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B150作业3-1
预防医学模拟习题及答案

预防医学模拟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熏烤食品时所使用的熏烟中常含有A、N-亚硝基化合物B、重金属C、苯并(a)芘D、黄曲霉毒素正确答案:C2、临床预防服务的内容不包括( )A、健康筛检B、免疫接种C、化学预防D、急性疾病治疗E、求医者的健康咨询正确答案:D3、治疗需要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其实质体现的是( )A、尊重患者的自主性B、尊重患者的所有决定C、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D、有利于患者的基本原则E、不伤害患者的基本原则正确答案:A4、下列烟草使用干预措施中哪项是最重要的A、加强全民控烟健康教育B、劝导吸烟者戒烟C、法律法规限制吸烟D、开展社区控烟活动E、争取社会各界人士广泛支持和参与控烟行动正确答案:A5、研究某种疾病在一个单位内传播能力A、续发率B、两者均否C、感染率D、两者均是正确答案:A6、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是A、植物性食品B、罐头食品C、发酵食品D、海产品及盐渍食品E、剩米饭、凉糕正确答案:D7、表示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称为:A、极差B、标准差C、方差D、标准误正确答案:D8、若成年男性以血红蛋白低于120g/L.为贫血,调查某地成年男性1000人,记录每人是否患有贫血,最后清点结果,其中有19人患贫血,981人未患贫血,则此资料为 )A、还不能确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多项分类资料D、计数资料E、可看作计数资料,也可看作计量资料正确答案:D9、三大营养素占热能比例为( )A、糖50%~60%,蛋白质20%~30%,脂肪10%~20%B、糖60%~65%,蛋白质10%~25%,脂肪12%~15%C、糖55%~65%,蛋白质10%~15%,脂肪20%~30%D、糖40%~60%,蛋白质20%~30%,脂肪10%~20%E、糖40%~50%,蛋白质10%~20%,脂肪20%~30%正确答案:C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包括( )A、职业卫生B、倡导、赋权、协调C、保护环境D、学校卫生E、疾病控制正确答案:B11、正态分布曲线,当μ一定时,σ增大A、曲线中心位置在纵轴上不变B、曲线中心位置所在处较高,分布范围较窄C、曲线中心位置所在处较低,分布范围较窄D、曲线中心位置所在处较高,分布范围较宽E、曲线中心位置所在处较低,分布范围较宽正确答案:E12、某山区-妇女育有3个子女,生活贫困,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近期感觉头晕,乏力,腿部水肿,去医院检查︰血清白蛋白28g/L,铁蛋白20 ug/L,建议该妇女应多吃( )A、大米B、白面C、绿色蔬菜D、大豆及其制品E、红薯正确答案:D13、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的目的是( )A、避免疾病在医院流行B、阻止医院感染的发生C、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D、完全消除医院感E、改善医院环境正确答案:C14、下列( )气体不能引起温室效应A、CH4B、CO2C、N2OD、含氯氟烃E、CO正确答案:E15、关于大气二次污染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经化学或光化学作用生成B、与一次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C、毒性往往比一次污染物更大D、沉降的污染物因刮风再次进入大气是二次污染物E、光化学烟雾是二次污染物正确答案:D16、在临床预防服务实施的时,应突出()的先导作用A、预防性治疗B、免疫接种C、疾病筛检D、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E、化学性预防正确答案:D17、下列哪项不是化学预防( )A、服用维生素C治疗维生素C缺乏症(坏血病)B、孕期妇女补充叶酸降低神经管缺陷婴儿出生的危险C、幼儿补充含铁物质降低罹患缺铁性贫血的危险D、补充氟化物降低龋齿患病率E、绝经后妇女使用雌激素预防骨质疏松正确答案:A18、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第二条“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其目前常用的判断健康体重的指标是A、皮褶厚度B、腰臀比C、实际体重D、体质指数(BMI)E、标准体重正确答案:D19、计算某年婴儿死亡率的分母是( )A、年中0岁组人口数B、年初0岁组人口数C、年任意时刻0岁组人口数D、年出生活产数E、年末0岁组人口数正确答案:D20、食物中毒与其他急性疾病最本质的区别是( )A、发病场所集中B、潜伏期短C、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D、很多人同时发病E、病人曾进食同一批菜种食物正确答案:E21、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不包括( )A、性生活紊乱B、药物滥用C、吸烟酗酒D、缺乏运动E、规律睡眠正确答案:E22、可吸入性粉尘是指A、AED3μmB、AED25μmC、AED10μmD、AED5μmE、AED15μm正确答案:E23、已知某市区2018年随机抽查男孩30名,出生体重时的算术均数为3.52kg。
