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城市概况调研
武夷山发展状况

区域条件分析
红豆杉
2、武夷山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1然资源 的关键地区,是尚存的珍稀、濒危物 种的栖息地,是代表生物演化过程以 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 证。武夷山保存了世界同纬度带最完 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 生性森林生态系统。
水松
大鲵
金斑喙凤蝶
华南虎
眼镜蛇Biblioteka 2区域条件分析3、武夷山物产资源丰富,是中国江南 著名的粮区、林区、茶叶产区。全市现有耕 地30万亩,林业用地318.2万亩,珍稀树种 50余种,总蓄积木材量1157万立方米,年出 材量10万立方米;全市竹林面积58.63万亩, 年产毛竹350万根以上;全市茶叶总面积9.6 万亩,年产茶叶9万担,武夷岩茶为全国十 大名茶之一,以独具岩韵而享誉中外,茶王 “大红袍”更是世间极品。 4、水利资源方面:全市实际可开发水 资源8.3万千瓦,现开发4.3万千瓦,可开发 水资源4万千瓦。 5、矿产方面:全市已发现矿种28种, 发现矿产地95处,其中固体矿产地94处,水 产矿产地1处(矿泉水)。全市探明铀、煤、 钼及花岗岩9处,钼矿石储量170万吨,花岗 岩储量居全省首位,且品种多、品质好、放 射性低。
2
区域条件分析
3技术条件
武夷山没有独立发展的有竞争力的工业。虽然正在建设的 有仙店工业园区,但主要从事茶产业及食品,农副产品的加工 和销售。
3
发展优势
1、旅游资源丰富,独具地域特色。武夷山旅游资源丰富,境内 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国家旅游度区、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一类航空口岸等五块国家级金牌。武夷态 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东南大陆现存面积最大保留最完整的中亚热带森 林综合性多学科的生态型自然保护区,也是亚热带最有保护意义的自 然保护区。 2、交通网的建设日渐完备便捷。经过几年的建设,武夷山已成 铁路、公路、航空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武夷山机场为4C级民用机场, 已经开通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福州及香港等26条航线。横南铁 路的通,为武夷山通往上海、南京、合肥、无锡、厦门、福州、泉州 等城市开辟新的铁路运输路段。公路干线四通八达,101省道横贯南 北,大大缩短了武夷山到其他城市的时间。 3、武夷山作为福建省北上的重要枢纽,尤其独特的区位优势。
武夷山资料

大批文化名人。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与奇秀多姿的自然风光相融,孕育了武夷山古朴浓厚的民俗风情。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武夷山茶文化渊远流长,更让人怡请养性。武夷岩
条"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早在唐代就成为贡品。元代朝廷在武夷山设御茶园,专制贡茶。明末清初,武夷山首制乌龙茶,成为乌龙茶的发祥地。17世纪,武夷岩茶从澳门经爪哇输往欧洲,成为欧洲皇室贵族的尊贵饮品。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面积70平方公里。相传唐尧时代的长寿老翁彭祖菇芝饮瀑,隐于此山,生有二子,长曰「武」,次曰「夷」,二人开山挖河,疏干洪水,后人为纪念他们,就把此山称为「武夷山」。后来连闽赣边界的大山脉也统称为武夷山脉。也传,此地为古代闽越族,其首领名武夷君,此山为古越人的栖息之地而得名。 1979年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5个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 1982年武夷山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987年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与生物圈。 1992年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列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199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 1993年9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武夷山航空口岸为国家一类口岸。 