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合集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收稿时间]2019-12-26[基金项目]河南省2020-2021年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面向新工科的安全类专业升级改造与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2020JGLX031);河南省2019-2020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面向新工科的安全类专业升级改造与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2019SJGLX055);河南省2020-2021年河南省全省大中专院校就业创业项目“基于多学科交叉与产教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YB2020093);河南理工大学2018-2020年新工科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多学科交叉与产教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河南省优势学科2020-2021年本科教学工程与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消防管理学》课程思政试点建设课程”。

[作者简介]马鸿雁(1978-),女,河南焦作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消防教学与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已经难以符合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

文章对当前我国地方高校消防工程专业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在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构建人才培养新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以及如何改革教学方法等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以期早日实现从传统消防向现代消防的转变,培养满足现今智能化社会需求的新型消防工程专业人才。

[关键词]新工科;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1)02-0178-032021年2University Education引言为了增强我国科技的创新能力,应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高速发展的挑战,支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发展,2017年2月18日,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的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中首次提出在全国高校建设新工科。

随后,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印发的《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中,新工科的主要研究内容被归纳为“五个新”,即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和分类发展的新体系[1]。

K_1值预测时低指标突出现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K_1值预测时低指标突出现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1 低指标突出问题
所谓“低指 标 突 出 ”就 是 在 工 作 面 进 行 突 出 危
险性预测或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后,测定的指标值没 有超过指标的临界值、预报为没有突出危险性,采掘 过程中却 发 生 了 煤 与 瓦 斯 突 出 的 现 象[2]。 发 生 突 出一般是预测预报指标超过了临界值,否则是属于 没有按照要求测试预测预报指标,导致在预测预报 过程中出现误判,将有突出危险预测为无突出危险, 这不利于煤矿的防突工作,甚至酿成事故。
·146·
( 第 43 卷第 6 期)
分析·探讨
映前方煤体突出危险性的真实情况。 K1 值测值不准确因素总的来说可分为人为原
因和客观原因,具体来说有人为因素、钻机因素[3]、 测试仪器精度等。通过设备检修和校正、提高测试 人员的素质、严格按照仪器的说明操作可以消除或 减小这些因素对测值准确性的影响。但混样问题则 是无法通过上述手段解决的。
分析·探讨
( 2012 - 06)
·145·
K1 值预测时低指标突出现象的原因分析 及解决方法
陈进朝,王兆丰,杨宏民,夏会辉,陈立伟
( 河南理工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3)
摘 要: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 K1 值作为突出危险性预测和效果检验的一个重要指标,测试结果的 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煤层是否具有突出危险性。实验室及现场研究发现,“混样”是影响突出预测
2 混样因素对预测预报的影响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 K1 值是指钻屑自煤体脱落
暴露在大气中解吸的第 1 min 内,每克钻屑的瓦斯 总解吸量,K1 值的大小与煤层中瓦斯含量有关,也 与煤的破坏类型有关,可以很好地反映煤层的突出 危险性[4]。K1 值越大,煤的瓦斯含量就越大,破坏 类型高,瓦斯解吸速度快,突出危险性就越大。

爆破技术在矿井瓦斯突出防治中的应用

爆破技术在矿井瓦斯突出防治中的应用

爆破技术在矿井瓦斯突出防治中的应用张飞燕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省焦作市,454000摘要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井下采煤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煤与瓦斯的突然运动,是一种伴有声响和猛烈力能效应的动力现象,危害极其严重。

爆破技术在防治突出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其在瓦斯突出防治中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矿井瓦斯爆破技术突出防治应用中图分类号 TD 713 文献标识码 AApplication of Explosive Technique in Preventing and Managing Gas Outburst in Coal MineZhang Feiyan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Jiaozuo Henan,454000 Abstract Coal and gas outburst is a sudden movement of coal and gas which happens in the process of coal mining.It is a dynamic phenomenon with noises and dramatic energetic effects,which causes serious damage. Since explosive techniqu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venting and managing outburst,its extensive use will be fully illustrat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 mine gas;explosive technique;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outburst;application1 引言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井下采煤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煤与瓦斯的突然运动,是一种伴有声响和猛烈力能效应的动力现象[1]。

抽采钻孔封孔失效的二次处理措施_王兆丰

抽采钻孔封孔失效的二次处理措施_王兆丰
[4 ]

