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试题5_作物育种学

合集下载

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1三、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11分)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⑴衰退⑵增强⑶不变⑷难以确定2.由胚珠或子房壁的二倍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而形成胚,和由正常胚囊中的极核发育成的胚乳而形成种子,这种生殖方式称为()。

⑴无孢子生殖⑵二倍体孢子生殖⑶不定胚生殖⑷单性生殖3. 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一些。

⑴大⑵小⑶不好确定4.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⑴有效⑵无效⑶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⑷难以确定5.从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⑴好⑵不好⑶易行(成本越低)⑷难以育出好品种6.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⑴显性假说⑵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⑶超显性假说⑷纯系学说7.作物诱变育种中,主要处理植物的()⑴植株或植株的局部⑵花粉⑶种子⑷都可以8.普通小麦×硬粒小麦杂交,是()⑴种间杂交⑵属间杂交⑶种内不同类型杂交⑷)亚种间杂交9. 小种分化明显的的病原菌群体,实由若干个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小的小种,称为()⑴优势小种⑵次要小种⑶生理小种⑷)毒性小种10.群体改良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是()。

⑴不同变异类型的形成⑵作物雄性不育性的利用⑶轮回选择⑷)回交育种11.迄今为止,一切基因工程的载体都是由()来充任。

⑴细菌质粒或病毒⑵线状DNA ⑶细菌质粒⑷)病毒《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2三、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10分)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⑴衰退⑵增强⑶不变⑷难以确定2.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一些。

⑴大⑵小⑶不好确定3.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⑴有效⑵无效⑶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⑷难以确定4.从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⑴好⑵不好⑶易行(成本越低)⑷难以育出好品种5.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⑴显性假说⑵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⑶超显性假说⑷纯系学说6.作物诱变育种中,主要处理植物的()⑴植株或植株的局部⑵花粉⑶种子⑷都可以7.普通小麦×硬粒小麦杂交,是()⑴种间杂交⑵属间杂交⑶种内不同类型杂交⑷)亚种间杂交8. 小种分化明显的的病原菌群体,实由若干个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小的小种,称为()⑴优势小种⑵次要小种⑶生理小种⑷)毒性小种9.群体改良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是()。

作物育种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A. 提高产量B. 增强抗病性C. 提高作物的观赏性D. 改善营养价值答案:C2. 作物杂交育种中,杂种优势是指:A. 杂交后代的适应性强于亲本B. 杂交后代的生长速度快于亲本C. 杂交后代的产量高于亲本D. 杂交后代的遗传稳定性高于亲本答案:C3.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的主要优点是:A. 缩短育种周期B. 提高选择的准确性C. 降低育种成本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下列哪项不是作物诱变育种的方法?A. 物理诱变B. 化学诱变C. 生物诱变D. 辐射诱变答案:C5. 作物远缘杂交的难点在于:A. 亲本的选择B. 杂交后代的不育性B. 亲本的栽培管理D. 杂交后代的遗传稳定性答案:B6. 作物抗旱性育种的关键在于:A. 选择耐旱的品种B. 改良根系结构C. 提高作物的蒸腾效率D. 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答案:B7. 作物品质育种中,下列哪项不是评价作物品质的指标?A. 蛋白质含量B. 脂肪含量C. 作物的生长周期D. 矿物质含量答案:C8. 下列哪项不是作物育种中的选择方法?A. 质量选择B. 数量选择C. 混合选择D. 随机选择答案:D9. 作物育种中,系统选择法的优点是:A. 选择压力大B. 选择效率高C. 操作简单D. 适用于大规模选择答案:B10. 作物遗传资源的保护意义在于:A. 保护生物多样性B. 提供育种材料C.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作物育种中常用的细胞工程技术包括:A. 组织培养B. 体细胞杂交C. 基因枪D. 花药培养答案:A, B, D12.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作物杂交育种的效果?A. 亲本的选择B. 杂交技术C. 环境条件D. 育种者的个人偏好答案:A, B, C13. 分子育种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包括:A. 基因定位B. 基因克隆C. 基因编辑D. 基因治疗答案:A, B, C14. 作物抗虫性育种的策略包括:A. 引入抗虫基因B. 培育抗虫品种C. 化学防治D. 生物防治答案:A, B, D15. 作物育种中,下列哪些是评价育种成效的指标?A. 产量B. 抗性C. 品质D. 育种周期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作物育种的基本程序。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 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A. 遗传B.变异C.选择D.漂变2. 作物育种的实质:()A.遗传B.作物的进化C.选择D.作物的人工进化3. 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A.遗传学B.生物学C.植物学D.生物进化论4. 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A.不起作用B •起一定作用C •起主要作用D •起有利作用5. 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地区型B.地理型C.地域型D.生态型6. 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A •系统育种B •抗病育种C •矮化育种D •杂种优势利用E.辐射育种7. 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A •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 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 D •区域性E.时间性8. 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A.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 B .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 D •研究育种方法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 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

1. 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2. 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 •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4 •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5 •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7. 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品种可分为常规品种和杂种两大类。

