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婉婷《生命的盘虬》阅读练习及答

合集下载

《生命的选择》阅读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命的选择》阅读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命的选择》阅读习题及参考答案①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黄昏,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②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想着.自然是蔷微①了,花工们说.③不多日子,油黑的蔷微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④人们好似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领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⑤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要说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⑥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⑦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惟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⑧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黄昏,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酒洗过一般舒坦.⑨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答复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⑩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11)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注] ①蔷薇:这里指蔷薇科.蔷薇科中有桃、苹果和玫瑰、月季等许多著名的果树和花木.1.从文中找出两个能分别概括玫瑰花和白玉簪花色彩特点的词语,再说说这两种花各自是在怎样的环境中生长绽放的.(4分)2.请你根据第⑩段划线句,从三个方面说说这栋楼“美丽”在哪里.(3分)3.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请你说说白玉簪花美在哪里.(4分)4.对第⑧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作者主要从色彩、形态、气质以及人们的感受这四个方面,对白玉簪花进展了生动的描写.B.本段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白玉簪花外在的形态美和内在的气质美.C.白玉簪花不但能够美化环境,具有供人欣赏的价值,而且能够消除天气燥热,具有清爽怡人的价值.D.“粗粗”、“长长”、“硕大”突出了白玉簪花的健美;“羞怯”含畜地表现了白玉簪花的柔美.1.玫瑰花:姹紫嫣红在阳光的照耀下,在松软的花坛湿土中生长白玉簪花:洁白如雪(雪白白花花)在没有阳光,潮湿、阴凉、肮脏的环境中生长(此题4分.“词语”各1分,“环境”各1分.)2.(1)空间(楼前楼后开满鲜花)(2)时间(白天晚上都有花开)(3)色彩(色彩纷呈)(此题3分.每一方面1分.)3.(1)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都不怨天尤人.(2)努力发奋向上表达自己的生命价值.(3)外形美丽(此题4分.第一个要点2分,第二个要点2分.)4.C(2分)《生命的选择》。

2023-2024学年天津市红桥区第二区中考试题猜想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天津市红桥区第二区中考试题猜想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天津市红桥区第二区中考试题猜想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项中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在这里我无意想讨论给不给乞丐钱,乞丐到底应不应该同情的问题。

我只是觉得如果你认为这件事情是对的,那么就去做吧,我也试过从他们身边走开,但是之后我的心里总会觉得不舒服,所以我不想那样……那时候,我觉得善良是天生的。

它跟你读过多少书,受过多少教育并没有关系,它不是别人制定的道德约束,是内心自然而然生产的一种对全世界温柔的心情。

A.“乞丐”是名词;“舒服”是动词;“道德约束”“温柔的心情”都是偏正短语。

B.“那时候,我觉得善良是天生的。

”中“那时候”是定语。

C.“如果你认为这件事情是对的,那么就去做吧。

”是假设关系复句。

D.“是内心自然而然生产的一种对全世界温柔的心情”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生产”改成“发生”。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瞭.望(liào)慰藉.(jiè)舷.窗(xián)风雪载.途(zǎi)B.翌.日(yì)缄.默(jiān)农谚.(yàn) 玲珑剔.透(tī)C.窈.窕(yǎo)狩.猎(shǒu)翘.首(qiáo)叱咤.风云(zhà)D.迁徙.(xǐ) 脑髓.(suǐ)崭.新(zǎn)鳞次栉.比(zhì)3.选出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A.洋溢笼统人情事故B.鞠躬端详历历在目C.丰饶怀恋心无旁鹜D.尊循徘徊因地制宜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宋八大家”是指包括韩愈、苏轼、欧阳修、曾巩在内八位著名文学家。

生命的一抹阅读练习及答案

生命的一抹阅读练习及答案

生命的一抹阅读练习及答案《生命的一抹》阅读材料生命的一抹郭枫①少年时,总喜欢站在山上听风响,躺在原野上看云飞,日子过得轻轻忽忽的,像梦,一切都令人陶醉,一切都美。

⑦什么叫做美呢?那时还说不出来。

生活在北国的原野上,只觉得天地无限辽阔。

早春,在潮润润的泥土上,踏着刚出芽的青草,心头便充盈着颤栗的喜悦,要是在田间找到一朵初绽的小花,更能呆呆地凝视老半天,仿佛怕亵渎了生命的神圣,想采摘却又不敢采摘。

秋天的时候,那莽莽的大平原真使人惊奇!从天上到地下,缤纷的彩色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尽够眼睛忙的。