九里山煤矿瓦斯抽采钻孔采用聚氨酯封孔, 存 在钻孔服务期内封孔失效而导致抽采效果急剧下降 因此研究合理、 高效的封孔失效钻孔二次封 的现象, 孔技术, 恢复钻孔抽采浓度, 保持和提高抽采系统效 率是九里山矿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顺层钻孔抽采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瓦斯抽采是瓦斯治理和防治煤矿瓦斯灾害事故 的根本措施, 瓦斯抽采效果是治理瓦斯的关键 , 瓦斯 抽采率是衡量抽采效果的重要技术参数之一 , 封孔 质量是影响瓦斯抽采率的主要因素 。目前多数矿井 由于封孔段较短, 随着采动影响和 采用聚氨酯封孔, 煤层变形的影响, 多数钻孔开始出现漏气、 漏水现 象, 导致抽采瓦斯浓度降低、 抽采效果差; 由于封孔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 要求对具有突出危 险的煤层应首先实施区域防突措施 。区域防突措施 是指在突出煤层进行采掘前, 对突出煤层较大范围 采取的防突措施。区域防突措施包括开采保护层和 预抽煤层瓦斯 2 类 , 对于不具备保护层开采条件 的煤层可采用预抽煤层瓦斯的防突措施 。在实施煤
[1 ]
等。由于聚合材料发泡倍数高, 质量轻, 封孔工艺简 封孔迅速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目前化 单、 学聚氨酯封孔技术主要采用徒手封孔, 封孔长度只 有 3 ~ 5 m, 不能有效封堵钻孔抽采松动的裂隙带, 瓦斯抽采浓度不高, 封孔寿命不长
图1 煤体吸附及解吸瓦斯后的变形特性曲线
倍; 但是经二次封孔处理的钻孔, 仅有 40% 的抽采 瓦斯浓度超过了 30% , 达到了瓦斯利用的要求。 3 封孔失效钻孔二次处理的破孔封孔法
导致煤体发生变形的主要原因是, 瓦斯压力驱 使瓦斯分子进入了煤中裂隙或孔隙乃至煤体胶粒结 构内部, 且使更多的吸着层楔开了与瓦斯分子直径 大小相近的微孔或微裂隙; 此外, 煤吸附瓦斯后, 煤 的表面张力减小也是导致煤体变形的原因 , 煤体吸 煤的表面张力下降也越多, 导致煤的变 附气体越多, 随着瓦斯压力的增 形值也越大。从图 1 可以看出, 加, 煤体变形值加大; 瓦斯压力下降时, 煤体中的瓦 一部分吸附瓦斯从煤体结构内部释放 斯发生解吸, 出来, 会引起煤体微孔隙和微裂隙的闭合 , 从而引起 煤体收缩变形, 但是这种收缩变形通常情况下不会

