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生态学试卷答案.doc
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1.稳定性最低的生物群落是()A. 落叶阔叶林B. 北方针叶林C. 温带草原D. 荒漠答案: D2、藻类常附着在甲鳖等甲壳动物上, 既不从栖主获取食物, 也不伤害栖主,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 偏害共生B. 偏利共生C. 互利共生D. 原始协作答案: C3.下列属于非生物因子的是()A. 互利共生B. 寄生C. 风D. 开采资源答案: C4、1866年, 德国生物学家()在其论著《普通生物形态学》首次为生态学下了定义。
A. 奥德姆B. 海克尔C. 马世俊D. 辛柏尔答案: B5、植物在其生长发育阶段, 抗低温能力最强的时期是()A. 萌芽期B. 营养生长期C. 生殖生长期D. 休眠期答案: D6.长日照植物在连续光照条件下()A. 不开花B. 开花延迟C. 开花提前D. 正常开花答案: C7、以下东北树种对大气粉尘污染抗性较弱的是()A. 臭椿B. 油松C. 银杏D. 家榆答案: B8、拟寄生现象属于下列哪种种间关系()A. 寄生B. 捕食C. 竞争D. 共生答案: B9、荷花属于()植物。
A. 浮水植物B. 沉水植物C. 挺水植物D. 多浆植物答案: C10、能分泌杀菌素的树种是()A. 核桃楸B. 火炬树C. 白杨D. 旱柳答案: A11、在生态学巩固时期涌现了多个学派, 其中有()A. 欧美学派B. 北欧学派C. 法瑞学派D. 英美学派E、前苏联学派答案: BCDE12.园林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主要体现在()A. 乔灌草结构B. 自然式结构C. 规则式结构D. 多层结构E、混合式结构答案: BCE13.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按其功能可划分为()A. 植物B. 生产者C. 动物D. 消费者E、分解者答案: BDE14.影响植物分布的温度因素主要有()A. 极端高温B. 极端低温C. 年平均温度D. 最适温度E、积温答案: ABCE15.水生植物的特征有()A. 根系发达B. 叶片大、柔软C. 发达的排水器官D. 通气组织发达E、生殖方式多样答案: BCDE16、现代环境问题可分为三大类: ()、()、()。
《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种群的空间格局大致可分为均匀型、随机型和成群分布等3类。
2、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关系,可以把植物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耐阴植物3大类。
3、种群调节假说有气候学论、生物学论食物因素和自动调节学说。
4、按演替的起始条件划分,群落演替可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5.优势层的优势种通常称为建群种。
6、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组成。
7、环境因子具有综合性和可调剂性,它包括生物有机体以外的一切因素总和。
8、在景观生态学中,尺度往往以空间分辩率和空间范围来表达。
二、选择题1、以研究植物群落的演替和顶级学说而著名的生态学派是( D )。
A、北欧学派B、法瑞学派C、苏联学派D、英美学派。
2、与阳性植物相比,阴性植物的光补偿点( A )。
A、较低B、较高C、一样D、没有规律。
3、某一种群的年龄结构的锥体图呈典型金字塔形,表明该种群是( B )。
A、下降型种群B、增长型种群C、稳定型种群D、波动型种群。
4、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包括( B )。
A、所有的绿色植物和某些动物B、所有的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C、所有的绿色植物和某些真菌D、仅指所有的绿色植物5、Lindeman效率定律是( C )。
A、2/3定律B、3/2定律C、1/10定律D、养分元素的循环定律6、同其他生态学科相比,景观生态学强调的是( A )在研究生态学格局和过程中的重要性。
A、空间异质性、等级结构与尺度B、稳定性C、不变性 D.均质性7、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属于 ( C )。
A、趋异适应B、生态型C、趋同适应D、生态等值三、名词解释(24分,每题3分)1、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2.指示生物用来监测环境污染的生物。
3、Shelford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回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园林生态学》试题答案

《生态学概论》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5*3分=15分)1、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2、物候是指植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水分戒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植物发育节律。
3、食物网事指生态系统中的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复杂的网状结构。
4、群落指在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地域或生境内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5、生态位指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表现出来的对环境的综合适应的特征。
二、填空题(25*1分=25分)1、(生态系统)。
2、(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3、(中性作用)、(正相互作用)、(负相互作用)。
4、(有意引进)、(无意传入)、(自然入侵)。
5、(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和(非生物环境)。
6、(综合性)、(长期性)7、(遗传)、(物种)、(生态系统)、(景观)。
8、(镶嵌),(分层)。
9、(“天人合一”)。
10、(“以人为本”)。
