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学前科学课程标准的特点及启示

合集下载

美国学前教育政策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

美国学前教育政策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

美国学前教育政策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话说在我国,教育这个词可是家喻户晓,尤其是学前教育。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早期教育。

而美国的学前教育政策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美国学前教育政策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我们要明确一点,美国的学前教育政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这其中,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注重实践。

美国的学前教育政策强调实践性,鼓励教师和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

这种做法在我国也是非常适用的。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学前教育政策,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社会的联系,让家长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美国的学前教育政策强调因材施教。

在美国,学前教育机构会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

这种做法在我国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学前教育政策,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美国的学前教育政策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

在美国,学前教育机构会鼓励孩子们尝试不同的活动,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这种做法在我国也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学前教育政策,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让他们在玩耍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美国的学前教育政策还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美国,学前教育机构会为教师提供持续的专业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教育水平。

这种做法在我国也是非常有益的。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学前教育政策,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为孩子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美国的学前教育政策对我们来说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我们应该在借鉴美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学前教育发展道路,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吧!。

美国幼儿教育课程标准化运动及其启示

美国幼儿教育课程标准化运动及其启示

美国幼儿教育课程标准化运动及其启示一、美国幼儿教育课程标准化运动的由来由布什及其一批州长们构想的面向21世纪的《美国教育目标》1990年正式颁布,而相应的“美国教育目标专门小组”也于1991年成立,以督促实现目标并监督其进展情况。

在2000年之前,该专门小组于每年秋季发布年度报告,汇报本年度进展情况。

克林顿上台后,将此目标由原来的六条扩展为八条(以下简称“八条”),并通过立法写进了克林顿政府2000年目标体系里。

其中的第3.4条目标提出了关于教育标准化的“构想”,其第3条是:“到2000年,美国4年级、8年级和12年级的中、小学生在其毕业时,将在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和地理等富于挑战性的学科课程上具有扎实的能力;全美境内的每一所学校都必须保证充分开发其学生的智能,使其将来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并为其未来的深造和各种创造性的工作做好准备。

”(1993,4)第4条目标则进一步强化了第3条目标:“到2000年,美利坚合众国的学生科学和数学方面的成绩将是世界一流的。

”“八条”中,和学前教育密切相关的是第1条目标:“到2000年,所有儿童在上小学前就已经为学习做好了准备(ready to leam)。

“八条”颁布以后,在美国教育界与美国政坛却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潮流,前者积极响应,后者却强烈反对。

在教育界,除数学外的其他学科也不甘落后,在政府基金的支持下,纷纷展开了标准制定工作。

尤其是那些未被列进“八条”的学科,如视觉艺术、音乐、戏剧和舞蹈等艺术教育领域,外语、体育以及健康教育领域等,除了强烈争取其平等待遇以外,还迅速发展和制定出了“国家标准”;而另一方面,那些幸运地被“钦点”中的学科里却展开了激烈的内部竞争,有些学科甚至一下子冒出好几套“国家标准”。

这样以来,美国教育界就深感有必要首先为这些“标准”制定出一套标准,以便裁定哪套“标准”才真正符合国家标准的标准。

为此,专门成立了“美国教育标准及改进委员会”,该组织将根据“目标3目标4专门计划小组”在“教育标准综述”(1993)基础上制定的标准来为每门学科裁定一套“国家标准”。

美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美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美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启⽰美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启⽰⼀、和谐发展的学前教育⽬标学前教育⼯作者认为,学前教育机构是⼉童初次离开⽗母⽽独⽴⽣活的地⽅,学前教育机构应为⼉童提供⼀个安全的、有教育意义的、社会化的环境,使⼉童能⾃然地离开家庭,⾃信地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学习。

学前教育机构的⽬标主要包括以下⼏个⽅⾯:1、激发⼉童的好奇⼼,以⼉童个体发展的⽔平为基础,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励他们在各⽅⾯都得到发展。

