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益胃生津汤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分析

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分析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临床上,采用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益胃汤是一种中药复方,具有养胃、调和胃气、消食化积、止吐等功效。
本研究探讨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
研究对象和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64例患者,均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
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
治疗组给予益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常规西药治疗。
治疗周期均为4周。
治疗前后采集受试者血清胃泌素、血清胃酸浓度、受试者胃部超声等指标进行检测,同时观察受试者症状、体征、不良反应等变化。
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胃泌素、血清胃酸浓度明显下降,胃部超声显示胃黏膜下脱落、胃壁厚度减薄等症状有所改善。
对照组治疗后,血清胃泌素、血清胃酸浓度明显下降,但胃部超声未见症状改善。
两组患者症状、体征、不良反应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有效降低胃泌素、胃酸浓度,改善胃部超声显示的症状,对于改善患者胃部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慢性萎缩性胃炎应用益胃汤治疗的疗效分析

新疆中医药.Xin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0年第38卷第6期2020Vol.38No.610慢性萎缩性胃炎应用益胃汤治疗的疗效分析刘长云(天津市静海区中医医院中医内科,天津301600)摘要:目的分析在实施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治疗过程中益胃汤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本研究随机在2019年3月~ 2020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CAG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44例作为实验对象,根据排列序号奇偶数分组法实现患者的分组,共分为I组与II组,其中II组有患者72例,其接受治疗的方法为常规西医治疗,1组有患者72例,其接受治疗的方法为常规西医+益胃汤治疗。
结果统计I组与II组患者临床疗效后可知,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I组与II组临床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P<0.05),其中I组患者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II组患者(P<0.05);I组与II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o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可知,I组患者显著低于II组患者(P<0.05)。
结论在为CAG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胃汤不仅仅提高了证候疗效、内镜疗效和病理组织学疗效,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同时也减少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益胃汤;临床症状评分;不良反应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胃炎类型,同时也是消化系统疾病的一种,这一疾病具有治疗时间长、容易出现复发情况等特点。
有相关调查治疗的数据显示,此病的主要发病年龄为50岁以上,且其发病概率会随着年龄增加,男女性发病率并无显著的差异叭CAG这一疾病的主要特征为胃黏膜的退行性病变,如果不能给予患者及时、高效的治疗还可能会导致癌变情况的出现,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均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叫在为CAG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传统的治疗方法就是医药治疗,其运用可以达到消灭幽门螺杆菌和部分逆转萎缩的目的,但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多,容易出现复发,总体效果并不理想,需要对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探析[3]。
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分析

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常见的胃部疾病,其特点是胃部黏膜的不同程度的萎缩和化生,伴随着炎症。
益胃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具有温中益气、健脾胃、行气利湿等功效,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慢性胃炎的治疗。
本文旨在探讨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其机制。
一、益胃汤的成分和作用机制益胃汤是由人参、茯苓、炙甘草、白术、陈皮、半夏、生姜、枳实等入药的中药复方。
其中人参和炙甘草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可提高胃肠道免疫功能和粘膜屏障功能;茯苓可以利湿健脾,改善胃肠功能;白术和陈皮可以健脾益气,行气化湿,使脾胃运转正常;半夏有化痰导滞,防治食滞的作用;生姜可以温胃散寒,促进胃肠蠕动;枳实可以行气消食,防止胃肠胀气。
综合而言,益胃汤具有补气健脾、消食化湿的作用。
1.临床疗效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研究对益胃汤进行了加减治疗。
例如,王用疆等人在随机对照试验中,选取4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采用益胃汤加减治疗,西药组采用克拉霉素和奥美拉唑治疗,疗程为4周。
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0.48%,而西药组的总有效率为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这表明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显著,尤其是对于改善胃黏膜萎缩和恢复胃功能具有一定的优势。
2.实验研究实验室研究也发现,益胃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例如,赵晓鸣等人用大鼠模拟慢性萎缩性胃炎,制备龙虎地黄丸、益胃汤丸、对照组(生理盐水)等,检测胃黏膜炎症程度、白细胞加性反应、免疫球蛋白(G、A、M)含量等指标,结果显示,益胃汤丸各项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且与龙虎地黄丸组无显著差异。
这说明益胃汤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并能促进免疫机能的恢复。
1.改善胃黏膜萎缩和细胞凋亡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本质是胃黏膜细胞的损伤和凋亡。
益胃汤具有多种中药组成,其中人参和炙甘草能够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生长,其主要原因是这两种成分可以降低胃黏膜细胞的凋亡率,增加干细胞的分化。
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分析

