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教案——细胞呼吸(第一课时过程及实验)

合集下载

新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细胞呼吸 教案

新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细胞呼吸 教案

[新高考素养目标]1.基于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与能量的变化,形成物质与能量观。

(生命观念)2.通过细胞呼吸产生CO 2的曲线模型分析,理解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科学思维)3.通过探究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形成对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科学探究)考点一 细胞呼吸的实质、方式与过程1.呼吸作用的实质及方式(1)实质:细胞内的有机物 氧化分解 ,并 释放能量 。

(2)方式①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酵母菌在 有氧 条件下,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 二氧化碳和水 ;在 无氧 条件下,通过细胞呼吸产生 酒精 ,还产生少量的 二氧化碳 。

②细胞呼吸方式细胞呼吸可分为 有氧呼吸 和 无氧呼吸 两种类型。

2.有氧呼吸(1)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a .① 外膜 ;② 内膜 ;③ 嵴 ;④ 基质 。

b .线粒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 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 。

c .有氧呼吸的酶分布在: 线粒体内膜上和线粒体基质以及细胞质基质中 。

d .线粒体的功能:进行有氧呼吸的 主要场所 。

(2)化学反应式: C 6H 12O 6+6O 2+6H 2O ――→酶6CO 2+12H 2O +能量 。

(3)过程(4)概念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 氧 的参与下,通过 多种酶 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 彻底氧化分解 ,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 大量ATP 的过程。

(5)与体外燃烧相比的不同点①在 温和 的条件下进行。

②能量是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 逐步 释放的。

③释放的能量有相当一部分储存在 ATP 中。

3.无氧呼吸(1)生物种类:除酵母菌以外,还有许多种细菌(如乳酸菌), 马铃薯块茎 、水稻根、苹果果实等植物器官的细胞以及动物 骨骼肌的肌细胞 等。

(2)过程: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完全相同 。

第二阶段的产物是 酒精和CO 2 或 乳酸 。

其全过程都在 细胞质基质 中进行。

(3)反应式①分解成酒精的反应式为: C 6H 12O 6――→酶2C 2H 5OH +2CO 2+少量能量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教案——细胞呼吸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教案——细胞呼吸

第一讲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细胞呼吸的方式1、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有氧呼吸⑴反应式: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注意元素去向)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线粒体反应物葡萄糖丙酮酸和水[H]和氧气生成物丙酮酸、[H]、ATP CO2、[H]、ATP H2O、ATP能量少量少量大量⑵过程第一阶段:C6H12O6 → 2丙酮酸 + [H] + 2ATP第二阶段:2丙酮酸+6H2O →6CO2 + [H]+ 2ATP第三阶段:24[H] + 6O2 → 12H2O + 34ATP3、无氧呼吸⑴反应式:①转化成乳酸的反应式:C6H12O6 2C3H6O3+能量。

②分解成酒精的反应式: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⑵过程: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

第二阶段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

其全过程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思考:参与有氧呼吸的酶分布场所有哪些?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的相同点有哪些?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都产生[H]和释放少量能量,都不需要氧的参与。

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同反应需要O2、酶和适宜的温度不需要O2,需要酶和适宜的温度点条件呼吸场所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内全过程都在细胞质基质内分解产物CO2和H2O CO2、酒精或乳酸释放能量较多,1 mol葡萄释放能量2870kJ,其中1161 kJ转移至ATP中(38 molATP)1 mol葡萄糖释放能量196.65 kJ(生成乳酸)或222 kJ(生成酒精),其中均有61.08kJ转移至ATP中(2 molATP)相同点其实质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ATP供生命活动需要相互联系第一阶段(从葡萄糖到丙酮酸)完全相同,之后在不同条件下,在不同的场所沿不同的途径,在不同的酶作用下形成不同的产物: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_兼性厌氧菌。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备课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备课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备课教案
年级:高中
课时:1课时
主题:细胞呼吸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了解细胞呼吸的过程和产物。

3. 掌握细胞呼吸的方程式。

4. 能够分析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1. 细胞呼吸的概念和过程。

2. 细胞呼吸的方程式。

教学难点:
1.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器材:葡萄糖、试剂、试管等
3. 细胞呼吸示意图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细胞呼吸的示意图,向学生介绍细胞呼吸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细胞呼吸的过程和产物,引导学生理解呼吸过程中ATP的合成。

