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硕士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438 警务硕士专业综合考研大纲解析资料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438 警务硕士专业综合考研大纲解析资料

2013年最新权威警务硕士考试大纲解析《2013年警务硕士专业学位考试大纲知识点考点详解》(适用于报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四川警察学院的考生复习使用)本大纲解析严格按照大纲编写,知识点详细明确,参考警务硕士命题院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内部教学教材以及导师教材,课件教案等,独家编著而成,资料权威,是在职民警报考警务硕士的必备书籍。

购买一本警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试大纲知识点详细解析的教材就能省下购买各本教材的费用,节省复习时间,把握复习重点,提高复习效率。

资料清单如下:第一部分:一本纸质版《2013年警务硕士专业学位考试大纲知识点考点详解》,内容涵盖公安基础、公安法制、侦查、治安四部分考点,完全按照考试大纲编写第二部分:随书我们会赠送如下纸质版资料:1、2013警务硕士初试考研英语(二)词汇综合一套;2、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3、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4、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二)真题及答案解析(警务硕士方向用);5、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二)真题及答案解析(警务硕士方向用);6、2011年警务硕士复试治安管理或刑事侦查的复试真题一套;7、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复试警察英语口语模拟题十套(含答案解析)。

第三部分:电子版配套专业课教案、大纲、习题课件等专业课资料2013年警务硕士大纲解析配套的电子版专业课资料严格按照大纲和考试内容编写分为公安学基础知识,公安法制,刑事侦查和治安管理四大部分题库附有标准答案。

1、2012年警务硕士初试试题(警务硕士在读回忆整理,内部保真)2、公安学基础:习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单和论述(附有详细答案解析)导师教案,课件PPT,教学大纲。

3、公安法制:(1)公安行政法学(2)刑法学(3)刑事诉讼法学的习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单和论述(附有详细答案解析),导师教案,课件PPT,教学大纲。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硕士研究生考试《刑事技术综合(刑事科学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硕士研究生考试《刑事技术综合(刑事科学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硕士研究生考试《刑事技术综合(刑事科学技术)》考试大纲(2019年12月)Ⅰ.考查目标全面了解刑事科学技术所包含的痕迹检验技术、文件检验技术、声像资料检验技术的具体研究对象及自身特点;具体掌握各类研究对象的概念、检验鉴定程序、检验鉴定技术方法以及检验鉴定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8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1.简答题,共50分。

