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

合集下载

农作物病虫害的物理防治方法

农作物病虫害的物理防治方法

农作物病虫害的物理防治方法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之一,给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带来严重的威胁。

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中,物理防治方法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的物理防治方法。

一、农作物病虫害的物理防治方法之温度控制温度控制是一种非化学的物理防治方法,通过调节温度,破坏病虫害的生长、繁殖和发育环境,达到防治的目的。

常见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高温熏蒸、低温贮藏和温度调节。

高温熏蒸是一种通过加热地下或植物体部分来杀灭病虫害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用于杀灭一些对高温敏感的病虫害,如地下害虫和病菌。

低温贮藏是一种通过降低温度来抑制病虫害生长和繁殖的方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保存农产品、种子等,在低温条件下,病虫害的活动受到限制,避免了繁殖和传播。

二、农作物病虫害的物理防治方法之光照控制光照控制是一种利用光线的特性来驱赶或杀灭病虫害的方法。

在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光照控制方法包括光照拍打、光照屏蔽和光照诱杀。

光照拍打是一种通过利用光的能量来打击病虫害的方法。

例如,利用太阳能等光照设备,将阳光直接聚焦在病虫害发生区域,达到杀虫和杀菌的目的。

光照屏蔽是一种利用光的波长和强度来屏蔽病虫害的方法。

通过使用特定的光屏蔽材料,如紫外线屏蔽网,可以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

光照诱杀是一种利用光信号来吸引病虫害并进行集中防治的方法。

通过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和相应的光源,可以吸引病虫害集中在特定区域,然后进行防治。

三、农作物病虫害的物理防治方法之机械防治机械防治是一种通过在种植过程中采用机械设备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常见的机械防治方法包括割草机械、拍打机械和抓捕装置。

割草机械是一种通过机械装置将杂草割除,减少病虫害的寄生和繁殖环境的方法。

该方法可防止杂草对农作物的遮光和饥饿害虫的栖息地。

拍打机械是一种通过机械装置来震荡和拍打农作物,驱赶或杀灭病虫害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用于驱赶一些对振动敏感的病虫害,如蚜虫、飞虱等。

抓捕装置是一种通过机械装置来捕捉病虫害的方法。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
农作物病虫害是指农作物遭受的各种病害和虫害的侵袭。

有效地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对于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提高农作物产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知识:
1. 预防为主
预防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基础。

通过采取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如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合理施肥、适时清除病虫害源等,可以有效地减轻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2. 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是指采用多种方法共同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策略。

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结合使用,避免依赖单一防治手段,从而提高防治效果。

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虫、捕食者等天然生物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生物防治具有环境友好、无公害和可持续等优点,可以有效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4.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使用农药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

但应注意合理
使用农药,避免滥用和超量施用农药,以防止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

5. 病虫害监测
定期进行病虫害监测是及早发现和预防农作物病虫害的重要手段。

通过观察病虫害发生情况,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
少损失。

6. 科学合理施肥
科学合理施肥是提高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的有效途径。

合理施
肥可以增强农作物的免疫力,提高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以上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知识。

通过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病虫害监测和科学合理施肥等措施,可
以有效地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的稳定。

如何防治农作物病虫害

如何防治农作物病虫害

如何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作为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农作物病虫害对农民的产量和收益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有效地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

一、合理的田间管理做好田间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第一步。

以下是一些关键措施:1. 良好的土壤管理: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和通风,定期施肥补充营养。

2. 合理的种植密度:避免农作物过密造成株间通风不良,增加病虫害的发生。

3. 轮作和休闲:定期轮作作物,尤其是与同一科目的作物进行轮作,以减轻土壤中的病虫害种群。

冬季休闲土地,使病虫害得不到足够的数量和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减少种群数量。

4. 清除杂草和残根:清除田间的杂草和残根,减少病虫害的温床。

二、合理施用农药当农作物病虫害已经出现时,农民可以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以下是一些使用农药的要点:1. 选择合适的农药:根据病虫害类型和农药效力,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2. 控制农药使用量:按照农药的推荐剂量使用,不要过量施药,避免农药残留和对环境的污染。

3. 设定施药时间:根据病虫害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规律,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施药,增加防治效果。