2021年智慧树知道网课《预防医学(XXX)》课后章节测试答案

2021年智慧树知道网课《预防医学(XXX)》课后章节测试答案该队列中观察到的死亡率是预期死亡率的3倍B.该队列中观察到的死亡率是预期死亡率的1/3C.该队列中观察到的死亡率与预期死亡率没有关系D.该队列中观察到的死亡率比预期死亡率低3倍E.该队列中观察到的死亡率比预期死亡率高3倍绪论:单元测试1.根本性预防措施是指哪项措施?A。
降低膳食脂肪B。
卫生立法C。
戴口罩D。
禁止吸烟E。
健康体检2.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是?A。
社区人群B。
患者C。
个体和确定的人群D。
患某种疾病的人E。
无病人群3.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哪些方面?A。
采取的措施主动性更强B。
属于个体研究C。
工作对象不同D。
研究对象不包括患者E。
研究方法更重视宏观与微观结合4.个人因素中,以下哪些属于健康决定因素?A。
教育水平B。
个人惯C。
遗传因素D。
个人能力E。
经济条件5.以下哪项不是二级预防措施?A。
为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B。
对工人进行经常性体检C。
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D。
改良水源,提高饮水质量E。
为人群开展慢病健康教育6.第一级预防措施包括哪些内容?A。
保障全人群健康的社会和环境措施B。
针对健康个体的措施第一章:测试1.健康组成中,所谓“心理”包括哪些方面?A。
智力B。
情绪精神2.第二级预防措施的目的是什么?A。
在疾病临床期前通过采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预防措施,以控制疾病发展和恶化。
3.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A。
无病的人B。
个体C。
特定人群D。
患者E。
社区人群4.流行病学的疾病分布是否随机?A。
不是随机的5.流行病学研究中,样本的代表性取决于哪些因素?A。
随机化抽样B。
样本量C。
研究设计类型D。
样本是否来自医院E。
质量控制6.疾病出现周期性现象的原因包括哪些?A。
流行病学概论B。
易感人群积累C。
社会动荡D。
传播机制易于实现E。
病原体发生变异F。
病后会获得牢固免疫力7.年龄与哪些疾病的分布有关?A。
几乎与所有疾病的分布有关8.不同种族的疾病频率不同主要是由什么因素所致?A。
预防医学(A1型题4)

正确答案:C
41.下列哪项病变不是维生素C缺乏的表现
A.牙龈出血
B.皮肤淤斑
C.月经过多
D.皮肤角化过度
E.皮肤出现出血点
正确答案:D
42.下列矿物质营养素哪项在我国居民膳食中缺乏较常见
A.钙、镁、硒
B.钙、磷、锌
C.铁、钾、钠
D.铁、钙、碘
E.碘、钙、磷
正确答案:D
A.新陈代谢
B.食物链
C.生物转化
D.生物代谢
E.生物降解
正确答案:B
10.目前对健康的定义是指
A.躯体健康
B.心理健康
C.社会适应良好
D.道德健康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11.环境污染不是指
A.自然的或人为的因素,使环境构成状态发生改变
B.自然的或人为的因素,破坏了生态系统
C.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
D.大环境和小环境
E.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学习环境
正确答案:A
8.机体与环境的统一是
A.人与环境保持着静态平衡
B.通过食物链实现机体与环境的统一
C.人从自然环境中摄取所需物质
D.人与环境保持着复杂的对立统一关系
E.通过人对自然环境适应
正确答案:D
9.生物间物质转移和能量传递的形式为
E.NO2、CO2、SO2
正确答案:C
19.下列哪种大气污染物经阳光紫外线作用后产生光化学氧化剂
A.SO2
B.飘尘
C.氮氧化物
D.CO
E.CO2
正确答案:C
20.具有致癌作用的常见空气污染物是
预防医学练习题库含答案