等到西风渐紧,黄叶辞枝,我总有无端的喟叹。

⑨那些稚气的举动,其实只是在朦朦胧胧中一种粗浅的感受罢了!稍稍成长,我便流离在连天的烽火里。

可怪的是:我竟没觉得有多少颠沛的痛苦,却暗暗欣喜能趁此饱赏山河的景色。

④摄许多美丽的影像于心版上:石头城苍凉的落日,西子湖柔美的夜月,扬子江滚滚的长流……更难忘的是那一次,我徘徊在湘江的岸边,一泓秋水,蓝得像镜子似的明澈;对岸的山峰,红叶已灿烂成一片云霞。

在澄亮的秋光里,孤村隐约,渔歌悠缓。

这岂非神仙境界?于是,便发下了心愿:将来要偕同二三知己,归隐于此。

数亩田、几架书、一卷诗,生活像舒卷自如的云彩……那时候,年轻的梦太年轻,美丽的幻想太美!人们谁没有过年轻呢?谁没有过美丽的梦想呢?但谁又像我这样沉迷在梦幻中而永不清醒呢?说我像那只在屋角上缀网的蜘蛛,不如说那只缀网的蜘蛛像我!把生命局促在一个小角落里,而后千丝万缕织成一个孤寂的世界。

就这样,我独坐在文学天地中,微笑着面对这七彩的人生。

任关注我的人叹息,任懂得我的人沉默,任嫉妒我的人讥讽。

⑤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我就是我,在人海中打滚了三十多年,依然那么天真或者说依然那么痴傻啊!在需要勒紧腰带的日子里,仍不相信金钱的权力;在儿女成行的年纪,还要去崇拜诗,去迷信美;让许多繁华的机运从指缝间漏过而毫不动容,却常常对于掠过心灵的感受费尽心神去捕捉。

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达标名校中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

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达标名校中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

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达标名校中考语文五模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困境无可避免。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_______________……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________________……A.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半途而废,要有自我审视的智慧B.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C.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要有机智应对的风范D.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不能自拔,要有自我审视的风范2.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C.他课上认真听讲,课下有工夫就阅读书刊,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说他学习不积极。

D.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3.填入文段空格中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水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源远流长。

自古就有“以水为师”的传统,其中体现的就是水赋予文化的哲学魅力。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中体现着人生的智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是明君治国的参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水以朦胧的美感表达着诗情画意的古老爱情。

古往今来,水都曾经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在几千年文化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甘肃省民勤县2023-2024学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甘肃省民勤县2023-2024学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甘肃省民勤县2023-2024学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作家在小说作品中如何处理个人的情感,是依赖、纵容,还是遏制、,这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

谁也不知道作家在作品中应多高的情感温度,但那温度却是让人可感的,必须适宜他个人的情感需要,并涉及几方当事人,无法约定,也很神秘。

A.回避安置真诚B.回避设置真切C.躲避设置真诚D.躲避安置真切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文明因而多彩,文明因而丰富。

”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史告诉世界,正是、海纳百川的漫长进程,积淀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和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

A.交流欣赏互惠互利生生不息B.对话互鉴互惠互利开拓创新C.交流互鉴兼容并蓄生生不息D.交往鉴赏兼容并蓄日新月异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且表意明确的一句是()A.国家留学基金委负责人特别指出,此次合作项目协议书的签订,标志着国家公费出国留学事业又有了新的发展,体现了国家对地方科教事业的支持。

B.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借以探求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个目标大得很,困难得很。

C.京剧缺少观众就会影响到这个剧种的存亡,这一简单事实就充分说明了创作与欣赏是相互依存的。

D.小说写的是两个工人的女儿,受坏人引诱误入歧途的故事。

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记》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B.朱自清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春》和《背影》均是他的作品。

C.普希金,俄国诗人、小说家,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著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

河北省石家庄市43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年级十六模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石家庄市43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年级十六模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石家庄市43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年级十六模考试语文试题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积累1.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现在,核辐射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②在生活中,许多食品利用辐射照射来进行保鲜,即通过一定剂量的辐射照射,杀死寄生在表面及内部的微生物和害虫达到保鲜目的。

③例如,在医疗上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利用放射线进行治疗,即用射线直接照射肿瘤部位,杀死癌细胞。

④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确保食品安全重点推广计划中,辐射技术作为一项绿色加工技术己被列入其中。

