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风景区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黄山风景区调查报告

黄山风景区调查报告

黄山风景区调查报告
1.调查目的和方法
我们的调查目的是了解黄山风景区的旅游资源状况、管理措施以及游客满意度。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其中400份来自黄山风景区的游客,100份来自当地居民。

2.旅游资源状况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黄山风景区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绝大多数游客认为黄山的自然风光是其最大的亮点,尤其是著名的云海景观。

此外,其他景点包括千年古松、奇石和温泉等也受到了游客的高度赞赏。

3.管理措施
调查结果显示,黄山风景区在管理方面做得相当不错。

绝大多数游客对景区的环境卫生和安全管理表示满意,认为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良好。

此外,黄山风景区还采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如无人机巡游和电子导游等,让游客更好地享受旅游体验。

4.游客满意度
绝大多数游客对黄山风景区的体验表示满意。

他们认为风景区的自然美景非常壮观,游览过程中的交通和住宿设施也让他们感到满意。

此外,大部分游客还对黄山当地的美食表示称赞,并表示愿意再次到访。

5.改进意见
尽管黄山风景区在管理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调查结果还显示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游客抱怨景区的游客数量过多,导致拥挤和交通不便。

他们建议可以限制游客数量或增加交通工具的数量,以改善游览体验。

此外,一些游客也希望景区能提供更多的舒适住宿选择。

综上所述,黄山风景区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在其旅游资源、管理措施和游客满意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然而,仍需进一步改进,以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黄山考察报告

黄山考察报告

黄山考察报告第一篇:黄山考察报告黄山考察报告黄山,从小学的一篇文章中就开始有一点了解,一直被它的神奇所吸引,早就希望可以亲身领略到黄山奇妙的景色。

在去黄山之前,就已经对黄山的一些著名景点有了初步的了解,包括猴子观海,仙人指路,迎客松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美景。

现在,黄山神秘的面纱即将在我的眼前揭开,心情自然是无比的兴奋和期待。

凌晨4点半,大家都早早的洗漱,准备好行李和干粮,带上充足的御寒物品,从宏村的旅店出发,乘着旅游大巴开始我们的黄山之旅。

大约在汽车上颠簸了一个多小时后,天已经开始蒙蒙亮,我们也到达了目的地——黄山景区。

一下车,就顿时感觉到大山的气息和一丝丝的寒意扑面而来。

经过短暂的修整之后,我们就坐上景区大巴来到黄山景区入口,开始我们的黄山探奇之旅。

来到黄山,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是太奇妙了,那些山石简直就是惟妙惟肖,神乎其技,仿佛人工雕琢的一样。

拾级而上,洁白的山体和一棵棵展枝向人们招手的黄山松映入眼帘,仿佛一幅幅美好的画卷。

由于长年累月受到风雨的洗礼,山石的表面都比较光滑和明亮,大自然的巧手把山石勾勒出千变万化的纹理,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给视觉很大的冲击。

黄山的岩石主要是花岗岩,花岗岩受风化侵蚀,形成各种各样奇特的地貌,有些也成了黄山著名的景点。

而且,根据观赏角度的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不尽相同,人们也根据其不同的形态而分别给它们取了不同的名字,如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门,妙笔生花等。

游客们被其景色所吸引,寄情于山水,同时能够获得美的享受。

值得一提的是沿阶而上那些垃圾筒,都是用几块山石堆砌而成,形成一个凹槽,标注些垃圾筒的标识,好像是天然形成的一样,不认真看是看不出有人工的痕迹的,它不仅美观独特,而且其本身和周围景色融为一体,不会影响游客观景游览的效果,可见规划者考虑的十分周到,能从这么细微的部分考虑到游客的心理和环境的美观性,十分的人性化,这是日后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的问题。

这一点在我们游览的途中也经常能够看到,例如原本裸露的管线所做的装饰,做成树根状,和环境的颜色相近,那样就不会显得那么的突兀,尽量协调了环境和游客的视觉观赏,在这方面,黄山景区相对于其他相关景区就做得很人性化。

黄山调研报告

黄山调研报告

黄山调研报告黄山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黄山的自然环境、旅游资源、旅游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黄山的调研,为黄山的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考察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实地考察主要包括对黄山的自然景观进行观察和体验;访谈主要针对当地政府、旅游从业者、游客等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对黄山旅游的看法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1. 自然环境:黄山位于安徽省,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山水相融,景色迷人。