2、⿎励⼉童与别⼈相互作⽤,帮助⼉童学会友好地与同伴交往,能够相信成⼈,并能对成⼈的各种要求做出反应,拥有责任感。

3、帮助⼉童理解并尊重他们⾃⼰的⽂化传统和其他⼉童的种族⽂化。

4、⿎励⼉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能够表达⾃⼰的需要,学会与⼈分享和合作。

5、发展⼉童的社会性和情感,培养⼉童的艺术技能和认知技能。

6、提⾼⼉童肢体动作的准确性、⼿眼动作的协调性,发展⼉童的独⽴精神和探索精神。

7、培养⼉童学习的技能,如前读写算的技能,但不要强迫他们去学习,使⼉童能够根据⾃⼰的成长速度来进⾏学习。

8、通过游戏丰富⼉童的知识经验,并帮助⼉童对知识经验进⾏总结、分类;增进⼉童的友谊,发展⼉童的⾃尊⼼、想象⼒和创造⼒。

⼆、开放多样的学前教育途径(⼀)丰富多彩的⼀⽇活动观察发现,在学前教育机构的⼀⽇活动中,⼉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既有⽣活活动,也有学习活动、游戏活动;既有动脑活动,也有动⼿活动、动⼝活动;既有⾃由活动,也有教师规定的活动;既有个⼈活动,也有⼩组活动、⼤组活动;既有室内活动,也有室外活动等,做到动静交替,劳逸结合,促进了⼉童⾝⼼的健康发展。

下⾯是纽约⼀托幼机构每⽇活动安排表:上午8:00⼉童⼊园/⾃选活动9:30晨间谈话(如⽇期、天⽓、故事等)10:00区⾓学习(如艺术、操作、戏剧游戏、积⽊等)10:45早点10:45早点11:00圆圈活动(如⾳乐、故事、律动)11:30室外游戏12:30午餐下午1:00⽂学和故事1:30休息3:00安静活动(如七巧板、操作、读书)3:45午点4:00圆圈活动、故事活动(如唱歌、讲故事)4:30室外游戏5-6:00⼉童离园(⼆)五彩缤纷的区⾓活动⼀⾛进班级,泾渭分明的各个活动区就会展现在眼前。

美国5岁儿童早期学习标准的内容分析及启示

美国5岁儿童早期学习标准的内容分析及启示

进入新世纪以来,制定并推广早期学习标准已经成为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近年来,随着提升早期教育质量呼声的日益高涨,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加入到制定早期学习标准的行列中来。

本文拟通过对美国各州5岁儿童早期学习标准的内容分析,概括其主要特点,以期对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制定与实施有所启示。

一、各州早期学习标准简介截至2010年5月,美国的50个州以及哥伦比亚特区均推出了各自的3~5岁儿童早期学习标准,其中有21个州还推出了0~3岁婴幼儿早期学习指南。

笔者搜集了美国各州及哥伦比亚特区教育主管部门官方网站公布的早期学习标准,运用内容分析法与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相关文件进行分析。

所谓早期学习标准,是指美国各州政府通过文件的形式对学前儿童应该知道什么以及会做什么进行界定,其目的是引导社会各界达成对学前儿童学习期望的共识,帮助教师更有目的地开展教育活动,从而提高学前儿童的学习效果。

美国各州均较重视为所有儿童提供高质量的早期教育,强调早期学习标准应当面向全体学前儿童,综合考虑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

早期学习标准的文本通常含有四个层次的内容,即领域、子领域、子领域下的标准条款以及每条标准条款下的行为指标。

部分州将子领域下的标准条款和每条标准条款下的行为指标合二为一。

二、早期学习标准的内容分析对各州早期学习标准的归纳整理发现,各州的早期学习标准主要参考2000年美国开端计划项目署推出的《儿童发展结果框架》,将儿童的早期学习内容分为身体发展与健康、语言、数学、社会与情感、艺术、科学、社会学习以及学习品质等八个领域①,并界定了每一个领域儿童应达到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表现。