农学作物育种学考试题库

农学作物育种学考试题库

农学作物育种学考试题库一、选择题1. 作物育种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作物产量B. 改善作物品质C. 增强作物抗性D. 所有以上选项2. 以下哪个不是作物遗传改良的方法?A. 选择育种B. 杂交育种C. 基因工程D. 物理育种3. 杂交育种中,亲本选择的原则是什么?A. 亲本性状完全相同B. 亲本性状差异大C. 亲本性状相似D. 亲本性状随机选择4. 以下哪个是作物育种中的分子标记技术?A. 基因枪B.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C. 基因编辑D. 基因测序5. 作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主要通过哪种方式?A. 种子库B. 基因库C. 植物标本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6. 作物育种的基本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作物育种中的“三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8. 作物杂交育种中,常用的人工授粉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9. 作物抗性育种中,常用的抗性筛选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0. 作物育种中的“双亲本”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三、简答题11. 简述作物育种中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12. 描述作物杂交育种中,如何进行亲本的选配和后代的筛选。

13. 解释分子标记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和优势。

14. 阐述作物遗传资源的重要性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15. 说明作物育种中,如何通过基因工程实现作物改良。

四、论述题16. 论述现代生物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7. 讨论作物育种中,如何平衡产量、品质和抗性之间的关系。

18. 分析作物育种中,环境因素对育种效果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19. 阐述作物育种中,如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精准育种。

20. 论述作物育种中,如何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以确保新品种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作物育种学》试题

《作物育种学》试题

《作物育种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园艺植物育种学:2、育种目标:3、种质资源:4、引种:5、遗传力:6、选择反应:7、芽变:8、群体品种:9、有性杂交育种:10、两亲杂交:11、多亲杂交:12、回交:13、添加杂交:14、单交种:15、双交种:16、三交种:17、远缘杂交18、杂种优势:19、自交衰退:20、苗期标记性状:21、自交系:22、自交不亲和性:23、自交不亲和系:24、雄性不育25、雄性不育系:26、配合力:27、一般配合力:28、特殊配合力:29、诱变育种:30、体细胞杂交:31、分子标记辅助育种:32、植物基因工程:33、专家系统:34、保持系:35、恢复系:36、合成杂交:37、雌性系:38、临界剂量:39、实生选种:二、填空题1、有性杂交的类别可以分为和。

