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色素性紫癜引发什么疾病

色素性紫癜引发什么疾病
*导读:1、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常见于中老年,男性多于女性。
皮损为细小铁锈色苔藓样丘疹,伴有紫癜样损害。
呈紫……
*1、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常见于中老年,男性多于女性。
皮损为细小铁锈色苔藓样丘疹,伴有紫癜样损害。
呈紫红色或紫褐色,可融合呈境界不清的斑片。
表面有少许鳞屑,边缘有瘀点。
好发于小腿,亦可向上发展至大腿臀腰部及上肢。
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病程慢性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2、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皮损初为针头大出血性斑点,离心性向外扩大而成为环状红色斑片。
边缘毛细血管扩张明显,出现有点状针尖大红色瘀点,损害中央逐渐消退,周边扩大呈环状、半环状或同心圆样。
外观皮损颜色可为棕褐紫褐和黄褐色,对称发生在双下肢也可扩展至臀部及躯干。
男女成人均可发病,但女性较多见。
有的可自然消退,但其边缘又可再发新疹,反复迁延一至数年,一般无自觉症状,或有轻度瘙痒。
第1 页。
三七通舒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临床观察

三七通舒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临床观察李勇忠;陈怀;蔡少敏【摘要】目的观察三七通舒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开放对照的方法,对45例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患者,按1∶1∶1比例分成A、B、C3组,分别随机按A组:三七通舒胶囊、强的松治疗;B组:三七通舒胶囊治疗;C组:强的松治疗.观察第14天、28天的临床疗效及1年内复发率.结果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第14天和28天的有效率分别为:A组80%和93.3%;B组66.6%和80.6%;C组73.3%和86.6%.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年内复发率:A组8.3%,B组50%,C组22.2%.结论三七通舒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疗效好,治愈率较高,有减少复发的作用.【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年(卷),期】2013(012)005【总页数】2页(P303-304)【关键词】三七通舒胶囊;糖皮质激素;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作者】李勇忠;陈怀;蔡少敏【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汕头中医院,汕头515031;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汕头中医院,汕头515031;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汕头中医院,汕头515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5.9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pigmentary purpuric dermatosis)是一组由淋巴细胞介导的红细胞外渗所致的疾病,包括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毛细血管扩张环状紫癜及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临床上形态和组织病理相似。
常发生于胫前区,男女均可发病,皮损初起为群集性针尖大小红色瘀点,密集成片并逐渐向外扩展,中心部为棕褐色,新瘀点不断发生,部分呈辣椒粉样斑点,部分为紫红色环状斑疹,边缘毛细血管扩张,出现针尖红色瘀点伴紫癜样损害,可融合成边界不清的斑片和斑块。
有不同程度瘙痒,病程反复。
病理组织表现为真皮上部浅层小血管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管周中等度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真皮乳头水肿,红细胞外渗,含铁血黄素沉着,直接免疫荧光显示真皮乳头血管壁有D3、C1q、纤维蛋白沉积。
内科学_各论_疾病: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_课件模板

本病又称Schamberg病、特异性进行性色 素性皮病(peculiar progressive pigmentary disease of the skin)。本 病常不对称地发于小腿伸面,为针尖至针 头大瘀点组成的大小、形状不一的斑片。 病因不明。有家族性发病的报道。临床表 现初为群集
内科学疾病部分: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
内科学疾病部分: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
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血清胆固醇。
内科学疾病部分: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
相关疾病: 淤滞性紫癜、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病、 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淤积性皮炎、 皮肤卟啉病。
谢谢!
