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矿产资源概况
海南铁矿石开采情况汇报

海南铁矿石开采情况汇报
近年来,海南省在铁矿石开采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当地经济发展和资源
利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对海南铁矿石开采情况的汇报。
首先,海南省铁矿石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定安、屯昌、澄迈等地,其中定安
县的铁矿石储量较大。
近年来,海南省政府加大了对铁矿石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力度,通过科学的勘探技术和手段,发现了更多的铁矿石矿床,为后续的开采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
其次,海南省在铁矿石开采方面的技术水平逐渐提升。
通过引进先进的采矿设
备和技术,提高了开采效率和资源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同时,加强了对矿山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促进了绿色可持续发展。
再次,海南省铁矿石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进
程的不断推进,对铁矿石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海南省的铁矿石资源可以满足本地市场需求的同时,还可以向外地进行销售,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丰厚的资源收益。
最后,海南省在铁矿石开采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部分矿区的开
采技术和设备还不够先进,生产效率有待提高;同时,矿山环境治理和安全生产问题也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管理,为海南省的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海南省铁矿石开采情况总体上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但也面临一
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海南省的经济发展和资源保障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海南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海南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海南省北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省相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3.4万平方公里。
黄金资源现状海南省金矿地质工作始于1985年,几年来由于各系统地质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及群采业的发展,在海南岛陆续发现了一些金矿。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89年底,全省已发现金矿床(点)41处一分布在16个县(市)境内,其中金矿床6处,均为岩金矿床(中型5处,小型1处)。
截至1989年底,全省累计探明金矿储量16.955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12.005吨),占全国累计探旺储量的0.35 9/5,居第25位。
全省保有储量为16.056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11.106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0.40 9,6,居第25位。
保有储量均为岩金矿,均未被利用。
据目前正在勘查的6个矿床预测,可获金矿储量37吨,其中“八五”期间新增金矿储量可达20吨,主要由土外山、抱板、富文、不磨等金矿提供。
黄金生产概况全省目前无正式生产矿山,均为群采,对金矿资源破坏较严重。
“八五”期间拟建矿山3处,技改配套1处,生产规模350吨/日,新增生产能力684公斤/年。
1989年全省产金72公斤,居全国第27位,矿产金产量72公斤,居全国第24位。
1987年金产量最高,达到89.62公斤。
“八五”末期矿产金产量预计达到333公斤。
金矿地质特征海南省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出露地层主要为古生界变质岩系和中生界白垩系,岩浆活动强烈,分布有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等四个旋回的侵入岩和喷出岩。
