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中考物理第5讲机械运动含解析
中考物理机械运动总复习精讲课件

2.时间的测量 秒 ,符号是______ (1)单位:基本单位是________ s 。 (2)测量工具:钟、表、停表。 (3)了解:人每分钟呼吸20~30次;正常人的脉搏跳动 70次/min。
第5讲┃ 机械运动
3.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 之间的差别。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选用 (2)减小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精密仪器 、改进____________ 测量方法 。 ____________ 不可 避免的,只能尽 (3)与错误的区别:误差是________ 减小 ;而错误是测量方法不当造成的,是 量________ 可以 避免的。 ________
第5讲
机械运动
┃考点自主梳理与热身反馈┃
考点14 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__ 位置 的变化叫作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第5讲┃ 机械运动
2.参照物 标准 的物体。 (1)定义:研究物体运动时被选作________ (2)选取标准:①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 任意 的, 体是________ 静止 的。②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________ 但不能将研究的____________ 对象本身 作为参照物。③为了研 究问题的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择_________________ 地面或地面上静 _____________作为参照物。 止不动的物体
图 5 -3 4.沂河某大桥全长约 1.7 km,晓军骑摩托车以 10 m/s 的 速度匀速通过此桥,需________s ;以摩托车为参照物,晓军 170 是________ 静止 的。
第5讲┃ 机械运动
┃考向互动探究与方法归纳┃ 例1 【2013·遂宁】小红骑着自行车上学,若说她是静止 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 ) A.小红背着的书包 B.迎面走来的行人 C.从身边驶过的汽车 D.路旁的树木 [解析] A 小红骑着自行车上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 选择的参照物和小红之间的位置肯定没有发生变化,各选项 中只有和她背着的书包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和迎面走 来的行人、从身边驶过的汽车、路旁的树木之间的位置都发 生了变化,故A正确。 第5讲┃ 机械运动
(物理)初中物理机械运动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机械运动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1.自行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骑车出行既健康又环保。
周末小华骑自行车去森林公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正在骑行的小华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静止的B. 上坡前,小华用力蹬脚踏板,是为了增大惯性C. 自行车把手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D. 匀速转弯时,自行车和人构成的整体处于平衡状态【答案】C【解析】【解答】A.以正在骑行的小华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运动的,A不符合题意;B.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用力蹬车不能增大惯性,是为了增大车的速度来增大动能,B不符合题意;C. 自行车把手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C符合题意;D. 匀速转弯时,由于自行车和人构成的整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处于非平衡状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分析】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2.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时尚代步工具.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平衡车匀速行驶时,相对于平衡车上的人,车是静止的B. 平衡车的重力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平衡车轮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车轮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D. 关闭电机,平衡车仍继续前进是由于其具有惯性【答案】B【解析】【解答】解:A、平衡车匀速行驶时,平衡车与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平衡车相对于人是静止的,故A正确:B、平衡车的重力加上人的重力才等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B错误;C、人对平衡车的压力与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D、关闭电机后,由于惯性,平衡车能继续前进,故D正确.故选B.【分析】(1)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被研究的物体,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是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2)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3)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4)任何物体都有惯性.3.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 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为25gB. 一盏日光灯工作时的电流约1AC. 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D.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答案】C【解析】【解答】解:A、一个大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200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日光灯的额定功率在40W左右,正常工作的电流在I= = ≈0.2A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身高在150cm左右,课桌的高度接近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75cm左右,故C 符合实际;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段歌词蕴含多个科学道理,其中“巍巍青山两岸走”所选的参照物是()A. 竹排B. 青山C. 地面D. 河岸【答案】A【解析】【解答】解:选择参照物时通常不能以被研究的物体自身作为参照物,歌词“巍巍青山两岸走”中的“走”是青山,所以应选与有位置变化的青山之外的竹排为参照物,故A正确.故选A.【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5.小利参加体育测试时对一些物理量做了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A. 一双运动鞋的质量是10gB. 同桌同学跑完800米所需时间是20sC. 他跑步时的步幅约为1mD. 加试时当地平均气温约为60℃【答案】C【解析】【解答】解:A、两个苹果的质量在300g左右,一双运动鞋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300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800m跑的成绩在200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步幅在50cm左右,跑步时的步幅大约是步行时的2倍,在100cm=1m左右.故C符合实际;D、我们地区夏季炎热,最高气温超过35℃,但不会达到60℃,平均气温更远低于60℃.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6.自行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如图所示,小明用卡取出自行车,行驶在上学途中,他说自己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 路旁的树木B. 小明骑的自行车C. 迎面走来的行人D. 从小明身边驶过的汽车【答案】B【解析】【解答】解:小明在上学的途中,以路旁的树木、迎面走来的行人、从小明旁边驶过的汽车为参照物,小明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小明是运动的,以小明骑的自行车为参照物,小明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小明是静止的;故选:B.