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临床诊疗规范
癫痫知识ppt课件

人工智能可通过分析脑电图等数据,辅助医生进行癫痫诊断和
治疗方案制定。
神经调控技术在癫痫治疗中的应用
02
神经调控技术如经颅磁刺激、深部脑刺激等,可用于治疗难治
性癫痫,减少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精准医学在癫痫研究中的应用
03
精准医学可通过基因测序等技术,深入研究癫痫发病机制,为
个性化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提高公众对癫痫认识和关注度
呼吸问题
癫痫发作时,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的 情况。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 精神问题:长期癫痫可能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定、焦虑、抑 郁等精神问题。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不规范治疗
未按照医嘱规范治疗,自行减药 或停药。
生活不规律
缺乏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如过 度劳累、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等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过度疲劳 等不良生活习惯。
掌握癫痫发作的应急处理
学习如何在癫痫发作时进行自我保护,避免 意外伤害。
定期随访与复查
按照医生建议进行定期随访和复查,及时调 整感支持
关心患者的心理感受,给予关爱和支 持,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焦虑情绪。
记录大脑电活动,捕捉 异常放电现象。
诊断流程
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 初步判断是否癫痫,再 通过脑电图等辅助检查
进行确诊。
鉴别诊断要点
01
02
03
非癫痫性发作
如晕厥、偏头痛、睡眠障 碍等,需与癫痫进行鉴别 。
癫痫综合征
某些特定的癫痫综合征具 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和脑电 图特征,需进行鉴别。
继发性癫痫
由脑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 引起的癫痫,需寻找病因 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癫痫持续状态及特殊癫痫人群的诊治策略

女性癫痫 – 妊娠
孕妇需定期就诊于癫痫专科医生;
及时调整AEDs的剂量;尽量减少和避免发作;尤其全面性 强直阵挛发作;
若妊娠期间发作控制不佳;要考虑到妊娠相关因素的影响;
血药浓度监测主要用来观察剂量相关的毒性反应和患者 的依从性;
妊娠1620周应对胎儿进行详细的超声波检查
超过30分钟终止发作的治疗
请专科医生会诊;如有条件进入癫痫加强单元或ICU 可酌情选用下列药物:
咪达唑仑: 0 050 4mg/kg/h 异丙酚: 1mg/kg; 每复12mg/kg 最大量10mg/kg; 维持110mg/kg/h
必要时请麻醉科协助治疗 有条件者进行脑电图监测
全面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
脑电图在诊断 鉴别诊断 分类 监护 疗效判断等方面有 重要价值
治疗目的
尽快终止发作;一般应在SE发生的30分钟内终止发作 保护脑神经元 查寻病因;去除促发因素 gzxiejia120 http:// sunnt1 gzxj120 4000196638
治疗原则
全面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 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静脉注射安定或氯羟安定;用
产伤 缺氧 颅内出血 先天性脑发育畸形 先天性代谢异常
26个月开始的癫癎
先天性代谢异常 产伤 先天性脑发育畸形 脑变性病
儿童癫痫 – 发作特点
新生儿有其特有的发作形式分类 新生儿和小婴儿没有典型失神发作;全面强直阵挛发作
少见 痉挛发作主要见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 婴幼儿部分性发作时缺乏先兆和感觉性发作的主诉;有
一般措施 30分钟内终止发作的治疗 超过30分钟终止发作的治疗 维持治疗 病因治疗 治疗中的评价
维持治疗
发作控制后;立即应用苯巴比妥0 10 2g肌肉注射;8小 时一次
小儿癫痫的诊治现状

AEDs
AEDs
不有
需明
要确
立促
刻发
开因
始素
的
发
治 疗 .