三、选择题(10*2分=20分)1、B2、C3、A4、A5、A6、D7、A8、C9、A10、A四、判断题(10*1分=10分)1、错2、对3、对4、对5、错6、错7、对8、对9、对10、错五、简答题(3*10分=30分)1、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哪些生态学原则?生态位原则;互惠共生原则;五种多样性原则;生态功能原则;病虫害防治也是园林植物配置应考虑的重要因素。
2、生态园林建设的原则有哪些?生态优先原则;保护生物多样性原则;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原则;统计规划、合理安排原则;生态文化原则。
3、植物对大气的净化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吸收氟、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有害气体;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驱菌和杀菌;减弱噪音;阻滞粉尘;吸收放射性物质。
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园林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植物种类B. 园林景观C. 园林生态系统D. 园林建筑2.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生态系统的功能?A. 净化空气B. 调节气候C. 增加噪音D. 保护生物多样性3. 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的生态原则是什么?A. 美观性B. 多样性C. 经济性D. 单一性4. 园林生态学中的“生态位”指的是什么?A. 植物生长的地理位置B.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C. 植物的生长习性D. 植物的观赏价值5. 园林生态学中,下列哪项不是生态平衡的破坏因素?A. 过度开发B. 环境污染C. 植物多样性D. 外来物种入侵6. 园林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主要依靠什么?A. 人工种植B. 外来物种引入C. 植物自然繁殖D. 植物种类的多样性7. 园林生态学中,植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哪些方面?A. 物种组成B. 空间结构C. 时间变化D. 所有选项8. 园林生态学研究的目的是?A. 提高园林的观赏价值B. 增加园林的经济收益C. 促进园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D. 扩大园林的面积9. 园林生态学中的“生态服务”指的是什么?A. 园林的娱乐服务B. 园林的信息服务C. 园林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的贡献D. 园林的商业服务10.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生态学研究的内容?A. 园林植物的生理生态B. 园林土壤的生态特性C. 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D. 园林植物的遗传育种答案:1-5 CCBDC 6-10 DDBC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园林生态学是研究园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________和________的科学。
2. 园林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________部分。
3. 园林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包括对________、________和土壤等环境因素的适应。
4. 园林生态学研究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模拟实验等。
园林生态学试题

园林生态学试题(中国农业冷平生)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生态学:
2.自然环境:
3.土壤物理性质:
4.生态对策:
5.城市植被:
6.生态系统: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园林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水生植物有哪些类型其特点是什么
3.园林植物净化空气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4.植物种群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5.简述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分析城市土壤的特点
2.试分析城市绿地结构与降低噪音效果间的关系
园林生态学试题(中国农业冷平生)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生态学:1页2。
自然环境:13页3。
土壤物理性质:118页
4.生态对策:162页5。
城市植被:252页6。
生态系统:274页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园林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2页
2.水生植物有哪些类型其特点是什么78-79页
3.园林植物净化空气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101-113页
4.植物种群具有哪些基本特征154-157页
5.简述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311-315页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分析城市土壤的特点139-147页
3.试分析城市绿地结构与降低噪音效果间的关系106页-110页。
《园林生态学》复习题库及答案

《园林生态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1、生态系统是由两大部分组成的,即有生命类与无生命类,其中有生命类又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即、、。
2、大气水分种类分为、、三类。
3、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将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
4、温室气体主要指、、、其中对增温起着重要的作用,增温的潜力最大。
5、现代环境问题可分为三大类:、、。
