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名人励志事迹材料

合集下载

外国名人的励志故事5篇

外国名人的励志故事5篇

外国名人的励志故事5篇名人对生命的依恋程度不同,所以对于光荣的敏感程度也不一致。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外国名人的励志故事,欢迎阅读!外国名人的励志故事1:克林顿1957年,在美国阿肯色州的一所小学里,有一对好朋友,一个叫比尔,一个叫约翰。

有一次,两人躺在草坪上晒太阳。

约翰喝了一口可乐后,突然像发现新大陆一般对比尔说:“原来带领美国人赢得‘二战’胜利的罗斯福是一个残疾人呀!”“是的,他是我的偶像!”比尔说,“他做事执著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他也是我的偶像!”约翰说,“我认为他成功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有一个逆境!”后来,约翰固执地锯掉了双腿,因为他想给自己创造一个和罗斯福一样的逆境,成为像罗斯福一样的伟人。

不过他并没有成为总统,只是在一届残疾人运动会上拿到了一个奖牌。

比尔则学习罗斯福刻苦勤奋的品格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他成了美国白宫的主人。

就职典礼时,大家才知道他的全名——比尔·克林顿。

成功的路有千万条,条条大路通罗马。

凡事需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些看来规律性的东西,恰恰是它致命的弱点。

如果我们被表面的浮尘蒙住了眼睛,把个案当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难免陷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外国名人的励志故事2:吉拉德1980年3月,时任澳大利亚的弗雷泽要到墨尔本大学视察工作。

按照常规,下属事先通知了校方。

为防止出现疏漏,校方连忙安排相关措施。

这时,校长接到了一个女孩子的来信,她自我介绍说愿意在晚会上邀请跳舞,以营造温馨浪漫的气氛,从而提高校方的声誉。

在校长眼里,这个建议显然很冒失,便拒绝了。

校方精心策划每一个活动,包括演讲场所和晚会,参与的每位学生都要求成绩优秀、口才流利。

这个叫吉拉德的女孩子十分气愤,她认为这是校长对自己意见的不尊重,她愤然写了一封信,寄给了府,希望可以接受她的要求。

弗雷泽收到这封信时,回复已经来不及了,因为他们下午就要到达墨尔本大学。

他让秘书联系校长,要求校长找到这位不同寻常的女孩子。

励志的外国名人故事7篇

励志的外国名人故事7篇

励志的外国名人故事7篇励志的外国名人故事【篇1】19世纪70年代,爱迪生开始着手研究电灯的工作。

他想发明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便宜、适合家庭使用的白炽灯。

为了研究这项实验,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吃,在实验室里睡。

一个朋友来看他,开玩笑地说:“怪不得人头脑里知道那么多的东西,原来你睡觉也往脑子里记书上的东西啊!”攻克白炽灯,最大的难题是玻璃泡里那一截细灯丝。

他起初用木炭、金属铂等做灯丝都失败了。

后来,他把灯泡里的空气抽掉,制成了一个真空的炭丝灯泡,但也只能亮8分钟。

这之后,他又用白金、银、钌、钛、钼、铑等稀有金属试验,效果也不太理想。

最后,他又用棉纱烤焦后试验,灯泡寿命达到13个小时;又经过反复的试验和失败,终于在1879年10月21日研制成功一盏炭丝灯,通电后亮了45个小时。

新年之夜,曼罗园的松树上挂上500盏电灯,像夏夜的繁星一样,景色迷人。

但他仍不满意,他想做成一个寿命能达1000多小时的灯泡。

于是,他又开始了新的试验,他曾用杉木、亚麻、藤条、椰子壳等植物纤维试验,又用橡树皮等反复试验,共计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最后发明了炭丝灯泡,达到300多小时;又经过反复的试验,终于发明了炭化竹丝灯泡,寿命达到1200多个小时,达到了他的愿望。

这时,他创建了电灯工厂。

他又派人跑到世界各地去采集各种竹子样品,最后发现日本出产的一种竹子质地最佳。

他的工厂开始大批生产灯泡,价格便宜,深受人们的欢迎。

后来,又经过多年的试验,改用钨丝,使发光效率提高了三倍。

他发明的电灯,照亮了全世界。

励志的外国名人故事【篇2】1836年冬天,著名钢琴家肖邦结识了比他大6岁的法国女作家乔治·桑,肖邦这个纤弱、儒雅而又温柔的男子,对反传统的多产女作家乔治·桑,第一印象并不太好。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乔治·桑越来越引起肖邦的注意,肖邦发现自己和她在一起时,可以尽情倾诉内心深处的情感。

