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法作品落款的一些小常识
书画作品常用落款知识大全,99%的人都收藏了!

书画作品常用落款知识大全,99%的人都收藏了!很多学书法的朋友往往在临帖上下了大把功夫,对落款往往轻视,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书法书法,其“法”字讲究的是一个“法度”、“法则”,如若随意所欲,自以为是,那就可能会贻笑大方了!案例下面是某书法家在某电视台录制的视频片段,前面的正文行书俊秀飘洒,可到落款时,侠客发现了一个致命的失误,一起来看一下:亲,看出来了吗?该知名书法家落款竟然写“乙未年”,而且写的如此娴熟,可谓信手拈来,其竟不知“干支为岁,不可添年”的说法。
正确格式展示:乙酉季冬刚刚只是给大家举了一个小例子。
下面,就跟随侠客一起走进书法落款之堂奥吧书法作品落款位置没有固定格式,也无绝对的位置,它是与正文互为关联的。
落款的内容视情形可长可短,但字体不能大小悬殊,要有相应比例。
题款所用字体按照传统惯例,原则上遵守“今不越古”、“动不越静”的规矩。
一般来说,如以大小篆为正文者,落款就用隶书、章草书写;以隶书、魏碑为正文者,落款就用行楷、草书书写;以楷书为正文者,落款就用行书、楷书书写。
这叫做“文古款今”、“文正款活”。
双款:款式不仅有单双之分,也有上下之别。
双款,就是在右上位置书写赠送对象,在左下位置书写自己的名字等内容。
如对联,则须将上款写在右联的右上方,下款落大左联的左下方,以示礼貌谦逊。
书法作品的题款一般不用俗称而用别称(也叫雅称),如:“书于二OO二年”是俗称,应该为“书于壬午”。
一、上款上款所包括的内容:姓名+称呼+谦词上款是指某人或某单位请你写字。
作品完成后,应题上索书者的名字,并将此名题在上款较高的位置,以示尊敬之意。
(一)写给长辈:写给长辈的书法作品,是款的题法一般称××同志,××先生,××方家,××女士,××老师。
如果长辈是七十岁以上的老者可称××老;八十岁以上的长者可称××翁。
中国书画作品落款称谓基本常识.

中国书画作品落款称谓基本常识(一)落款写法1、落款可写成单行或数行。
2、落款书体一般不能与正文雷同。
字体须明显小于正文。
3、落款题字不能与正文上下两边对齐(右边为上款,应略高于左边下款)。
4、落款称谓必须准确无误,词语宜尊重、谦逊。
(二)落款分类单款:一般只写作者姓名、书作时间、地点以及谦词,亦有附写年龄、籍贯等。
双款:(上、下款)●上款-----题写对方姓名、字号、称谓以及有关说明(是指应对方之嘱而作或请对方指导之词语),写在正文右上方。
●下款-----题写内容与“单款”基本一致,写在正文左下方。
(三)落款称谓雅属(雅玩)-----“属”与古用“嘱”相同,意即应对方高雅之嘱咐清属(清玩、清赏)-----(同上)只供对方赏玩而已大雅之属 ----- (同上)乃谦逊之词斧正----- 意即请对方象呈地匠人用斧头削正,乃尊重、客气之词斧政----- (同上)削正----- (同上)呈政----- (同上)哂正(音“审”)------“哂”含有笑的意思,让对方见笑而修正粲正(音“灿”)-----“粲”含有笑的意思法正 ----- 意为请用法则来纠正(多用于对方是内行人,行家)指正 ----- 意为请指出错误、指导校正(一般尊称)正腕 ----- 意为请矫正作者手腕的谬误(因书写要用手腕)正谬(指谬)----- 请对方指出谬误匡谬 ----- 请对方对谬误加以匡正指疵 ----- 请对方指出谬误、毛病校正 ----- 语气庄重,用于对方为年长或有书画造诣者诲正 ----- 语气庄重,用于对方为师长者督正 ----- 语气庄重,用于对方为年老而又教导过自己的老师双正(两正)-----是指字、画、诗词等均系自己之作,都请对方指正俪正 ----- 俪者,伉俪也。
是指对方夫妇都是行家,请一起指正属正 ----- 是指应对方嘱咐而作,同时又请对方指正(“属”= 嘱)雅正 ----- 是指请对方指正。
补壁 ----- 是指作品只供挂在墙壁上补补空白而已惠存 ----- 是指作品赠给集体单位的。
书法落款规则