2005年全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

2005年全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

2005年全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于水军,潘荣锟,余明高,李喜玲(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3)!摘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2005年国内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进行了统计,从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等环节,分析了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的过程、不同类型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的特点及事故产生的原因、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介绍了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殊性和危害性.分析结果对提高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预防预测技术、制定完善的事故防范对策和应急处置预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中图分类号:X 9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332(2006)06!0452!050引言危险化学品是一类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腐蚀性特点的特殊化学品,在现代社会中,它在发展生产、改变环境和改善人民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因其固有的化学危险性,会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对设备、环境造成破坏.危险化学品的危害主要包括燃爆危害、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近年来,危险化学品在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和废弃处置等环节上,不断发生诸如爆炸、泄漏、中毒、火灾等安全事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严重地污染了环境.所以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生产,不仅制定了相关法规,而且还通过使用先进技术、教育和管理等多种途径进行防范,力求将危险化学品危害降至最小.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由化学危险品引发的灾害事故仍时有发生,所以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防范任务仍然很繁重.为了防止和减少各类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本文对2005年国内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作了详细统计,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防范事故发生的对策.1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及事故统计分析1.1危险化学品的危害由于危险化学品性质特殊,比较容易引发物质、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而且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往往很严重,甚至会造成群死群伤的重特大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的主要危害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1)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绝大部分危险化学品为易燃易爆物品,如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爆炸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等,极易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有相当一部分有毒品和腐蚀品也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在生产或使用危险化学品的过程中,往往处于温度和压力的非常态,如果在某些环节上处治不当,极易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2)导致职业病.危险化学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毒性,为化学性职业危害因素,容易导致职业病,目前已经有150~200种危险化学品被认为是致癌物[2].如果有毒品和腐蚀品因生产事故或管理不当而散失,则可能危及人的生命.(3)造成环境污染.危险化学品易于流失,诸如运输过程中汽车倾翻、运输罐破裂,生产时容器爆炸等,都可能对地表和地下水、大气层、空气等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进而影响到人的健康.第25卷第6期2006年12月河南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OF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VOI.25NO.6Dec.2006!收稿日期:2006!09!15作者简介:于水军(1963!),男,河南漯河人,副教授,从事安全材料工程研究.1.2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1.2.1危险化学品事故月份分布统计分析据统计,我国在2005年共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147起,死亡229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减少29起,死亡减少23人,分别下降15.2%、9.1%[4].2005年1-12月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起数及分布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1-12月事故发生起数逐渐上升,尤其是12月份,共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40余起,占事故总起数的31.5%.同时事故发生频率呈波浪式上升,出现这种情况与企业的安全管理有密切关系.在事故发生后,同行企业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开始重视,管理跟上了,事故就有所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松懈了,事故发生频率又上升.如在1月份事故起数比例为3%,2月份下降为1.54%,但3-4月份事故起数一直上升,达到了1月份的3倍,5-7月份事故发生起数又下降,但仍呈现波浪式的变化规律.在8、9月份事故发生起数一直上升,10月份达到13.8%,几乎每2d 就发生1起危险化学品事故.1.2.2生产经营环节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按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和废弃处置等环节统计,危险化学品发生的频率如表1、图2和图3所示.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起数最多的环节为运输环节,在运输过程中引发的事故次数占总事故起数的34%,生产环节占23.8%,储存、使用、销售、废弃处置等环节分别占总事故次数的19.7%、15%、4.8%、2.7%.在这些引发事故的不同环节中,生产环节导致死亡人数最多,占总死亡人数的43.2%,其次是运输环节,占33.2%,再次是储存环节,占17.9%,这3个环节造成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94.3%;而在危险化学品销售、使用、废弃处置这3个环节中,事故死亡表12005年1-12月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Tab.1Dangerous chemicaI accident statistics during January to December in 2005环节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生产35101157储存2941173运输5076>106销售7182使用228>135废弃处置42>110人数仅占总人数的5.7%.可见生产、运输、储存是事故多发环节,有关生产监督和经营部门应加强对这3个环节的管理,杜绝或减少事故发生,把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1.2.3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型统计分析按危险化学品在各个环节中引发的事故类型进行分类,可分为爆炸事故、中毒事故、泄漏事故和火灾事故4种[3!4].这4种类型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结果如图4、图5所示.就发生事故的类型分354第6期于水军等:2005年全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析,引发事故起数最多的是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几乎占危险化学品事故总起数的一半,但它并不是引起死亡人数最多的事故,引起死亡人数最多的事故是爆炸事故,占总死亡人数的61.3%.由此可见,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经营等过程中,泄漏事故是比较容易发生的事故,同时泄漏事故的发生往往容易引发火灾、爆炸和中毒等事故,导致事故的进一步扩大,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对于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来说,由于其发生具有偶然性,事故难于预测,爆炸在瞬间即可发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人员疏散,破坏力较大,爆炸导致的损失也很大.所以,在加大对危险化学品泄露的管理与监测力度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爆炸隐患的监控,防患于未然.表2是2005年所发生的5起重、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情况,这5起事故仅占总事故起数的3%,但是死亡人数却高达102人,占总死亡人数的44.5%.可见重、特大危险化学表2我国2005年危险化学品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事故Tab.2Significant dangerous chemicaI accident with died above 10peopIe in 2005环节事故类型死亡人数受伤人数时间地点生产泄漏(液氨)20—10!15浙江余杭良渚小洋坝村储存爆炸(遇强雷雨天气)191304!21重庆市綦江县古南镇东溪化工厂运输泄漏(液氯)29—03!29江苏省淮安市境内火灾(电石起火)24912!04北京八达岭高速路使用燃爆(管道爆裂燃烧)10>5001!20四川眉山市仁寿县中石油品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巨大的.2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2.1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一般是由设备故障、交通事故、地震、雷击、操作失误、处置不当及人为破坏等因素引起[5-6].从2005年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结果来看,事故的类型主要集中于爆炸和泄漏,而中毒、火灾等方面的事故则相对较少.