2. 展示细胞呼吸的方程式,帮助学生掌握细胞呼吸的化学反应过程。

三、实验(20分钟)
进行细胞呼吸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细胞呼吸产生的结果,加深他们对细胞呼吸过程的理解。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让学生讨论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总结两者之间的异同点,加深对细胞能量转化过程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细胞呼吸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

同时,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一轮复习:细胞呼吸复习教案

一轮复习:细胞呼吸复习教案

课题:细胞呼吸班级姓名学号【考试说明】1.细胞呼吸及其原理的应用 B 2.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c【热点提示】1.阐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3.阐明细胞呼吸的原理、本质和意义,举例说明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4.尝试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基础导学】1、细胞呼吸的方式(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产生大量的CO2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产生少量和酒精。

(2)细胞呼吸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2、有氧呼吸(1)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2)有氧呼吸的全过程第一阶段:C6H1206→2丙酮酸+少量[H]+少量能量(场所:)第二阶段:丙酮酸+H2O→CO2+[H]+少量能量(场所:)第三阶段:[H]+O2→H2O+大量能量(场所:)(3)有氧呼吸的概念细胞在的参与下,通过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同时释放的过程。

(4)在细胞内,1mol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可释放2870kJ能量,其中有1161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以的形式散失掉了。

3、无氧呼吸(1)无氧呼吸的全过程第一阶段:C6H1206→2丙酮酸+少量[H]+少量能量(场所:)第二阶段:丙酮酸→酒精+CO2 或丙酮酸→乳酸(场所:)(2)无氧呼吸的反应式或。

(3)大部分植物(如苹果果实、水稻)、酵母菌等无氧呼吸的产物是;动物(如骨骼肌细胞)、部分的植物(如马铃薯块茎)、乳酸菌等无氧呼吸的产物是。

(4)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

(5)无氧呼吸的概念细胞在条件下,通过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比较项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场所是否需氧产物释放能量相同点【案例导析】例1. [2011·海南卷] 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子风干脱水后呼吸强度增强B.土壤淹水可导致根系发生无氧呼吸C.破伤风杆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大量繁殖 D.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氧呼吸逐渐减弱例2.右图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A.②处发生三羧酸循环B.①处产生ATPC.②处产生二碳化合物D.③处发生[H]与O2的结合反应例3.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细胞呼吸高三复习课教案

细胞呼吸高三复习课教案

细胞呼吸高三复习课(第一课时)教案贵阳六中生物组周红
一、教学目的:1.能准确书写细胞呼吸(包含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2.准确掌握细胞呼吸(包含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具体过程
3.学会分析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相关实验
二、教学策略:以学案为线索,引导学生自主复习细胞呼吸的相关基础知识,教师利用课件进行总结和强
化;然后以学案例题串讲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会分析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相关实验。

以此图引入,请学生写出Q、P 、R点
一、细胞呼吸的过程 1. 总反应式 2.过程图解
二、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1.氧气浓度 2.温度。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细胞呼吸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细胞呼吸

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8讲细胞呼吸考点一: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实验1.实验原理(1)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菌,其代谢类型型,可用于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2)细胞呼吸产物的检测①CO2的检测②酒精的检测:在酸性条件下,色的重铬酸钾溶液会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色。

2.实验步骤(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

(2)设计对比实验①图甲中空气先通过NaOH溶液的目的是②图乙中B瓶先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的目的是。

3.产物检测与实验现象条件澄清的石灰水的变化/出现变化的时间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甲组(有氧) 变混浊/快无变化乙组(无氧) /4.实验结论思考①为什么通入甲A瓶的空气中不能含有CO2②乙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的目的是?③本实验是否属于对比实验?什么叫对比实验?[例]在科学研究中常用呼吸熵(RQ=释放二氧化碳体积/消耗的氧气体积)表示生物用于有氧呼吸的能源物质的不同。

测定发芽种子呼吸熵的装置如图。

关闭活塞,在25 ℃下经20 min 读出刻度管中着色液移动距离。

设装置1和装置2的着色液分别向左移动x mm和y mm。

x 和y值反映了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量(装置1的小瓶中NaOH溶液用于吸收呼吸产生的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测得x=180 mm,y=50 mm,则该发芽种子的呼吸熵是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假设发芽种子仅进行有氧呼吸,根据呼吸熵数值可以推测有氧呼吸分解的有机物中除________以外还有其他有机物。

