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复习典型例题共72页
高中生物复习资料(必修三) 种群数量的变化

高中生物复习资料(必修三)(五)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姓名:___________执笔人:张纪琴核对人: 侍东升【学习目标】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4.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学习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学习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学习方法】课前导学、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创新【学习过程】A.自主学习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的数学形式。
建立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步骤。
特点提醒:针对具体事例理解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要同时联系实验设计的步骤。
二、种群数量的变化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从教材的两个实例看出,种群呈____________增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的原因是: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结构总是___________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__________________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___________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种群的___________降低,___________增高。
当死亡率增加到与出生率___________时,种群的增长就会___________,有时会___________在一定的水平。
“S”型曲线是指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___________后,数量趋于___________的增长曲线。
高中生物必修三练习题及答案

生物必修三选择题高二(13)班杨铭1、下图表示反射弧中一个神经元的局部模式图。
当人体内兴奋经过该神经元时,在神经纤维膜内外的局部电流方向是:()A.都是由左向右 B.都是由右向左C.膜内由左向右,膜外由右向左 D.膜内由右向左,膜外由左向右2、给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进行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主要是利用什么调节? ()A. 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C. 激素调节D. 内分泌调节3、如果某患者支配右手的传出神经受损,其他部分完整,则:()A.针刺左手不会发生缩手反射 B.针刺右手会发生缩手反射C.针刺左手不会感觉疼痛 D.针刺右手会感觉疼痛4、小明的手指不小心被刀割伤时,由于疼痛而咬紧牙关。
这个过程中,他的神经兴奋传递途径是:()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手部感受器;④脊髓;⑤牵动上下颌的肌肉;⑥脑A.③①⑥②④⑤ B.③①⑥④②⑤ C.③①④⑥②⑤ D.③⑥④①②⑤5、19世纪,世界上很多著名的科学家试图通过研碎胰腺的方法来获得其中的胰岛素,但都没有获得成功,后来有科学家通过结扎胰管让胰腺退化然后单独研碎胰岛的方法成功获得了其中的胰岛素。
下列关于分析失败的原因中,最可能的是:()A.当时研磨技术比较落后,研磨不充分B.研磨时选取的胰腺部分正好不含有胰岛C.研磨过程中,胰腺中的消化酶把胰岛素分解了D.胰岛素和胰腺内的其他物质紧密结合,不容易分离6、当人们参加强体力劳动大量出汗时,为了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必须进行多项调节,其中包括:()①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②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④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A.大于7.35~7.45B.小于7.35~7.45C.维持在7.35~7.45D.稳定在3~48、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 ℃降至5 ℃,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增加、增加、减少、不变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9、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则尿量增加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加强10、盛花期的连续暴雨影响植物的正常受粉,为防止减产,采用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高中生物必修3试题(含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3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人体的体液是指( )A.细胞外液和消化道B.细胞内液和血浆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C.血浆,组织液,淋巴2. 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B .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C .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 .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3.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B .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C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D .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A.温度B.酶C. pH 值D.渗透压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血液是红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 .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C .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D .毛细淋巴管细胞生活的直接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 .CO 2、O 2B .H 2O 、Na +C .C 6H 12O 6、尿素D .血红蛋白、氧化酶7.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8.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9.在反射活动中能够起分析综合作用的部分是()A.传出神经 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 D.感受器10. 一个正常人从35℃的环境进入18℃的空调房间,机体发生的变化是 ( )A.散热减少,产热随后增加 B.散热增加,产热随后减少C.散热减少,产热随后减少 D.散热增加,产热随后增加11.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A.大脑皮层,下丘脑 B.下丘脑,大脑皮层C.下丘脑,下丘脑 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兴奋可以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由⑥⑦⑧构成的突触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B.释放④的过程需要②提供能量,所以属于主动运输过程C.结构③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D.⑤具有特异性,一般是由蛋白质组成的13.张磊同学由于高三学习紧张未吃早餐,下列有关他上午第四节课时体内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肌糖原合成量增加B.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降低C.胰岛素分泌增加D.胰高血糖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14.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B.下丘脑既参与神经调节又参与体液调节C.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增加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D.寒冷能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15.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①生长激素②甲状腺激素③胰岛素④性激素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②④16.取出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将电位计的两个微型电极a、b分别置于神经膜外,强刺激c处,电位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A.不发生偏转B.发生一次偏转C.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17.产生抗体的细胞()A.吞噬细胞B.靶细胞C.T细胞D.浆细胞18.(2013·潍坊高二检测)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2、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C.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D.物质a主要分布在血清中19.扦插时,保留有芽和有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A.迅速生长B.进行光合作用C.产生生长素D.储存较多的有机物20.