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期末复习总结与试题

合集下载

关于大学语文期末考试总结5篇

关于大学语文期末考试总结5篇

关于大学语文期末考试总结5篇大学语文期末考试总结【篇1】转眼睛间,这个学期短暂的大学语文生活随着紧张的复习阶段到来而结束了。

回想这段时间以来,在语文课堂上,老师每一次生动精彩地讲解,都能让我聚精会神地听着并认真做好笔记,在老师的言语中仿佛自己已从枯燥的书本文字里走进了另一个世界,了解文章中的更多相关知识,促使我对文中的内容起了更浓厚的阅读兴趣。

虽然自己白天的工作比较烦琐,但是也利用空闲的时间阅读课本,感觉课本中的每篇文章都是难得欣赏的好作品,所以更会细细的品位作者文中所用的词句,和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在这些课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这样一段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是出自《老子死章》这篇课文,它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事物是从细小的事物发展而来的,同时也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我相信学习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我知道要学习好语文这门课程,并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虽然书本中的内容涉及的知识面也很广,从古代的诗、词、歌、赋到近代的散文、小说,以及外国的文学作品等等的选取,都是教育家们精心编制的,但是我们更应该注重多方面的知识积累,只有这样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哲理,领悟人性中的真善美,启发心智,开拓视野。

语文是我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回忆起那大学生活前的学习,语文这门课程就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从最基本的“听、说、读、写”开始,到归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由浅入深的走了过来,可是当时却有着为“考试而学习”的被动心理,并没有把知识牢固的掌握。

如今自己经参加了工作,接触的人和事物相对更多,越发自己的知识面狭窄,选择继续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个人素质和心理素质,并且总结出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取其精华,剔除糟粕。

大学的学习是一个自发性的完善自我、塑造自我的阶段,学习心态要转为“为自己的发展而学习”,同时也把自己的人生联系在一起。

语文课程的学习就是一种必要的补充,不论学习什么专业,或是从事任何一种工作,乃至将来从事复杂的管理工作等,都需要与他人交流、沟通,说话的语言色彩以及感染力、说服力的培养等也都离不开语文。

2024年大学语文期末总结

2024年大学语文期末总结

2024年大学语文期末总结时光飞逝,转眼间,2024年的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了。

回顾这个学期,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和无限魅力。

在这____字的期末总结中,我将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感悟,对这个学期的学习做一番回顾和总结。

首先,我要感谢这个学期的语文老师。

老师在这个学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才华,引导我们走进文学的殿堂,领悟语文的奥妙。

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我们的引路人和朋友。

老师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兴趣,拓宽了我们的思维视野。

他们耐心地解答我们的问题,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指导和建议。

在这个学期中,我不仅仅是学到了知识,更是受到了语文教育的熏陶和启发。

其次,我要感谢自己的努力和坚持。

在这个学期中,我克服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我每天都坚持背诵古文,拓展词汇量,通过大量的练习和阅读,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我也积极参加各类语文竞赛和活动,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

虽然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收获也是相应的。

我的语文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仅让我对自己的学习有了信心,更为我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我也深刻地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文化传承。

通过学习语文,我不仅仅是在学习文字和语法规则,更是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着千百年来的智慧和情感。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培养我们的人文素养和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名著,我们能够感受到不同的人物性格和情感,开阔自己的眼界,培养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

语文学习使我们成为独立思考和审美的人,更使我们成为有担当和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

在这个学期中,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发现自己在阅读理解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