东西向构造和北东向构造构成了海南岛的构造格架。
岛内古生代地层及中生代断陷盆地及琼中、儋县两大岩体均呈北东向展布,但主要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多为近东西向,其次是北东向。
海南岛金矿分布广泛,主要产在混合岩和古生界变质岩中,其次是中生界白垩系红色岩系及印支、燕山期花岗岩中,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多数金矿点出现在东西向及北东向主干断裂旁侧的次一级构造裂隙中。
现已发现的金矿床其成因类型主要是变质热液和岩浆热液两类,工业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及砂金。
海南地质情况

清代、民国时期矿产勘查清代光绪年间,法兰西技师曾对石碌矿山作过调查;1904 年,英国人斯伯特(R.RCuthbbert)曾来九所铅锌矿探查,但无详细记载。
1930年,法国曾派遣学者到海南作资源调查,并一度在田独开采铁矿,因遭到当地群众反对而中止。
1930年陈铭枢著《海南岛志》第十五章“矿产”中,简要记载了本岛金、银、铜、铁、锡、铅、锑、锌、石灰岩、玻璃砂、油页岩、电气石、石墨等矿产的产地及矿床情况。
朱赤霓在《琼崖锡矿事业之展望》中,论述了琼崖锡矿以东西向横列,东由琼山、定安、西驰至临高、澄迈、儋县、感城、乐东等县,西部矿产尤盛,并附21处锡矿产分布概略表。
记述锡矿开采始于l909年,至1933年琼崖实业局成立,有万发等15 家公司,请领矿区31处,矿场总人数1429人,所冶锡锭由海口运往香港。
张君声的《琼州儋县纱帽岭一带金属矿区略述》中,记述在那金、白泡、西玢、兰洋各区均有砂金发现,并有银、铅、锡等矿种。
据琼崖实业局对琼崖所属矿产分布调查表统计,l5个县的金、铁等多种矿产共l55处。
1934年,方干谦会同琼崖实业局长朱赤霓往石碌试探铜矿,测绘l:2500矿区地形图,面积0.079平方公里,招民工打坑道65.92米,计算铜矿矿石量2010万吨。
同年8月,赴昌江、感城、儋县、琼东、定安、陵水、乐会、五指山等地调查铁、铜、银、铅、锡、石墨、硫、石灰岩等矿产共l6处。
l935年又赴昌江县亚玉山调查赤铁矿。
1939年2月,由日本海军特务部派北浦大佐率调查队到田独铁矿勘查,同年6月又由石原产业株式会社派杉山技师复查,确定有开采价值,并估计储量500万吨。
据l940年—l944年统计,运往日本的矿石241.6万吨。
1941年,方干谦和绥靖公署委员陈泽光、琼崖实业局长朱赤霓等6人组成探矿队,对昌江、感城、儋县、琼东、定安、陵水、乐会等县和五指山水满峒等地进行金、银、铜锡、硫磺、石灰岩、石墨等矿产调查共16处,并编著有《调查琼崖矿产报告书》。
海南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报告

海南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报告[报告名称]:海南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报告[关键字]:海南省矿产资源分布[报告页码]:2 页[报告作者]:[报告目录]第1章:海南省主要地形第2章:海南省矿产总体分布第3章:海南省石碌铁矿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改变。
材料、信息、能源,作为当今社会三大支柱产业,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矿产是工业社会的基本原料,对矿产资源的研究,就是对材料行业的进一步探索。
本文以海南省为例,研究其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1. 海南省主要地形地形和矿产的有着直接的关系。
海南省简称琼是中国最南边的一省,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中部是山地、丘陵和台地,沿海是堆积平原。
东北部由于沿海强风作用,沙地最宽达20-30公里,有些地方几条沙堤并列,形成特殊的沙堤一泻湖平原。
沿海岸生长的珊瑚和红树林是热带海岸的标志,具有重要的科研意义和旅游价值。
区域包括东北部台地平原,中南部山地丘陵,最高峰五指山海拔1867米,南海西沙、中沙、南沙珊瑚岛群。
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呈穹隆山地,以五指山、鹦哥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
山地和丘陵是海南岛地貌的核心,占全岛面积的38.7%。
山地主要分布在岛中部偏南地区,山地中散布着丘陵性的盆地。
丘陵主要分布在岛内陆和西北、西南部等地区。
在山地丘陵周围,广泛分布着宽窄不一的台地和阶地,占全岛总面积的49.5%。
环岛多为滨海平原,占全岛总面积的11.2%。
海岸主要为火山玄武岩台地的海蚀堆积海岸、由溺谷演变而成的小港湾或堆积地貌海岸、沙堤围绕的海积阶地海岸。
[1]2. 海南省矿产总体分布海南矿产资源丰富、种类较多,约有90种。
全国标明有工业储量的148种矿产,海南有67种,其中43种列入全国矿产储量。
