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沥青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及改进措施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冯丽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冯丽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国家与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且从政策与经济方面对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尤其是交通运输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作为道路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确保交通行驶的安全与稳定,一定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才能促使施工质量得以控制,为道路交通提供方便及行驶安全,因此,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意义重大。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1.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不够合理沥青路面的建设对技术水平要求并不高,但是对材料的使用方面要求较高,主要是对沥青混合配料的比例有着严格的要求。
只有对混合材料进行合理配比,才能够有效提升沥青公路的质量,延长其使用的寿命。
但当前许多施工单位对此方面重视程度也较低,混合比例往往依据自身的经验,未能进行科学合理的配比,导致经常出现用料缺乏精准性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工程的建设,也对沥青路面质量产生许多的负面影响。
1.2 沥青路面平整度未达到规定要当前,在沥青路面的建设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其施工后沥青的平整性问题,一旦施工不善就会导致路面缺乏平整性容易出现波浪式起伏的情况,并且因各路段情况不同,施工也不同,出现平整性问题的情况也不同,甚至有些地区还会出现错位的问题,严重影响沥青公路的质量和后期的使用,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如下:(1)在沥青公路铺设时,使用材料级配方面出现问题,并且在铺设时,未能进行有序的铺设,铺设不均匀,导致各地段出现厚度不一的情况,而后期未能进行全面的压实工作,导致了此种情况的出现。
(2)沥青铺设机器设备本身的问题。
许多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会购置价格较低的设备,而这些设备往往缺乏稳定性,不利于施工的进行。
不仅如此,往往对设备也缺乏相应的保养,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导致在铺设沥青材料时不断出现质量问题。
(3)在沥青材料铺设过程中,未能有效把握施工时材料的温度,导致铺设的材料过早出现分离,从而对公路产生严重的影响。
沥青路面结构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沥青路面结构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沥青路面结构是道路工程中常见的一种路面结构,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通病,导致路面出现裂缝、坑洞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沥青路面结构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一、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通病1.路基不良。
路基不良是指路基的承载力不够、稳定性差等问题。
常见的路基不良问题有软基、坑洞、塌陷等。
路基不良会导致沥青路面下沉、变形等问题。
2.沥青混合料不合格。
沥青混合料不合格是指其配合比例不正确、骨料过细或含有过多的塑料、沥青质量不合格等问题。
不合格的沥青混合料会导致沥青路面强度低、易开裂等问题。
3.压实密度不足。
压实密度不足是指沥青路面在施工过程中压实不充分,致使路面强度低、易产生变形、坑洞等问题。
4.沥青层温度控制不当。
沥青层温度控制不当是指施工过程中,沥青层的温度过高或过低,未达到最佳施工温度条件。
温度控制不当会导致沥青层的粘结性差,容易发生断裂、开裂等问题。
二、防范措施1.合理设计与施工。
在道路工程规划和设计阶段,应根据路段的交通量、车辆类型等因素合理设计沥青路面的结构,确保路面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施工时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
2.路基处理。
对于存在软基、坑洞等问题的路基,应及时进行处理和加固。
可以采用土石方加固、填充等方式,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
在沥青混合料供应商选择上,应选择正规可靠的供应商,并进行质量检测。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例和质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4.压实控制。
在进行沥青路面压实时,应根据厚度、温度等因素,合理控制压实次数和压实重量,确保路面的压实密度达标。
5.温度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沥青的特性和环境温度合理控制沥青层的温度。
可采用预热沥青、调整施工时间等方式,确保沥青层的温度符合施工要求。
6.定期养护。