书法落款规则书法作品的落款是书法家对作品的标识和归属的重要方式,它具有一定的规则和要求。
本文将介绍书法落款的规则与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书法落款。
一、落款的位置书法作品的落款通常位于作品的右下角或左下角,占据一定的空间。
有些书法家还会在作品的左上角或右上角加盖自己的印章,起到个人标识和增添艺术美感的作用。
二、落款的内容书法作品的落款内容主要包括作者的姓名、年份和作品名称。
其中,作者的姓名可以写全名,也可以只写姓氏,根据个人习惯和风格来决定。
年份指的是书法作品的创作年份,可以使用汉字或者阿拉伯数字来表达。
作品名称可以是对作品主题的简短描述,也可以是作者给作品起的特殊命名。
三、落款的书写方式书法作品的落款一般使用行书或楷书来书写,字体要端正、工整、美观。
对于行书,要注意筆势的流畅和力度的均衡;对于楷书,要注意字形的规范和结构的稳定。
字体大小要与作品整体比例协调,不要过大或过小,要保持与作品风格一致。
四、落款的顺序书法作品的落款一般按照先写作者姓名,再写年份,最后写作品名称的顺序进行。
要注意每个元素之间的间隔和对齐,保持整体的平衡和美感。
同时,要注意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和排列的整齐,使落款看起来协调和谐。
五、落款的颜色与纸张书法作品的落款一般使用黑色或者红色的墨汁进行书写,黑色代表庄重和稳重,红色代表喜庆和祝福。
对于纸张的选择,一般选用宣纸、绢纸等传统书法用纸,质地细腻、吸墨性好。
六、落款的附加内容书法作品的落款也可以附加一些其他内容,如创作背景、题词、赠言等。
这些附加内容可以更好地展示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增加作品的艺术内涵。
七、注意事项在落款时,要注意书写的规范和准确性,避免错别字和书写错误。
同时,要注重细节,如书写的笔画要清晰、笔迹要流畅,落款的布局要美观大方。
总结书法落款是书法作品的标识和归属,它具有一定的规则和要求。
在书写落款时,我们要注意落款的位置、内容、书写方式、顺序、颜色与纸张的选择,同时可以附加一些其他内容。
书法落款常识_写作技巧

书法落款常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书法落款常识,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称谓
长辈:吾师、学长、道长、先生、女士
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专长之称)
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
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二、上款客套词或敬词
雅属、雅赏、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博鉴、尊鉴、法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三、下款客套词或敬词
书法题款用: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属书、醉书、嘴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四、篆刻边款用:
刻作、记、制、制石、篆刻。
书法作品落款的基本常识

