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水的三态变化》说课教学课件

液体 0℃
雾 水蒸汽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漂浮在低空 以
露
液体 水蒸汽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漂浮在高空
上
液体
霜
低空的水蒸汽在0℃以下受冷凝固成的冰晶 固体
在
雪 高空的水蒸汽在0℃以下受冷凝固成的冰度下降到0℃以下受冷凝固成的冰晶 固体
下
现在,我们知道了:
水可以从气态
液态
例如:空中的水蒸气凝结成云、雾、露。
今天这节课,你都懂得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问?互相交流。
今天就学到这儿,谢谢大家!
水蒸气凝结
看一看
冬日清晨的露珠
煮沸锅盖上的水珠
实验材料
玻璃片2
试管夹
烧杯2
热水
酒精灯
一个不同条件: 一个玻璃片热,一个玻璃片冷。
相同条件: 相同的杯子,同样的水,同 样的水温,同时盖上。
实验 步骤
1 取两个相同的烧杯放置同一桌面,倒入等量热水
水可以从气态
固态
例如: 空中的水蒸气凝固成雪、霜。
水可以从液态
固态
例如: 液态的水凝固成冰。
那么
气态
水可不可以
? 液态
从
? 气态
固态
? 液态
固态
举例说明:
总结: 水的三态循环
现可依 在我们已气经态知道,水可相的
三次循 态之间是可以互相互循转
环 固态 化的。 液态 环
三三态态之之间间也可以相依互次循环
雾 水蒸汽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漂浮在低空。以 露 水蒸汽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液水体滴,漂浮在高空。上
液体
霜
低空的水蒸汽在0℃以下受冷凝固成的冰晶。 固体
在
雪 高空的水蒸汽在0℃以下受冷凝固成的冰晶。 0℃
小学科学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

小学科学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在小学的科学实验中,我们经常会学习到有关水的三态变化的知识。
通过观察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水的特性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个简单而有趣的小学科学实验,以观察水的三态变化。
实验一:冷却水的凝固实验简介:通过冷却热水,观察水的凝固现象。
实验材料:热水、冷却器(例如冰块、冷水等)实验步骤:1. 准备一杯热水,确保水的温度高,但不会造成烫伤。
2. 将冷却器(例如冰块)放入水中。
3. 注意观察水的变化,特别是水表面的变化。
实验结果:在加入冷却器后,我们可以观察到水逐渐冷却,并最终形成固态的冰。
这表明水在冷却的过程中,会经历液态到固态的转变。
实验二:加热水的蒸发实验简介:通过加热水,观察水的蒸发现象。
实验材料:水、加热器(例如加热板、炉子等)实验步骤:1. 准备一杯水,填满容器,确保有足够的水量。
2. 将加热器放在水的底部,逐渐加热水。
3. 注意观察水的变化,特别是水表面是否产生水蒸气。
实验结果:在加热器的作用下,我们可以观察到水逐渐加热,并最终发生蒸发。
这表明水在加热的过程中,会从液态转化为气态,即发生水的蒸发。
实验三:水的升华实验简介:通过观察冰的升华现象,进一步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实验材料:冰、容器、小刷子(或其他物品)实验步骤:1. 准备一块冰,放入容器中。
2. 不断观察冰的变化,特别是冰表面的变化。
3. 使用小刷子或其他物品,轻轻地刮去冰表面的一层。
实验结果: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冰逐渐减少,并且没有产生液体水。
这是因为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即直接从固态转化为气态,而没有经历液态的中间过程。
通过以上三个实验,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水的三态变化:从液体(热水)到固体(冰),通过冷却作用;从液体(水)到气体(水蒸气),通过加热作用;以及从固体(冰)到气体(水蒸气),通过升华作用。
这些实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水的性质,还能够激发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加深他们对水的三态变化的理解。
水三态变化资料

