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操作规程及试验要点剖析
动力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

动力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动力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1、静力触探试验:指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将某种规格的金属触探头用静力压、静力触探试验入土层中,同时用传感器或直接量测仪表测试土层对触探头的贯入阻力,以此来判断、分析确定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静力触探试验适用于粘性土,粉土和砂土,主要用于划分土层,估算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参数,评定地基土的承载力,估算单桩承载力及判定砂土地基的液化等级等。
(多为设计单位采用) 。
2、动力触探试验:指利用锤击功能,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的阻抗大小判别土层的变化,对土层进行力学分层,并确定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地基土作出工程地质评价。
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及各类土。
动力触探仪分为:轻型触探仪、重型触探仪及超重型触探仪三类。
目前承建单位一般选用轻型和重型。
①轻型触探仪适用于:砂土、粉土及粘性土地基检测,(一般要求土中不含碎、卵石) ,轻型触探仪设备轻便,操作简单,省人省力,记录每打入30cm 的锤击次数,代用公式为:R=×N-2)×(1)R-地基容许承载力 Kpa ,N-轻型触探锤击数。
②重型触探仪适用于:各类土,是目前承建单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该法是采用质量为的穿心锤,以 76cm 的落距,将触探头打入土中,记录打入 10cm 的锤击数,代用公式为:y=+ (2)y-地基容许承载力 Kpa , x-重型触探锤击数。
3、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仪试验是动力触探类型之一,其利用质量为的标准贯入试验:穿心锤,以 76cm 的恒定高度上自由落下,将一定规格的触探头打入土中 15cm,然后开始记录锤击数目,接着将标准贯入器再打入土中 30 cm,用此 30cm 的锤击数(N)作为标准贯入试验指标,标准贯入试验是国内广泛应用的一种现场原位测试手段,它不仅可用于砂土的测试,也可用于粘性土的测试。
动力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的试验方法

动力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的试验方法1、静力触探试验:指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将某种规格的金属触探头用静力压、静力触探试验入土层中,同时用传感器或直接量测仪表测试土层对触探头的贯入阻力,以此来判断、分析确定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静力触探试验适用于粘性土,粉土和砂土,主要用于划分土层,估算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参数,评定地基土的承载力,估算单桩承载力及判定砂土地基的液化等级等。
(多为设计单位采用)。
2、动力触探试验:指利用锤击功能,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的阻抗大小判别土层的变化,对土层进行力学分层,并确定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地基土作出工程地质评价。
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及各类土。
动力触探仪分为:轻型触探仪、重型触探仪及超重型触探仪三类。
目前承建单位一般选用轻型和重型。
①轻型触探仪适用于:砂土、粉土及粘性土地基检测,(一般要求土中不含碎、卵石),轻型触探仪设备轻便,操作简单,省人省力,记录每打入30cm的锤击次数,代用公式为:R=(0.8XN—2)X9.8(1)R-地基容许承载力Kpa,N-轻型触探锤击数。
②重型触探仪适用于:各类土,是目前承建单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该法是采用质量为63.5kg的穿心锤,以76cm的落距,将触探头打入土中,记录打入10cm的锤击数,代用公式为:范文范例学习参考指导范文范例学习参考指导word...专业技术行业资料y=35.96x+23.8(2)y-地基容许承载力Kpa,x-重型触探锤击数。