沥青路面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裂缝、变形等问题。
沥青路面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工程是现代交通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在工程质量
管理中存在一些常见问题,本文将介绍这些问题以及防治措施。
通病
1. 沥青路面厚度不足
厚度不足会导致路面承重力不足、易出现裂缝,长期会降低路
面使用寿命。
预防措施:控制施工厚度,并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
在施工前应测量地基承载力,以确定沥青路面的最小厚度要求。
2. 沥青路面出现网裂缝
网裂缝是指交叉的、不规则的裂缝,由于路面承受交通荷载和
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沥青路面伸缩变形,最终导致裂缝。
预防措施:采用高质量的沥青混合料,增加路面厚度,减少交通荷载对路面的
影响。
3. 沥青路面结构破坏
形成裂缝后,如果不及时修补,会导致沥青路面结构破坏。
预防措施:及时发现和修复裂缝,检查路面的排水系统,保证排水畅通。
防治措施
1. 加强选址调查
在选址前应进行相应的调查,掌握地质地貌等信息,确保路面的承载性能与排水性能满足要求。
2. 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施工
沥青路面属于高速公路特种工程,施工时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3. 加强施工过程监测
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施工质量。
4. 定期进行路面维护
定期进行路面维护,发现裂缝及时进行修补、养护,保证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总之,沥青路面质量问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施工不合格、管理不到位造成的。
只有从选址、施工到维护,各个环节都做到规范化、标准化,才能有效预防沥青路面质量问题的出现。
浅析城市沥青路面施工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 :沥青路 面; 混凝 土; 施 工; 工艺
Ke y wo r d s : a s p h a l t p a v e me n t ; c o n c r e t e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c r a f t s
摘要 : 本 文分析 了沥青路 面施工过程 中存在 的问题 , 并提 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
Ab s t r a c t :T h e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e x i s t i n g p r o b l e ms i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a s p h a l t p a v e me n t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p r o p o s e s a p p r o p r i a t e
・
1 2 4・
价 值 工 程
浅析城市沥青 路面施工普遍存在 的问题及解 决措施
Th e Ub i q u i t o u s P r o b l e ms i n Ur b a n As p h a l t Pa v e me n t C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S o l u t i o n s
1 影响沥青路面质量 的主要 因素 抗 滑 性 能 和 平 整 度 是 沥 青 路 面 的使 用 性 能 的 主 要 指 标 之一。 沥 青 面 层 的平 整 度 受 多 种 因 素 的影 响 , 如: 沥 青 混 合 料的最大粒径 , 粗 细颗粒 的离析 现象 , 混 合料 的拌 合均
员 也 难 使 卡 车 与 摊 铺机 不 发生 撞 击。 卡 车 与 摊 铺机 发 生 撞 击, 会 引起 熨 平 板 跳 动 , 导致 路 面 不 平 。 同时 , 如果 卡车由
沥青路面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处理措施

H IGHWAY现代公路作为当前使用最为普遍的路面,沥青路面具有很多优点,例如:耐磨性强、降低噪音的能力强、具有平整的表面、行车舒适、所耗施工时间短、维修养护简便等。
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大批道路工程项目上马,参与修建道路工程的企业队伍不断扩大,但一些负面的严重质量问题还是不断出现,这主要是施工队伍的素质、技术等方面的水平各不相同。
有些施工队伍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规范施工,不严格把守质量关,甚至主观上将工期缩短,导致出现面层与基层的粘接较差,造成路面不平;后期对于施工接缝处理不当,沥青面层裂缝、松散的现象时有发生;道路边缘随时间的增长不断破损,形成毛糙啃边。
为了更好的提高沥青道路使用性能,就沥青公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路基施工质量、路基和路面基层的施工方法、路面施工机械的选用、路面材料的性能以及施工后期养护等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路基的施工质量路基的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它是整个路线工程的基础和关键。
要做好路基施工,首先要做好路基的填筑。
对地基进行处理是建筑路堤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而对原地基的处理和对坡面地基的处理是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
需要清除坡面表层的情况:坡面较小且高度于1.5m。