预防医学练习题库含答案1、在细胞内RNA分子中,下列分子所占比例最大的是A、scRNAB、rnRNAC、rRNAD、tRNAE、snRNA答案:C2、细菌主要的繁殖方式为A、出芽繁殖B、性菌毛结合繁殖C、二分裂方式繁殖D、卵细胞繁殖E、菌体组分无规律增长答案:C3、下列不是细胞病变(CPE)表现的是A、细胞数目增加B、细胞圆缩C、细胞破碎D、细胞融合E、无明显细胞变化答案:A4、金属与二硫腙形成络合物,具有不同的K值,并受到pH的影响,铅可被二硫腙萃取完全的pH为A、1~2B、4~5.5C、8.5~10.5D、5~6E、10~11.5答案:C5、标准分样筛80目是指A、180cm长度的筛网上拥有的孔数为80个B、80mm长度的筛网上拥有的孔数为80个C、25.4cm长度的筛网上拥有的孔数为80个D、25.4mm长度的筛网上拥有的孔数为80个E、1cm长度的筛网上拥有的孔数为80个答案:D6、脂肪分解代谢第一阶段的产物是A、氨基酸B、ATPC、脂肪酸D、丙酮酸E、CO2答案:C7、荧光抗体染色技术不包括A、直接法B、间接法C、补体法D、SPA免疫荧光法E、ELISA法答案:E8、如果样品需要中间人送交实验室,样品的处理方法应为A、向运送人说明样品情况B、样品包装应该安全可靠,确保运送过程不会损坏C、样品包装应该安全可靠,同时要加封,确保运送过程不会损坏D、样品包装应该安全可靠,确保运送过程不会损坏,实验室收到后要有回执E、样品包装应该安全可靠,同时要加封,确保运送过程不会损坏,实验室收到后要有回执答案:E9、721分光光度计适用于A、可见光区B、紫外光区C、红外光区D、紫外可见光区E、都适用答案:A10、分离培养螺旋体时需用Korthof培养基其中含有A、5%的羊血清B、10%的兔血清C、10%的羊血清D、5%的兔血清E、1%的牛血清答案:B11、溴有两种同位素,在自然界中这两种同位素大约各占一半。
预防医学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预防医学练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男性,45 岁,体检结果:BMI:29Kg/m2,, 腰围 98cm,血压 130/85mmHg,应给予的健康指导是( )A、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B、建议住院治疗,观察病情C、建议自我监测血压,减体重D、建议非同日 3 次来医院监测血压E、指导用药,降低血压正确答案:C2、以下不属于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特点的是A、复杂性B、可预防性C、广泛性D、多样性79E、长期性正确答案:B3、对于地方性氟病的流行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氟斑牙 7~12 岁发病率最高B、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C、我国发病率很低D、成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降低E、氟骨症多发生于儿童时期正确答案:A4、健康教育的对象不包括( )A、健康人群B、高危人群C、医务工作者D、亚健康人群E、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正确答案:C5、下列哪项不是疾病时间分布的变化形式A、长期趋势B、短期波动C、季节性D、周期性E、爆发正确答案:E6、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居民健康档案封面B、健康体检C、个人基本信息D、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E、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正确答案:A7、饭店的碗筷每次用后都进行消毒,这是A、预防性消毒B、终末消毒C、化学消毒D、疫源地消毒E、随时消毒正确答案:A8、沿海喜食海产品的地区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以下列哪项较为多见( )A、沙门菌食物中毒B、致病大肠杆菌中毒C、肉毒杆菌食物中毒48D、副溶血性弧菌E、葡萄球菌中毒正确答案:D9、常用消毒剂是( )A、CaCl2B、Al2(SO4)3C、Al(OH)3D、Ca(OH)2E、Ca(OCl)Cl正确答案:E10、原生环境是指( )A、无生物活动所形成的环境B、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受到动物的活动影响C、某些元素分布不均造成的环境D、由于人类活动(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E、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没有人为作用影响正确答案:E11、早期发现原位癌并加以手术是属于( )A、健康教育B、一级预防C、三级预防D、双向策略E、二级预防正确答案:E12、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安全事件是A、电离辐射B、脊柱、关节伤C、化学伤害D、锐器伤E、生物伤害正确答案:D13、某医师治疗了 2 例视网膜炎患者,1例有效,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分母太小,用相对数不可靠B、有效率为 50 %C、不能得知总体有效率D、必须用率表示时, 