3、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仪试验是动力触探类型之一,其利用质量为63.5kg的标准贯入试验:穿心锤,以76cm的恒定高度上自由落下,将一定规格的触探头打入土中15cm,然后开始记录锤击数目,接着将标准贯入器再打入土中30cm,用此30cm的锤击数(N)作为标准贯入试验指标,标准贯入试验是国内广泛应用的一种现场原位测试手段,它不仅可用于砂土的测试,也可用于粘性土的测试。
动力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

指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将某种规格的金属触探头用静力压、静力触探试验入土层中,同时用传感器或直接量测仪表测试土层对触探头的贯入阻力,以此来判断、分析确定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静力触探试验适用于粘性土,粉土和砂土,主要用于划分土层,估算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参数,评定地基土的承载力,估算单桩承载力及判定砂土地基的液化等级等。
(多为设计单位采用) 。
2、动力触探试验:指利用锤击功能,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的阻抗大小判别土层的变化,对土层进行力学分层,并确定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地基土作出工程地质评价。
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及各类土。
动力触探仪分为:轻型触探仪、重型触探仪及超重型触探仪三类。
目前承建单位一般选用轻型和重型。
①轻型触探仪适用于:砂土、粉土及粘性土地基检测,(一般要求土中不含碎、卵石) ,轻型触探仪设备轻便,操作简单,省人省力,记录每打入30cm 的锤击次数,代用公式为:R=×N-2)×(1)R-地基容许承载力 Kpa ,N-轻型触探锤击数。
②重型触探仪适用于:各类土,是目前承建单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该法是采用质量为的穿心锤,以 76cm 的落距,将触探头打入土中,记录打入10cm 的锤击数,代用公式为:y=+ (2)y-地基容许承载力 Kpa , x-重型触探锤击数。
标准贯入仪试验是动力触探类型之一,其利用质量为的标准贯入试验:穿心锤,以 76cm 的恒定高度上自由落下,将一定规格的触探头打入土中15cm,然后开始记录锤击数目,接着将标准贯入器再打入土中 30 cm,用此 30cm 的锤击数(N)作为标准贯入试验指标,标准贯入试验是国内广泛应用的一种现场原位测试手段,它不仅可用于砂土的测试,也可用于粘性土的测试。
锤击数(N) 的结果不仅可用于判断砂土的密实度,粘性土的稠度,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砂土的振动液化,桩基承载力,同时也是地基处理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轻型动力触探轻型圆锥动力触探是利用一定的锤击能量(锤重10kg),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贯入锤击数判别土层的类别,确定土的工程性质,对地基土做出综合评价。
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动力初探对比

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动力初探对比1、名词解释:标准贯入试验:质量为63.5kg的穿心锤,以76cm的落距自由下落,将标准规格的贯入器自钻孔孔底预打15cm,测记再打入30cm的锤击数的原位试验方法。
静力触探试验:以静压力将一定规格的锥形探头压入土层,根据其所受阻抗力大小评价土层力学性质,并间接估计土层各深度处的承载力、变形模量和进行土层划分的原位试验方法。
动力触探试验:用一定质量的击锤,以一定的自由落距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的一定深度所需的锤击数,判定土的性质的原位试验方法。
2、解析: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的一种,是在现场测定砂土或黏性土的地基承载力的一种方法。
它利用一定的锤击功能将一定规格的对开管式贯入器打入钻孔孔底的土中,根据打入土中的贯入阻抗判别土层的变化及土的工程性质。
静力触探试验:采用静力方式均匀地将标准规格的探头压入土中,通过量测探头贯入阻力以测定土的力学特性的原位测试方法。
一般在黏性土、粉土和砂土及相应的处理土地基中较为适用,对于含少量碎石土层,其适用性应根据碎石含量、粒径级配等条件而定。
静力触探试验能较为直观地评价土的均匀性和地基处理效果,结合载荷试验成果或地区工程实践经验,能推定土的承载力及变形参数。
动力触探试验:用标准质量的重锤,以一定高度的自由落距,将标准规格的圆锥形探头贯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一定距离所需的锤击数,判定土的力学特性。