需要考虑是否将坡面做成台阶的情况:坡度大于1.5m。
此时应将充分的填料嵌在地基里,避免路堤的滑移,保证路堤的稳定。
台阶的尺寸会跟随土质、地形和施工方法的不同而会有所不同。
但一般情况下,当宽在1m以下时,台阶顶面应做成向内倾斜百分之三到五的坡度,并分层夯实。
需要挖除路基范围内的树根,草丛等可能影响路堤稳定的因素:路堤填筑高度不小于1.0m。
当遇到基底表层成分是腐殖土时,可以借助人工填充或者是挖掘机将表层土清除并换填。
3Ocm是厚度的最高限,同时应该注意分层压实的问题,并且坡面基底的处理工作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处理。
路基和路面基层的施工通常在准备进行路基施工的时候,需要重点考虑通过试验路段来确定采用何种机械进行施工,针对不同填料确定压实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厚度以及相应的碾压遍数、机械配套设备等等,并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沥青路面养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沥青路面养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沥青路面是公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及使用寿命直接影响到整个公路的结构性能、使用价值等。
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病害现象,往往会对交通通行产生重大影响,阻碍人民群众的出行活动,甚至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对沥青路面的质量进行管控。
通常情况下,沥青路面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随着时间的推移,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内部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沥青路面出现病害现象,这直接影响到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为更好保障沥青路面的质量安全,需要加强养护工作的落实,有效保障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以此来保证交通通行的安全可靠。
关键词:沥青路面;养护工作;主要问题;解决措施引言:沥青路面养护工作通常是在沥青路面施工完成后开始的,并且在后期营运阶段中需要对沥青路面进行全面检查,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复,从而有效确保沥青路面结构性能的稳定,保障沥青路面的行车安全性[1]。
然而,在实际养护工作往往会遇到诸多问题,导致养护成效不佳,甚至影响到交通通行质量[2]。
为确保沥青路面结构性能稳定,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需要对现阶段沥青路面养护问题进行归纳并解决,不断提升养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更好维护沥青路面的性能稳定,为人民的出行提供安全可靠的道路服务。
一、沥青路面养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从沥青路面养护工作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侧重于被动性养护,往往在路面病害较为严重,甚至影响到使用功能时,才会开展养护作业[3]。
针对沥青路面出现的病害问题,往往只是表面处理,没有对形成原因进行分析,难以从本质上解决病害问题,导致病害频繁出现。
经过对区域沥青路面养护作业开展情况而言,沉陷、纵缝、网裂、坑槽等都是最为常见的养护工作,也是历年出现的最为频繁的病害问题[4]。
这说明四种病害直接会影响到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和结构性能。
但是,并不能说明其他病害问题没有影响,如横缝等,基本上对沥青路面产生影响较小。
沥青路面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

沥青路面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摘要】本文探讨了路面施工工程中几个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离析;平整度;施工缝;处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对高速公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从而使得我国的高速公路的路面建设很长时间以来都保持着较大规模。
但是由于我国当前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还比较落后,从而导致沥青路面的局部破坏严重。
1.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离析现象的处理措施在高等级公路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凝土在摊铺过程中离析现象非常严重。
沥青面层的离析是混合料粗细集料和沥青含量的不均匀,粗集料集中的部位空隙率过大、沥青含量偏少,在运用阶段容易出现水损害、形成坑槽及松散等现象;而细集料集中的部位沥青含量偏多、空隙率过小,则会造成路面拥包、车辙以及泛油等问题。
1.1若沥青搅拌机中振动升筛局部发生破裂,会使混合料混有部分超过规格大料径骨料,必须经常检查更换。
1.2在搅拌场选址时,要尽量使搅拌场地与摊铺现场距离不要太远。
同时,应适当平整运输通道、降低行驶速度,使运输过程中,尽量减少颠簸;对料堆要采取保温措施,比如要覆盖篷布等。
1.3在摊铺机熨平板的装配过程中,首先注意熨平板底面接缝处是否平整、前沿是否平齐、底板、夯锤头及叶片磨损变形情况;其次要注意布料螺旋在靠近中间部分和连接部装反向叶片,因为摊铺过程中大多数离析都出现在螺旋连接部和摊铺机中间位置。
