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国文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大学国文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国文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国文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呐喊》C. 《西游记》D. 《水浒传》答案:B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答案:C3.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描述的是哪位历史人物?A. 杨贵妃B. 王昭君C. 西施D. 貂蝉答案:A4. 下列哪部作品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A. 《三国演义》B. 《红楼梦》C. 《西游记》D. 《水浒传》答案:B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诗出自哪部作品?A. 《春夜喜雨》B. 《春晓》C. 《春望》D. 《春日》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 《论语》是记录______言行的书。

答案:孔子3.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别号是______。

答案:怡红公子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______。

答案:《望岳》5.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秦观的______。

答案:《鹊桥仙》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诗经》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答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共305篇。

其内容丰富,包括了劳动、爱情、战争、政治等多方面的内容,语言朴实自然,形式多样,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2. 请简述《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及其贡献。

答案: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他的主要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全书共130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 描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聪明、机智、才华横溢,但同时也多愁善感、敏感多疑。

大学国文考试例题和答案

大学国文考试例题和答案

大学国文考试例题和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子夜》D. 《呐喊》答案:C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王勃D. 白居易答案:C3.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出自哪部经典?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春秋》答案:A4.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之涣B. 孟浩然C. 杜甫D. 李白答案:B6.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位诗人的《静夜思》?A. 王维B. 李商隐C. 李白D. 杜甫答案:C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苏轼B. 辛弃疾C. 杜甫D. 王安石答案:C8.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哪位词人的《虞美人》?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答案:C9.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答案:A10.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哪位诗人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A. 王维B. 杜甫C. 白居易D. 李白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__,其原名为________。

答案:曹雪芹;石头记12.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出自李白的________。

答案:《将进酒》13.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________的诗句。

答案:陶渊明14.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________的《望月怀远》。

答案:张九龄15.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________的名句。

答案:李商隐16.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________的《己亥杂诗》。

大一大学国文知识点笔记

大一大学国文知识点笔记

大一大学国文知识点笔记国文是大一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通过学习国文,我们可以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力。

下面是一些大一国文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笔记。

一、古代文学1.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文学作品集,包含了305篇不同体裁的诗歌。

其中,《国风》表达各国风情,《周南》描写爱情,《离骚》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思考等。

2. 《楚辞》:是屈原、宋玉等人的代表作品,描绘了楚国的风土人情和作者的个人感慨。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离骚》,语言优美,含义深远。

3.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司马迁。

它详细记录了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包括了帝王纪、列传等多个部分。

二、文言文阅读1. 阅读方法:文言文读与通俗文的阅读方法不同,需要注意理解古代文化背景和句式结构。

可以通过注释、解析词义和参考翻译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作者作品:大一国文课程通常会学习到一些重要的文言文作家和代表作品,如鲁迅的《狂人日记》,曹雪芹的《红楼梦》等,了解他们的作品有助于提升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现代文学1. 鲁迅: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先驱,他的作品揭示了社会的丑陋现实,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

学习鲁迅的作品可以拓宽对社会问题的认识。

2.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曹雪芹创作。

通过描写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爱情悲剧以及社会阶级之间的冲突,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衰落和人性的复杂。

四、修辞手法1. 比喻: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来加强表达的效果,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2. 对偶:将相对的事物进行对比,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使文章更具艺术感和美感。

3. 排比:通过连续使用相同句式的短语或句子,强调某种感情或思想,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五、写作技巧1. 主题:写作时要明确文章的主题,围绕主题进行论述,使文章具有一定的结构和逻辑。

2. 条理清晰:文章的段落要分明,逻辑清晰,每一段都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

3. 语言表达:要注意用词准确、精炼,句子通顺,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大学国文考试题和答案

大学国文考试题和答案

大学国文考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绯红(fēi)蹊跷(qiāo)恣意(zì)桎梏(gù)B. 踯躅(zhí)叱咤(chà)蹉跎(cuō)踌躇(chú)C. 饕餮(tāo)囹圄(yǔ)缱绻(quǎn)旖旎(yǐ)D. 缱绻(qiǎn)囹圄(líng)旖旎(ní)饕餮(táo)答案:C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总是这样,遇到问题就推诿扯皮,不肯承担责任。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精神矍铄,步伐矫健,真是老当益壮。

C. 他这个人总是喜欢夸夸其谈,不务实际,真是令人不齿。

D. 他虽然年轻,但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缺乏果断。

答案:B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

B. 他虽然年轻,但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缺乏果断。

C.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我的导师。

D.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精神矍铄,步伐矫健,真是老当益壮。

答案:D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他总是这样,遇到问题就推诿扯皮,不肯承担责任。

(推诿:推卸责任)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精神矍铄,步伐矫健,真是老当益壮。

(老当益壮:年纪越大,越有精神)C. 他这个人总是喜欢夸夸其谈,不务实际,真是令人不齿。

(夸夸其谈:说话夸大其词)D. 他虽然年轻,但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缺乏果断。

