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生态学实践题
《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种群的空间格局大致可分为均匀型、随机型和成群分布等3类。
2、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关系,可以把植物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耐阴植物3大类。
3、种群调节假说有气候学论、生物学论食物因素和自动调节学说。
4、按演替的起始条件划分,群落演替可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5.优势层的优势种通常称为建群种。
6、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组成。
7、环境因子具有综合性和可调剂性,它包括生物有机体以外的一切因素总和。
8、在景观生态学中,尺度往往以空间分辩率和空间范围来表达。
二、选择题1、以研究植物群落的演替和顶级学说而著名的生态学派是( D )。
A、北欧学派B、法瑞学派C、苏联学派D、英美学派。
2、与阳性植物相比,阴性植物的光补偿点( A )。
A、较低B、较高C、一样D、没有规律。
3、某一种群的年龄结构的锥体图呈典型金字塔形,表明该种群是( B )。
A、下降型种群B、增长型种群C、稳定型种群D、波动型种群。
4、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包括( B )。
A、所有的绿色植物和某些动物B、所有的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C、所有的绿色植物和某些真菌D、仅指所有的绿色植物5、Lindeman效率定律是( C )。
A、2/3定律B、3/2定律C、1/10定律D、养分元素的循环定律6、同其他生态学科相比,景观生态学强调的是( A )在研究生态学格局和过程中的重要性。
A、空间异质性、等级结构与尺度B、稳定性C、不变性 D.均质性7、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属于 ( C )。
A、趋异适应B、生态型C、趋同适应D、生态等值三、名词解释(24分,每题3分)1、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2.指示生物用来监测环境污染的生物。
3、Shelford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回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园林生态学题库

名词解释:1.光和有效辐射:对光合效应有意义的辐射通常认为在380nm~710nm之间2.生态演替: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必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改变生态学上称其为生态系统的演替。
3.有效积温:指特定温度为生物学0度的积温。
4.生态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复原的过程。
5.物候期:植物在不同季节里发生的发芽、生长、孕蕾、开花、结实、成熟、落叶等形态上显示出各种物候现象的时期。
6.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食物的总和。
7.生活型谱:统计某一地区或某群落内各类生活型的数量对比关系。
8.富集作用:植物将吸收的物质储存在植物体内。
通常,植物对一种元素或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富集作用也就是对某种元素或化合物具有选择性吸收的能力。
9.城市热岛效应:一般把城市气温高于四周郊区气温的现象。
10.水污染:是直接排入水体的污染物使该物质在水体中的含量超过了水体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破坏了水体原有的特质。
11.生态位分离: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物种在群落中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每个物种的生态位都同其他物种的生态位明显分开,这种现象称为生态为分离12.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最热月与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值是衡量温度季节变化的13.最适温度:指植物生长最快时的温度。
14.一次污染物:若大气污染物是从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原始物质,进入大气后其性质和状态没有发生变化。
15.增长型种群:该类种群以幼年个体占据最大比重,老年个体较少,幼、中年个体除了补充老年个体外还有剩余,即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
16.临界日长:指昼夜周期中能诱导植物开花所需的最低或最高的极限日照强度。
17.生态规划:广义的生态规划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在内容上是重合的,都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强调生态要素的综合平衡。
狭义的又称为环境规划,是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的一部分。
18.节律性变温:自然界大部分地区,温度随季节和昼夜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林业生态工程设计实践考核试卷

C.增加木材产量
D.促进生物多样性
2.下列哪种森林类型在我国林业生态工程设计中应用最为广泛?()
A.针叶林
B.阔叶林
C.灌丛
D.草原
3.在林业生态工程设计中,水源涵养林主要分布在哪一区域?()
A.山区
B.平原
C.沙漠
D.河谷
4.下列哪种措施不属于水土保持林的营造方法?()
A.植被恢复
