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第三次作业
预防医学B150作业3-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目内容小题得分本题分数对错学生答案1 2.0 D2 2.0 D3 2.0 A4 2.0 A5 2.0 D6 2.0 A7 2.0 A8 2.0 C9 2.0 D10 2.0 C11 2.0 D12 2.0 A13 2.0 C14 2.0 B15 2.0 D16 2.0 D17 2.0 A18 2.0 C19 2.0 B20 2.0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 2.0 D22 2.0 C23 2.0 A24 2.0 C25 2.0 C26 2.0 A27 2.0 C28 2.0 D29 2.0 B30 2.0 B31 4.0 A D32 4.0 A B C D33 4.0 A C34 4.0 A B C D35 4.0 A B C D36 4.0 A B C37 4.0 A B C D38 4.0 A C D39 4.0 B C40 4.0 A B C D 总分:100.001. 传染源是指()A)体内有病原体的人B)体内有病原体的人和动物C)体内有病原体繁殖的人和动物D)体内有病原体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2. 可降低人群易感性的因素为()A)新生儿增加B)易感人口的迁入C)免疫人口的死亡D)预防接种3. 经水传播是发展中国家哪型病毒性肝炎地方性流行的重要原因?()A)甲型B)乙型C)丙型D)丁型4.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指()A)病原体从传染源到侵入宿主之前,在外界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B)病人从家到医院所经过的路程C)病人在医院住院期间所走过的路程D)动物发病过程中所走过的路程5. 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是指()A)是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并能排除病原体的人B)是指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除病原体的动物C)是指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除病原体的人D)是指临床症状消失后,仍能持续排除病原体的人6. 哪种传播途径传播的传染病大多见于儿童()A)经空气传播B)经食物传播C)经饮水传播D)经血液传播7. 下面哪项属于传染病的传染源管理具体内容()A)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病人B)对接触者进行检疫C)预防接种D)从事饮食人员加强健康教育8.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小,更重要的取决于()A)排除病原体的数量B)携带病原体的时间长短C)携带者的职业、社会活动范围、个人卫生习惯及卫生防疫措施D)携带者的家庭人口数9. 决定隔离期期限长短的重要依据是()A)有无临床症状B)患者的活动范围C)疾病的严重程度D)疾病的传染期10. 传染病的恢复期是指()A)病原体侵入机体至临床特异症状和体征之间的一段时间B)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临床症状出现之间的一段时间C)机体遭受的各种损害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的一段时间D)机体出现临床特异症状和体征的一段时间11. 下面哪项是针对传染病易感人群的措施()A)消毒B)改善卫生条件C)病原体携带者应登记和治疗D)预防接种12. 心血管疾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是()A)高血压B)高胆固醇血症C)行为生活方式D)遗传因素13. 哪项不属于脑卒中的高危因素()A)高血压B)低密度脂蛋白C)高密度脂蛋白D)糖尿病14. “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本政策之一是()A)人人不得病B)健康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C)全民免费医疗D)医疗保险15. “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球目标之一是()A)人人不得病B)人人都得到全民免费医疗C)人人都得到医疗保险D)人人都得到基本药物16. 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总目标之一是()A)人人健康长寿B)人人平等和健康C)人人富裕和长寿D)使全体人民达到最高的生活质量17. 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性行动之一是()A)与贫困作斗争B)与疾病作斗争C)与环境作斗争D)与行为不端作斗争18. “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社会基础描述正确的是()A)伦理不是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政策的实践的基础B)性别观不能体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要求C)公平是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础D)公平是21世纪人人得到同样的卫生保健19. 初级卫生保健是()A)是一种低级的卫生保健B)是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C)是一种免费的卫生保健D)是一种预付的卫生保健20. 