《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班级:学号:姓名:教师:题型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1、在政治上提倡“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在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积极创办私学的人是:A、孔子B、董仲舒C、荀子D、庄子2、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A、《离骚》B、《楚辞》C、《诗经》D、《乐府诗集》3、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诗人,其诗风格:A、平易自然,和谐优美B、质朴刚健,强调兴寄C、白描绘景,节奏调谐D、沉郁顿挫,音节悲壮4、北宋时期第一个专力写词并大量制作慢词的著名词人是:A、苏轼B、柳永C、李煜D、李清照5、文学史上合称“元曲四大家”的是:A、王实甫、白朴、马致远、关汉卿B、王实甫、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C、关汉卿、白朴、王实甫、郑光祖D、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关汉卿6、后叙主要进行说明、考订、补充或议论,用以A、补充前言B、补充正文C、补充注释D、补充后序7、散文一清峻著称,发展和完善了寓言、山水游记等文体,达到很高成就,著有《永州八记》的是:A、欧阳修B、韩愈C、柳宗元D、苏轼8、肯定中国盛唐文化“给予当时的日本文化带来巨大的刺激和恩惠”的是:A、东山魁夷的《唐招提寺的魅力》B、淡海三船的《唐大和尚东征传》C、井上靖的《天平之甍》D、安藤更生氏的《鉴真大和尚传之研究》9、“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的修辞一样的是:A、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B、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C、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10、《绳子的故事》中被流言杀死的是:A、马朗丹B、布列东C、乌勒布雷克D、奥士高纳二、多项选择11、下列语言属于《孟子·尽心下》的有: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C、失其民者,失其心也D、是故得乎民而为天子12、“诗六义”是:A、风、雅、颂B、礼、乐、射C、赋、比、兴D、御、书、数13、和“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中“将”字用法一致的有:A、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B、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C、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D、欲将以有为也14、和“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句使用了同样修辞的有:A、通五音六律滑熟。

《大学语文》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空5分,共20分】1.袁枚:2.《诗经》3.柳宗元4.近体诗二、词语解释(每词2分,共10分)1.“赵盾弑其君”中“弑”是什么意思?2.“夫黄雀其小者也,黄鹄因是以”中“因是以”是什么意思?3.“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中“固”是什么意思?4.“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中“我之谓”的是什么意思?5.“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中“见”是什么意思?三、默写(本题10分)默写李密《陈情表》之中一段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结束)四、分析题(15分)研读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一段著名的内心独白,分析哈姆雷特的心理特征。

引文: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

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

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

大学语文 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 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文化历来强调对教育的重视,孔子是中国教育的代表人物之一。

孔子提出了“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理念,强调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他强调“温故而知新”,认为对过去的知识进行学习和积累,是开拓未来的基础。

问题:1. 孔子强调学习的目的是什么?2. 孔子认为对过去的知识进行学习和积累的作用是什么?答案:1. 孔子强调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2. 孔子认为对过去的知识进行学习和积累是开拓未来的基础。

试题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作家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他的作品真实地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对于当时的社会风气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鲁迅的文笔简练而有力,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并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问题:1. 鲁迅是什么时期的作家?2. 鲁迅的作品有什么特点?3. 鲁迅的作品对后来的作家有什么影响?答案:1.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作家。

2. 鲁迅的作品真实地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文笔简练而有力。

3. 鲁迅的作品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试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古代文化中有一种传统叫做“礼仪之邦”。

这是因为中国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礼貌和尊重。

中国人注重家庭观念和家族关系,尊重长辈、孝敬父母是中国传统的美德。

古人有云:“有敬父母则孝,有敬长则弟,有敬朋友则友,有敬上则臣,有敬师则师。

”问题:1. 中国古代文化中有一种传统叫做什么?2. 中国人注重哪些价值观念?3. 古人认为有敬父母、敬长、敬朋友、敬上、敬师是什么美德?答案:1. 中国古代文化中有一种传统叫做“礼仪之邦”。

2. 中国人注重家庭观念和家族关系,尊重长辈、孝敬父母是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

3. 古人认为有敬父母则孝,有敬长则弟,有敬朋友则友,有敬上则臣,有敬师则师是美德。

试题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复习课程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复习课程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8分。