应同时给出其可信区间E、最好用绝对数表示正确答案:B14、周期性的正确解释是A、疾病突然升高的现象B、疾病发病率超过一般水平C、以上都不是D、疾病依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E、疾病发病率保持在一般水平正确答案:D15、导致成人失能和早亡的原因是65A、吸毒B、酗酒C、性乱D、吸烟E、网络成瘾正确答案:D16、筛检的目的是A、评价筛检试验的敏感度B、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或某病的高危人群C、对可疑病人进行确诊D、验证病因E、评价筛检试验的特异度正确答案:B17、某年 7 月,某小学 20 多名学生食用了由奶、蛋、糖制作的冰激凌12h 后,出现腹痛、腹写、黄绿水样便,少数患者有脓血便,体温高达39¾,重症者出现谵妄、昏迷等,引起该次食物中毒的最可能病原是( )A、致病性大肠杆菌B、沙门菌C、副溶血性弧菌D、肉毒梭菌E、葡萄球菌正确答案:B18、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小, 最重要的是( )A、携带病原体的数量B、携带者的职业、社会活动范围、个人卫生习惯和卫生防疫措施C、接触携带者的易感人口数D、携带者的家庭人口数E、携带病原体的时间正确答案:B19、保护易感人群的最重要措施为( )A、人工被动免疫B、人工主动免疫C、被动自动免疫19D、个人防护E、药物预防正确答案:B20、黄曲霉毒素与()发病相关A、白血病B、肺癌C、食管癌D、原发性肝癌E、鼻咽癌正确答案:D2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除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各种重大急性中毒事件、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外,还应包括( )A、群体性突发疾病B、群体性常见疾病C、群体性不可预测疾病D、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E、群体性可以预测疾病正确答案:D22、河豚鱼身体中河豚毒素含量最多的器官是( )A、鱼卵、肠B、肝脏、肾脏C、鳃、鳍D、皮肤、鳃E、卵巢、肝脏正确答案:E23、某幼儿园发生麻疹流行,评价发病情况的最好指标是( )A、引入率B、续发率C、罹患率D、发病率E、患病率正确答案:C24、合理营养的核心是( )A、讲究营养B、合理的膳食时间C、平衡膳食D、合理的膳食制度E、膳食调配正确答案:D25、欲估计某地青少年龋齿患病率的 95%可信区间,抽样调查了该地 180 名青少年龋齿患病情况,检出 126 例,应采用A、公式p±t0.05,179SpB、查表法C、公式p±1.645SpD、公式p±1.96SpE、公式p±2.58Sp正确答案:D26、接诊记录通常采用 SOAP 格式对就诊者的( )逐一进行描述A、疾病情况B、健康状况C、主观感受D、体检结果E、就诊问题正确答案:E27、婴幼儿较成人多哪一种必需氨基酸A、苏氨酸B、组氨酸C、蛋氨酸D、苯丙氨酸正确答案:B28、在描述流行病学中,一般影响疾病人群分布最主要的人群特征是A、民族B、生活方式C、年龄D、性别E、职业正确答案:C29、医院开设戒烟门诊,提供行为咨询和药物帮助吸烟者戒烟,这属于( )A、促成因素B、易感因素C、强化因素D、增权因素E、倾向因素正确答案:A30、毒蕈中毒哪种病型死亡率最高A、溶血型B、神经精神C、脏器损害型D、胃肠炎型E、光敏性皮炎型正确答案:C31、下列哪一项不是糖尿病的典型临床症状A、眩晕B、多尿C、多食D、体重下降E、多饮正确答案:A32、下列不属于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重点人群( )A、孕产妇B、老年人C、中年人D、高血压患者E、0~6 岁儿童正确答案:C33、居民健康档案编码中最后 5 位编码为( )A、居民个人序号编码B、村委会或居委会编码C、乡镇(街道)行政区划编码D、身份证后 5 位数字E、县及县以上的行政区划编码正确答案:A34、在防止矽尘的工艺过程中,能根本消除粉尘危害的是A、以无 SiO 2 物质代替含石英的材料B、加强工人防护C、生产设备的技术革新D、远距离操作E、密闭发尘场所正确答案:C35、对于铁的摄入,最好的食物来源是( )A、牛奶及奶制品B、动物肝脏C、蔬菜.水果D、豆类E、粮谷类正确答案:B36、从某山区随机抽取 36 名健康成年男子,测得其脉搏均数 74.3 次/分钟。
预防医学B150作业3-1