本文选取其中几个有代表性的州,对5岁儿童的早期学习标准加以分析。

1.身体发展与健康领域有49个州的早期学习标准明确规定了身体发展与健康领域的标准。

通常,该领域是出现在各州标准文件中的第一个领域。

该领域大致包括大肌肉运动、小肌肉运动、身体健康以及安全四个子领域。

美国高端课程学前儿童评价对我国幼儿发展评价的启示

美国高端课程学前儿童评价对我国幼儿发展评价的启示

美国高端课程学前儿童评价对我国幼儿发展评价的启示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教育的不断推进,各国之间的教育交流日益加深。

美国作为世界教育大国,其高端课程学前儿童评价体系为我国幼儿发展评价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本文旨在探讨美国高端课程学前儿童评价的理论基础、核心理念、实践应用及其对我国幼儿发展评价的借鉴意义。

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两国幼儿发展评价体系的异同,揭示我国幼儿发展评价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本文期望通过深入研究美国高端课程学前儿童评价,为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美国高端课程学前儿童评价的特点与优势美国高端课程的学前儿童评价,作为教育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特点与显著的优势。

个性化与全面性相结合:美国高端课程学前儿童评价强调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和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化的评价策略。

同时,评价内容全面,涵盖认知、情感、社会、语言、身体等多个领域,确保儿童全面发展的评价。

动态性与连续性:评价不仅关注儿童当前的发展水平,还注重其发展的动态性和连续性,为教育者和家长提供儿童成长轨迹的完整视角。

多元性与包容性:评价方式多样,包括观察、作品展示、口头交流等多种形式,以适应不同文化背景和学习风格的儿童。

评价还注重包容性,尊重儿童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避免“一刀切”的评价标准。

指导教育实践:学前儿童评价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帮助教育者了解儿童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从而制定更加符合儿童发展的教育计划。

促进家园合作:评价结果能够及时向家长反馈,增强家园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提升教育质量:通过科学、全面的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儿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改进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提供依据,从而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美国高端课程学前儿童评价的特点与优势为我国幼儿发展评价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我们应该在评价中注重个性化、全面性和动态性,同时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以促进我国幼儿教育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美国学前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学前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学前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嘿,伙计们!今天我们来谈谈美国的学前教育,看看它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美国学前教育的基本情况。

在美国,学前教育是指从孩子出生到满五岁之间的教育。

这个阶段的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社交能力和学习兴趣。

美国的学前教育分为两类: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

公立学校的学前教育通常由政府资助,而私立学校的学前教育则需要家长支付学费。

那么,美国的学前教育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

1. 重视早期教育美国的学前教育非常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

他们认为,孩子的大脑在五岁之前发育得最快,所以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这种观念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启发性的。

我们应该认识到,孩子的早期教育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也要重视起孩子的早期教育。

2. 注重个性化教育美国的学前教育非常注重个性化教育。

他们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来制定教育计划。

这种观念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有启发性的。

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3. 融入游戏和生活美国的学前教育非常注重将游戏和生活融入到教育中。

他们认为,孩子在游戏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所以要创造一个充满游戏的环境。

他们也强调要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比如让他们参与家务劳动,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

这种观念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有启发性的。

我们应该认识到,游戏和生活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两者,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4. 重视家庭教育美国的学前教育非常重视家庭教育。

他们认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所以,他们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与学校共同培养孩子。

这种观念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有启发性的。

我们应该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要重视家庭教育,与学校共同培养孩子。

美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实施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_刘静

美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实施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_刘静

青年文学家·教育论丛摘要:本文通过回顾美国学前教育的政策,并对当今奥巴马政府实施的学前教育政策进行分析,总结出美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实施特点,对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定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美国;教育政策;幼儿教育[中图分类号]:G619.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129-01一、美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颁布了第一个学前教育法案¾《朗哈姆法案》(Lanham Act),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拨专款资助与战争有关的工厂,设立学前教育机构。

”战后,美国政府在1956年颁布了《社会安全法案》,法案涉及到为职业妇女提供托儿服务的计划。

1958年,美国政府通过著名的《国防教育法》,该法案认为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对学前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965年,美国政府通过了《经济机会法案》,这一法案的目的是帮助贫穷学前儿童接受早期保育。