2.论述题,共30分。

Ⅲ.考查内容第四章人体痕迹检验一、手印检验1、手纹的种类与特征2、现场手印的发现、显现与提取3、手印检验4、指纹自动识别技术二、足迹检验1、足迹检验概述2、足迹特征3、现场足迹的勘验三、牙齿痕迹检验1、牙齿的生理结构2、牙齿痕迹的形成与特征3、牙齿痕迹的提取与检验第五章器械痕迹检验一、工具痕迹1、工具痕迹概述2、常见工具痕迹及特征3、工具痕迹现场勘验4、工具痕迹分析与利用二、枪弹痕迹检验1、枪弹2、枪支3、射击弹头弹壳痕迹4、枪击案件现场勘验第六章其他痕迹检验一、车辆痕迹检验1、车辆与轮胎2、车辆痕迹特征3、车辆痕迹的勘查与分析二、纺织物痕迹检验1、织物组织结构检验2、绳索、绳结检验3、纺织物痕迹检验三、玻璃破碎痕迹检验1、玻璃的性质及破碎原理2、玻璃破碎裂纹特征3、玻璃破碎痕迹的勘查、分析与鉴定四、整体分离痕迹检验1、分离痕迹的形成与结构2、分离痕迹特征3、分离痕迹的勘查与鉴定五、锁匙痕迹检验1、弹子锁的种类、结构与开闭锁原理2、常见的非正常开锁方法3、锁具加工痕迹与开锁痕迹4、原配钥匙复制痕迹5、锁匙痕迹鉴定六、爆炸痕迹勘验1、爆炸痕迹种类2、爆炸痕迹勘验3、爆炸痕迹综合分析第七章笔迹检验、印刷与污损文件检验1、笔迹检验原理2、笔迹检验的程序和方法3、书写速度变化的检验要点4、一般性伪装笔迹特点5、左手伪装笔迹的特点及检验要点6、摹仿笔迹的特点及检验要点7、常见文件印刷方法及特点8、货币票证的制版方法和印刷方法9、常见伪造货币票证的特点以及检验方法10、印章印文的种类、特征11、伪造印章印文的方法及特点12、静电复印机种类鉴别特征和同一认定特征13、电子打字机的种类鉴别特征和同一认定特征14、各类变造文件的特点及检验方法15、文件制成时间检验的依据、途径16、常见墨水字迹书写字迹和打印字迹形成时间的检验方法17、印文盖印时间及朱墨时序的检验鉴定方法第八章言语识别与鉴定1、言语识别和言语鉴定的任务和作用2、言语识别与鉴定的科学原理和基本程序3、地域性言语识别的具体特征4、时代性言语识别的具体特征5、不同性别群体的言语识别的依据及具体特征6、不同文化群体的言语识别的依据及具体特征7、不同职业群体的言语识别的依据及具体特征第九章刑事摄影摄像第一节摄影基础知识1、镜头焦距对成像效果的影响有几个方面2、光圈系数对摄影有什么影响3、相机快门的作用4、影响景深的因素5、对不同场景调焦方法6、为直射光和散射光的造型效果7、色温的概念8、综述摄影画面的组织结构9、简述摄影构图的基本形式10、简述不同光位的表现力和光线效果第二节现场摄影1、现场摄影的概念2、现场摄影的内容3、现场摄影的方法第三节物证检验摄影1、分色摄影2、分色摄影色光波段的选择3、偏振光摄影的原理4、偏振光摄影基本方法5、定向反射配光检验摄影的原理和方法6、暗视场配光检验摄影的原理和适用范围7、翻拍、脱影的概念8、阴影拍摄法的光照角度和光照方向的确定9、掠入射配光方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10、红外线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第四节刑事录像1、刑事录像的任务2、摄像机操作要领第十章声像资料检验第一节数字图像基础知识一、数字图像相关概念1、数字图像的基本概念2、图像的数字化3、图像采样4、图像量化二、数字图像的基本属性1、图像的分辨率、色彩分辨率2、图像的色彩模式3、图像的文件格式第二节数字图像处理一、数字图像处理相关概念二、图像的基本运算三、图像增强1、图像增强的基本概念2、图像的灰度增强3、直接灰度变换4、图像的伪彩色处理四、图像锐化图像锐化的基本概念五、图像复原1、图像复原的基本概念2、图像退化的原因第三节图像检验一、图像检验1、图像检验的基本概念二、图像检验方法(一)原始性、完整性检验1、本底噪声法2、CFA插值检测法3、直方图检验法4、图像压缩比检验法(二)图像的真实性检验1、光照条件一致性检验2、透视一致性检验3、利用物质成像的唯一性原理检验4、图像边缘特征检验5、利用图像内容间景深关系的检验6、图像内容检验第四节语音检验的由来与发展一、司法语音学相关概念1、语音学基本概念2、声纹鉴定的含义二、录音证据概述1、语音同一性鉴定2、录音资料真实性(完整性)鉴定第五节语音检验基础理论与程序方法一、语音基础知识1、基频的含义2、共振峰的概念3、元音的分类及发音特点4、辅音的分类二、话者特征的相对稳定性1、话者自身变异与话者之间差异的关系三、语音检验方法与程序步骤Ⅳ.参考书目刑事科学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硕士研究生考试《法学综合(二)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硕士研究生考试《法学综合(二)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硕士研究生考试《法学综合(二)》考试大纲(2018年8月)Ⅰ.考查目标《法学综合(二)》包括刑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两部分。

要求考生具有准确把握刑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基本原理、基本法律规范和基本制度的专业素养,具备分析、判断和解决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实践问题的基本能力。

刑法学具体包括:1.准确掌握刑法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

2.正确理解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适用效力、犯罪构成、犯罪形态、正当行为的基本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3.了解我国的刑罚制度,理解刑罚的功能和目的,掌握我国刑罚的体系、种类以及刑罚裁量制度的主要内容。

4.了解我国刑法规定的具体犯罪,掌握常见、多发犯罪的概念、构成要件和认定中的主要问题。

5.运用刑法学基本原理、基本制度,结合刑法规定,合理地分析和认定案件。

刑事诉讼法学具体包括:1.准确掌握刑事诉讼法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2.正确理解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含义、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准确掌握刑事强制措施、刑事辩护与代理等基本制度的适用条件、程序和具体要求。