初级卫生保健的服务对象是()A)病人B)健康人群C)亚健康人群D)全体居民21. 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是()A)平等互惠、社区和群众参与、部门间协同行动、成本效果与效率B)社会公正、国家参与、部门间协同行动、成本效果与效率C)社会公正、社区和群众参与、部门间协同行动、低成本D)社会公正、社区和群众参与、部门间协同行动、成本效果与效率22. 初级卫生保健的具体内容应包括以下哪一项()A)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治疗病伤、康复服务B)减少死亡、预防疾病、治疗病伤、康复服务C)提供基本的清洁卫生环境D)增进健康、不得疾病、治疗病伤、康复服务23. 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之一是()A)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B)以生物-心理-经济医学模式为指导C)以社区重点保健人群为指导D)以健康为指导24. 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内容之一是()A)体格检查B)社区卫生C)社区康复D)社区检查25. 社区卫生服务是()A)病人为中心、社区为导向B)老年人为中心、社区为导向C)人的健康为中心、需求为导向D)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导向26. 健康促进的概念为()A)包括一切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更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和环境支持的综合体B)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C)包括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两部分D)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27. 健康促进的5个主要活动领域为()A)控烟、控酒、控制高血压、控制性病、控制艾滋病B)领导重视、各部门协调、人人参与、初级卫生保健、中西医结合C)制定公共政策、创造支持环境、加强社区行动、发展个人技能、调整服务方向D)以农村为重点、为人民服务、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依靠科技进步28. 社会动员包括()A)开发领导层、促进个人参与、发动非政府组织、利用专业技术人员B)开发基层人员、促进社区参与、发动非政府组织、利用专业技术人员C)开发领导层、促进家庭参与、发动非政府组织、利用专业技术人员D)开发领导层、促进社区参与、发动非政府组织、利用专业技术人员29. 21世纪健康促进的优先地位之一是()A)提高对疾病的社会责任感B)提高对健康的社会责任感C)提高对治疗的社会责任感D)提高对人群的社会责任感30. 卫生监督的特征有()A)公益性、保护性、普遍性、综合性B)公益性、保护性、技术性、综合性C)事业性、保护性、垄断性、综合性D)公益性、公开性、技术性、专科性31. 下面哪几项是传染病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原因()A)新生儿减少B)易感人口迁入C)免疫人口死亡D)人工免疫32. 下面哪几项是卫生法的发法源包括()A)宪法B)卫生法律C)卫生行政法规D)卫生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33. 下面哪几项不属于21世纪健康促进的优先地位()A)提高对疾病的社会责任感B)增加健康发展的投资C)调整卫生服务方向D)保障健康促进所需的基础设施34. 社区卫生服务对象包括()A)健康人群B)亚健康人群C)高危人群D)儿童、妇女、老年人、疾病康复期人群等35. 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包括()A)促进健康B)预防保健C)合理治疗D)社区康复36. 下面哪几项属于健康促进策略的主要活动领域()A)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B)创造支持性环境C)调整卫生服务方向D)加强医院的行动37. 下面关于“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本策略描述正确的是()A)全方位促进健康B)部门间的协调C)将卫生列入可持续发展计划D)与贫困做斗争38. 下面哪几项对社区卫生服务描述是正确的()A)服务对象是全体居民B)通过医院的广泛参与才能得以实现C)工作重点是预防疾病,增进健康D)目的是使全体人民公平地获得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39. “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政策基础包括()A)以疾病为中心B)以健康为中心C)可持续发展战略D)与贫困做斗争40. 初级卫生保健的意义包括()A)全人类获得最高可能健康水平的关键所在B)对卫生保健工作的根本性变革C)社会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D)社会公正的体现。
兰大《预防医学与卫生统计学》17春平时作业3

B. P95=M
C. P5=M
D. P50=M
E.
正确答案:
22.急性苯中毒不出现哪项临床表现
A. A.恶心、呕吐
B. B.兴奋、眩晕
C. C.抽搐、昏迷
D. D.全血细胞减少
E. E.呼吸循环衰竭
正确答案:
23.二氧化硫污染环境后可引起多种危害,不包括
A. A.损害周围的农作物
B. B.形成酸雨,使水质酸化
A. 0
B. 5
C. 2
D. 1
E. 10
F.
