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成分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
人体成分分析的临床应用

人体成分分析的临床应用人体成分分析是指通过测量人体不同成分的含量和比例,来评估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状态的一种方法。
这些成分包括脂肪、肌肉、骨骼、体液等等。
临床应用中,人体成分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肥胖、瘦弱、水肿等问题,并进一步指导治疗和康复。
首先,人体成分分析在肥胖问题的评估和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测量身体脂肪含量、肌肉含量等指标,可以判断一个人的身体组成是否健康。
对于肥胖者来说,人体成分分析可以进一步帮助医生判断肥胖的类型和程度,例如内脏脂肪型肥胖和皮下脂肪型肥胖。
根据这些指标,医生可以制定相应的减肥方案,如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强度等,以达到减肥和身体健康的目标。
其次,人体成分分析在运动康复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许多运动恢复方案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肌肉和脂肪含量的变化。
根据人体成分分析的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运动康复计划,包括增加肌肉质量、减少脂肪含量等。
此外,通过监测肌肉和脂肪含量的变化,还可以评估康复的进展和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此外,人体成分分析还可以用于评估肌肉功能和骨密度的状况。
对于老年人来说,肌肉功能和骨密度的减退是常见的问题,容易导致骨折等意外发生。
通过人体成分分析,可以及早发现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如适度的力量训练、摄取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等,有效预防和延缓老年骨质疏松和肌肉功能减退。
此外,人体成分分析还可以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一些疾病,如代谢综合症、糖尿病等,与人体成分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测量人体成分的变化,可以更早地发现疾病的存在和发展,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此外,人体成分分析还可以监测一些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如癌症、肾病等,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决策依据。
综上所述,人体成分分析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它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肥胖、瘦弱、水肿等问题,指导减肥和康复计划。
同时,人体成分分析还可以评估肌肉功能和骨密度的状态,预防老年骨质疏松和肌肉功能减退。
人体成分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

人体成分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人体成分分析是指对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体液进行定量测量和分析,以了解人体的组织构成和功能状态的一种方法。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的提高,人体成分分析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评估肥胖症和瘦弱症:人体成分分析可以准确测量体脂肪和肌肉含量,从而评估肥胖病患者的体脂肪百分比和肌肉质量,对于制定针对性的减重或运动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同样,对于瘦弱病患者来说,人体成分分析可以帮助评估肌肉缺乏的程度,并制定相应的营养支持计划。
2.慢性疾病管理:人体成分分析可用于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身体代谢情况,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人体成分分析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水分平衡和肌肉丢失情况,从而指导透析治疗的调整。
3.癌症治疗辅助:人体成分分析可以评估癌症患者的身体组成变化并监测治疗效果。