整个20世纪后半叶,美国学前教育研究的逐渐深入,教育民主化的要求的日渐迫切。

涉及学前教育的法律和政策也不断出台,而且针对性日渐明显。

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联邦政府主要颁布了《先行计划法》(Head Start Act)、《儿童保育与发展固定拨款法》(Childcare and Development Block Grant Bill)、《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Goals2000:Edueate America Act)、《幼儿教育五年计划(1998)》(President Clinton 5initiative for childcare)、《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2001)》(No Child Left Behind)等法案。

这些教育政策的特点是:以完备的立法为政策保障;以科学的研究结论为政策依据;以充足的经费投入为政策支持;以教育公平为政策的价值取向,大大推动了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美国加州学前科学课程标准的特点及启示

美国加州学前科学课程标准的特点及启示

( 一) 基本理念与 内容结构 学 前 科 学 教 育 可 以 利 用 幼 儿 的 好 奇 心 和 求知 欲 对 他 们 日 常 生 活 当 中
的事 物 展 开 积 极 的 探 索 、 发 现 和 实 验 。 幼 儿 的玩 耍 和探 索 与科 学 家 的 科 学 探究过程有共同的特点 , 幼儿通过对周 围事物 的探究和 实验 , 学会 提 出问 题, 弄 明白观察的对象, 从 而构建他们 对周 围世界 的完整认识 。在 学前教 育阶段开设科学课 程, 既可 以让幼儿掌 握最基本 的科学探 究技能 , 例 如观 察和描述 、 比较和分 类、 实验记 录, 并学会 使用相 关科学术 语 , 还 可以让幼 儿们体验发现的喜悦, 并企 图学会解决问题 , 提高学 习的源 动力 , 使他们成 为一 个 自信 的 学 习 者 。 加州学前科学课程标准详细描述了 3~ 5岁年龄阶段 的幼儿 所表现 出 来 的典 型 科 学 学 习 特征 以及 被 期 望 应 该 掌 握 的科 学 知识 和 基 本 技 能 , 但 幼 教老 师应把该课程标准仅仅作为教学参考依据 , 更应 多地 关注幼儿的不 同 文化 、 家庭背景等特 征的差异性。 学前科学课 程的 目标之一 , 是学会科学探究 , 它既是科学 技能 , 也是科 学 的语 言 。 学 会 交 流是 科 学 探 究 活 动 中 的 重 要 角 色 ; 目标 之 二 , 是 掌 握 一 定 的科学知识 , 它是 学前科 学教育的主要 学 习内容, 学前教 育 中的科 学知 识 内容主要包括物理科学 、 生命科学 以及地球科学 的早期概念知识 。 ( 二) 具体 内容 结 构 1 科 学 探 究 幼 儿 在 科 学 教 育 中构 建 和 理 解科 学 知 识 , 必须通过在科学探 究过程 中 的积 极 参 与 才 能 获得 。科 学 探 究 下 的课 程 分 目标 包 括 : 观 察与调 查研究 、 记录与交流两方面。在加 州学 前科学课程 标准 中说 明 了在 幼儿在科 学探 究过程中应掌握的基本技能有 : 观察和描述 、 使用科学 工具 、 测 量、 分类 、 比 较和对比 、 预测和检验 、 举例和下结论 、 记录和证 明、 交流等。 2 . 物 理 科学 幼 儿 在 学 前 物理 科 学 中的 探 究 内 容 , 主 要 是 他 们 对 每 天 日 常 生 活 环 境 中的非生命物体 和材料 以及物理变化 现象 的积 极探索。 幼儿要学 习的物 理科学知识包括非生命物体 和材料的特征 和性能 以及非 生命物体 和材料 参考文献: 的变化等两个方面。 [ 1 ] 张颖之. 美国科学教 育改革 的前 沿 图景 l J ] . 比较 教育 研究, 2 0 1 2 , ( 0 3 ) : 7 2— 7 6 . 3 . 生 命 科 学 幼儿在 日常的生活环境 中有更多的机会可 以接触到生命 物体 , 学前生 [ 2 ] C a l i f o ni r a P r e s c h o o l L e a r n i n g F o u n d a t i o n s , V o l u n r 3 [ E B / O L] . 2 0 1 2 . 命科学内容可以大大满足幼儿对 自然世界的好奇心 , 并有 助于 幼儿构建其 [ 3 ] C a l i f o mi a P r e s c h o o l C u r r i c u l u m F r a me w o r k , V o l u m 3[ E B / O L] . 2 0 1 3 . 相关的生命科学知识 。生命科 学内容 的课 程 目标 是为幼儿提 供更 多的机 [ 4 ] 李季湄 , 冯晓霞. 《 3—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 南》解读[ M] . 人民教 会 可 以更 近 距 离 的 观察 生 物 , 包括人类在 内, 鼓 励 幼 儿 们 提 出 问题 、 探 索 和 育 出版 社 , 2 0 1 3 , 3 . 课 题 项 目: 陕西 省 教 育 科 学 十 二 五 规 划 课 题 “ 中 英 美 三 国 学 前 教 育 课 调查生命物体的特征、 行 为、 习惯和需 要。幼儿要 学习 的生命科学 内容包 程 标 准 比 较 研 究”( 课题编号: S G H1 3 3 4 0 ) 的研究成果之一。 括生命物体的特征和性能 以及生命物体 的变化等 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加州学前科学课程标准的特点及启示
对美国加州学前科学教育的背景及学前教育的基本政策做以简要分析,主要对加州学前科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特点做以详细评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学前科学课程标准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我国的学前科学教育带来借鉴启示作用。