黄山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奇特的山峰、秀丽的瀑布、清澈的湖泊等。

自然环境是黄山发展旅游的重要基础。

2. 旅游资源:黄山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历史,拥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黄山风景区、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徽杭古道等。

适宜徒步的山路和富有挑战性的攀登路线也吸引了大批登山爱好者。

3. 旅游发展:黄山旅游业发展迅速,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

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也较大,提供了就业机会。

黄山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也较为完善,包括酒店、餐饮、交通等。

4. 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目前,黄山的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旅游高峰期的人流拥堵、环境保护、旅游服务质量等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同时,黄山也面临着其他旅游目的地的竞争,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四、建议针对黄山旅游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以下建议:1.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保护好黄山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2.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3. 加强旅游管理,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减少人流拥堵现象。

4. 积极开展市场推广,提升黄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

五、总结黄山是一处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的旅游目的地。

通过加大环境保护、提高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旅游管理以及积极市场推广等措施,可以进一步促进黄山的旅游发展,提升黄山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赴九华山、黄山考察报告

赴九华山、黄山考察报告

赴九华山、黄山考察报告第一篇:赴九华山、黄山考察报告赴九华山、黄山考察报告12月24日至27日,为进一步加快***旅游景区的建设步伐,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旅游风景区管委会一行50余人赴安徽九华山、黄山等景区进行考察学习,并与当地景区管理人员进行了交流,重点学习了景区打造、宣传促销、环境卫生、售检票管理、讲解管理、安全保卫、旅游接待等方面先进管理经验。

通过这次学习考察,既开拓了思路、开阔了视野,也给我带来极大的触动和启示。

通过学习考察九华山和黄山旅游景区的先进经验,我得到很多启示,并结合***、九仙山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议:一、建设一流的大景区1、***实现向大景区的转变,是我们发展唯一出路。

管委会于2000年成立至今,景区的规模体量已达到较高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比较完善。

但因景点相对集中,而且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大多都有选择的参观游览,参观时间较短,同时景区晚上的生活比较单调,游客一般只游览完一山之后就离开,无法留住游客。

大多数游客在参观后赴其他旅游景区或城市,而不是选择在景区留宿。

以每位游客留宿一夜只产生100元的经济效益,我们每年有5000万以上分流给其他城市或景区,而且不包含游客过夜带来娱乐、商品销售、交通等相关收入。

反之如果成功打造大景区,这些游客有一半留到景区内,将最少带来4000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管委会辖区内居民共有4850人,年人均收入将增加8200元。

2、整合景点,统一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一是将***现有各种旅游资源进行整合。

整合景区附近的七连山、刘家南山、潮白河、户部水库等旅游资源,并根据历史传说和文化特点,开发新的项目补充到景区,延长游客的旅游时间。

对形成的大景区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对景区进行整体的规划布局,包括建设统一的游客中心和停车场,打造游览线路,安排参观景点,设置纪念品销售点,合理分布接待服务设施、设置文化娱乐活动和配套设施,统一导游讲解等;利用适宜的生态植物打造景区,既可延长旺季时间,又可为景区增加新的亮点。

黄山考察报告

黄山考察报告

黄山考察报告
一、考察背景
为了更深入了解黄山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同时挖掘黄山旅
游业的潜力,本次考察团组织了一次黄山考察活动。

二、考察内容
1. 游览黄山风景区:我们从缆车上领略了高山云海和奇峰异石,看到了黄山的四绝——云海、奇松、温泉和石海;走进玉屏、光
明顶等风景区,感受了黄山的壮丽和奇美。

2. 了解黄山文化:我们去了黄山市博物馆,了解了黄山旅游的
历史与发展,也了解了黄山的历史文化背景,如徽派文化等。

3. 体验黄山民俗:我们去了黟县古城,感受了传统建筑风貌,
尝试了当地的民俗小吃等。

三、考察收获
通过本次考察,我们更深入了解了黄山的自然风光、文化底蕴
和民俗习惯,同时也对黄山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们相信,通过不断努力,黄山旅游将会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建议
1. 继续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满足更多游客的需求。

2. 加强旅游宣传,让更多的游客了解黄山的美丽和历史文化。

3. 进一步保护黄山的自然生态,让黄山持续吸引更多的游客,
并为后代留下更美好的环境。

五、总结
本次考察活动圆满结束,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黄山的美丽和
独特,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和决心,要为黄山旅游的发展做
出自己的贡献。