癌症患者常常会因化疗或放疗而引起身体组织的丧失,这会导致患者的营养状况下降、抗癌治疗反应减弱。
通过人体成分分析,可以及早发现患者的身体组成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4.运动训练指导:人体成分分析能够提供细致的肌肉、脂肪和骨量等信息,帮助运动员、健身者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制定。
通过人体成分分析,可以了解肌肉群的力量和稳定性,从而改善运动技巧和预防运动损伤。
5.营养干预:人体成分分析有助于评估患者的体脂肪和肌肉含量,帮助临床医生评估患者的代谢状况和营养状况,并制定个体化的营养干预措施。
对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或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来说,通过人体成分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身体组成和代谢情况,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饮食和运动方案。
总之,人体成分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能够提供丰富的有关身体组成和功能状态的信息,有助于医学管理和健康干预措施的制定。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推广,相信人体成分分析将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专业资讯】人体成分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

【专业资讯】人体成分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人体成分分析的报告内容包括:身体成分分析、脂肪分析、身体水分分析、综合评估、体量控制、健康评估、营养评估、生物电阻抗参数、病人分类等。
A、身体成分分析:身体水分(L):测量的是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正常体内水分占体重的50~60%。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比例为2:1。
肾病、高血压、循环系统疾病、心脏病、全身或局部浮肿、营养不良患者都存在水分不均衡现象;蛋白质总量(kg):蛋白质大量包含在肌肉细胞内,是反映被检测者的营养状态,身体发育和健康程度的主要因素;骨总量(kg):即无机质总量,指骨髓的重量,这个数值和体重做比较,就可检测出骨质疏松,无机质偏低者需做骨密度检测;脂肪总量(kg):脂肪可用于诊断肥胖症和成人病的分析;B、脂肪分析:身高(cm):给出值和相对人群平均身高的百分比。
平均身高:中国169.7、江苏省171.03、福建省168.9;体重(kg):是指被检测者的实际体重和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身高-100)*0.9;肌肉量(kg):是四肢骨、内脏肌和皮肤肌的总和;身体脂肪量(kg):是皮下脂肪、内脏脂肪、肌肉内脂肪的总和;身体脂肪比率(%):是身体脂肪量和体重的比值。
正常范围,男性10%~20%;女性18%~28%;腰臀脂肪比率(%):是腰围和臀围的比值。
可从这一指标检查脂肪是否过多。
正常范围男性为0.75%~0.85%;女性为0.70%~0.80~。
超过0.85的女性和超过0.90以上的男性属于腹部肥胖;C、身体水分分析:分左右上肢、躯干、左右下肢几个部分测量,对于健康人它反映肌肉发达的程度,然而骨折、脱臼、关节炎等患者的身体两侧呈不均衡状态,儿童和女性经常出现上体虚弱,中年人经常出现下体虚弱。
浮肿测试:标准值0.30~0.35,超过0.35属于水分过多,超重的情况下出现浮肿数值超值,则需要做进一步物理检查;D:综合评估:肌肉类型:标准体重±10%属于正常体重范围,肌肉形态是根据体重和肌肉的多少做出体质分类表。
人体成分分析仪的应用

人体成分分析仪的应用首先,人体成分分析仪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是最为重要的。
通过对患者进行人体成分分析,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体脂肪率、肌肉质量以及骨骼状况等信息,从而帮助诊断和评估疾病的风险。
例如,在肥胖症治疗中,医生可以借助人体成分分析仪来监测患者的体脂肪率的变化,判断治疗效果的好坏,制定更科学的治疗方案。
此外,人体成分分析仪还可以辅助血液透析和营养调节等治疗手段的实施,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人体成分分析仪在健康管理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健身房、健康俱乐部或保健中心等场所,人们可以通过人体成分分析仪来评估自己的身体成分并跟踪其变化。
这为健康管理者提供了科学的参考数据,制定个性化的健身和营养计划。