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特点是慢性炎症引起的胃黏膜萎缩、肠化和不规则愈合,常伴有腹痛、恶心、呕吐、胃酸过多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贫血、便血、溃疡和胃癌等并发症。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益胃汤是一种中药复方,具有调理胃肠功能、促进消化、抑制胃酸分泌等功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良好的疗效。
本文将对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益胃汤加减方是在经典的益胃汤方剂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进行个体化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应用经典处方为:当归、白术、陈皮、枳实、甘草、苍术、生姜、炙甘草、大枣、茯苓。
患者的症状表现不同,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或减少某些药物,形成具体的益胃汤加减方。
加减方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个性化调整,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 调理胃肠功能益胃汤加减方中的当归、白术、陈皮等药物具有调理胃肠功能的功效,能够增加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功能,缓解消化不良和腹胀等症状。
2. 抑制胃酸分泌益胃汤加减方中的枳实、生姜、炙甘草等药物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能够减轻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酸过多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帮助抑制炎症的进一步发展。
3. 促进溃疡愈合益胃汤加减方中的苍术、茯苓、大枣等药物具有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能够修复受损的胃黏膜,缓解炎症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 增强免疫力益胃汤加减方中的甘草、茯苓等药物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减少复发的几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长期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胃炎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食欲、消化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体重逐渐恢复,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经过药物调理,患者的胃肠功能逐渐恢复正常,胃黏膜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降低,慢性萎缩性胃炎得到了有效控制。
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分析

临床经验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分析张巧玲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甘肃省正宁县 745300【摘 要】目的:本文分析研究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2年07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我中心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8例,按国际字母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为34例。
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乳酶生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胃汤加减治疗,连续使用3w,治疗后对比2组患者的胃黏膜病理改变、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胃黏膜病理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月、6月、12月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主要特征有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及伴有肠腺化生[1],发病后患者会有明显的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饱胀等临床表现,本文研究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成果描述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择取我中心2012年07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8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胃镜检查、X 线检查后,医生结合临床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所有患者知情此次医学研究,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排除药物过敏患者;排除严重肝功能损害和水电解质紊乱患者。
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19-43岁,平均年龄为(31.5±2.85)岁;病程为0.8-2.5年,平均病程为(1.65±0.25)年。
观察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20-46岁,平均年龄为(33.5±3.52)岁;病程为0.5-3年,平均病程(1.75±0.58)年。
益胃生津汤联合参苓健脾胃颗粒辅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果、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及治疗后3个月复发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
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胃生
津汤联合参苓健脾胃颗粒辅治慢性萎缩性胃炎能增强疗效,缓解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复发。
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用其他影响疗效的药物。 4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以医院 自编量表实施评价,按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嗳气、胀 满等症状严重程度,分为重度、中度、轻度、无4级,分别 计3、2、1、0分。治疗后随访3个月,比较复发率。
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两组均给予西药治疗。兰索拉唑(湖南华纳大药厂有 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414)15mg,口服,1日2次;莫 沙必利(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17) 5mg,口服,日3次;克拉霉素(上海雅培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33044)250mg,口服,日2次。连续治疗2个 月。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益胃生津汤;参苓健脾胃颗粒
益胃生津汤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制, 患者每次服用药物的剂量为 2 0 mg , 每天服用两次 。 观察组 在对 照组 的基 础上采用益 胃生津汤进行治疗 ,具体 药 方为 : 吴茱萸 2 g , 炙甘草 5 g , 黄连 6 g , 半夏 l O g , 枳壳 l O g , 乌梅 1 0 g , 当归 1 5 g , 麦冬 1 5 g , 白术 1 5 g , 莱菔子 2 0 g , 白芍 2 0 g , 蒲公英 3 0 g , 黄芪 3 O g , 丹参 3 0 g , 以上药 物采用水 煎服 , 每天服用 一剂 。
3 讨 论 1 . 2治疗方法 临床上 , 慢性萎缩性 胃炎属于一种 十分常见的疾病 , 主要表 对 照组采用 常规 西医进行治疗 , 具体为 : 医护人员嘱咐患者 现 出广泛性或者 局限性的 胃黏膜 固有腺萎 缩现象 。该 病发病 戒除烟酒 , 确保饮食 的规律 , 不 吃咸辣食物 。给予 口服多潘立酮 具 有较长病程 , 在治疗上具有一定难 度 , 通 常情况下 片, 将 胃动力增加 , 患者每 次服用药物 的剂量 为 2 0 m g , 每天服用 较为缓慢 , 具有较 大可能性发生 三次 ; 给予 口服维霉素 片 , 将黏膜 营养增加 , 患者每次服 用药物 会伴有不典 型增 生或 者肠上皮化生现象 , 。现阶段 , 临床 上主要采 用西 医对其进行 治疗 , 治疗方案 的剂量为 l g , 每天服用三次 ; 给予 1 : 3 服法莫替丁 , 对 胃酸进行抑 癌变
中图分类号 : R 2 5 9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7) 0 6 — 0 1 3 8 — 0 2
表 1 两 组 疗效 对 比【 n 【 %) ]
研 究显示 ,采用 中医治疗方式对慢性萎缩 性胃炎进行治疗 能够获得显 著效果 ,本研究对我 院 2 0 1 4年 6月一 2 0 1 5年 1 2月 收治的 6 8 例慢性萎 缩性 胃炎病 例进行研究 , 获得 了一些 体会 , 现将其 总结 如下 。
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分析

