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满井游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满井游记 阅读答案

满井游记 阅读答案

满井游记阅读答案
袁宏道
①燕地寒,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②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峦为晴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③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欲出不得/得之心而寓之酒也B.未百步辄返/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C.于时冰皮始解/学而时习之D.麦田浅鬣寸许/遂许先帝以驱驰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成现代汉语。

(3分)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3.第①段写城中的余寒象,有什么作用?(3分) 4.下列对。

《满井游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满井游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满井游记》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满井游记》一文(节选),完成14~18题。

(共12分)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①廿二日天稍和()②泉而茗者()③柳条将舒未舒()④呷浪之鳞()15.从文段中找出与下列句子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个句子。

(2分)①若脱笼之鹄②娟然如拭16.将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3分)译文:17.文中“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形容的景物是,其特点是(2分)(用自己的话概括)。

18.选文最后一段作者说自己“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间”。

“潇”意为“潇洒无牵挂”,你觉得文章中有哪些地方能体现作者的`“潇然”呢?试作分析。

(3分)【参考答案】14.①暖和②喝茶③舒展④鱼(每小题0.5分,共2分)15.①“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毛羽鳞鬣之间”;“郊田之外”;“山石草木之间”(1分,任答一例即可)②“晶晶然如镜”;“悠然自得”;“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1分,任答一例即可)16.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必(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罢了(“始”、“未始”、“城居者”、“知”翻译正确2分,整体表达流畅1分,共3分)。

17.水(春水)(1分)冻水初解的清澈(1分)(共2分)18.找到相应内容(1分),分析如何体现(2分)。

【说明文阅读】《满井游记》课内外阅读及参考答案

【说明文阅读】《满井游记》课内外阅读及参考答案

【说明文阅读】《满井游记》课内外阅读及参考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4题。

(13分)【甲】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来东直,至满井。

低柳缠堤,土膏微润,一盼原野,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弹尽援绝,波色乍清,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Duras而冷光之耆自身利益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脸,娟然例如拭,鲜妍芬芳,例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食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斗篷,麦田深鬣寸许。

游人虽未丰,泉而茗者,?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存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辣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存有喜气。

方知郊田之外未尝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节选自《满井游记》)【乙】上反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亮?”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昔尧明问下民,故有苗①之恶人得以上言;舜清四月,达四聪,故共、鲧、开怀小黑②无法倚也。

秦二世略偏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蒙人朱异,以挑台城之辱;隋炀帝蒙人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小。

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

”上曰:“仁义。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解】①存有苗:古代少数民族部落,在今长江中下游一带。

②共、鲧、开怀小黑:指上古传说中的共工、姒鲧、开怀小黑,都为劣臣。

10.下列句子中的“而”与例句中的“而”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方知郊田之外未尝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a.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b.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c.望之蔚然而浅秀者(《醉翁亭记》)d.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1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

(2分)(1)娟然如拭娟然:(2)上曰:“善。

”善:12.恳请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之标点。

(1分后)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

13.用现代汉语译者下面句子。

(4分后)(1)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译文:(2)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译文:1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向后主提出了“开张圣听,察纳雅言”等治国方略,魏征在【乙】文中向唐太宗李世民提出了什么建议?这个观点对你有什么启示?(4分)请问:河北省承德市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0.2分,d11.2分后(每题1分后)(1)美好的样子(2)好(答成“很好”也对)12.1分后(不信不罚球)是故人君兼听广纳,由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

满井游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满井游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满井游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满井游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下面句子没有使用借代修辞的一句是( )A、呷浪之鳞B、深入不毛C、锦鳞游泳D、若脱笼之鹄2、选出对修辞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比喻)B、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对偶)C、泉而茗者,累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排比)D、呷浪之鳞。

(比喻)3、填空。

①《满井游记》选自______,作者(____)字(_____),号(____),(_____)朝散文家。

②(______)、(___)、(_____)并称“三袁”,称为“(________)派”。

③《满井游记》是一篇(_____)全文以(______)为线索组织材料。

4、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B、花朝节/后C、柳条/将舒未舒D、每/冒风/驰行5、下列“之”字词性与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局促一室之内B、毛羽鳞鬣之间郊田之外城居者未之知也C、脱笼之鹄D、倩女之缋面呷浪之鳞髻鬟之始掠6、对“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一句翻译正确的是( )A、冷风时常刮起来,刮起来使沙子飞扬,使石子滚动B、冻风时常刮起来,使沙子飞扬,使石子滚动C、冷风时常刮起来,使沙子飞扬,使石子滚动D、冻风时常刮起来,使沙子飞动,使石子飞动7、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曝沙之鸟,呷浪之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段,回答8—14题①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②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③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古诗文阅读】《满井游记》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古诗文阅读】《满井游记》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古诗文阅读】《满井游记》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文言文阅读。