后来,肖邦和乔治·桑生活在了一起,他们保持了长达9年的关系。

外国名人励志的故事

外国名人励志的故事
外国名人励志的故事
外国名人励志的故事(一)查理芒格:用最干净的方法,只凭智慧取成功!
查理芒格(Charlie Thomas Munger,1924年1月1日—)美国投资家,沃伦巴菲特的黄金搭档,伯克夏哈撒韦公司的副主席。查理芒格(Charlie Thomas Munger),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这位今年已经90岁高寿的老人,作为巴菲特一生中的最佳搭档,他既是伯克希尔公司副主席,又是西科金融公司主席。在过去的45年里,他和巴菲特联手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投资纪录——伯克希尔公司股票账面价值以年均20.3%的复合收益率创造投资神话,每股股票价格从19美元升至84487美元。
外国名人励志的故事(二)小说家欧亨利的故事,生活是含泪的微笑
他,一生跌宕,年近不惑才正式开始文学创作,却成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他,十多年的创作生涯里留下了近三百篇小说,《爱的牺牲》、《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叶子》……篇皆是文坛经典;他,用自己的经历书写“含泪的微笑”,启迪世人“只要心存相信,总有奇迹发生”。
欧亨利还以擅长结尾闻名。他的作品结尾,往往不是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就是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这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美国文学界专门称之为“欧亨利式的结尾”。
十多年的写作时间 却留下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说
虽然一生之中真正专门用于创作小说的时间只有十多年,但欧亨利却是一位高产作家,他留下了一部长篇小说《白菜与皇帝》和近三百篇短篇小说,包括名篇《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带家具出租的房间》、《最后一片叶子》、《二十年后》等。
洛克菲勒最后还是离开了这个小镇,不过他知道,自己再也不是一无所获的离开了,他带着镇长杰克逊告诉自己的一句话从从容容地踏上了追求梦想的道路,那句话就是“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直到成为闻名于全美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依然牢牢地将这句话铭记在心中。

国外名人励志小故事10篇

国外名人励志小故事10篇

国外名人励志小故事10篇分享一些有关国外名人的励志小故事,可能这些国外名人大家大多都认识,但他们的励志小故事大家都了解过吗?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国外名人励志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国外名人励志小故事1:杰夫·贝佐斯杰夫·贝佐斯于1995年7月16日创立亚马逊公司,其性质基本是一家网络书店。

贝佐斯看到了网络的潜力和特色。

很多人都想要一个虚拟书店,如果你在家穿着睡衣就能逛书店,谁还会到外面去呢?亚马逊公司的最初计划原本是在4到5年之后开始有营利,XX年的网络泡沫造成了亚马逊公司平稳成长,成为独树一帜的佳话,在90年代有相当多网络公司快速成长,当时亚马逊公司的股东不停抱怨贝佐斯的经营策略太过保守和缓慢,而网络泡沫时候,那些快速成长的网络公司纷纷结束营业,只有亚马逊还有获利。

XX年的第四季度,亚马逊的纯利约有500万美金。

XX年则成长到3亿多美金。

国外名人励志小故事2:莫扎特莫扎特被公认为音乐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显露出了在音乐方面的非凡天赋和卓绝才能。

从莫扎特的童年中,你能看到一个孩子对待音乐的积极心态,对艺术事业的执著追求。

虽然不能人人皆为天才,但对广大孩子来说,“神童莫扎特”绝对是具有传奇色彩、又值得学习的好榜样。

小时候,莫扎特常常走到钢琴前面,按着琴键细听,并努力弹出他曾经听到过的音乐。

一次,莫扎特的父亲和朋友一起回家,看到4岁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写东西。

父亲问他在干什么,莫扎特说他正在写钢琴协奏曲。

父亲把五线谱纸拿过来一看,激动得流出了眼泪,他对朋友说:“你看,他写的这些又正确又富有意义啊!”天资加上勤奋和用心,这就是神童莫扎特!国外名人励志小故事3:马克·扎克伯格被称为“盖茨第二”的马克·扎克伯格第一次推出他的“独家虚拟年鉴”脸谱网时,一些人告诉他这玩意儿太怪诞了,根本没用。