此外,人体成分分析仪还可以帮助判断人体是否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如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并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
运动训练是人体成分分析仪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分析运动员的体脂肪率、肌肉质量、骨骼肌含量等指标,可以为运动员制定更合理的训练计划。
进一步地,人体成分分析仪还可以帮助运动员评估自己的身体素质水平,并与同龄人进行比较,从而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训练。
此外,人体成分分析仪还能够为运动员提供身体形态调整的反馈,有效减少训练误区,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效果。
此外,人体成分分析仪在个人健康管理和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
在家庭中使用人体成分分析仪,可以了解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对于肥胖或者体重不稳定的家庭成员,可以提供科学的减肥或增重建议。
此外,人体成分分析仪的智能化功能也逐渐增强,通过与手机或电脑的连接,可以将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使用户能够更好地追踪健康状态的变化。
总的来说,人体成分分析仪在医疗、健康管理和运动训练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能够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为健康管理者制定科学的健身和营养计划提供参考;为运动员设计合理的训练计划和补充方案;并且在个人日常生活中,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人体体成分分析的意义

人体体成分分析的意义人体体成分分析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和测量方法,分析和评估人体组织和器官的成分比例。
这项技术可以测量人体的脂肪、肌肉、骨骼和水分等组分的比例。
人体体成分分析在医学、营养学、运动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人体体成分分析有助于评估人体健康状况。
通过分析人体的体脂肪含量和肌肉含量,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存在肥胖或肌肉不足的问题。
这对于营养师和医生来说非常重要,他们可以根据分析结果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帮助他们达到健康的体重和身材。
其次,人体体成分分析可以用来监测和评估营养状况。
人体成分分析可以提供更准确和全面的数据,以评估一个人的营养状况。
通过分析人体的肌肉和脂肪含量,可以了解一个人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的问题。
这对于营养师、医生和健康管理人员来说非常重要,他们可以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营养和健康计划,帮助人们改善营养状况和预防疾病。
此外,人体体成分分析还可以评估肌肉力量和功能。
通过分析人体的肌肉含量和肌肉质量,可以了解一个人的肌肉力量和功能水平。
这对于运动科学研究和训练计划制定非常重要。
对于运动员和健身爱好者来说,了解自己的肌肉含量和质量,可以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以提高肌肉力量和功能水平。
另外,人体体成分分析还有助于评估骨骼健康。
通过分析骨骼成分,可以评估一个人的骨密度和骨质量,并判断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等骨骼问题。
这对于骨科医生、营养师和健康管理人员来说非常重要,他们可以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个性化的骨骼保健计划,预防和治疗骨骼疾病。
最后,人体体成分分析还可以用于疾病预测和治疗效果评估。
通过分析人体体成分的变化,可以跟踪和评估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这对于医生和研究人员来说非常重要,他们可以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以及需要调整或改进的方面。
综上所述,人体体成分分析在医学、营养学、运动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分析人体的组成比例,可以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监测和评估营养状况,评估肌肉力量和功能,评估骨骼健康,预测疾病风险和评估治疗效果。
