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各论(水稻)试题库答案版
2005-2006第2学期作物育种学各论试卷A参考答案

2005-2006第2学期作物育种学各论试卷A参考答案水稻育种部分(共25分)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6分,任选3题)1. 水稻孢子体雄性不育:花粉的不育受孢子体基因型控制的水稻雄性不育类型。
2. 育性亲和源:与籼稻和粳稻分别杂交,杂种自交结实率都正常的水稻品种资源。
3. 胶稠度:4.4%冷米胶的长度。
胶稠度大,饭软,饭冷后不回硬。
4. 糊化温度:淀粉粒在热水中发生不可逆膨胀时的温度。
糊化温度高,所需蒸煮时间长。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4分)1. 我国有3种野生稻,它们是 A 。
A 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疣粒野生稻B 普通野生稻、小粒野生稻、疣粒野生稻C 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小粒野生稻D 药用野生稻、疣粒野生稻、小粒野生稻2. 非洲栽培稻的学名是 B 。
A Oryza sativaB Oryza glaberrimaC Oryza nivanaD Oryza barthii3. 水稻花药培养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是 B 。
A N6培养基+光照B N6培养基+黑暗C MS培养基+光照D MS培养基+黑暗4. 诱变处理水稻种子后,性状分离最大的世代是 B 。
A M1代B M2代C M3代D M4代三、问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简述水稻杂交技术的主要步骤及每一步的注意事项。
答:整穗,注意把已经开过花的颖花去除干净(1分);剪颖或温汤处理,注意不要剪破花药和不要折断幼嫩稻穗(1分);挑去每朵颖花中的6枚花药,注意不要漏挑颖花和每朵颖花中的花药(1分);套袋,注意纸袋下部扣牢,上部封口(1分);授粉挂牌,注意父本花粉量要足,及时写明组合和杂交日期(1分)。
2. 简述水稻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的选育方法。
答:不育系选育主要是通过细胞核代换法(1分);恢复系选育有测交筛选法(1分),杂交选育法,包括恢复系/恢复系(1分)、保持系/恢复系(1分)和不育系/恢复系(1分)。
3. 简述水稻杂交育种中,系谱法和混合系谱法的技术要点。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各论复习题

作物栽培学各论复习题A、水稻一、名词解释感光性感温性基本营养生长性叶蘖同伸规律分蘖幼苗期返青期分蘖期高效叶面积拔节期抽穗有效分蘖无效分蘖无效分蘖期总茎蘖数叶面积指数粒叶比无公害栽培生理需水生态需水绿色栽培有机栽培最高茎蘖数期叶龄余数分蘖节有效叶面积晒田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结实率加工品质营养品质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指标超高产栽培智能化栽培水稻抛秧灌溉定额水稻直播清洁生产二、知识要点1、我国水稻专家丁颖教授根据栽培稻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把栽培稻系统地分为哪5个级别?2、水稻生殖生长期开始的标志是什么?3、根据水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起止关系,可将水稻划分为哪三种生育类型?各有何特点?4、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有哪些?5、水稻根系的特点有哪些?6、水稻叶片分为哪三种?何为不完全叶片?完全叶片?、7、水稻的穗分化过程包括哪8个时期?8、水稻的一生分为哪几个生育期?营养生长期可分为哪两个时期?9、壮秧的标准10、水稻种子的催芽技术?11、水稻晒田的作用和技术?12、一般认为,稻体吸收N、P2O5和K2O的比例一般为多少?13、水稻的粒重是由哪两个因素决定的?14、水稻品种按其源库关系类型可分为哪三种类型?15、水稻的稻穗的特点是什么?16、水稻穗分化时期第一苞分化期、雌雄蕊形成期的叶龄余数分别是多少?三、问答题:1.简述水稻的“两性一期”。
水稻的“两性一期”或称为水稻“三性”2.简述水稻“三性”在生产上的应用?3. 简述水稻几个关键的叶龄期?4.简述水稻旱育秧的主要技术。
5. 简述水稻的穗分化过程?6.以地膜保温育秧为例,简述秧田管理的关键环节和技术。
7.阐述水稻的几种施用氮肥技术。
8. 阐述水稻吸肥规律。
9. 简述水稻返青分蘖期、拔节长穗期、抽穗结实期的生育特点?10. 阐述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特点,11.阐述水稻返青分蘖期、拔节长穗期和抽穗结实期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12.以水稻为例,试述如何在实际生产中使其获得优质高产。