6、光对生物的生态作用主要由、、三方面构成。
7、北方在引种时,可利用处理来促使树木提前休眠,准备御寒,增强越冬能力。
通常可促进植物营养生长。
8、种群数量的变化是种群动态的重要标志,取决于种群的与,和这两组对立的过程。
9、城市绿地的功能是综合的,具有生态环境效应、和效应。
10、相对湿度受到环境温度的调节:温度增加,相对湿度;温度降低,相对湿度。
11、反馈分为和。
可使系统保持稳定,使系统偏离加剧。
12、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将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
13、A、B两种植物生长在一起时,A植物生长受到抑制,B植物不受影响的现象叫作;A植物和B植物的生长发育都得到促进,称为。
14、生态学研究对象很广,但生态学家对其中4个组织层次特别感兴趣,即、、、。
15、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是多方面的,其中,城市绿地净化环境的效应表现在能和、。
16、在热带雨林中,有很多柱状的茎和板状根的常绿木本植物分属不同的科,还有热带荒漠环境中的许多肉质植物,它们的亲缘关系都很远,这些现象说明了不同种类植物对相同环境的现象。
17、景观和景观要素的关系是相对的。
景观强调的是,景观要素强调的是。
18、两个和多个群落之间(生态地带)的过渡区域,称为。
19、近代城市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包括、、、、。
二、名词解释1、生境:2、种群:3、层片:4、黄化现象:5、食物链:6、优势种7、短日照植物:8、原生演替:9、趋异适应:10、建群种: 11、斑块(镶嵌体):12、生活型: 13、他感作用:14、生态系统:15、群落:16、生态位:17、光周期现象:18、春化作用: 19、生态入侵:20、-3/2自疏法则:三、简答题1、简述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蒂增长模型,并说明各参数的生态学含义。
园林生态学作业练习题及答案

园林生态学作业练习题及答案一、是非题(共40分:共20题、每题2分)以下题目中,请在叙述正确的句子后()打“√”,在叙述错误的句子后()打“ ×”。
1、根据植物的生活型,可将植物分为乔木、灌木、草本。
(×)2、2016年冬,东莞地区出现了0℃以下低温下雪天气,东莞市区的印度紫檀出现了低温伤害,这种低温伤害称冷害。
(×)3、逻辑斯蒂增长模型曲线是J型曲线。
(×)4、目前,在东莞及华南地区,薇甘菊是外来种。
(√)5、生态入侵指外来物种通过人的活动或其他途径引入新的生态环境区域后,依靠自身的强大生存竞争力,造成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或削弱。
(√)6、群落的中度干扰假说指中等程度的干扰能维持物种的高多样性。
(√)7、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不同物种具有各自不同的生态位,这样能避免物种间的直接竞争,从而保证了群落的稳定性。
(√)8、按《中国植被》,中国植物分类的高级单位是植被型。
(√)9、东莞地区现有的风水林是东莞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残留植物群落,也就是东莞的原生植物群落。
(×)10、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由于南坡光照较强,土温和气温较高,因此在南坡上适宜栽种阳性植物。
( √) 11、由于群落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其中生物更加多样化。
( √)12、在城市绿化过程中,应最大限度保留和选择乡土植物,尽量减少外来植物所占比例。
( ×)13、植物群落的外貌决定于群落的建群种,也就是园林工程最初种植的植物种类。
( ×)14、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是限制因素,人类活动的正确与否决定了城市生态系统能否可持续发展。
( ×)15、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景观组成单元或景观要素主要有网络、走廊等基本生态系统类型。
( ×)16、与郊区相比较,城区地表径流显著增加。
( √)17、在城市生态网络中,只有植被与/或水体等组成的廊道才是生态廊道。
《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园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种群的空间格局大致可分为均匀型、随机型和成群分布等3类。
2、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关系,可以把植物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耐阴植物3大类。
3、种群调节假说有气候学论、生物学论食物因素和自动调节学说。
4、按演替的起始条件划分,群落演替可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5.优势层的优势种通常称为建群种。
6、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组成。
7、环境因子具有综合性和可调剂性,它包括生物有机体以外的一切因素总和。
8、在景观生态学中,尺度往往以空间分辩率和空间范围来表达。
二、选择题1、以研究植物群落的演替和顶级学说而著名的生态学派是( D )。
A、北欧学派B、法瑞学派C、苏联学派D、英美学派。
2、与阳性植物相比,阴性植物的光补偿点( A )。
A、较低B、较高C、一样D、没有规律。
3、某一种群的年龄结构的锥体图呈典型金字塔形,表明该种群是( B )。
A、下降型种群B、增长型种群C、稳定型种群D、波动型种群。
4、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包括( B )。
A、所有的绿色植物和某些动物B、所有的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C、所有的绿色植物和某些真菌D、仅指所有的绿色植物5、Lindeman效率定律是( C )。
A、2/3定律B、3/2定律C、1/10定律D、养分元素的循环定律6、同其他生态学科相比,景观生态学强调的是( A )在研究生态学格局和过程中的重要性。
A、空间异质性、等级结构与尺度B、稳定性C、不变性 D.均质性7、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属于 ( C )。