家乡调研报告黄山

家乡调研报告黄山

家乡调研报告黄山家乡黄山是一座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的著名风景名胜区,素有“天下第一奇山”的美誉。

在最近的一次调研中,我对黄山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下面是我对黄山的调研报告,总共约1000字。

黄山地处安徽省南部,是中国的四大名山之一,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黄山以其险峻的地貌、壮丽的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每年前往观光。

作为建筑工程师,我对黄山的特色建筑和旅游资源进行了专业的调研。

黄山的主峰蓬莱峰是一座高耸的山峰,海拔1864米,是黄山最高的山峰之一。

登上蓬莱峰,可以俯瞰整个黄山景区的美景,云海、奇松、怪石等风景让人流连忘返。

蓬莱峰还有几座著名的景点,如千尺幢、莲花峰等,这些景点都是黄山独有的自然景观。

除了蓬莱峰,还有其他许多著名的景点,如西海大峡谷、云谷寺、天都峰等。

西海大峡谷是一片峡谷景观,漫山遍野的翠绿和清澈的溪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云谷寺是一座古老的寺庙,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天都峰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山顶上的天都峰观可以欣赏到整个黄山的美景。

除了自然风光,黄山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在黄山市区,我参观了黄山文化广场和黄山博物馆。

黄山文化广场是一个以黄山文化为主题的公共广场,有许多雕塑和展览,展示了黄山的历史和传统文化。

黄山博物馆则展示了黄山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让人更好地了解黄山的过去和现在。

在调研中,我还了解到黄山的经济发展状况。

黄山的经济主要以旅游业为主导,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

旅游业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黄山市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黄山还以茶叶、银杏等农产品著称,这些农产品为当地农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然而,黄山的旅游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由于游客数量的持续增加,旅游资源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力,如山体的环境保护、交通拥堵等问题亟待解决。

此外,旅游业发展也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和高质量的服务设施。

综上所述,黄山作为中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拥有独特而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精编范文】黄山调查报告-优秀word范文 (11页)

【精编范文】黄山调查报告-优秀word范文 (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黄山调查报告篇一:黄山资源调查报告市场调研作业姓名:温志良学号: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班级:作业名称:黄山旅游资源满意度调查组员:周晓琴、古丽萍、刘春云、090202053 09旅游管理本科(2)班温志良、刘婉、唐铮黄山旅游资源调查按学院的惯例,我们专业到了大二下学期都要去一些景点进行实地资源考察,我们班选择了去黄山。

针对此次资源考察,为了更好的了解同学们对黄山的认知、情感、满意度方面的问题,我们小组做了一份调查问卷。

调研对象:主要在09旅游管理本科班,另外还有去过黄山的专业以外的同学共收取有效问卷70份,调研时间:201X年5月11到5月20日调研人员:组长:罗悠组员:周晓琴、刘婉、刘春云、古丽萍、温志良、唐铮调研方式: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如下:1、您的性别是()A、男B、女2、您来自哪里()A、北京B、江西C、广东D其他-------(填写地名) 3A D、不了解 E、非常不了解4、此去黄山您最注重的是什么()E、交通 5、您对此次黄山考察的整体感觉如何()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E、非常不满意6)A、很大B、一般C、比较小D、几乎没差距 7、以下黄山旅游资源最吸引您的是()A、奇松B、怪石C、云海D、温泉E、其他 8、您认为黄山旅游资源的保护状况如何()A、非常好B、比较好C、一般D、差E、非常差 9、在黄山旅游资源中您认为以下哪项开发得较好()A、自然景观B、人文景观10、在考察及游览的过程中让你头痛或不满的是()A、游客太多造成的拥挤B、景区环境卫生差C、景区工作人员素质欠缺D、景区配套设施不足E、其他 11、此次游览之后您还会有重游黄山的计划吗()12、您会向您的亲朋好友推荐去黄山旅游吗()A、会B、不会13、除黄山之外,您有游览周围其他哪些旅游资源的意愿() A、宏村 B、西递 C、婺源 D、其他 14、请用一句话概括您对黄山旅游资源的总体印象----------------------------------------------------------------------------------------- 15、您认为黄山景区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针对这些不足请您提出改进措施。

黄山 调研报告

黄山 调研报告

黄山调研报告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我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黄山的自然景观、旅游设施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情况。

黄山以其奇特的山峰、秀丽的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调研中,我首先参观了黄山的主要景区——翡翠谷。