人体成分分析的临床应用

人体成分分析的临床应用人体成分分析是指通过对人体的体重、体脂肪、肌肉、水分等成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营养状况以及疾病风险等信息。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仪器的不断改进,人体成分分析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中重要的辅助手段之一,对于健康评估、疾病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人体成分分析的临床应用涉及到多个领域,下面将分别介绍其在体重管理、骨质疏松、慢性疾病、儿童发育和老年人健康等方面的应用。
一、体重管理体重管理是人体成分分析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分析人体的体脂肪含量,可以评估个体的肥胖程度,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减重方案。
传统上,人们常常使用指数如身体质量指数(BMI)来评估个体的体重和肥胖程度,但是这种评估方法无法区分体脂肪和肌肉在体重中所占比例。
而通过人体成分分析,可以准确测量体脂肪含量,进而判断个体是否存在肥胖问题。
同时,人体成分分析还可以分析体重中肌肉的比例,从而指导个体进行合理的减重方案,避免肌肉流失。
二、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一种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
传统的骨质疏松诊断方法主要依靠骨密度测量。
然而,骨密度只能反映骨量的情况,无法准确评估骨质的质量。
而通过人体成分分析,可以分析骨骼中的蛋白质、矿物质和水分等成分的含量,从而更全面地评估骨质的质量。
同时,人体成分分析还可以分析骨骼中的肌肉含量,与骨质疏松的风险相关。
三、慢性疾病人体成分分析还可以应用于慢性疾病的管理和监测。
例如,糖尿病患者常常存在体重管理和代谢紊乱的问题,通过人体成分分析可以评估其体脂肪含量和骨骼肌含量的情况,从而指导个体合理控制饮食和进行运动。
另外,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常常存在水和电解质平衡的问题,人体成分分析可以测量体内的水分含量,从而帮助评估水和电解质的平衡情况。
四、儿童发育儿童发育是人体成分分析的又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人体成分分析,可以测量儿童体重、身高、体脂肪含量和肌肉含量等指标,从而了解其生长发育的情况。
这对于评估儿童的营养状况、发育是否正常以及预防儿童肥胖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人体成分分析仪的临床意义

人体成分分析仪的临床意义近年来,人体成分分析仪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设备,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
它能够准确地测量人体内各种组织的成分比例,为临床诊断、营养评估和健康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文将探讨人体成分分析仪的原理、应用及其在临床中的意义。
一、人体成分分析仪的原理人体成分分析仪通过电阻抗、生物电阻抗、X射线吸收等技术原理实现对人体的成分分析。
其中,电阻抗技术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该技术利用电流通过人体时,在组织间的传导方式和速度不同,从而测量出脂肪组织、肌肉组织、骨骼组织等的电阻抗值,进而计算出各种成分的百分比。
二、人体成分分析仪的应用1. 临床诊断人体成分分析仪在临床诊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人体各组织的成分比例,可以准确评估患者的体脂率、肌肉量、骨密度等指标,为医生提供全面的身体信息。
这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的治疗方案制定、营养干预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营养评估人体成分分析仪可以帮助营养师或医生准确评估人体脂肪、肌肉、骨骼等组织的比例,从而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及相关代谢指标。
在饮食调理、体重控制等方面,该设备可以为个体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和运动方案,从而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康复。
3. 健康管理人体成分分析仪可用于健康管理领域。
通过定期监测人体的成分比例变化,可以及时评估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提醒个体注意相关健康问题,如肥胖、肌肉减少、骨密度下降等。