症状及病史:
根据小腿伸面为主、境界鲜明的褐黄 色斑,外缘为胡椒粉样斑点,压之不褪色, 缓慢扩大,诊断不难。
内科学疾病部分: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
诊断:
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鉴别诊断_如何 诊断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
需与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毛细 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匍行性血管瘤等相 鉴别。
内科学疾病部分: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
症状及病史:
陆续出现,散布在陈 旧的皮损内或边缘, 呈胡椒粉样的小点, 数个月后损害的颜色 开始消退而变成淡褐 色或淡黄色斑片。原 发损害不一定是毛囊 性,几与健康皮肤同 高,表面覆以极细微 的脱屑,而中央陈旧 性损害变薄如羊皮纸
内科学疾病部分: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
内科学各论疾病部分 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
皮病 内容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
皮肤与性病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皮肤与性病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1、下列哪项是皮肤黄瘤病的发病机制?( )A、糖代谢低B、顶泌汗腺萎缩,分泌困难C、皮脂腺增生,分泌代谢旺盛D、三酰甘油分解代谢低E、蛋白分解代谢低答案:D2、与斑秃的发生可能无关的是( )。
A、饮食习惯B、情绪应激C、遗传因素D、自身免疫E、内分泌失调答案:A3、雷诺病的诊断依据不正确的是( )。
A、两侧对称性发病B、无任何系统性疾病、周围血管疾病、解剖异常等或观察1年以上未发现其他疾病者C、寒冷激动时容易发作D、无震动性损伤病史,无麦角及其他抗痉挛剂、重金属等服药史E、多发生于中青年女性答案:B4、可形成淀粉样蛋白的物质不包括( )。
A、降钙素B、皮肤中的糖类C、胰岛素D、角蛋白E、免疫球蛋白答案:B5、关于龟头包皮炎治疗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对念珠菌、滴虫、阿米巴等引起的感染要采取针对性治疗B、包皮环切不一定能彻底治愈浆细胞性龟头炎C、较轻的患者可仅仅使用高锰酸钾或硼酸溶液冷湿敷,然后外用抗生素霜剂D、对其他顽固性的龟头炎患者也可采用包皮环切进行治疗E、保持局部清洁,防治继发感染答案:B6、关于荨麻疹性血管炎的治疗,以下方法错误的是( )。
A、非甾体消炎药B、严重病例可用糖皮质激素C、羟氯喹D、氨苯砜E、首选抗组胺药物答案:E7、病理上典型的角化珠的改变见于( )。
A、基底细胞瘤B、黑素瘤C、蕈样肉芽肿D、组织细胞病E、鳞状细胞癌答案:E8、表皮痣是表皮的一种增生性疾病,无需与以下哪种疾病相鉴别?( )A、线状扁平苔藓B、痣细胞痣C、线状汗孔角化病D、线状苔藓E、线状银屑病答案:B9、天疱疮患者的大疱疱壁是( )。
A、饱胀的B、呈脐凹状C、多房性D、松弛的E、不易破裂的答案:D10、在痤疮的治疗中,可口服糖皮质激素的痤疮类型为( )。
A、药物性痤疮B、聚合性痤疮C、寻常痤疮D、玫瑰痤疮E、月经前痤疮答案:B11、主要累及真皮浅层小血管及毛细血管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皮损多形性的是( )。
自拟凉血四根汤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40例

自拟凉血四根汤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40例标签:色素性紫癜;凉血四根汤;疗效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是比较常见的原因不明的慢性紫癜性皮肤病。
笔者自2001年6月~2006年6月采用自拟凉血四根汤治疗该病4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2例,女18例;年龄40~66岁;病程6个月~2a。
1.2临床表现皮损主要位于双下肢,尤以小腿伸面、踝与足背部为重,多为红棕色小丘疹性紫癜,斑点疏密不一、界线鲜明、部分不规则地相互融合,玻片压迫不褪色。
病情时重时轻,舌质多为暗红、苔薄黄、脉弦。
2、治疗方法药物组成:紫草根15g,茜草根15g,板蓝根20g,白茅根20g,生地15g,丹皮10g,丹参15g,赤芍15g,白芍15g,当归10g,白鲜皮15g,木瓜10g,牛膝10g。
服药方法:每日1剂,每次200ml,每天3次,2周为1个疗程。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痊愈:皮损完全消退;显效:消退90%以上;有效:消退60%以上;无效:消退不足60%。
3.2治疗结果痊愈5例,显效13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
3.3不良反应有4例患者感腹部隐痛,其中2例有轻微腹泻,无其它不适。
4、讨论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是与静脉压升高有关的毛细血管炎,与中医“血疳”相似。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决》血疳记载:“此症由风热闭塞腠理而成。
形如紫疥,痛痒时作。
”多因内有蕴热,外受风邪,风热闭塞腠理,热伤血络,迫血妄行,溢于脉外,而见发斑。
日久耗血伤阴,肌肤失养则皮肤粗糙。
治以清热凉血,活血消斑,辅以引经通络。
紫草根、茜草根、板蓝根、白茅根、生地、丹皮凉血清热;丹参、赤芍活血通络;当归、白芍养血活血;白鲜皮表里相兼,祛风止痒;木瓜、牛膝活血引经,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凉血、活血消斑、养血通络功效。
使之气血归经、脉络得通,斑疹得以消退。
辨证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56例

出现新的瘀点 , 压之不褪色 , 有痒感 , 偶 舌红苔黄 , 脉弦 。 中医诊 断 : 血瘙 , 证属热 迫血行 ; 西医诊断 : 色素性紫癜
性皮肤病。 治宜清热凉血 , 处方 : 银花 3 , 0g炒槐花 3 , 0g 玄参 1 , 2g 当归 1 , 2g甘草 1 , 2g茜草 1 , 2g紫草 1 , 2g 白
32 疗 效 观察 .