这里有壮丽的山峰和瀑布,悠久的松柏,以及奇特的石头。

在翡翠谷漫步,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此外,我还参观了黄山的其他景点,包括北海、云谷寺等。

每一个景点都独具特色,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在参观景点的过程中,我发现黄山的旅游设施十分完善。

公共交通便利,游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到达黄山,包括汽车、火车、飞机等,而且交通网络发达。

在景区内,游客可以选择徒步、乘坐缆车或者坐黄山专用的观光车来观赏周围的美景。

此外,景区内还设有餐饮和住宿设施,游客可以在登山之余享受到舒适的服务。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黄山的旅游业也在不断发展。

调研中,我了解到,黄山的旅游业经济收入逐年增长,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之一。

黄山市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升旅游品质。

例如,推出了多项惠游政策,加强对景区的保护和管理,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等。

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繁荣。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由于黄山的美景吸引了大量游客,尤其是在旅游旺季,游客数量超过了景区的承载能力。

这导致了景区内出现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此外,有一些商家存在价格虚高、服务质量低下等问题,给游客的体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黄山旅游业应该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大对景区资源的保护力度,提高服务质量,以保持黄山的独特魅力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黄山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以其壮丽的山峰、秀丽的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游客。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黄山的旅游设施得到了不断完善,旅游业也成为了当地的重要经济支柱。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黄山的旅游业应该加大对景区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力度,提高服务质量,以保持其独特的魅力和竞争力,让更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欣赏和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山风景区现状评价报告1.黄山风景区介绍1.1黄山风景区区位分析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黄山区境内(景区由市直辖),东经118°1',北安徽黄山地图纬30°1',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山脉面积120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约160.6平方公里,地跨市内黟县、休宁县和黄山区、徽州区,面积1078平方公里。

黄山为三山五岳中三山的之一。

日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素称黄山“五绝”。

黄山82峰,或崔嵬雄浑,或峻峭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天然巧成,并以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三大主峰为中心向三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

1-1 黄山区位图1.2地质地貌及形成历史黄山经历了漫长的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结构。

黄山群峰林立,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8米,与平旷的光明顶、险峻的天都峰(天都峰海拔1810米,与光明顶、莲花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一起,雄居在景区中心,周围还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群峰叠翠,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有节奏旋律的、波澜壮阔、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的立体画面。

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瑰丽多姿的花岗岩洞穴与孔道,使之重岭峡谷,关口处处,全山有岭30处、岩22处、洞7处、关2处。

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岩石多球状风化,山体浑厚壮观;后山岩体节理密集,多是垂直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

黄山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典型的冰川地貌有:苦竹溪、逍遥溪为冰川移动创蚀而成的“U”形谷;眉毛峰、鲫鱼背等处是两条“V”形谷和刨蚀残留的刃脊;天都峰顶是三面冰斗刨蚀遗留下来的角峰;百丈泉、人字瀑为冰川谷和冰川支谷相汇成的冰川悬谷;逍遥溪到汤口、乌泥关、黄狮垱等河床阶地中,分布着冰川搬运堆积的冰碛石;传为轩辕黄帝炼丹用的“丹井”、“药臼”,也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臼。

1.3黄山地区气候生态1.3.1气候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

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

同时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局部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接近于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四季平均温度差仅20℃左右。

夏季最高气温27℃,冬季最低气温-22℃,年均气温7.8℃,夏季平均温度为25℃,冬季平均温度为0℃以上。

年平均降雨日数183天,多集中于4-6月,山上全年降水量为2395mm。

西南风、西北风频率较大,年平均降雪日数49天。

1.3.2生态黄山自然环境条件复杂,生态系统稳定平衡,植物垂直分带明显,群落完整,还保存有高山沼泽和高山草甸各一处,是绿色植物荟萃之地,森林覆盖率为56%,植被覆盖率达83%。

黄山野生植物有1452种,黄山上属国家一类保护的有水杉,二类保护的有银杏等4种,三类保护的8种,有石斛等10个物种属濒临灭绝的物种,6种为中国特有种,黄山特有2种,首次在黄山发现或以黄山命名的植物有28种,尤以名茶“黄山毛峰”、名药“黄山灵芝”驰名中外。