正确答案:
10. 19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工业文明被称之为
A. A.黑色文明
B. B.黄色文明
C. C.白色污染
D. D.绿色文明
正确答案:
11.率可以用以下那种方式表示
A. A.百分率
B. B.千分率
C. C.万分率
D.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12.常用离散趋势指标不包括( )
A. A.生存率
B. B.婴儿死亡率
C. C.发病率
D. D.治愈率
E. E、患病率
正确答案:
31.对黄曲霉毒素最敏感的动物是
A. A.兔
B. B.大白鼠
C. C.雏鸭
D. D.猪
E. E.小鼠
正确答案:
32.关于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符号秩和检验中,差值为零不参加编秩
B.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方法中的正态近似法为参数检验
D. D.考虑了人群的安全率,饮食习惯,食物生产,社会和经济条件而制定的适宜的需要量
E.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
20.正常中国人生活事件量表编制于
预防医学作业

预防医学作业一、 -名词解释1、公害病:指由人类活动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引起公害所发生的地区性疾病。
如与大气污染有关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由含汞废水引起的水俣病、由含镉废水引起的痛痛病等。
2、自净作用一般指受污染的物体经本身的作用达到净化或无害化的现象。
3、三致:致突变、致畸和致癌,应用在药品管理法中,环境保护及饲料添加中经常用到。
4、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石英粉尘所致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我国目前常见的且危害较为严重的职业病。
目前是职业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病种之一,也是12种尘肺中较重的一种。
5、膳食纤维:是一般不易被消化的食物营养素,主要来自于植物的细胞壁,包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树脂、果胶及木质素等。
6、推荐摄入量(RNI):是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组成部分。
RNI的含义指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97%,98%个体需要量的推荐摄入水平。
7、必需氨基酸: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它是人体(或其它脊椎动物)必不可少,而机体内又不有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补充的氨基酸,称必需氨基酸。
8、合理膳食:是指一日三餐所提供的营养必须满足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体力活动的需要。
合理饮食可以达到显著减肥的目的。
9、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由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三部分组成。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共有10条,适合于6岁以上的正常人群。
特定人群膳食指南是根据各人群的生理特点及其对膳食营养需要而制定的。
平衡膳食宝塔以直观的形式告诉居民每日应摄入的食物种类、合理数量及适宜的身体活动量。
11、 BMI指数(又称身体质量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12、等级资料:介于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之间的一种资料,通过半定量方法测量得到。
13、变异:指的是生物体子代与亲代之间遗传基因发生改变的现象。
大理大学预防医学课程作业及答案详解

大理学院成人高等教育预防医学课程作业一1.课程名称:预防医学2.适用专业:08级护理学(专科)3.选用教材:《预防医学》(黄吉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三版)绪言至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公害病#是指由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经过政府认定的一类地区性环境污染性疾病。
2.自净作用#少量的污染物一时性进入环境可经过各种自然过程而消除或减少,而使环境复原的功能3.温室效应#指地球表面大气中的CO2、CH4、N2O和CFC5等气体吸收地表发射的热辐射,使大气温度增加的现象。
4.生物富集#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尤其是向生物体内转移往往使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逐级提高,这种现象称为生物富集作用。
5.矽肺#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长期吸人含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6.气质即通常所说的脾气,是个人在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持久性、灵活性等心理特征的总和,也是人的情感体验特点的综合。
7.职业外伤系指职业人群在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受外部物理或化学性等因素的直接作用,而导致的突发性意外损伤。
8.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患,指以社会心理因素为主要致病因素的躯体疾病和躯体功能障碍的总称。
1.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
2.三级预防3.环境指在特定的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的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和人类活动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作用,其影响可以使现时或远期的。