共分为轻型动力触探、重型动力触探和超重型动力触探三种:轻型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评价黏性土、粉土、粉砂、细砂地基及其人工地基土形状、地基处理效果和判定地基承载力;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评价黏性土、粉土、砂土、中密以下的碎石土及其人工地基以及极软岩的地基土性状、地基处理效果和判定地基承载力,也可用于检验砂石桩和初凝状态的水泥搅拌桩、旋喷桩、灰土桩、夯实水泥土桩、注浆加固地基的成桩质量、处理效果以及评价强夯置换效果及置换墩着底情况;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评价碎石土、极软岩和软岩等地基土性状和判定地基承载力,也可用于评价强夯置换效果及置换墩着底情况。
标准贯入、轻型动力触探、静力触探、地基承载力试验

贯入(轻便触探仪N10贯入法)
点
300元
3、静力触探试验
定义和适用范围:将圆锥形探头按一定速率匀速压入土中 量测其贯入阻力
锥头阻力侧壁摩阻力 的过程称为静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一
项原位测试方位 可用于划分土层 判定土层类别 查明软 硬夹层及土层在水平和
垂直方向的均匀性评价地基土的工程特性 容许承载力 压缩性质 不排水抗剪强
试验种类1、标准贯入试验
2、轻型动力触探试验
3、静力触探试验
4、地基承载力试验
1、标准贯入试验(standard penetration test,SPT)是动力触探的一种,是在现场测定砂或粘性土的地基承载力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已被列入中国国家《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
标准贯入试验SPT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岩土勘察的原位测试工具,它使用SPT锤将钻杆底部的对开管式贯入器打入钻孔孔底的土中,取得土样。贯入300mm(1英尺)所需要的锤击数称为N值,其与土体强度有关。
度水平向固结系数 饱和砂土液化势 砂土密实度等探寻和确定桩基持力层 预估
打入桩沉桩可能性和单桩承载力检验人工填土的密实度及地基加固效果本规程适
用于粘质土和砂质土
引用标准
静力触探仪:土工仪器的基本参数及通用技术条件 第二篇
原位测试仪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静力触探试验仪器设备
试验费用
静力触探试验费
深度
0-10m
据 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资料,拟建场地的土层,按其成因类型及物理力学性质特征可划分为 大工程地质层及若干亚层,各岩土层主要物理、力学参数见下表2。
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参数简要表
表2
层次
静力触探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的对比研究

供依据。
关键词: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土工试验
中图分类号:TU411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在工程勘察中,标 准 贯 入 试 验 作 为 一 种 可 靠 的 原 位 测 试试验,在地震液化 判 别、粉 土 和 砂 土 的 状 态 判 别、地 基 承 载力估算、土层均匀性评价、成桩可能性评价等方面有着广 泛的 应 用,并 积 累 了 丰 富 的 工 程 经 验。 静 力 触 探 试 验 (CPT)由于具 有 试 验 时 间 短、成 本 低、操 作 简 单 等 优 点,在 工程勘察得到广泛 应 用,同 样 是 一 种 重 要 的 勘 察 手 段。 在 工程勘察、地基加固 效 果 检 测、地 基 承 载 检 测 中,综 合 考 虑 锤击数和静力触探指标,是工程技术人员普遍采用的方法, 也是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的前提。随着静力触探在工程勘察 中的应用,在土性划 分、地 基 承 载 力、单 桩 承 载 力 计 算 等 方 面积累一定的工程经验。目前关于静力触探试验的研究主 要集中在土层物理 力 学 指 标 和 锥 尖 阻 力 相 关 性 方 面,关 于 标贯击数与锥尖阻力的研究较为匮乏。
标准贯入试验(图文)

N≤10
10<N≤15 15<N≤30 N>30
松散
稍密 中密 密实
注:当用静力触探探头阻力判定砂土的密实度时,可根据 当地经验确定。
§8.5标准贯入试验资料应用
8.5.2确定粘性土、砂土的抗剪强度和变形参数 用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确定粘性土、砂土抗剪强 度和变形参数,见下表。
§8.3标准贯入试验要点