意想不到的是,脸谱网刚一开通就大为轰动,几个星期内,哈佛一半以上的大学生都登记加入会员,主动提供他们最私密的个人数据,如姓名、住址、兴趣爱好和照片等。

外国名人的励志故事(精选23篇)

外国名人的励志故事(精选23篇)

外国名人的励志故事外国名人的励志故事(精选23篇)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大的抱负,无比坚强的毅力。

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后世的人们作出了表率,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名字为后世所知,人们永远记着他们。

这,就是名人。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外国名人的励志故事,欢迎大家分享。

外国名人的励志故事篇1一只蝴蝶在巴西煽动翅膀,有可能在美国的得克萨斯洲引起一场龙卷风。

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或许会改变人的一生,这绝不是夸大其辞,可以作为佐证的事例随手便能拈来,美国福特公司名扬天下,不仅使美国汽车产业在世界占居熬头,而且改变了整个美国的国民经济状况,谁又能想到该奇迹的创造者福特当初进入公司的“敲门砖”竟是“捡废纸”这个简单的动作?那时侯福特刚从大学毕业,他到一家汽车公司应聘,一同应聘的几个人学历都比他高,在其他人面试时,福特感到没有希望了。

当他敲门走进董事长办公室时,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很自然地弯腰把他捡了起来,看了看,原来是一张废纸,就顺手把它扔进了垃圾篓。

董事长对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福特刚说了一句话:“我是来应聘的福特”。

董事长就发出了邀请:“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经被我们录用了。

”这个让福特感到惊异的决定,实际上源于他那个不经意的动作。

从此以后,福特开始了他的辉煌之路,直到把公司改名,让福特汽车闻名全世界。

平安保险公司的一个业务员也有与福特相似的惊喜。

他多次拜访一家公司的总经理,而最终能够签单的原因,仅仅是他在去总经理办公室的路上,随手捡起了地上的一张废纸并扔进了了垃圾桶。

总经理对他说:“我(透过窗户玻璃)观察了一个上午,看看哪个员工会把废纸捡起来,没有想到是你。

”而在这次见面总经理之前,他还被“晾”了3个多小时,并且有多家同行在竞争这个大客户。

福特和业务员的收获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他们下意识的动作出自一种习惯,而习惯的养成来源于他们的积极态度,这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外国名人励志故事大全

外国名人励志故事大全

【导语】在教育孩⼦⽅⾯,我们可以让他们多看⼀些励志故事,这样有助于孩⼦的健康成长。

下⾯是⽆忧考分享的外国名⼈励志故事⼤全。

欢迎阅读参考!外国名⼈励志故事【篇⼀】 海伦.凯勒是美国的教育家、慈善家。

海伦刚出⽣时,是个正常的婴⼉,能看、能听、也会咿呀学语。

可是,⼀场疾病使她变成了⼜瞎⼜聋的⼩哑巴----那时她才19个⽉⼤。

⽗母在绝望之余、只好将她送⾄波⼠顿的⼀所盲⼈学校,特别聘请⼀位⽼师照顾她。

所幸的是⼩海伦在⿊暗的悲剧中遇到了⼀位伟⼤的光明天使----安妮.沙莉⽂⽼师。

就这样,在安妮.沙莉⽂⽼师的帮助下,海伦凭着触觉----⽤指尖代替眼睛和⽿朵,学会了与外界沟通和交流。

她在10多岁的时候,名字就传遍了全美国,成为残疾⼈的楷模。

⼩海伦成名后,并未因此⽽⾃满,她继续孜孜不倦地接受教育。

1900年,这个学习了指语法、凸字及发⾳,并通过这些⼿段获得知识的20岁的姑娘,进⼊了哈佛⼤学德拉克利夫学院学习。

她说出的第⼀句话是:“我已经不是哑巴了!”她发觉⾃⼰的努⼒没有⽩费,兴奋异常。

不断地重复说:“我已经不是哑巴了!”4年后,她作为世界上第⼀个受到⼤学教育的盲聋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海伦不仅学会了说话,还学会了⽤打字机著书和写稿。