5.生物圈指地球表层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立体空间,其范围包括海平面以下11km 至海平面以上10km包括其中的生物、地壳、海洋、大气层7.食物链在生态环境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吞食,从而形成以食物形式进行物质转移的连锁关系8.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内部自然的、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9.生态系统指生物与环境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联系共同10.蓄积11.生物转化12.自然灾害13.地球化学性疾病14.碘缺乏病指机休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因碘摄入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亚临床克汀病、智力障碍、生殖功能障碍等。
《预防医学》作业集答案(专升本)(张娟妮)

参考答案绪论一、选择题:单选:1、C 2、C 3、B 4、B 5、E 6、C 7、A 8、B 9、D 10、B 11、C多选:1、ABCD 2、ABCDE 3、ABCD 4、ABCDE二、名词解释:1、二级与预防的定义:即疾病的“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达到疾病的早期预防,促进康复,维护健康。
三、论述题1、预防医学研究的内容有:(1)环境与健康:研究环境中的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并利用环境中有利因素促进健康,消除不利因素,保护健康,如清洁的大气、水、土壤等是有利于健康的,而受污染的空气如二氧化硫污染可刺激眼和呼吸道,可引起酸雨。
(2)食物和健康:研究食物中的营养素对机体健康的作用,如何达到平衡膳食满足机体健康的需要,防止营养性的疾病,如维生素缺乏症,营养过剩引起的肥胖等。
(3)流行病学研究: 从群体的角度研究健康与疾病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利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等探索疾病发生的原因。
(4)卫生统计:是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分析数据必不可少的手段,研究环境中的多种因素变化与人体健康状况的相互关系时,用统计学的方法才能根据样本的一些统计特征正确推断出总体的情况。
(5)毒理学:研究环境中有害因素对人体损害机制,可为制定卫生标准和预防措施提供基本依据。
如大气质量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药物的毒性作用等都依据毒理学的研究结果制定。
2、医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用途: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类对健康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促使临床工作成为范围更广泛的独立专业。
医师的职责扩大为“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工作的范围从个体扩大到社区人群,从临床治疗期扩大到预防、康复、保健。
因此医师也是预防保健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可以发挥以下作用:1)指导病人增强自我保健的能力,指导他们合理营养,进行心理康复治疗,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2)在预防保健方面,树立预防疾病的意识,做好卫生宣传教育,宣传常见病的防治知识,当好防病知识的宣传者,保健知识的指导者。
预防医学B150作业3-1

题目内容小题得分本题分数对错学生答案1 2.0 D2 2.0 B3 2.0 B4 2.0 A5 2.0 C6 2.0 C7 2.0 C8 2.0 A9 2.0 B10 2.0 C11 2.0 C12 2.0 A13 2.0 C14 2.0 A15 2.0 C16 2.0 C17 2.0 D18 2.0 D19 2.0 C20 2.0 D21 2.0 D22 2.0 D23 2.0 C24 2.0 C25 2.0 D26 2.0 D27 2.0 A28 2.0 D29 2.0 D30 2.0 D31 4.0 A B C32 4.0 B C D33 4.0 A C D34 4.0 A C35 4.0 A B D36 4.0 C D37 4.0 A B C38 4.0 A B C D39 4.0 A C D40 4.0 A C D 总分:100.00题目内容1. 预防医学的对象()A)个体B)病人C)健康人D)个体和群体2. 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B)更着重于护理与康复C)以环境-人群为研究重点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3. 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B)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C)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D)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4. 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传染病B)常见病C)慢性病D)急性病5. 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传染病B)常见病C)慢性病D)急性病6. 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按其属性可分为()A)物理性、化学性、放射性B)生物性、化学性、放射性C)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D)有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致癌物7. 次生环境是指()A)天然形成的环境B)某些元素分布不均造成的环境C)由于人类活动(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D)非生物所形成的环境8. 生态系统内的生产者是()A)绿色植物、自养菌B)草食、肉食、大型肉食动物C)细菌、真菌及放线菌D)人类9. 环境的自净作用是()A)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发生了理化性质的改变B)污染物进入环境后,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使环境又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C)污染物在环境中,从一种介质转移到另一种介质D)污染物进入环境中,其成分没有发生改变10. 两种化学物同时进入机体产生联合作用时,其中某一种化学物质可使另一种化学物质的毒性增强,且其毒性作用超过两者作用之和,这种情况是()A)相加作用B)独立作用C)协同作用D)拮抗作用11. 具有杀菌作用的紫外线是()A)UV-AB)UV-BC)UV-CD)UV-D12.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工业企业B)生活炉灶C)交通运输D)地面扬尘13. 