就生产经营环节来说,事故大多集中在生产过程中的设备故障或运输过程中交通事故,另外人员操作失误、处置不当等也是事故多发的重要环节.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工艺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研究发现,有些事故是因设备陈旧老化而引起的,同时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企业部分职工对化学危险物品缺乏应有的了解和认识,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2005年12月24日,浙江杭州荣明贸易有限公司因盐酸储罐年久失修,腐蚀严重,导致储罐破裂,造成13t 盐酸泄露的事故.(2)我国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形成的不同运作机制和不同竞争方式给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造成了非常复杂的局面.在一些企业,忽视安全生产管理,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获取短期的、局部的经济利益.(3)一些大量生产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对危险化学品的采购、保管、领用等没有严格的规定,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4)气候特征对危险化学品的影响.由于危险化学品的特殊性,环境、气候和温度等对其影响很454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25卷大.如2005年4月21日,重庆市綦江县古南镇东溪化工厂由于强雷雨天气而导致乳化车间发生爆炸,3层楼的车间厂房全部垮塌,造成导致19人死亡的重大事故.(5)职工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护能力差.应该加强员工的危险化学品知识的培训,派人员外出学习,强化每个员工的企业安全意识和技能.2.2预防事故的对策从我国2005年发生的147起危险化学品事故来看,事故类型多是爆炸和泄漏,57%的危险化学品事故是发生在运输和生产环节上,如2005年12月3日,在宁波中山西路的中山立交桥附近,1辆载有22I 有毒液体1!戊烯的槽罐车,突然发生泄漏事故.所以,行业管理部门和生产企业应该对从事危险化学品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强化安全意识.具体措施包括:(1)必须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健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体系、法规标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和安全监管信息管理系统等,在各个环节上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督、管理和指导,把各项安全保障措施落到实处[7].(2)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发现问题并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及时修订和完善有关安全技术标准,特别是在生产原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过程中,应该通过危险等级评价和计算机监测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力求把危险化学品事故降低到最小,要尽力避免灾难性的重大、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3)加强科技攻关,提高运输储存容器的安全技术水平.要加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严格监控液氯、液化石油天然气、液氨、剧毒溶剂等危险化学品的道路运输;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科学监管”的理念,积极研究和探索科学的监控理念与监管技术,从管理和技术2个层面来解决危险化学品的问题,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已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新技术、新材料,使其从根本上符合安全运输的需要;同时严厉打击超载,规范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的安全行为,加强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部门之间的联系,树立和明确企业安全主体责任.(4)推广计算机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和储存技术上的应用.要大力研制开发和推广应用有关危险化学品制备工艺、生产控制和运输监测等方面的应用技术,提高隐患预测的准确程度.(5)结合生产实际,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管理制度建设,完善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积极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教育,提高全体人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增强安全意识,强化提高安全技术水平与自我防护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3结论通过对2005年我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统计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危险化学品事故中生产和运输环节发生起数是最多的,也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2个环节.(2)在所发生的各种事故中,泄漏事故发生的起数最多,而爆炸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多.(3)生产中忽视对安全的管理是引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主要原因,现在很多企业普遍存在的“重事故,轻预防”的错误观点,是导致危险化学品事故多发的根源之一.(4)政府应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在生产、储存、使用、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安全评估,提高危险预测预防的水平,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采取防治措施,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参考文献:[1](日)北川辙三.爆炸事故的分析[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4.[2]张广华.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技术与管理[M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3]吴宗之,孙猛.200起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的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2(2):3!8.[4]刘玉洲,张林华.2003年1月-2005年6月煤矿瓦斯死亡事故的统计分析[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554第6期于水军等:2005年全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654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25卷版,2005,24(4):259!262.[5]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全国安全生产各类伤亡事故情况表(统计数):2005年1-12月[R/OL][2006!01!25].http:!/fiIes/2006!01!25/F fb0796a35fa8492aafc7e12f4a380a4e2006!01!25gn.htm.[6]马占全.化学危险事故抢险救援初探[J].河北消防,2001(3):31.[7]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危险化学品法规选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Statistics and AnaIysis the Dangerous ChemicaI Accident in2005YU Shui!jun,PAN Rong!kun,YU Ming!gao,LI Xi!Iin(Department of Safety&Science Engineering,Henan Polytechnic Uniuersity,Jiaozuo454003,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massive dangerous chemicaI accidents were tidi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mathematicaI statistic in2005.By Iinking aspect such as the production,storage,using,transportation and saIe etc which car-ried on systemic anaIyzing,compared the characteristic with each dangerous chemicaI accident,and then anaIyzed the main reasons of the happen accident,promuIgated ruIe and tendency that dangerous chemicaI accidents hap-pened,emphasized the particuIarity and hazardous of dangerous chemicaI accidents,which couId prompt produc-tion enterprises aware of importance in prevention and controI the dangerous chemicaI accidents.The anaIysis resuIt has vitaI significance to enhance the technigue of forecasting and preventing the dangerous chemicaI accidents,es-tabIish perfect the countermeasure and emergency disposaI pIans for accident,and do weII the safety in producing. Key words:Dangerous chemicaI;Accident;StatisticaI anaIysis(责任编辑宫福满)李惕碚院士莅校讲学2006年11月1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李惕碚院士在河南理工大学南校区学术报告厅为全校师生作了一场题为《实践、成才、创新》的学术报告.李惕碚院士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现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宇宙线与高能天体物理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天体高能辐射的空间观测与研究”首席科学家.李惕碚院士在科研领域取得了多项成果,并已在国际多学科研究中广泛使用,并曾获国家优秀科技图书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进步二等奖,王淦昌物理学奖.报告会上,李惕碚院士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入手讲解了创新和科研环境、科研条件之间的关系,并从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引出了创新的重要性.李院士指出,实践是科学创新的源头,也是科学探索的保障。