她虽然是位盲⼈,但读过的书却很多。

⽽且,她著了7册书,⽐⼀般“正常⼈”更会鉴赏⾳乐。

海伦的触觉极为敏锐,只需⽤⼿指轻轻地放在对⽅的唇上,就能知道对⽅在说什么;把⼿放在钢琴、⼩提琴的⽊质部分,就能“鉴赏”⾳乐。

她能以收⾳机和⾳箱的振动来辨别声⾳,⼜能利⽤⼿指轻轻地碰触对⽅和喉咙来“听歌”。

如果你和海伦.凯勒握⼿,5年后你们再见⾯握⼿时,她也能凭着握⼿来认出你,知道你的美丽的、强壮的、体弱的、滑稽的、爽朗的或者是满腹牢骚的⼈。

这个克服了常⼈“⽆法克服”的残疾的“造命⼈”,其事迹在全世界引起了震惊和赞赏。

她⼤学毕业那年,⼈们在圣路博览会上设⽴了“海伦.凯勒⽇”。

她始终对⽣命充满信⼼,对事业充满热忱。

外国名人励志故事5则

外国名人励志故事5则

外国名人励志故事5则励志故事1:越过耻辱这道坎富兰克林·罗斯福出生于纽约一个显贵家庭。

大学毕业后,曾当过7年海军助理部长。

1920年被民主党提为副总统候选人。

当他在政治上炙手可热时,他却因骨髓灰质炎而导致下肢残疾,每天必须坐在轮椅上。

行动十分不方便。

这对他的打击太大,他几乎心灰意冷,差点退隐田园,从此不问政治。

开始时,他一点儿也不能动,整天坐在轮椅上,上楼、下楼由别人抬上抬下,甚至穿衣服、上厕所、散步等都需要别人帮忙。

他十分苦恼。

他决心改变这种现状,要靠自己去单独面对生活,迎接一切困难和挑战。

于是,每天晚上他都背着家人。

偷偷地练习运动、他经常摔倒。

身上伤痕累累。

但他从未停止过。

慢慢地能自己动手了。

手臂也有了足够的力气,经过8年的苦练,他终于能够独立行动了。

有一天,罗斯福兴奋地告诉大家,他发明了一个上楼梯的方法,以后就可以不用别人帮忙了,说完他就表演给大家看:他先借助手臂的力量把身体撑起来。

挪到台阶上,然后把腿拖上去,就这样一个台阶一个台阶艰难地向上爬。

当他爬上去的时候,笑了笑对大家说:“我的办法很好吧,我终于成功了!”他的母亲则阻止他说:“你这样在地上、台阶上拖来拖去的,别人看见多难看啊!以后不要这样做了,有这么多人会帮助你的。

”罗斯福说:“我这样做,是为了把我的丑态公布于众,我不需要掩盖我的丑态,我必须敢于面对现实,面对自己的耻辱。

”1933年。

罗斯福竞选成为美国第33届总统,他不仅把美国从经济大萧条中解救出来,后来他又领导美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罗斯福连任四届美国总统,打破了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任的惯例。

拿破仑·希尔说过:“自我超越就是向自己挑战。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

一个人敢于面对不幸,敢于直面自己的耻辱。

并昂首挺胸,越过耻辱这道坎,就一定能冲破薰重阻碍,登上辉煌的顶点。

励志故事2:机遇喜欢拜访忠于职守的人葛尔布莱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外国名人励志小故事

外国名人励志小故事

外国名人励志小故事外国名人励志小故事(一)吉姆罗杰斯的投资故事,美国证券界最成功的实践家吉姆罗杰斯,现代华尔街的风云人物,被誉为最富远见的国际投资家,是美国证券界最成功的实践家之一。

他毕业于耶鲁大学和牛津大学,选择投资管理行业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1970年和索罗斯共同创建量子基金。

量子基金连续十年的年均收益率超过50%。

1980年,37岁的罗杰斯从量子基金退出,他为他自己积累了数千万美元的巨大财富。

1980年后,罗杰斯开始了自己的投资事业。

已经成为全世界最伟大的投资家之一。

1947年,5岁的吉姆罗杰斯得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在棒球场上捡拾空可乐瓶,每24个瓶子可以换来5美分,最多的一个下午,他捡了552个瓶子,挣了1.15美元。