题目内容小题得分本题分数对错学生答案1 2.0 D2 2.0 B3 2.0 B4 2.0 A5 2.0 C6 2.0 C7 2.0 C8 2.0 A9 2.0 B10 2.0 C11 2.0 C12 2.0 A13 2.0 C14 2.0 A15 2.0 C16 2.0 C17 2.0 D18 2.0 D19 2.0 C20 2.0 D21 2.0 D22 2.0 D23 2.0 C24 2.0 C25 2.0 D26 2.0 D27 2.0 A28 2.0 D29 2.0 D30 2.0 D31 4.0 A B C32 4.0 B C D33 4.0 A C D34 4.0 A C35 4.0 A B D36 4.0 C D37 4.0 A B C38 4.0 A B C D39 4.0 A C D40 4.0 A C D 总分:100.00题目内容1. 预防医学的对象()A)个体B)病人C)健康人D)个体和群体2. 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B)更着重于护理与康复C)以环境-人群为研究重点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3. 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B)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C)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D)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4. 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传染病B)常见病C)慢性病D)急性病5. 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传染病B)常见病C)慢性病D)急性病6. 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按其属性可分为()A)物理性、化学性、放射性B)生物性、化学性、放射性C)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D)有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致癌物7. 次生环境是指()A)天然形成的环境B)某些元素分布不均造成的环境C)由于人类活动(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D)非生物所形成的环境8. 生态系统内的生产者是()A)绿色植物、自养菌B)草食、肉食、大型肉食动物C)细菌、真菌及放线菌D)人类9. 环境的自净作用是()A)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发生了理化性质的改变B)污染物进入环境后,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使环境又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C)污染物在环境中,从一种介质转移到另一种介质D)污染物进入环境中,其成分没有发生改变10. 两种化学物同时进入机体产生联合作用时,其中某一种化学物质可使另一种化学物质的毒性增强,且其毒性作用超过两者作用之和,这种情况是()A)相加作用B)独立作用C)协同作用D)拮抗作用11. 具有杀菌作用的紫外线是()A)UV-AB)UV-BC)UV-CD)UV-D12.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工业企业B)生活炉灶C)交通运输D)地面扬尘13. 大气的自净作用主要是()A)生物学作用B)化学作用C)物理作用D)氧化、中和14. 酸雨形成的主要污染物是()A)SO2和NO XB)SO2和CO2C)NO2和CO2D)SO2和CO15. 建筑材料中和装饰材料中的主要有害物质是()A)甲醛和铅B)甲醇和氡C)甲醛和氡D)甲酸和氡16. 日本发生的痛痛病的原因是长期食用()A)含镉玉米B)含镉面粉C)含镉大米D)含镉食油17. 下列疾病中不属于地方病的是()A)碘缺乏病B)大骨节病C)克山病D)高山病18. 严重缺碘地区的最严重表现形式是()A)甲状腺肿B)斑釉齿C)龋齿D)克汀病19. 维生素A相对较少的食物是()A)肝脏B)鱼卵C)肉类D)全奶20. 下列哪些食物含核黄素最少()A)肝脏B)牛奶C)大豆D)大米21. 膳食中长期缺乏维生素B2可引起()A)夜盲症B)坏血病C)脚气病D)阴囊皮炎22. 哪种营养素不能用蔬菜瓜果作为主要来源()A)维生素B)矿物质C)纤维素D)氨基酸23. 病死率最高的食物中毒是()A)葡萄球菌食物中毒B)沙门氏菌食物中毒C)肉毒梭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D)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24. 毒蕈中毒中哪种病型死亡率最高()A)胃肠炎型B)神经精神型C)肝肾损害型D)溶血型25. 哪种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刺激迷走神经导致反射性呕吐()A)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B)肉毒毒素食物中毒C)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D)葡萄球菌食物中毒26. 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过程的有害因素是()A)有毒物质B)生产性粉尘C)电离辐射D)精神紧张27. 下面关于工作有关疾病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A)病因明确B)职业因素促使潜在疾病暴露或病情加重C)通过控制或改善职业环境,可减少工作有关疾病D)工作有关疾病也可以在一般人群中出现28. 下列哪一项不是典型铅绞痛的特征?()A)多为突然发作B)常在脐周C)腹部平坦柔软D)有固定压痛点29. 慢性苯中毒的临床表现,多不包括下列哪项?()A)神经衰弱综合征B)白细胞降低C)血小板减少D)有固定压痛点30. 张先生夫妻与父母同住,生育一女在读小学,其弟新婚暂住张宅内。