3.全面理解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主要内容,准确掌握刑事证据的种类、分类以及证明对象、证明责任、证明标准等刑事证明制度,熟练运用刑事证据规则。

4.全面了解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理解和掌握侦查、提起公诉、审判等基本程序和特别程序。

5.运用刑事诉讼法学基本原理、基本制度,遵循刑事诉讼程序,结合刑事诉讼法规定,分析、解决刑事诉讼中的实践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

二、考试方式考试方式为笔试,闭卷。

三、试卷内容及分数结构刑法学 75分刑事诉讼法学 75分四、试卷题型结构本试卷主要题型均为主观题,包括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Ⅲ.考查内容第一部分刑法学一、刑法概述(一)刑法的概念(二)刑法的体系和刑法解释1. 刑法的体系2. 刑法解释二、刑法的基本原则(一)罪刑法定原则1. 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2. 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3. 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适用(二)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1.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2.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1.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2.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立法体现3.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适用三、刑法的效力范围(一)刑法的空间效力1. 刑法的空间效力的概念2. 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原则(二)刑法的时间效力1.刑法的溯及力2.与刑法的时间效力有关的若干问题的法律适用四、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一)犯罪概念1.犯罪的概念2.犯罪的基本特征(二)犯罪构成1.犯罪构成的概念2.犯罪构成的特征3.犯罪构成的意义五、犯罪客体(一)犯罪客体概述(二)犯罪客体的分类1.犯罪的一般客体2.犯罪的同类客体3.犯罪的直接客体(三)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1.犯罪对象的概念2.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联系和区别六、犯罪客观方面(一)犯罪客观方面概述(二)危害行为1.危害行为的概念和特征2.危害行为的表现形式(三)危害结果1.危害结果的概念和特征2.危害结果的种类3.危害结果的地位(四)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五)犯罪的其他客观要件1.时间、地点和方法对定罪的意义2.时间、地点和方法对量刑的意义七、犯罪主体(一)犯罪主体概述(二)刑事责任能力1.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和内容2.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三)与刑事责任能力有关的因素1.刑事责任年龄2.精神障碍3.生理功能丧失4.生理醉酒(四)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1.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的概念和类型2.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对定罪量刑的意义3.特殊身份群体的刑事处遇(五)单位犯罪1.单位犯罪的概念2.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八、犯罪主观方面(一)犯罪主观方面概述(二)犯罪故意1.犯罪故意的概念和构成要素2犯罪故意的类型(三)犯罪过失1.犯罪过失的概念2.犯罪过失的类型(四)与罪过相关的几个特殊问题1.不可抗力事件2.意外事件3.期待可能性问题4.严格责任问题(五)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1.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的概念及二者的关系2.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意义(六)认识错误1.认识错误的概念2.法律认识错误3.事实认识错误九、正当行为(一)正当行为概述(二)正当防卫1.正当防卫的概念2.正当防卫的条件3.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三)紧急避险1.紧急避险的概念2.紧急避险的条件3.紧急避险及其刑事责任4.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十、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一)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概述1.故意犯罪形态的概念和特征2.故意犯罪形态存在的范围3.犯罪未完成形态负刑事责任的根据(二)犯罪既遂形态1.犯罪既遂形态的概念和特征2.犯罪既遂形态的类型3.既遂犯的处罚原则(三)犯罪预备形态1.犯罪预备形态的概念和特征2.犯罪预备行为的类型3.预备犯的处罚原则(四)犯罪未遂形态1.犯罪未遂形态的概念和特征2.犯罪未遂形态的类型3.未遂犯的处罚原则(五)犯罪中止形态1.犯罪中止形态的概念和特征2.犯罪中止形态的类型3.中止犯的处罚原则十一、共同犯罪(一)共同犯罪概述1.共同犯罪的概念2.共同犯罪的成立要件3.共同犯罪的认定(二)共同犯罪的形式1.共同犯罪形式的概念2.共同犯罪形式的划分(三)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1.共同犯罪人的分类标准2.主犯、从犯、胁从犯的特征及其刑事责任3.教唆犯的特征及其刑事责任十二、罪数形态(一)罪数判断标准和类型(二)一罪的类型1.实质的一罪2.法定的一罪3.处断的一罪(三)数罪的类型1.实质数罪与想象数罪2.异种数罪与同种数罪3.并罚数罪与非并罚数罪4.判决宣告以前的数罪与刑罚执行期间的数罪十三、刑事责任(一)刑事责任概述(二)刑事责任的根据(三)刑事责任的发展阶段和解决方式十四、刑罚概说(一)刑罚的概念(二)刑罚的功能(三)刑罚的目的十五、刑罚的体系和种类(一)刑罚的体系(二)主刑1.管制2.拘役3.有期徒刑4.无期徒刑5.死刑(三)附加刑1.罚金2.剥夺政治权利3.没收财产4.驱逐出境(四)非刑罚处理方法十六、刑罚裁量制度(一)刑罚裁量概述1.刑罚裁量的概念和特征2.