8.3.1《勘规》要求 3.由于手拉绳牵引贯入试验时,绳索与滑轮的摩 擦阻力及运转中绳索所引起的张力,消耗了一部分能 量,减少了落锤的冲击能,使锤击数增加;而自动落 锤完全克服了上述缺点,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土的性状。 据有关单位的试验,N值自动落锤为手拉落锤的0.8倍, 为SR-30型钻机直接吊打时的0.6倍;据此,本规范规 定采用自动落锤法;
§8.5标准贯入试验资料应用
8.4.2整理资料 二.绘制N~h关系曲线 按照每贯入10cm的击数绘制标贯N-h曲线。
§8.5标准贯入试验资料应用
8.5.1确定砂土密度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 4.1.8条:砂土的密实度,可按表4.1.8分为松散、稍密、 中密、密实。
§8.5标准贯入试验资料应用
8.5.6判别砂土、粉土的液化 在地面下20m深度范围内,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 击数临界值可按下式计算:
N cr N 0 ln0.6d s 1.5 0.1d w 3 / c
式中 Ncr——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 N0——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可按表 4.3.4采用;
§8.3标准贯入试验要点
8.3.1《勘规》要求 4.通过标贯实测,发现真正传输给杆件系统的 锤击能量有很大差异,它受机具设备、钻杆接头的 松紧、落锤方式、导向杆的摩擦、操作水平及其他 偶然因素等支配;美国ASTM-D4633—86制定了实测 锤击的力—时间曲线,用应力波能量法分析,即计 算第一压缩波应力波曲线积分可得传输杆件的能量; 通过现场实测锤击应力波能量,可以对不同锤击能 量的N值进行合理的修正。
地基触探试验报告(一)

地基触探试验报告(一)本次地基触探试验是为了评估勘测区域的土壤性质,以实现针对该地区的建设规划。
为此,我们展开了多项测试,包括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和标贯试验等。
以下是试验报告:一、试验范围本次试验的触探深度为15米,共进行了14次触探,每次深度为1.0米。
二、试验方案1.贯入试验本次贯入试验采用的是标准贯入试验,在每次触探时,贯入器在前20厘米的深度每敲击10下记录一次贯入度,随着贯入深度的增加,每10厘米敲击次数逐步增加至100下。
贯入试验结果表明,在3.0米至5.0米的土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硬度转变,可能是由于不同深度所处的土层密度不同导致的。
2.静力触探试验本次静力触探试验采用了柱形静力触探器,共进行了14次触探。
根据试验结果,本次触探区域最大的静止端阻力及端阻力比都出现在4.0至5.0米的土层之间。
在不同深度的土层中,端阻力和摩阻力的比例不同,但是整体上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3.动力触探试验本次动力触探试验采用了动力压路机和楔形触探器,共进行了14次试验。
根据结果,触探区域的土层主要由砂质粘土和肥沃黏土组成。
其中,土壤的抗压强度和粘聚力较强,但是整体的侵彻阻力较小。
4.标贯试验本次标贯试验采用了EN13286-2:2010标准,共进行了14次触探。
试验结果表明,在4.0至5.0米的土层之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液化现象。
三、试验结论根据上述试验结果,本次触探区域的土层深度在4.0至5.0米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硬度转变,可能是由于不同深度所处的土层密度不同导致的。
在不同深度的土层中,端阻力和摩阻力的比例不同,但是整体上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该地区的土层主要由砂质粘土和肥沃黏土组成,土壤的抗压强度和粘聚力较强,但是整体的侵彻阻力较小。
触探区域的土层中存在着严重的液化现象。
这些结论可以为该地区的设计及建设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现场操作规程一、标准贯入试验1. 先用钻具钻至试验土层标高以上0.15m处,清除残土。
清孔时应避免试验土层受到扰动。
当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进行试验时,应使孔内水位高于地下水位,以免出现涌砂和坍孔。
必要时应下套管或用泥浆护臂。
2. 贯入应拧紧钻杆接头,将贯入器放入孔内,避免冲击孔底,注意保持贯入器、钻杆、导向杆联接后的垂直度。
孔口宜加导向器,以保证穿心锤中心施力。
注:贯入器放入孔内,测定其深度,要求残土厚度不大于0.1m。
3.采用自动落锤法,将贯入器以每分钟15~30击打入土中0.15m后,开始记录每打入0.10m的锤击数,累计0.30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击数N,并记录贯入深度与试验情况。
