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红素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合集下载

提取辣椒色素实验报告

提取辣椒色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辣椒色素的提取原理和方法。

2. 掌握辣椒色素提取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3. 评估不同提取方法对辣椒色素提取效率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 成熟的干燥红辣椒- 丙酮、正己烷、异丙醇、正己烷等有机溶剂- 水浴锅- 索氏提取器- 烘箱- 离心机- pH计- 色谱仪2. 仪器:- 分析天平- 超声波清洗器- 移液器- 滤纸- 烧杯- 试管三、实验方法1. 红辣椒预处理:将红辣椒去蒂、去籽,然后粉碎成粉末状。

2. 提取方法:- 方法一:丙酮提取法1. 称取一定量的辣椒粉末,加入适量的丙酮,混合均匀。

2. 将混合物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在90℃下进行提取。

3. 提取完成后,将提取液过滤,滤液用离心机分离固体杂质。

- 方法二:正己烷提取法1. 称取一定量的辣椒粉末,加入适量的正己烷,混合均匀。

2. 将混合物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在90℃下进行提取。

3. 提取完成后,将提取液过滤,滤液用离心机分离固体杂质。

3. 精制过程:- 将提取得到的辣椒红粗产品用一定量的丙酮进行溶解。

- 将溶液在90℃、0.09MPa的条件下进行减压蒸馏浓缩,同时回收丙酮。

- 使用pH计监测溶液pH值,调节至中性。

- 将中性溶液过滤,滤液用离心机分离固体杂质。

4. 色素含量测定:- 使用色谱仪对提取得到的辣椒色素进行含量测定。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丙酮提取法:- 提取率:根据辣椒红粗产品重量与提取液重量之比计算,提取率约为15%。

- 纯度:提取得到的辣椒色素纯度较高,颜色鲜艳。

2. 正己烷提取法:- 提取率:根据辣椒红粗产品重量与提取液重量之比计算,提取率约为12%。

- 纯度:提取得到的辣椒色素纯度较高,颜色鲜艳。

3. 精制过程:- 通过减压蒸馏浓缩,辣椒色素的纯度得到进一步提高,颜色更加鲜艳。

4. 色素含量测定:- 使用色谱仪对提取得到的辣椒色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辣椒色素含量较高。

五、实验结论1. 丙酮和正己烷均可作为辣椒色素的提取溶剂,其中丙酮提取率更高。

实验:从红辣椒中分离红色素

实验:从红辣椒中分离红色素

目前世界各国均批准使用辣椒红色素,国际国内市 场潜力很大,前景乐观。辣椒红是目前世界销量最 大的天然色素,也是最走俏的产品。国外主要生产 国有西班牙、印度等国,目前供不应求。美国一年 需4000t 天然色素,其中辣椒红色素约1000t ,日本 每年需辣椒红约500t ,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 西欧市场的需求量也很大。世界每年对辣椒红色 素的需求量约8000t ,国际市场潜力很大。我国辣 椒资源十分丰富,供大于求,南北均有种植,我国每 年大量出口韩国、日本、欧共体等。辣椒红色素 国内市场需求很大,国内三资企业出口产品和婴幼 儿食品生产厂、饮料厂均使用天然辣椒红色素。
试剂 :干燥红辣椒;二氯甲烷;石油醚;乙酸乙

4. 薄层色谱分析色素
1.5 g 干燥辣椒粉,去籽后放入烧瓶中,加 入10mL的二氯甲烷,沸石,水浴60℃加热 回流20min。 将回流的烧瓶升高,离开水浴锅恢复至室 温后。 常压过滤除去不溶物,水浴60℃蒸馏浓缩 滤液至1-2mL,得到粗的色素粘稠液,将 粘稠液收集到干净干燥的试管中待用。
从红辣椒中分离红色素
(综合化学实验)
1. 实验目的
了解提取天然产物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进一步掌握薄层层析和柱层析技术
2. 实验原理
辣椒红色素是一种存在于成熟红 辣椒果实中的四萜类橙红色色素。其 中极性较大的红色组分主要是辣椒红 素和辣椒玉红素,占总量的50 %~60 % ,另一类是极性较小的黄色组分, 主要成分是β- 胡萝卜素。
4. 薄层色谱分析色素
去少量色素粗品加入2~3滴二氯甲烷使其溶 解,在 薄板上点样,以二氯甲烷为展开剂 在展缸中薄层分析; 计算每种色素的Rf比移值。
5. 柱色谱分离提取色素
称量8~9g的300目活化的硅胶,湿法二氯 甲烷装柱,二氯甲烷做洗脱机。 用胶头滴管加入0.5mL的粗色素二氯甲烷 溶液,加样时要使样品均匀滴加到硅胶柱 上。 用二氯甲烷淋洗,分出黄、红、深红三条 色带,用干燥的试管收集不同颜色的产物。 不同颜色的洗液在旋转蒸发仪上浓缩得到 色素。