阅读《满井游记》一文(节选),完成14~18题。

(共12分)二二日,当天气稍微平静的时候,他和几个朋友离开东芝去了满井。

高高的柳树堤岸用土膏略微湿润。

当你看着空旷的空间,它就像一只天鹅从笼子里跳下来。

在冰层开始时,波浪的颜色突然变亮,鳞片和波浪分层,底部清晰,像镜子一样晶莹剔透,冷光突然从盒子里出来。

山被细雪冲刷。

它们像拭子一样美丽。

它们像漂亮女孩的脸一样美丽,而且它们在一个圆面包的开头被扫过。

柳树会舒服,软尖斗篷,麦田土狼寸许浅。

虽然游客并不富裕,但那些喝着春天的酒的人,?总有一个穿红衣服的歌手。

虽然风很大,但你步行时却在流汗。

所有暴露在沙滩上、啜饮着海浪鳞片的鸟儿都悠闲而满足。

有毛的鳞片和鬣狗之间有欢乐。

人们知道郊区的田野外没有泉水,城市居民也不知道。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4.解释下列句子中添加单词的含义。

(2分)①廿二日天稍和()② 春茶()③柳条将舒未舒()④ 啜饮波的规模()15.从文段中找出与下列句子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个句子。

(2分)① 如果你把笼子拿下来②娟然如拭16.将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译文:17.《晶晶如镜,冷光初出》一文中描述的风景特点是(2分)(用你自己的话总结)。

18.选文最后一段作者说自己“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间”。

“潇”意为“潇洒无牵挂”,你觉得文章中有哪些地方能体现作者的“潇然”呢?试作分析。

(3分)广西桂林市初中毕业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4① 温暖的② 喝茶③ 伸展④ 鱼(每个话题0.5分,共2分)15.①“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毛羽鳞鬣之间”;“郊田之外”;“山石草木之间”(1分,任答一例即可)② “水晶般的镜子”;“悠闲”;“草与石之间”(1例)16.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必(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罢了(“始”、“未始”、“城居者”、“知”翻译正确2分,整体表达流畅1分,共3分)。

新人教版满井游记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满井游记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试,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选自袁宏道《满井游记》)
1.解释下列句中斜体字的意思。

(1)波色乍明( ) (2)山峦为晴雪所洗( )
(3)娟然如试( ) (4)泉而茗者 ( )
2.选出斜体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 )
A.冻风时作于时冰皮始解
B.呷浪之鳞鳞浪层层
C.于时冰皮始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D.倩女之靧面髻鬟之始掠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2)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4.“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这样写鱼鸟,有什么好处?
5.你是如何理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这句话的含义的?
答案:1.初、始;被;……的样子;煮茶喝。

2.D。

3.略。

4.这样写增加了景物的动感(灵气),同时也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5.是本文的画龙点睛之笔,表达了他追求自由的天性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林埭中学李金平 2011-2-12。

《湖心亭看雪》《满井游记》比较阅读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满井游记》比较阅读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满井游记》比较阅读及答案《湖心亭看雪》《满井游记》比较阅读及答案比较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8~12题。

(15分)【甲】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船,拥毳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满井游记袁宏道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

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倚女之碛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8.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2分)A.湖中人/鸟声俱绝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C.如倩女之赜面/而髻鬟之始掠也D.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9.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2分)A.山峦为晴雪所洗酿泉为酒B.冻风时作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且焉置土石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1.甲文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的特点;从“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可以读出作者和的思想情怀和生活态度。

《满井游记》对比阅读解析

《满井游记》对比阅读解析

29.《满井游记》练习【基础积累】一、解释词语1.冻风时作2.局促一室之内3.于时冰皮始解4.波色乍明5. 娟然如拭6.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7. 柔梢披风 8.麦田浅鬣寸许9.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10.风力虽尚劲 11.呷浪之鳞12.夫不能以游堕事 13.而此地适与余近14.恶能无纪二、翻译句子1.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2.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3.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4.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5.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对比阅读】一、比较阅读《满井游记》与《虎丘记》,完成下列问题。

【甲】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乙】虎丘①去城可七八里。

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

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

而中秋为尤胜。

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

衣冠士女,下迨蔀屋②,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③。

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④,无得而状。

布席⑤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置⑥,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⑦自别。

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

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⑧,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⑨;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拍而歌,竹肉相发⑩,清声亮彻,听者魂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明朝袁宏道的《满井游记》,回答问题。

完成小题。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①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②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注)①堕事:耽误公事。

②恶wū:怎么。

12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⑴廿二日天稍.和(_______)⑵若.脱笼之鹄(_______)⑶麦田浅鬣寸许.(_______)⑷呷浪之鳞.(_______)
127.与“余之游将自此始”的“自”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亦以此自.矜《卖油翁》B.自.富阳至桐庐《与朱元思书》
C.自.三峡七百里中《三峡》D.自.非亭午夜分《三峡》128.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两处)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129.翻译下列句子。

①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130.文章画线句子“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
126.(1)略微、稍微(2)好像(3)上下、左右(4)代鱼
127.B
128.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129.①(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曾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

②只是少有我们两个这样的人罢了。

130.表现了作者厌弃喧嚣尘俗的城市生活,寄情于山川草木的人生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