)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A、郭茂倩B、刘向C、司马迁D、班固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A、七言律诗B、七言歌行C、五言绝句D、七言绝句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A、屈原B、白居易C、杜甫D、辛弃疾4、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著名作家是()A、巴金B、郁达夫C、老舍D、朱自清5、诗集《女神》的作者是()A、闻一多B、戴望舒C、郭沫若D、冰心6、冰心《往事》(——之十四)借助对大海的描绘。

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志,这叫做()A、铺张扬厉B、托物言志C、映衬对比D、渲染烘托7、屠格涅夫《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虽()A、比喻B、拟人C、象征D、夸张。

8、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A、顺叙B、倒叙 D、插叙 D、平叙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6分。

)1、下列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是()A、王维《山居秋瞑》B、李白《送盂浩然之广陵)C、王昌龄〈从军行》D、社甫《登高》E、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2、下列作品集属于朱自清创作的有()A、《踪迹》B、《风景谈》C、《背影》D、《欧游杂记》E、《闲书》3、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指出长辈对子女的关怀应体现在()A、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B、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C、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D、让他们走一条既走的生活道路E、培养他们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4、屠格涅夫《门槛》通过一组象征性形象,()。

A、反映俄罗斯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而英勇斗争的情景B、赞颂革命者的献身精神C、揭露专制社会对革命者的迫害D、表现了对“圣人”的崇拜E、斥责诬蔑革命事业的庸人和帮凶5、构成完整的小说世界的要素有()A、人物B、时间C、地点D、情节E、环境6、培根在《论学问》中指出,治学的目的是()A、幽居养静B、权衡轻重C、善于辞令D、变化气质E、审察事理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4分)1、“_________,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名句。

大学语文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7题,每题1分,共47分)1.根据“在青少年时代,每一次阅读跟每一次经验一样,都会产生独特的滋味和意义;而在成熟的年龄,一个人会欣赏(或者说应该欣赏)更多的细节、层次和含义。

”这句话,理解青少年时代的阅读和成年时阅读的区别,下列哪个答案最确切?A、青少年时代的阅读更注重情感的体验,故事的经历,相对比较感性。

而成年时的阅读更会注重精神哲理,并将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更加理性。

B、青少年时代的阅读不值一提,成年时的阅读才有价值。

C、青年时代的阅读仅仅只是一种经验,而成年时的阅读更讲究实际的功用。

D、青年时代的阅读不需要太多重视,成年时代多阅读就行。

正确答案:A2.陶渊明写道,“抚孤松而盘桓”,他喜欢松树的原因为:()A、松树材质好B、松树有劲节C、夏天可以在其下乘凉D、松树隐喻故乡正确答案:B3.裴多菲奠定了()的基石,被人誉为“是在被奴隶的鲜血浸透了的、肥沃的黑土里生长出来的‘一朵带刺的玫瑰’”。

A、奥地利民族文学B、匈牙利民族文学C、俄罗斯民族文学D、启蒙运动文学正确答案:B4.“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的下一句是A、众人夸B、极奢华C、极富华D、竟豪奢正确答案:D5.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在()年。

A、1955B、1953C、1952D、1954正确答案:D6.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读了四十多年的书,当摄猎的范围也相当地广泛。

摄猎改为涉猎B、这中间,我非常喜欢读诗,但父亲不准读,因为当时科举虽然早费了,但父亲似乎还以为会恢复的。

“早费了”改为“早废了”。

C、受到老先生不断的锤练,才逐渐使我从人人的肤浅中挣扎出来。

锤练改为锤炼D、我当时虽然读了不少的线装书,但回想起来,并没有得到做学问的门径正确答案:D7.陶渊明思想主要综合了哪两家?A、道家道教B、佛教墨家C、儒家道家D、儒家佛教正确答案:C8.“长干里”在今天的()。