石碌铁矿储量占全国富铁矿储量的71%,平均品位51.5%,最高达68%,为全国第一。
钛、锆、石英、蓝宝石、化肥灰岩储量居全国之首,天然气、油页岩储量居全国前列。
海南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海南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海南省北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省相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3.4万平方公里。
黄金资源现状海南省金矿地质工作始于1985年,几年来由于各系统地质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及群采业的发展,在海南岛陆续发现了一些金矿。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89年底,全省已发现金矿床(点)41处一分布在16个县(市)境内,其中金矿床6处,均为岩金矿床(中型5处,小型1处)。
截至1989年底,全省累计探明金矿储量16.955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12.005吨),占全国累计探旺储量的0.35 9/5,居第25位。
全省保有储量为16.056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11.106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0.40 9,6,居第25位。
保有储量均为岩金矿,均未被利用。
据目前正在勘查的6个矿床预测,可获金矿储量37吨,其中“八五”期间新增金矿储量可达20吨,主要由土外山、抱板、富文、不磨等金矿提供。
黄金生产概况全省目前无正式生产矿山,均为群采,对金矿资源破坏较严重。
“八五”期间拟建矿山3处,技改配套1处,生产规模350吨/日,新增生产能力684公斤/年。
1989年全省产金72公斤,居全国第27位,矿产金产量72公斤,居全国第24位。
1987年金产量最高,达到89.62公斤。
“八五”末期矿产金产量预计达到333公斤。
金矿地质特征海南省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出露地层主要为古生界变质岩系和中生界白垩系,岩浆活动强烈,分布有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等四个旋回的侵入岩和喷出岩。
东西向构造和北东向构造构成了海南岛的构造格架。
岛内古生代地层及中生代断陷盆地及琼中、儋县两大岩体均呈北东向展布,但主要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多为近东西向,其次是北东向。
海南岛金矿分布广泛,主要产在混合岩和古生界变质岩中,其次是中生界白垩系红色岩系及印支、燕山期花岗岩中,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多数金矿点出现在东西向及北东向主干断裂旁侧的次一级构造裂隙中。
现已发现的金矿床其成因类型主要是变质热液和岩浆热液两类,工业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及砂金。
海南省情况介绍

海南省情况介绍提纲一、海南概况(一)地理位置:●位于中国最南端,背靠中国大陆,面向东南亚诸国,地处南海国际海运要道。
(二)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全省陆地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省辖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海洋总面积的2/3。
●包括海南岛本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的岛礁和海域。
全省设8市10县和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县级)。
(三)具体情况介绍●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22-25℃,年均降雨量1000-2400毫米。
●2008年末常住人口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万。
海南是中国三大侨乡之一,300多万海外华人、华侨分布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四季无冬,阳光充沛,空气清新,水质纯净,森林覆盖率为58.9%,素有“天然氧吧”、“生态大花园”、“长寿岛”美誉,生态环境继续保持全国一流,是人们公认的最佳居住地之一。
二、经济现状(一)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2009年预计全省生产总值(GDP)1580亿元同比增长10.2 %。