若遇密实土层,贯入0.3吗锤击数超过50击时,不应强行打入,记录50击的贯入深度。
4.旋转钻杆,然后提出贯入器,取贯入器中的土样进行鉴别、描述、记录,并量测其长度。
将需要保存的土样仔细包装、编号,以备试验之用。
5.重复以上步骤,进行下一深度的贯入试验,直到所需深度。
二、静力触探试验1.平整实验场地,设置反力装置。
将触探主机对准孔位,调平机座(用分度值为1mm的水准尺校准),并紧固在反力装置上。
2.将已穿入探杆内的传感器引线按要求接到量测仪器上,打开电源开关,预热并调试到正常工作状态。
3.贯入前应试压探头,检查顶柱、锥头、摩擦筒等部件工作是否正常。
当测孔隙压力时,应使孔压传感器透水面饱和。
正常后将连接探头的探杆插入导向器内,调整垂直并紧固导向装置,必须保证探头垂直贯入土中。
启动动力设备并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
4.采用自动记录仪时,应安装深度转换装置,并检查卷纸机构运转是否正常;采用电阻应变仪或数字测力仪时,应设置深度标尺。
5.将探头按1.2±0.3m/min匀速贯入土中0.5~1.0m左右(冬季应超过冻结线),然后稍许提升,使探头传感器处于不受力状态,待探头温度与低温平衡后(仪器零位基本稳定),将仪器调零或记录初始读数,即可进行正常贯入。
在深度6m内,一般每贯入1~2m,应提升探头检查温漂并调零;6m以下每贯入5~10m 应提升探头检查回零情况,当出现异常时,应检查原因及时处理。
6.贯入过程中,当采用自动记录时,应根据贯入阻力大小合理选用供桥电压,并随时核对,校正深度记录误差,作好记录;使用电阻应变仪或数字测力计时,一般每隔0.1~0.2m记录读数1次。
7.当测定孔隙水压力消散时,应在预定的深度或涂层停止贯入,并按适当的时间间隔或自动测读孔隙水压力消散值,直至基本稳定。
8.当贯入到预定深度或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停止贯入。
—触探主机达到额定贯入力;探头阻力达到最大容许压力。
—反力装置失效。
—发现探杆弯曲已经达到不能容许的程度。
9.试验结束后应及时起拔探杆,并记录仪器的回零情况。
探头拔出后应立即清洗上油,妥善保管,防止探头被曝晒或受冻。
10.注意事项◆试验点与已有钻孔、触探孔、十字板试验孔等的距离,建议不小于20倍的已有孔径。
◆试验前应根据试验场地的地质情况,合理选用探头,使其在贯入过程中,仪器的灵敏度较高而又不致损坏。
◆试验点必须避开地下设施(管道、电缆等),以免发生意外。
◆由于人为或设备的故障,而使贯入中断10min以上,应及时排除。
故障处理后,重新贯入前应提升探头,测记零读数。
对超深触探孔分两次或多次贯入时;或在钻孔底部进行触探时,在深度衔接点以下的扰动段,其测试数据应舍弃。
◆应注意安全操作和安全用电◆当使用液压式、电动丝杆式触探主机时,活塞杆、丝杆的行程不得超过上、下限位,以免损坏设备。
◆采用拧锚机时,应待准备就绪后才可启动。
拧锚过程中如遇障碍,应立即停机处理。
三、动力触探试验1.轻型动力触探1)先用轻便钻具钻至试验土层标高以上0.3m处,然后对所需试验土层连续进行触探。
2)试验时,穿心锤落距为0.50±0.02m,使其自由下落。
记录每打入土层中0.30m时所需的锤击数(最初0.30m可以不记),记为N10。
3)若需描述土层情况时,可将触探杆拔出,取下探头,换贯入器进行取样。
4)如遇密实坚硬土层,当贯入0.30m所需锤击数超过100击或贯入0.15m 超过50击时,即可停止试验。
如需对下卧土层进行试验时,可用钻具穿透坚实土层后再贯入。
5)本试验一般用于贯入深度小于4m的土层。
必要时也可在贯入4m后用钻具将孔掏清后再继续贯入2m。
2.重型动力触探1)试验前将触探架安装平稳,使触探保持垂直进行。
垂直度的最大偏差不得超过2%。
触探杆应保持平直,连接牢固。
2)贯入时,应使穿心锤自由下落,落锤落距为0.76±0.02m。
地面上的触探杆的高度不宜过高,以免倾斜与摆动太大。
3)锤击速率宜为每分钟15~20击。
打入过程应尽可能连续,所有超过5min 的间断都应在记录中予以注明。
4)及时记录每贯入0.10m所需的锤击数,记为N63.5。
其方法可在触探杆上每隔0.10m划出标记,然后直接(或用仪器)记录锤击数;也可以记录每一阵击的贯入度,然后再换算为没贯入0.10m所需的锤击数。
5)对于一般砂、圆砾和卵石,触探深度不宜超过12~15m,超过该深度时,需考虑触探杆的侧壁摩擦影响。
6)没贯入0.10m所需锤击数连续3次超过50击时,即停止试验。
如需对土层继续进行试验时,可改用超重型动力触探。
7)本试验也可在钻孔中分段进行。
一般可先进行贯入,然后进行钻探直至动力触探所及深度以上1m处,取出钻具将触探器放入孔内在进行贯入。
3.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贯入时穿心锤自由下落,落距为100±0.02m。
贯入深度一般不宜超过20m,超过该深度时,需考虑触探杆侧壁摩阻的影响。
其他步骤可参照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第1~6步骤进行。