漫游世界的小水滴
• 自然界中的云、雨、 露、雾、霜、雪、 雹都是小水滴的 “杰作”。
• 在一定的条件下, 它变换着自己的形 态,从而造就了各 种奇特的自然景观。
云的形成
• 江、河、湖、海以及 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 蒸发,形成空气中的 水蒸气。
水却总也不会溢出来,江河里的水也一直
流不完,这是什么原因?
江河湖海里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变成大量的水 蒸气蒸发到空中,水蒸气在高空受冷凝结成小水滴,这 就是云,当空气温度降到0℃以下时,云里的水滴就会凝 固成冰晶,云随风飘动,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 越多,空气托不住时,就会降落下来,形成雨或雪,雨 水或雪水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有的直接变成 水蒸气蒸发到空中,有的汇成小溪,流入江河湖海。水 就是这样以不同的形态在天空、陆地、海洋之间循环流 动的。
• 含有空气中的水蒸气 升入高空时,遇冷液 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 小冰晶,被上升的热 气流顶起,从而形成 了云。
雨和雪的形成
•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 小水滴不断蒸发然后又 再凝华到小冰晶上,当 冰晶变大到上升的气流 无法托住时,它就会向 下落。
• 冰晶在下落过程中,如 果温度高于0℃,就熔化 为雨而落向地面。
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 水是生命的之源,是地球 奉献给它的“居民”(包 括人类)最宝贵的资源。
• 尽管70%的地球表面被水 所覆盖着,但可供人类使 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多。
• 保护水资源,保护地球上 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 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呼声。
霜
冰
雪
云 露
雾
云
水蒸汽遇冷凝结在所接触的物体上
形容水状态从小到大

形容水状态从小到大
水的状态可以从小到大分为几种不同的形态。
首先是水蒸气,这是水以气体的形式存在的状态。
当水受热时,分子会获得能量并开始振动,最终脱离液体表面成为水蒸气。
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通常在空气中以气态存在。
其次是液态水,这是我们最为熟悉的状态,也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状态。
在室温下,水以液体形式存在,具有流动性和可塑性,可以适应容器的形状。
液态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饮用水、洗澡水等的形态。
最后是固态水,即冰。
当水被冷却到冰点以下时,分子的振动减缓,使得水分子之间形成规则的结构,从而形成固体冰的状态。
冰是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通常在自然界中以冰块或者雪的形式出现。
这三种状态代表了水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不同形态,从小到大依次为水蒸气、液态水和固态水。
这种状态的改变是由于水分子内部的能量变化所导致的,了解这些状态的转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水的特性和应用。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人教版)第一章第1课《水的变化》课件

液体 0℃
雾 水蒸汽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漂浮在低空 以
露
液体 水蒸汽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漂浮在高空
上
液体
霜
低空的水蒸汽在0℃以下受冷凝固成的冰晶 固体
在
雪 高空的水蒸汽在0℃以下受冷凝固成的冰晶 0℃
固体 以
冰
水在温度下降到0℃以下受冷凝固成的冰晶 固体
下
现在,我们知道了:
水可以从气态
液态
例如:空中的水蒸气凝结成云、雾、露。
你能做出自己的解释吗?源自江河中的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海洋里 的水却总也不会满,不会溢出来。江河里 的水也一直流不完。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海洋里的水在不断蒸发,蒸发到空 中的水蒸气又不断以雨、雪等形式降落 下来,这样不断地循环。所以,江河里 的水一直流不完,而海洋里的水也总是 不会满,也不会溢出来。
水可以从气态
固态
例如: 空中的水蒸气凝固成雪、霜。
水可以从液态
固态
例如: 液态的水凝固成冰。
那么
气态 ? 气态 ? 液态 ?
举例说明:
水可不可以 从
液态 固态 固态
总结:
水的三态循环
气态
可
依
次
循 环 固态
可 相 互 循 液态 环
三态之间可以依次循环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水的三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三态之间也可以相互循环
什么原因引起了 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呢?
温度的变化
水的三态循环条件
(云、雾、露)
气态
受
冷发
凝
蒸
固
热
发
遇蒸 冷热 凝受
受
0℃以下 结
凝固
固态
(霜、雪、冰)
水的三太变化资料