1999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1999年10月被中央文明办、国家建设部、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第二批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名录》,武夷山列入「世遗」的区域总面积达999.75平方公里,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的世界遗产地,是继泰山、黄山、峨嵋山-乐山大佛之后,我国第四个列入世界双重遗产的单位,成为全世界22个双重遗产地之一。 武夷山旅游地图 武夷山地质为红色岩层陆相盆地堆积而成,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武夷山海拔在400米左右,最高峰三仰峰海拔717.7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9℃,1月平均气温8℃。 武夷山市是福建省唯一以名山命名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其境内拥有驰名中外的武夷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村古汉城遗址。是全国着名的茶区,也是中国南方重点林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市)和省级商品粮基地县(市)。 自古以来,武夷山就以奇秀甲于东南的自然风光,令古今游者折服,而武夷山底蕴丰厚、悠久的
武夷山介绍

福建武夷山介绍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市境内,在市区以南约15公里,处在武夷山脉北段的东南麓,景区面积约70平方公里。
这里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亿万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成了奇峰峭拔、秀水潆洄、碧水丹峰、风光绝胜的美景,古人说它“水有三三胜,峰有六六奇”,被誉为“奇秀甲东南”。
武夷山风景区内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及一百零八景点。
不仅全年有景,四季不同,而且阴晴风雨,其山川景色亦幻莫测,瑰丽多姿。
现全区分为武夷宫、九曲溪、桃源洞、云窝天游、一线天——虎啸岩、天心岩、水帘洞七大景区。
它兼有黄山之奇、桂林之秀、泰岱之雄、华岳之险、西湖之美。
武夷山风景的精华在九曲溪。
九曲溪源于三保山,溪水碧清,折复绕山,形成“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的九曲之胜,武夷山中最著名的一些山峰和高插于悬崖峭壁上的神秘悬棺都列在九曲溪边。
景区内还有遇林亭宋代瓷窑遗址、武夷宫等游览景点,极具人文价值。
武夷山也有众多名胜古迹,如冲佑万年宫、虹桥和架壑船棺等,还有世界罕见的动植物,是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
这里并建有武夷山自然博物馆。
武夷山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古人称:“东周孔丘,南宋朱熹,北有泰岳,南有武夷”。
南宋理学家朱熹在此居住四十多年,设帐授徒,著书立说,使这里成为我国东南文化的中心,被誉为“道南理窟”。
道家也把这里称为“第十六洞天”。
历代文人雅士在此写下的赞美诗文不下二千多篇,题镌摩崖石刻有四百多处,这些丰富的人文史迹,也为名山增添风采。
而古越人的架壑船棺、汉代的古城墟、宋代的古瓷窑遗址和元代的御茶园等,使武夷山更成为人们访古探奇,寻幽览胜之地。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东南现存面积最大、保留最为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区内峰峦林立,原始森林茂密,景色融雄浑、古朴、隽秀于一体,而且有着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被纳入联合国“人与自然”保护区。
武夷山!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面积70平方公里。
相传唐尧时代的长寿老翁彭祖菇芝饮瀑,隐于此山,生有二子,长曰「武」,次曰「夷」,二人开山挖河,疏干洪水,后人为纪念他们,就把此山称为「武夷山」。
武夷山

武夷山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南部的武夷山市,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
它是一座以巍峨挺拔、山川秀丽而闻名于世的自然山脉。
武夷山以其悠久的历史、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传承而闻名于世。
武夷山地处福建东南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山脉自北向南延伸,犹如巨龙蜿蜒盘绕,群峰连绵起伏,峰巅云雾缭绕。
玉女峰是武夷山的主峰,海拔1444米,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壮丽的景色,使得武夷山成为了众多自然爱好者和摄影师的天堂。
武夷山有着丰富的植被资源,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