2.林业生态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包括增加绿地、改善小气候、降噪等。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3.矿区生态恢复工程的重要性在于恢复矿区生态环境,关键环节包括土壤改良、植被恢复、水资源保护等。
4.林业生态工程设计应综合考虑生态效益、社会需求和经济可行性,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共赢。
16. D
17. C
18. C
19. D
20. D
二、多选题
1. ABC
2. ABCD
3. ABD
4. ABC
5. ABCD
6. ABCD
7. ABC
8. ABC
9. ABCD
10. ABC
11. ABCD
12. ABC
13. ABC
14. ABC
15. ABCD
16. ABCD
17. ABCD
18. ABC
林业生态工程设计实践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年__月__日得分: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哪项不属于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功能?()
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园林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植物种类B. 园林景观C. 园林生态系统D. 园林建筑2.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生态系统的功能?A. 净化空气B. 调节气候C. 增加噪音D. 保护生物多样性3. 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的生态原则是什么?A. 美观性B. 多样性C. 经济性D. 单一性4. 园林生态学中的“生态位”指的是什么?A. 植物生长的地理位置B.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C. 植物的生长习性D. 植物的观赏价值5. 园林生态学中,下列哪项不是生态平衡的破坏因素?A. 过度开发B. 环境污染C. 植物多样性D. 外来物种入侵6. 园林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主要依靠什么?A. 人工种植B. 外来物种引入C. 植物自然繁殖D. 植物种类的多样性7. 园林生态学中,植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哪些方面?A. 物种组成B. 空间结构C. 时间变化D. 所有选项8. 园林生态学研究的目的是?A. 提高园林的观赏价值B. 增加园林的经济收益C. 促进园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D. 扩大园林的面积9. 园林生态学中的“生态服务”指的是什么?A. 园林的娱乐服务B. 园林的信息服务C. 园林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的贡献D. 园林的商业服务10.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生态学研究的内容?A. 园林植物的生理生态B. 园林土壤的生态特性C. 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D. 园林植物的遗传育种答案:1-5 CCBDC 6-10 DDBC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园林生态学是研究园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________和________的科学。
2. 园林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________部分。
3. 园林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包括对________、________和土壤等环境因素的适应。
4. 园林生态学研究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模拟实验等。
园林生态学作业练习题及答案

园林生态学作业练习题及答案一、是非题(共40分:共20题、每题2分)以下题目中,请在叙述正确的句子后()打“√”,在叙述错误的句子后()打“ ×”。
1、根据植物的生活型,可将植物分为乔木、灌木、草本。
(×)2、2016年冬,东莞地区出现了0℃以下低温下雪天气,东莞市区的印度紫檀出现了低温伤害,这种低温伤害称冷害。
(×)3、逻辑斯蒂增长模型曲线是J型曲线。
(×)4、目前,在东莞及华南地区,薇甘菊是外来种。
(√)5、生态入侵指外来物种通过人的活动或其他途径引入新的生态环境区域后,依靠自身的强大生存竞争力,造成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或削弱。
(√)6、群落的中度干扰假说指中等程度的干扰能维持物种的高多样性。
(√)7、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不同物种具有各自不同的生态位,这样能避免物种间的直接竞争,从而保证了群落的稳定性。
(√)8、按《中国植被》,中国植物分类的高级单位是植被型。
(√)9、东莞地区现有的风水林是东莞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残留植物群落,也就是东莞的原生植物群落。
(×)10、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由于南坡光照较强,土温和气温较高,因此在南坡上适宜栽种阳性植物。
( √) 11、由于群落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其中生物更加多样化。
( √)12、在城市绿化过程中,应最大限度保留和选择乡土植物,尽量减少外来植物所占比例。
( ×)13、植物群落的外貌决定于群落的建群种,也就是园林工程最初种植的植物种类。
( ×)14、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是限制因素,人类活动的正确与否决定了城市生态系统能否可持续发展。