作物育种学各论复习题

1、按作物的繁殖方式,品种群体类型大致可分为、、异交群体和杂种品种群体四种。
2、作物分子育种的研究与应用目前集中在和两方面。
3、60多年来,我国的水稻育种经历了3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品种的整理与评选利用、、。
4、是籼粳杂交育种的最大障碍,克服其最好的途径是利用。
5、水稻花药培养中,通常取小孢子处于的花药进行培养最为适合。
6、玉米小斑病的生理小种目前已确定2个,即小种和小种。
7、依据玉米子粒形状、胚乳淀粉的含量与品质等性状,将栽培玉米亚种分为有稃型、爆裂型、粉质型、甜质型、甜粉型、糯质型、、和半马齿型9种类型。
8、在自交系间杂交种的选育中,世界各国玉米育种工作的重点是选育。
9、在油菜3个栽培种类型中,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类型是。
10、油菜的品种间杂交育种中,对自交不亲和性的白菜型油菜,和育种法最为常用。
11、我国3大主棉区是、和西北内陆棉区。
12、棉花单倍体育种中,最有前途的方法是的应用。
1、下列水稻雄性不育类型属于孢子体不育的是。
A 野败型和冈型B 冈型和红莲型C 冈型和BT型D 红莲型和BT型2、下列野生稻类型中,为普通栽培稻的祖先的是。
A 药用野生稻B 普通野生稻C 疣粒野生稻D 颗粒野生稻3、水稻花药培养中,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通常采用培养基。
A B5B WhiteC MSD N64、在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类型中,育性败育彻底且稳定的类型是。
A T群B C群C C群和T群D T群和S群5、在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类型中,其遗传属于配子体不育的是。
A C群B S群C T群D T群和C群6、玉米抽丝期是指小区至少以上的植株雌穗花丝抽出苞叶的日期。
A 5%B 10%C 50%D 80%7、在油菜的栽培种中,一般来说,熟期最短的是。
A甘蓝型油菜 B 芥菜型油菜 C 辣油菜 D 白菜型油菜8、下列品种中,为世界上唯一个“低硫甙”甘蓝型油菜种质的是。
A BronowskiB OroC WestarD Tower9、在棉属4个栽培种中,属于二倍体类群的是。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1、作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2、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作物育种学的特点: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方法。
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物育种学的任务:(1)研究作物遗传性状的基本规律;(2)搜索、创造和研究育种资源,培育优良新品种;(3)繁育良种,生产优良品种的种子。
3、简述作物品种的概念和作用4、基本概念:自然进化、人工进化自然进化:由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演变发展的进化过程。
人工进化:是指由于人类发展生产的需要,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其中也包括有意识的利用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5、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三大要素:变异、遗传和选择相互关系: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基本方向。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1、说明作物繁殖方式的种类和各类作物群体遗传特点及代表作物作物遗传方式的种类:一类是有性繁殖,凡是由雌配子(卵子)和雄配子(精子)相互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称为有性繁殖。
第二种是无性繁殖,凡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主植物主要有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1)自花授粉是指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代表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花生、烟草、绿豆、亚麻等。
作物育种各论题库(水稻、棉花、小麦、大豆、油菜)

作物育种各论题库水稻部分(1) 雄性不育系:具有雄性不育特性(花粉败育)的品系或者自交系——S(rr)。