(瞻前顾后:考虑问题周到)答案:A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总是这样,遇到问题就推诿扯皮,不肯承担责任。

(推诿:推卸责任)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精神矍铄,步伐矫健,真是老当益壮。

(老当益壮:年纪越大,越有精神)C. 他这个人总是喜欢夸夸其谈,不务实际,真是令人不齿。

(夸夸其谈:说话夸大其词)D. 他虽然年轻,但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缺乏果断。

国文知识点总结大全

国文知识点总结大全

国文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字词语法1、汉字的基本知识:笔画、偏旁、部首、习惯用字、异体字等;2、词语的搭配和辨析:近义词、反义词、词义辨析等;3、词语的构词法:词的构词法、词法变化规律,如前缀、后缀、重构、借词、合成、派生等;4、句子的建立和结构:句子的成分、语序、主谓一致、名词的数与格、代词、数词、连词等。

二、阅读技能1、理解词语的意义:通过词语的词义、词性、用法、搭配、辨析、引申的意义等;2、理解句子的构成:理解句子结构、标点符号的使用、从句关系等;3、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根据标题、题目预测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结构、段落小结等;4、理解文章的主题:揣摩作品的主题思想,理解作者的意图和写作手法;5、理解篇章结构:理解文章的结构,了解段落、话题句、承上启下、承转合、指代、照应等;6、理解语篇的风格:把握文章的语气、节奏、韵律等。

三、写作技能1、理解写作要求:如写作目的、读者对象、写作格式等;2、构思写作内容:确定写作主题、提纲;3、组织写作材料:从多个方面搜集材料、选择写作内容;4、选择写作方式:叙事、描写、说明、议论等;5、运用写作技巧:修辞、句式、表达方式等;6、审定作文:检查作文是否符合要求。

四、修辞格与修辞方法1.比喻格:通过明显的象征性状词,将A点类事物冠名为B点事物,使读者能够通过异类所共具之特质,看出共通的涵义。

2.比兴格:将草木鱼虫之类的事物与人的品质及人事事物的相似点互相比照,以便突出事物特质。

3.夸张格:夸大事物的性态功能和地方或夸大实验中结果的各种风貌绝奇景,以造成画面效果。

4.反复格:使思绪得固化而稳当,令人不易忽略一切作品的功能。

5.排比格:将纷繁重复体例间的各个成分互相一比,来突出各成分之外的倒装成份,让读者高度决堤判断,捉摸名人之风力。

6.对仗格:要求同一节有诗文作品中相似的重要点型句子,能依遵相同的韵律和意义关系。

五、古代文学作品1、古代文学作品的种类:古文小说、古文诗、诗词歌赋、史书、杂文等;2、古代文学作品的代表作品:《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论语》、《道德经》、《楚辞》、《唐诗三百首》、《史记》、《资治通鉴》等;3、古代文学作品的作者及其作品。

大一大学国文知识点

大一大学国文知识点

大一大学国文知识点国文,是指中国的语文或汉语文学,是中文学科的一部分,包括古代的文学作品和相关的语言知识。

作为大一大学生,学习国文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

下面将介绍一些大学国文的重要知识点。

第一,古代文学的流派和代表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可以分为史书、哲学经典、诗词和散文四大类别。

其中,史书是记载历史的著作,如《史记》和《资治通鉴》;哲学经典则包括《论语》和《道德经》等;诗词是以诗歌和词为主要形式的文学作品,代表作有《诗经》和《红楼梦》;散文则是以散文为主要形式的文学作品,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和《魏书生》等。

第二,诗词的格律和韵脚。

古代的诗词有严格的格律和韵脚要求。

格律包括句子的字数和声调,常见的格律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和五言律诗等。

韵脚则是指每个句子最后一个字的韵母,常见的韵脚有平声、仄声和叠韵等。

了解和掌握这些格律和韵脚,有助于我们欣赏和理解古代诗词的魅力。

第三,古代散文的写作特点。

古代的散文主要以叙事为主,内容包括人物、事件和风景的描写。

古代散文的写作追求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注重语言的表达和形象的描绘。

同时,古代散文也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夸张和对偶等。

通过学习古代散文的写作特点,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和修辞能力。

第四,修辞手法的运用。

修辞是指修饰词语和语句的一种方法,使表达更具有艺术感和感染力。

古代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对偶、排比和描写等,这些手法在诗词和散文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学习和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让我们的写作更加生动和有趣。

第五,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文学史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价值观和思想体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仁爱、和谐和礼仪等,这些价值观贯穿于中国的文学作品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结起来,大一大学国文的知识点包括古代文学的流派和代表作品、诗词的格律和韵脚、古代散文的写作特点、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等。