红辣椒色素实验报告

红辣椒色素实验报告

红辣椒色素实验报告红辣椒色素实验报告引言:红辣椒是我们日常饮食中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它不仅能为食物增添香辣的味道,还能给菜肴增添美丽的红色。

这种红色来自于红辣椒中的一种化合物,即红辣椒色素。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提取红辣椒中的色素,并观察其性质和特点,以深入了解红辣椒色素的结构和应用。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1. 红辣椒2. 酒精3. 滤纸4. 烧杯5. 水6. 试管7. 称量器具方法:1. 将红辣椒切成小块,加入适量的酒精中,搅拌均匀。

2. 将搅拌好的红辣椒酒精溶液过滤,收集滤液。

3. 将滤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溶液稀释。

4. 取一定量的溶液倒入试管中,进行观察和性质测试。

实验结果和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红辣椒酒精溶液经过过滤后,滤液呈现出醒目的红色。

这说明红辣椒中的色素成功地被提取出来了。

我们进一步观察了红辣椒色素的性质。

首先,我们发现红辣椒色素在酒精中溶解性较好,而在水中溶解性较差。

这是因为红辣椒色素是一种脂溶性物质,而酒精是有机溶剂,与红辣椒色素有较好的相容性。

而水是无机溶剂,与红辣椒色素的相容性较差。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红辣椒色素的稀释实验。

我们将红辣椒酒精溶液稀释后,发现颜色逐渐变淡,直至透明。

这说明红辣椒色素的颜色是与其浓度有关的,浓度越高,颜色越鲜艳。

红辣椒色素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在实验中,我们将红辣椒色素溶液暴露在阳光下,发现颜色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这表明红辣椒色素对光的稳定性较好,不易受到光的破坏。

红辣椒色素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调味品、食品着色剂等方面。

红辣椒色素不仅能提供食物所需的香辣味道,还能增加食物的色彩,使其更加诱人。

因此,红辣椒色素在食品工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提取了红辣椒中的色素,并观察了其性质和特点。

红辣椒色素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浓度与颜色有关,对光稳定。

红辣椒色素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红辣椒色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加了我们对食品科学的兴趣。

辣椒红色素的分离提取及测定

辣椒红色素的分离提取及测定

实验七辣椒红色素的分离提取及测定综述:辣椒红色素为深红色粘性油状液体,是以辣椒为原料,用石油醚、丙酮、正己烷等有机溶剂提取得到的天然色素。

主要由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辣椒酮、辣椒红呋喃素、玉米黄质等化合物组成,,依据来源和制法的不同,因含有辣椒碱而具有不同程度的辣味。

辣椒红素几乎不溶于水,可任意溶解于丙酮、乙酸乙酯、正己烷,易溶于乙醇,稍难溶于丙三醇。

紫外光可以使辣椒红素褪色,但辣椒红素对热稳定,160℃加热两小时几乎不褪色,Fe3+、Cu2+可使之褪色。

pH对色素色度无影响。

辣椒红素一、实验目的:本实验为自主设计实验,要求学生几人一些小组,自己查阅文献、制定实验方案、在教师指导下讨论通过后进行实验。

通过对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分离及测定,初步了解和掌握食品中某些成分的提取技术、分离技术以及测定方法,从而对食品有效成分的分析有比较系统的认识,为能灵活运用食品化学的研究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次实验还拟通过这种方式,使同学们了解一个研究性试验的基本过程,从而提高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为今后创新性实验的开发奠定一定的能力基础,同时也在于培养大家团队协作的团队精神。

二、实验原理辣椒红色素为脂溶性色素,选用适当的方法提取后,可采用不同的分离技术对色素进行分离。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材料:干红辣椒2.试剂:石油醚、丙酮、乙酸乙酯、乙醇、氯仿、甲醇、柱层析用硅胶、薄层层析用硅胶、0.5%羧甲基纤维素钠等。