A、趋异适应B、生态型C、趋同适应D、生态等值三、名词解释(24分,每题3分)1、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2.指示生物用来监测环境污染的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 年5 月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园林生态学》考试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16 分,每空 1 分)
1. 种群的空间格局大致可分为均匀型、随机型和成群分布等 3 类。
2. 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关系,可以把植物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耐阴植物 3 大类。
3. 种群调节假说有__气候学论__、__生物学论___食物因素和自动调节学说。
4. 按演替的起始条件划分,群落演替可分为_原生___演替和_次生___演替。
5. __优势____层的优势种通常称为建群种。
6. 生态系统由___生产者______、_消费者________、_分解者________和非生物环境组成。
7. 环境因子具有综合性和可调剂性,它包括生物有机体以外的_一切因素总和___。
8. 在景观生态学中,尺度往往以_空间分辩率____和_空间范围____来表达。
二、选择题(每题仅一个正确答案,14分,每题 2 分)
1. 以研究植物群落的演替和顶级学说而著名的生态学派是( D )。
A. 北欧学派
B. 法瑞学派
C. 苏联学派
D. 英美学派。
2. 与阳性植物相比,阴性植物的光补偿点( A )。
A. 较低
B. 较高
C. 一样
D. 没有规律。
3. 某一种群的年龄结构的锥体图呈典型金字塔形,表明该种群是( B )。
A. 下降型种群
B. 增长型种群
C. 稳定型种群
D. 波动型种群。
4. 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包括( B )。
A. 所有的绿色植物和某些动物
B. 所有的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
C. 所有的绿色植物和某些真菌
D. 仅指所有的绿色植物
5. Lindeman效率定律是( C )。
A. 2/3 定律
B. 3/2 定律
C. 1/10 定律
D. 养分元素的循环定律
6. 同其他生态学科相比,景观生态学强调的是( A )在研究生态学格局和过程中的重要性。
A. 空间异质性、等级结构与尺度
B. 稳定性
C. 不变性
D. 均质性
7. 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属于( C )。
A. 趋异适应
B. 生态型
C. 趋同适应
D. 生态等值
三、名词解释(24分,每题 3 分)
1. 生态幅
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
称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2. 指示生物
用来监测环境污染的生物。
3. Shelford 定律
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回使该种生物衰退
或不能生存。
即称为Shelford 定律或耐受性定律(Law of tolerance)。
4. 生态位
不仅包括生物占有的物理空间,还包括了它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角色以及它们在温度、湿度、PH、土壤和其它生活条件的环境变化梯度中的位置。
5. 食物链
不同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索式单向联系称为食物链。
6. 景观
从微观到宏观不同空间尺度上,由于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性地理空间单元。
7. 积温
指植物整个生长发育期或某一发育阶段内,高于一定温度上的昼温度总和。
8. 光周期现象
植物的生长发育对日照长度规律性变化的反应。
四、简答题:(30 分,每题 6 分)
1、比较自然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特点。
答:生态系统按人类对其影响程度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三类。
凡是未受人类干预
和扶持,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依靠生物和环境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来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均属自然生态
系统。
如原始森林、冻原、海洋等生态系统。
按人类的需求建立起来,受人类活动强烈干预的生态系统为人工生态系
统,如城市、农田、人工林、人工气候室等;经过了人为干预,但仍保持了一定自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为半自然生态系
统,如天然放牧的草原、人类经营和管理的天然林等。
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外界即有物质,又有能量
交换。
人工系统是一个封闭式的系统,人为的控制其物质、能量和信息流。
半自然生态系统是两者的综合,人类活动
影响其物质、能量和信息流。
2、简述生物量和自然生产力的区别。
答:区别生物量是任一时间,一定面积的种群、营养级或生态系统有机物质的总量等于现存量与未收获或非收获
性有机物的量之和。
单位面积、单位时间的生产量称为生产力。
与生产量相似生产力也可以分为总生产力、净生产力、初级生产力、
二级生产力等。
生产力与生产量的计算单位是相同的。
3、简述logistic 方程成立的假设条件。
答:(1)有一个环境容纳量,通常以K 表示,当Nt=K 时,种群为零增长;
(2)增长率随着密度上升而降低的变化是按比例的。
4、简述水生生物的生境特点及适应方式。
答:特点弱光、缺氧、密度大、黏性高、温度变化平缓,能溶解各种无机盐类。
适应方式首先,水生植物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以保证各器官组织对氧的需要。
其次,植物机械组织不发达甚至退化,以增强植物的弹性和抗扭曲能力,适应水体流动;同时,水生植物在水下和叶片多分列成带状、线状和丝状,而且很薄,以增加吸收阳光、无机盐和二氧化碳的面积。
5、简述种间关系有哪些?
答:(一)种间竞争1、竞争排斥原理2、生态位
(二)种间互助与共生1、偏利作用于2、共生作用
(三)协同进化
五、论述题(16 分)
论述主要的种群调节假说。
答:种群调节假说有很多说法,通常分为两类:外源性种群调节理论和内源性自动调节理论。
1、外源性种群调节理论
(1)非密度制约的气候学派
(2)密度制约的生物学派
(3)折中学派
2、内源性自动调节理论
(1)行为调节
(2)内分泌调节
(3)遗传调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