4. 规范施药方式:正确使用农药喷洒器具,确保农药均匀喷洒到农作物表面,避免漏施或浪费。

三、利用生物控制生物控制是一种环境友好且可持续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利用天敌、寄生生物或病原微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物控制方法:1. 天敌引入:为了控制害虫数量,可以引入天敌来捕食害虫,例如蜘蛛、寄生蜂等。

2. 生物农药:利用微生物制剂,如细菌、真菌等,制作农药用于防治病虫害。

3. 保护性植物:在农田周围种植一些能够吸引天敌的花草植物,吸引更多天敌来控制病虫害。

四、科学灌溉管理合理的灌溉管理对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科学的灌溉管理措施:1. 控制灌溉水量: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水分含量,控制灌溉水量,避免土壤过湿导致病害的滋生。

农作物传统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农作物传统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农作物传统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农业防治:通过合理的轮作、高温闷棚、深翻、秸秆粉碎还田等农业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这些措施可以改变害虫的生存环境,减少其繁殖机会,从而降低病虫害的危害程度。

2. 生物防治:利用自然界中害虫的天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和生长。

例如,可以通过繁殖优势天敌、发展性激素防治虫害等措施,来控制害虫的繁殖。

3. 物理防治:利用物理因子如电、光、辐射、力、温湿度等来防治病虫害。

例如,可以利用类似于直流电晕电场的空间电场来控制植物的气传病害、利用高温杀灭细菌性病害等。

4. 化学防治:使用化学药剂来防治病虫害。

例如,可以使用杀虫剂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和生长,使用杀菌剂来控制病原菌的数量和传播。

总的来说,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各种方法相互配合,以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同时,需要遵循科学用药的原则,避免对环境和食品安全造成负面影响。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及建议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及建议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及建议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对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农民需要掌握一些防治技术要点和建议。

本文将就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及建议进行详细介绍。

一、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1.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选择抗病虫害力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降低农作物受病虫害侵袭的风险。

抗病虫害品种能够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2. 合理施肥土壤肥力充足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降低发病率。

在施肥时要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期和需要,科学施用有机肥、矿质肥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保持土壤肥力的平衡。

3. 合理密植合理密植可以有效减少农作物间的空隙,增加植物的竞争力,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密植后的农作物能够形成较为紧密的植被,有助于阻断病虫害的传播途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 合理轮作合理的轮作可以降低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通过轮作可以改变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减少土壤中病虫害的滋生,保持土壤健康,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5. 选种适量品种在种植农作物时要选择适量的种植品种,避免过度密植导致植株生长不良,易受病虫害侵袭。

合理的选种可以保证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良好,提高其抗病虫害的能力。

6. 加强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重要环节。

包括及时除草、松土、排水、通风等措施,保持农田的整洁和干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7. 及时发现并精准防治病虫害农民在农田中要时常巡查,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对于不同的病虫害,要采取相应的农药防治措施,进行精准防治,避免过度使用农药。

1.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要注重综合治理,避免单一防治措施,不断更换农药和种植品种。

单一防治措施容易导致病虫害的抗性产生,造成防治难度的增加。

2. 加强科学病虫害防治知识的学习,提高农民的病虫害防治意识和素质。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案(3篇)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案(3篇)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案为有效预防控制爆发性、迁飞性和流行性重大病虫害,减轻小麦病虫和农区蝗虫危害,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根据《省农业厅、省财政厅___〈省___年中央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补助项目实施方案〉___》要求,制定我市项目实施方案如下:指导思想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通过创新机制,规范管理和提高___化程度,突出小麦重大病虫害源头区、迁移扩散重灾区小麦主产区,针对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蚜虫和蝗虫等重大病虫防控,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综合防治,项目区实行整片、整村推进,带动区域性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有效控制病虫害蔓延,保障农业安全生产。

补助政策(一)补助范围1、小麦病虫害防治范围:全市总防治面积___万亩。

2、农区蝗虫防治范围:全市总防治面积___万亩,推广生物防治、生态控制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措施。

