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你拿到的这份试卷总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你要在150分钟内完成答题。
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祝你成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35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天地无私,草木有情。
看“(1),(2)”的飘洒明丽(温庭筠《商山早行》),“(3),(4)”的孤旷空寂(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5),(6)”的茂盛青翠(范仲淹《岳阳楼记》);听“(7),(8)”的荒芜沧桑(许浑《咸阳城东楼》),悟“(9),(10)”的新旧更迭之理(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8分)清晨,薄雾还没有完全散去,太阳便升起来了,横卧在山坡上的小山村,在金色的朝晖里醒来了,雄鸡嘹亮的报晓声,“吱呀”打开大门声,小孩追逐(xī)闹声,大人互相问候声,都依次地响起。
随着袅袅的炊.烟渐渐散去,小山村里飘来饭菜的香味和大人吆喝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
之后,勤劳的老农戴着斗笠,牵着(wēn)顺的老牛,在熹微的晨光中走向广袤.的田野,开始一天的劳作。
他们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着美好的未来。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①xī()闹②wēn()顺(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炊.烟②广袤.(3)文段中的“熹”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部,再查画。
(2分)(4)下面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袅袅”作形容词的三个义项。
文段中“袅袅的炊烟”的“袅袅”意思是(2分)【袅袅】niǎo niǎo形①形容烟气缭绕上升:炊烟~|~腾腾的烟雾。
②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垂杨~。
③形容声音绵长不绝:余音~。
3.阅读《水浒传》中的两个片段,回答问题。
(6分)①宋江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弟兄。
他如今犯了迷天之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
中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精湛(jīng zhàn)潇洒(xiāo sǎ)惊愕(jīng è)B. 沉默(chén mò)炽热(chì rè)纷扰(fēn rǎo)C. 惊鸿一瞥(jīng hóng yī piē)独步天下(dú bù tiān xià)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D. 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风驰电掣(fēng chí diàn chè)雕虫小技(diāo chóng xiǎo j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插图精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B. 我们应该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把祖国的文化发扬光大。
C.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D. 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 下列词语中,与“高山流水”意思相近的是:A. 海阔天空B. 雅俗共赏C. 桃李满天下D. 世外桃源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注视着大地。
B. 那个男孩跑得像风一样快。
C. 小明的成绩像弹簧一样,一蹦一跳地上升。
D.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5. 下列词语中,含有错别字的是:A. 骄阳似火B. 沉鱼落雁C. 雕梁画栋D. 纷至沓来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春》一文中,作者描写了春天的景色,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匆匆》一文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表现了时间的流逝。
8. 《最后一课》一文中,小弗朗士对祖国语言的感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早C. 好D. 林2.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吴承恩C. 施耐庵D. 曹雪芹3.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A. 温故知新B. 一日千里C. 胸有成竹D. 水滴石穿4. 下列哪个字是会意字?A. 休B. 林C. 明D. 好5. 下列哪个朝代不属于“唐宋元明清”?A. 春秋B. 战国C. 晋D. 隋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孟子》。
()3.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指桂林的山水美景。
()4.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出自《庄子》。
()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杜甫的诗句。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______》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 “______,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出自《老子》。
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是孟浩然的《______》。
4. 《______》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旧社会的黑暗和残酷。
5. “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出自《诫子书》。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西游记》的主要情节。
2. 请简述《水浒传》的主题思想。
3.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情节。
4. 请简述《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5. 请简述《论语》中的“仁”的概念。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根据《离骚》的内容,解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意义。
2. 请根据《论语》的内容,解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意义。
3. 请根据《庐山谣》的内容,解释“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意义。
4. 请根据《木兰辞》的内容,解释“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意义。
语文初一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语文初一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语文初一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导语】下面是为您整理的语文初一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仅供大家查阅。
一、积累与运用(24分)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时间如白驹过隙,又到期末时。
回望这一学期,研究时,你能做到持之以恒吗?遇到问题时,你能做到追根究底吗?遭受挫折时,你能做到不屈不挠吗?如果这些你都能做到,成功的大门一定会为你洞开。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
B.泰兴人才辈出,孕育了___、___、___等一批杰出人物。