●2009年预计各项经济指标图表●全省GDP2003年~2009年(预计数)柱形图●人均GDP2003年~2009年(预计数)柱形图(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次产业比例现状:2009年预计三次产业比例为:●2009年预计海南省产业结构图●2003年~2009年产业结构比例图(三)产业发展动力强劲。
1.工业发展现状●2009年预计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
●海南电网跨海联网工程一期、东方电厂一期、叉河一期100万吨水泥、国投三期200万吨水泥、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在建项目:金海160万吨造纸项目进入投资高峰期;海南航天发射场、中海油80万吨甲醇和精细化工、1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相继开工;60万吨PX、200万吨PTA、昌江核电等重大项目基本具备明年上半年开工的条件。
(以海南省地图形式标识出来项目的地点)2.旅游业发展现状●2009年预计全年接待旅游过夜人数2200万人次,同比增长7.3%●旅游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8.1%●2003~2009年旅游收入图示3.农业发展现状●2009年预计全省农业增加值亿元,增长%。
海南矿产行业报告

海南矿产行业报告一、海南矿产资源概况。
海南省位于中国南海之滨,是中国最大的热带岛屿省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主要矿产资源包括铁矿石、锰矿、金、银、铜、铝、钨、锡、钼、稀土、石油、天然气、盐等。
其中,铁矿石和锰矿是海南省的主要矿产资源,占据了海南矿产资源总量的大部分。
二、海南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1. 铁矿石开发。
海南省的铁矿石资源主要分布在琼中、屯昌、澄迈等地,其中琼中县的铁矿石储量最为丰富。
目前,海南省的铁矿石主要用于供应本省的钢铁企业,部分铁矿石也出口到国外。
2. 锰矿开发。
海南省的锰矿资源主要分布在陵水、保亭、琼中等地,其中陵水县的锰矿储量最为丰富。
海南省的锰矿主要用于生产合金钢和不锈钢,部分锰矿也出口到国外。
3. 其他矿产资源开发。
除了铁矿石和锰矿之外,海南省还有一些其他矿产资源的开发。
比如,海南省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五指山市和儋州市。
此外,海南省还有一定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
三、海南矿产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 开发利用现状。
海南省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相对较低,主要集中在铁矿石和锰矿的开发上。
其他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对滞后,尤其是稀土、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较低。
2. 存在的问题。
海南省的矿产资源开发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浪费严重。
一些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存在浪费现象,导致资源的浪费严重。
(2)环境污染严重。
一些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等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3)技术水平低下。
一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影响了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和质量。
四、海南矿产资源开发的发展对策。
为了更好地发展海南省的矿产资源,应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通过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2)加强环境保护。
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加强技术创新。
海南省矿产资源概况

海南省矿产资源概况海南省位于中国的最南端,全省陆地面积约万平方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而行政管辖海域面积最大的海洋大省,是我国矿产资源相对丰富且种类独具特色的省份之一。
全省共发现矿产88种,经评价有工业储量的矿产70种。
其中,已探明列入资源储量统计的矿产有57种,矿产地435处,其中,矿产规模达到大型的69处、中型的123处、小型的243处。