A、扬州B、宣州C、杭州D、南京正确答案:D9.根据教学视频,诗人席慕蓉的祖籍为()。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红楼梦》中,贾宝玉身上佩戴的玉是:A. 蓝田玉B. 羊脂玉C. 翡翠玉D. 玛瑙玉答案:B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A. 《狂人日记》B. 《呐喊》C. 《边城》D. 《彷徨》答案:C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A二、填空题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______。

答案:民间歌谣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是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

答案:孟浩然3.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首领是______。

答案:宋江三、简答题1. 简述《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背景及其意义。

答案: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统一北方后,意图南下统一全国,与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进行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此战以联军的胜利告终,阻止了曹操的南下,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2. 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三个主要特点。

答案:孙悟空具有超凡的武艺、机智灵活的头脑和不屈不挠的斗志。

他能七十二变,一个筋斗云能翻十万八千里,具有极强的战斗力和变化能力;他机智过人,多次巧妙地解决了取经路上的困难;他具有坚定的信仰和不屈的精神,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坚持取经的决心。

四、论述题1. 论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及其悲剧命运。

答案:林黛玉性格多愁善感,才情出众,但同时也十分敏感和脆弱。

她对贾宝玉有着深厚的感情,但因为家族的衰落和个人命运的不幸,最终未能与宝玉结合,她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个人命运的束缚和对女性命运的不公。

2. 分析《论语》中孔子的“仁爱”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孔子的“仁爱”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提倡以爱人之心待人,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相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诗经·蒹葭》的主旨,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说法()A.君主求贤招隐之意C.是一首情诗B.怀友访旧而不得见的惆怅之情D.人生境界的象征4.下列潮州旅游景点与韩愈有关的是()A. 广济桥B. 韩文公祠C.祭鳄台D.叩齿庵6.下列诗歌中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有()A.《长恨歌》B.《琵琶行》C.《春江花月夜》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1.《楚辞·渔父》展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一个洒落超脱,全身远害;一个坚守信念,宁为玉碎。

在屈原的执著与渔父的旷达之间,你选择哪个?为什么?2.鲁迅《复仇》揭示了中国国民的劣根性之一“看客心理”。

依你所见,文中男女二人是为了向看客复仇“毫无动作”呢,还是“照所欲而行”呢?为什么?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春江花月夜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简述《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

1.句式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句的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语言质朴优美,音节和谐明快,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富于艺术感染力。

2.谈谈你对《楚辞·渔父》的理解。

通过虚拟的人物对白,表现了屈原内心的矛盾冲突。

理想碰壁,是保全自己的理想,还是舍弃自己的理想,面临着抉择。

渔父的洒落脱尘,全身远害;屈原的执着,坚守信念的形象。

没有褒贬,只有志趣取舍的差异与理解。

3.分析鲁迅《复仇》中“复仇”的复杂内涵。

复仇的复杂性就在于主人公的两难抉择的精神困境,被看者“毫无动作”、使旁观者“无戏可看”,固然实现了对看客的复仇,但代价却是自主选择爱或死之权利的丧失;然而如果“照所欲而行”呢?则固然可以自主选择爱或死之权利,却必然成为旁观者赏鉴的对象——也许这本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4.试分析戴望舒《萧红墓畔口占》这首诗:“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4.这是首哀悼友人的诗作。

全诗感情深厚浓挚。

第一句透过寂寞满怀的感情基调,传达作者心情的沉重和对友人的哀思。

第二句,红山茶寓意浓烈,既是表明死者生前生命的绚烂,更是悼者心情的庄严与热烈。

第三句,既是对美好将来的寄寓,也是对死者身后后寂寞的心情表达。

末句,逝者的安详与静谧,既是对生者的宽慰,更是对逝者安息的瞩望。

语言干净洗练,感情克制而深挚,平淡中见深厚,是一篇佳作。

5.结合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谈谈你对苏轼词风的认识。

《临江仙·夜归临皋》:5.主要分析出苏轼遭贬时期,虽身处逆境,但仍表达出豪放旷达的胸襟,如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气度。