C.《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它与《大学》《中庸》《孟子》统称为“四书”。
D.“这头母牛卖多少钱?老婆婆。
”那人问道。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为了防止H7N9流感疫情不再蔓延,防疫部门加大了监管力度。
B.我们必须及时应对并随时发现日本某些右翼分子对钓鱼岛的挑衅行为。
C.由长沙制造的全国首款“高性能3D激光打印机”,15天销售了大约30台左右。
D.随着《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的完美收官,儿童与家长的关系成为了社会热点话题。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⑶___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⑷青山不老,绿水长流,愿天堂无泪。
⑸好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⑹仰望夜空中高悬的明月,轻声吟出“明月几时有”,为远方的亲人祝福,那一刻,你不再孤独。
5、名著推荐与阅读(4分)⑴《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___的代表作。
(2分)⑵《当“海盗”去》中,___在确定当海盗计划前,他还计划做什么?___最后选定当海盗的理由是什么?(2分)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4分)班级开展“狼”专题研究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⑴【“狼”之成语】完成含有“狼”字的两个成语。
(2分)狼狈不堪、亡羊补牢⑵【“狼”之意义】现代人赋予了“狼”很多新的意义,请在下面的两个例句中选择一个,分析句中“狼”的新意义。
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班级姓名考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
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考号。
2.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9分)学校的“时空隧道”特刊正在组稿。
请你加入编辑部,一起记录过往,展望未来。
任务一:设计卷首语。
1.请在语段横线处填写句子,第④空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
卷首语“①_____,不舍昼夜。
”面对日夜奔流的江河,孔子慨叹时光易逝。
“②_____,③_____。
”面对残夜将近,春意萌动,王湾在北固山下写下生命哲思。
此刻,你耳畔是否响起许多与时间相关的格言?“时间是伟大的导师。
”“忘记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
”……此刻,你是否还会忆起其它与时间有关的古诗文?“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④_____”……奋斗者的每一秒、每一个阶段都是进行时。
铭记过去的每一滴汗水、每一份荣光。
在最好的年华,打开时间的最佳方式就是向着梦想奋力登攀。
2022,我们一起——用时间记录坚实的脚步,让岁月镌刻奋斗的足迹。
任务二:编辑“致敬每一代人的拼搏”专栏。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003年10月16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发射圆满成功!10月16日,串联起1964年、2003年和2021年三个重要节点,标定出中国科技连攀高峰的清晰刻度,载.入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史册。
三张“同一天”的《人民日报》号外①,记录着一代代航天人紧握“接力棒”的决心和向艰难险阻发起冲锋的勇气。
仰望星空,北斗环绕,嫦娥伴月,神舟起航,天舟穿梭;俯瞰大地,导航定位,遥感监测,卫星通信,电视直播……这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强国路上几代中国航天人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必然!岁月无声,奋斗有痕;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注:①[号外]报社在遇有重大突发事件,欲向大众作迅速报道,所临时印发的新闻纸。
中一语文期末试卷1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中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考场座号分数一、基础巩固( 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哂.笑(shěn)铿.锵(kēnɡ)牲醴.(lǐ)朱拓.(tà)B.渣滓.(zǐ)间.或(jiān) 塞.上(sài) 屡见不鲜.(xiān)C.憔.悴(qiáo) 连朔.(sù) 炮.烙(pào)喟.然长叹(wèi)D.潦.倒(liáo) 万壑.(hè) 贿赂.(luò)提纲挈.领(qiè)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像貌贸然行事遴选二川融融B.鸡豚揭杆而起赈济鸠占雀巢C.轶事歃血为盟蹙缩汗流浃背D.琐屑沸反赢天磋商漠不关心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是一百多个死难中幸免的一个。
B.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C.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D七月的内蒙古草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4.下列各句中黑体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不赂者以赂者丧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B.①盘盘焉,困困焉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C.①子孙视之不甚惜②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D.①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5.下列加点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犹抱薪.救火。
柴草B.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保全C.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坚固D.李牧连却.之使......退却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都属于古今异义的一组是 (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不齐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②一宫之间,而气候④思厥先祖父..孤危..⑥智力..⑤至于颠覆A.①②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⑥7.下列对文学知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四书”指《大学》、《中庸》、《春秋》、《孟子》。
一中七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doc

一中七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第1题:在横线上补写出恰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2分) 春天从天外轻盈地飞了回来,化作雏燕和云雀;春天从地里悄悄冒了出来,化作草叶和芽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略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要求补写的句子应与前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并能与前文的“春天和化作照应”。
题例中的例句的特点我们可归纳为:“春天+含“从”字的状语+一个动宾短语+化作+一个与状语和动宾短语有联系的名词性的并列短语”语句格式,所以我们还可以补写为:春雨从空中细细地飘下来,化作绿波和绿芽;春色从柳丝慢慢地晕了出来,化作蜂蝶和桃花。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仿例造句的能力。
点评:仿写是语言运用的基本技能,它要求模仿例句造句。
解答这类题,应做到:①找准例句句式特点;②仿写句子的内容与例句的内容要构成一个整体,合理通畅。
第2题:这学期,你一定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好多次语文活动吧,下面请展示一下你的活动情况。