在这片山林之中,分布着众多的珍稀物种,如古树、石榴等。
这里的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到处可见涓涓溪流和瀑布飞泻而下,流水叮咚,山鸟婉转。
武夷山的自然景观如画,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
除了自然景观,武夷山还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
早在3000多年前,武夷山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这里曾是古代闽越两族的交汇之地,也是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武夷山还是佛教、道教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武夷山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岩画和云雾茶而闻名。
岩画,即大裂谷壁上的画,是武夷山自然景观中的一大特色。
岩画描绘了古代的生活场景、崇拜神明的仪式等,不仅展现了古代人类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也为后人提供了艺术的宝库。
云雾茶则是武夷山的名茶,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素而闻名。
武夷山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茶叶的品质鲜美,而且山脉中雾气缭绕,给茶叶的成长过程带来了特殊的环境。
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蜂拥而至,来到武夷山寻找自然的乐趣和灵感。
他们可以徒步登山,领略大自然的壮丽和奇特;他们可以品味云雾茶,体验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们还可以参观古老的庙宇和岩画,感受历史的厚重。
武夷山的美景不仅仅是一种自然奇观,更是人们心灵得到安慰和滋养的地方。
在这里,人们可以暂时抛开尘世的喧嚣,有机会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放松身心,重拾内心的宁静。
武夷山是一座神奇的山脉,她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旅游规划学】武夷山旅游经济概况

武夷山旅游经济概况一、客源市场【摘要】:旅游客源市场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而海外客源市场则是客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积极开拓海外客源市场已经成为武夷山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分析了武夷山海外客源市场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计算武夷山旅游地理集中指数,结果表明武夷山具备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能力,将武夷山海外客源市场分为四类市场进行开发,提出了拓展海外客源市场的建议。
(一)本地市场:南平市周遭的公司或个人,以当地人有打折实惠又比较近,适合短程、短时游。
(二)国内市场:客源市场国内偏重于长三角、珠三角,市场开发北方、华中等地潜力巨大。
(三)国外市场:境外以港澳台和以新加坡、日本为主的东南亚仍然是最重要的客源市场。
而欧美、大洋州等地的国际旅游客源地市场的开发速度缓慢。
二、目的地系统(一)吸引物:1)自然遗产景观武夷风景区以“丹霞地貌”为其主要特征,其精华在于溪河与山峰之结合,主要有所谓“三三六六”之胜。
即所谓“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
三三得九,三三秀水指的是萦绕于山中的九曲溪。
六六三十六,六六奇峰指的是夹岸森列的三十六峰。
另外还有仙洞七十二,名岩九十九。
那弯曲碧绿的溪水,缠绕着众多赤色的峰岩,碧水丹山,别具一格。
多少年来,人们给这里的峰、岩、溪、涧取了许多动人的名字,赋予它们优美的神话传说,牵动了无数游人的联想和遐思。
游武夷,既可九曲泛舟观光,又可徒步登山探胜。
后者可分为两条路线:一是顺溪而行,摘取镶嵌在溪旁的“珍珠”;二是以天心岩为中心,猎取北山岩壑之奇。
触景生情,纵横浮想,游人到此将沉醉在奇美的武夷山水之中。
①九曲溪景区(白岩洞、上下水龟、并莲峰、仙掌峰、玉柱峰、大藏峰、仙钓台、玉女峰)②天游——小桃源景区(天游峰、云窝、茶洞、隐屏峰、响声岩、小桃园)③溪南景区(灵岩一线天、楼阁岩、虎啸岩)④武夷宫景区(武夷宫、大王峰、幔亭峰、换骨岩)⑤北山景区(水帘洞、鹰嘴岩、流香涧、大红袍、马头岩、三仰峰)2)文化遗产景观①摩崖石刻②朱子理学文化③架壑船棺④闽越王城⑤下梅古民居3)主题公园(无)4)活动组织(无)(二)服务:服务人员充分,服务素质跟大的旅游城市相比有待提高。
武夷山调研报告

武夷山调研报告我们游览的第一站是远近闻名的武夷山,没下火车我们就对她期待不已。
下了火车,到达武夷山已是凌晨了。
天色微明,大巴穿行在山与山之间,环绕在四周的,都是苍翠的青山,缕缕的云烟从青山深处升腾起来,仿若天上仙女遗失在人间的缎带,围绕着群山飘舞。