作 , 并
迟甚发
药至作
物更间
治长歇
疗)期
,太
可 以
长 (
暂 时 推
年 以 上
1
作一
后些
考特
虑殊
开情
始况
可
以
治 疗
在 首 次
发
后在
应出
该现
开第
始二
次
无
治 疗
诱 因 发
作
之
确
之
后 开 始 使 用
应 该 在 癫 痫
的
诊
断
明
AEDs
AEDs
新型:80年代以后 托吡酯 拉莫三嗪 左乙拉西坦 唑尼沙胺 氨己烯酸……
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单药治疗无效,考虑联合用药,不宜超过3种;尽量选 择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联用,如左乙拉西坦+丙戊酸,拉莫三嗪+
丙戊酸,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托吡酯+丙戊酸等
LMT-2010-SS-03-0070
抗癫痫治疗目标
(如果有失神或肌阵挛发作,或 怀疑JME)、卡马西平、加巴喷 丁、奥卡西平、苯妥英、普瑞巴 林、噻加宾 氨己烯酸
强 直 或 失 张 力 性 丙戊酸钠 发作
失神发作
乙琥胺 拉莫三嗪a 丙戊酸钠
拉莫三嗪a
乙琥胺 拉莫三嗪a 丙戊酸钠
卢非酰胺a 托吡酯a
卡马西平、加巴喷丁、奥卡西平、 普瑞巴林、噻加宾、氨己烯酸
不良反应的监测
医生应将相关药物的不良反应与患儿及家长充分的沟通,并 依据相应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进行相应的检查 和药物的调整,使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到最小程度。
2024癫痫及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2024癫痫及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癫痫是世界卫生组织重点防治的五大神经精神疾病之一,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估算,我国癫痫患者超过1000万人,每年新发50万人,年直接经济负担超过200亿元。
尽管癫痫是少数几种可治可控的神经系统疾病之-,70%以上的癫痫患者可以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达到癫痫无发作和疾病临床缓解的目的,但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约60%的农村地区癫痫患者甚至从未得到治疗,即使在城市地区,也有超过50%的患者治疗不规范。
因此,急需建立符合我国体制,且具有实用性的癫痫及相关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体系,以提升我国癫痫患者的医疗可及性和可获得的医疗服务质量。
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通过了跨部门联合行动一癫痫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全球行动计划(IGAPIIGAP行动旨在以癫痫这一可以治疗的神经系统疾病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全球神经系统疾病的医疗质量。
这一倡议提出:在2022—2031年完成70%的癫痫患者治疗后得到有效控制,80%患者抗发作药物可及、可负担,90%患者理解癫痫可诊、可治,降低病耻感的目标(“70-80-90〃目标\这一倡议进一步深化了从国家层面推动癫痫及相关疾病医疗质量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
本文总结了自2017年癫痫质控专病组成立以来,癫痫及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医疗质量体系的建设工作、成果,并对未来工作的重点进行展望。
2017年,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支持下,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成立了癫痫质控专病组(以下简称为〃专病组〃X这是继脑血管病质控专病组后,第2个成立的神经系统疾病单病种质控专病组。
专病组基于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内外科融合的独特优势与癫痫及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病种需要多学科交互的特色,构建了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儿科、神经重症、神经病理在内的多学科质量控制专家团队,正式启动了国家癫痫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工作。
癫痫医疗质量控制体系旨在从国家层面全面规范各级医疗机构对癫痫患者的诊断、治疗、全面评估、随访监测以及教育咨询,以提升我国对癫痫这一疾病诊疗的整体水平,改善癫痫人群的生活质量和整体预后。