通过提供详细的身体数据和个人健康报告,人体成分分析仪可以帮助个体了解和管理自己的身体状态,从而采取相应的健康措施。
三、人体成分分析仪在临床中的意义人体成分分析仪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身体指标,帮助医生进行科学的诊断、治疗和干预。
其次,它可以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为个体化治疗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人体成分分析仪还可以为个体提供健康指导,指导他们进行个人健康管理,预防和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人体成分分析的临床应用

人体成分分析的临床应用人体成分分析是指通过测量人体的各种组成部分来评估人体健康状况和身体组成的技术手段。
这项技术在临床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为诊断、治疗和监控疾病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人体成分分析的原理和方法人体成分分析基于身体各种成分的不同物理和化学特性进行测量,并通过计算和分析来确定身体的组成。
常用的方法包括生物电阻抗分析、双能X射线吸收法、计算机断层扫描和体重测量等。
1.生物电阻抗分析(BIA):BIA是利用电流通过人体组织的电阻差异来测量身体成分的方法。
电流通过人体时,脂肪组织的阻抗较高,而肌肉组织的阻抗较低,通过分析电阻,可以估计人体的脂肪含量和肌肉质量。
2.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DXA利用不同能量的X射线通过人体时的吸收差异来测量骨骼和软组织的成分。
通过测量骨密度和软组织含量,可以准确评估人体的骨骼健康状况和肌肉脂肪比例。
3.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通过利用X射线扫描器对人体进行层析成像,可以获取身体不同组织的密度信息。
CT可以准确测量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的含量,并评估内脏脂肪的积累情况,对于肥胖和代谢性疾病的评估有着重要意义。
二、人体成分分析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1.肥胖和代谢性疾病的评估:人体成分分析可以准确测量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的含量,通过分析脂肪百分比和肌肉质量,可以评估肥胖程度和相关的代谢性疾病风险。
临床医生可以根据这些数据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减重计划和饮食控制方案。
2.骨骼健康评估:DXA可以准确测量骨密度和骨质量,对于评估骨骼健康和骨质疏松的风险有重要意义。
对于老年人和更年期妇女等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患者,及早发现和干预可以降低骨折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
3.营养评估和干预:人体成分分析可以评估蛋白质、脂肪和水分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和分布情况。
通过分析体脂肪和肌肉质量等指标,可以为临床医生制定合理的营养干预方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4.肌肉骨骼疾病的诊断和监控:人体成分分析可以评估肌肉骨骼疾病如肌肉萎缩、肌无力和骨质疏松等病情的严重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成分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导读:小编近日体检时发现体检项目中有“人体成分分析”这一选项,经进一步了解发现,人体成分分析的报告内容包括:身体成分分析、脂肪分析、身体水分分析、综合评估、体量控制、健康评估、营养评估、生物电阻抗参数、病人分类等。
A、身体成分分析:身体水分(L):测量的是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正常体内水分占体重的50~60%。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比例为2:1。
肾病、高血压、循环系统疾病、心脏病、全身或局部浮肿、营养不良患者都存在水分不均衡现象;蛋白质总量(Kg):蛋白质大量包含在肌肉细胞内,是反映被检测者的营养状态,身体发育和健康程度的主要因素;骨总量(Kg):即无机质总量,指骨髓的重量,这个数值和体重做比较,就可检测出骨质疏松,无机质偏低者需做骨密度检测;脂肪总量(Kg):脂肪可用于诊断肥胖症和成人病的分析;B、脂肪分析:身高(Cm):给出值和相对人群平均身高的百分比。