( ×)15、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景观组成单元或景观要素主要有网络、走廊等基本生态系统类型。
( ×)16、与郊区相比较,城区地表径流显著增加。
( √)17、在城市生态网络中,只有植被与/或水体等组成的廊道才是生态廊道。
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园林生态学的研究内容?A. 花卉栽培技术B. 水污染治理C. 林业资源利用D. 动植物摄影技巧答案:B. 水污染治理2. 园林生态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利用植物进行装饰美化B.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C. 增加区域氧气含量D. 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答案:B.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3. 下列哪个板块是园林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A. 土壤学B. 园艺学C. 风景园林设计D. 林业经济学答案:C. 风景园林设计二、判断题1. 园林生态学主要研究园林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栽培方法。
答案:错误2. 园林生态学关注的重点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答案:正确3. 园林生态学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一个重要方面。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什么是园林生态学?答案:园林生态学是研究将生态学原理与园林规划、建设和管理相结合,旨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空间的学科。
它强调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管理手段,使园林成为一个具有生态功能的地方,能够提供人类休闲娱乐、心理舒缓、生态保护等多重效益。
2. 园林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答案:园林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选择适宜的植物物种,保护和营造生态系统,提高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 植物选择和配置:研究不同植物物种的适生性,合理选择和配置植物,以达到园林美化和生态功能的双重目的。
- 水资源管理:关注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并进行雨水收集和处理,以保持园林生态系统的水平衡。
- 废弃物处理:研究园林废弃物的处理和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生态景观设计: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景观设计技术,创造具有生态功能的园林景观。
- 生态系统恢复与维护:关注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提高园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答案部分:一、选择题1. 答案:B. 水污染治理2. 答案:B.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3. 答案:C. 风景园林设计二、判断题1. 答案:错误2. 答案:正确3.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答案:园林生态学是研究将生态学原理与园林规划、建设和管理相结合,旨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空间的学科。
园林生态学实习作业

园林生态学实习作业实验一:树种耐阴性的调查1.地点:校内2.时间:2011年9月26日12:00-18:003.人员:4调查方法:①.首先我们选择的是十株孤植树,其目的在于降低其他树种、建筑物等对树木生长条件的影响。
②.观察每株树的生长特性,例如:树形大概是什么样子(例如:圆锥,近圆锥,伞形,近伞形)枝叶分布如何(例如:浓密,较浓密,稀疏,较稀疏)生长速度如何(例如:快,较快,慢,较慢),对于整个树的生长过程来说开花结实的速度(例如:早,较早,晚,较晚)寿命(例如:短,较短,长,较长)。
③.使用皮尺测定每株树枝下高的长度,枝下高的定义是指:最下一轮活枝到地面的高度。
④.使用视距测高器测量树高,先按测高器表示的距离选择合适的地面距离(5m,10m,15m,20m),使准星对准树高,待指针静止时扣动扳机,读出数据,加上测量人的高度(眼到地面的距离)。
⑤使用卷尺测量胸径,胸径是指从地面开始算起,到树高1.3米的地方的直径⑥.计算数据:冠高比是指树冠长度与树高之比,相对高是指植物株高(单位m)与胸径(单位cm)之比,在计算中,用树高-枝下高=树冠的高度⑦.综合考虑各观测指标,对10种植物的耐阴性按由强到弱排序⑧.分析数据,确定植物的类型5.结果分析:树种耐阴性调查表1. 确定11种树木的类型,以及排序基本符合阳性树种有冠形多为伞形,枝叶分布较为稀疏,透光系数大,枝下高大,自然整枝强,相对高较小,生长速度较快,开花结实较早,寿命较短等特点,阴性树有冠形多为圆锥形,枝叶分布较为浓密,透光系数小,枝下高小,自然整枝弱,相对高较大,生长速度较慢,开花结实较晚,寿命较长等特点。
2. 实验会有部分数据产生误差,分析数据误差的原因在于:树种选择都在校内,生境基本上相似,但是由于每个树种都只选择了一个代表,所以会出现一些误差,例如该树未进入成年,有虫害,生活条件不适应等等。
测量当天为阴天,且测量树种的数据是在一天内的不同时间段完成,故对透光系数的数值有部分影响。
园林生态学作业练习题-第2章

第二章作业1.城市地区光照条件有什么特点?城市光污染类型和特点。
答:城市地区光照条件特点:(1)日照时间缩短;(2)城市总辐射减少;(3)城市内部光照分布不均匀。
城市光污染类型和特点:(1)人造白昼污染:形成原因:地面人工光在尘埃、水蒸气或其它悬浮粒子的反射或散射作用下进入大气层,导致城市上空发亮。
影响:干扰天文观测、影响人体正常生物钟和激素分泌、影响动物繁殖、迁移和植物光周期。