预防医学(三)含答案

预防医学(三)A1型题1. 某医师欲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高血压病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指标为A.病死率B.发病率C.死亡率D.患病率E.二代发病率答案:B[解答] 发病率是特定人群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而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值。
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法是研究某病在某一时间点的发病情况,应该使用发病率作为指标。
2. 为比较工人、干部中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是否不同,进行了χ2检验,算得χ2值为956,查表得χ2(0.05,1)=3.84,若取α=0.05,应得出的结论是A.接受π1=π2B.拒绝π1=π2C.接受π1>π2D.拒绝π1>π2E.拒绝μ1=μ2答案:B[解答] 若χ2<χ2α,r,说明P>α,差异无统计学差异;若χ2>χ2α,r,说明P <α,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本题的χ2值远大于χ2(0.05,1),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工人和干部中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明显不同,故拒绝π1=π2。
3. 为尽量发现病人,在制订筛选方法标准过程中,常采用A.提高方法的灵敏度B.提高方法的特异度C.降低假阳性率D.提高假阴性率E.使假阴性率与假阳性率接近答案:A[解答] 在检查某种疾病时,如果某种检查方法能把所有患有该病的人都筛选出来,那说明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高;反之就低,因此灵敏度高的检查方法漏诊率低,适用于大规模的人群筛查。
4. 选定有特定疾病的人群组与未患这种疾病的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可能危险因素的比例,分析暴露于该因素是否与疾病有关,该研究为A.现况调查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实验性研究E.理论性研究答案:B[解答] 病例对照研究又称回顾性研究,是选定有特定疾病的人群作为病例组,和未患这种疾病的人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可能危险因素的比例,分析暴露于该因素是否与疾病有关。
5. 光化学烟雾是由下列哪些环境污染物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形成的一种浅蓝色烟雾A.H2S、COB.CO2、NOxC.NOx、烃类D.烃类、醛类E.醛类、酮类答案:C[解答] 光化学烟雾是由NOx和烃类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形成的一种浅蓝色烟雾。
《预防医学》作业集答案(专升本)(张娟妮)

C 35、B36、E37、B 38、C 39、A 40、C 41、B 42、B 43、E 44、D 45、D46、 C47、
D 48、E 49、E 50、B51、D 52、B 53、C 54、C 55、B 56、B 57、E 58、A 59、A 60、
C61、C 62、B 63、A 64、C 65、B 66、C 67、C 68、E 69、A 70、C 71、C 72、B 73、
A1 型选择题 1、B 2、E 3、C 4、E 5、C 6、E 7、E 8、D 9、D 10、E 11、D 12、D 13、C 14、B 15、A 16、D 17、C 18、A 19、A 20、E 21、B 22、B B1 型选择题 1、A,C 2、A,C,B,A 四、问答题 1、病因:环境缺碘 预防:长期食用加碘食盐 第三章 食物与健康 一、名词解释 1、食物中含有对人体有营养功能的有效成分称之。 2、即将几种食物混合食用,必需氨基酸可互相补充,更接近人体需 要,生物价值亦相应提高,这种称之。 二、填空题 1、供给热能 供给营养素 2、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消化率 蛋白质生物 学价值 3、单糖类 双糖类 多糖类 4、 A B1 B2 5、8 9 6、生物性污染 化学性污染 放射性污染 7、传染病 寄生虫病 食物中毒 慢性中毒 远期危害 三、选择题 A1型选择题 1、C 2、E 3、B 4、B 5、D 6、A 7、A 8、B 9、E 10、 D11、D 12、E 13、B 14、A 15、D 16、 A 17、 E 18、 C 19、 D 20、 C 21、 A 22、 B 23、 C 24、 B 25、E 26、B 27、A 28、A 29、A 30、E 31、 B 32、E 33、 B 34、E 35、 A 36、E 37、B 38、B 39、A 40、D 41、 A 42、E 43、E 44、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内容
