì) 西澨.(shì) 荪.(sūn)壁D.兰橑.(lǎo) 蕙櫋.(mián) 踯躅.(chú)【解析】A沅:yuán;B萃:cuì;D躅:zhú。

2.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E)A.目眇眇..兮愁予向远看的样子B.观流水兮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C.聊逍遥兮容与..从容自在的样子D.举杯断绝..歌路难停止E.吞声踯躅..不敢言犹豫不决,欲言又止【解析】徘徊不前。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A)A.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B.荪.壁兮紫坛C.桂.栋兮兰橑D.辛夷..楣兮药房【解析】A是名词作状语,其它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4.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65994036(D)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

这两句纯属白描,表现出一种广阔而雄浑的景象。

B.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这几句写湘夫人把思念的感情埋在心中,而不敢明讲,心神恍惚地向远方张望,迷惘地看着缓缓不断的流水出神。

C.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麋鹿为什么在庭院中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这两句写湘君又看到事物错位,担心心愿不可能实现。

D.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美好的时光啊不可轻易得到,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这两句写湘君和湘夫人相约不逢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于是绝决地抛弃幻想,自得其乐地游逛起来。

【解析】“绝决地抛弃幻想,自得其乐”不对。

阅读杜甫的《蜀相》,完成5~6题。

导学号65994037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0分)1.(1)疏石兰兮为芳(2)酌酒以自宽(3)渔梁渡头争渡喧(4)渌水荡漾清猿啼(5)乾坤日夜浮(6)皓腕凝霜雪(7)女娲炼石补天处(8)雕栏玉砌应犹在(9)檐牙高啄各抱地势2.(1)诗经风雅颂赋比兴(2)谢灵运(3)韩愈(4)世说新语(5)归有光震川先生集3.(1)渚:水边的浅滩。

(2)恣:放纵、无拘束。

(3)潦:积水。

(4)抑:或者。

4.(1)C(A.“盖”通“盍”,B.“善”通“缮”,D.“希”通“稀”。

)(2)C(C和例句,使动用法,使……退却,使……灭亡。

A.数词活用作动词,统一;B.名词活用作状语,乘辇车;D.形容词作名词,厚度。

)(3)D (A.“固然”,本来的结构;B.“地方”,土地方圆;C.“祖父”,祖辈父辈。

)(4)C(①②介词结构后置句,③④⑦判断句,⑤⑥被动句。

)二、课内文言语段阅读(10分)5.(1)C(C,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2)C(如果,连词。

)(3)A(①②,来,连词,表目的;③连词,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不译。

)6.我郭橐驼并没有能使树木活得久、长得快的诀窍,只是能顺应树木的天性,使他的本性得到发展罢了。

(“寿”“孳”“天”“致”各1分。

)三、课内外古代诗歌阅读(25分)(一)阅读李白《将进酒》,完成7~9题。

(10分)7.(1)B(《送友人》为近体诗之五言律诗。

)(2)B(“将进酒”是汉乐府旧题。

)8.示例:句式长短相间,参差错落有致;(2分)诗句整散结合,节奏富于变化,情感跌宕起伏。

(2分)9.示例:诗歌借黄河起兴,以河水的急遽奔流引出对人生短暂的慨叹;(1分)以河水一去不复返比喻人生易老,年华易逝,悲叹人生短促。

(1分)(二)阅读杜甫《蜀相》,完成10~11题。

10.C(“两朝”指诸葛亮先后辅佐刘备和刘禅;“济”是“扶助”的意思。

)11.示例一:“诗眼”分别为“自”、“空”。

(1分)这一联中,“映阶碧草”“隔叶黄鹂”呈现了一幅春景,但对这盎然春意,作者却有独特的感受:祠庙寂寥冷清,只有诗人形单影只、孤寂伤怀。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全套练习及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全套练习及答案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赏析示例长恨歌———第一课时/基础巩固训练———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深闺.(ɡuī) 回眸.(móu) 玉扃.(jiōnɡ) 马嵬.(wéi)B.霓.裳(ní) 骊.宫(lí) 鼙.鼓(bí) 仙袂.(mèi)C.云鬓.(bìn) 花钿.(tiàn) 萦纡.(yū) 龙驭.(yù)D.衾.寒(qīn) 临邛.(ɡónɡ)钗擘.(bò) 霓裳.(chánɡ)解析B项,“鼙”读pí;C项,“钿”读diàn;D项,“邛”读qiónɡ。

答案 A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可怜..身上衣正单..光彩生门户——可怜B.雪肤花貌参差..复离低..是——崖树参差C.珠箔银屏迤逦..开——迤逦..行来步履迟D.玉容寂寞泪阑干....——梦啼妆泪红阑干解析A项,前“可爱”,后“可叹”;B项,前“差不多”,后“高低错落”;C项,前“依次”,后“脚步缓慢的样子”;D项,都作“纵横”讲。

答案 D3.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A.六宫粉黛无颜色B.缓歌慢舞凝丝竹C.温泉水滑洗凝脂D.梨花一枝春带雨解析D项是比喻,其他是借代。