大气的自净作用主要是()A)生物学作用B)化学作用C)物理作用D)氧化、中和14. 酸雨形成的主要污染物是()A)SO2和NO XB)SO2和CO2C)NO2和CO2D)SO2和CO15. 建筑材料中和装饰材料中的主要有害物质是()A)甲醛和铅B)甲醇和氡C)甲醛和氡D)甲酸和氡16. 日本发生的痛痛病的原因是长期食用()A)含镉玉米B)含镉面粉C)含镉大米D)含镉食油17. 下列疾病中不属于地方病的是()A)碘缺乏病B)大骨节病C)克山病D)高山病18. 严重缺碘地区的最严重表现形式是()A)甲状腺肿B)斑釉齿C)龋齿D)克汀病19. 维生素A相对较少的食物是()A)肝脏B)鱼卵C)肉类D)全奶20. 下列哪些食物含核黄素最少()A)肝脏B)牛奶C)大豆D)大米21. 膳食中长期缺乏维生素B2可引起()A)夜盲症B)坏血病C)脚气病D)阴囊皮炎22. 哪种营养素不能用蔬菜瓜果作为主要来源()A)维生素B)矿物质C)纤维素D)氨基酸23. 病死率最高的食物中毒是()A)葡萄球菌食物中毒B)沙门氏菌食物中毒C)肉毒梭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D)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24. 毒蕈中毒中哪种病型死亡率最高()A)胃肠炎型B)神经精神型C)肝肾损害型D)溶血型25. 哪种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刺激迷走神经导致反射性呕吐()A)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B)肉毒毒素食物中毒C)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D)葡萄球菌食物中毒26. 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过程的有害因素是()A)有毒物质B)生产性粉尘C)电离辐射D)精神紧张27. 下面关于工作有关疾病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A)病因明确B)职业因素促使潜在疾病暴露或病情加重C)通过控制或改善职业环境,可减少工作有关疾病D)工作有关疾病也可以在一般人群中出现28. 下列哪一项不是典型铅绞痛的特征?()A)多为突然发作B)常在脐周C)腹部平坦柔软D)有固定压痛点29. 慢性苯中毒的临床表现,多不包括下列哪项?()A)神经衰弱综合征B)白细胞降低C)血小板减少D)有固定压痛点30. 张先生夫妻与父母同住,生育一女在读小学,其弟新婚暂住张宅内。
(完整版)《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部章节),推荐文档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书六个章节)第一部分基本理论一、填空题1.整体健康具有多维性、连续性、健康描述的功能性的特征。
2.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是环境因素、生物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
3.生物医学模式的三要素是病因、宿主、环境。
4.健康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有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传播者、传播效果。
5.预防工作可分为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国际五个层次。
三、判断题(√)1.新时期的卫生方针特别提出“动员全社会参与”。
(×)2.健康教育包含健康促进。
(×)3.疾病是一种生物学尺度,病患是一种行动尺度。
(√)4.健康效应谱第二个谱级属于生理效应。
(√)5.医学模式是医学观的一种高度的哲学概括。
(×)6.一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防。
(√)7.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8.生物医学模式过分强调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学属性。
(×)9.无病就是健康。
(×)10.社区预防及第四层次预防。
(×)11.健康教育的传播过程中有四个基本要素。
(√)12.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要加强一级预防。
(×)13.整体健康观强调人的多维属性。
四、选择题1.预防医学的对象:D.确定的群体2.预防医学是: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E) E.环境-生物-健康4.预防医学经历了(C )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A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 ) A.传染病8.个体的免疫接种(A )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 C )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 ) C.强化社区行动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ABCD )A.预防性卫生服务B.疾病的预防和控制C.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D.社区建设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ABCE)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B.承认其社会属性C.重视机体的生理活动 E.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ACE)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C.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E.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的贯彻1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BCDE)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C.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D.卫生服务E.生物遗传15.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ABCDE)A.预防为主B.中西医并重C.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E.加强农村工作16.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ABCE )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B.正确处理疑难病症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D.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E.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二、名词解释1.医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人们对于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及概括,使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预防医学》第三次作业