小题得分本题分数对错学生答案
1 2.0 D
2 2.0 B
3 2.0 B
4 2.0 A
5 2.0 C
6 2.0 C
7 2.0 C
8 2.0 A
9 2.0 B
10 2.0 C
11 2.0 C
12 2.0 A
13 2.0 C
14 2.0 A
15 2.0 C
16 2.0 C
17 2.0 D
18 2.0 D
19 2.0 C
20 2.0 D
21 2.0 D
22 2.0 D
23 2.0 C
24 2.0 C
25 2.0 D
26 2.0 D
27 2.0 A
28 2.0 D
29 2.0 D
30 2.0 D
31 4.0 A B C
32 4.0 B C D
33 4.0 A C D
34 4.0 A C
35 4.0 A B D
36 4.0 C D
37 4.0 A B C
38 4.0 A B C D
39 4.0 A C D
40 4.0 A C D 总分:100.00
题目内容
1. 预防医学的对象()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
D)个体和群体
2. 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B)更着重于护理与康复
C)以环境-人群为研究重点
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
3. 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B)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
C)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
D)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
4. 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传染病
B)常见病
C)慢性病
D)急性病
5. 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传染病
B)常见病
C)慢性病
D)急性病
6. 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按其属性可分为()
A)物理性、化学性、放射性
B)生物性、化学性、放射性
C)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D)有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致癌物
7. 次生环境是指()
A)天然形成的环境
B)某些元素分布不均造成的环境
C)由于人类活动(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
D)非生物所形成的环境
8. 生态系统内的生产者是()
A)绿色植物、自养菌
B)草食、肉食、大型肉食动物
C)细菌、真菌及放线菌
D)人类
9. 环境的自净作用是()
A)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发生了理化性质的改变
B)污染物进入环境后,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使环境又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
C)污染物在环境中,从一种介质转移到另一种介质
D)污染物进入环境中,其成分没有发生改变
10. 两种化学物同时进入机体产生联合作用时,其中某一种化学物质可使另一种化学物质的毒性增强,且其毒性作用超过两者作用之和,这种情况是()
A)相加作用
B)独立作用
C)协同作用
D)拮抗作用
11. 具有杀菌作用的紫外线是()
A)UV-A
B)UV-B
C)UV-C
D)UV-D
12.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A)工业企业
B)生活炉灶
C)交通运输
D)地面扬尘
13. 大气的自净作用主要是()
A)生物学作用
B)化学作用
C)物理作用
D)氧化、中和
14. 酸雨形成的主要污染物是()
A)SO2和NO X
B)SO2和CO2
C)NO2和CO2
D)SO2和CO
15. 建筑材料中和装饰材料中的主要有害物质是()
A)甲醛和铅
B)甲醇和氡
C)甲醛和氡
D)甲酸和氡
16. 日本发生的痛痛病的原因是长期食用()
A)含镉玉米