1.4为减少螺旋连接部位产生的离析现象,还有一种做法就是采用一根完整的螺旋,即与摊铺宽度相同的通轴,可以改善离析状况,但仍不能完全解决、消除离析现象。
1.5导致离析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摊铺过程中频繁收起受料斗侧板造成的,在每车卸料结束时受料斗中的大粒径碎石比较集中,此时将侧板上的料送入布料器就不可避免的出现离析。
最好的措施应该是:一车料将混合料卸完驶离摊铺机后,将侧板余料收到刮料板后停止转动刮料板,待下一车混合料卸入受料斗后再转动刮料板将余料一起送入布料器进行摊铺,既能解决离析问题又可连续进行施工以取得良好的铺装效果。
道路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引言道路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的安全和便利。
然而,目前在道路建设中,常常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导致道路存在安全隐患或影响使用效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介绍道路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
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问题一:路面平整度不达标如果道路的路面平整度不达标,就会给车辆行驶带来不良影响,严重时会影响交通安全。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施工中道路基层处理不当或沥青加油量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进行施工- 提高基层处理质量- 控制沥青加油量问题二:路面龟裂道路使用一段时间后,路面可能会出现龟裂现象,影响行车安全。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沥青材料质量不好或施工时温度控制不当等。
为了防止出现龟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选用优质的沥青材料- 严格控制施工时的温度问题三:道路漏水如果道路设计不当或施工不规范,就有可能出现漏水问题。
道路漏水不仅影响行车安全,还可能会导致路基软化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在设计时加强涵洞的规划-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特别是路基的加固处理问题四:道路出现塌陷道路出现塌陷会给行车安全带来威胁,也会损坏车辆轮胎等。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也可能是设计不当或施工质量有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严格按照设计规范施工- 提高检查和验收的标准结论道路工程质量的问题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安全隐患和不便,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施工和验收。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道路的质量和安全,方便市民出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沥青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及改进措施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的不配套
1.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以弯沉为设计指标,应用多层弹性理论用计算方法确定路面厚度,并对层底拉应力验算。
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假设是“层间接触条件为完全连续体系”而实际施工路面按三层或四层施工,施工中虽然采取了封层、粘层等措施,路面层间连接仍是薄弱环节,路面施工往往在通车前,各分项工程交叉施工无法避免,层间污染严重,突出问题是分层施工后层间粘结不紧密,造成路面层间不连续,路面开裂后水进入空隙,行车时的动水压力和静水压力使沥青与石料剥落,出现路面松散、坑槽。
分层施工的第二个问题是由于摊铺层太薄,温度散失快,摊铺时容易出现温度离析,碾压达不到规定的压实度。
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时出现温度离析是非常可怕的,一旦出现温度离析,无论采用胶轮压路机或是钢轮压路机,仍然难于压实,造成路面早期破坏。
第三,分层施工周期长,施工设备成本高,又浪费粘层油,增加道路的总体成本。
2.减少摊铺层数可有效克服上述问题,但是减少摊铺层数,必然增大摊铺厚度,由于受机械水平的限制,《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E40-2004规定“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层最大厚度不宜大于100mm”。
近几年,路面施工机械发展很快,路面压实机械吨位已提高到14-15t,同时压路机的整体性能也有提高,将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层厚提高到12-15cm是可行的。
3.选用特殊的双层摊铺机。
该摊铺机实际是两台摊铺机合二为一,可同时摊铺两种不同的混合料,一种混合料由常规的自卸车供料;另一种混合料由沥青混凝土转运车供料。
使用该机械可同时摊铺中、下面层,也可同时摊铺中、上面层混合料,无需改变原路面设计方案。
缺点是摊铺费用较高,一台这种摊铺机价格接近千万,施工单位承受不起,须业主补贴或业主购买。
二、传统沥青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一)影响沥青路面的主要因素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要求主要是抗滑性能好和平整度好。