【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7.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 前2s内,小华跑较快D. 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答案】C【解析】【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C、由图象可知,在前2s内,小华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小华跑得较快,故C正确;D、由图象可知,两人的全程是相等的,所用的时间都是8s,两人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 错误.故选C.【分析】(1)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直线;(2)判断前2s内谁跑得快,我们可采取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谁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谁就跑得快;(3)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全部路程除以所有的总时间.8.如图是北京市中考体育考试中的篮球绕杆测试场景.关于该项考试的器材规格及其设置,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篮球质量约为2kgB. 篮球直径约为40cmC. 共设置了5排标志杆D. 相邻的两排标志杆相距1m【答案】C【解析】【解答】解:A、体育课上使用的篮球的质量在600g=0.6k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一根筷子的长度约25cm,篮球的直径与此差不多,在25cm左右,不可能达到40cm.故B不符合实际;C、由图知,测试场地中共设置了5排标志杆.故C符合实际;D、篮球绕杆测试中杆距为3m.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9.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A. 38cmB. 3.80cmC. 3.8mmD. 3.8dm【答案】B【解析】【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A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 3.8cm对齐,估读为 3.8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80cm.故选B.【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0.同学们在练习体育测试项目掷实心球。
2023年中考物理专项《机械运动》考点精讲(解析版)

第01讲—机械运动一、思维导图二、考点精讲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考点1—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刻度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2)长度单位:○1基本单位:米(m)○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3单位换算:(3)常考长度估测:○1普通中学生的身高大约是1.6 m,腿长大约是80 cm;○2教室每层楼高约为3 m;○3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 m;○4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3 cm;○5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为15 cm;○6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75 m;○7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 cm,宽度约为18 cm.考点2—用刻度尺测量长度1.量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如图所示刻度尺的量程为0~10m.2.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如图所示,常见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0.1cm).3.使用(1)看:看量程、看分度值、看零刻度线.(2)放:零刻度线要对齐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3)读:视线要垂直刻度线,若零刻度线已经磨损,测量时可使待测物体的一端对准某一整刻度线,待测物体的长度等于末端所对应的刻度值减去初始端所对应的刻度值。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记:测量值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4.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测量细钢丝直径、纸张厚度等微小长度时,先测出n个相同长度的物体的总长度L,则有l=L/n。
(2)滚轮法:待测的长度是弯曲的,并且在长度很长的情况下,无法直接测量,可采用滚轮法.例如,测环形跑道的路程,可以先测出一个轮的周长C,再用轮在待测的路程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n,则有s=nC。
(3)化曲为直法:用此方法测弯曲的物体长度、弧长等较方便.具体做法:将柔软的无弹性的细线与被测物体的弯曲部分重合,并在细线上标出与被测弯曲部分重合的起、终点,然后把细线拉直,用直尺测出其长度即为被测物体弯曲部分的长度.考点3—时间的单位及测量1.国际单位:秒(s).其他常用单位:分钟(min),小时(h)等.2.单位换算:1 h=60min=360s.3.常用测量工具:秒表、电子表、机械表、钟表;在操场和实验室,经常用秒表来测量时间.4.停表的读数方法:a.先观察表盘:如图所示,小盘内示数的单位为分,指针转一圈的时间是15 min,分度值为0.5min,大盘内示数的单位为秒,指针转一圈的时间为30 s,分度值为0.1s;b.确定小盘的示数:小盘内指针刚好经过的刻度线所表示的时间即为小盘的示数;c.确定大盘的示数:若小盘内指针处于前0.5 min 内,则大盘内示数在0~30 s读数,若小盘内指针处于后0.5 min 内,则大盘内示数在30~60 s读数;d.读数:停表示数=小盘示数+大盘示数。
长沙市南雅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功和机械测试(含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辆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作业,关于该洒水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B.机械能不变,动能变小C.机械能变小,动能不变D.机械能变小,重力势能和动能都变小2.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B.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C.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D.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3.2020年6月,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北斗三号”发射成功。
如图,卫星在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从远地点运行到近地点,势能减小,动能增大B.卫星从远地点运行到近地点,势能增大,动能减小C.卫星从近地点运行到远地点,势能增大,动能增大D.卫星从近地点运行到远地点,势能减小,动能减小4.下列情况下,小桂对物理课本做了功的是()A.阅读静止在桌面上的物理课本B.水平推物理课本,但未推动C.物理课本自由下落的过程D.将物理课本从地面捡起的过程5.如图是足球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被脚踢出去,说明只有球才受到力的作用B.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C.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D.空中飞行的足球,动能越来越小,势能越来越大6.快递小哥宋学文作为一名普通劳动者当选2020年全国劳模,有关宋学文在工作中对货物做功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把货物从地上搬上运输车,他对货物没有做功B.货物太重未搬动,他对货物做了功C.抱着货物上楼时,他对货物做了功D.抱着货物在原地等待签收时,他对货物做了功7.小明和他所骑的自行车总重为600N,上学路上他骑车在1min内匀速通过了一段长300m的平直公路,若自行车所受路面的阻力约为人和车总重力的0.05倍,则通过该段公路时,小明骑车的功率约为()A.150W B.300W C.1500W D.3000W8.建筑工地上,两台不同规格的起重机都正常工作时,功率大的起重机比功率小的()A.做功快B.做功多C.做有用功多D.做功时间少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某一高度O静止释放,下落过程中经过P、Q两点,已t t ,OP=PQ。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训练机械运动含解析