各县区参照市里的分配原则,落实到具体补助对象。

(二)补助标准。

小麦病虫害防治每亩补助___元,蝗虫防治每亩补助___元。

补助资金主要对病虫害源头区和重发区实施统防统治、应急防治的药剂和施药作业进行补助。

(三)补助对象。

实施病虫害防治作业的统防统治服务___和农民。

统防统治___包括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专业服务公司和基层农技服务___等。

重点补助全国百强服务___、省十佳服务___和省市优秀服务___。

(四)补助方式。

___万亩小麦病虫害防治和___万亩蝗虫防治,可采取资金补助,也可采取物化补助,由县级农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本地实际确定。

采取资金补助的,要严格核实项目实施面积,并根据考核验收结果及时发放补助资金。

采取物化补助的,非应急状态时,农业、财政部门要切实做好统一招标采购工作,认真核实防治任务和相关服务协议,作业前及时将药剂分发到统防统治服务___或村组(农户)。

病虫害突发时,要做好应急物资的订购工作。

___实施各县区农业、财政部门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政策宣传,加强指导服务,严格资金监管,确保补助项目落实到位。

病虫害的防止措施

病虫害的防止措施

病虫害的防止措施
病虫害是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为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合理选择品种:选择抗病虫害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能够减少患病的可能性。

2. 种植健康种子:使用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育种,避免在种子中传播病菌和虫害。

3. 良好的田间管理:保持田地的清洁,及时清除病虫害患病的植株,减少病害传播的机会。

4. 旋作轮作:通过合理的轮作制度,减少同一作物连续种植引发病虫害的机会。

5. 病虫害监测:定期巡视田地,注意观察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存在。

6. 合理施肥:通过合理施肥,确保植物有足够的养分,增强植物的抵抗力,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7. 使用生物防治剂:采用合适的生物防治剂来控制病虫害,有针对性的对付特定的病虫害,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8.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当病虫害超过可控范围时,可以适量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要掌握使用方法和剂量,遵守安全操
作规程。

9. 利用物理隔离措施:利用遮阳网、防虫网、网笼等物理隔离措施,限制病虫害的入侵。

10. 增加植物多样性:种植不同种类的农作物,可以增加农田的植物多样性,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综上所述,通过综合应用上述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作物的损失。

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农作物是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然而,农作物病虫害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稳定生产,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来应对农作物病虫害。

一、合理灌溉管理首先,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采取合理的灌溉管理措施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基础。

合理的灌溉可以保持土壤湿度适宜,从而减少农作物疾病的发生。

过度浇水或不足的灌溉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合理控制灌溉量和灌溉时间非常重要。

二、优质种苗选择其次,在种植农作物时,选择优质的种苗也是关键。

优质的种苗具有抗病虫害能力强、生长势旺盛的特点。

通过选择抗病虫害性强的品种,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此外,种植时要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种子或幼苗,确保良好的栽培条件。

三、适宜的土壤管理保持土壤的健康和肥力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关键。

适宜的土壤管理可以提高土壤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具体措施包括合理施肥、保持土壤湿度、定期翻耕和清除杂草等。

此外,可以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四、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利用天敌和有益微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通过引入天敌和有益微生物,可以建立起一个自然平衡的生态系统,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释放天敌、施用有益微生物、栽培花卉来吸引天敌等。

生物防治方法具有环保、无公害和长效性的优点,对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五、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尽管化学农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过度使用化学农药不仅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而且容易导致病虫害对农药的抗性。

因此,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要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和使用剂量,避免过度喷洒和滥用农药。

总结: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合理灌溉管理、优质种苗选择、适宜的土壤管理、生物防治和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这些措施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还可以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农作物病虫害病虫害防治技术知识。

2、掌握病虫害防治技术知识。

【教学重点】
掌握常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

【教学难点】
掌握常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

【教学时数】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导入新课:
大家好,我想问一问:大家在种植玉米时发生过玉米病虫害吗?你是如何解决的?
二、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玉米小斑病:一般7月份的降雨量大小和小斑病的发病程度呈正相关,当病株率达70%时,病叶率才开始自下而上的发展;降雨早,病株率上升早;反之就晚。