2、选择育种中两种基本选择方法为和。

3、选择育种的实质是。

4、种质资源的可以分为、、和。

5、有性杂交的方式、、和。

6、常规有性杂交育种的两个辅助手段是和。

7、常规有性杂交育种中杂交后代处理方法有、和法。

8、配合力可以分为和。

9、轮回选择法包括、和。

10、杂种优势育种的配组方式包括、和。

11、专家系统由、、和解释模块构成。

12、雄性不育性的三种遗传类型包括、和。

13、同型自交不亲和性分为、和孢子-配子体。

14、自交不亲和性可分为与两种类型。

15、远缘杂交特点有、、和剧烈分离。

16、配合力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和半轮配法。

17、杂种优势的度量方法有、、和杂种优势指数。

18、杂种优势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假说,为和。

19、诱变育种的主要手段有和。

20、用化学药剂诱变处理的方法有、、和注入法。

三、简答题1、园艺植物育种目标有哪些?2、种质资源的类型有哪些?3、比较简单引种与驯化引种的异同点?4、有性杂交的方式有哪些?5、常规有性杂交育种中亲本选择的原则是什么?6、如何加速选种的进程?7、适合异花授粉作物的选择方法有哪些?8、杂种优势育种中杂交种子生产的方法有哪些?9、列表比较杂种优势育种中杂交组合方式的优缺点?10、区别芽变与饰变的分析依据有哪些?11、分子标记在园艺植物育种中有何作用?12、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13、试述选种程序的主要内容与特点14、芽变的特点?15、多倍体育种在园艺植物品种选育中有何重要意义?16、常规有性杂交育种中亲本选配的原则是什么?17、选育优良自交系有哪些方法,有何异同?18、自交不亲和系的繁殖方法有哪些?19、常规有性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育种的异同点?20、比较自交系选育中三种轮回选择法的优缺点。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一、解释名词:二、1、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三、植物学上的种子:指种子植物由胚胎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四、2、农业生产上的种子:指凡在农业生产上可以直接被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统称为种子,有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三种类型;五、3、品种:指某一栽培作物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充分一致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并以此与同一作物的其它类似群体相区别的生态类型;六、4、地方品种农家品种:指在一定地区的自然和生产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培育而成的品种;七、5、改良品种:是育种工作者通过系统育种,杂交育种,辐射育种、倍性育种等科学的方法培育而成的品种;八、6、杂交种:指选用性状优良、遗传基础差异大,配合力强的亲本组合进行杂交产生杂交种;九、品种标准化:指大田推广的优良品种必须符合其品种标准;十、7、品种标准:就是对优良品种具有的主要特征特性作出准确的说明,对它的栽培要点加以总结概括,作出科学的技术规定;十一、8、育种目标: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选育具有什么样优良性状的品种;十二、9、高产育种:就是培育具有合理的株型和良好的光合性能,可以充分利用水、十三、肥、光、气、热等合成光合产物,并能高效地运转到穗、粒中去而获得高产;十四、10、本地品种资源:指原产于本地或本地栽培很久的古老地方品种和当前推广的改良品种;十五、11、品种资源:又叫种质资源,指可用于育种或栽培的栽培作物类型,品种,近缘野生植物及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遗传材料的总称;十六、12、野生植物资源:指育种工作中有利用价值的各种野生种或近缘野生植物类型; 十七、13、外地品种资源:指从国外和其它地区引进的品种或类型;十八、14、人工创造的品种资源:指人们通过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创造的供进一步培育新品种用的原始材料;十九、15、品种资源的种植保存:指根据不同作物的耐贮性特点,每隔一定时期年限在田间种植一次;二十、16、品种资源的贮藏保存;指利用仓库或其它设备,使资源材料长期保持生活力的保存方法;二十一、17、广义引种:指从外地区或外国引进新的植物,新作物,新品种以及为育种和有关理论研究所需要的各种品种资源材料;二十二、18、生产上的引种:指从外地区或国外引进作物品种,经过简单的试验比较表现适应性强,比当地推广品种增产,能直接在本地区推广种植;二十三、19、作物的外部环境条件:指作物生存空间周围的一切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耕作栽培条件;二十四、20、生态因素:在作物生长和环境因素中,对作物生长发育在明显影响的和直接为作物所同化的因素;二十五、21、生态环境:对作物起综合作用的生态因素的总称;二十六、22、作物生态类型:指同一作物在不同生态区形成与该地区生态环境及生产要求最相适应的不同品种类型;二十七、23、日照时数:指一个地方日出到日没之间的可照时数;也称光照时数;二十八、24感光性和感温性:作物对温度的反应称感温性;作物对光照的反应称感光性; 