如图分别代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燕麦胚芽鞘,其中琼脂切块是经胚芽鞘尖端处理过的(A 选项中有一胚芽鞘尖端套锡纸小帽),胚芽鞘表现出生长方向相同的一组是()21.如图是一个正在生长的幼苗,将其水平放置,其中哪个点不能表现出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生理效应()A.a B.b C.c D.d22.右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芽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A点的浓度促进芽生长②B点的浓度是促进芽生长的最适浓度③C点的浓度抑制芽生长④D点的浓度抑制芽生长A.②④B.③④C.①②D.②③23.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合成分泌的微量有机物B.植物的向光性可以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较多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伸长,所以在茎尖、根尖含量较多24.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A.乙烯B.吲哚乙酸C.吲哚丁酸D.2,4-D25.下列可以成为种群密度的是( )A.一个池塘中各种鱼的总数 B.全世界的人口数量C.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鸟类 D.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26.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而使它们能( )A.有效避免竞争B.合理利用环境资源C.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D.以上都正确2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2008年,宜昌市的人口出生率为7.17‰B.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C.蜜蜂等动物遇到敌害,常集群攻击D.由于水葫芦的入侵,某湖泊中莲的死亡率比较高28.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组成一个生物群落B.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C.群落中,生物种类越多,生存斗争越激烈29.在一个阴湿低洼的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和木耳的朽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老鼠等动物,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一个( )A.生物群落 B.种群 C.食物网D.以上都不对30.如图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的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增长率为0B.种群增长过程中d点增长率最大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D.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3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 B.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32、一个自然群落中的一条普通食物链的顺序是( )A.自养生物→食草动物→异养生物B.自养生物→食草动物→次级消费者C.异养生物→食草动物→次级消费者D.自养生物→次级消费者→异养生物33.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显现。
生物必修三高考真题专题整理含答案

专题1内环境及其稳态1. (2020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D 某人进入高原缺氧地区后呼吸困难、发热、排尿量 减少,检查发现其肺部出现感染,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被确诊 为高原性肺水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患者呼吸困难导致其体内CO?含量偏高B.体温维持在38℃时,该患者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肺部组织液增加D.若使用药物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可使患者尿量增加2. (20如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图是人体稳态调行机制的示意图,①〜④表示相关的激素。
请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长跑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压力感受器激活心血管中枢,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 递质作用于心脏及血管细胞膜上的,从而降低血压,该调节方式属于 调节。
(2)该同学因运动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升高,激活位于 的神经元A,促使其合成和分泌 __________ (填①的名称),进而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该调节方式属于 调节。
(3)该同学因运动体温升高,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行皮肤血管和汗腺,增加散热:运动后,神经 I 体温下降I 库吸收增加11血压下降甲状腺肾脏 ④ 血管 心脏元B合成和分泌②减少,导致③、④合成和分泌____________ ,减少产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激素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 ,其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 «3.(江苏省扬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下图方框内为人体内某组织或器官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i端;■可! n揣A.B中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A渗回B和渗入C的量相差不大C.若图示方框为肝脏,则饱饭后B中II端比【端葡萄糖含量低D.若图示方框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B中II端比【端胰岛素含量高4. (2020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三模拟)人在饥饿时或遇到寒冷刺激,机体会进行一系列稳态调行活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免疫调节(二)特异性免疫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免疫调节(二)特异性免疫](https://img.taocdn.com/s3/m/d37feb4c01f69e31433294b0.png)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抗原和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天花病毒、结核杆菌是抗原B.抗原一般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C.预防乙肝的疫苗是抗体D.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2. (2015 杭州外国语学校期中)1962年英国格拉斯医院Griet在非近交的小鼠中偶然发现有个别无毛且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的小鼠,称为裸小鼠,用“nu”表示裸基因符号。
纯合型雌裸小鼠nu/nu受孕率低,乳腺发育不良、且有食仔的习惯。
将淋巴细胞脑膜炎性脉络病毒(LCMV)经脑内接种于裸小鼠,未导致其死亡,仅出现持续的病毒血症。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裸小鼠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B.将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经脑内接种于裸小鼠,未导致其死亡,仅出现持续的病毒血症,这说明裸小鼠淋巴细胞正常,细胞免疫也正常C.生产上一般采用纯合型雄鼠与杂合型雌鼠交配(♂nu/nu×♀nu/+)可获1/2纯合型子代D.将分泌生长激素的鼠垂体肿瘤细胞培养后接种至裸小鼠体内,会引起被接种的裸小鼠出现持续体重增加3. 用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初次感染小鼠后 ( )A.使小鼠产生过敏反应B.产生的抗体不能与该病毒结合C.小鼠体内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浆细胞D.短期内,再次受到该病毒感染后不会产生更多的抗体4. 哮喘是世界性顽症,最新研究发现哮喘的生化接触点潜伏在淋巴细胞中。
下图为人的淋巴细胞的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②为B细胞B.细胞⑤产生的物质为球蛋白C.细胞⑤为靶细胞D.阶段Ⅳ、Ⅴ为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5. 右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A.B细胞B.T细胞C.浆细胞D.效应T细胞6.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A.①④⑤⑦B.①②③⑦C.③④⑤⑦D.②③⑥⑦7. 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⑤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产生抗体D.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体液免疫过程8. 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
人教版江苏宝应画川高中高二生物必修三期末复习典型简答题汇编(必修)

08-09高二生物期末考试复习典型简答题汇编(必修) 08.12.26一、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1.下图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人的体液是指图中标号____________,而内环境不包括其中的标号______部分。