八月:
建酉、仲秋、桂月、南呂、正秋、仲商、清秋、葉月、酉月、壯月、商月、爽月、觀月、中津、秋半、秋高、橘春、獲月、柘月
九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建戌、季秋、菊月、晚秋、霜序、季商、無射、長月、戌月、霜月、素秋、玄月、朽月、剝月、貫月、詠月、暮秋、菊秋、秋末、殘秋、涼秋、窮秋、杪秋、秋商、暮商、季白
五月:
建午、仲夏、蒲月、蕤賓、暑月、午月、臬月、蒲夏、榴月、鶉月、天中、鳴蜩、端陽月、超夏、中夏、始月、星月、皇月
六月:
建未、季夏、荔月、晚夏、荷月、焦月、且月、伏月、未月、溽暑、林鐘、暑月、季月、暮夏、杪夏、長夏
秋:
七月:
建申、孟秋、瓜月、蘭秋、肇秋、孟商、文月、相月、涼月、初秋、夷則、桐月、孟月、首秋、上秋、瓜秋、早秋、新秋、巧月、七夕月、初商
书法作品落款的基本常识
落款是指书法作品中除正文内容以外的书写内容。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
一、落款的格式落款有“双款”“单款”两种。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上款写明作品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上款:位置应比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称呼、谦词。下款:写时间、地点、姓名、谦词。有下款没有上款的称为单款,单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内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内容。如果没有书赠对象,就只落单款。单款有长款、短款、穷款之分。长款即在正文出处书写时间、名号、地点前面再加上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感想或缘由,文字应情真意长,使人玩味无穷。它不仅起能到调整作品重心的作用,也从中体现出作者的人品和修养。短款即只落正文出处、时间、名号、地点等其中几项。若作品空白较多或出于构图的需要,可以落长款;若作品内容占画面较满,则需要落短款或穷款。如果余纸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作者的名号,谓之“穷款”。书法作品在谋篇布局时,要考虑到落款的位置。如果书赠对联,须将上款写在上联,下款落在下联;其他作品格式一般都写在左边,如分两行落款,则上款写在前行,下款写在后行;若单行落款,则上款写在上半部,下款写在下半部,以示礼貌。单款和双款都不能和正文平齐,要有参差,才不致平板,一般上下都要空出几个字的位置,而且落款要尽量上靠,宁可上紧下松,不可上松下紧。落款的字体,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落款,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草书落款,除用于自身为草书外,因较难识别,一般不用于落款。实际运用最多的落款字体还是行书,既易识别,又显活泼。款字的大小应小于正文字体的大小,以使主次分明。以上落款形式,是针对竖幅作品而言的。对于横幅作品,一般只落下款而不落上款。与竖幅作品相同的是,落款的起头与结尾,都不能到达或超过作品正文的最上面和最下面的一个字。二、上(下)款客套词或敬词上款客套词或敬词:雅属、雅赏、雅评、雅鉴、雅教、雅存、 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博鉴、尊鉴、法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请正、指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鉴、属、鉴、玩下款客套词或敬词:书法题款用: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篆刻边款用:刻作、刻石、刊石、治石、篆刻、记、制三、称谓辈:吾师、学长、道长、先生、女士平辈或小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在书画或某方面有专长者)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贤)弟老师对学生:学(贤)弟、学(仁)棣、贤契、贤弟同 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四、落款时间的写法落款用农历(阴历),则全是农历;用阳历则全用阳历 。传统内容不宜用阳历。从左开始书写,落款在右;从右开始书写,落款在左。落款时时季的雅称:
关于书法作品的落款常识?

关于书法作品的落款常识?
一件书法作品真正意义上的完成是在落款之后,落款往往能看出一个书家的修养和见识。
落款的字比主体的正文略小,位置在正文中间位置(一般来讲),长款短款皆是如此,要留出落款的位置。
落款分四种:上款、下款、长款、穷款。
另外写对联时,还有三边款、四边款。
上款的内容:一般为自谦之词。
如“某某雅正”,“某某清鉴”等。
二为写作的时期,如“丙辰中秋”“甲午初春”,或者为注释“释文曰:……”,还可以是赠友,如“句赠”、“书祝”“书奉”等。
上款一般是以对联形式出现最多。
下款:一般为“时间姓名斋号”等,或有者加之写作缘由感受的小跋文亦可。
长款:长款一般是字数较多的款,相对于穷款来讲,多是约定俗称的称呼。
书法落款规则

书法落款规则书法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而书法落款则是书法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落款是书法作品的标识,它记录了作品的作者、创作时间和地点等重要信息。
落款规则是为了规范书法作品的创作和传承,确保作品的真实性和可辨识性。
一、落款的位置落款通常位于书法作品的右下角,一般靠近作品的边缘。
落款的位置应该相对集中,不宜过于靠近边缘,也不宜太过靠近作品的主题。
落款的位置应该与作品的整体布局相协调,不显突兀。
二、落款的内容1. 作者姓名:落款首先应标明书法作品的作者姓名,以显示创作的主体。
作者姓名可以写全名,也可以写姓氏或字号。
2. 作品名称:在作者姓名之后,可以标明书法作品的名称。
作品名称可以简单明了,也可以寓意深远,但不应太过冗长。
3. 作品日期:落款中应包含书法作品的创作日期,以便确定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
日期的书写方式应统一,可以用汉字或数字表示。
4. 创作地点:在有需要的情况下,落款还可以标明书法作品的创作地点,以便标示作品的地域特色和创作环境。
三、落款的格式1. 书体:落款的书体应与整个作品的书体一致,保持风格的统一性。
常用的书体有楷书、行书、草书等,需要根据作品的特点来选择。
2. 字号:落款的字号可以略大一些,以突出落款的重要性。
字号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整体的平衡和美感,应慎重选择。
3. 书写方式:落款的书写方式应端庄大气,工整美观。
可以采用直书、横书、竖书等方式,但要保持工整的笔画和协调的布局。
四、落款的其他要求1. 签字:书法作品的落款通常需要签字,以显示作者对作品的认可和拥有权。
签字应清晰可辨,不可模糊或随意。
2. 印章:有些书法作品的落款还可以附加印章,以增加作品的艺术特色和个性魅力。
印章的选择应与作品的风格相符,不宜过大或过小。
3. 辅助信息:在落款的周围,可以适当添加一些辅助信息,如作品的题词、意境等。
这些信息应与作品的整体风格协调,不可过于突兀或繁复。
总结起来,书法落款规则是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确保书法作品的真实性和可辨识性。
书法作品落款的基本常识