(2) 保持系:其花粉给不育系授粉,后代具有保持其雄性不育特性的品系或者自交系——N(rr)。
(3) 恢复系:其花粉给不育系授粉后代正常的品系或者自交系——N(RR)、S(RR)。
(4) 二系水稻:由光温敏核不育水稻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育成的杂交水稻,此法实现了一系二用,省去了保持系。
(5) 三系水稻:由三系的不育系和保持系制备的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制成杂交种水稻。
(6) 太空育种:利用航天工具搭载种子进入太空,利用其高真空、微重力、强的宇宙射线使种子发生诱变从而育种作物新品种的方法。
(7)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由光照和温度主导其育性的转换,在其低温短日条件下可育高温长日条件下核不育的水稻。
(8) 孢子体不育:是指花粉育性的表现受孢子体(母体植株)的基因控制与花粉(配子体)本身的基因无关。
(9) 配子体不育:是指不育系的花粉败育发生在配子体形成阶段,花粉的育性受配子体本身基因型控制。
因此配子体基因为不育时花粉表现不育,配子体基因为可育时花粉表现正常。
(10) 诱变育种:是利用理化生的方法诱导作物发生变异,再经过人为选择育成作物新品种的方法。
(11) 变异体:没有经过人为施加压力使作物自然发生变异经过选择形成的变异个体。
(12) 突变体:经过人为的施加压力使作物发生变异筛选出的无性系变异。
(13) 原生质体:是指没有细胞壁的、裸露的、具有生命力的原生质团。
(14) 胞质杂种:是指在原生质体融合的前提条件下,是其中之一的细胞核有目的消失形成的细胞质杂交的种。
(15) 广亲和性基因:是指一些中间型水稻与籼稻和粳稻都能杂交成功,这种水稻称广亲和性水稻,这种水稻所具有的基因称为广亲和性基因。
(16) 垩白大小:垩白的投影面积占整个米粒投影面积的百分比。
(17) 垩白率:具有垩白米粒占整个供试验米粒的百分数。
(18) 垩白度:垩白率和垩白大小的乘积,要求垩白率(大小)均小于5%。
作物栽培学试题库(水稻部分)

作物栽培学试题库(水稻部分)作物栽培学试题库(水稻部分)一、名词解释1.水稻的生育期2.水稻的生育时期3.抽穗4.重迭型5.衔接型6.分离型7.感温性8.感光性9. 基本营养生长期10. 灌浆11.经济系数12.叶蘖同伸规律13.拔节14.分蘖15.感温期16.孕穗二、填空题部分1.水稻是人们喜食细粮作物,是因为大米的()小、()少、()高。
2.栽培稻有两个栽培种,分别是()和(),其中()分布面积较广。
3.栽培稻按照环境中的温度划分,可分为()和();按照环境中的水分条件划分,可分为()和();按照环境中的光照条件可划分为()、()和();按照胚乳中淀粉成分可划分为()和()。
4.水稻的一生可包括()()()()四个生育时期。
5.水稻的生长发育类型可概括为()、()和()三种。
6.水稻的温光反应特性可概括为水稻的三性,即()、()和()。
7.影响水稻种子萌动的外界条件包括()、()及()8.水稻中苗幼苗在生长过程中,其地上部分要经过()、()、()、()和()等几个阶段。
9.黑龙江省水稻栽培,不同阶段都有相应的温度界限指标,如育苗的温度界限是外界气温稳定通过()℃,插秧的温度界限是()℃,安全齐穗的界限温度是()℃收获的最晚限温度是()℃。
10.水稻叶着生在茎的节上,全叶可分为()、()()、()和()五部分。
11.水稻叶的分化发育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分别是()、()、()和()。
12.当水稻N叶露尖时,内含的三叶一心结构分别处于叶的不同发育阶段,其中,N+1叶处于()阶段、N+2叶处于()阶段、N+3叶处于()阶段、N+4叶处于()阶段。
13.光照抑制叶片的生长,主要是因为光照能抑制叶片中()的形成。
14.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和()。
15.水稻叶蘖同伸规律是指()。
16. 水稻的根系属(),可分为()()和()三种。
17. 水稻的黑根包括()、()和()三种类型,其中()对水稻生长危害最大。
作物育种学总论各章试题

作物育种学总论各章试题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在每题下面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作上记号。