海口市的矿产资源有:能源矿产的石油、天然气、褐煤、低热值油炭质页岩,泥炭;金属矿产的铝土矿、钴土矿、褐铁矿;非金属矿产的高岭土、耐火粘土、砖瓦粘土、硅藻土、膨润土、沸石、浮石、建筑用玄武岩、建筑用砂;水气矿产的饮用天然矿泉水、热矿水、地下淡水等20种。
海口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总体布局为“北部带动、南部推进、发展中东、保护西部”;将全市布局为四大各具特色的矿产资源开发区和9个二级开发加工区。
其中四大矿产资源开发区为:北部矿产开发加工区,即跨越以海府经济中心城区为核心的海口货运大道一线以北地区,包括海府-长流重要的矿产开发综合加工和西秀-文明村油气、玄武岩、砖瓦粘土等2个二级开发加工区;南部矿产开发区,即跨越文岭至仙沟一线以南的长昌、大坡等地区,包括以长昌的褐煤、油炭质页岩、耐火粘土、高岭土为重点的建材矿产综合开发加工和大坡的铝土矿、钴土矿、玄武岩等2个二级开发加工区;中部矿产开发区,即跨越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以东、南渡江东河岸以西、海口货运大道以南的永兴、龙桥、龙泉、新坡、龙塘、东山、南渡江沿线等地区;东部矿产开发区,即跨越南渡江以东的云龙、旧州、三江、红旗(土桥)、三门坡、大致坡等地区,因地制宜地适度合理布局中小型建材矿山开发。
钛铁矿砂矿主要矿床分布在海南省万宁的保定、长安、兴隆,琼海的沙老、南港,陵水的乌石-港坡、万洲坡,文昌的辅前。
1、矿产资源基本特点(一)矿种比较齐全,主要矿产资源的资源潜力大。
全省保有储量位居全国前十位的矿产有:玻璃用砂(第1位)、锆英石砂矿(第1位)、钛铁矿砂矿(第1位)、饰面用花岗岩(第3位)、油页岩(第4位)、宝石(第4位)、富铁矿(第6位)、高岭土(第9位)、铝土矿(第10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省矿产资源概况
海南省位于中国的最南端,全省陆地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而行政管辖海域面积最大的海洋大省,是我国矿产资源相对丰富且种类独具特色的省份之一。
全省共发现矿产88种,经评价有工业储量的矿产70种。
其中,已探明列入资源储量统计的矿产有57种,矿产地435处,其中,矿产规模达到大型的69处、中型的123处、小型的243处。
海口市的矿产资源有:能源矿产的石油、天然气、褐煤、低热值油炭质页岩,泥炭;金属矿产的铝土矿、钴土矿、褐铁矿;非金属矿产的高岭土、耐火粘土、砖瓦粘土、硅藻土、膨润土、沸石、浮石、建筑用玄武岩、建筑用砂;水气矿产的饮用天然矿泉水、热矿水、地下淡水等20种。
海口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总体布局为“北部带动、南部推进、发展中东、保护西部”;将全市布局为四大各具特色的矿产资源开发区和9个二级开发加工区。
其中四大矿产资源开发区为:北部矿产开发加工区,即跨越以海府经济中心城区为核心的海口货运大道一线以北地区,包括海府-长流重要的矿产开发综合加工和西秀-文明村油气、玄武岩、砖瓦粘土等2个二级开发加工区;南部矿产开发区,即跨越文岭至仙沟一线以南的长昌、大坡等地区,包括以长昌的褐煤、油炭质页岩、耐火粘土、高岭土为重点的建材矿产综合开发加工和大坡的铝土矿、钴土矿、玄武岩等2个二级开发加工区;中部矿产开发区,即跨越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以东、南渡江东河岸以西、海口货运大道以南的永兴、龙桥、龙泉、新坡、龙塘、东山、南渡江沿线等地区;东部矿产开发区,即跨越南渡江以东的云龙、旧州、三江、红旗(土桥)、三门坡、大致坡等地区,因地制宜地适度合理布局中小型建材矿山开发。
钛铁矿砂矿主要矿床分布在海南省万宁的保定、长安、兴隆,琼海的沙老、南港,陵水的乌石-港坡、万洲坡,文昌的辅前。
1、矿产资源基本特点
(一)矿种比较齐全,主要矿产资源的资源潜力大。
全省保有储量位居全国前十位的矿产有:玻璃用砂(第1位)、锆英石砂矿(第1位)、钛铁矿砂矿(第1位)、饰面用花岗岩(第3位)、油页岩(第4位)、宝石(第4位)、富铁矿(第6位)、高岭土(第9位)、铝土矿(第10位)等。
所辖海域石油、天然气,滨浅海的钛铁矿、锆英石、独居石、砂矿等亦有较大的资源潜力,主要矿产资源潜力较大。
(二)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
天然气、石油富集在南海西北部和南沙等新生代沉积盆地;石英砂富集在海南岛沿海沉积阶地;钛锆砂矿富集在东部滨海沉积阶地;金矿富集在乐东、东方、昌江、定安等市(县);富铁矿、石灰岩富集在昌江县石碌地区;油页岩富集在儋州市长坡。
资源储量也主要集中在富集区的大型矿床。
(三)富矿比例较大、共(伴)生组份较少,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较好。
已探明的天然气田多属高产能的大中型气田,石英砂、铁、锆、金等重要矿产高品位富矿比例也较大。
除石碌铁矿与钴、铜矿异体共生并伴生银、镍、硫,蓬莱铝土矿与钴土矿、蓝宝石共生并伴生镓,东海岸钛铁矿与锆英石共生并伴生独居石、金红石,富文金矿共(伴生)银、铅锌外,大多数矿床的共(伴)生组份较简单。
已探获资源储量的多数矿床,具备“近、浅、易”,或者开采技术条件比较简单,适宜露天开采或选冶的条件良好。