3.设备:粉碎机、超声波清洗机、旋转蒸发仪、薄层层析板、柱层析、层析缸等。

四、实验步骤1.色素的提取:称取1-2g 干红辣椒,掰开去籽,放入粉碎机中粉碎。

将粉碎好的粉末倒入一干燥洁净的三角瓶,加入50-100ml 丙酮,用保鲜膜封口,并在保鲜膜上扎几个眼儿。

将三角瓶放入超声清洗机20-30min ,过滤后放入旋蒸瓶内旋蒸,直至完全蒸干。

向内壁附着有辣椒红色素的旋蒸瓶内加入3-4ml 左右的石油醚,轻摇将辣椒红色素溶解在石油醚中,最后把石油醚倒入小试管,密封好放入冰箱保存。

辣椒红色素的提取与检测

辣椒红色素的提取与检测

文献检索大作业姓名:吴海明学号:06209229 课题:辣椒红色素的提取与检测一、课题背景及意义目前,国家对色素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禁止使用人工合成色素,促使天然色素的使用量大幅度增加。

天然色素一般来源于天然成分,比如甜菜红、葡萄和辣椒,这些食品已经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与接受,因此,从无毒、无害及绿色环保的天然产物中提取色素,是当今食用色素的发展新趋势,尤其以常见蔬菜为原料提取的天然色素的开发更受人关注。

我国辣椒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从红辣椒中提取的辣椒红色素作为绿色环保产品具有色泽鲜美、性质稳定、无毒副作用,并具有一定疗效保健功能和较高的营养生理价值,己被美国FDA、英国、日本、EEC、FAO/WHO和中国GB等组织审定为A类食用色素,在使用中不加以限量,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饮料和儿童玩具等领域辣椒红色素是一种色价高的天然类胡萝卜素食用色素,它不仅无毒副作用,还有益于身体抗氧化、调节免疫系统活性等生理功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和儿童玩具等领域。

我国辣椒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从红辣椒中提取辣椒红色素具有广阔的前景。

辣椒中含有辣椒素、色素、维生素、蛋白质、糖类、油脂和多种矿物质,有着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辣椒作为调味品和药物在我国使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辣椒性热,味辛辣,具有温中健胃及杀虫功效,且对于治疗胃寒、食饮不振、消化不良、风湿痛、腮腺炎、多发性疖肿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

国外辣椒深加工产品的应用已非常普遍,对辣椒红色素的研究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己经大量地研究生产高纯度的辣椒色素及辣椒素纯品。

与国外相比国内的辣椒制品生产企业,生产规模相对都较小,资金投入少、技术力量薄弱,而进行辣椒红色素、辣椒素等高附加值的红辣椒精细产品深入研制开发的企业不多,现全国已有20多家生产企业生产辣椒红色素;但生产能力和技术含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检索思路我国对辣椒红色素的提取与检测的研究已经开展很多年了,辣椒红色素的提取与检测工艺也比较完善。

从红辣椒中提取红色素实验报告

从红辣椒中提取红色素实验报告

从红辣椒中提取红色素实验报告红辣椒是我国一种常见的调味品,也是一种常用的蔬菜。

它不仅可以为菜肴增添辣味,还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

而红辣椒的红色素正是由胡萝卜素组成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红辣椒中的红色素,了解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及其特性。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a. 准备红辣椒、酒精、石油醚、无水硫酸钠、滤纸等实验器材。

b. 红辣椒切成细碎的颗粒,使得红辣椒中的红色素更容易提取出来。

2. 提取红色素:a. 将切碎的红辣椒放入一个容器中。

b. 加入足够的酒精,使红辣椒完全浸泡在酒精中。

c. 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促使红色素与酒精充分混合。

d. 将混合液静置一段时间,待红色素充分溶解在酒精中。

e. 使用滤纸等过滤器将混合液过滤,使得提取出的红色素分离出来。

3. 分离红色素:a. 将过滤后的提取液倒入一个蒸发皿中。

b. 加入少量的石油醚。

c. 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石油醚与酒精中的红色素充分混合。

d. 将蒸发皿放置在通风处,使石油醚缓慢蒸发。

e. 待石油醚完全蒸发后,可以观察到蒸发皿中残留的红色素。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从红辣椒中提取到了红色素。

红色素在酒精中溶解度较高,但在石油醚中溶解度较低,因此通过加入石油醚并蒸发石油醚,我们成功地将红色素分离出来。

实验探究:胡萝卜素是一种植物可溶性黄色颜料,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在红辣椒中,胡萝卜素的含量较高,因此红辣椒呈现出鲜艳的红色。