沥青面层的平整度受以下众多因素的影响:混合料的最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均匀性,粗细颗粒离析现象,混合料的温度差异,摊铺现场各个工序的管理等等。
上述这些因素中,有的直接影响面层的初始平整度(如混合料的最大粒径、摊铺现场的各个工序管理等),有的影响开放交通后面层不平整度增加的速度(如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均匀性,粗细颗粒离析现象,混合料的温度差异等)。
1.初始平整度对路面质量的影响。
卡车在纵向细小不平的表面行驶,双轴跳动产生的冲击力都将超过静轴载的两倍,它将加速路面破坏。
而如果路面平整度较好,肯定会延长道路使用寿命,能使平均路面养护费用显著减少,并节约在路上行驶的各种车辆的维修费用。
2.沥青混凝土不均匀对路面的影响。
沥青混凝土不均匀会产生空气率增加、局部承重薄弱处、抗拉应变薄弱处、路面冷收缩系数不均匀等后果,造成路面透水性加大、水破坏严重、局部严重辙槽、横向裂缝多等路面损坏,空气率大还容易使空气进入结构中,使沥青容易氧化变脆,从而导致沥青混凝土容易产生裂缝和松散,直接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
3.沥青混合料离析对路面的影响。
集料离析使沥青混凝土不均匀,它将导致面层沥青混凝土的空气率增加,引起透水性增大,造成极其恶劣的水破坏。
这种现象在我国非常严重和普遍。
自由水进入沥青面层后,滞留在表面层、中面层、下面层和基层顶面等位置,在大量快速行车的作用下,一次一次产生很大的动水压力(孔隙水压力)使沥青剥落,局部混凝土变松散,形成一个个孤立的水破坏的坑洞、网裂、形变和唧浆,某处产生网裂和形变后,降水就更容易透入,并产生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路面破坏。
4.沥青混合料温度降低对路面质量的影响。
众所周知,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的形状对温度非常敏感。
DON布洛克有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压实条件下,空气率随压实温度降低而不断增大,例如,对于热拌沥青混合料(最大粒径9.5mm)压实温度为149℃时,空气率为6.8%,压实温度为93℃时,空气率为9.3%。
平均温度每下降22.4℃,空气率增加1%。
对改性沥青高性能路面混合料(最大粒径12.5mm),压实温度为171℃时,空气率为7.4%,压实温度为127℃时,空气率为9.65%,平均温度每下降19.6℃,空气率增加1%.故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保持十分重要。
5.沥青混合料温度离析对路面质量的影响。
除温度下降外,沥青混合料温度差异(或称温度离析)也会影响路面质量。
导致路面密度的不均匀,温度低的地方孔隙率大,水容易透入混合料,在冬季水易冻结并使路面破坏,产生坑洞。
此现象和粗集料集中产生的坑洞破坏很相似,但是,在此情况下不是颗粒离析,其根源是温度离析。
(二)传统的沥青路面施工工艺预将书报家预将书报家存在以下严重不足
1.运料卡车对摊铺机的撞击无法避免。
技术熟练的驾驶员也难于做到卡车不与摊铺机相撞击。
卡车与摊铺机撞击后,必定会引起熨平板产生跳动,导致路面不平(产生凹凸)。
另一方面,如果卡车将料撒落在地面,一旦被摊铺机的履带板碾压上,也必然会引起熨平板偏离设定高度、倾斜或摊铺机的自动找平装置产生误动作,破坏摊铺层的平整度。
2.摊铺机“连续均匀作业”工作性无法保证。
摊铺机“连续均匀作业”是摊铺的基本工作原则,直接影响摊铺路面的平整度。
传统施工工艺易出现“摊铺阻力不断变化”“料位高度变化”和“停机待料”,从而导致“连续摊铺”无法实现。
从而影响压实度和平整度。
同时,摊铺速度变化时,单位面积的沥青混合料受到的振捣和振动次数也随之变化,这势必导致路面的初始密实度的不同,压实后路面平整度因而较差。
3.对集料的离析无法改善,甚至还会加大,从而无法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
传统的摊铺机受料斗的两侧易堆积过多的材料,且多为粗集料,当中部的料堆因不断输送而消失时,两侧的粗料向内滚落,产生离析。
按传统施工工艺,在摊铺机受料斗两侧剩余的粗
料被输送前,立即倒入另一辆卡车的料,但因卡车后部先卸下的料也是在装料和运输颠簸中离析出来的粗料,所以集料离析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更严重了。
4.沥青混合料的热量损失和温度差异大(温度离析)。
用传统施工工艺摊铺时,
为保证摊铺时不停机待料,一般要等摊铺机前停有3-4辆车时,才开始摊铺施工,这使混
合料在摊铺机前的等待时间很长(1小时以上)。
而且,国内的沥青面层施工单位往往没有专用的车厢有隔温措施的运料车辆,顶部也常无覆盖保温措施,有时虽备有覆盖篷布,也是不完整、偏小或未正确使用。
经常是运料车刚到现场,驾驶员不管其前方已有5-6辆车停
车待料,立即将篷布卷起,让混合料暴露在空气中,热量损失加快,这种现象往往无人过问。
除热量损失外,运料车上还有很大的温度差别。
在产生热量损失的车厢周边、顶
部和底部,冷混合料有较大百分率,但由于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小,热量从混合料中心部分向周边的传导缓慢,导致混合料之间产生很大的温度差别。
有试验结果显示,一辆运料卡车停放二个多小时后,运料车两侧的混合料温度为80℃,顶部的为95℃,中心的为150℃。
如果将这种温度离析大的料直接倒入摊铺机中进行摊铺,必然使摊铺层上产生许多压实性差、粘结力差、空气率高的冷地点,导致路面提早破损。
运料车将混合料卸在摊铺机受料斗中时,一般车厢两侧和顶面的低温料被卸在受
料斗的两侧,但同时,受料斗两侧的料又往往是最后被摊铺,因而造成温度差异更大。
(三)采用沥青混合料转运车可有效改善以上现象,对沥青路面铺筑工艺带来了
如下革命性的改进:
消除了运料卡车对摊铺机的碰撞,提高了摊铺路面质量。
使用沥青混合料转运车后,运料车不再将料直接倒入摊铺机受料斗,而是先倒入转运车,自然运料卡车不会再对摊铺机产生碰撞。
转运车具有与摊铺机保持恒速、恒距离的功能,再加上其特有的悬臂输料系统,保证了运料车也不会与摊铺机发生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