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 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课件(精心整理)

民主党克里
共和党胡佛
共和党布什
共和党布什
三、两党制的演变
“驴象之争”
(美国共和政体的一个特色)
1、发展历程
19世纪50年代中期,两党制形成 1860年以后,交替执政的局面持续 至今;
2、实质
驴——民主党(1828) 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象——共和党(1854)
美国政体的特点:
1、总统制、共和制与联邦制相结合 2、显著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 3、总统权力大(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最高统帅) 4、两党交替执政
【活学活用】
案例分析:5.16危机
1876年,君主派麦克马洪当选总统,上任不久后, 任命君主派人物布罗伊为内阁总理,众议院363名共 和派议员以惊人的一致对布罗伊投了不信任票,麦 克马洪于是解散了众议院。经过君主派和共和派的 激烈斗争,麦克马洪被迫辞职。讨论,5.16危机事 件,总统是否违宪?5.16危机说明了什么?
总统违宪:1、总统任命总理须经众议院同意; 2、总统解散众议院须经参议院同意。
3.共和政体的巩固:
“政府的共和国形式不得成为修改提 议的对象。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属成员 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1884年法国议会通过的决议
防止君主派 在法国的复辟
4.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意义:
使法国社会得到稳定和发展。
2、发展——1721年责任内阁制形成 行
国王召集内阁
3、重要补充——19世纪以后
4、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和选举权,大大加强了在 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开始形成
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位首相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单元总复习课件

【学思之窗】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 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 立法权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 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 征税权 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议会选举权
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 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军事权
现在的含义又是什么? 州
概念解读:
邦联——为进行相互贸易或其他的共同 目的而组成的一种松散的国家联合,各成 松散的 员拥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力,没有全国统 一的宪法、军队与财政,政府集中行使的 极为有限 权力极为有限。
邦联与联邦的区别
◆邦联:权力基础是州;是州的松散联盟
◆联邦:权力基础是人民;联邦地位高于州
认识西方代议制的特征,进而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 本质。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意义 基本特征: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以分 权与制衡为原则。实行民主原则、实行资产阶级政
党政治。
代议制本质:资产阶级代议制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通 过议会控制国家主要权力(即立法权)来制约君主或总统 的行政权,以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更好地维护资产阶 级的利益与统治。 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意义: 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 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制,加快了近代化的步伐。 欧美代议制对亚洲及世界产生广泛影响。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唐宁街十号
首相 白金汉宫
君主
英国政体 结构特点
内阁 组 多 阁 数 下院
形式任命
国王 1、君主制、民主制、 任 贵族制三者融为一体; 命
权力中心
议会大厦
2、权力中心在议会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课件第三单元+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②影响: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创制自己的法律。唐律是 礼法结合的典范,如对儒家伦理中的“孝”特别重视,要求维护 “孝”的伦理的相关律文有数十条之多。
(2)唐朝的礼治与基层教化 ①732年,唐朝政府颁行《大唐开元礼》。《大唐开元礼》 分吉、宾、军、嘉、凶五礼,是一部体系庞大、体例严谨、 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也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②在社会层面,唐朝政府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 验,强化基层教化。
提示:(1)焦点:以什么思想治理国家的问题。儒家认为君主 应该以礼来治理国家,法家认为君主应该用法和刑来管理国 家。
(2)秦国奉行法家思想,进行变法改革,实现富国强兵;进行统 一战争结束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 封建国家;秦朝推行严刑峻法,实施暴政,迅速灭亡。
论从史出 一、先秦儒法之争的主要内容 (1)历史观:儒家“法先王”与法家“法后王”。儒家推崇西周 文化,主张恢复西周的制度,主张“法先王”;法家则截然相反, 主张审时度势,“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主张“治 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2)政体观:儒言“分封”,法倡“郡县”。儒家遵循尧舜之道,主 张效法周文王、周武王之制。法家力主建立君主专制,全面 推行郡县制,主张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3)儒家与法家之争
项目 儒家
核心 观点
认为人性善,主张德治
代表 孔子、孟子 人物
法家 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 商鞅、韩非
项目
主要 观点
儒家
法家
①孔子提出,统治者要“为政 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 时”,不要过度消耗民力 ②孟子建议统治者“施仁政 于民,省刑罚,薄税敛”,认为 “仁者无敌” ③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
素养阐释
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的德治与法治 之争,将两者的主张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 分析,培养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 2.理解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的趋势,认识中华法 系的特点,培养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意 识 3.列举宋明清三朝的基层教化措施,理解我国古 代乡村治理的特点,培养历史解释素养和学以致 用的意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课件2(共23张)