大学国文试题与答案

大学国文试题与答案

大学国文试题与答案阿1、《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或《诗三百》,是我国__现实主义诗风的源头,“风”、“雅”、“颂”与“赋”“比”“兴”合称为《诗经》“__六义”2、“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语出《__易经______》一书.3、近体诗可分为___律诗__和__绝句___两类。

4.在先秦散文中,最高的文学艺术成就是《论语》5、___陶渊明_____是中国田园诗的开创者;___谢灵运________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

6、王维被称为“_山水田园诗人_________”7.唐代诗人白居易提出“文章为时而写,诗词为物而写”。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9.“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退而服从”中的“从”一词的意思是“追求”。

“即使我不去,子宁也不会继承这个声音”。

单词“Si”的意思是发送、通过。

“可怜的广广生门户”中的“可怜”意思是“可爱的”。

“雪皮花”中的“凹凸不平”一词的意思是“仿佛”。

“丛中的菊花在未来落泪,uu孤舟是故乡的心脏”15。

“它永远存在,有时也会结束,这种仇恨永远存在。

”。

“不辜负你身边的香米,千公顷的沙滩,九株夏天的芙蓉,三株春天的柳树”1。

《诗经》是我国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是现实主义诗歌风格的源泉。

“风”、“雅”、“宋”、“赋”、“比”、“兴”在《诗经》中统称为“六义”。

《紫金》是后世第一部描写情感心理的小说。

3.《礼记》又称《礼记》或《礼记》,与周代《礼记》相似,“礼”合称“三礼”。

4.《礼记·大学·明德》中提出的三大指导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史记》是一部中国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史,包括记录、表格、书籍、世家__。

6、白居易是唐代诗坛上_新乐府_________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

《大学国文》考试重点

《大学国文》考试重点

《大学国文》考试重点2021春季《大学国文》整理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蒹葭》中“企慕的象征”?“秋水伊人”是本事创造的独特的审美意象,作为一种企慕的象征。

它不仅换取读者相似的爱情体验,也象征了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从中让读者感触到主人公在飘渺中执着追求的人生体验。

诗中一直没有出现伊人的具体形象,这反而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不同的伊人,诗歌经过读者的再创造,产生了更多的审美情趣,也带给读者更多的美感。

当然更进一步地说这种“伊人”可能是象征着一种难以达到的人生目标,尽管你苦苦追寻,但它却总是遥不可及,这也就表现出东周时期诗人对人生意义思考的朴素观念。

《上善若水》中的无争思想?上善若水” 这四个字,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无争:处下无争最高尚的品德是像水一样。

正是因为当别物争着往高处爬的时候,它却甘居卑下的地位,甚至宁愿留在众人憎恶的地方,藏污纳垢包容一切。

水的这种“不争”的品德,正是老子体现生活准则的重要特征。

老子看重“不争”之德,主要是因为在现实社会中,到处弥漫着为私利而争嚷不休的情况,所以他以水的“利万物而不争”的品格来教育人们要效法水的“不争”精神,做到“为而不争”。

这种“不争”,并不是自我放弃,也不是逃离社会或者遁入山林。

他的“不争”观念,乃是为了消除人类争端而提出的。

老子仍然要求人们去“为”,而是所为要像水一样能够“利万物”,但是所得来的成果,却不据为己有,更不是居功自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修身・博学》《明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国文考试重点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大学国文考试范围: 1、填空 2、名词解释 3、简答题 4、分析理解题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2、第一诗歌散文集《尚书》
3、先秦“辞约义丰”是谁
4、建安风骨 87
5、曹植
6、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 93 干宝的《搜神记》
7、白居易的讽喻诗 134
8、花间词派:温庭筠,香软浓艳的词风 137
9、柳永对词的贡献慢词 176
10、元好问《遗山文集》188
11、诗界革命:黄遵宪 142 242
12、国语文风特点
13、将仲子:爱情诗
14、《洛阳伽蓝记》 95
15、杜甫诗歌特点 132
16、欧阳修:六一居士 177
17、冯延巳是南唐的 138
18、《莺莺传》:元稹 188
19、富贵词人:晏殊
20、杨万里的词被称为:诚斋体 183
21、“沧浪诗话”的观点 187
22、窦娥冤;公安体裁
23、公安派文学主张 223
24、《牡丹亭》:汤显祖 224
25、诗界革命 242
26、史记 49
27、《长恨歌》白居易 148
28、《春江花月夜》 140
29、江西诗派 176
30、南洪北孔 233
31、创作社 277
32、谴责小说 243
33、汉赋文学和代表作 58
34、唐传奇的发展阶段
35、《李娃传》为例,其艺术成就
36、欧阳修文学主张,对对北宋诗文革新的影响 177
37、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276
38、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77
39、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 185
40、对《红楼梦》宝黛爱情的看法
41、《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