机械运动考点一:参照物的选择1.如图所示,周日,晓明和晓华骑双人自行车郊游,若说晓华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 自行车B. 路旁驶过的汽车C. 地面D. 树木2.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A. 桥B. 河岸C. 水D. 岸上的树3.如图所示为一商场运行中的自动扶梯.某一顾客站在上行的自动扶梯上.当我们说该顾客“静止”时.所选的参照物是()A. 顾客本身B. 扶梯C. 大楼地面D. 随相邻扶梯下行的乘客4.“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以下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静止的()A. 西昌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 B. “神舟十号”飞船C. 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D. 在“天宫一号”内穿行的航天员5.宋代诗人陈与义乘船出游时曾写下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其中“云不动”、“云与我俱东”分别是以________ 、________ (选填“榆堤”或“船”)为参照物.6.我国古书上记载有“人在大舟中闭牖(牖指门窗),舟行而人不觉动”,这是对运动和静止________的生动描述,其中“人不觉动”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考点二:运动状态的判断1.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功实现两次载入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在这一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B. 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C. 以火箭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D. 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2.售票员和乘客都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上,他们均以对方为参照物,下面正确的说法是()A. 售票员认为汽车是运动的B. 售票员认为乘客是运动的C. 乘客认为售票员是运动的D. 乘客认为车是静止的3.关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 运动路线是直的,运动路程是不变的,这样的运动才是机械运动C. 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就是运动,位置没有改变就是静止D.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离开了参照物就失去了意义4.你一定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 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C. 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D. 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5.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所拍摄的一幅海边风景照片.由照片所示的情景,可以分析判断出甲船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乙船的运动状态可能是________.考点三:速度图像分析1.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 甲、乙两车在0﹣20s过程中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经过5s,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长C. 经过10s钟后,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行驶D. 在0~5s时间内,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小2.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1所示 . 由图象可知()A.甲通过的路程一定比乙大B.甲的速度一定比乙小C.经过6秒,甲乙一定相距3米D.甲乙间距离一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3.如图a所示,小车一端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小车的另一端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动,沿水平方向运动.某同学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甲、乙、丙三条纸带如图b所示,并画出了其中甲、乙的s﹣t图线AO和BO如图c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分析纸带可得,丙纸带的速度大于乙纸带的速度大于甲纸带的速度B. 三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丙的拉力大于甲的拉力大于乙的拉力C. 在用3N拉力拉动乙纸带,则阻力为2ND. 丙纸带所对应的s﹣t图象应位于①区域4.出租车司机在机场高速公路的入口处,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1)100表示________;(2)30km表示________.(3)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该司机从入口处出发,至少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机场?考点四:平均速度的测量1.兰州国际马拉松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马拉松赛事之一,去年6月李明同学参加了迷你马拉松(全程5km),他跑完全程用了41min40s,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________km/h;比赛时,他感觉路边的路灯都在往后退,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2.蚊香生产者为了节约原料和用户使用方便,要根据蚊香的燃烧速度生产规格不同的各种蚊香.有一种蚊香如图所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出该蚊香正常燃烧的速度(假设蚊香燃烧的快慢是相同的)。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机械运动实验(含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机械运动实验1.许多实验器材在物理实验中能被重复利用,斜面就是其中之一。
请完成下列利用斜面进行实验的有关内容:(1)图甲所示实验中,为便于测量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应使斜面保持(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坡度;(2)图乙所示实验中,对于同一个球A,要改变A撞击木块前的动能大小,可进行的操作是;(3)图丙所示实验中,斜面倾斜角为30,物体B重为4N。
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拉动B时,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则所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4)图丁所示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由静止自由滑下,进入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
由实验现象进一步推理可知:。
2.如图所示为“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运动规律”的实验。
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从某一位置开始用秒表计时,每隔2s在玻璃管上记录小气泡的位置。
通过图像分析可知小气泡2.3s至8.9s 内通过的路程是cm;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选填“快”或“慢”)一些。
3.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使小车从带刻度尺的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如图所示。