另一方面透过苏轼的词也能看到其内心复杂的情感,如他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所蕴含的意思。

1.以下是两首临“水”怀人之作,试分析两首诗艺术风格的异同。

《诗经·蒹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皆可理解为描写爱情的诗。

《诗经》当中的描写就比较朦胧迷离,古诗十九首则是比较多的是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举这两首诗其中的句子作例子来证明)。

2.试分析张爱玲《天才梦》的语言、思想等方面的艺术特点,并着重谈谈你对文中节选部分加下划线文字的理解。

《天才梦》(节选):(1)叙述自己少时的天才表现和种种乖僻,抒发一个天才还未实现梦想之时的心情与感受,揭示出在世俗的成名愿望与深刻的生命悲剧意识之间矛盾徘徊的烦恼,道尽“人世沧桑”。

用轻缓的笔触,平淡地叙述她的天才梦的,语言朴质、平易、干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与感染力,但时不时又会冒出几句奢华、睿智、生动、深邃的话,将大俗与大雅、华美与冷寂糅合在一起,恰到好处。

(2)“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道尽人间沧桑,令人惊奇,也令人回味无穷。

天才替她披上一袭华美的袍子,生活却恶作剧般地在袍子的夹缝和里子里,放满蚤子,使她厌恶、烦恼。

华美的袍能够给人带来生命的欢悦,而蚤子只能让人体会到生命被撕咬的痛苦。

这二者恰恰构成了生命本质的两面。

3.结合下面两首诗谈谈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成就。

《无题》(二首),其一:其二:李商隐的无题诗营造了一种朦胧多义的诗境,词义飘渺难寻,凄艳浑融的风格。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他有独特的:1)独特的意象群;2)技法纯熟; 3)情感统一。

在思想内涵上面李的无题诗善于把复杂难以言说的内心情感化为语词的寄托,通过比兴、用典等方式,表现婉曲幽晦的内心情感。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评论哪篇文章“最得风人深致” D.《诗经·秦风·蒹葭》3.被后世称为“五言之冠冕”是()B.《古诗十九首》2.“太仓稊米”这个成语出自()A.《庄子·秋水》7. 被称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的是() D.鲁迅5.《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的作者是() B.晏殊10.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是()B.《尝试集》11.“雨巷诗人”是() A.戴望舒1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出自韩愈的( D.《进学解》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A.《黄金时代》 B.《青铜时代》 C.《白银时代》1.如何理解“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翻译:沧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浊,可以洗我的脚。

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

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

渔父走了,唱出了上面的几句歌:沧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浊,可以洗我的脚。

这仍是“与世推移”的意思。

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

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

至于“深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是大可不必。

屈原和渔父的谈话,表现出了两种处世哲学。

8、在我国现代诗歌史上,最能体现“五四”精神的诗集是()A.《女神》9、从李清照《声声慢》词中“将息”、“怎生”、“次第”、“了得”等词语看来,这首词语言上的一个特点是() C .采用经史语10、"五四"运动后,郭沫若发起组织的新文学团体是()C、创造社11、茅盾是()的发起人之一。

文学研究会13、徐志摩是()的骨干。

C. 新月社1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这三句的对仗形式是( C. 鼎足对1、鲁迅著名的短篇小说集是()B .《彷徨》 D .《呐喊3、大量用典是辛弃疾词的特色,在《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词中使用的典故有()A.求田问舍B.木犹如此,人何以堪C.菰羹鲈脍1、说说柳永对中国词史的贡献。

1.柳永对中国词史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他是长调慢词的首倡导者(2分)。

其二,他用俗语填入词中(2分)。

其三,他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及艺术容量(2分)。

2、说说《诗经》、《楚辞》的一些不同点:(如产生时间、地域、作者、篇幅、风格等等)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从汉代始就成了屈原等人作品的总集名。