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论 文

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论 文

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课程类型:公共选修课授课教师:郭伶俐学时:18.0学分: 1.0批阅意见:论文题目:从煤矿安全生产角度看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功能姓名:研究生学号:211201020078年级: 2012级专业:安全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注意事项:1、以上各项由研究生本人认真填写;2、研究生课程论文应符合一般学术规范,具有一定学术价值,严禁抄袭或应付;凡学校检查或抽查不合格者,一律取消该门课程成绩和学分,并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3、论文得分由批阅人填写,并签字确认;批阅人应根据作业质量客观、公正的签写批阅意见(原则上不少于50字);4、原则上要求所有课程论文均须用A4纸打印,加装本封面,左侧装订;5、课程论文由学生所在学院(系)统一保存,以备查用。

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处制从煤矿安全生产角度看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功能摘要:科学技术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它的生产力的功能,高新科学技术革命发挥了强大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同时,煤矿的安全和生产同样离不开科学技术的革新和前进,矿井安全设备有了新的提高,煤炭开采、建井、洗选加工和设备制造技术有了新发展,大中型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现代化煤矿和高产高效矿井脱颖而出。

最终得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体现和标志。

关键词:科学技术现代化煤矿煤矿安全生产力From the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 discipline the first productivityfunction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bstract: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most direct effect is the productivity of its function, high and ne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olution played a strong social function and role.At the same time, the coal mine safety and production is also inseparable from the innovation and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al mine safety equipment to a new record high, coal mining, built well, has a new washing and processing equipment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arge and medium-sized coal mining mechanization degre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leading level of modernization of coal mine and high yield and efficient mine stand out. Eventually lead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first productive force,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s and flags. Keyword: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dern coal mines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vity一、科学技术是煤矿安全生产生产力系统中的主导因素“十五”时期,党和政府在煤矿安全生产领域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理工大所有专业英文名