云是水形成的吗?水又是怎样跑到天上去的?
❖ 云会变成雨水,而
云是地面水上升到
云
空中形成的。
❖ 地面上的水变成水蒸
气上升到天空中,在高 空中冷却就会变成小水 滴(云)。
水蒸气 地面水
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
凉风小学:周银琴 2013年4月12日
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
水的形态
变化的过程
变化的条件
霜
水蒸气在物体上凝固
温度降到0℃以下
雪
冰
露
云
雾
一起回忆水的形态变化:
凝固
融化
蒸发 凝结
水蒸气(气体)
水在自然界以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形势存在。
固态 液态 气态
? 固态 气态
冬天,一 部分雪会 化成看不 见得水蒸 气。
引起变化 的原因
受冷
变化过程的 专用名词
凝固
水的三态变化记录
水的变化 水的形态变化 水 冰 液态 固态 冰 水 液态 固态 水 水蒸气 液态 气态 水蒸气 水 气态 液态
引起变化 的原因 受冷
受热
受热 受冷
变化过程的 专用名词 凝固
融化
蒸发 凝结
水蒸气
(气态)
受冷 受热
受热 受冷
冰
(固态)
受冷 受热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的。 3、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 眼镜变模糊了,你明白其中道理吗?
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 镜片上.
水
(液态)
1、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种说 法有道理吗?
3.7水的三态变化

解释:
• 因为海洋中的水在不断的蒸发,
蒸发到空中的水蒸气又不断以 雨、雪等形式降落下来,这样 不断地循环。所以,江河里的 水一直流不完,而海洋里的水 也总是不会满,也不会溢出来。
小结:地球上的江河湖海中的水,
变化条件
温度下降(0℃以上) 温度下降(0℃以上) 温度下降(0℃以上) 温度降到0℃以下 温度降到0℃以下
冰
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
水的形态
露 云 雾 霜 雪
变化过程
水蒸气(气体)——水 (液体) 水蒸气——水 水蒸气——水 水蒸气(气体)——冰 晶(固体) 水蒸气—冰晶
变化条件
温度下降(0℃以上) 温度下降(0℃以上) 温度下降(0℃以上) 温度降到0℃以下 温度降到0℃以下
水的形态
露 云 雾 霜 雪
变化过程
水蒸气(气体)——水 (液体) 水蒸气——水 水蒸气——水 水蒸气(气体)——冰 晶(固体)
变化条件
温度下降(0℃以上) 温度下降(0℃以上) 温度下降(0℃以上) 温度降到0℃以下
冰
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
水的形态
露 云 雾 霜 雪
变化过程
水蒸气(气体)——水 (液体) 水蒸气——水 水蒸气——水 水蒸气(气体)——冰 晶(固体) 水蒸气—冰晶
思考
• • • • • •
霜 雪
冰
露 云 雾
这些水的形态是 怎样产生的呢? 它们的发生需要 什么条件呢?
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
水的形态
露 云 雾 霜 雪
变化过程
水蒸气(气体)——水 (液体)
水的三态变化案例及分析

水的三态变化【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2、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1、回忆或观察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2、寻求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证据,尝试自主设计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观察实验活动。
3、分析水的各种状态之间变化的过程,整理概括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4、思考有关自然界水的相关问题,并尝试用“水的三态循环”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观测数据(证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2、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3、初步建立物质不灭的观点。
【教学重点】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变。
【教学难点】对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小组: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讨论记录表,玻璃杯1只,冰块1杯,食盐,试管,试管夹,酒精灯,铁架台。
全班: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根据生活经验说说你见过哪些形态的水?生1:我们冬天看见的冰就是水的固态。
生2:早晨我们在草叶上看见的露水是水的液态。
生3: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水的气态。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对,水在自然界中就是以水、水蒸气和冰这三种形态存在的,这三种形态可以互相转化,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和学习水的三态变化。
(板书课题)(评:利用师生谈话的方式,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1、你能根据生活经验说说你所知道的云、雾、雨、露、霜、雪、冰各是水的什么形态?2、课件出示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的图片或影像资料学生小组探讨云、雾、雨、露、霜、雪、冰各是水的什么形态。
师生共同交流。
完成课件中的表格。
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的变化的条件记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