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有很多种,本实验采用了酒精提取法。

酒精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够有效地溶解红辣椒中的胡萝卜素。

而石油醚则是一种较好的分离剂,通过蒸发石油醚,可以将红色素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且提取效果较好。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从红辣椒中提取到了红色素。

胡萝卜素是红辣椒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抗氧化作用。

了解红辣椒中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和特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红辣椒的营养价值,并在日常生活中合理饮食。

辣椒红色素的分离提取及测定

辣椒红色素的分离提取及测定

辣椒红色素的分离提取及测定辣椒红素综述辣椒辣椒红色素又名辣红素,是从辣椒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色素,属于叶黄素类共轭多烯烃含氧衍生物,主要成分为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玉米黄质一胡萝卜素、隐辣质等,辣椒红色素作为从成熟辣椒果皮中提取的天然红色素的主要成分,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好的红色素。

我国早在“七五”期间就将辣椒红色素列为重点开发的4种天然色素之一。

理化性质:纯品为深红色液体,无辣味,其显色强度强于其他天然色素。

辣椒红色素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酮、油脂等有机溶剂,因其极性较强,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几乎不溶解。

具有如下稳定性:1.光对稳定性的影响在室内光线下,稳定性较好,放置4周,色素无褪色现象。

但如直接暴露在室外强光之下则很容易褪色。

2.温度对稳定性的影响温度对辣椒红色素有一定影响。

温度越高色素损失愈多,加热至70℃以上则损失更明显。

3. pH值对稳定性的影响辣椒红色素的耐酸、耐碱性好。

pH值在3—12之间时色泽稳定不变。

4.金属离子对稳定性的影响cu、Fe对辣椒红色素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Sn、A1+在浓度较高,即大于400 mg/kg时对红色素的色价有影响,而Fe3+、Na+、K+、M矿等对红色素的影响可以忽略。

提取方法比较:辣椒红素是从红辣椒果皮中得到的深红色天然红色素,色泽优良、性质稳定,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饲料等领域,另外还具有抗癌功能。

目前,辣椒红色素提取方法大致可归为油溶法、溶剂提取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超声波溶剂提取法、溶剂微波提取法和酶法提取六类。

国内外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油溶法、有机溶剂法和超临界CO 流体萃取法三种。

油溶法因油与色素难分离不易得到纯净的辣椒红色素,所以该种方法现已基本停止使用;溶剂法使用较普遍,通常用丙酮、乙醇、正己烷等有机溶剂浸提。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工艺简单、能耗低、萃取溶剂无毒、易回收、所得产品具有非常高的纯度。

提取目的及社会需求:辣椒红色素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很大。

实验七 红辣椒色素的提取及薄层色谱鉴定

实验七 红辣椒色素的提取及薄层色谱鉴定

2011-11-24
8
3. 展开

薄层色谱的展开,需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为使 溶剂蒸气迅速达到平衡,可在展开槽内衬一滤纸。 在层析缸中加入配好的展开溶剂,使其高度不超 过1cm。将点好的薄层板小心放入层析缸中,点 样一端朝下,浸入展开剂中。盖好瓶盖,观察展 开剂前沿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取出,尽快在板上标 上展开剂前沿位置。晾干,观察斑点位置,计算 Rf值。
2011-11-24
2
二、实验原理

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常用TLC表示, 又称薄层层析,属于固-液吸附色谱。样品在薄层板 上的吸附剂(固定相)和溶剂(移动相)之间进行分 离。由于各种化合物的吸附能力各不相同,在展开剂 上移时,它们进行不同程度的解吸,从而达到分离的 目的。
2011-11-24
10
四、实验关键步骤
1、载玻片应干净且不被手污染,吸附剂在玻片上应 均匀平整。 2、点样不能戳破薄层板面,各样点间距1—1.5cm, 样点直径应不超过2mm。 3、展开时,不要让展开剂前沿上升至底线。否则, 无法确定展开剂上升高度,即无法求得Rf值和准 确判断粗产物中各组分在薄层板上的相对位置。
倾斜上行展开
2011-11-24
垂直上行展开
9
4. 显色


被分离物质如果是有色组分,展开后薄层色谱板 上即呈现出有色斑点。 如果化合物本身无色,则可用碘蒸气熏的方法显 色。还可使用腐蚀性的显色剂如浓硫酸、浓盐酸 和浓磷酸等。 对于含有荧光剂的薄层板在紫外光下观察,展开 后的有机化合物在亮的荧光背景上呈暗色斑点。 本实验样品本身具有颜色,不必在荧光灯下观察。
2011-11-24
7
2. 点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辣椒中辣椒红素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从红辣椒中提取辣椒红素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萃取、干燥、浓缩、薄层层析、柱层析等基本操作。