⑤由于辐射照射食品时,食品仅仅受到放射源发生的X射线的照射,不直接接触放射源,所以食品不会受到污染。

A.②①⑤③④B.②①③⑤④C.①②⑤③④D.①③②⑤④2.下列关于名著中人物情节的叙述不正确一项是()A.因为马稷一时大意,失守街亭,诸葛亮不得不挥泪斩马稷。

(《三国演义》)B.巴金作品《骆驼祥子》描写了一个人力车夫祥子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奋斗、挣扎,终于遭到毁灭的悲惨的一生。

(《骆驼祥子》)C.武松是《水浒传》中塑造的一个比较丰满鲜活的形象,景阳岗打虎表现了他的勇,醉打蒋门神表现了他的义。

(《水浒传》)D.《西游记》中最能体现孙悟空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西游记》)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他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母校,驻足端祥,触景生情,不禁.(jìn)潸.(shān)然泪下。

B.祖逖率部北伐,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但因战功显赫.(hè)遭到朝廷忌惮(tán),最终,困于东晋朝廷明争暗斗忧愤而死,北伐大业也功败垂成。

精品解析:湖北省荆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湖北省荆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②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动。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3.请给“肖”加上合适的偏旁组成四个汉字,分别填入方框内。
A._____怆幽邃 B.通______达旦 C.______声匿迹 D._______遥自在
【答案】(1).悄(2).宵(3).销(4).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能力。先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给“肖”加上合适的偏旁填入。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通宵达旦:指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逍遥自在:无拘无束,安闲自得。
射天狼。
周亚夫军细柳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故选A。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C.文帝“称善者久之”与“群臣皆惊”对比,从侧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凛然不可犯的“真将军”形象,并没有表现出西汉初年君臣和谐的景象,选项错误;

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副标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但这个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②他站在船上,向后眺.望,除了远处朦朦胧胧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

③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夜夜的月圆。

④一个人能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

于是,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A. lìtiào pīng chéngB. wèi tiào pīn shèngC. lìtiào pìng shèngD. wèi tiào pìn chéng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谛固。

B. 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C. 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却成惶成恐。

D. 突然间,我晃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白云山公园新增的六旺树景区,成为了公园的新亮点,园区历史、文化与美景相得益彰....。

B. 在“美丽梧州”国土绿化提质行动现场,广大市民情绪高涨,争先恐后....种下一棵棵树苗。

C.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我市贫困群众人数已大幅度减少,他们的生活状况今非昔比....。

D. 香港国安法正式实施,港独分子呕心沥血....,企图搅乱香港和平稳定的恶行必将受到惩治。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到中国空间站建设,几代航天人沿着一条精神航道不懈求索、问鼎苍穹。

B. 若没有控制住疫情,很可能造成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的盘虬
黄婉婷
(1)放假回家,小侄女不住地缠着我说话,一会儿聊家里的猫,一会儿说楼下的树,突然又指着我的手背问道:“这是什么呀?”“这是青筋啊。

”她一脸的迷惘。

要我怎么向一个四岁的小孩去解释什么是青筋呢?“好像楼下大树的树根啊。

”小侄女仰着头好奇地说。

是啊,这不就是生命的树根吗?
(2)我努力回忆自己是何时开始出现这些青筋的,然而找寻不到它们的由来,好像一夜之间就出现了。

它们像是细线般在指间、手背上延伸开来,如同河流般汇集到手腕,弯弯曲曲地向上攀爬着。

我蓦然想起了学校墙壁上的爬山虎。

某天停下脚步去细看,原先尚是浅细的根茎早已生长出许多的小茎,紧紧地依附在墙上,它变得愈发的茁壮,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新碧,像一条细细的墨绿河道在墙壁上流泻着,让我感到一种静穆,与生命的勃发。

我又想到了外婆那双布满青筋的手。

那真似年久的大树四下徘徊的盘虬,它们盘根错杂而狰狞地袒露着,显示着外婆的衰老与枯竭,又似乎隐含着无尽的力量。

(3)我不解于自己是如何将这两样东西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呈现的分别是生机与衰亡,然而它们都在岁月、风雨中愈加弥深。

十几年的风雨刮倒了大树,却没有刮去爬山虎,它仍旧翠绿地依附在墙上,时或趁着微风掀开这碧绿的帘子,打量着日复一日相似的景与行走殊貌的人。

而外婆呢,在经历幼年丧父、青年蒙受战乱、中年饱受饥荒与晚年丧夫的种种苦难之后,仍保持着淡然的心态。

我总能回想起她独自一人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晒着太阳的样子,那般的平和安详,好像往日的苦难都不存在,余下的便是静谧的日子。