在病株率70%、病叶率20%时,若遇见中到大雨后,15天左右暴发。

当病株率100%、病叶率30%时,又遇连阴雨天气,就要进行防治。

先摘除玉米底部1-2片病叶集中销毁;喷洒50%多菌灵或70%托布津500倍液,或代森锰锌800倍液等。

玉米大斑病:选择当地主栽品种和长势好的玉米田,采取五点取样,检查每点的病株数、单株叶片数和严重度。

一般病株率达100%、病叶率30%时,有降雨过程,即可进行防治。

可喷洒12%绿乳铜等。

玉米圆斑病:选择抗病品种,采取五点取样,每点查10株,检查病株率和单株病叶数。

一般在抽果穗吐丝盛期喷药防治,用25%粉锈宁500-800倍液。

玉米黑粉病:发现病瘤要及时割除。

玉米病毒病:有玉米粗缩和矮花叶病(花叶条纹病),该病毒是由灰飞虱和蚜虫传播的,而田间的灰飞虱、蚜虫的多少与田间杂草的多少密切相关,而灰飞虱、蚜虫带毒的多少又与小麦丛矮病发生轻重有相关关系,所以可依据小麦丛矮病发生程度来判断玉米病毒病的发生程度。

在防治上主要是消灭杂草和防虫来预防玉米病毒病的严重发生。

在田间调查中,发现可疑病株,应立即拔除,并喷杀毒剂控制,如5%菌毒清等。

玉米螟:注意田间卵孵化差度和幼虫危害情况,并抓住关键时期,对第一代玉米螟进行撒颗粒剂防治。

可用Bt乳剂制成颗粒剂或用白僵菌颗粒剂等撒入玉米大喇叭口内,杀死初孵幼虫。

玉米灯蛾:危害玉米田的主要有红缘灯蛾。

在7月下旬开始调查100株上的卵数和幼虫数量,当发现500株玉米有2块卵,或被咬粒的果穗达15%以上时,立即进行防治。

灯蛾初孵幼虫有集中危害的习性,在玉米吐丝后幼虫较多,可组织人工捉虫,或喷药防治。

三、探讨说说你学习后的认识,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共同解决。

四、本课小结。

第二课时
洋葱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导入新课:大家好,我想问一问:大家在种植洋葱时发生过洋葱病虫害吗?
你是如何解决的?
二、洋葱病虫害防治技术在洋葱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很多病虫害,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在洋葱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虫害主要有葱潜叶蝇、葱蓟马、葱蝇等。

叶片长出2~3个时出现葱潜叶蝇,应用乐果800~1000倍液及时防治。

4~5片叶时,叶腋紧凑便出现葱蝇和葱蓟马,可用灭杀毙6000倍液、乐果1000倍液、辛硫磷1000倍液防治。

进入雨季后虫害较少,开始出现病害,所以在进入雨季之前的6月中、下旬开始喷药预防。

洋葱在生产上常见的病害有紫斑病、灰霉病和软腐病。

紫斑病可用75%百菌清500~600倍液、50%扑海因15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3~4次。

灰霉病可用扑海因1500倍液、50%速克灵2000倍液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防治。

软腐病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视病情隔7~10天喷1次或2次进行防治。

三、探讨说说你学习后的认识,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共同解决。

四、本课小结。

第三课时
籽瓜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导入新课:大家好,我想问一问:大家在种植籽瓜时发生过籽瓜病虫害吗?你是如何解决的?
二、籽瓜病虫害防治技术籽瓜病虫害防治措施1、枯萎病
发病规律:气温达20-25℃空气相对湿度达90%以上时,灌水浸淹瓜根颈部时,会导致病害发生和蔓延,。

病菌一般在苗期浸染,先在细胞内或薄壁细胞间生长,而后进入维管束,在导管内发育,分泌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破坏细胞,阻塞导管,干扰新陈代谢,导致籽瓜萎蔫,中毒枯死。