B)含镉面粉
C)含镉大米
D)含镉食油
17. 下列疾病中不属于地方病的是()
A)碘缺乏病
B)大骨节病
C)克山病
D)高山病
18. 严重缺碘地区的最严重表现形式是()
A)甲状腺肿
B)斑釉齿
C)龋齿
D)克汀病
19. 维生素A相对较少的食物是()
A)肝脏
B)鱼卵
C)肉类
D)全奶
20. 下列哪些食物含核黄素最少()
A)肝脏
B)牛奶
C)大豆
D)大米
21. 膳食中长期缺乏维生素B2可引起()
A)夜盲症
B)坏血病
C)脚气病
D)阴囊皮炎
22. 哪种营养素不能用蔬菜瓜果作为主要来源()
A)维生素
B)矿物质
C)纤维素
D)氨基酸
23. 病死率最高的食物中毒是()
A)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B)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C)肉毒梭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
D)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
24. 毒蕈中毒中哪种病型死亡率最高()
A)胃肠炎型
B)神经精神型
C)肝肾损害型
D)溶血型
25. 哪种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刺激迷走神经导致反射性呕吐()
A)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
B)肉毒毒素食物中毒
C)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
D)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26. 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过程的有害因素是()
A)有毒物质
B)生产性粉尘
C)电离辐射
D)精神紧张
27. 下面关于工作有关疾病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A)病因明确
B)职业因素促使潜在疾病暴露或病情加重
C)通过控制或改善职业环境,可减少工作有关疾病
D)工作有关疾病也可以在一般人群中出现
28. 下列哪一项不是典型铅绞痛的特征?()
A)多为突然发作
B)常在脐周
C)腹部平坦柔软
D)有固定压痛点
29. 慢性苯中毒的临床表现,多不包括下列哪项?()
A)神经衰弱综合征
B)白细胞降低
C)血小板减少
D)有固定压痛点
30. 张先生夫妻与父母同住,生育一女在读小学,其弟新婚暂住张宅内。
该家庭类型属于()
A)核心家庭
B)传统家庭
C)主干家庭
D)联合家庭
31. 关于预防医学的特点,正确的有()
A)工作对象主要是群体
B)主要研究人群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C)所采用的对策产生效应的时间多在疾病发生或流行之前
D)预防医学在疾病控制中的耗-效比较低
32. 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主要有()
A)烟雾事件
B)温室效应
C)臭氧层破坏
D)酸雨
33. 煤烟型烟雾事件发生的气象条件为()
A)气温低
B)气压低、有雾
C)风速很小、湿度大
D)有逆温产生
34. 关于维生素B1,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有()
A)长期严重缺乏维生素B1可致多发性神经炎
B)长期缺乏维生素B1可致干眼病
C)长期缺乏维生素B1可导致脚气病
D)维生素B1缺乏可以导致脂溢性皮炎
35. 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有哪三项()
A)慢性汞中毒早期常见的症状是神经衰弱症候群
B)慢性铅中毒严重时可导致腕下垂
C)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肝脏
D)慢性汞中毒可致口腔炎,牙龈可见汞线
36. 污染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主要表在()
A)致畸作用
B)致突变作用
C)致敏作用
D)免疫抑制作用
37. 评价居室空气清洁度的常用指标包括()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微生物和悬浮颗粒物
D)三氧化二硫
38. 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包括()
A)细菌总数
B)总大肠菌群
C)粪大肠菌群
D)游离型余氯
39. 污染物对健康危害的远期作用包括()
A)致癌作用
B)致敏作用
C)致畸作用
D)致突变作用
40. 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包括()
A)感官性状良好
B)含有的病原微生物要少
C)化学组成对人体无害
D)水量充足,取用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