不久,6岁的他又发现了少年棒球联合会比赛场地中没人卖软饮料和花生的“商业空白”,并从父亲那里得到了100美元的“贷款”购置必需的花生烘烤机。

5年后,11岁的罗杰斯不仅还清了父亲的100美元,还把剩余的100美元存入了自己的银行户头。

也许正是这些来自童年时期对商品和市场的朴素理解,直接奠定了日后罗杰斯的投资价值观:不是天天盯着市场曲线和趋势看,投资之前,要脚踏实地的观察、分析和思考,不能追随别人,必须要自己做出判断。

在耶鲁、牛津先后读完历史、政治、经济、哲学专业后,罗杰斯怀揣600美元闯进华尔街。

接下来便是那一系列足以令整个世界瞩目的业绩:与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共同设立1997年令东南亚各国闻风丧胆的“量子基金”,在1970~1980年的10年间该基金收益率达4200%;1980年,与罗索斯拆伙成立自己的投资公司,1982年,看好西德的投资价值,开始分批买入西德股票,又在1985年和1986年分批卖出,获得3倍利润;1984年,外界极少关注的奥地利股市暴跌至1961年的一半时,大量买进奥地利企业的股票和债券,第二年奥地利股指上升了145%,他因此获称“奥地利股市之父”??“金融界的印地安那琼斯(美国大片《夺宝奇兵》系列中的冒险家)”,是《时代》周刊给他的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名人励志事迹篇1
爱因斯坦16岁那年,由于整日同-群调皮贪玩的孩子在-起,致使自己几门功课不及格。

-个周末的早上,爱因斯坦正拿着钓鱼竿准备和那群孩子-起去钓鱼。

这时,父亲拦住了他,心平气和地对他说:"爱因斯坦,你整日贪玩且功课不及格,我和你的母亲很为你的前途担扰。

"
"有什么可担忧的,杰克和罗伯特他们也没及格,不照样去钓鱼吗?"
"孩子,话可不能这样说。

"父亲充满关爱地望着爱因斯坦说,"在我们故乡流传着这样-个寓言,我希望你能认真地听-听。

"
"说有两只猫在屋顶上玩耍。

-不小心,-只猫抱着另-只猫掉到了烟囱里。

当两只猫从烟囱里爬出来时,-只猫的脸上沾满了烟灰,而另-只猫的脸上却干干净净。

干净的猫看见满脸黑灰的猫,以为自己的脸也又脏又丑,便快步跑到河边洗了脸。

而黑脸猫看见干净的猫,以为自己的脸也是干净的。

结果,吓得其他的猫都四下躲避,以为见到了妖怪。

"
"爱因斯坦,谁也不能成为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

拿别人做自己的镜子,天才也许会照成傻瓜。

"
爱因斯坦听后,羞愧地放下鱼竿,回到了自己的小屋里。

从此,爱因斯坦时常用自己作为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了他人生的璀璨光芒。

外国名人励志事迹篇2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

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

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
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妈妈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

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

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

黄豆般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下来,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紧牙,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

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

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

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

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

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外国名人励志事迹篇3
爱因斯坦16岁那年,由于整日同-群调皮贪玩的孩子在-起,致使自己几门功课不及格。