二十九、4、不同来源的品种资源各有什么特点,如何利用三十、答:①本地品种资源:特点,对本地区的自然和栽培有高度的适宜性,对当地条件和病虫害有较强的耐性和抗性;利用,在品种资源的研究利用职权中应首先以三地区性的地方品种和新推广的改良品种为主要的和基本对象;三十一、②外地品种资源:特点,反映了各自原产地区的自然和栽培特点,具有不同的遗传性状,其中有些是本地品种资源所不具有的,利用是改良本地品种的重要材料;三十二、③野外植物资源:特点,具有一般栽培作物没有的一些重要性状,如对某些病虫害,不良环境的抗性,独特的品质,以及培育雄性不育系所需要的种质等,利用通过杂交,可以把它们的重要性状转移到作物品种中去;三十三、④人工创造的品种资源:特点和利用,具有多种多样的优良变异,综合性状好,但在某一方面又存在着缺陷,或者综合性状表现较差,但某些性状表现突出,不一定直接应用于生产,但却是培育新品种或进行有关理论研究的珍贵资源材料;三十四、5、引种的原则和注意事项:三十五、答:一原则:①引种要有明确的目的性;②引种要坚持引种、试验、繁殖推广三步走的原则;③要有组织的进行引种;三十六、二注意事项:①加强检疫工作;②进行种子检验;③引种与选种相结合作物育种学模拟题二系统育种、杂交育种一、名词解释1、系统育种:指以现有的作物品种群体内出现的自然变异类型为材料,根据育种的目标选择一定数量的优良个体,分别收获,脱粒,保存播种,每一个个体的后代形成一个系统,通过试验鉴定,选优汰劣,育成磨擦品种的方法;2、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凡经雌雄两性配子结合产生新个休的繁殖方式,称为有性系殖,利用职权植物营养体产生的新个体的繁殖方式,称为无性繁;3、无性繁殖系:无性繁殖作物质一个单株经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4、选择:就是选优汰劣,就是从自然的或人工创造的群体中,根据个体的性状表现挑选符合人类需要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植株;5、单株选择:又称系统单株选择法,是指从原始材料群体中,按照育种目标,选择优良变异单株穗、荚,分别脱粒,保存和编号,下季将各个当选单株的种子分别种成株行小区,并设对照品种以资比较,淘汰不良株系,选择优良株系成为品系,以后经过一系列比较鉴定和试验,直接育成新品种;6、混合选择法:指从原始材料群体中,按照育种目标,选择一定数量性状表现相似的优良单株,混合脱粒和保存,下季混合种在一小区,与原始群体和对照18派生系统法:采取早代单交F2代,复交F1代和晚代F5或F6TK进行一次单株选择,中间世代进行混合条播的方法;19、繁殖系数:指一个单位数量的种子,其繁殖的种子数量相当于原来种子的倍数;20、远缘杂交:指不同种属甚至不同种间植物的杂交;二、填空题:1、系统育种的实质是优中选优连续选优,从而使品种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得到改良和提高;2、系统育种的特点是①简便易行、收效快②可以发现新的有价值的类型或基因①3、系统育种的局限性有①有利变异频率低,遗传基础窄;4、自受粉作物群几乎是纯合物,但是由于5%以下的天然杂交和自然突变的可能,所以群中仍然存在着杂合物和突变类型;5、常异受粉作物和异花授粉作物的异交率分别是5-5%之间和50%以上;6、自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无性繁殖作物所采用的选择方式分别是一次单株选择多次单株选择、混合选择、集团选择;7、引起作物品种自然变异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天然杂交、基因突变及剩余变异等;8、选择的基本方法有单株选择、混合选择、和改良混合选择法三种;9、系统用的原始材料包括种植在材料搜集辅内的现有品种材料杂种圃内人工创造的原始材料,还包括生长良好的大田或种子田种植的优良品种等;10、原始材料的重点是选择优良的变异单株穗、荚这是系统育种的基础;11、系统育种的选种圃的重点工作是对经一次或多次选种的单株进行株行试验,从中选出优良品系12、系统选育的品系是鉴定圃的工作重点是较大的小区种植面积,鉴定品系的生产能力和适宜性;13、品种比较试验参试种系一般为5-7个最多不超过10个,小区排列采取随机区组法,重试三次以上小区面积因作物而定,稻麦大豆、花生、马铃薯棉花等作物一般为12-40M2玉米高粱等大株作物为20-50M214、区域试验根据自然区划和品种特性分区进行在各区域设置若干试验点,试验点应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科研单位、院校、国营农场和品种市场承担;15、区域试验区的时间一般须进行2-3a16、生产试验的参试品种不宜太多一般为2-3个也要设对照和适当的重复次数试验区面积、稻麦等小株作物在1亩以上玉米高粱、棉花等大株作物在2-3亩以上,栽培管理与大田生产一致;17、有性杂交育种根据杂交亲本缘故关系的远近,分为品种间杂交、和远缘杂交两种;通常所讲的杂交育种,一般是指品种间杂交育种;18、杂交性品种选配要求亲本间优缺点能够互补,是指亲本的优点;要能有效克服对方缺点,亲本间若干优点综合起来能基本满足育种目标的要求,因此,双亲之一不能有严重的缺点,特别是主要性状不能有难以克服的缺点;19、某一亲本品种与其他若干品种杂交后,杂交后代在某个性状上表现平均值高,就是一般配合力好;20、杂交的主要方式有单交、复交、回交;21、复交的方式因亲本的数目和配交的形式不同可分为三交、双交、和回交、等;22、配置三交组合时,作为第二次杂交的亲本体一般是综合性状最好的亲本以保证三交后代具有最好的综合性状;23、三品种双交和三交相比,其优点是可以提早一年进行选择,即当目标性状为隐性状时,三亲本双交在第三年可以选择,而三交则要到第四年才能进行,但当目标性状为显性状时,均可以从第三年开始选择;24、在配置四种双交组合时,两个单交亲体之一应该是综合性状好的品种;25、在回交育种中,轮回亲本必须是适应性强、丰产性好、综合性状优良,只有个别缺点,纯改后有继续前途的品种;而非轮回亲本作为改良性状的来源,必须具备轮回亲本需要改良的目标性状、且遗传力强,最好是受一,两个基本点显性基因控制;26、回交后代的杂种群体已具有目标性状又与轮回亲本优良性状基本相似时,为选择显性状,纯合的个休,需在自交两次,而隐性状需自交一次即可选项得;27、一般认为,回交4次,以上就可以使杂种及其后代基本恢复轮回亲体原有的综合性状;28、杂交育种的特点是具有遗传性差异的亲本间有性杂交,其杂种后代的性状总是处于不断分离之中;29、系谱法即多次单株选择法,是国内外在自花授粉和常异花受粉作物的杂交育种中最常驻机构用的方法;30、杂交育种的单交杂种一代选留的组合,必须去假、去杂、去劣,成熟时,同一组合的植株混收;31、F2是性状分离最多的一个世代,个体差异很大,具有多种多样的变异类型,是杂交育种选择优良单株最关键的一代;32、对F2选择首先是确定好的组合然后在好的组合内选择优良单株;33、采用系谱法在杂种圃对杂种后代进行选择,遵循在优良品系中选项优良单株的原则;34、混合育种法一般是按组合种植,早期世代不进行选择,只淘