(1分)a.产生的时间、地域、作者;(2分)(a)产生的时间、地域:诗经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产生的地域相当广阔,楚辞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

(b)作者:诗经的作者众多:有普通百姓,有公卿士大夫,还有当时对作品分类加工的高级乐官太师等。

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

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者。

据《史记》记载,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现存的《楚辞》总集中,主要是屈原及宋玉的作品。

b.风格、内容;(2分)(a)风格:诗经大多质朴优美,楚辞大多华美瑰丽。

(b)内容:诗经偏重客观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题材有民生疾苦的、恋爱婚姻的、生产劳动的、祭祀宗庙或神灵的等。

楚辞大多偏重借助对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等的叙写抒发作者个人的主观情感。

c.形式、长短、章法;(1分)《诗经》以四言为主,杂以一到九言。

《诗经》中多种多样的句型,可说是后代各种诗体发展的滥觞。

押尾韵,形式多样,奠定了我国诗歌押韵的基本样式。

善用重章叠句来表达思想感情,使诗歌在音律上和修辞上均收到美的效果。

楚辞以七言为主,它的比兴寄托手法,不仅运用在遣词造句上,且能开拓到篇章构思方面,为后人提供了创作的楷模。

而它对其后的赋体、骈文、五七言诗的形成,又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3、选择杜甫的一两首代表作,说说杜甫诗的艺术特色。

3杜诗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所呈现出的主体风格是“沉郁顿挫”。

所谓“沉郁顿挫”,是指杜诗内容上的博大精深,忧愤郁勃;形式上的波澜老成,顿挫变化;语言上的精炼准确,含蓄蕴藉。

从而形成了千汇万状、地负海涵、博大宏远、真气淋漓的美学风貌。

(2分)(1)杜诗的主要风格是沉郁顿挫。

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语言的刚健、遒劲,音调的铿锵有力,章法的曲折变化等因素。

(1分)(2)杜甫的诗歌最基本的艺术特征就是高度的现实主义精神。

杜诗善于观察现实生活,提取生活中的典型素材,用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

如“三吏”“三别”杜诗善于在客观现实生活的描写中透入自己的主观情感与思想倾向,常常是将叙述、描写和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杜甫的叙事诗还常常运用真实细腻、精确传神的细节描写手段来细致地表现现实生活。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形象描写《石壕吏》。

(1分)(3)杜甫诗歌的语言精工凝练而又丰富多彩。

自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杜甫十分注意锤炼字句,增强了诗歌语言内涵和表现力。

杜诗的语言既有精炼苍劲,深刻精警的特点,也有通俗自然、清新流丽等多样化的特征。

(1分)(4)杜甫的诗歌诸体皆备,而且各体都有名篇,在诗歌体裁的运用上可谓集前人之大成,并以其创作实践推动了诗歌体裁的建设和发展。

杜甫的乐府诗“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白居易《乐府古题序》),直接启示了中唐新乐府运动。

杜甫运用古诗的形式写出了内容深刻的长篇巨制。

杜甫的律诗写得最多,成就也最高,尤其七律在他手中已运用得相当纯熟。

(1分)1、韩愈在《答李翊书》中写道:“将蕲至于古之产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哗,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12分)请回答:(1)概叙这段话的意思。

(2)这里的“实”和“光”比喻什么?(3)这段话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4)除比喻外,这里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1)只有加强内在的修养,才能取得为文立言的成就。

(4分)(2)“实”和“光”比喻为文立言的成就。

(4分)(3)类比法。

(2分)(4)对偶。

(2分)4.我国古代第一位著名的田园诗人是()A.陶渊明9.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的“柳三变”是指()D.柳永11.《红楼梦》中“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是指()D.王熙凤16.茅盾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为()D.《子夜》20.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为()D.《边城》4.下面属于“初唐四杰”的是()A.杨炯C.卢照邻D.骆宾王E.王勃7. 现代文学史上被成为“吹芦笛的诗人”是艾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