解析 注意材料中议会在迎立威廉的同时,还拥立被驱赶的詹姆士二世的女儿,议会这样做的目 的是为这场政变,即“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选D项。 A、B、C三项不能体现议会的真实目的。 答案 D
2.(2013·江苏高考)“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 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 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解析 由题干材料可知,这种“状态”指的是英国工业革命后,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但当时英国的政治制度不能满足工业资产阶级充分参政议政的要求。为了改变这种“状态”,英 国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 A、B、C三项都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前,故排除。 答案 D
3.(2013·海南高考)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 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 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轻巧识记 英国君主立宪制
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即代议制的确立、发展、完善)。 两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力由贵族民主转移到 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pptx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2)从修改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到颁布反恐怖主义法、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立法工作 全方位回应民生关切。
(3)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修正案》,把中共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 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 国家根本法,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反映了全国各 族人民共同意志和全社会共同意愿。
③爱国主义教育:1994年,中共中央先后颁布了《爱国主义 教育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 干意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 程加以推进。
课堂小结
自主预习·新知导学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1.初创时期——20世纪50年代 (1)法治建设历程的开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等重要文件,开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2)奠定基础: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 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 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5.中共十八大以来的法治建设 (1)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阶段(请结合教材内容,自主归纳知
识要点)
宪法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实 权威 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 规范 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 立法 保障善治 一体 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 建设 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司法 深化司法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 公正 公平正义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单元综合三 课件PPT

断加强
元 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 相权反弹
专制 主义 中央 集权 制度
演变
秦 汉
朝:建立 元:不断发展
围绕矛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皇权与相权
结果:中央集权与皇权得到不断加强
三、选官制度的演变—人事任免权的控制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完成表格内容
时间 先秦时期 制度 世官制 方法 世袭
依据 血缘
汉朝
察举制 自下而上 推荐
品行
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明清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评定授官 分科考试
门第
才学
保证了贵族在 孝廉成为士
特点 政治上的垄断 大夫做官的
和特权。 主要途径。
把读书、考试与 高官由世家 做官紧密地联系 大族把持 起来。
你如何评价科举制?
科举制的影响
积极 方面
①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 政治基础; ②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③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 ④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 ⑤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
2019/9/3
32
【课堂检测】
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 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2019/9/3
33
【课堂检测】
唐太宗曾谈到中央某机构的职权时说:“诏敕 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这个机构是
2019/9/3
26
探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总结巩固
承上启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课件(共15张PPT)

引言 从北京往西大约8000公里,就是欧亚大陆的西部终端。
从这里跨过一道海峡,有一个岛国,国名叫“大不列颠及北 爱尔兰联合王国”,我们通常称作“英国”。这个国家的面 积仅有24万平方公里,在今天也只有6000万人口,但是在世 界近代历史上,它却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 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自豪的英国人曾经以“日不 落帝国”来形容自己的国家,因为在19世纪末的时候,它的 殖民地遍及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所有大陆板块,总面 积达930万平方公里,统治着世界上三亿多的人口。
材料一 斯图亚特王朝,就拼命地想把 一个专制的权力继续地向前推进…这些个 企图,就引起了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一 致的反抗。
——摘自钱乘旦《十五世纪以 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史考察》
问题4:阅读课文回答: 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如何理解? 为什么?
问题5:阅读课文回答: 在资产阶级革命和限制王权的斗争中起了主要作用 的是谁?
学生:英王仍然有很大的权力,官员的任用权(行政权)
问题8、阅读课文回答,英国国王的行政权何时被完全限制 的?
问题9:阅读材料五回答: 当时英国责任制内阁实行的原则是什么?