平均身高:中国169.7、江苏省171.03、福建省168.9;体重(Kg):是指被检测者的实际体重和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身高-100)*0.9;肌肉量(Kg):是四肢骨、内脏肌和皮肤肌的总和;身体脂肪量(Kg):是皮下脂肪、内脏脂肪、肌肉内脂肪的总和;身体脂肪比率(%):是身体脂肪量和体重的比值。
正常范围,男性10%~20%;女性18%~28%;腰臀脂肪比率(%):是腰围和臀围的比值。
可从这一指标检查脂肪是否过多。
正常范围男性为0.75%~0.85%;女性为0.70%~0.80~。
超过0.85的女性和超过0.90以上的男性属于腹部肥胖;C、身体水分分析:分左右上肢、躯干、左右下肢几个部分测量,对于健康人它反映肌肉发达的程度,然而骨折、脱臼、关节炎等患者的身体两侧呈不均衡状态,儿童和女性经常出现上体虚弱,中年人经常出现下体虚弱。
浮肿测试:标准值0.30~0.35,超过0.35属于水分过多,超重的情况下出现浮肿数值超值,则需要做进一步物理检查;D:综合评估:肌肉类型:标准体重±10%属于正常体重范围,肌肉形态是根据体重和肌肉的多少做出体质分类表。
超过正常体重110%属于超体重,达不到90%的属于低体重,肌肉量偏少属于低肌肉型,肥胖的人较多。
低肌肉型的人,不论体重是否超重,大多都患有肥胖症;营养状况:用于评估身体的组成总分肌肉、脂肪、骨骼的盈亏。
缺乏蛋白质会出现营养不良、发育不良、免疫力低下、乏力、运动能力减退、成人病等症状;上下均衡:反映上体和下体的发达程度。
上体虚弱反映缺乏运动,下体虚弱反映肌肉萎缩;左右均衡:左右均衡是健康人的特征,身体不均衡一般是由于外伤、手术、小儿麻痹、衰弱、缺乏运动引起的。
原因不明的身体不均衡患者,很可能有浮肿、血管疾病、淋巴疾病、肌肉萎缩等;E、体量控制:提示要达到健康的身体成分构成状态,所需调节的肌肉量和脂肪量,在减少脂肪、增加肌肉的情况下,让体重保持正常状态。
目标体重:提示被检测者应达到的正常目标体重;体重控制:需要增加或减少的体重重量值;脂肪控制:需要增加或减少的脂肪重量值;肌肉控制:需要增加或减少的肌肉重量值;F:健康评估:评估分数:被检测者本次检测的健康评估分数。
70分及格,80分优秀。
低于70分为不及格,肥胖症者,每减少1Kg肌肉或脂肪,健康评估分数增加1分。
以下为中国临床营养微论坛关于人体成分分析临床应用的讨论总结:1.请问:对于活体,在科研和临床实践中,人体成分测定(间接法)的方法有哪些?请列举3-5种方法,并简要说明其原理;同时说明您亲自使用过或者体验过的人体成分测定方法。
问题1总结:目前尚无一种既简单又精确的测定人体成分的理想方法,国内外常用的测量体成分的间接方法有:水下称重法、皮褶厚度法、生物电阻抗法、双能X线吸收法、核磁共振法、CT法等。
(1)水下称重法:采用受试者水下称重,根据水的密度,利用浮力定律计算出实际人体密度。
根据全身体密度由脂肪组织密度和瘦组织密度构成的前提,利用公式计算出身体脂含量和体脂率。
(2)皮褶厚度法测定皮下脂肪的厚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身体脂肪含量。
以皮皱厚度数值推测身体成分的公式很多,如日本长岭-铃木公式、美国Pollock 公式等。
(3)生物电阻抗法( Bioelectric Impedance Analysis, BIA )利用人体去脂组织和脂肪组织电流导电性的差异进而推算体成分,是近20年来发展的新技术。
(4)双能X线吸收法(DXA)DXA测量体成分时,其精确性较高,能够探测到体成分的微小变化,直接测量出机体各区域的去脂体重、脂肪重和骨矿物质含量,对身体组成及其分和做出定量的评价。
较其它方法优势明显,受到国外众多学者的推崇。
(5)核磁共振法(MRI)核磁共振成像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影像检查技术,它完全不同于传统的X线和CT,对人体无放射性。
它是利用人体中的H质子在强磁场内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经过空间编码技术,把以电磁形式放出的核磁共振信号接收转换,通过计算机最后形成图像。
(6)CT法CT法即计算机电脑断层摄像法。
基本原理是利用X射线穿过人体对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对侧探测器接收透过层面后的X线,按其强度比例转换为可供记录的电信号,然后经过摸拟数字转换器转换为数字后进入计算机,计算机把从各个方面获得的信息运算分析,排列成矩阵,这些数字或矩阵可储存于磁盘或光盘中。
最后再把数字或矩阵转换成矩阵排列的图像就形成了CT图像,可以显示、拍片。
2.请列举上述各种人体成分测量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问题2总结:(1)水下称重法:优点:对脂肪的测定较为精确,是目前公认的体成分测定的“黄金标准法”,故经常在科学研究工作中使用,作为标准来校验其它方法测量的准确性。
局限性:该方法要求特定的水下设备,操作复杂,难以推广;且对受试者的水下体能有一定的要求,故对体质较弱的人群应慎用;对于严重肺部疾病的人,该方法的检测结果也欠准确。
(2)皮褶厚度法:优点:技术简便、无损伤、经济、易于携带,适合现场实验,普及测量。