3、学习色谱分离方法的原理与操作,学习红外光谱鉴定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红辣椒中含有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和β-胡萝卜素等几种色泽鲜艳的色素,其中以辣椒红素为主。

这几种物质都是由8个异戊二烯单元组成的四萜类化合物,难溶于水和乙醇,易溶于石油醚、氯仿和二氯甲烷。

最大吸收波长λmax=470nm。

在实验室中,常用二氯甲烷作溶剂从红辣椒中提取辣椒红素。

二氯甲烷沸点为℃。

用二氯甲烷提取的物质除上述几种物质外还有辣椒素等,可利用辣椒红色素易于溶于正己烷而辣椒素较难溶于正己烷的性质将两者进行分离。

得到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和β-胡萝卜素等的混合物,可通过薄层层析
和柱层析将它们分离。

在薄层层析中,有三个斑点,R
f
值约为的较大红色
斑点为辣椒素,R
f 值稍大的较小红色斑点为辣椒玉红素,R
f
值最大的黄色
斑点是β-胡萝卜素。

柱层析时,以硅胶为吸附剂,以二氯甲烷为洗脱剂可比较容易得将3种物质分开。

最后,用红外光谱仪做辣椒红素的红外光谱图,并将它与标准谱图比较,便可证明所得到的主要物质是否为辣椒红素。

下图为辣椒红素的标准红外光谱图。

三、仪器、试剂及实验材料
1、仪器: 50m圆底烧瓶1个、25ml锥形瓶3个、50ml量筒、50ml烧杯2个、研钵、载玻片、球形冷凝管、层析板、层析缸、层析柱、抽滤瓶、布氏漏斗、蒸馏装置一套。

2、实验材料及试剂:干红辣椒、二氯甲烷、正己烷、硅胶G、硅胶(60~200目)。

四、实验步骤
1、预处理:称5g干红椒,将干红辣椒去蒂、去籽,研磨成粉末。

2、色素提取:装好回流装置。

在5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3g磨细的红辣椒粉和25ml 二氯甲烷,再放2粒沸石,回流30min。

冷却至室温后抽滤,除去固体物,得鲜红色滤液。

将滤液用蒸馏法蒸去溶剂,即得粗产品。

3、制备层析板:取4块载玻片(×),洗净后用蒸馏水淋洗,再用少量乙醇淋洗,晾干;在50ml烧杯中加6ml水和3g硅胶G,用玻璃棒搅匀(切勿剧烈搅拌,以防带入气泡,影响薄板质量)。

迅速将调好的匀浆倒在两块玻璃板上,拿住玻片的两端,前后左右轻轻摇晃,使匀浆均匀铺在玻片上。

将铺好的薄层板水平放置晾干,然后放入烘箱,缓慢升温至110℃,恒温半小时后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备用。

4、薄层层析分离:取少量粗产品放入小试管中,加入10滴二氯甲烷溶解,用毛细管取此溶液在硅胶G板上点样,斑点直径不超过,再将此板放入盛有二氯甲烷展开剂的层析缸中进行层析。

当展开剂达到该板的指定前沿时,取出层析板,用吹风机吹干或晾干,将该板与红辣椒色素的薄层色谱
值。

图比较,并计算辣椒红素的R
f
5、柱层析分离:取12g硅胶(60~200目)放入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二氯甲烷搅拌均匀后,装填到层析柱中,在装入~1cm厚的无水硫酸钠,并使柱中二氯甲烷液面高于硫酸钠的上表面。

打开层析柱活塞,慢慢放出二氯甲烷,当液面降至硫酸钠上表面时关闭活塞,用长滴管加入已用二氯甲烷溶解好的粗色素,上样时色带要窄,并避免样品溶液粘附在层析柱的内壁,上样后用二氯甲烷洗脱。

随着洗脱的进行清晰地看到3个谱带,由下至上依次为β-胡萝卜素、辣椒玉红素和辣椒红素。

分别用3个25ml锥形瓶收集流出液,其中第三个锥形瓶内为辣椒红素。

6、辣椒红素的鉴定:
(1)最大吸收波长λmax:取上述辣椒红素溶液5滴于一试管中,加入5ml正已烷,并以正已烷为空白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测其不同波长下的吸
光度,找出其λmax。

(2)红外光谱:取上述辣椒红素溶液少量,在红外光谱仪上做红外光谱图,并将谱图与标准辣椒红素红外光谱图作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