治疗者 3 例 , 6 已使用西药治疗者 2 0例。
1 诊 断标 ; . 2 隹
所有病例治疗后痊愈 3 例 , 6 . 显效 1 6 占 43 %; 2例 , 占 2 . 无效 8 , 1 3 总有效率为 8 . 1 %; 4 例 占 4 %, 57 %。
4 典 型病 例
女2 6例 ; 年龄最小 3 岁 , 大 7 岁 , 8 最 2 平均 5 2岁 ; 病程
未超过 1 月者 2 个 4例 , 过 1 者 3 超 月 2例 ; 使 用 西 药 未
留少数色素沉着 。 无效 : 点 、 瘀 瘀斑虽减轻 , 但瘀点 、 瘀斑
色素沉着未明显消失 , 仍有新的瘀点 、 瘀斑出现 。
色素性 紫癜性皮肤病是一组 以紫癜 、 色素沉着为特
荆芥炭 1 , 0g 白鲜皮 3 ; 下肢浮肿者 , 0g伴 加汉 防己 1 2
g皮肤粗糙者 , ; 加首乌藤 2 , 0g麦冬 1 。每 日 1 , 2g 剂 水
点的皮肤病 ,临床上包括进行性色素性 紫癜样皮肤病 、
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 、 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 3 种疾病 。 近年来我们采用 中医辨证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 肤病 5 6例 , 疗效显著 , 现报道如下 。
妄行证 : 病程短 , 起病 急 , 表现为双下肢群集性瘀 点 、 瘀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导读:系因内有蕴热,外受风邪,内热闭塞腠理,发于皮肤,郁于血分,血不循经,溢于脉外,瘀血凝滞,日久耗血伤阴,肌肤失养所致。
总的来说,辨证以血瘀为主,但有出血或毛细血管扩张时以清热凉血为治。
瘀血既是一种病理产物,又是一个致病因素,因此一经诊断有瘀血证候,即应治予活血化瘀法,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目前尚无特殊疗法,与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载的“血疳”相类似,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记载:“血疳形如紫疥疮,痛痒时作血多伤,证因风热闭腠理。
”系因内有蕴热,外受风邪,内热闭塞腠理,发于皮肤,郁于血分,血不循经,溢于脉外,瘀血凝滞,日久耗血伤阴,肌肤失养所致。
临床主要表现为密集成片或呈环状分布的辣椒粉样暗红色瘀点及褐色色素沉着,亦可伴有铁锈色苔藓样丘疹和环状毛细血管扩张。
总的来说,辨证以血瘀为主,但有出血或毛细血管扩张时以清热凉血为治。
瘀血既是一种病理产物,又是一个致病因素,因此一经诊断有瘀血证候,即应治予活血化瘀法,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活血化瘀药物能通过改善微循环,增加外周血流量,以扫清病损处的瘀血凝滞,通过增加毛细血管张力减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减少或防止血液外渗,达到治疗目的,取得较好疗效。
紫癜汤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的临床观察

治疗 色素性紫癜性皮病 2周、 4周的有效率分别为 : 试验组
8 0 %、 9 3 . 3 3 %; 对照组 4 0 %、 5 0 %; 2组 间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氏0 . 0 5 ) 。 3个月 内复发 率试验组 1 0 . 7 1 %, 对照组 5 3 . 3 3 %, 紫癜 汤治疗 色素性 紫癜性皮病疗效好 , 治愈率 高, 复发率低 。
表 1 2组 临床资料情况
年龄 病程 性别 证型
溃疡的一组类似 的由淋 巴细胞介导 的红细胞外渗