局限性:应用皮褶厚度测量法时,由于测试者测量点的选择差异、测量技术的差别、读数时的观察误差、被测试者脂肪的可压缩性的差异等,致使该方法的判断结果与实际脂肪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其值约为3.3%。
(3)生物电阻抗法:它比皮褶厚度法的结果更加精确可靠,而比水下称重法在成本和技术难度低,安全无创伤,适用于大规模群体研究,对诊断肥胖或营养不良、监测慢性病人营养状况有重要价值。
(4)DXA法:测试费用高,且对被测试者有一定的射线照射,这使得其应用有较大局限性。
(5)MRI法:核磁共振法准确性好,且无离子辐射,可以准确辨别脂肪组织,根据扫描层面脂肪组织的面积、体积,推算总体脂肪含量和局部体脂含量,可用作其他方法的标准。
MRI扫描包括多层和单层扫描,多层扫描是测定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最准确的方法,但需要较长的测试和分析时间,且费用昂贵。
单层扫描推算体脂的准确性稍差,但大大减少了测试时间和检查费用。
(6)CT法:优点:CT测量脂肪面积是迄今为止最准确评价脂肪区域性分布的方法之一。
缺点:价格较昂贵,有射线辐射。
3.生物电阻抗(BIA)测定人体成分的方法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方法最先测得的是人体含水量,再由机体含水量推算去脂组织(fat-free mass)和脂肪组织(fat mass)。
请阐述BIA法测定机体含水量的具体原理,这可以让我们对于人体成分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有最基础的认识。
(提示:BIA法是使用何种频率的电流,此电流人体能否觉察,对人体有无危害?手脚的电极片测定的是什么?用哪个公式计算电阻?再用哪个公式测定全身水量?)问题3总结:BIA 的原理是将人体作为单一的液态导体,通过手和脚表面的8个电极片,向人体内传入人体察觉不出来、也无安全危害的电流(800微安),测量通过身体同侧的手和脚背表面的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压。
利用欧姆定律电阻抗=电压/电流,即可计算出电流的电阻抗(用Z表示)。
测得电阻抗之后,再利用公式Z=ρL/A=ρL/A×L/L=ρL2/V(Z:电阻抗;ρ特异的电阻率;L:导体长度;V:导体体积),由于Z、ρ、L 均已知,则全身水的体积V即可计算出来。
人体水的总体积V主要反应瘦体组织( FFM)和总体水(TBW )的情况。
FFM和TBW 又由细胞内水ICW 和细胞外水ECW 组成。
ICW 反映细胞群和营养状况,而ECW 则反映脱水程度。
故通过人体测成分分析仪得到的V可以间接反映人体ICW 和ECW 的状况。
通过ICW 和ECW 含量的变化, 反映人体成分的改变以及疾病的变化,为营养支持方案提供一定的依据。
4.您认为,在临床工作中,哪些患者需要进行人体成分测定,而且此测定结果会极大的帮助到营养师和患者?问题4总结:(1)需要严格保持理想体重者:如肥胖、运动员、围孕期和围产期妇女、糖尿病患者(2)有营养风险者或者有明显营养不良者:各种原因引起的消瘦、肿瘤患者、慢性肾脏病患者(3)需要精确计算人体基础代谢能量消耗的患者:如不同时期和不同治疗阶段的肿瘤患者、甲状腺疾病患者(4)需要监测机体内水的数量和分布的患者:胸腹水、水肿、脱水患者5.请问单纯用BMI衡量肥胖是否准确?您又是否同意使用体成分分析仪测量体脂率作为衡量肥胖的标准?问题5总结:(1)单纯应用体重和BMI判断肥胖是不适宜的,容易出现漏检和假阳性——因为肥胖是脂肪含量过多、而不是体重超重,瘦体重过多引起的超重是体质健壮,而不是肥胖;还有一些人,虽然体重正常,但是脂肪含量过多,也属于肥胖。
(2)不同厂家的BIA仪器测得的体脂率可能存在数据上的差异,原因有3点。
一,因为不同种族、不同年龄的人群躯干和四肢的比例不同,目前尚无适用于所有人群体脂测量的通用BIA方程。
二,当瘦体组织含量并非体重的73%(常见于肥胖者和疾病状态)时,如果仪器使用的是未经该样本人群数据计算的logistic回归方程,也会使得人体成分测量的结果(包括体脂率)的数据产生偏差。
三,在我国使用BIA法进行肥胖的研究和评价中,还没有一个大规模的针对我国肥胖人群特点的推算方程,也就无从用BIA法获得国人的“标准”的体脂范围;综上,不同BIA仪器测得的体脂率可能存在数据上的差异,用某台仪器测的的体脂数据来诊断肥胖还欠妥当。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可以采用同一台仪器对患者进行长期人体成分测量,进行纵向观察随访,来分析患者人体成分的变化。
6.请阐述在使用人体成分分析仪对患者进行测量时的具体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如空腹时间、衣着、手脚位置、金属物等要求),在使用时一般每位患者需要多长时间?问题6总结:人体成分分析仪(立式)的测量方法:(1)受检者应空腹、排空大小便,赤足,穿轻质衣服,准确的测量年龄、身高、体重(年龄、身高、体重一般都是测体成分的logistic回归方程的参数,所以一定要准确,否则影响结果);(2)放置电极前用乙醇充分清洁皮肤, 以减少皮肤接触电阻;(3)分别用手、脚接触人体成分分析仪的8个电极片,双手握手柄张开15度,最后通过电流并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