(2)为使测得的x和y值更精确,还应再设置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容器和小瓶中分别放入等量死的发芽种子和蒸馏水,设置对照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发芽种子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全部为葡萄糖,在25 ℃下经20分钟读出刻度管中着色液移动距离x=300 mm,y=-100 mm(装置2着色液向右移动了100 mm),则可推断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比例是________。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细胞呼吸》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细胞呼吸》

第12 讲细胞呼吸序号: 12课型:一轮复习最新考纲考纲解读1.细胞呼吸Ⅱ2.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Ⅱ1.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2.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3.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课前预习——回扣教材,夯实固本一、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是指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生成或,释放出并生成的过程。

二、细胞呼吸的方式1.有氧呼吸:细胞在的参与下,通过的催化作用,把彻底氧化分解,产生,释放,生成的过程。

项目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场所反应物[H]+O 2生成物[H]+CO 2+ATP放能多少大量与氧的关系无关2.无氧呼吸:细胞在条件下,通过的催化作用,把进行,产生或产生,释放,生成的过程。

项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呼吸场所、不条件需氧气、分解产物或同能量释放大量有机物分解程度三.细胞呼吸的意义:1、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为生物体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自主练习 1】根据右图不完整的呼吸作用示意图,解答下列问题:( 1)图中方格内的物质名称是。

[来(2)选择有关的字母填在括号内:①有氧呼吸的途径是。

②其中产能最多的是阶段。

③产 [H] 的阶段是。

(3)图中 A 发生的场所是(4)E 表示的物质是课堂探究——突破考点·提炼方法【探究一】细胞呼吸的过程1.有氧呼吸的过程(场所用1、2、3、4、5表示,阶段用一、二、三表示).........................①反应物中:葡萄糖、水、氧气分别在何场所、第几阶段被利用?葡萄糖、;水、;氧气、。

②生成物中:水、 ATP 和二氧化碳分别在何场所、第几阶段形成?水、;ATP、; CO2、。

①③中间产物中:ⅰ、丙酮酸产生和利用的场所和阶段?②③产生、;利用、。

④ⅱ、还原性氢产生和利用的场所和阶段?产生、④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存在于________ __⑤ 写出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并标示出各反应底物中各元素的去向;利用中、。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细胞呼吸(第一课时)学案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细胞呼吸(第一课时)学案

《细胞呼吸第一课时》学案复习目标:1. 说出有氧呼吸的过程(n)。

2. 说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2. 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情境诱思】早春地膜覆盖(播种后在地表覆盖一层透明薄膜并密封)有利于提高地表温度和湿度,促进种子萌发F图为从地膜覆盖农田中取一独立样方进行研究后, 匕曲线图(其它生物的影响忽略不计)。

据图回答4播种出芽【合作探究】【探究i】:植物细胞呼吸过程1、播种后5天到出芽前,氧含量一直降低,原因是?2、若测得CO/O2比值大于1,则说明什么问题?写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并进行比较。

3、写出播种后5天到出芽前产【H】、ATP的场所并对各场所产生的多少进行比较。

参照下列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图解进行填写ADP+Pi无価呼吸第:阶段4rTTl47軌呼吸饰Y阶段冇氧呼吸第二阶段和幼苗生长。

的变化30ij绘制的从播种到幼苗期间氧气含量小结: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⑴呼吸作用中各物质之间的比例关系(以葡萄糖为底物的细胞呼吸)①有氧呼吸:葡萄糖:O : CQ= 1 : 6 : 6。

②无氧呼吸:葡萄糖:CQ :酒精=1 : 2 : 2或葡萄糖:乳酸=1 : 2。

③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C02摩尔数之比为1 : 3。

④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有氧呼吸消耗的02摩尔数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比为3 : 4。