不知云烟深处,可有神仙的踪迹?这里的山通体都是一块巨大的石头,并且形态各异。
人们依据她的形态特征为她命名,像大王峰,玉女峰,玉柱峰,象鼻锋,鹰嘴峰,天游峰等。
大王峰膀大腰圆,威武强悍;玉女峰亭亭玉立,瘦俏细佻。
相传古代有一大王,爱上了武夷山九曲溪边的一个漂亮的妹子,他们经常来溪边幽会。
一个巫婆知道了,非常的嫉恨,就在他们中间放置了一块巨大的石头。
现在你从九曲溪漂流而下,就可以看到左岸的大王峰和右岸的玉女峰隔溪而立的情景,虽然相距不远,但有座山峰耸立在他们中间,使他们不能顾盼传情。
听划筏子的姑娘说,玉女峰代表了武夷山的美,武夷山的广告,宣传画,光碟和土特产的包装袋上都可以看到玉女峰的窈窕身姿。
我们从玉女峰脚下经过的时候,殷红的霞光映射在玉女褐红的肌肤上,使她显得更加俏丽多姿。
背后衬托她的是青翠的山脊,头顶漂浮着几朵赤红的霞云。
清澈的溪水将这些全部的倒映水中,天地相融,红光闪闪,流金铺银,碾翠镕碧。
那情景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的,若想体验那时美妙奇特的快感,只有亲自来到武夷山的九曲溪中,才能有所享受。
第一眼看见她的时候,我便惊讶于她的美了!苍郁青黛的群山,拥着一弘碧绿的水,逶逶迤迤,一曲一弯地沿着山绕过去,十分的幽远和深邃。
水是湛绿而有光泽的,光滑而细腻,象一条碧玉带,环绕在群山之间。
我们上了竹筏,顺流而下。
此时,山间的晨雾还未散尽,远处的青山依然隐在朦朦胧胧的云雾中。
两岸的河滩上,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鹅卵石,树的枝叶在风里微微地摇着。
一座座山迎面而来,岩石都是黯黝的黑红色。
武夷山是丹霞地貌,地下熔岩喷出构成大片火成岩,本为红色,故称为丹山,但是在长期的雨淋及风化中,岩石中的铁铝质经强烈氧化形成黑红色的外壳,所以外露的岩石都是黑红色的。
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

武夷⼭世界⽂化遗产武夷⼭世界⽂化遗产⼀、世界双遗产地武夷⼭概况武夷⼭市位于福建省北部,全市总⾯积2802平⽅公⾥。
武夷⼭⾃然⽣态环境得天独厚,境内有“碧⽔丹⼭”、“奇秀甲天下”的⾃然风景区和世界同⼀纬度不可多得的⾃然保护区。
武夷⼭历史悠久,有4000多年的⽂明史,是中原⽂化⼊闽的⾛廊,更是闽越⽂化的摇篮。
古越⼈特有的葬俗“架壑船棺”、“虹桥板”等古物,历经3800多年的风风⾬⾬,留存⾄今。
武夷⼭的城村汉城遗址,距今2000多年,⾯积48万平⽅⽶,是江南保存最完整和出⼟⽂物最多的汉代城市遗址。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在武夷⼭⽣活40余年,期间⼴收门徒,著书讲学,使武夷⼭⼀度成为东南⽂化学术中⼼,有“道南理窟”、“理学名邦”之雅称。
1999年,武夷⼭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批准列⼊《世界⾃然与⽂化遗产名录》。
⼆、武夷⼭历史⽂化遗存及其现状(⼀)武夷⼭及其周边地区的⽂化遗存武夷⼭所属的南平⾃古是闽地与中原交流的通道,境内⽂化遗产众多,地下地上的不可移动⽂物有⼀千多处,新⽯器时代和商周青铜时代的城址、居址、墓葬、窑址等都很有典型代表性,地⾯遗存的各类古建筑也是⾃具特⾊。
全市现有⽂化系统管理的博物馆12所,馆藏⽂物19433件;国家级⽂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物保护单位24处。
浦城县猫⼉弄⼭商代窑址和管九村周代⼟墩墓群相继获得2005年度、2006年度“中国⼗⼤考古新发现”殊荣。
全市现有国家级历史⽂化名镇1处:邵武和平镇,国家级历史⽂化名村1处:武夷⼭市下梅村;省级历史⽂化名城3座:建瓯市、邵武市、武夷⼭市,省级历史⽂化名镇有2处:武夷⼭五夫镇和延平区峡阳镇,省级历史⽂化名村有4处:浦城观前村、延平南⼭⼤垻村、武夷⼭市兴⽥村、光泽县崇仁村。
(⼆)武夷⼭及其周边地区古道、古关隘闽北是中原⽂化⼊闽的⾛廊,尤其是历史上⼏次⼤规模的北⽅遗民南迁,给闽北留下了⼀些著名的古道和古关隘,⽽其中跨越武夷⼭脉的三⼤古道尤为著名,是中原⽂化南移的主要通道,也是古闽越⼈南征北战的重要隘⼝。
武夷山自然地理概况

武夷山自然地理概况武夷山地处中国福建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7°32′36″~27°55′15″;东经117°24′12″~118°02′50″。
根据区内资源的不同特征,将全区划分为西部生物多样性、中部九曲溪生态、东部自然与文化景观以及城村闽越王城遗址等4个保护区。
核心面积63575ha,核心次面积36400ha,同时,划定了外围保护地带--缓冲区,面积27888ha。
区内年平均降雨量为1486-215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8-84%,早霜10月份,终霜3月份,无霜期253-273天,平均雾日达120天,随海拔高度增加年照日数递增率为21.3小时/百米,年降水量递增率为44-54毫米/百米。
具有气温低,降水量多,湿度大,雾日长,垂直变化显著等气候特点。
武夷山植被的概况如下:一、植物概况武夷山已知植物3728种,有中国特有属27属31种,许多如银杏等为单种属孑遗植物3728种,有28种珍稀濒危种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如鹅掌楸、银钟树、南方铁杉、观光木、紫茎等。