理工大所有专业英文名
080714T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Scinece & Technology
四年
工学
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
080601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Automation
四年
工学
080801
自动化
Automation
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四年
工学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Computer Scinece & Technology
四年
工学
04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Power Engineering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Mechanical Design & Manufacturing and Their Automation
四年
工学
081102
测控技术与仪器
Measurement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s
Materials Processing & Controlling Engineering
四年
工学
081301
化学工程与工艺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四年
工学
07
土木工程学院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081001
土木工程
Civil Engineering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年(卷),期】2006(2)4
【摘要】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5年5月,是在原资源与材料工程系的安全工程教研室、瓦斯地质研究所以及学校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组建的,是全国第一个拥有博士-硕士-学士及安全培训,集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下设“三系”、“四所”、“一中心”,即:安全工程系、公共安全管理系、消防工程系以及瓦斯地质研究所、安全技术工程研究所、煤岩动力灾害研究所、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所(公共安全研究所)、煤矿安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总页数】1页(PI0002-I0002)
【关键词】工程学院;安全科学;理工大学;河南;地质研究所;工程研究中心;煤岩动力灾害;煤矿安全技术;安全工程;发展战略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324
【相关文献】
1.勇当创新先锋争创光辉业绩——记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景国勋[J], 胡敬
2.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做好育人工作的思考r——以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J], 朱伶俐;赵宇
3.聚焦国家安全生产需求勇攀科学技术创新高峰——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建设掠影 [J], 徐春浩
4.高等学校二级学院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以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J], 欧阳文锋
5.高校教工党支部"跨界"共创共建促业务发展实践探索
——以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J], 李怀珍;杨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介绍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6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1人,博士25人;14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博士后出站人员3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中国青年科技创新优秀奖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2人,河南省教学名师1人,省优秀专家3人,学校特聘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16人。

学院具有较高的教学与科研水平。

安全技术及工程为河南省一类重点学科;学院建有教育部煤矿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安全技术及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有瓦斯地质、安全技术及工程、煤岩动力灾害、公共安全管理、火灾防治技术等五个研究所;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委会、省煤炭学会通风安全、省煤炭学会防治瓦斯突出专业委员会均挂靠学院;同时学院还是全国仅有的四家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鉴定授权单位之一。

学院目前承担有国家 973 基础研究、 863 高科技计划、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科研专项基金、教育部留学基金、河南省科研创新人才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基金、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大型企业委托等科研项目100余项,在研项目总经费5000万元左右。

近几年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0余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奖三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

学校介绍
具有近百年办学历史的河南理工大学[英]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是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河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

其前身是1909年由英国福公司兴办的焦作路矿学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历经河南福中矿务学校、福中矿务专门学校、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西北工学院、国立焦作工学院、焦作矿业学院等重要历史时期。

河南理工大学坐落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焦作市。

焦作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秀美的自然山水,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人文与社会环境。

在学校办学历史
上,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著名地质学家翁文灏、工矿泰斗孙越崎,先后担任学校的名誉董事、常务董事、董事长和名誉院长;张仲鲁、张清涟、丁观海、张伯声等众多留美学者、教授先后在校任教或担任学校领导职务。

在他们的引领下,学校成为当时蜚声海内外的知名学府。

学校着力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不断创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方法和途径,先后被授予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五好党组织、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

秉承百年老校的荣耀,沐浴着新世纪的朝阳,在新校区建设、申博、更名、评估等方面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突破、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河南理工大学,正以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内涵,加快学校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以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科研与技术开发为战略重心,继续坚持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强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等基本方针,集中精力进行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提升科研、学术和办学水平,不断加快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步伐,为中原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河南理工大学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专业介绍
学院拥有安全技术及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安全工程方向),拥有安全技术及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减灾防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设有安全工程、消防工程、公共安全管理三个本科专业。

目前在校博士生、硕士生130余人,本科生近1000人。

毕业学生供不应求,就业率达100%,位居全国及河南省高校各专业前列。

另外,为国家、河南省培训干部和工程技术人才10000余人。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列入2006年招生的专业、人数有:安全工程130人,公共安全管理60人(其中文史类15人)、消防工程专业60人,万方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专业120人。

安全工程专业培养能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检测与监控、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复合型的高级工
程技术人才。

学生就业前景广阔,毕业后可从事企事业单位、政府职能部门的安全管理,职业安全与卫生的监察、安全工程项目的规划与设计,安全科学理论及应用技术的研究,工厂、矿山、地面与地下建筑工程通风、空调与安全设计、检测、评价、监察和管理等工作。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安全科学领域做出的贡献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和肯定,原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显政,河南省委副书记陈全国等领导曾参观成果和视察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