美国加州学前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科学教育,美国认为“数学和科学教育是美国取得未来竞争力的关键”。

幼儿期是科学教育发展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因此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非常有必要。

从2012年到2013年,加州教育部门相继颁布了《加州3~5岁学前科学课程标准》以及《加州3~5岁学前科学课程框架》,本文通过评析美国加州学前科学课程标准的内容特点,以期对我国学前科学教育的发展可以带来借鉴和启示作用。

一、美国加州学前科学教育的基本状况
美国加州的公立幼儿园(preschool)招收3岁以上的幼儿,学习期限是2年。

这一学习阶段通常都是非义务教育,此阶段的学习目的是使幼儿具备初步的学习和行为能力,为学前大班(kindgarten)的学习做好准备。

幼儿只要满5岁就可以进入学前大班进行学习,学习期限是1年,从学前大班开始属于免费义务教育。

学前大班的主要目的是为上小学做好充分准备,养成会听老师指令的习惯。

6岁之后进入小学。

二、美国加州学前(3~5岁幼儿)科学课程标准内容结构
(一)基本理念与内容结构
学前科学教育可以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他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事物展开积极的探索、发现和实验。

幼儿的玩耍和探索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过程有共同的特点,幼儿通过对周围事物的探究和实验,学会提出问题,弄明白观察的对象,从而构建他们对周围世界的完整认识。

在学前教育阶段开设科学课程,既可以让幼儿掌握最基本的科学探究技能,例如观察和描述、比较和分类、实验记录,并学会使用相关科学术语,还可以让幼儿们体验发现的喜悦,并企图学会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的源动力,使他们成为一个自信的学习者。

加州学前科学课程标准详细描述了3~5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科学学习特征以及被期望应该掌握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幼教老师应把该课程标准仅仅作为教学参考依据,更应多地关注幼儿的不同文化、家庭背景等特征的差异性。

学前科学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学会科学探究,它既是科学技能,也是科学的语言。

学会交流是科学探究活动中的重要角色;目标之二,是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它是学前科学教育的主要学习内容,学前教育中的科学知识内容主要包括物
理科学、生命科学以及地球科学的早期概念知识。

(二)具体内容结构
1.科学探究
幼儿在科学教育中构建和理解科学知识,必须通过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积极参与才能获得。

科学探究下的课程分目标包括:观察与调查研究、记录与交流两方面。

在加州学前科学课程标准中说明了在幼儿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应掌握的基本技能有:观察和描述、使用科学工具、测量、分类、比较和对比、预测和检验、举例和下结论、记录和证明、交流等。