A.B.C.D.5.小明和小刚同学在“测量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小车、长木板(长1.1m)、小木块、刻度尺(1m)、停表、金属片等。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前,小明先把长木板的一端用小木块垫起,形成一个(选填“很小”“较大”或“很大”)坡度的斜面;(2)实验中,小明让长度是10cm的小车从斜面顶端自由地运动到底端,如图所示,小车通过的路程是cm,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是5s,则在这一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m/s;(3)如果小明在做该实验时,测量了三次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其测量值分别为5.0s、5.1s、5.2s,则小车在这一过程中的运动时间t= s;(4)实验中,同组的小刚建议把垫起长木板的小木块向斜面的底端方向移一移,小明说:这样做不妥,小明说“不妥”的理由是:。
2024长沙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1讲 机械运动 (课件)

刻度尺 的使用 与读数
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___数__值_____和____单__位____. 注意:测量物体长度时为了减小误差,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a.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__1_.6_0__m; 常考长 b. 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 cm;
5. 如图所示,是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 “40”表示的意思 是__此__路__段__车__的__行__驶__速__度__不__能__超__过__4_0__k_m__/h____.
6. 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 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2~4 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 4 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 0~4 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 m/s D. 3 s时甲在乙的前方
度大小__变__化____的运动,在 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_不__相__等___
考点小练 4. (RJ八上P18图1.2-4)如图所示的联合收割机极大地提高了收割效率, 如果以地里的小麦为参照物,运小麦的车辆是__运__动___的;在工作过程中, 运小麦的车辆与联合收割机之间应保持_相__对__静__止___.
免的方法
机械运动
运动的 描述
机械运动
参照物 物体运动 状态的判断
运动的 快慢
比较方法
速度
定义 公式
单位换算
平均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和 变速直线运动
考点清单
回归教材
考点 1 长度及其测量(2023.19D)
单位及 国际单位:___米_____,符号为___m_____. 其换算 单位换算:1 km=__1__0_0_0__m、1 cm=__0_._0_1___m
长沙广益实验学校物理机械运动实验(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 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分度值为1 cm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 (填“陡”或“缓”)些;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BC s =_______cm ,BC t =______s ,AC v =_____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AC v 偏____(填“大”或“小”);(5)甲、乙两组实验操作中,小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4∶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______。
【来源】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sv t= 刻度尺 秒表 缓 5.0 1 0.033 大 1∶2 【解析】 【分析】 【详解】(1)[1][2][3]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为sv t=,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
(2)[4]斜面坡度越大时,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该较缓一些。
(3)[5][6]由图知5.0cm BC s =,15:35:2315:35:221s BC t =-=[7] 由图知10.0cm AC s =,15:35:2315:35:203s AC t =-=所以10.0cm3.3cm/s=0.033m/s 3sAC AC AC sv t ==≈ A 、C 间的平均速度为0.033m/s 。
(4)[8]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所计时间偏小,用公式sv t=算出的平均速度AC v 偏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讲机械运动
命题点1 长度、时间和质量的估测
1. (2012长沙16题3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 g
B. 初中生跑完100 m用时大约是8 s
C. 人的正常体温是39 ℃
D. 家用电视机的正常工作电压是380 V
命题点2 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
2. (2016长沙19题3分)长沙市万家丽路快速高架桥建成后,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南北向的通行.一辆汽车正在高架桥上向北行驶,则( )
A. 以该汽车为参照物,司机是运动的
B. 以高架桥为参照物,该汽车是静止的
C. 以桥上路灯为参照物,该司机向南运动
D. 以该司机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运动的
3. (2014长沙17题3分)位于沿江大道旁的某商业大楼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竖直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湘江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B. 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C. 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D. 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
【考向拓展】
1. 如图为“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缓慢对接时的示意图,在对接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考向拓展1图
A. 以地球为参照物,“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都是静止的
B. 以“神舟十一号”为参照物,“天宫二号”和地球都是静止的
C. 以“神舟十一号”为参照物,地球和“天宫二号”都是运动的,但运动方向相反
D. 以“神舟十一号”为参照物,地球和“天宫二号”都是运动的,且运动方向相同
2. 两列火车如图所示,“复兴”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考向拓展图2
A. 若“复兴”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 若“复兴”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 若“复兴”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 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复兴”号行驶得较慢
命题点3 速度公式(v =s t
)的相关计算 4. (2012长沙19题3分)2012年3月31日,横跨千米德夯大峡谷的湘西矮寨大桥顺利通车,如图所示.它是目前世界上峡谷间跨度最大的钢桁梁悬索桥.大桥跨径1 176 m ,距峡谷底部的高度为355 m .为方便行人通行,矮寨大桥还建有人行“观光通道”,既提供了交通的便利,又能欣赏薄雾缭绕的峡谷、急弯陡峭的盘山公路等美丽景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4题图
A. 大桥上的气压大于峡谷底的气压
B. 薄雾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
C. 汽车在桥上通行时,相对于大桥是静止的
D. 若汽车通过该桥用时1 min,则它的速度为19.6 km/s
5. (2017长沙29题4分)“共享单车”是互联网、智能手机、GPS定位系统和单车的资源整合,为人们的绿色出行带来极大方便.装在单车上的GPS定位系统会及时把单车的位置信息通过________波传递给信息处理中心,再发送到我们的手机上,方便存取单车.小天某次扫码后骑行9 km,耗时30 min,此次骑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km/h.