-个周末的早上,爱因斯坦正拿着钓鱼竿准备和那群孩子-起去钓鱼。

这时,父亲拦住了他,心平气和地对他说:"爱因斯坦,你整日贪玩且功课不及格,我和你的母亲很为你的前途担扰。

"
"有什么可担忧的,杰克和罗伯特他们也没及格,不照样去钓鱼吗?"
"孩子,话可不能这样说。

"父亲充满关爱地望着爱因斯坦说,"在我们故乡流传着这样-个寓言,我希望你能认真地听-听。

"
"说有两只猫在屋顶上玩耍。

-不小心,-只猫抱着另-只猫掉到了烟囱里。

当两只猫从烟囱里爬出来时,-只猫的脸上沾满了烟灰,而另-只猫的脸上却干干净净。

干净的猫看见满脸黑灰的猫,以为自己的脸也又脏又丑,便快步跑到河边洗了脸。

而黑脸猫看见干净的猫,以为自己的脸也是干净的。

结果,吓得其他的猫都四下躲避,以为见到了妖怪。

"
"爱因斯坦,谁也不能成为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

拿别人做自己的镜子,天才也许会照成傻瓜。

"
爱因斯坦听后,羞愧地放下鱼竿,回到了自己的小屋里。

从此,爱因斯坦时常用自己作为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了他人生的璀璨光芒。

外国名人励志事迹篇4
房间里空空的,一本新书也没有。

他才知道是做了一个好梦。

他想:总有一天,我会有梦里那么多书的。

上学路上,他又经过那个面包坊。

一阵阵的奶油面包香味直扑鼻孔,他使劲地咽着口水。

面包坊的老师看见他走过来,亲切地招呼他:“小伯尔,今天想吃什么面包?我这里有奶油面包、火腿面包,还有新来的葡萄夹心面包。


小伯尔真想吃一个香喷喷的面包,但他喜爱的新书在向他招手呢。

他慌忙撒个谎:“谢谢您,我已经吃过了。

”说完,他拔脚跑了起来。

他想赶快离开这儿,逃离那阵阵香味带来的巨大诱惑。

老师在讲台上讲着数学题,可小伯尔的肚子在唱“空城计”了。

早上没吃面包,现在肚子里空空的。

小伯尔在心里说:“肚子,你别叫了,我要买一本新书呢。

等我把新书买回来,一定把你喂得饱饱的。


就这样坚持了三天,他终于存够了买一本新书的钱。

他把铁罐里的钱倒出来,仔细地数了一遍又一遍。

“足够买一本新书了。

”他自言自语道。

他把钱又放回铁罐中,抱着小铁罐朝书店走去。

来到书店,他大声地对书店里的店员说:“阿姨,我要买一本新书。


店员奇怪地看着他,说:“孩子,你有那么多钱吗?”
“我有,阿姨你看。

”说着,他把小铁罐高高地举了起来,摇了摇,铁罐里的硬币发出清脆的响声。

“你哪来那么多钱呢?”店员不相信似的问他。

“我省下来的面包钱呢。


店员叹了口气,说:“可怜的孩子。

”说着,她便去书架上拿了小伯尔最喜爱的《格林童话》。

买了新书,小伯尔别提有多高兴了。

他把新书紧紧地抱在胸前,生怕它逃走了似的,一路蹦蹦跳跳地回到家。

回到家里,他找了一张牛皮纸,小心地把书的封皮包起来。

他把新书放在鼻子底下,久久地闻着书页中散发的油墨芳香。

“这本书是我的啦,我有了一本新书了。

”他有点不敢相信似地喃喃自语着。

晚上他把新书放在枕头底下,美美地睡着了。

长大以后,爱书的小海因里希·伯尔终于成了一个写书的人,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金。

外国名人励志事迹篇5
俄罗斯总统普京小时候非常聪明,他品学兼优,常常产生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

有一次,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作文题:《我的理想》。

同学们写出自己的理想:有想当科学家的、有想当作家的、有想当工程师的、有想当农艺师的、有想当教师的、有想当军人的、有想当工人的――而小普京的脑海里,却有自己不同寻常的独特思考。

课余时间,小普京非常喜欢读《盾与剑》杂志,对里面描写的“克格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杂志上他知道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克格勃”准确地截取了敌人的情报,使苏军取得了一次次巨大的胜利……他想:“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教育我要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所贡献的人。

老师也经常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和人民。

而我应该怎样去报效祖国和人民呢?做一名出色的间谍,用我
的牺牲去换取祖国和人民的胜利,这不是非常有意义的吗?”
于是,他在作文本上写道:“……我的理想是做一名间谍,尽管全世界的人们对这个名字都不会有任何好感,但是从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出发,我觉得间谍所做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在这篇作文中,普京还列举了一个苏联名间谍的英雄事迹,论述了在苏美对峙(zhì)的冷战时期间谍的重要作用。

当教师打开普京的作文本时,不禁又惊又喜,连声赞叹他“年纪不大,志气不凡”。

后来,在一次参观“克格勃”大楼之后,普京走进了“克格勃”列宁格勒局的接待室。

一位工作人员听了他的要求后,对他说:“你的想法很好。

但是,我们不
接受主动来求职的人,只接受服过兵役或者大学毕业的人。


1970年,18岁的普京中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列宁格勒国立大学法律系国际专业。

1975年,他大学一毕业就从事对外情报和国外反间谍工作,实现
了自己“做一名间谍”的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