膅葿膈蒇薂芈薃芄芀莈聿蒈莅蒄肂螆羂袁蚇膇蚀螇莄肂荿螅袄蒂袇膆膀羇薆羃罿羇蒁羂膇肄o和0.07螁蒅袅薀莆袆o和0.07227.,并联试验的灵敏度为[1分]E.无法计算28.流行病学研究中的生态学研究是探索病因的[1分]A.一种粗线条的描述性研究B.一种精细的描述性研究C.特殊的病例对照研究D.特殊的队列研究E.特殊的现场实验29.队列研究容易出现的重要偏倚是[1分]A.选择偏倚B.失访偏倚C.回忆偏倚D.测量偏倚E.混杂偏倚30.为评价一种家用“简便”妊娠试验药盒的效果,其试验结果与医院常规的妊娠诊断试验结果见下表:,该药盒的阳性预测值是[1分]31.在某地进行的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显示,该地人群肺癌年死亡率为0.56%o,吸烟与不吸烟者的肺癌年死亡率分别为0.96%o和0.07%研究的归因危险度(AR)为[1分]32.某乡7000户约3万人口,欲抽取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即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种抽样方法[1分]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简单抽样E.多级抽样参考答案为:B,您选择的答案为:E33.在某地进行的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显示,该地人群肺癌年死亡率为0.56%o,吸烟与不吸烟者的肺癌年死亡率分别为0.96%o和0.07%研究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P)为[1分]A.13.7参考答案为:B,您选择的答案为:A34.Kappa值表示不同观察者对某一结果的判定或同一观察者在不同情况下对某结果判定的[1分]A.敏感性B.特异性C.可靠性D.变异性E.一致性35.Kappa值表示不同观察者对某一结果的判定或同一观察者在不同情况下对某结果判定的[1分]39.,串联试验的特异度为[1分]E.无法计算40.关于诊断试验,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1分]A.并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B.串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C.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符合的程度D.诊断试验的可靠性是指同一方法在同样条件下,多次对相同人群进行检查结果的恒定性E.误诊率又称为假阳性率41.在分析流行病学研究中,下列哪项是暴露的最确切含义[1分]A.暴露是指接触了危险因素B.暴露是指一个发病因素C.暴露是指多个危险因素D.暴露是指感染了病原体E.暴露是指研究对象具有某种疑为与患病可能有关的特征,或曾受到某种疑为与患病可能有关的因子的影响42.假定某一筛选计划检查1000人,而疾病的流行率为4%,该筛选试验的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80%,则筛选出来的阳性人数是[1分]A.36B.192C.228E.某病的死亡率47.,血糖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为[1分]E.无法计算48.为研究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分布特点,在w市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五个社区.对15岁以上的居民进行体检并填写健康调查问卷,该究属于[1分]A.分析性研究B.现况研究C.社区试验D.生态学研究E.队列研究49.关于普查的目的,以下哪一项不正确[1分]A.早期发现病例B.了解疾病的分布C.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D.普及医学知识E.检验病因50.在队列研究中,结局的确切概念是指[1分]A.果暴露属性的分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医学》第三次作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预防医学》第3次作业您本学期选择了“预防医学”,以下是您需要提交的作业。
说明:本次作业的知识点为:下篇04---下篇06-01,发布时间为2014-10-18,您从此时到2015-1-30前提交均有效。
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在现场调查时,当问及某个敏感问题时.很多被调查对象倾向于夸大或掩盖真实情况,此时可能引起的偏倚是 [1分]A.暴露怀疑偏倚B.无应答的偏倚C.诊断怀疑偏倚D.报告偏倚E.测量偏倚2. 某一特定筛检试验,用于患病率较低的人群时,下列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1分]A.阳性预测值升高,阴性预测值升高B.阳性预测值降低,阴性预测值升高C.阳性预测值升高,阴性预测值降低D.阳性预测值降低,阴性预测值降低E.以上都不是3. 对5000名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发现糖尿病病人161例,测口服葡萄糖2h后的血糖,以血糖大于6.16mmol/L(110mg/dL)为阳性,小于6.16mmol/L(110mg/dL)为阴性进行筛选,查得真阳性154人,真阴性为3971,则符合率为 [1分]A.99.82%B.95.65%C.82.06%D.82.50%E.15.06%4. 队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1分]A.描述疾病分布特征,寻找病因线索B.探讨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情况及其差别,并验证病因假说C.探讨干预措施在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的效果及差别,评价干预效果D.探索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对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别,验证病因假说E.描述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分布特征,可进行临床比较5. 并联试验可以提高诊断方法的 [1分]A.灵敏度B.特异度C.约登指数D.一致性E.诊断准确性6. 反映诊断试验收益的指标 [1分]A.灵敏度B.特异度C.约登指数D.符合率E.预测值7. 某地区居民队列研究发现体重指数(BMI)>25.0的人群患高血压的危险性为其他人群的2.8倍(有统计学意义);而该地区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发现BM>25.0的人群患高血压的OR为1.22(无统计学意义)。