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A.遗传B.变异C.选择D.漂变2?作物育种的实质:()A.遗传B.作物的进化C.选择D.作物的人工进化3?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A.遗传学B.生物学C.植物学D.生物进化论4. 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A.不起作用B ?起一定作用C ?起主要作用D ?起有利作用5. 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地区型B.地理型C.地域型D.生态型6. 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A.系统育种B ?抗病育种C ?矮化育种D ?杂种优势利用E.辐射育种7. 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 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 遗传性状的新颖性 D ?区域性E ?时间性8?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A.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 B ?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 D ?研究育种方法 E ?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____ 、_____ 、___ 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____ 。
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乂”错误的划“X。
”1. 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2. 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 ?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4. 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2005-2006第2学期作物育种学各论试卷B参考答案

2005-2006第2学期作物育种学各论试卷B参考答案水稻育种部分(共25分)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6分,任选3题)1. 水稻配子体雄性不育:指水稻花粉的不育是受花粉本身的基因型所控制的不育类型。
(答F1植株上的花粉一半可育,一半不育,表现为穗上分离;或F2没有不育株出现,均得2分)2. 矮源:含有矮化育种所需要的矮秆、半矮秆基因的品种资源。
3. 垩白米率:带有垩白(心白、腹白、背白)的米粒占调查米粒的百分数。
4. 胶稠度:4.4%冷米胶的长度,以mm表示。
胶稠度大的品种,饭软,饭冷不回硬。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4分)1. 下列野生稻中,在我国没有分布的是 B 。
A普通野生稻 B 小粒野生稻 C 药用野生稻 D 疣粒野生稻2. 下列学名中,属于栽培稻种的是 B 。
A Oryza barthiiB Oryza glaberrimaC Oryza nivanaD Oryza alta3. 花药培养在水稻品种改良上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提高获得纯合材料的效率 B 提高选择效率C 结合诱变处理提高诱变效果D 提高制种产量4. 下列不是水稻杂种后代处理方法的是A。
A混合选择法 B 系谱法 C 混合系谱法 D 一粒传法三、问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简述水稻杂交育种选配亲本的原则。
答:(1)双亲应具较多的优点、较少的缺点,亲本之间优缺点互补。
(2)亲本中有一个适应当地条件的推广良种。
(3)亲本之一的目标性状应有足够的强度。
(4)选用生态类型或亲缘关系或地理位置相差较大的品种组配亲本。
(5)亲本具有优异的一般配合力。
(答对1点给1分)2. 简述水稻“三系”选育方法。
答:不育系选育主要是通过细胞核代换法,用做核代换的轮回亲本(父本)就是保持系(1分);恢复系选育有测交筛选法(1分),杂交选育法,包括恢复系/恢复系(1分)、保持系/恢复系(1分)和不育系/恢复系(1分)。
3. 诱变育种对改良水稻品种哪些性状效果较好?答:生育期(1分)、株高(1分)、米质(1分)、抗病性(1分)、分蘖性(1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育种学各论水稻育种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垩白质:是松散的淀粉,易碎,外观差2、糊化温度:即在米饭蒸煮时,稻米淀粉粒加热吸水膨胀至不可逆时的温度。
此时淀粉粒在偏光显微镜下失去双折射现象,所以也称双折射终点温度。
3、糙米率:稻谷去除果皮后的%4、精米率:糙米去除种皮、胚后的%5、整精米率:去除碎米后的整米%14、短日高温生育性15、雄性不育系16、雄性不育保持系17、雄性不育恢复系18、孢子体不育19、配子体不育20、光敏核不育性二、填空题1、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面积和总产仅次于小麦。
全世界种植水稻的国家和地区有112个之多,但栽培面积集中在亚洲,占世界水稻总栽培面积的90 %以上。