癫痫相关的精神行为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等药物。
(六)疾病管理PrD的传染性较弱,感染因子主要集中于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尿液和粪便几乎没有传染性,传播能力较低,与患者的日常接触不会传染。
已知的医源性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使用商品化的硬脑膜移植物和人松果体提取的生长激素;其他途径如神经外科手术、角膜移植和使用未充分消毒的脑电极等也偶有传播。
朊蛋白颗粒对消毒因子高度耐受,能使核酸失活的物理方法(如煮沸、紫外线照射、电离辐射等)和化学方法(如核酸酶、羟胺、锌离子作用)均对其无影响,只有采用特殊灭菌方法才可将其灭活。
根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规定,主要消毒剂为1mol/L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属于危险化学品,必须专人专柜保管。
蒸气高压消毒(132℃,5h)。
第八节癫痫相关的精神行为障碍一、概述癫痫(epilepsy)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以脑神经元过度放电导致反复性、发作性和短暂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
癫痫在任何年龄、地区和种族的人群中都有发病,我国癫痫的患病率为0.4%~0.7%,儿童和青少年发病率较高,但是随着老龄化进程,脑血管病、痴呆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增加,老年人群中癫痫的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
癫痫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癫痫相关精神行为障碍是指癫痫患者中出现的精神行为异常。
癫痫发作本身就可以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如先兆期的焦虑紧张、发作期的幻觉妄想和发作后的行为紊乱等,并且20%~40%的癫痫患者共病精神疾病,抑郁障碍共病达到1/3。
除此之外,抗癫痫药治疗也可能导致精神活动异常。
癫痫相关精神障碍增加了癫痫诊疗的难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增加患者的死亡率,也会造成医疗资源的过度消耗。
癫痫主要由神经科医生处理,未能详述的内容建议参考神经病学专著,或与神经科医生协同处理。
二、病理、病因及发病机制癫痫病因与分类密切相关。
2017国际抗癫痫联盟(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Epilepsy,ILAE)将癫痫分为四个大类:局灶性、全面性、全面性合并局灶性以及不明分类的癫痫。
癫痫病例书写

患者为45岁男性,有癫痫病史10年,长期服用卡马西平治疗。
患者信息
症状描述
检查结果
诊断结论
患者出现持续性癫痫发作,持续时间长达数小时,表现为意识丧失、肢体抽搐、呼吸急促、口吐白沫。
脑电图检查提示持续性癫痫放电,血清药物浓度检测正常。
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
05
病例书写的教育与培训建议
03
强调病例书写的重要性
提供远程诊疗支持
建立远程诊疗平台,为基层医生提供癫痫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建议,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
加强基层医生培训与指导
定期组织病例讨论会
定期组织医生参加癫痫病例讨论会,通过分析典型病例,提高医生对癫痫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开展病例讨论与学习
建立病例库
建立癫痫病例库,方便医生查询和学习,同时也有利于开展临床研究和学术交流。
药物选择
记录药物治疗后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变化情况。
疗效评估
详细记录患者使用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嗜睡、头晕等。
不良反应
非药物治疗方案与效果
生活方式干预
如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等。
认知行为疗法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应对压力和焦虑情绪。
手术或其他治疗方法
描述具体的手术或其他治疗方法、效果和并发症。
继发性癫痫。
病例三:特殊类型癫痫患者
患者为32岁女性,既往体健,无家族遗传病史。
患者信息
患者在工作过程中突然出现一侧肢体麻木和无力,持续数秒钟至数分钟不等,伴有头昏、恶心。
症状描述
脑电图检查提示局灶性癫痫放电,头部CT和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检查结果
良性局灶性癫痫。
诊断结论