区内发育有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山茶科(The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和杜英科(Elaeocarpaceae)树种。
11月7、8日:黄岗山简易公路、桃源浴,沿途认识植物。
其中,桃源浴18种植物的科名、属名:①、黄山松:松科、直条型。
②、扁柏:柏科。
③、马挂木:木兰科。
④、化香树:胡桃科,落叶阔叶树。
⑤、金钱松:松科。
⑥、小叶柏了树:安息香科、落叶阔叶树。
⑦、灯台树:回照科,落叶阔叶树。
⑧、大花金鸡菊:菊科。
⑨、胡桐树:胡桐科。
⑩、红豆杉、柳杉和冷杉:三尖杉科。
其次,庐山植物园10种植物科名、产地和用途:①、白花杜鹃:杜鹃花科,原产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
用途:观赏。
②、杉木:杉科,原产河南、安徽、广东、广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城市人均GDP
武夷山人均GDP连续5年总体保持直线增长, 2010年人均GDP达到30000元,约为2005年的两 倍; 5年内,武夷山人均GDP增长幅度均超12%。 人均GDP的逐年则说明了武夷山人均生产力强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居民收入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3、城市三大产业
从三产绝对值分析,整体连年递增,其中第三产业占比最大,对城市经济拉动起到领头羊作用; 在增速方面,第一产业逐年回落,2010年降至历史最低点;除去全球经济危机阶段,第二产业和第三产 业有所降低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皆有所提高,其中二产和三产增加体现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趋向优良的 发展态势;
武夷山城市综合情况
一、武夷山区位
(一)武夷山市区位
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北部,全境东西
宽70公里,南北长72.5公里。东连浦城县, 南接建阳市,西临光泽县,北与江西省铅 山县毗邻。 武夷山市前身为崇安县,建置于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1989 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是一个以名山命名的新兴旅游城市。全市总 面积2813平方公里,总人口22.37万人,辖3镇、4乡、3个街道、4个农茶 场、115个行政村。
4、城市社会固定资产及房地产投资
武夷山固定资产投资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010年超过103亿元,达到2006年的3倍; 武夷山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年平均增长率扔保持25%以上增长率; 除金融危机外,武夷山房地产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增长率保持在25%以上,说明武夷山房地产处于快速 发展阶段;
二、武夷山宏观经济综合情况
1、城市GDP
武夷山GDP连续5年总体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2010年 GDP达到65.8亿元,约为2005年的两倍; 武夷山国内生产总值在5年内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平均 每年增长率超过12%,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GDP反应了城市的经济容量,可以看出武夷山总体经济 趋势良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前景较为理想;
6、城市旅游收入
武夷山国内外游客人数持续5年保持直线增长,2010年为历史最高值,为635.25万人次(统计截至时间: 2010年); 武夷山旅游总收入持续5年保持直线增长,2010年为历史最高值,为33.4亿; 对比国内外游客额人数和旅游总收入,说明武夷山最近几年旅游市场较为火爆,对城市经济的贡献度较 高;
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性支出
武夷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5年保持直线增长,2010年为历史最高值,为17779.05元; 武夷山城镇居民人均可消费性收入在五年内涨跌不一,其中2008年达到峰值,为12263.07元; 对比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武夷山在绝对值和相对的增长率方面,呈现协同变化的趋势;但人均消费变化 滞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从总体层面两者表现关系呈现乐观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