2、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总面积、总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粮食作物首位。
3、我国是水稻原产地之一,亚洲栽培稻的祖先种普通野生稻分布极广:南起海南三亚,北至江西东乡,西起云南盈江,东至台湾桃园。
4、我国水稻分布跨越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五个气候带,世界上种稻最北点在我国黑龙江省漠河,53°27’N 。
5、我国水稻育种史上水稻矮化育种和杂交水稻两大事件被誉为水稻的绿色革命。
6、50年代标志着我国水稻矮化育种新纪元的3个里程碑式的矮杆品种是矮脚南特、广场矮、台中在来1号。
7、我国水稻区划分华南双季稻稻作区、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等6个稻作区。
8、江苏属于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按照本省的水稻区划又可分太湖稻作区、镇宁扬丘陵稻作区、沿江稻作区、里下河稻作区、沿海稻作区、徐淮稻作区等6个稻作区。
9、根据江苏的地理位置和生态条件,适合本省种植的粳稻品种为、、、等4个熟期类型。
10、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主要有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
11、生产上栽培的水稻品种千粒重一般为 18 至34 g。
12、稻米品质具体包括外观品质、蒸煮和食用品质、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
13、根据国家优质稻谷标准,稻米的外观品质指标主要有胚乳的半透明性和垩白质2项,籼稻还包括粒型指标,用长宽比衡量。
14、根据胚乳的透明程度,可将稻米分为两类,糯稻米为不透明,普通稻米为不透明、模糊和半透明。
一般直链淀粉含量低于 2 %的称为糯稻。
15、国家优质稻谷标准衡量稻米蒸煮品质的指标有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 2项。
16、与粳米相比,通常籼米的直链淀粉含量高。
17、糊化温度常用胚乳碱扩散值来表示,糊化温度越低,胚乳碱扩散值越高。
18、胶稠度用米胶冷后的凝胶长度来衡量,凝胶长度越长,则胶稠度软。
19、水稻的最重要的两大病害是指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20、近年来生产上逐年扩展、发生严重的水稻病害有条纹叶枯病和纹枯病,它们均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
21、目前生产上应用的籼稻品种株高多由矮秆基因sd-1控制,矮秆表现为半矮生型。
22、水稻生育期的长短与水稻的感光性、基本营养生长特性和感温性有关。
23、水稻花青素着色遗传是受 C 、 A 、 P 所构成的一个互补系统控制。
24、稻米的胚乳是3倍体组织,正反交WX(或wx)基因的剂量效应对杂种F1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影响很大。
25、水稻的学名是Oryza sativa L.,属禾本科稻属(Oryza)。
26、稻属中有两个栽培种,即亚洲 \ 普通栽培稻和非洲 \ 光身栽培稻。
27、普通栽培稻分籼亚种、粳亚种 2个亚种。
28、普通栽培稻为2倍体,染色体组为AA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24(或性细胞染色体数为12)。
29、籼稻的学名是indica,粳稻的学名是japonica ,爪哇稻的学名是Javanica。
30、感温性是支配早稻出穗早晚的主导因子。
31、短日高温生育性是支配中籼稻出穗早晚的主导因子,因此中籼稻播种至出穗的日数比较稳定。
32、晚稻的出穗期主要受感光性所支配。
33、水稻品种由南向北引种,一般生育期延长。
34、水稻品种由北向南引种,一般生育期缩短。
35、水稻不育系依花粉败育的程度可分为典败、圆败、染败。
36、水稻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依恢保特性不同可分为野败(WA)型、红莲型和包台型3种代表类型,从遗传特点来看前者属孢子体不育,后两者属配子体不育。
37、杂交籼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雄性不育质源是野败型细胞质,杂交粳稻中应用最多的是包台型细胞质。
38、水稻光敏核不育系在长日照条件下表现不育,可用于杂交制种;在短日照条件下表现可育,可用于自交结实繁殖。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菲律宾国际水稻所IR8的育成,引导了世界性水稻育种方向的转变,标志着进入了水稻矮化育种的新纪元。
+2、汕优63曾是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
--3、泰国大米以质优著称,在分类上它属于粳稻。
+4、泰国大米以质优著称,在分类上它属于籼稻。
--5、生产上栽培的水稻品种千粒重一般在35g以上。