第6题图
6.(2014长沙29题4分)如图所示是2013年12月14日登陆月球表面的“玉兔号”月球车,呈长方形盒状,长1.5 m,宽1 m,高1.1 m,携带有红外成像光谱仪、激光点阵器等10多套科学探测仪器,科学探测得到的图像和数据信息是通过______(选填“声波”或“电磁波”)传递到地球的.若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5 km,则把信息从月球传递到地球的时间为________s.(c=3×105 km/s,保留两位小数)
7. [2016长沙38(1)题2分]某海上蹦极挑战者的质量为50 kg,下落的高度为45 m,所用时间为5 s,g取10 N/kg,求:
(1)挑战者下落的平均速度.
8.[2015长沙38(1)题3分]扫地机器人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正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是一款集自动清扫技术和人工智能设计于一体的地面清扫机器人.小王在室内运动场上试用中发现,该机器人在1 min内沿直线匀速清扫的距离为18 m,若它在运动中所受阻力为105 N,问:
(1)此机器人在清扫地面时运动的速度为多大?
第8题图
9. [2013长沙38(1)题2分]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已于2012年10月正式服役,其最大吃水深度为10.5 m(指最底部到水面的竖直距离),排水量达6.7×104t,舰载机50余架,它将为保卫我国领土领海发挥重要的作用.(取ρ海水=1.0×103 kg/m3,g=10 N/kg)
(1)每次战机从甲板起降前,机组成员要对甲板进行地毯式排查.已知飞行甲板长300 m,排查时人的行走速度约为1.5 m/s,则船员从船头到船尾进行一次排查需要多长时间?
第9题图
10. [2010长沙39(1)题2分]2010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广东南澳海域的“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发掘现场,成为了本年度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文化遗产博览月”开幕地点.如图为打捞沉船里一货箱的模拟图片.问:
(1)用声呐探测到沉船的回声时间是0.04 s,沉船在水下的深度为多少?(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v=1 450 m/s)
第10题图
答案
1. A 【解析】
2. D 【解析】司机相对于汽车的位置始终不变,所以以汽车为参照物,司机是静止的,A 错误;汽车相对于高架桥位置不断改变,所以以高架桥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B 错误;汽车和司机相对于桥和桥上的路灯是向北运动的,所以以路灯为参照物,司机是向北运动的,C 错误;路灯相对于司机的位置不断改变,所以以司机为参照物,路灯是运动的,D 正确.故选D.
3. C 【解析】乘客随电梯上升时,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和电梯都是运动的,A 、B 错误;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C 正确;乘客相对电梯静止,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下运动的,D 错误.故选C.
【考向拓展】
1. D
2. B 4. B 【解析】
5. 电磁 18 【解析】GPS 定位系统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速度v =s t =9 km 0.5 h
=18
km/h.
6. 电磁波 1.27 【解析】月球与地球之间存在着真空区,而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故只能用电磁波来传递图像和数据信息;则t =s c =3.8×105 km 3×105 km/s
≈1.27 s. 7. 解:挑战者下落的平均速度是v =s t =45 m 5 s
=9 m/s 8. 解:机器人运动的速度v =s t =18 m 60 s
=0.3 m/s 9. 解:排查一次需要时长为t =s v =300 m 1.5 m/s
=200 s 10. 解:沉船在水下的深度h =12vt =12
×1 450 m/s ×0.04 s =2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