2.物理科学
幼儿在学前物理科学中的探究内容,主要是他们对每天日常生活环境中的非生命物体和材料以及物理变化现象的积极探索。

幼儿要学习的物理科学知识包括非生命物体和材料的特征和性能以及非生命物体和材料的变化等两个方面。

3.生命科学
幼儿在日常的生活环境中有更多的机会可以接触到生命物体,学前生命科学内容可以大大满足幼儿对自然世界的好奇心,并有助于幼儿构建其相关的生命科学知识。

生命科学内容的课程目标是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机会可以更近距离的观察生物,包括人类在内,鼓励幼儿们提出问题、探索和调查生命物体的特征、行为、习惯和需要。

幼儿要学习的生命科学内容包括生命物体的特征和性能以及生命物体的变化等内容。

4.地球科学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地球上的事物发生相互联系并且直接接触,这为幼儿提供了更多学习地球科学的知识背景。

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记录、追踪地球上的事物以及天气的变化,可以增加幼儿对大自然的亲近感,并提升他们对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幼儿要学习的地球科学内容包括探索地球上物质的特征和性能以及地球上发生的变化等内容。

三、启示
(一)课程标准内容分类更详细、科学、全面,涉及面更广
纵观加州学前科学课程标准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即科学探究(或调查研究与实验)、物理科学、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

参考我国2012年10月新颁布的《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其中科学课程部分有两方面的内容即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

科学探究部分主要有三个分目标,即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如探究动植物、物体和材料、天气季
节变化以及保护环境等。

我国的指南与加州学前科学课程标准相比,尽管许多内容都涉及到了,但加州的内容标准分类更加详细、科学、全面,学习内容范围更加广泛。

另外,加州学前教育课程标准中是将数学课程标准单独列出,可见其把学前数学教育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上。

(二)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该课程标准时,可操作性更强,教学案例更加具体
在加州学前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内容部分,对于四岁幼儿应达到的目标要求是:展示出好奇心并能够对他们周围环境中的事物提出简单的问题。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该课程标准列举了许多教学案例。

例如,幼儿看到一个蜗牛很惊奇,并问:它们为什么会躲在里面?他们什么时候出来呢?对于五岁幼儿应达到的目标要求是:展示出好奇心并显示出逐渐进步的对他们周围环境中事物提问题的能力。

列举的教学案例如下:在操场上,幼儿向天上看了以后,问老师:我怎么才能在白天看到月亮呢?在课程标准中对于每一个应达到的目标要求,该课程标准都会列出若干教学案例,以帮助教师理解这一教学要求的具体含义,可操作性更强。

而参考我国《3~6岁幼儿学习发展指南》,我国也列出了3~6岁幼儿应达到的目标要求,但教师对该目标要求的把握还是不够具体。

(三)科学课程促进幼儿语言能力以及其他学科能力的发展
在加州科学课程标准中重点强调的就是在科学课程中语言的角色,幼儿需要经常借助语言表达能力来描述观察到的事物,并与同伴分享发现所得以及解释观点。

因此,幼儿的早期科学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社交和口语能力,同时也可以丰富幼儿的词汇,对幼儿的终身学习都是十分必要的。

并且科学探究实验也为幼儿提供锻炼数学技能的机会,如经常用到的数学方法:比较、分类、测量等都为科学探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我国《3~6岁幼儿学习发展指南》,科学课程对培养幼儿语言读写及表达能力的提高和促进作用这一教育理念并无涉及。

因此,美国加州学前科学课程标准可以为我国在此方面带来借鉴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颖之.美国科学教育改革的前沿图景\[J\].比较教育研究,2012,(03):72-76.
\[2\]California Preschool Learning Foundations,V olum3\[EB/OL\].2012.
\[3\]CaliforniaPreschoolCurriculumFramework,V olum3\[EB/OL\].2013.
\[4\]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课题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英美三国学前教育课程标准比较研究”(课题编号:SGH13340)的研究成果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