发病条件:如果选择的地块土壤粘重、地势低洼、连作、排水不良。

前作是棉花、瓜类等易感枯萎病的作物。

管理粗放,施氮肥过多,氮、磷、钾肥配合比例不合理,这些都易导致病害发生和蔓延。

枯萎病在幼苗期、甩蔓期和结瓜期均可发病,尤以结瓜盛期发病最重,经过几天或十几天就可蔓延全田。

防治方法:实行5年以上轮作,前茬以小麦、玉米为宜,氮、磷、钾肥合理配合施用。

播前进行种子消毒,加强田间管理,小水慢灌,瓜沟内无积水。

发病初期,先拔除病株。

可用40%的拌种双粉剂400倍液灌根,每株灌500ml。

若结瓜期发病可喷10%的双效灵水剂200倍液,每7-10天喷一次,以防蔓延。

2、白粉病本地发病时间一般在7月中、下旬,发病速度快,在5-7他天内可使全田籽瓜叶片枯死。

发病规律:病菌流行的最适温度为16-24℃,当空气湿度在25%时,即可发病,随着湿度的增加,发病速度加快,病情严重,特别是雨后转晴,浇水过多,田间湿度大,或高温干旱,或高温高湿交替出现,会导致病害大流行。

另外,密度过大,瓜秧徒长,通风透光不良,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20%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于全田叶面喷洒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3、瓜蚜
生活习性:为害各种瓜类、豆类、茄科、棉花、及各种作物。

以成虫及若虫在青叶或嫩茎上吸食作物液汁生活,本地瓜蚜以卵在寄主上越冬,第二年春孵化,先在越冬寄主上为害,产生有翅蚜再迁飞为害。

主要为害作物生长点及嫩叶,被害叶片卷缩,老叶被害提前枯死,秋末产生性蚜,交尾产卵越冬。

防治方法:(1)、利用瓢虫、草蛉等天敌灭蚜。

(2)、利用黄板诱蚜。

(3)、种植玉米、蚕豆等作物诱蚜带。

(4)、加强田间管理。

(5)、药剂防治,选用乐果、抗蚜威等高效低毒杀虫剂喷杀。

4、地老虎
生活习性:本地一年发生2-3代,以春季为害最重。

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越冬,尤以地边田埂为多。

越冬深度一般在地表7-10cm,早春地老虎幼虫爬到离地面3cm左右处做室化蛹,一般在4月中下旬,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为羽化期,越冬代成虫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产卵。

幼虫在5月上旬大量孵化、为害,1-2龄幼虫为害生长点嫩叶,3龄厚为害幼苗根颈部分。

防治方法:(1)、早春铲埂除蛹(2)、适时早播避免或减少其为害。

(3)、成虫羽化时用黑光灯、糖浆盘、杨树枝把诱蛾。

(4)、幼虫孵化时用嫩菜叶或炒香的麸皮、油渣等,每30公斤拌敌百虫1公斤,拌匀于黑天撒到苗四周诱杀。

三、探讨说说你学习后的认识,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共同解决。

四、本课小结。

第四课时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导入新课:大家好,我想问一问:大家在种植小麦时发生过小麦病虫害吗?你是如何解决的?
二、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小麦全蚀病:在小麦返青期至拔节前,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100克,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克,对水50~70千克,用拧掉旋水片的喷雾器顺垄喷浇小麦根部,效果十分明显,并可兼治小麦纹枯病。

小麦根腐病:在发病初期,用12.5%禾果利20~30克或20%粉锈宁40~50克,对水50~60公斤,拔去喷头对准小麦茎基部喷施,每隔15天一次,连喷两次。

也可用50%强力杀菌剂50毫升、迦姆5毫升,加水40公斤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小麦纹枯病:在小麦拔节初期,每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100~150毫升,对水50~70公斤,顺垄喷浇小麦茎基部。

小麦白粉病和锈病:每亩用20%粉锈宁乳剂50克,对水60~70公斤,在发病始期喷雾。

小麦蚜虫:每亩用10%吡虫啉或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0克,对水50~60公斤喷杀。

小麦红蜘蛛:每亩用2%阿维菌素15毫升,对水30~40公斤喷雾,并兼治灰飞虱,预防丛矮病。

地下害虫:小麦返青后,地下害虫开始上移危害,当麦苗受害株率达3%时,每亩可用3%的辛硫磷颗粒剂2~2.5公斤拌细土50公斤,顺垄撒施,然后划锄。

也可用50%的辛硫磷乳油20~30毫升,对水300~500毫升,拌炒香的玉米糁、豆饼或麦麸1~1.5公斤,于傍晚撒入麦田诱杀。

三、探讨说说你学习后的认识,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共同解决。

四、本课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