海南省17种主要矿产资源潜量预测及其找矿远景区分布表
(四)矿产资源具有特色和比较优势。
我省的优势矿产资源主要有海域的石油、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陆域的富铁矿、石英砂、锆英石钛铁矿砂矿、金、钼、饮用天然矿泉水、医疗热矿水等矿产;具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矿产资源有高岭土、油页岩等矿产。
2、矿产资源分布
通什市:黄金、石墨、彩色大理石、石灰石、萤矿石、花岗岩
琼海市:钛、石墨、钾、钨、金、高岭土、玻璃沙
琼山市:硅藻土、高岭土、石油、天然气、煤
文昌市:钛、铝、石墨、蓝宝石
东方市:金、银、石英砂、石灰石、大理石、天然气澄迈县:石油、石灰石、金、银矿、高岭土
临高县:褐煤、油贡岩、石英沙
白沙黎族自治县:硫锑铝、砂锡、石灰石、锌、铁、金、水晶
昌江黎族自治县:铁、铜、钴、铅、锌、金、石灰岩、溶石、石英砂
乐东黎族自治县:天然气田、石油、铅锌矿、铁矿、铜矿、金矿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铁、铜、铅、锌、金、水晶、石灰石、大理石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硫铁、金、银、锡、铜、铀、铅、锌、水晶、石墨、石灰石、花岗岩、高岭土
三亚市:铁、磷、钛、石灰岩
海口市秀英区:淡水砂、火山石、花岗石、珊瑚石
保亭县:铁、铜、金、铅、锌、水晶、大理石、花岗岩等10多种,其中石灰蕴藏量为1000多万吨,是制造水泥的好原料;大理石储量达72.45万立方米。
3、主要矿产地
(一)琼中什统萤石矿床
琼中什统萤石矿床位于海南岛中部五指山市毛阳镇北东约5km处。
详查探明的萤石资源储量已达大型规模,矿床成矿远景良好。
(二)海南保由重晶石矿床
保由重晶石矿位于海南岛昌江县石碌镇南面,属昌江县七差区管辖,是海南省正在开采的重晶石矿床之一,属于典型的中、低温层间破碎带型矿床。
其矿床特点是开采简单且品位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矿石类型比较单一,主要是重晶石-石英-方铅矿矿石,以富含重晶石为特征,重晶石高达80%~90%以上,石英5%~10%。
(三)海南抱伦金矿床
抱伦金矿床为热液石英脉型金矿床,位于海南省西南部乐东县城抱伦地区。
该矿床品位高、储量大,是海南岛除石碌铁矿之外最重要的大型金属矿床。
抱伦金矿床被评为全国2007年金矿勘探领域新发现的大型金矿床之一,金储量达80t。
2006年转入详查工作,2009年11月经储量评审。
勘查区面积5.9km2。
矿床类型为:变质热液叠加的中高温热液矿床。
其矿体平均品位 6.13g/t。
全区共探获(122b+333)金资源储量11761公斤,其中122b金基础储量1194公斤,333金资源量10567公斤。
(四)海南石碌铁钴铜(金)矿床
海南石碌铁钴铜(金)矿床,因其铁矿品位高著称,曾被誉为“亚洲最大的富铁矿”。
目前已在矿区内发现大大小小铁矿体38个、钴矿体17个、铜矿体41个,所探明铁矿石储量达4.17亿吨以上(平均品位51.15%、最高达69%以上)、钴矿石储量约4.07Mt(平均品位0.294%、最高达1.1%以上)、铜矿石储量约6.65Mt(平均品位1.18%、最高达18%以上)。
(五)海南儋州南江褐铁矿矿床
南江褐铁矿区位于海南省儋州市南东方向8km处,本区褐铁矿为比较单一
的铁矿,出露规模较大,且铁矿品位很高,w(TFe)都>40%,最高达58.90%,低P,As,S等有害杂质,SiO2也较低,可以作为工业矿产直接开采。
(六)海南罗葵洞斑岩型钼矿
位于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罗葵洞钼矿为大型斑岩型钼矿床,其矿体特征为埋藏浅,储量大,可以进行露天大规模开采。
目前,矿体在平面上控制范围:长约1600 m,宽约1400m,面积2.24km。
估算121+122b+333钼金属资源/储量300570t,矿床平均品位为0.055%,潜在经济价值1000亿元左右,勘查认为该区是一处有开发前景的大型矿产地。
(七)海南省保亭县新村钼矿
新村钼矿位于三亚市以北33km的保亭县境内。
矿床于2001年海南省地质综合勘察院对新村一六罗地区进行的1:5万水系沉积物调查中发现。
2006年至今,海南省地质综合勘察院对矿区进行详细的地质普查工作,新村钼矿床业已达中型规模。
(八)红门岭钼钨矿床
红门岭钼钨矿床是海南岛近年来新发现的首例钼钨多金属矿床。
据海南省地质综合勘察院,截止2007年已探明钼、钨金属资源量分别为Mo:2164.2t、WO3:1529.6t;平均品位Mo:0.2422%,WO3:0.1713%,已达小型规模。
该矿床位于海南岛西部乐东黎族自治县抱由镇西偏南方向约45 km,行政上属乐东县尖峰镇管辖。
(九)海南省后万岭铅锌矿床
万岭铅锌矿床是近年来海南省找矿的一项重要进展,2006年开展详查工作,勘查区面积10.58km2。
探明的铅锌金属量大于29万吨(Pb4.4万吨,Zn24.6万吨),伴生Cu资源储量约1万吨,伴生Ag资源储量约100吨。
平均品位为锌2.23%、铅0.95%、伴生铜平均0.30%、伴生Ag平均为12g/t。
其规模预计可达大型,甚至超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