所 致 的疾 病 ,包括 进 行性 色 紊 陛紫癜 性 皮肤 病 、 毛 细 血管 扩 张 l 生环状 紫 癜及 色 紊 l 生紫癜 苔 藓样 皮 炎 , 在 临床 形 态 和组织 病 理均 相类 似 , 以真皮 内红 细胞 外 溢 和 显 著 的 含铁 血黄 素 沉 着 及 噬 铁 血 黄 素 细胞 为主要 特 征 。虽 有 自愈倾 向 , 但 大 多数倾 向缓 慢 扩
1 . 4 疗效 判定 标准
评 分标 准 : 患 者手 掌大 小 面积
为 1 面积单位 ; 皮 疹 情况 : 密集红色瘀点 、 斑片, 棕 褐色 、 胡 椒 面样 小点 为 1 分; 皮 肤 粗糙 , 肥 厚 脱 屑为 2 分 。皮 疹积 分 为患 者不 同类 型皮 疹 面积 和评 分之 积相 加 。按文 献 『 4 】 制 定疗 效 指数 = ( 治疗 前 积 分一 治 疗后 积分 ) / 治疗 前 积分 x 1 0 0 %。痊愈 : 皮 疹 消失 , 疗 效 指数 ≥9 0 %; 显效 : 皮 疹 明显 减 轻 , 疗 效 指数 6 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是一组由于毛细血管炎所引起的皮肤色泽性变化的疾病。
主要是由于红细胞溢于血管外在皮下破碎含铁血黄素的沉积所形成。
包括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和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
其共同的临床特点为好发于下肢伸侧,对称分布;皮损为紫斑、瘀点,棕黄色或棕褐色色素沉着;病程经过慢性,自觉有轻微瘙痒或无自觉症状。
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是一种好发于小腿伸侧的有自愈倾向的慢性皮肤病。
临床以小腿伸侧片状淡褐色或黄褐色色素沉着间杂瘀点、瘀斑为特征。
本病可发于任何年龄,以中年男性为多见,而儿童及老年人也可发病,部分有家族史。
[病因病机]血行不畅,脉络损伤,血溢脉外,郁积不散,瘀血凝滞而成.西医学大多认为是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红细胞外溢崩溃以致含铁血黄素沉着而致.(辨病)1 临床表现早期损害为一群针头大小的淡红色或紫红色瘀点,逐渐增多,密集成片,并不断向外扩展,中心变成棕褐色、黄褐色色素沉着,但新的瘀点不断发生,散布在原皮损内和边缘处,状如撒落的辣椒末,颜色逐渐加深,皮肤增厚,皮损数目不等,压之不退色。
本病好发于小腿伸侧,尤多见于胫前、踝部和足背,有时也可发生于臀部和大腿。
一般无自觉症状或有轻度瘙痒.病程缓慢,反复发作,可持续数年、数十年,有自愈倾向。
可与其他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之皮损合并存在。
2 诊断要点2.1 本病可发于任何年龄,以中、老年男性为多见,部分有家族史。
2。
2 好发于小腿伸侧,尤多见于胫前,踝部和足背。
2.3。
早期损害为一群针头大小的淡红色或紫红色瘀点,中心变成棕褐色、黄褐色色素沉着,颜色逐渐加深,皮肤增厚,皮损数目不等,压之不退色。
2。
4一般无自觉症状。
2。
5 病程慢性,反复发作,可持续数年、数十年。
2。
6 有自愈倾向.3 鉴别诊断3.1 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为红棕色小丘疹性紫癜,相互融合成为边界清楚的苔藓样斑片。
自觉瘙痒。
3.2 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初为毛囊周围毛细血管扩张出血,渐扩展成环状,中央遗留色素沉着及萎缩,无自觉症状。
[辨证]血虚瘀滞证小腿伸侧片状淡褐色或黄褐色色素沉着,间杂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苔薄舌胖,脉濡涩。
[治疗]1 内治法1.1 辨证论治血虚瘀滞证治宜养血活血祛瘀。