汰劣株80%左右时大约F5-F8进行一次单株选择种成株系;35、混合育种法因推迟选种而延长育种年限,较率谱法一般要多2-3年;36、派生系统法早代选株可针对遗传力较强的性状,而遗传力较弱的性状则留晚代选项株时解决;37、加速杂交世代进程的方法有加速试验进程、加速世代进程、提高种子繁殖系数;38、加速杂交试验进程的方法有早期测产、提升升级、多项试验同步进行等;39、加速杂交世代进程的方法有异地或异季增代、利用温室、和人工气候室增代;40、加速杂交试验进程利用早期测产,一般在F3进行测产;41、加速杂交试验进程时多项试验同步进行是指育种单位可以将品种鉴定、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试验、栽培试验以及申报参加多点联合区域试验同步进行交措进行;42、克服远缘杂交不易交配的方法有选用适当的亲本,对柱头进行处理,混淆是非合授粉法,重复授粉法等;43、克服远缘杂种不易,交配方法有染色体加倍法,回交法、延长生育期和改善营养重要条件等;44、远缘杂交后代分离的最大特点是强烈分离和长期分离;45、对农作物进行选择改良时,自花授粉作物一般只进行一次选择,异花授粉作物往往需要进行多次选择;46、从育种的角度,远缘杂交的作用主要有创造新类型,提高现有品种的抗逆性和适宜性,改良现有品种的性状、获得雌雄不育系,同时在生物进化和理论研究方面也有重要地位;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杂交育种时应从F2代开始进行单株选择×改:单交F2开始,复交F1开始就有分离,即进行单株选择;2、在甲×乙×丙×乙和〔甲×乙×乙〕两种杂交方式的后代中,丁亲本的遗传组成完全相同;×改:不相同,前者占25%;后者占50%;3、回交育种中,无论回交次数多少,最后都得自交;√4、一个优良品种,一般也是一般的合力好的品种;×改:不一定;5、在进行杂交育种时,选项用亲缘关系较远的材料亲本,这就是说亲缘关系越远越好;√6、交育种试验进程中,早期测产在F3即进行测产;√7、系统育种可以发现新的有价值的类型和基因;√8、在自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群中,一般进行一次单株选择,就可以得到稳定的遗传品种;×改:常异花授粉作物需要多次单株选择方可奏效;9、为了从异花授作物群体中获得纯合的后代,必须在控制授粉条件下进行多次自交选择,才能使某些性状,得到改良;√10、无性繁殖作物,不管其基因型如何,进行一次单株选择,即可得到整齐一致的新品系;×改:无性繁殖作物在无性繁殖的情况下,不管……11、纯系学说说明在丝纯系内选择是无效的,所以品种遗传性的稳定性和群体的一致性是绝对的;×改:纯系学说……无效的……,但……相;12、一个遗传性相对稳定、群体一致性状较好的品种,无论种植多少年,性状都不得不会分离;×改:在推广种植过程中,由于天然杂交,基因突变及剩余变异等,性状可继续分离;13、混合选择法既可以作为育种手段,又可用于各种作物的良种繁殖;√14、进行系统育种时;品系鉴定试验、品种比较试验、区域繁难都不得采用随机排列;×3.小麦杂交育种配制三交种时,作为第二次杂交的亲本是BA.任何一个亲本B.综合性状最好的亲本C.具有特殊优良性状的个体D.表现一般的亲本4.小麦F2的下列性状中选择可靠性较高的性状是AA.株高B.千粒重C.穗长D.穗粒数5.下列杂交方式中属于复合杂交的有DA.单交B.顶交C.回交D.三交6.系统育种时只进行一次单株选择即可得到性状整齐一致,稳定遗传的新品系的作物群体是A.DA.自花授粉作物B.常异花授粉作物C.异花授粉作物D.无性繁殖作物在无性繁殖时7.系统育种时,需要多次单株选择方能获得整齐一致稳定遗传的品系的作物群体是B.DA.自花授粉作物B.常异花授粉作物C.异花授粉作物D.无性繁殖作物在无性繁殖时8.多次单株选择适用于A.B.CA.自花授粉作物杂种后代B.常异花授粉作物C.异花授粉作物D.无性繁殖作物在无性繁殖时9.应用于良种繁育中和选优提纯的选择方法有A.DA. 一次混合选择法B.多次混合选择法C.集团选择法D.改良混合选择法10.有下列三个小麦品种:甲早熟、抗病、乙矮秆抗病、丙丰产、感病、晚熟,根据我区条件,在进行杂交育种时,比较合理的三交方式是A.DA.甲╳乙╳丙B.甲╳丙╳乙C.乙╳丙╳甲D.乙╳甲╳丙11.比较合理的双交方式是AA.甲╳乙╳乙╳丙B.乙╳丙╳丙╳甲C.丙╳乙╳甲╳乙D.甲╳乙╳乙╳甲五、简答题:1、系统育种各程序环节的工作重点答:①原始材料圃:选择优良的变异单穗、钤、荚②选种圃:对一或多次选择的单株进行株行试验,从中选出优良而稳定的品系;③品系鉴定圃:以较大的小区种植面积鉴定品系的生产能力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以及性状的稳定性,经验1—2年鉴定,从中选出比对照种显着增产的最优良品系,提供品种比较试验;④品种比较试验:对品系鉴定试验选优良品系进行最后的筛选和全面评价,从中确定显着优于当地主要推广品种的新品种;⑤区域试验:对各单位选送的品种在不同的地区或不同的条件下进行鉴定,以便客观地鉴定新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对有推广价值的优良品种划分最适宜的推广区域,为品种布局域化提供依据;⑥生暗试验:将区域试验中选出的最有期望的新品种放在各地接近大生产条件下进行大面积试验比较和鉴定;⑦在生产试验的同时,对拟定的新品种几项关键性栽培技术进行试验,探索配套栽培措施,便于良种良法一齐推广;2、系统育种在原始材料圃中选择优良单株时应遵循的原则:答:①从优良的品种中选择;②以综合性状为基础,抓住主要目标性状;③栽培条件优良一致,培育与选择相结合;④田间选择要抓住关键时期;3、杂交亲本选配的原则:答:①双亲应具有较多的优点,较少的缺点,优良性状突出,而且主要性状优缺点要互补;②应以本地优良品种作为亲本一方;③选用亲缘关系较远、生态类型差异大的材料作亲本;④选用遗传传递力强且有一般的合力好的品种做亲本;4、加速杂交育种进程的方法答:①加速世代的里程A、异地增代和异季增代;B、利用温室和人工气候室增代;②加速试验进程A、早期测产;B、提早升级;C、多项试验同步进行;③提高种子繁殖系数;5、远缘杂交的作用答:①创造新类型;②提高现有品种的抗逆性和适应性;③改变现有品种的性状,提高品种品质;④获得雄性不育系;⑤利用杂种优势;⑥远交在生物进化和理论研究方面也有重要地位;6、克服远缘杂交不遇交配的方法答:①克服花期不遇A、调节播种期、分期播种;B、调节春化、光照阶段发育;②克服当代不实A、选用适当母本;B、对柱头处理;C、混合受粉;D、重复受粉;E、预先接近法;F、试管受精;。