(2)白亮污染:是指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
影响:后遗症;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视网膜和虹膜都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达45%。
还使人头昏心烦甚至发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
有些玻璃幕墙是半圆形的,反射光汇聚还容易引起火灾。
烈日下驾车行驶的司机眼睛受到强烈刺激,很容易诱发车祸。
(3)彩光污染长期接受这种照射,可诱发流鼻血、脱牙、白内障,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它癌变。
2.什么是光周期现象?在园林花卉生产中有什么意义?答:光周期现象是植物生长发育对日照长度规律性变化的反应。
意义:(1)影响园林植物的开花:长日照植物:日照长度超过临界日长才能开花的植物(夏季开花):如果每天光照时数超过一定限度(14小时以上),花芽会形成更快,光照时间越长,开花越早,凡具有这种特性的植物即称为长日照植物。
短日照植物:日照长度短于临界日长才能开花的植物(秋季开花)。
中日性植物:花芽形成需经中等日照时间的植物日中性植物:凡是完成开花和其他生命史阶段与日照长度无关的植物,称日中性植物。
对植物开花的光周期现象,对诱发花原基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暗期的长短q对植物开花的影响:长日照植物其光期有一临界值(不小于12小时),加长光期,促进开花。
闪光打断暗期(640-660nm的红光最好)也促进开花。
短日照植物其暗期有一临界值,加长暗期,但小于22小时,促进开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专业实践报告
学生姓名:宋彩华学号:
学历层次:本科
专业年级:
实践课程:园林生态学专业实践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
园林生态学专业实践题
实践目的:为了将园林生态所学内容结合社会实践工作,要求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进行社会调查工作,同时结合园林专业所学其他课程、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实践要求:学生必须认真独立完成实践内容,并作好记录。
实践内容:
一、总分40分
1、什么是生态位?答: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
作用。
2、什么是群落季相?答:指生物群落的景观特征随季节变化的现象。
尤其是植物群落,春夏秋冬四季景观皆不相同。
3、什么是街道狭窄指数?答:即建筑物高度h与街道宽度d 之比,即n=h/p
4、生态因子有哪些?答:生态因子按照性质可分成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和生物因子以及人为因子。
5什么是环境容量?答: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最大容纳量。
大气、水、土地、动植物等都有承受污染物的最高限值,就环境污染而言,污染物存在的数量超过最大容纳量,
这一环境的生态平衡和正常功能就会遭到破坏
二总分60分
1、园林植物的生态效益有哪些?答:园林植物的生态效益包括:丰富区域植被种群;涵养当地土壤水源;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改善环境气候条件;增大空气中的湿度,降低有害气体排放,净化空气;改善生活环境;有利于植被分布均衡等。
2、根据住屋对光照程度的要求,描述植物不同类型的特点,以及园林植物配置上的注意点。
答:1.重视植物多样性。
自然界植物千奇百态,丰富多彩,本身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2.布局合理,疏朗有致,单群结合。
自然界植物并不都是群生的,也有孤生的。
园林植物配置就有孤植、列植、片植、群植、混植多种方式。
这样不仅欣赏孤植树的风姿,也可欣赏到群植树的华美。
3.注意不同园林植物形态和色彩的合理搭配。
园林植物的配置应根据地形地貌配植不同形态色彩的植物,而且相互之间不能造成视角上的抵触,也不能与其他园林建筑及园林小品在视角上相抵触。
4.注意园林植物自身的文化性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在许多文人雅士私家园林中很得益。
但松、柏则多栽于陵园中。
总之,园林植物配置在遵循生态学原理
为基础的同时,还应结合遵循美学原理。
但应先生态,后景观的原则,换句话,师法自然是前提,胜于自然是从属。
另外园林植物配置还可以根据需要结合经济性、文化性、知识性等内容,扩大园林植物功能的内涵和外延,充分发挥其综合功能,服务于人类
3、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生态学原则是什么?答: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一般遵循均匀布置各项公共绿地的原则,使每个城市居民都能就近享用绿地。
构成公共绿地的主体是各种类型的公园。
全市性公园的规模在10公顷以上,要求有比较齐全的设施;区公园的规模为5~8公顷;居住区级的公园或小游园,规模在1公顷左右。
全市性公园按照城市的规模和布局,设一处或多处,要求位置适中,交通方便。
区公园服务半径不大于1公里。
居住区级的公园或小游园的服务半径不超过500米。
城市的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一般按照上述要求,选定各种公园的位置和布置林荫道,并结合城市自然地形,体现城市特色,如利用市区的河道、丘陵等布置绿带,把各类公园绿地连接起来,成为一体。
4、简述城市化带来的生态后果?
答:城市化后使森林生态系统被破坏,可能导致沿海凶猛的台风肆虐、洪水泛滥,沙尘天气、水土流失加速、土地荒漠化、减少的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淡水资源和全球变暖,物种加速灭绝……严
重破坏自然界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等生态系统的平衡性。
同时,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