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常用;生地、赤芍、当归、川芎、桃仁、红花、黄柏、旱莲草、生山栀、生甘草.1,2 成药、验方1。
2.1 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日3次。
].2.2 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加入5%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lo次为1疗程。
1。
3 西药治疗可用减少毛细血管扩张、减少渗透性的药物,如维生素C、芦丁,钙剂等。
2 外治法苍耳秧、楮桃叶各150g,煎水洗浴.(预防与护理)1 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
2 注意休息,抬高患肢。
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紫癜性瘙痒性慢性皮肤病.类似《外科真诠》中的。
血风疮”.其临床以细小铁锈色的紫癜性丘疹,易融合成苔藓样斑片,瘙痒明显为特征.好发于小腿及躯干下部。
本病多见中、老年男性,偶见于更年期妇女。
(病因病机}重血热瘀滞血分蕴热,循行失常,溢于脉外,郁积不散,瘀血凝滞。
2 血虚风燥瘀血凝滞,阻于脉道,日久则肌肤失于濡养。
[辨病]1 临床表现皮损初起为圆形或多角形粟粒大小的紫癜性丘疹,散在分布,逐渐增多,互相聚集成大小不等、边界不清的斑片,颜色红色至橘红色,最后演变成褐色或铁锈色,压之不退色。
表面有红点和轻微的毛细血管扩张,或有鳞屑。
逐渐呈苔藓样变化.本病好发于小腿及躯干下部,也可累及大腿、股、臀部,其他部位罕见。
呈对称性。
自觉瘙痒,病程慢性,常持续多年,可遗留色素沉着而自愈.2 诊断要点2.1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偶见于更年期妇女。
2.2 本病好发于小腿及躯干下部,也可累及大腿、股、臀部,其他部位罕见。
呈对称性。
2.3 皮损初起为圆形或多角形粟粒大小的紫癜性丘疹,散在分布,逐渐增多,互相聚集成大小不等、边界不清的斑片,颜色红色至橘红色,最后演变成褐色或铁锈色,压之不退色。
2.4 自觉瘙痒。
2。
5 病程慢性,常持续多年,遗留色素沉着而自愈。
3 鉴别诊断3.1 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小腿伸侧片状淡褐色或黄褐色色素沉着,间杂瘀点瘀斑,状若撒落的辣椒末。
3.2 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初为毛囊周围毛细血管扩张出血,渐扩展成环状,中央遗留色素沉着及萎缩,无自觉症状。
[辨证]1 血热瘀滞证紫癜性丘疹,散在分布,逐渐增多,颜色红色至橘红色,苔薄,舌暗红,脉弦数。
2 血虚风燥证紫癜性丘疹,逐渐聚集成斑片,日久则苔藓样变,颜色褐色或铁锈色,表面或有鳞屑,自觉明显瘙痒,苔薄,舌淡红,脉细涩。
[治疗]1 内治法1。
1 辨证论治1.1.1 血热瘀滞证治宜凉血清热,活血祛瘀。
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常用药物;生地、赤药、丹皮、黄柏、旱莲草、生山栀、桃仁、红花、生甘草。
1.1.2 血虚风燥证治宜养血润燥,活血祛瘀。
方用四物汤加减。
常用药物,熟地、当归、赤芍、丹参、鸡血藤、制首乌、仙鹤草、泽兰、川牛膝、生甘草。
1.2 成药、验方当归片,每次5片,每日3次。
1。
3 西药治疗维生素C、维生素E等。
2 外治法2.1 瘙痒者外搽三黄洗剂或葎草酊,每日3次。
2。
2 苔藓样变、干燥者外涂黄柏霜,每日3次。
(预防与护理)1 平时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2 避免过度劳累。
3 休息时宜下肢抬高。