作物育种学试题库

作物育种学试题库

作物育种学试题一、 解释名词: 1、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 种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植物学上的种子:指种子植物由胚胎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2、农业生产上的种子:指凡在农业生产上可以直接被利用 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统称为种子,有真正的种子, 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三种类型。

3、品种:指某一栽培作物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生产经 济条件,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充分一致的生物学特性 和形态特征,并以此与同一作物的其它类似群体相区别的 生态类型。

4、地方品种(农家品种):指在一定地区的自然和生产条 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培育而成的品种。

5、改良品种:是育种工作者通过系统育种,杂交育种,辐 射育种、倍性育种等科学的方法培育而成的品种。

6、杂交种:指选用性状优良、遗传基础差异大,配合力强 的亲本组合进行杂交产生杂交种。

品种标准化:指大田推广的优良品种必须符合其品种标准。

7、品种标准:就是对优良品种具有的主要特征特性作出准 确的说明,对它的栽培要点加以总结概括,作出科学的技 术规定。

8、育种目标: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根据生产 发展的需要,选育具有什么样优良性状的品种。

9、高产育种:就是培育具有合理的株型和良好的光合性能, 可以充分利用水、 肥、光、气、热等合成光合产物,并能高效地运转到穗、 粒中去而获得高产。

10、本地品种资源:指原产于本地或本地栽培很久的古老 地方品种和当前推广的改良品种。

11、品种资源:又叫种质资源,指可用于育种或栽培的栽 培作物类型,品种,近缘野生植物及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 遗传材料的总称。

12、野生植物资源:指育种工作中有利用价值的各种野生 种或近缘野生植物类型。

13、外地品种资源:指从国外和其它地区引进的品种或类 型。

14、人工创造的品种资源:指人们通过选择、杂交、诱变 等方法创造的供进一步培育新品种用的原始材料。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过程被用于制作育种材料?A. 不亲和交配B. 变异C. 自花授粉D. 伴性遗传2. 下列哪个因素是制约作物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A. 土壤肥力B. 气候条件C. 物种多样性D. 种子质量3.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作物育种时,常用的DNA转化载体是:A. 质粒B. 核糖体C. DNA聚合酶D. 启动子4. 以下哪项不是作物育种的目标之一?A. 提高产量B. 改善食味C. 增加抗性D. 减少种类多样性5. 作物育种中,通过选择杂交后代中最优秀基因型的方法为:A. 胜育B. 花药培养C. 果实沉淀D. 重组选育6. 通过选择矮化的小麦品种进一步培育矮杆型高产小麦是一个典型的:A. 自交系选育B. 杂交选育C. 胚胎培养D. 特异反应选择7. 以下哪个不是作物育种的传统方法?A. 杂交育种B. 重组育种C. 突变育种D. 混合育种8. 作物育种中,通过加速作物进化过程,将慢速突变的有用基因转移至其他物种的方法是:A. 基因编辑B. 遗传突变C. 遗传工程D. 杂交育种9. 以下哪个技术可以实现农作物的保种?A. 冷冻保存B. 基因编辑C. 利用杂交优势D. 遗传转化10. 下列哪个方法是作物自交系选育的关键步骤?A. 选择父本B. 鉴别杂交C. 分离杂种D. 子代选择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杂交育种主要是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亲本之间的遗传优势和互补作用,提高后代的产量和其他经济性状。

【√】2. 小麦、水稻等自交物种经过多代自交后,遗传稳定,产生纯系,适合用于作物杂交育种。

【×】3. 健康的种子是作物产量的重要基础,种子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后代的萌发和生长发育能力。