答案 D4.下面对《长恨歌》中诗句的鉴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此二句用夸张的手法拟写杨贵妃的美貌、娇媚,以及进宫后因色而得宠,与后文的“雪肤花貌”句、“梨花带雨”句一样,目的都是在写唐玄宗对她的爱。

B.“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虽然诗人未完全摆脱“为尊者讳”的束缚,把唐玄宗的仓皇之逃说成“千乘万骑西南行”,但“行”字中却隐含了丰富的言外之意,耐人寻味。

C.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此句是写成仙后的杨贵妃,闻听使者探访,感极而泣的情景。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巩固练习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巩固练习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巩固练习答案一、6.遇:会合、接触 7.因:依照固:本来 8.更:换 9.族:众 10.间:间隙 11.委:卸落二、1.开始我分割牛的时候,看见的没有不是全牛的。

三年之后,未曾看见全牛了。

2.用不厚的刀刃刺入有间隙的骨节,那样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了,因此用了十九年但是刀刃好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3.我手提着刀站着,为这件事四下环顾,为这件事感到悠然自得,心满意足,擦拭好了刀然后把它收藏起来。

项羽之死一、1.壁:动词,设营驻守 2.逝:奔驰 3.泣:眼泪 4.麾下:部下 5.直:当6.平明:天刚亮 7.以:率领 8.属:随从 9.绐:欺骗 10.以故:因此11.乃:仅仅,只 12.度:揣测,估量 13.破:攻克,打败 14.刈:割、砍 15.期:约定16.辟易:因畏惧而退缩 17.独:难道 18.长者:品德高尚的人 19.兵:兵器 20.独:唯独21.被:受创:伤 22.顾:回头二、1.汉军已经把楚人都降服了吗?他们那边楚人为什么这么多呢!2.在这时项王就独自一人骑上马,骑马跟从在后的部下壮士有八百多人,当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

3.上天要灭亡我,我为什么要渡河呢?4.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给你这个恩惠吧。

阿房宫赋一、1.山高而上平或光秃 2.趋向 3.萦绕 4.曲折回旋 5.乘辇车 6.遥远地去、到7.美丽 8.久久地 9.抢劫、掠夺 10.喻极细微的数量 11.灭族 12.没有时间二、1.把宝鼎看/当作铁锅,把美玉看/当作石头,把黄金看/当作土块,把珍珠看/当作石子,(金银宝贝)丢弃得到处都是,秦人看着它们,也不觉得很可惜。

2.戍卒们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楚人项羽放一把火,可惜(华丽的阿房宫)化为了一片焦土。

3.后人为他们哀伤却不以他们为借鉴,又会使更后的人为这后人哀伤啊。

六国论一、1.兵器 2.交互、相继全都 3.那实质上 4.祸患 5.他们的祖辈父辈6.这之后 7.这样的话,那么 8.通“餍”,满足 9.确定、断定 10.亲附、亲近11.两次 12.及、等到 13.天数、命运 14.以礼相待 15.胁迫、挟持 16.治理二、1.以至于灭亡,从道理上讲本来就应当这样。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经典篇目答案与解析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经典篇目答案与解析

1、D2、答案:C解析:卒:最终,终于。

3、答案:C解析:均为副词,于是。

A项,介词,用,介词,把;B项,动词,赶上/连词,和;D项,语气词,呢/动词,做。

4、答案:B解析: B项你。

A项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这件事。

C项表顺承/表修饰。

D项才/只。

5、答案:D解析:名词用作动词。

A、B、C为名词作状语。

6、答案:C解析:C项均为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A项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

B项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

D项名词作动词/使动用法。

7、答案:D解析:A项山的东面/悲愤激昂。

B项土地方圆/五年。

C项身边侍从/古今同义。

D古今同义,怎么办,倒下8、答案:D解析:①是定语后置句,⑤是被动句。

9、答案:B10、【答案】C【解析】A项,古义: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B项,古义:金玉珍宝等物;今义:筹划并管理、计划或组织。

D项,古义:天气冷暖;今义:一个地区的气象情况。

11、【答案】C【解析】C项,两个“取”都是动词,可译为“拿”。

A项,动词,拔,攻占/推荐,选用;B项,喜欢/吝啬,吝惜;D项,名词,家族/动词,灭族。

12、【答案】D【解析】D项为动词,到,往;其他三项均为代词。

)13、. 解析:A项为加强祈使语气的副词,其余为代词。

答案:A14、解析:A项,“兴”“亡”为使动用法;B项,“夜”为名词作状语,“乱”为形容词用作动词;D项,“函”为名词用作动词。

答案:C15、解析:A、B、C三项均为被动句。

答案:D16、解析:A、B、D三项均省略宾语“之”,C项省略介词“于”。

答案:C17、解析A.“勖”应读“xù”。

C.“应”应读yìnɡ。

D.“溺”应读“nì”。

答案 B18、解析①你的;②是;③竟然;④才;⑤才;⑥于是。

答案 C19、解析A.判断句。

B.否定句。

C.介词结构后置句,被动句。

D.普通句式。

答案 A20、解析A、B、C项,……的原因;D项,用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