进一步研究表明此差异的原因是,病人诊断为高血压后,开始注意饮食、体育锻炼等。
引起上述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的偏倚是 [1分]A.纳入偏倚B.奈曼偏倚C.检出偏倚D.无应答偏倚E.易感性便宜8. 在研究饮酒和心肌梗死发病关系时,考虑到年龄可能是一项混杂因素,为了比较饮酒者和非饮酒者的心肌梗死发病率,可以采用何种方法控制年龄因素的混杂作用 [1分]A.计算标准化率B.多因素分析C.限制D.匹配E.盲法收集9. 某地以往调查人群血清AbsAg感染率为10%,现拟作复查,研究者规定容许误差为0.1P,应该抽查多少人 [1分]A.400﹡0.1∕0.9=44B.400﹡0.9∕0.1=3600C.400﹡70∕30=933D.178﹡0.1∕0.9=20E.178﹡0.9∕0.1=160210. 在某地进行的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显示,该地人群肺癌年死亡率为0.56%o,吸烟与不吸烟者的肺癌年死亡率分别为0.96%o和0.07%,上述研究的相对危险度(RR)为 [1分]A.92.7%B.0.O7C.13.71D.1.71E.811. 在Framingham研究的最初检查中,人们发现30-44岁男女两组人群的冠心病患病率均为5%,那么该年龄组男女两性具有发生冠心病同等危险的结论是 [1分]A.正确的B.不正确,因为没有区分发病率和患病率C.不正确,因为当要求用率来支持这一推论时却采用了百分比D.不正确,因为没有识别可能的队列现象E.不正确,因为没有对照组12. 在某地进行的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显示,该地人群肺癌年死亡率为0.56%o,吸烟与不吸烟者的肺癌年死亡率分别为0.96%o和0.07%,上述研究的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为 [1分]A.0.89%,B.92.7%C.87.5%D.0.49%oE.0.40%13. 对于性传播疾病和精神类疾病的诊断应该应用哪种试验方法 [1分]A.高灵敏度试验B.高特异度试验C.高可靠性试验D.高符合率试验E.高精确度试验14. 1945年找出某厂的l000名在表上涂镭的女工,比较这些女工与1000名女电话接线员自1945~1975年骨瘤发生率,在此期间,涂镭女工有20例骨瘤患者,而接线员只有4例,这种研究属于 [1分]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实验研究D.临床实验研究E.干预性实验研究15. 影响筛检试验的阳性预测值的主要因素是 [1分]A.灵敏度B.特异度C.重复性D.现患率E.受检人数16. 描述性研究不包括 [1分]A.生态学研究B.横断面调查C.疾病监测D.病例报告E.队列研究17. 欲了解某病在某地区的危害状况,进行现况调查适宜选用 [1分]A.抽样调查B.普查C.典型病例调查D.住院病例调查E.个案调查18. 用尿糖定性试验检查糖尿病患者和正常成年人各400人,结果前者为300例阳性,100例阴性,后者有50例阳性,350例阴性,尿糖定性试验筛检糖尿病的灵敏度为 [1分]A.50/400×100%=12.5%B.100/400×100%=25.0%C.200/400×100%=50.0%D.300/400×100%=75.0%E.350/400×100%=87.5%19. 在进行某病的队列研究时,最初选择的队列组成是 [1分]A.具有所要调查该项因素的人B.没有所要调查该项因素的人C.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D.患该病的病人E.未患该病的人20. 评价某致病因素对人群危害程度使用 [1分]A.RRB.ARC.ARPD.PARPE.死亡比例21. 为了了解人群中某病的患病情况,开展普查工作最适合于 [1分]A.患病率低的疾病B.患病率高的疾病C.不易发现的隐性疾病D.病死率较高的疾病E.检查方法操作技术复杂的病种22. 吸烟者肺癌发病率为48.33(1/10万人年),非吸烟者为4.49(1/10万人年);吸烟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为294.67(1/10万人年),非吸烟者为169.54(1/10万人年),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1分]A.肺癌的相对危险度是10.8,心血管疾病是1.7B.吸烟发生肺癌的危险比心血管疾病高C.对人群而言,吸烟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要比肺癌大得多D.去除吸烟危险因素后心血管疾病病例数的减少将会多于肺癌E.去除吸烟危险因素后肺癌病例数的减少将会多于心血管疾病23. 关于现况调查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1分]A.抽样调查是一种观察法B.普查不适用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C.整群抽样适用于大规模调查D.整群抽样所得样本代表性最好E.样本量相同时,抽样调查部普查覆盖面大24. 筛检的目的是 [1分]A.对可疑病人进行确诊B.防止筛检人群出现漏诊C.为了评价筛检试验的灵敏度D.为了评价筛检试验的特异度E.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或某病的高危人群25. 在队列研究中,对照的设计可以是 [1分]A.外对照B.内对照C.总人口对照D.多重对照E.以上均是26. 某项队列研究得出的相对危险度为2.6,95%的可信区间为1.7~3.4,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1分]A.暴露与疾病的关联为正关联B.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是对照组的2.6倍C.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比对照组高D.率差为1.7E.该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27. ,并联试验的灵敏度为 [1分]A.22.61%B.26.13%C.34.17%D.37.69%E.无法计算28.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生态学研究是探索病因的 [1分]A.一种粗线条的描述性研究B.一种精细的描述性研究C.特殊的病例对照研究D.特殊的队列研究E.特殊的现场实验29. 队列研究容易出现的重要偏倚是 [1分]A.选择偏倚B.失访偏倚C.回忆偏倚D.测量偏倚E.混杂偏倚30. 为评价一种家用“简便”妊娠试验药盒的效果,其试验结果与医院常规的妊娠诊断试验结果见下表:,该药盒的阳性预测值是 [1分]A.42.65%B.50.88%C.42.86%D.35.00%E.40.00%31. 在某地进行的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显示,该地人群肺癌年死亡率为0.56%o,吸烟与不吸烟者的肺癌年死亡率分别为0.96%o和0.07%,上述研究的归因危险度(AR)为 [1分]A.0.04%oB.0.89‰C.92.7‰D.87.5‰E.0.49%o32. 某乡7000户约3万人口,欲抽取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即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