【漫游语文世界】商店门牌,电视广告或者报刊杂志等,到处都有语文,请举一个你在生活中发现的关于语文实际运用的例子并简要分析:(3分)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略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解析】:试题分析:举例:广州有一间粥馆叫做“粥星池”,分析:“粥星池”谐音则为“周星池”。
初中一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一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倔强(jué jiàng)B. 应接不暇(yìng jiē bù xiá)C.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D. 徇私舞弊(xùn sīwǔ b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昨天的考试。
B. 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他经常参加各种辅导班。
C.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性格也很温和。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
C.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
D. 风儿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4. 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不拘一格,常常出人意料。
B.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谦虚谨慎,从不自高自大。
C. 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从不马虎。
D. 他总是喜欢独来独往,不与他人合作。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思考。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叶子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性格也很温和。
D. 他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C. 他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
D. 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从不马虎。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他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C. 他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
D. 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从不马虎。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学习?因为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B. 他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体育职业学院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中职期末考试试卷《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姓名: 分数:一、基础知识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是()A.这两批货都打折.出售,严重折.本,他再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
B.武松大喝.一声:“快拿酒来!我要喝.十二碗。
”博得众食客一阵喝.彩。
C.大爷说话和.气,但对别人的意见往往水声附和.。
一天,天气暖和.,他和.泥抹墙,一青年诙谐地说:“大爷,您现在才是真正的‘和.稀泥’!”D.小盛盛..情地给我盛.饭。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就在最后一位顾客出了门,店主说要关门打烊的时候,店门被吱吱吱吱地拉开了。
B.三爷大喜过望,披衣起床,忙不跌喊下人摆下酒席。
C.面对相儒以沫的同道,我们忍心说我不重要吗?D.那一夜,妇女们都穿针乞巧,又以瓜果嗣织女星。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因此,他们很容易与外界的气体、液体甚至固体的原子发生 ,也就是说十分活泼。
实验中发现,如果将金属铜或铝做成几个纳米的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发生激烈地,发生。
A.反应燃烧轰炸B.反应燃烧爆炸C.反映焚烧轰炸D.反映焚烧爆炸4.将下列熟语改换成成语,改换得不恰当的一句是()A.学习绝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须持之以恒。
(一曝十寒)B.同志之间应该互相关心。
如果想坑害别人必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咎由自取)C.老师多次教育他,而他总把老师的话当做耳旁风。
(不闻不问)D.我们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不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得过且过)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一条具有重要意义的铁路干线。
B.不少学生偏食、挑食、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偏低,钙、锌等营养素明显不足,营养状况令人不容乐观。
C.官员们政治生活的长短,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众的拥护。
D.杭州市推出的“市民卡”,除包含现行“社保卡”所具有的医疗、养老等保险功能外,还可以享受各类公共服务。
6.下列标点符号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A.去好呢?还是不去好?B.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C.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况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D.你读过曹雪芹的“红楼梦”吗?7.如果你不小心伤害了一位朋友,那么你如何真诚的向对方道歉?()A.对不起,我虽然错了,但我不是故意的,你应该原谅我。
B.对不起,我虽然错了,但你也有不对的地方,不能只怪我。
C.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原谅我好吗?D.对不起,就算我错了,好不好?8.下列文学常识中,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的《药》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词”从风格上可以分为豪放和婉约两大类,其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婉约词的代表作品。
C.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引用、举例子、抒情等。
D.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都是老舍的作品。
9.下列填入横线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向西越过桐庐县城,,就是富春山的山子山孙了。
东北西山下,是一片桑麻地,,隐而复现出没盘曲在桃杨柳洋槐榆树的中间。
绕过一条山岭,便是富阳县的地界了。
①遥遥对着一排高低不定的青峦②一排高低不定的青峦遥遥相对着③和一条长蛇似的官道④有一条长蛇似的官道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③10.下列诗句中的内容不属于吟咏梅花的一项是( )A.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B.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迟。
C.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1.根据下列所给的三个词,以“绿色”为重点,扩写一段话, 30个字左右。