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是一种皮下出血性皮肤病。
临床以毛囊周围毛细血管扩张及出血,逐渐扩展成环状,中央遗留色素沉着及轻微的萎缩为特征。
好发于小腿伸侧。
本病多见于青年女性。
[病因病机]血分有热,营血循行失常,溢于脉外,瘀血凝滞所致。
西医学认为可能是由于某种感染性或中毒性因素所致局部血管炎改变。
[辨病]1 临床表现皮疹初为毛囊周围毛细血管扩张,呈环形、半环形或斑片状,皮疹边缘明显,境界清楚,可相互连接、融合.呈对称分布,颜色呈粉红色、暗红色或暗蓝色.随着环状损害的扩大和发展,皮损中心红色消退而呈褐色的色素斑,以后慢慢消退,有的可形成轻度皮肤萎缩,毳毛脱落。
本病好发于小腿伸侧、股部,也可累及上肢和躯干,但较少见,无粘膜损害。
一般无自觉症状,或有轻度瘙痒感。
病程缓慢,常反复发作,有的经过数月至数年后,有痊愈倾向。
2 诊断要点2.1 本病多见于青年女性。
2.2 好发于小腿伸侧、股部,呈对称分布,也可累及上肢和躯干。
2。
3 皮疹初为毛囊周围毛细血管扩张,呈环形、半环形或斑片状,皮疹边缘明显,境界清楚,可相互连接、融合.颜色呈粉红色、暗红色或暗蓝色。
2.4 一般无自觉症状,或有轻度瘙痒。
2。
5 病程缓慢,常反复发作,有的经过数月至数年后而痊愈。
3 鉴别要点3。
1 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小腿伸侧片状淡褐色或黄褐色色素沉着,间杂瘀点瘀斑,状若撒落的辣椒末。
3.2 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为红棕色小丘疹性紫癜,相互融合成为边界清楚的苔藓样斑片。
自觉瘙痒。
[辨证]血热瘀滞证小腿伸侧毛细血管扩张及出血,呈环形、半环形或斑片状,中央遗留色素沉着及轻微的萎缩,苔薄,舌红,脉滑数。
[治疗]1 内治法1。
1 辨证论治血热瘀滞证治宜凉血清热,和营活血.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常用:生地、赤芍、丹皮、当归、桃仁、泽兰、黄柏、蒲公英、留行子、生甘草。
加减法:有神经痛者,加徐长卿、白芍;有风湿痛者,加土茯苓、鸡血藤、虎杖。
1。
2 成药、验方1.2.1 四季青片,每次4片,每日3次。
1。
2。
2 当归片,每次5片,每日3次。
1。
3 西药治疗内服维生素C、维生素E。
2 外治法三黄洗剂或薄草酊外搽,每日3次。
[预防与护理]1 注意冷暖,防止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
2 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不食海鲜和辛辣之物。
[古籍选粹]《外科真诠》血风疮生于两胫内外臁,上至膝,下至踝骨。
乃风热湿热血热交感而成。
初起瘙痒无度,破流脂水,日渐沿开,形同针眼。
多生于好饮之徒,过饮于酒以致湿滞不散,血气一衰,疮渐生矣。
治之之法,必须断酒,内服补气分湿汤,外贴十补膏,方能奏效。
妇人患此,因肝脾二经风热郁火血燥所致。
宜内服加味逍遥散治之。
[现代研究]单方验方吴启成用生地白茅根汤(生地30g,白茅根90g,仙鹤草、藕节炭各lOg,大枣4枚。
每日l剂,20剂为l疗程)治疗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30例,结果治愈16例,显效6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
治愈16例中,用药10剂者7人,20剂者9人。
[述评]本组疾病,近年来逐渐增加,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应用凉血活血、养血止血、清热祛风的中药有明显疗效,可能与增强病员体质、改善血液循环、清除有害物质有关。
因积累病例不多,寻找有效方药,探索发病因素,仍是今后临床研究的主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