这种抽样方法 [1分]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简单抽样E.多级抽样参考答案为:B,您选择的答案为:E33. 在某地进行的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显示,该地人群肺癌年死亡率为0.56%o,吸烟与不吸烟者的肺癌年死亡率分别为0.96%o和0.07%,上述研究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P)为 [1分]A.13.7B.87.5%C.0.49%oD.0.89%oE.92.7%参考答案为:B,您选择的答案为:A34. Kappa值表示不同观察者对某一结果的判定或同一观察者在不同情况下对某结果判定的 [1分]A.敏感性B.特异性C.可靠性D.变异性E.一致性35. Kappa值表示不同观察者对某一结果的判定或同一观察者在不同情况下对某结果判定的 [1分]A.敏感性B.特异性C.可靠性D.变异性E.一致性36. 如果孕妇孕期暴露于某因素与出生婴儿神经管畸形的相对危险度为3,意味着 [1分]A.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孕妇大0.3倍B.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孕妇大3倍C.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孕妇的0.3倍D.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孕妇的3倍E.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孕妇的2倍37. 筛检试验在下列哪种情况是最适宜的 [1分]A.患病率高的疾病B.患病率低的疾病C.早期诊断可改善预后的疾病D.病情严重,难以治愈的疾病E.病死率较高的疾病38. 随机抽样的目的是 [1分]A.差减少随机误差B.减少样本的偏性C.消除系统误D.消除测量误差E.消除系统误差和测量误差39. ,串联试验的特异度为 [1分]A.99.73%B.99.76%C.99.87%D.99.91%E.无法计算40. 关于诊断试验,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1分]A.并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B.串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C.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符合的程度D.诊断试验的可靠性是指同一方法在同样条件下,多次对相同人群进行检查结果的恒定性E.误诊率又称为假阳性率41. 在分析流行病学研究中,下列哪项是暴露的最确切含义 [1分]A.暴露是指接触了危险因素B.暴露是指一个发病因素C.暴露是指多个危险因素D.暴露是指感染了病原体E.暴露是指研究对象具有某种疑为与患病可能有关的特征,或曾受到某种疑为与患病可能有关的因子的影响42. 假定某一筛选计划检查1000人,而疾病的流行率为4%,该筛选试验的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80%,则筛选出来的阳性人数是 [1分]A.36B.192C.228D.772E.76843. 对病因不明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 [1分]A.寻找病因线索B.因果推断C.确定病因D.验证病因E.以上都不是44. 抽样调查时不能以样本大小和抽样设计来适当控制的误差是 [1分]A.系统误差B.抽样误差C.随机误差D.标准误E.标准差45. 关于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1分]A.灵敏度愈高,误诊率愈低B.特异度愈高,误诊率愈高C.特异度愈高,漏诊率愈低D.灵敏度愈高,漏诊率愈低E.灵敏度愈高,预测值愈高46. 现况研究主要分析指标是 [1分]A.某病的发病率B.某病的二代发病C.某病的患病率D.率死亡构成比E.某病的死亡率47. ,血糖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为 [1分]A.26.13%B.34.17%C.99.76%D.99.87%E.无法计算48. 为研究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分布特点,在w市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五个社区.对15岁以上的居民进行体检并填写健康调查问卷,该种研究属于 [1分]A.分析性研究B.现况研究C.社区试验D.生态学研究E.队列研究49. 关于普查的目的,以下哪一项不正确 [1分]A.早期发现病例B.了解疾病的分布C.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D.普及医学知识E.检验病因50. 在队列研究中,结局的确切概念是指 [1分]A.果暴露属性的分组结果B.观察中出现了预期结果的事件C.统计检验结D.观察期限的终止时间E.研究队列中存在的混杂结果51. 相对危险度(RR)是队列研究中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指标,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1分]A.RR95%可信区间(CI)的上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呈“正”关联,即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B.RR95%CI的下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呈“负”关联,即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C.RR95%CI的下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呈“负”关联,即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D.RR95%CI包括l,则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有统计学联系E.RR95%CI包括l,则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无统计学联系52. 某因素与某病之间的关联强度最好的衡量指标是 [1分]A.相对危险度B.归因危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