试验要点一、标准贯入试验(SPT)(Standard Penetration Test)1.进行标准贯入试验之前,应检查试验所需设备组成是否齐全,设备规格是否符合标准(标准贯入试验设备组成及规格见下表)标准贯入试验设备规格落锤锤的质量(kg)63.5落距(cm)76贯入器对开管长度(mm)>500外径(mm)51内径(mm)35 管靴长度(mm)50~76刃口角度(o)18~20刃口单刃厚度(mm) 2.5 钻杆直径(mm)42相对弯曲<1/1000标准贯入器示意图见下图:2.这种测试方法适用于砂土、粉土和一般黏性土,不适用于软塑~流塑软土。
3.关于标准贯入试验的技术要求:(1)根据欧洲标准,锤击速度不应超过30击/min;(2)宜采用回转钻进标准,以尽可能减少对孔底土的扰动。
钻进时应注意:a.保持孔内水位高出地下水位一定高度,保持孔底土处于平衡状态,不使孔底发生涌砂变松,影响N值;b.下套管不要超过试验标高;c.要缓慢地下放钻具,避免孔底土的扰动;d.细心清孔;e.为防止涌砂或者塌孔,可采用泥浆护壁;(3)需采用自动落锤法,不能采用手拉落锤法。
4.标贯试验成果分析整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实际应用N值时,应按具体岩土工程问题,参照有关规范考虑是否做杆长修正或其他修正。
(2)由于N值离散性大,故依据单孔标贯资料提供设计参数是不可信的。
在分析整理数据时,应剔除个别异常的N值。
(3)依据N值提供定量的设计参数时,应有当地的经验,否则只能提供定性的参数,供初步评定用。
二、静力触探试验(CPT) (Cone Penetration Test)1. 进行试验之前,应检查试验所需设备组成是否齐全,设备规格是否符合标准(双桥探头机构如下图所示):(1)对探杆要逐根检查试接,顺序放置;(2)核对探头标定记录,调零试压;(3)联机调试,检查仪表是否正常;双桥探头的规格2. 对静力触探试验过程应注意以下几点,以确保试验成果真实可靠:(1)以10cm2探头为例,锥头直径的d e、侧壁筒直径d s的容许误差分别为:34.8≤d e≤36.0mm;De≤d e≤d e+0.35mm;锥截面积应为10.00cm2±(3%~5%);侧壁筒直径必须大于锥头直径,否则会显著减小侧壁摩阻力,侧壁摩擦筒侧面积应为150cm2±2%;(2)贯入速率要求匀速,贯入速率(1.2±0.3)m/min是国际通用的标准;(3)探头传感器室内率定误差(重复性误差、非线性误差、归零误差、温度漂移等)不应超过±1.0%FS。
现场当探头返回地面时应记录归零误差,现场的归零误差不应超过3%;探头的绝缘度不应小于500MΩ的条件,是3个工程大气压下保持2h;(4)贯入读数间隔一般采用0.1m,不超过0.2m,深度记录误差不超过±1%;当贯入深度超过30cm或穿过软土层贯入硬土层后,应有测斜数据;当偏斜度明显,应矫正土层分层界线;(5)为保证触探孔与垂直线见的偏斜度小,所是用的探杆偏斜度应符合标准:最初5根探杆每米偏斜小于0.5mm,其余小于1mm;当使用的贯入深度超过50m或是用15~20次,应检查探杆的偏斜度;当贯入厚层软土,再穿入硬层、碎石土、残积土,每用过一次应作探杆偏斜度检查。
触探孔一般至少距探孔20倍孔径或2m。
静力触探宜在钻孔前进行,以免钻孔对贯入阻力产生影响。
3. 当对现场静力触探成果准确性产生质疑时,可在原触探孔旁边空地处重新进行试验,作对比试验,2个触探孔间距不小于2m。
三、圆锥动力触探试验(DPT)(Dynamic Penetration Test)1. 影响圆锥动力触探的因素主要有人为因素、设备因素、其他主要影响因素(如土的性质、触探深度、地下水),在考虑这些影响因素时应重点注意下以下几点:(1)设备规格定型化。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类型分为轻型、重型、超重型三种,各种试验的类型和规格见下表:(2)操作方法标准化。
试验前或试验过程中,应认真检查机具设备。
部件磨损或发生变形超过下表的规定应及时更换和修复。
在设备安装过程中,部件连接处丝扣应完好,连接牢固。
触探架应安装平稳,在作业过程中触探架不得偏移。
保持触探孔垂直。
(3)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适用范围各种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适用范围如下表: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一般用于贯入深度小于4m的黏性土、黏性土组成的素填土和粉土。
可用于施工验槽、地基检验和地基处理效果的检测。
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一般适用于砂土、中密以下的碎石土和极软岩。
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一般适用于较密实的碎石土、极软岩和软岩。
2. 其他要点:(1)落锤方式应采用控制落距的自动落锤,保持杆件垂直,探杆的偏斜度不超过2%。
锤击时防止偏心及探杆晃动。
(2)试验过程采取以下措施减少侧摩阻力影响:1)探杆直径应小于探头直径。
在砂土中探头直径与探杆直径比应大于1.3,而在黏土中可小些;2)贯入一定深度后旋转探杆(每1m转动一圈或半圈),以减少侧摩阻力;贯入深度超过10m,每贯入0.2m转动一次;3)探头的侧摩阻力与土类、土性、杆的外形、刚度、垂直度、触探深度等均有关,难以用一固定的修正系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