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分析胃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病,其病理特征为胃黏膜局部或全面性萎缩和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严重者可引发胃癌等恶性肿瘤。
益胃汤是一种中药复方,以生黄芪、白术、茯苓、枳实、甘草、陈皮、半夏等为主要成分,具有健脾益胃、理气止痛、消炎退热等功效。
本文通过临床观察分析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
研究对象和方法选取64例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
治疗组采用益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
治疗过程为4周,其中治疗组每日口服100ml益胃汤,对照组每日口服枸橼酸铋钾口服溶液,每次10毫升。
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胃镜检查结果、胃部B超结果和免疫学指标等。
结果分析疗效评价以缓解程度、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指标。
缓解程度根据症状的改善程度进行评价,治愈率为病情完全恢复的患者占治疗组或对照组总人数的比率,总有效率为治愈和缓解患者所占比率。
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2.5%和90.62%,而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8.12%和65.62%。
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的疗效更佳,表现在以下方面:1.改善症状:治疗组的胃灼热、腹胀、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改善显著,缓解程度达到95%以上,而对照组的改善程度不到70%。
2.促进胃功能恢复:治疗组的胃镜检查结果和胃B超检查结果表现出明显的改善,胃壁的萎缩程度明显减轻,胃容量和排空时间均有所增加,腺体密度也显著提高。
3.调节免疫功能:治疗组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含量均有所下降,显示益胃汤具有一定的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则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等反应。
结论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其疗效主要表现在改善症状、促进胃功能恢复和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益胃生津汤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益胃生津汤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
方法选取自2015年5月到2017年2月到我院接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使用投色子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
给予对照组的患者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以益胃生津汤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与比较。
结果通过对相关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9.02%,而对照组为80.02%,比较后可知,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而在症状评分情况上,对照组分值明显要高于观察组,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
结论通过对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采用益胃生津汤的方式进行治疗,能缓解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的疗效,符合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理念。
【关键字】慢性萎缩性胃炎;益胃生津汤;治疗效果
在医学界,出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症十分常见,而且医学者对此病采用了益胃生津汤的方式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显著成果[1],因此本文就慢性萎缩胃炎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并对益胃生津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进行观察与比较,具体研究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5年5月到2017年2月到我院接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使用投色子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
其中,观察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38~53岁,平均年龄(41.28±4.13)岁;对照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39~51岁,平均年龄(42.32±4.01)岁。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全部患者都应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详细按照医护人员的叮嘱用药,禁止吸烟、饮酒,使用辛辣、油腻等食物。
叮嘱患者以说明书为依据进行枸橼酸莫沙必利服用,促进胃动力的提高,然后再口服适量的奥美拉唑,对形成胃酸起到了抑制的作用。
而观察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益胃生津汤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服用吳茱萸2 g,炙甘草5 g,黄连6 g,半夏10 g,枳壳10 g,当归15 g,白芍15 g,30 g蒲公英,8 g乌梅,30 g丹参,30 g黄芪等药物,用水煎服上述中所有药物,每日一剂。
以此为基础,视实际情况而定进行药物量的加减。
如果胃部反酸,可以加入乌贼骨、益智仁;如果患者腹部鼓胀,则可以适当加入木香、延胡索等。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
在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9.02%,而对照组为80.02%,比较后可知,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
在症状评分情况上,对照组分值明显要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如表2。
3 讨论
就目前而言,医学领域中患有慢性萎缩胃炎的病症比较常见,而且发病率比较高,一旦患有此病,其治疗过程缓慢,而且患病时间较长,治疗过程复杂,而且还会有其它症状出现,甚至出现癌变现象[2]。
目前,我国临床学者对此病主要应用常规的西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此方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疗效不显著。
对此,笔者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接受慢性萎缩胃炎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对照组的患者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以益胃生津汤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与比较。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9.02%,而对照组为80.02%,比较后可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在症状评分情况上,对照组分值明显要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通过对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采用益胃生津汤的方式进行治疗,能缓解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的疗效,符合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 郎轶萱,杨丽,孙远杰,等.阿拉坦五味丸联合PPI为主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J].中国临床研究,2014,27(11):213-215.
[2] 姚兰杰.Hp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合并糜烂患者72 例的临床治疗[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1):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