(2)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是如何从组织细胞到达毛细血管的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标号表示)。
(3)组织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种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才能排出体外。
二、神经调节:2.右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膜电位表现为。
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刺激产生兴奋时,表现为,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2)兴奋是在神经元之间通过来传递的。
该部位又由、突触间隙、三部分组成。
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方向只能是。
(3)假设M是一块肌肉,现切断a处,分别用阈值以上的电流刺激Ⅱ、Ⅲ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Ⅱ处,肌肉;刺激Ⅲ处,肌肉。
3.右图是突触模式图,据图回答:(1)用箭头在图下方的长框中标出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
(2)图中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3)图中③内含的化学物质称为______________,它们通过④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将与⑤上的________结合,将引起⑤部位的电位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激素调节:4. 右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1)图中①表示 激素,②表示 激素。
(2)若给该动物注射一定量激素③,血液中激素①和②的浓度的变化是 ;若切除该动物的甲状腺,血液中激素①和②的浓度的变化是 。
(3)稳态是人体细胞正常代谢的必要条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册优质习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全册优质习题及答案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
(1)概念:在生物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2)组成及比例⎩⎪⎨⎪⎧ :约占2/3 :约占1/3 2.内环境。
(1)概念:由____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2)组成及关系:(3)将下列细胞与其生活的内环境连接起来。
①组织细胞 a .组织液、血浆②毛细血管壁细胞 b .组织液、淋巴③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c .淋巴、血浆④血细胞 d .组织液⑤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e .血浆点拨:(1)血浆不同于血液,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因而血浆仅是血液的液体组成成分,是各种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尿道等虽位于人体内,但它们与外界相通,属于人体的外界环境,所以,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在体内暂存,不属于体液。
答案:1.(2)细胞内液细胞外液2.(1)细胞外液(2)①血浆②淋巴(3)①-d ②-a ③-b ④-e ⑤-c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主要成分。
2.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的异同。
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
3.细胞外液的本质:是一种________,类似于海水。
答案:1.蛋白质无机盐营养物质代谢废物2.蛋白质3.盐溶液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1.渗透压。
(1)概念:溶液中____________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具体如下表:(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___和______。
2.酸碱度。
(1)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为__________。
(2)维持因素:与血浆中的__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3.温度。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_左右。
高三生物必修三第一章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本章练测(人教版必修3)一、非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人体不同种类的体液之间,浓度差别最大的一组是()A.血浆与组织液的HCO3-B.组织液与细胞内液的蛋白质C.血浆与组织液的Cl-D.组织液与淋巴的Na+2.下列哪项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明显变化引起的病症?()A.浮肿B.手足抽搐C.贫血D.尿毒症3.正常情况下,动物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O2的数量主要取决于()A.组织液中O2的浓度B.细胞膜上O2载体的数量C.细胞液中CO2的浓度D.细胞中ATP的数量4.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A.甲状腺激素、O2、尿素、小分子蛋白质B.氨基酸、麦芽糖、CO2、Na+C.蛋白酶、Ca2+、血红蛋白、葡萄糖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5.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A.尿液与汗液的排出B.血液中CO2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C.血液运输养料与废物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6.下列关于人体体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都存在于细胞内B.体液构成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两部分D.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与淋巴三部分7.(2012·北京海淀区模拟)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B.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C.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环境是③④⑤D.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8.血浆中Na+与Cl-起的作用是()A.维持体温B.维持血浆的酸碱度C.维持血浆的渗透压D.维持血浆的黏稠度9.(2012·山东聊城模拟)下列物质中,都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一组是()①抗体②激素③糖原④呼吸氧化酶⑤染色体⑥胰淀粉酶⑦无机盐A.①②③⑥B.②④⑥⑦C.①②⑤⑦D.①②⑦10.下列关于渗透压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B.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则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之亦然C.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离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组织液中水分的多少,水分多则渗透压大1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稳态都是在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下实现的B.免疫系统对稳态的维持是通过其防卫、监控与清除功能实现的C.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的pH会发生较大的变化D.人体内任一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都由血浆、组织液与淋巴组成12.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D.成年人出现抽筋13.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A.喝牛奶,进入胃中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C.口服抗菌药物D.肌肉注射青霉素1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通过人体自身调节实现B.包括水与无机盐平衡的调节C.包括pH的调节、血糖的调节D.体温的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范畴15.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B.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6.人在静脉注射时所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与血浆浓度基本相同,其原因是()A.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B.使体内增加水分C.使体内增加无机盐D.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17.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常人血浆的pH在7.35~7.45之间B.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对血浆的酸碱度起缓冲作用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D.内环境的稳态是体液调节的结果18.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