黄山动物种类300多种,有梅花鹿、黑麂、毛冠鹿、苏门羚、长尾雉等14种中国国家级保护的野生动物。

1.4黄山历史文化及人文景观徽派文化底蕴丰富,内涵深广,是中国三大区域文化(藏学、敦煌学、徽学)之一,涵盖了哲、经、史、医、科、艺诸多领域。

古代徽州历来有“山深不偏远,地少士商多”之说。

每当中原战乱之秋,这里就成了卧虎藏龙之地,它既是乱世的世外桃源,又是治世的人才宝库,因此历史上各种人才应运而生。

例如,活字印刷术创始人毕升,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明清三朝元老、军机大臣许国,富可敌国的大盐商鲍漱芳,著名戏剧家汪道昆,医学家汪昂,徽墨、歙砚高手李廷,新安画派的创立者渐江,哲学家戴震,理财家王茂荫(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中国人),近代教育家、学者有陶行知、胡适,还有工程技术专家詹天佑、郑复光,孙中山元帅府秘书长、近代法学家徐谦等,都是徽州人。

同时,由徽商兴盛而形成了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盆景、徽墨歙砚、徽派建筑、徽雕、徽刻、徽剧、徽菜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流派。

直至今日,黄山大地上仍遍布古桥、古塔、古亭阁、古宗祠、古牌坊,犹如一座天然的历史大博物馆。

1.5黄山著名景区划分1.5.1温泉景区黄山温泉景区古称桃源仙境,一般来说游览黄山均乘车至此,现为黄山旅游的接待中心之一。

景区以揽胜桥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桃花溪和逍遥溪贯穿其中,中心海拔高度在650米左右。

主要接待宾馆包括桃源宾馆、温泉酒店、黄山宾馆等。

由此到通常所说的前山(黄山迎客松慈光阁)登山口,公路里程为1500米,步行仅需25分钟,到后山(云谷寺)登山口,公路里程为7公里,有多班公交车可以抵达。

位列黄山四绝之一的温泉,古称汤泉、朱砂泉,有两个出露口,据宋景佑《黄山图经》记载,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曾在此沐浴,皱折消除,返老还童,温泉因此名声大振,被称为“灵泉”,温泉位于紫石峰南麓,汤泉溪北岸,海拔650米,温泉主泉泉口的平均温度为42.5℃,副泉泉口水温为41.1℃,水温还随气温、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温泉的流量原池昼夜最大流量为219.51吨,最小流量为145.23吨。

因其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又被称为“灵泉”。

对消化、神经、心血管、新陈代谢、运动等系统的某些疾病,有一定的治疗和保健效果。

温泉区现建有独立的温泉浴室和游泳池,游客也可在下山后到此沐浴,舒缓登山疲劳。

温泉区的主要景点有人字瀑、三叠泉、鸣弦泉,丹井、醉石、慈光阁等。

人字瀑位于紫石、朱砂两峰之间,海拔660米,瀑布一瀑两流,以26度夹角相交,形如“人”字。

瀑长50米,宛如两条白龙飞奔岩下,声震山谷,溅珠喷玉,气势磅礴。

瀑布中间的岩壁上,有明代登山石级,游人拾级而上,有如罗汉升天,故名罗汉级。

桃花峰办的观瀑楼,为观看人字瀑的最佳位置。

慈光阁,原为慈光寺,古称朱砂庵。

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万历年间普门和上改名为法海禅院,名声渐大,传入宫廷,并于万历三十八年钦赐“护国慈光寺”。

现为黄山前山登山入口,也是玉屏索道的入口。

1.5.2玉屏景区黄山玉屏景区以玉屏楼为中心,莲花峰和天都峰为主体,通常人们所说的前山,就是指的这一景区。

沿途有“蓬莱三岛”、“百步云梯”、“一线天”、“新一线天”、“鳌鱼洞”等奇妙景观。

玉屏楼地处天都、莲花之间,这里几乎集黄山奇景之大成,故有黄山绝佳处之称,驰名中外的迎客松挺立在玉屏楼左侧,右侧有送客松,楼前有陪客松、文殊台,楼后是玉屏峰,著名的“玉屏卧佛“就在峰顶,头左脚右,惟妙惟肖。

峰石上刻有毛泽东草书“江山如此多娇”。

楼东石壁上,刻有朱德元帅的“风景如画”和刘伯承元帅所做的《与皖南抗日诸老同志游黄山》:“抗日之军昔北去,大旱云霓望如何。

黄山自古云成海,从此云天雨也多”。

天都峰位于玉屏峰南,相距一公里,是黄山三大主峰中最为险峻之处,海拔1830米,古诗赞曰:任它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