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 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 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 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 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
--------摘自《大国崛起》
问题1: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原本在海洋中安详飘荡的 小岛,孕育了超凡的能量,改变了自己,也影响了世界呢?
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君主立宪制的含义是什么?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形成的?
从这里跨过一道海峡,有一个岛国,国名叫“大不列颠及北 爱尔兰联合王国”,我们通常称作“英国”。这个国家的面 积仅有24万平方公里,在今天也只有6000万人口,但是在世 界近代历史上,它却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 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自豪的英国人曾经以“日不 落帝国”来形容自己的国家,因为在19世纪末的时候,它的 殖民地遍及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所有大陆板块,总面 积达930万平方公里,统治着世界上三亿多的人口。
材料一 斯图亚特王朝,就拼命地想把 一个专制的权力继续地向前推进…这些个 企图,就引起了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一 致的反抗。
——摘自钱乘旦《十五世纪以 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史考察》
问题4:阅读课文回答: 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如何理解? 为什么?
问题5:阅读课文回答: 在资产阶级革命和限制王权的斗争中起了主要作用 的是谁?
学生:英王仍然有很大的权力,官员的任用权(行政权)
问题8、阅读课文回答,英国国王的行政权何时被完全限制 的?
问题9:阅读材料五回答: 当时英国责任制内阁实行的原则是什么?
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 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 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 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 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
--------摘自《大国崛起》
问题1: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原本在海洋中安详飘荡的 小岛,孕育了超凡的能量,改变了自己,也影响了世界呢?
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君主立宪制的含义是什么?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形成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课件(共16张PPT)

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
度的侮辱。
君主专制
──摘自〔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
材料2:国会两院经依法集会于西敏寺宫,为确保英国人民传统之 权利与自由而制定本法律。……第二条: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 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第四条:凡未经国会准 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
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摘…自英君国主《立权宪利法案》
想一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政 治制度有何差异?
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1.政治方面
⑴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使英国 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⑵协调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利益之争,有利 于社会稳定。
2.经济方面
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使英国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
四个基本特征:
①代议制民主
②实行分权原则;
③以立法的形式确定国家政体④实行政党政治。
六、思维拓展:
明朝明—朝—废皇除帝丞相的,内皇侍帝机君构临天下,直接处理 国家大事,设封殿建阁王大朝学君士主辅政专,制后强逐化渐的演产变物为
内阁,成为与六部并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内阁 的最高长官称“首辅”。
英国1—72—1年国,家沃行尔政波尔机成关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
内阁首相,英国的内阁制形成。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
请问:同样是“内阁”,两者有何根 本区别?
材料1: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
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
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作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 由,不应……受到弹劾或询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确立议会主权,国王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
影响:君主立宪制取代了君主专制,统治方式从 人治转向法治。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 内阁制度的由来:
光荣革命以前国王组建内阁辅助行政 2)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发展:
背景:18世纪,资产阶级的参政需求 19世纪,选举权扩大和两党制的发展
发展: 国王逐渐退出内阁会议,内阁掌握行政权力。
《大宪章》第14条 为了得到王国议会对协助金或免服兵役税数量的共识……在
所定的日期,按照在场者之建议进行议事。
《大宪章》第39条 除非经过同等之人的合审判,否则不得任意逮捕拘禁、放逐
或剥夺自由人法律上的保护,或以任何手段摧残自由人。
——英国《大宪章》
经过几个世纪,封建贵族权利,逐渐演变成普 遍的宪法权利。
内阁首相地位提高,内阁权利增加。1721年 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首相。
两党制形成,在议会选举和国家管理方 面发挥重要作用。
原则:下院多数党单独组成,由首相组阁 集体负责制,与首相共进退 内阁失去下院信任时,应集体辞职 或由国王解散下院,重新大选。
国王
责
行 政
任 内 阁
权制
内阁
立法权
《大宪章》 《权力法案》
经济上难以形成关税保护 政治上难以维护稳定统一
制宪会议: 1787年费城,华盛顿主持 核心人物麦迪逊——美国宪法之父 制定原则:分权制衡
宪法体现了如下原则:
中央集权原则:一个统管所有地区、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 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一个全国性的议会,掌管着统一的联 邦财政;一个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之上的联邦司法体系。
主权下有各自的政府和议会。 这13个殖民区因气候和地 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各地 经济形态、政治制度与观念 上的差别。
1)美国联邦宪法制定
独立战争:19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976年美利坚 合众国成立,1983年独立战争结束。
13块英属殖民地——统一的独立民族国家
美国面临的新问题:
松散的邦联政府
王政——宪政 人治——法治 手工生产——机械生产 封建经济——资本主义 封建贵族——资产阶级
2、美国近代政体的建立
1607年,一个约一百人的 殖民团体, 在乞沙比克海
滩建立了詹姆士镇,这是英 国在北美所建的第一个永久 性殖民地, 在以后150年中, 陆续涌来了许多的殖民者, 定居于沿岸地区,其中大部 分来自英国,也有一部分来 自法国、德国、荷兰、爱尔 兰和其他国家。18世纪中 叶,13个英国殖民地逐渐 形成, 他们在英国的最高
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总统内阁 行政
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议院确认
参众两院 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立法
联邦法院 司法
联邦宪法的评价: 是关于美国政治体制的根本大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 成文宪法。是美国成为一个实行联邦制的总统制共和 国。创立的联邦制,保证了美国的共和政体长治久安 和美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影响:《大宪章》成为议会限制王权的主要武器
# 议会制度的形成: 13世纪中期,议会制度在贵族的努力下创立。 14世纪,英国形成了两院制的议会制度。议会由国王 和贵族院(上院)以及平民院(下院)组成。
# 阶级力量的转变: 进入17世纪,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日益强大,通过议会 捍卫自己的权利。
# 矛盾的激化: 17世纪初,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宣称“君权神授”, 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权利法案》 背景: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议会打出“自由” 旗号,号召人民维护被国王践踏的权利。 1688年,“光荣革命”,威廉接受《权利法案》 作为他登基的条件。 内容: 《权利法案》明确规定了限制王权的条款: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等。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近代:划分标准在于生产方式的转变,从 手工生产向机械生产转变。
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国家政府 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
单元分析: 生产方式的转变作用在政体的变化之上
——资本主义政体建立的必然性
英、法、美、德各国政体建立的背景、条件 和方式决定了各国政体的特点
——资本主义政体建立的差异性
中世纪(5世纪——16世纪),从西罗马衰亡,一 直到地理大发现之前。中世纪,乃是西方文明史 上一个充满矛盾的时代,它太黑暗以至于我们看 不到其中孕育的光明,它太狂热以至于我们看不 到其中暗藏的理性,它吵闹不休,它魅力非凡。
一、英国近代政体的建立
公元前地中海的伊比利亚人、比 克人、凯尔特人,先后来到不列 颠。公元1-5世纪大不列颠岛 东南部为罗马帝国统治。罗马人 撤走后,欧洲北部的盎格鲁人、 萨克逊人、朱特人相继入侵并定 居。7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度, 许多小国并成七个王国,争雄达 200年之久,史称“盎格鲁—撒 克逊时代”。829年威塞克斯国 王爱格伯特统一了英格兰。8世 纪末遭丹麦人侵袭,1016年至 1042年为丹麦海盗帝国的一部 分。其后经英王短期统治, 1066年诺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 格兰。
首相Biblioteka 议会上院 下院——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和发展
3)代议制之下的民主化
背景:工业革命给英国政治民主化提供很大动 力,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要求议会改革
1832年,第一次议会选举制度改革
结果:确保资产阶级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 为核心的。国王是国家元首,平常仅扮演仪式性的角 色,实际上最高行政首长是首相。内阁名义上对国王 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 任,手中握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是国家政治生活 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什么是君主立宪制?
就是将从前国王皇帝手中的立法权、行政权 过渡到以宪法为中心的国会中,但保留君主。
2)权力是怎样过渡的? #《大宪章》 背景:中世纪后期英国君主和大贵族矛盾尖锐 时间:1215年,伦敦25名贵族逼迫约翰签署
英国《大宪章》封面
《大宪章》原文
#内容特点:61条款,基本利于拥有土地的贵族和教会 的权利。本身不具有多少民主,但对王权给予了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