“深秋”“江南”“绿色”(3分)1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3分)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词创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13.从下列6个小题目中任选4个默写,多答不加分,全答则取前4个算分。
(每空1分)①古来圣贤皆寂寞, 。
②,不尽长江滚滚来。
③舍南舍北皆春水,。
④,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⑤,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⑥,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二、阅读理解部分(共40分)(一)说到读书,至少就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
所谓职业的读书,譬如学生因为升学,不翻翻书,就有些危险的。
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其实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
凡嗜好的读书,大可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
我看现在的青年,为兴味的读书是有的。
印度人有一个很普遍的比喻,他们说:“一个老翁和一个孩子用一匹驴子驮着货物出去卖,货卖去了,孩子骑驴回来,老翁跟着走。
但路人责备了,说是不晓事。
他们便换了一个地位,而旁人又说老人忍心;老人忙将孩子抱到鞍鞒上,后来看见的人们却说他们残酷,于是都下来,可又有人大笑他们空着现成的驴子却不骑。
于是老人对小孩叹息道,我们只剩下一个办法了,是我们俩抬着驴子走。
无论读,无论做,倘若旁征博引,结果是往往会弄到抬驴子走的。
我并非要大家不看书评,不过说看过之后,要看看本书,自己思索,自己做主,倘只看书,便成书橱。
听说英国的萧伯纳有过这样的话,世间最不行的是读书者。
因为他们只能看别人的思想、艺术,不用自己思索。
这也就是叔本华之所谓脑子里给别人跑马。
较好的是思索者,更好的是观察者,因为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14.作者怎样教导青年读书?指出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 ) (2分)A.提倡职业读书 B.课内课外的书都要读C.读书要自己思索,自己做主 D.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15.第一段“这样的读书”是指哪一种读书?( ) (2分)A.嗜好的读书B.职业的读书C.为兴味的读书D.A和B16.分析第二段中讲“抬驴子”的故事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 (2分)A.例证法B.理证法C.喻证法D.对比法17、理解第3段“世间最不行的是读书者”一句的含义,指出回答不确切的一项( ) (2分)A.只是看书,变成书橱B.不会自己思索,自己做主C.不会读世间这一部活书D.世间所有读书者18.分析第3段运用萧伯纳和叔本华的话在表述中的作用() (2分)A.作为作者的观点B.作为文章的论点C.作为事实论据D.作为理论论据(二)高贵的施舍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
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
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头。
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母亲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
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
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惟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
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几绺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面和脖子擦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
乞丐只手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
”对母亲深深地鞠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
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他20元钱。
我不解地问母亲:“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
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母亲说:“这堆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
”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
”母亲摸摸我的头说:“对乞丐来说,搬砖和不搬砖可就大不相同了。
”此后还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后地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
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电视上那些大老板一模一样。
美中不足的是,这个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老板用一只独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如果没有你,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今天我才能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
”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市人,过好日子。
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为什么?”。
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房子了。
”母亲笑一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吧。
”19.“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两下。
”这里描写独臂乞丐的眼神外貌有什么作用?(2分)20.“对乞丐来,搬砖和不搬砖可就大不相同了。
”想一想,母亲这样说是为什么?(2分)21.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们的照顾。
”“为什么?”请你替文中这位母亲来回答独臂董事长。
(不超过15个字)(2分)22.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故意只用一只手搬”以及那句“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的反问给独臂乞丐心灵的震动是巨大的。
B.描写独臂乞丐“气喘如牛”、“乱发贴额”的情形表现出对乞丐一种深切的同情和怜悯。
C.文中写后来一些乞丐把那堆砖屋前屋后搬来搬去,这是很重要的交代,表明母亲要乞丐搬砖的用心良苦。
D.文章惜墨如金,省去了独臂乞丐搬砖之后如何奋斗创业的经历叙述,这显示了作者剪裁构思的高超技巧。
E.母亲对乞丐的怜悯是深沉的,如深知不通过劳动付酬而直接施舍乞丐的做法会更加刺伤乞丐的自尊。
(三)朴(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鲁不是我要来的。
朴谁指使你来的?鲁(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朴(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愤怨)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
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朴你可以冷静点。
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鲁哭?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
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朴从前的恩怨, 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鲁那是因为周大少爷一帆风顺,现在也是社会上的好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