【√】4. 株型是作物育种中的一个重要性状,通过改变株型可以提高作物的适应性和产量。

【√】5. 基因编辑技术是目前作物育种中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可以精确修饰作物基因组中的特定基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作物育种学》课程试题5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品种的主要类型包括自交系品种、、群体品种和。

2.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是作物品种的变异现象和学说。

3.作物授粉方式的分类是根据自然异交率高低而定的,一般自然异交率在4%以下的是典型的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在50%-100%的是典型的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异交率介于二者之间,一般为4%-50%。

4.引种的基本原理是指相似性原理,生态条件和相似性原理。

5.杂交育种按其指导思想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育种,另一种是育种。

6.在回交育种中用于多次回交的亲本称亲本,因为他是有利性状(目标性状)的接受者,又称为受体亲本;只有一次杂交时应用的亲本称为亲本,他是目标性状的提供者,故称供体亲本。

7.远缘杂种夭亡和不育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其遗传系统的破坏,包括核质互作不平衡; 不平衡; 不平衡和组织不协调。

8.按照雄性不育花粉败育发生的过程,雄性不育可分为不育和不育两种类型9.作物群体改良是通过鉴定选择、人工控制下的自由交配等一系列育种手段,改变基因、基因型频率,增加优良基因的重组,从而达到提高和的频率。

10.普通小麦是倍体,有42条染色体;玉米是倍体,有20条染色体。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作物育种学的涵义是()A)研究遗传和变异的科学B) 一门人工进化的科学C)研究选育和繁育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D)一门综合性强的应用科学2.选择育种中选择的基本方法有()A) 系谱法和混合法 B) 单株选择和混合选择C) 一粒传和混合选择 D) 定向选择和分裂选择3.稳定不分离的株系称为( )A) 品种 B) 株行C) 品系 D) 株系群4.与91-1-2-5-4-3亲缘关系最近的系统是( )A) 91-2-3-5-4-3 B) 91-1-2-5-3-3C) 91-1-3-5-4-3 D) 91-1-2-5-4-55.作物品种与植物分类学上亚种的主要差别在于( )A) 经济性B) 抗病性 C) 适应性 D) 抗逆性6.区域试验一般进行( )A) 1~2年 B) 2~3年 C) 3~4年 D) 4~5年7.二环系是从( )中选育出来的。

A) 地方品种群体 B) 综合品种群体C) 品种间杂种品种 D) 自交系间杂种品种8.在我国高温短日照作物引种时,( )A) 由北向南引种表现晚熟 B) 由北向南引种表现早熟C) 由南向北引种表现早熟 D) 南北之间可以长距离引种9.测定新品种的种植适宜地区,所采用的田间试验应为( )A) 品种比较试验 B) 品种鉴定试验 C) 区域试验 D)生产试验10. 在(A×B)×C的组合中,复交F1代中三个亲本的遗传物质分别为( )A)1/3、1/3、1/3 B)1/4、1/4、1/2C)1/2、1/4、1/4 D)1/4、1/2、1/4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作物育种的一般目标是()A) 高产 B) 优质 C)多抗 D) 生育期适宜 E) 改善人民生活2.影响引种成功的因素有 ( )A) 温度 B) 光照 C) 纬度 D) 海拔 E)作物的发育特征3.远源杂交育种中,杂交后代性状分离的特点为( )A) 分离规律不强 B) 分离类型丰富并有向两亲分化的趋向C) 分离世代长、稳定缓慢 D) 分离规律强 E) 分离世代短4.利用杂种优势应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A)强优势的杂交组合 B) 双亲优缺点互补 C) 异交结实率高D)繁殖与制种技术简单易行E)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杀雄剂5.系谱法育种的特点是( )A) 从F2进行严格的选择 B) 分离世代不选择 C) 对质量性状可以起到定向选择的作用 D) 在同等土地面积上可保留更多多样化类型的植株 E) 可以集中力量掌握少数的优系6.品种资源的工作环节包括( )A)广泛收集 B)妥善保存 C)深入研究 D)积极创新 E)充分利用7.远缘杂交育种容易出现的障碍是( )A)杂交不孕 B)杂种夭亡 C)杂种异型 D)杂种不实 E)后代疯狂分离8.杂种优势的度量方法有( )A)中亲优势 B)超亲优势 C)超标优势 D)显性优势 E)杂种优势指数9.群体内遗传改良的方法有( )A)混合选择法 B) 改良穗行法 C)半同胞轮回选择D)半同胞相互轮回选择 E) 全同胞轮回选择10.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标记主要有( )A) RFLP B) RAPD C) SSR D) AFLP E) EST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品种2. 近等基因系3. 垂直抗性4.纯系5.配合力6.杂种优势7.一环系8.轮回选择9.自交不亲和性10.原原种五、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考生可任选其中5题作答,每小题6分,共30分)1.制定育种目标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2.作物品种资源在作物育种工作中有何重要性?3.杂交育种中亲本选配的原则有哪些?4.图示说明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繁殖及制种程序.5.简述作物转基因育种的程序.6.简述单倍体育种的优点.7.简述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主要内容.六、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题为必做题,第2和第3可任选一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1.有一自花授粉作物品种A,它的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唯一的缺点是不抗条锈病最近新出现的一个生理小种。