【强化训练1】例1、如图所示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代谢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图解中的①②两种物质依次是H20和OB. 图解中(一)、(二)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C. 图解中(三)阶段产生的H20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D. 1分子丙酮酸在(二)、(三)阶段产生的能量一样多变式训练1、(2016 •合肥模拟)下图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催化反应②和④的酶都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B. 图中物质c为[H],它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C. 图中①②过程主要发生在小麦种子萌发的早期,其中e为ATPD. ①④③过程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其中物质a、d分别是丙酮酸和Q【探究2】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步骤(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酵母菌+葡萄糖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一轮复习教案——细胞呼吸(第一课时:过程及实验)
复习环节:学生活动:ATP合成的反应式
问:ATP主要来源?
引出课题:ATP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问:细胞呼吸又叫呼吸作用,它和人的呼吸是同一概念吗?
引出其定义P91(学生齐读)强调氧化分解非水解(知识背景:水解一般是指由脱水后大分子变成小分子,,水参与反应.例如多肽水解为氨基酸,氧化分解多指有机物变成无机物,放出能量),无氧呼吸也是氧化分解过程,只是不彻底。

学生活动一:请画出与细胞呼吸有关的细胞器结构模式图,并标示各结构名称并写出内膜的表面积增大的方式。

如:学生活动二:1、写出有氧呼吸过程三个阶段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反应场所?(ATP的数量我个人认为可淘汰不讲,这届我可没讲了)
2、写出有氧呼吸反应式(底物葡萄糖)
教师强调:(1)反应式箭头不能变为等号。

(2)能量不能写成ATP。

各阶段酶种类不同。

(3)底物主要是葡萄糖。

(4)部分原核生物(无线粒体)如蓝藻、硝化细菌其有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膜上。

(5)释放ATP不能用于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光反应产生ATP只能用于其暗反应
学生活动三:1、朗读课本P94黑体字“定义”,并照样子读出无氧呼吸的定义。

2、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教师强调:(1)无氧呼吸产物是不同取决于酶的种类。

(2)低氧环境中,植物既可进行无氧呼吸,也进有氧呼吸。

(3)长期的无氧呼吸对陆生植物影响?(酒精使蛋白质变性,有毒害作用。

无氧呼吸释放能量少,不能满足生命活动需要。

(4)无氧呼吸产物中仍含有大量的能量。

(5)问:病毒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都不进行)蛔虫呢?(无氧呼吸)
(6)氧气存在时,无氧呼吸会受到抑制。

(7)进化历程:有氧呼吸是在无氧呼吸基础上进化而来。

部分生物仍保留无氧呼吸的酶系统以应付暂时缺氧的不利状态。

板书:
问酵母菌可进行的呼吸方式是什么,产物是什么?(引出探究实验)
学生活动四:那我们应如何探究其方式?(可从检测产物入手,也可从能量释放大小的测定入手,也可从气体变化量入手。


设计一:检测产物实验原理:(学生能描述)
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

装置图:
强调:(1)实验关键:对氧气控制。

(2)实验能检测有氧呼吸产生的CO2多于无氧呼吸吗?(可以)
(3)对比实验。

书P93
设计二、能量释放大小的测定(若时间不足,可布置学生回去完成)
2009年福建省理综:右图表示测定保温桶内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

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

材料用具:保温桶(500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
度0.1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
作用放出热量更多。



方法步骤

方法步骤二方法步骤三A
加入240ml
的葡萄糖溶液
加入10g活性干酵母

B
加入240ml
煮沸后冷却的
葡萄糖溶液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要测定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

请写


方法步骤一方法步骤二方法步骤三
C
③___________
_
④__________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

⑷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B、C 温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表示),则假设成立。

⑸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三:测定气体变化量(若时间不足,可布置学生回去完成)
下图是探究酵母菌进行呼吸方式类型的装置,下面叙述错误的是
A.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B.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不移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C.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则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D.假设装置一、二中的液滴均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只进行无氧呼吸
【分析】根据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特点,有氧呼吸产生的CO2和消耗的O2量(物质的量)相等,而无氧呼吸只产生CO2而不消耗O2。

所以如果只进行有氧呼吸,则装置一左移,装置二不移;如果只进行无氧呼吸,则一不移,二右移。

既有有氧呼吸又有无氧呼吸,则装置一左移二右移。

注意解决本题的关键有两点:① 装置一、二中试剂的作用。

NaOH吸收CO2,清水对照。

②在利用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的条件下有氧呼吸气体体积不变,无氧呼吸气体体积增加。

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