(4)生命又何尝不是一株大树呢?只是人总是看到它的枝繁叶茂、它的硕果累累、它的枯枝残叶,却没走近去看那盘缠的根虬。

我记得老屋外不远处有棵榕树,那树很高大,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叶,撒下点点的斑影,它是如此茁壮,看不见丝毫的枯竭。

然而走过去,却总有粗大的根茎伏在泥土里,像金石一样坚固,那是拿石头砸下去也不会断裂的根!我记得刚种下几年的树并没有这缠绕的根虬,遑论粗壮如斯。

又想,树根既然在土下生长着,何必要探出头来呢?外婆便会说,树老了就会这样的,根长出来了才好去抵挡风雨。

我想到了青筋,人开始变老,手上的青筋也会不住地凸显出来。

(5)我记忆中外婆的模样,是上了初中暑假再回老家时的样子。

那时外公已去世,同条胡同里的邻居或死或离,四周一片寂静。

我总是怀着恐惧走过那段青苔遍布的小巷去看望她,残败不堪的老屋泛着清幽的光与微微的寒气。

外婆开始变得衰老,总听不清我的话,只是一味地低声应答。

她的头发花白,脸上皱纹遍布,宽大的衣服遮盖不了她佝偻的背,以及那双满是青筋的手。

一段时间里我为之惊恐,似乎死亡便这般在她的四周缠绕着。

我看看自己,那未褪去稚嫩的手背上只有很浅的青丝,但那似乎预示着青筋终究会冒出来,慢慢侵蚀我的生命。

我在外婆的脸上几乎看不到她对死亡的恐惧,她每天就这样安然地度过,不去抱怨生活的不如意,不去咒骂命运的不公。

有一天,我突然问:“您不怕死吗?”“我怕啊,所以我每天都穿戴好衣服去等待着。

”她轻轻地说,“有你们记着我就好。

”外婆几年前去世了,她最后的日子过得并不如意,她长久所渴求的自尊在病痛中荡然无存,满口的胡话,终日的昏沉。

然而在她最后的一丝清明中,我想她是坦然的。

关于死亡,外婆早已洞悉,能做到向死而生,死亡便不那么让人恐惧。

也正如她曾表达的,在子孙后代的记忆里,她终究存在过,这就够了。

(6)当我再看到那枯败的榕树与它那仍旧缠绕不休的根茎时,我忽然意识到这在我身上缠绕着的青筋,也如同一道前人传留下的血脉,像是盘虬的枝干又发出枝丫,慢慢地生长、茁壮,或许百年后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人们观仰它的同时,也会想到它的由来,想到听闻中的那棵早已干枯被伐去的大树。

(7)于是,我俯下身与小侄女对视着:“你就像棵小树,这就是树根,或许现在它还很浅
看不出来,但当你经历了伤心痛苦的事情的时候,流下的眼泪就像雨水一样,你见过树苗浇水就会长大吧,那时候这些小树根也会冒出来,那表示你成长了,能经受风雨了。


(8)生死枯荣,从来都不是间断的。

(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5月19日,有改动)
13.文章围绕“生命的盘虬”描绘了哪些相关的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分)
14.作者在第三段中说:“我不解于自己是如何将这两样东西联系在一起的……”请指出“这两样东西”所指代的内容,并说说作者是“如何将这两样东西联系在一起的。

”(3分)
15.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第六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进行评析。

(3分)
16.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我”与小侄女关于生命的对话,请分别说说有什么作用。

(4分)
17.从全文看,本文以“生命的盘虬”为题有什么好出?(4分)
13.自己手背上的青筋;学校墙壁上的爬山虎;老屋外不远处那颗榕树缠绕的根虬;外婆那双布满青筋的手。

14.“这两样东西”分别指的是爬山虎浅细的根茎和外婆手背上布满的青筋。

它们呈现的分别是生机与衰亡,都在生命的岁月、风雨中日久弥深。

15.划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自己“身上缠扰着的青筋”比作“盘虬的枝干发出的枝丫”,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茁长成长的过程和生命的生生不息。

16.开头写“我”与小侄女的对话引出对生命的思考,结尾再次写“我”与小侄女的对话。

既回答了开头小侄女的提问,保持了内容的完整性,又照应了文章的开头,深化了主题。

17.以“生命的盘虬”为线索,贯穿全文;“盘虬”本意形容树木枝干盘旋弯曲的样子,在这里用大树比喻生命,用盘虬比喻生命的坚强和根源,表达了“我”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