病例四:癫痫持续状态患者
神经内科诊疗规范

神经内科诊疗规范一、脑出血脑出血指脑实质内出血,可因脑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坏死和破裂引起,其中以动脉出血最常见,多见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其他可因颅内动脉瘤、血液病、凝血功能异常、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炎或肿瘤等引起。
【诊断要点】1、多见于劳累、用力、情绪激动;饮酒时发病。
2、起病突然,往往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病情达到高峰。
3、发作时常突发头痛、反复呕吐,言语不清、失语、肢体麻木、无力或瘫痪。
4、大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重者迅速昏迷伴大小便失禁。
5、如血肿破入脑室,可有高热。
6、颅内压增高征。
7、局限性神经征象,根据出血的不同部位,出现不同的征象:(1)壳核出血:“三偏”征(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若出血量小,临床仅见“二偏”,无同向偏盲出现。
(2)丘脑出血:双眼向下凝视(上视麻痹),瞳孔缩小,对侧偏身感觉障碍,自发性偏侧疼痛,意识障碍较轻。
(3)脑叶出血:头痛常为首发症状,可出现大脑各叶相应征象。
①额叶:前额痛、对侧轻偏瘫、尿失控。
②颞叶:同侧耳痛、视野缺损、感觉性失语。
③顶叶:同侧额部痛、对侧皮层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失用症。
④枕叶:同侧眼痛、一过性黑朦、视野缺损、视物变形。
(4)脑桥出血:昏迷、针尖样瞳孔、两侧锥体束征。
(5)小脑出血:眼震、肢体共济失调,不能站立和行走。
如血肿压迫脑干,可出现两侧椎体束征,肢体无力,意识障碍不断恶化或昏迷。
8、头颅CT检查:早期在病灶处即出现高密度阴影。
【治疗】1、保持安静,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瞳孔及意识变化。
吸氧,高氧液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宜禁食24—48小时,然后酌情安放胃管。
2、低温疗法。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加强营养。
4、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1)20%甘露醇125~250ml,静滴,6~12h 1次,注意减量及停用,注意肾功能。
(2)味塞米(速尿)20—40mg,静注,8—12小时1次,可与甘露醇间隔应用。
(3)其它:如人血蛋白、复方甘油氯化钠、甘油果糖、低温降颅压,使用冰帽(电动或人工)等。
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学分册)癫痫诊疗指南电子文本

目录第一章概述第一节指南编写的背景第二节指南编写的目的和应用注意事项第二章癫痫的诊断第一节癫痫的定义第二节癫痫的分类第三节癫痫的诊断原则和方法第四节癫痫的鉴别诊断第五节癫痫的病因诊断第六节癫痫诊断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第三章癫痫的药物治疗第一节现状和总体评估第二节抗癫痫药物介绍第三节癫痫的药物治疗第四节循证依据和推荐等级第四章癫痫的外科治疗第一节开展癫痫外科治疗的条件要求与建议第二节癫痫外科的手术适应证第三节癫痫外科的术前综合评估第四节癫痫外科的手术方式选择及相关问题第五节癫痫外科手术后的综合治疗与评估第五章脑电图的应用和结果判定第一节脑电图在癫痫领域中的应用第二节脑电图设备和技术的要求第三节脑电图的导联设置第四节脑电图描记程序第五节脑电图的分析第六节癫痫样放电与癫痫发作和癫痫综合症第七节脑电图判读标准第八节新生儿脑电图特征的描述第六章癫痫持续状态及特殊癫痫人群的诊治策略第一节癫痫持续状态第二节儿童癫痫的特点第三节女性与癫痫第四节老年人与癫痫第五节癫痫患者的认知障碍第六节癫痫患者的精神行为障碍第七章癫痫的预后第一节首次发作后复发的危险性第一节治疗对预后的影响第二节癫痫综合征的预后第八章癫痫伴随的社会心理问题第一节心理评估第二节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概述第三节癫痫患者的学习、就业建议第三节癫痫患者日常生活的健康指导第四节癫痫患者的随访第六节癫痫患者的护理第九章中国传统医学对癫痫的认识和治疗原则(供参阅)附录1. 癫痫发作的分类方案(ILAE,1981年)2. 癫痫和癫痫综合征的分类(ILAE分类和名词委员会推荐,1989年)3. 癫痫发作类型和反射性发作的诱发性刺激(ILAE - Engel, 2001)4. 癫痫发作和癫痫诊断方案的建议 (2001,Engel)5. 描述发作症状的术语(ILAE, 2001)第一章概述第一节指南编写的背景现代医学已经证实,癫痫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以脑神经元过度放电导致反复、发作性和短暂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