上天都之路极为险峻,近些年来,经过建设者们的不断开拓,使登峰道路有惊无险。

天都峰顶有“登峰造极”石刻,使人有“海到尽处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之感。

莲花峰,位于玉屏楼北,是黄山第一高峰,海拔1864米,峻峭高耸,气势雄伟,宛如初绽的莲花,故名。

从莲花岭至莲花峰顶约1.5公里,这段路叫莲花梗,沿途有飞龙松、倒挂松等黄山名松及黄山杜鹃。

莲花峰绝顶处方圆丈余,中间有香砂井,置身峰顶,遥望四方,千峰竞秀、万壑生烟,在万里晴空时,可东望天目山,西望庐山,北望九华山。

雨后,纵观八面云海,更为壮观。

从莲花峰下山,过龟蛇二石、百步云梯,穿过莲花洞,便来到鳌鱼峰。

此峰高1780米,峰以形名,那巨大高昂的鲸首,大有鲸吞天地之势。

下鳌鱼峰便是天海,天海位于黄山前、后、东、西海之中,为黄山之中心位置。

在这1750米的高山盆地中,生长着众多国内外罕见的植物物种,黄山园林部门利用天海独特的气候条件,创建了天海高山植物园。

天海近旁有海心亭、凤凰松等著名景点。

1.5.3北海景区黄山北海景区是黄山景区的腹地,在光明顶与始信峰、狮子峰、白鹅峰之间,东连云谷景区,南接玉屏景区,北近松谷景区。

是一片海拔1600米左右的高山开阔地带,面积1316公顷。

北海景区以峰为体,汇集了峰、石、矼、坞、台和松、云奇景,以伟、奇、险、幻为特色,天工的奇妙布局,琉璃色彩变幻,构成一幅幅伟、奇、幻、险的天然画卷,是黄山的风景窗。

狮子峰、清凉台、猴子观海、仙人背宝、梦笔生花、飞来石、十八罗汉朝南海等令游人目不暇接。

北海群峰荟萃,石门峰、贡阳山,都属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峰,形如屏障,隔开南北。

海拔1690米的狮子峰却头东尾西的横卧在景区之中。

始信峰虽不如天都、莲花峰高,也不在36大峰之列,但雄踞险壑,竖立如削,三面临壑,悬崖千丈,峰顶拳拳之地,近揽远眺,面面受奇,古有“黄山之雄甲宇内,幽秀灵齐聚后海”之句,更有“始信黄山天下奇”之誉。

狮子峰上的清凉台是观赏云海和日出的最佳之处。

北海是黄山高山主景区和游览接待区,以北海宾馆为中心。

登黄山自古形成四条路,即从温泉经慈光阁、玉屏楼、天海至北海的南路(修建有玉屏索道);从焦村经钓桥、天海至北海的西路;从苦竹溪经云谷寺至白鹅岭、北海的东路(修建有云谷索道);从芙蓉岭经松谷庵、十八道弯登山到北海的北路(修建有太平索道);北海地处黄山中心,东西南北四条磴道都至北海,北海另有游览小道与各景点相连,形成网络,北海便自然成为人流汇集的景区。

1.5.4白云景区黄山白云景区位于黄山西部,面积1655公倾,南起云门溪上的续古桥,北至伏牛岭,东起云际、石人二峰,西至双河口畔。

景区以钓桥庵为中心,钓桥庵位于石人峰下,白云、白门两溪汇合处,海拔610米,钓桥庵又名白云庵,明前为道院,清康熙间改为佛庵,后沿用地名至今。

庵周围景致清幽,峰峦叠峙,松石争奇,层竹铺翠,溪流环绕。

白云景区集松、石、泉于一体,独具黄山山水之胜。

白云溪水流充沛,瀑潭相接,溪畔有悬瀑10余处,潺潺流水,如同琴音;雨后水涌,急流奔腾,声震山谷;山水迸泻,形成飞瀑,悬垂如练,溅珠喷玉。

为将白云景区、松谷景区和北海景区联为一体,黄山管委会组织开发了新景区——西海大峡谷。

“千峰划然开,紫翠呈万状”的黄山西海大峡谷是黄山又一绝胜处,她将伟、奇、险、幽兼容并蓄,景区内从美纷呈——奇松林立,怪石遍布,石峰簇拥,谷底幽深,云雾缭绕,溪水叮咚。

大峡谷位于西海群峰中,北起西海排云亭,南至白云景区步仙桥,景区总面积约16.5平方公里,这一景区是游人仰视黄山的理想场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