已知该生理小种的抗性受一对完全显性基因控制。

请设计一种快速有效的育种方案,以育成一个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又抗该生理小种的新品种。

2.目前,传统育种技术在作物育种技术中占据主体地位,但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

你如何看待传统育种技术与生物技术之间的关系?3.以马铃薯为例说明无性繁殖作物的育种特点?作物育种学试题5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 杂交种品种无性系品种2. 自然纯系3. 自花异花4. 气候生态型5. 组合超亲6. 轮回非轮回7. 染色体基因8. 孢子体配子体9. 基因基因型10. 6 2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CBCDA BDBCB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BCD2.ABCDE3.ABC4.ACD5.ABCDE6.ABCDE7.ABCDE8.ABCE9.ABCE 10.BCD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品种:是指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所创造的某种作物的一种群体,该群体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特定的遗传性,相对稳定一致的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

2. 近等基因系:指一组遗传背景相同或相近,只在个别染色体存在差异的品系。

3. 垂直抗性:又称小种特异性抗病性或专化性抗病性。

指同一寄主品种对同一病菌的不同生理小种具有特异反应或专化反应.4. 纯系: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5. 配合力:指一个亲本与另外的亲本杂交后杂种一代的生产力或其他性状指标的大小.6. 杂种优势:指两个性状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适应性、产量、品质等方面超过其双亲的现象。

7. 一环系:从品种群体和品种间杂种品种中选育出的自交系,通称为一环系。

8. 轮回选择:指从某一群体选择理想个体,进行互交,实现基因和性状的重组,从而形成一个新群体的方法。

9. 自交不亲和性:指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的某些植物,但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10. 原原种:是由育种单位提供的该品种纯度最高,最原始的优良种子。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 制定育种目标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答:①国民经济需要和生产发展的需要;(1分)②解决当地生产上的主要问题;(1分)③育种目标要落实到具体性状上;(2分)④品种的合理搭配;(2分)2.作物品种资源在作物育种工作中有何重要性:答:①种质资源是现代育种的物质基础;(1分)②稀有特异种质对育种成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分)③新的育种目标能否实现决定于所拥有的种质资源;(2分)④种质资源是生物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材料;(1分)3.杂交育种中亲本选配的原则有哪些:答:①双亲都具有较多的优点,没有突出的缺点,在主要性状上优缺点尽可能互补;(2分)②亲本之一最好是能适应当地条件,综合性状较好的推广品种;(1分)③注意亲本间的遗传差异,选用生态类型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远的亲本材料间相互杂交;(2分)④杂交亲本应具有较好的配合力;(1分)4.图示说明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繁殖及制种程序:答:程序为:(4分)用三系配制杂交种时,一般需设2个隔离区,一个繁殖不育系和保持系,另一个配制杂交种并繁殖恢复系。

繁殖出的不育系种子,除大部分供下年制种区的母本用外,还保留一小部分供下年再繁殖用。

繁殖的保持系和恢复系种子,下年分别供繁殖和制种用。

(2分)5. 简述转基因育种的程序:答:①目的基因的获得;(1分)②目的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1分)③受体材料的选择(1分)④转基因方法的确定和外源基因的转化; (1分)⑤转化体的筛选和鉴定; (1分)⑥转化体的安全性评价和育种利用 . (1分)6. 简述单倍体育种的优点:答:①加速育种材料的纯和;(2分)②提高选择效果;(1分)③缩短育种年限,节省人力、物力; (2分)④可避免显、隐性干扰,创造雄性不育系。

(1分)7. 简述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主要内容:答:①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即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的频率较高,所以又可称为基因中心或变异多样化中心。

(2分)②最初的起源地称为原生中心。

当作物由原生起源中心地向外扩散到一定的范围时,在边缘地点又会因作物本身的自交和自然隔离而形成新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多样化地区,即次生起源中心或次生基因中心;(2分)③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一年生草本作物间在遗传性状上存在一种相似的平行现象,瓦为洛夫将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变异性的同源系列规律(1分)④根据驯化的来源,作物分为两类。

一类是人类有目的驯化的植物,如小麦、大麦、玉米、棉花等名为原生作物.另一类是与原生作物伴生的杂草,当其被传播到不适宜于原生作物而对杂草生长有利的环境时,就被人类分离而成为栽培的主体,这类作物称为次生作物,如燕麦和黑麦. (1分)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有一自花授粉作物品种A,它的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唯一的缺点是不抗条锈病最近新出现的一个生理小种。

已知该生理小种的抗性受一对完全显性基因(RR)控制。

请设计一种快速有效的育种方案,以育成一个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又抗该生理小种的新品种。

简述系谱法的工作要点。

答:回交育种法是育种家改进品种个别性状的一种方法。

当甲品种有许多优良性状,而个别性状有欠缺时,可选择具有甲所缺性状的乙品种和甲杂交,F1及以后各代又用甲进行一系列回交和选择,准备改进的性状借选择以保持,甲品种原有的优良性状过回交而恢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