+6、通常籼米的直链淀粉含量比粳稻高。
--7、通常籼米的直链淀粉含量比粳稻低。
+8、稻米胚乳碱扩散值越高,则糊化温度越低。
--9、稻米胚乳碱扩散值越高,则糊化温度越高。
+10、米胶冷后的凝胶长度越长,则胶稠度越软。
--11、米胶冷后的凝胶长度越短,则胶稠度越软。
+12、一般胶稠度软的稻米食用品质较好。
--13、一般胶稠度软的稻米食用品质不好。
+14、蛋白质含量过高的品种,往往食口性差。
--15、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食口性较好。
+16、水稻穗数的遗传力较低,早代选择的效果不好。
--17、水稻每穗粒数的遗传力较高,早代选择的效果较好。
--18、水稻粒重的遗传力较高,早代选择的效果较好。
+19、为了区别于特矮的矮生类型,生产上应用的水稻品种称之为半矮生型。
--20、水稻的株高是指地面至植株最高穗穗尖(包括芒)的高度。
+21、2个早熟水稻品种杂交,有时F1抽穗期明显推迟,往往是由于感光性基因互补所造成。
+22、稻米的胚乳是3倍体组织,正反交WX(或wx)基因的剂量效应对杂种F1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很大。
+23、早稻及中稻属于光照反应极弱或弱的类型。
--24、早稻及中稻属于光照反应极强的类型。
+25、晚稻的感光性最强,出穗期早迟主要受感光性所支配。
--26、晚稻的感温性最强,出穗期早迟主要受感温性所支配。
+27、晚稻品种属于光照反应极强或强的类型,在延长光照的情况下,出穗期将明显推迟。
+28、水稻品种由南向北引种,一般生育期推迟。
--29、水稻品种由北向南引种,一般生育期推迟。
--30、籼、粳杂交,性状稳定较快,育成品种的周期较短。
--31、籼、粳间具有许多可以互补的优良性状,因此容易育成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32、籼、粳杂交F1有明显的亚种间杂种优势,因此容易育成高产新品种。
--33、我国是最早研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国家。
+34、水稻野败型不育系的花粉败育类型为碘败,用I-KI可染色。
+35、测交是恢复系选育必不可少的环节。
+36、恢复系对不同胞质不育系的恢复力具有选择性。
+37、光敏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不仅受光照长度影响,也受温度高低影响。
+38、三系法的恢复系也可用于两系法配制杂交稻组合。
四、问答题1、栽培稻种与以下不同稻种间或稻种内杂交可表现哪些情况(1)普通栽培稻种与其它染色体组型不同的远缘稻种之间杂交;(2)普通栽培稻种与同为AA染色体组型的其它稻种杂交;(3)普通栽培稻种所属籼、粳亚种间杂交;(4)栽培稻亚种内品种间杂交。
2、如何从形态特征上鉴别籼稻和粳稻3、简述水稻品种间杂交育种的主要特点。
4、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育种的主要特点。
5、水稻系谱法选种的技术要点。
6、简述水稻组群筛选法的基本思路。
7、简述水稻组群筛选法的技术要点。
8、水稻增代和缩短育种年限的方法有哪些9、利用光敏核不育系配制两系杂交稻的有那些优点和缺陷10、简述水稻优良保持系的基本要求。
11、水稻优良不育系除应具备保持系的优良特性外,还须具备哪些基本要求12、叙述选育水稻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步骤与方法。
13、水稻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选育过程中需注意哪些问题14、水稻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选育有哪几点经验15、简述水稻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恢复系的选育标准。
16、测交筛选水稻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恢复系有哪几点经验17、简述一次杂交法选育水稻恢复系,恢×恢、保×恢、不×恢3种配组方式各自的优、缺点。
18、用图示表示采用回交手段,将杂交稻品种汕优63(WA珍汕97A×明恢63)的恢复基因导入扬稻6号,选育新恢复系的过程。
19、用杂交图示表示单交选育光敏核不育系的选育过程(品种用字母V表示,光敏核不育系用字母S表示)。
20、用杂交图示表示回交选育光敏核不育系的选育过程(品种用字母V表示,光敏核不育系用字母S表示)。
21、简述水稻三系法、两系法制种、繁殖的原理(可用图示表示)。
22、籼、粳亚种间杂交稻与品种间杂交稻相比,有哪些特点23、根据池桥宏“单位点孢子体、配子体互作不育模式”,在籼、粳杂交选育新品种时,从稳定后代的育性考虑,宜用籼型还是粳型品种作回交父本请用图式说明。
24、利用两系法和三系法配制籼、粳亚种间杂交稻,有哪些配组方式25、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存在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