书法作品落款的基本常识简单的说,书法格式有两种,落款也有区别:1.竖写,应从右向左写,落款如“乙未年秋日XX书”亦竖写,在作品最左边。
记住上下都不能超出正文。
2.横写,符合现代习惯,落款就写在最下边一行靠右,但最后面也不能超出上面正文内容。
【钢笔书法落款方式】1.年份,如:庚寅年,辛卯年2.诗作者,如:李白诗3.诗名,如:静夜思4.作者姓名,如:小明(书)5.印章(可有可无)备注:一排写下来,如写不下,2、3项可省去拓展阅读一、落款的格式*二、落款时间的写法*三、套词或敬词四、称谓五、落款示例*一、落款的格式落款有“双款”“单款”两种。
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
上款写明作品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
上款:位置应比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称呼、谦词。
下款:写时间、地点、姓名、谦词。
有下款没有上款的称为单款,单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内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内容。
如果没有书赠对象,就只落单款。
单款有长款、短款、穷款之分。
长款即在正文出处书写时间、名号、地点前面再加上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感想或缘由,文字应情真意长,使人玩味无穷。
它不仅起能到调整作品重心的作用,也从中体现出作者的人品和修养。
短款即只落正文出处、时间、名号、地点等其中几项。
若作品空白较多或出于构图的需要,可以落长款;若作品内容占画面较满,则需要落短款或穷款。
如果余纸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作者的名号,谓之“穷款”。
落款的字体,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
落款,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
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草书落款,除用于自身为草书外,因较难识别,一般不用于落款。
实际运用最多的落款字体还是行书,既易识别,又显活泼。
款字的大小应小于正文字体的大小,以使主次分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书法作品落款的一些小常识》
落款是指书法作品中除正文内容以外的书写内容。
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
落款有“双款”“单款”两种。
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
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
上款写明作品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
上款:位置应比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称呼、谦词。
下款:写时间、地点、姓名、谦词。
有下款没有上款的称为单款,单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内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
内容。
如果没有书赠对象,就只落单款。
单款有长款、短款、穷款之分。
长款即在正文出处书写时间、名号、地点前面再加上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感
想或缘由,文字应情真意长,使人玩味无穷。
它不仅起能到调整作品重心的作用,也从中体现出作者的人品和修养。
短款即只落正文出处、时间、名号、地点等其中几项。
若作品空白较多或出
于构图的需要,可以落长款;若作品内容占画面较满,则需要落短款或穷款。
如果余纸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作者的名号,谓之“穷款”。
书法作品在谋篇布局时,要考虑到落款的位置。
如果书赠对联,须将上款写在
上联,下款落在下联;其他作品格式一般都写在左边,如分两行落款,则上款写在前行,下款写在后行;若单行落款,则上款写在上半部,下款写在下半部,以示礼貌。
单款和双款都不能和正文平齐,要有参差,才不致平板,一般上下都要空出几个字的位置,而且落款要尽量上靠,宁可上紧下松,不可上松下紧。
落款的字体,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
落款,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
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草书落款,除用于自身为草书外,因较难识别,一般不用于落款。
实际运用最多的落款字体还是行书,既易识别,又显活泼。
款字的大小应小于正文字体的大小,以使主次分明。
以上落款形式,是针对
1
竖幅作品而言的。
对于横幅作品,一般只落下款而不落上款。
与竖幅作品相同的是,落款的起头与结尾,都不能到达或超过作品正文的最上面和最下面的一个字。
上(下)款客套词或敬词
上款客套词或敬词:
雅属、雅赏、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博鉴、尊鉴、法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请正、指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下款客套词或敬词:
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篆刻边款用:刻作、刻石、刊石、治石、篆刻、记、制
称谓辈:吾师、学长、道长、先生、女士
平辈或小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在书画或某方面有专长者)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贤)弟
对学生:学(贤)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对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