刑罚裁量原则3.刑罚裁量情节(二)累犯1.累犯的概念2.累犯的分类和构成条件3.累犯的刑事责任(三)自首与立功1.自首的种类及其成立条件2.自首的认定3.自首的刑事责任4.立功的种类及其表现形式5.立功的刑事责任(四)数罪并罚1.数罪并罚的概念2.数罪并罚的原则3.数罪并罚原则的具体适用(五)缓刑1.缓刑的概念2.一般缓刑3.特殊缓刑十七、刑罚执行制度(一)减刑1.减刑的概念2.减刑的条件3.减刑的时间、幅度与刑期计算(二)假释1.假释的概念2.假释的条件3.假释的考验期及其考察4.假释的法律后果十八、刑罚的消灭(一)时效1.时效的概念2.追诉时效(二)赦免1.赦免的概念和种类2.我国赦免制度的特点十九、刑法各论概述(一)刑法分则的体系1.刑法分则体系的概念和意义2.犯罪的分类和依据(二)具体犯罪条文的构成1.罪状2.罪名3.法定刑二十、危害国家安全罪(一)危害国家安全罪概述(二)危害国家安全罪分述二十一、危害公共安全罪(一)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二)危害公共安全罪分述二十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1.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概述2.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分述(二)走私罪1.走私罪概述2.走私罪分述(三)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1.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概述2.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分述(四)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1.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概述2.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分述(五)金融诈骗罪1.金融诈骗罪概述2.金融诈骗罪分述(六)危害税收征管罪1.危害税收征管罪概述2.危害税收征管罪分述(七)侵犯知识产权罪1.侵犯知识产权罪概述2.侵犯知识产权罪分述(八)扰乱市场秩序罪1.扰乱市场秩序罪概述2.扰乱市场秩序罪分述二十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一)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概述(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分述二十四、侵犯财产罪(一)侵犯财产罪概述(二)侵犯财产罪分述二十五、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一)扰乱公共秩序罪1.扰乱公共秩序罪概述2.扰乱公共秩序罪分述(二)妨害司法罪1.妨害司法罪概述2.妨害司法罪分述(三)妨害国(边)境管理罪1.妨害国(边)境管理罪概述2.妨害国(边)境管理罪分述(四)妨害文物管理罪1.妨害文物管理罪概述2.妨害文物管理罪分述(五)危害公共卫生罪1.危害公共卫生罪概述2.危害公共卫生罪分述(六)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1.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概述2.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分述(七)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概述2.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分述(八)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1.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概述2.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分述(九)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1.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概述2.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分述二十六、贪污贿赂罪(一)贪污贿赂罪概述(二)贪污贿赂罪分述二十七、渎职罪(一)渎职罪概述(二)渎职罪分述第二部分刑事诉讼法学一、刑事诉讼法概述(一)刑事诉讼的概念(二)刑事诉讼法的概念(三)刑事诉讼法的渊源(四)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相邻部门法的关系二、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范畴(一)刑事诉讼的目的(二)刑事诉讼的价值(三)刑事诉讼的认识(四)刑事诉讼的结构(五)刑事诉讼的职能(六)刑事诉讼的法律关系(七)刑事诉讼的阶段三、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一)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二)刑事诉讼的公理性原则1.程序法定原则2.司法审查原则3.控审分离原则4.审判中立原则5.控辩平等原则6.无罪推定原则7.辩护原则8.参与原则9.及时性原则10.比例原则11.一事不再理原则(三)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1.人权保障原则2.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3.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原则4.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5.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6.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7.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8.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9.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10.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11.具有法定情形不追究刑事责任原则12.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原则13.刑事司法协助原则四、刑事诉讼主体(一)概述(二)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三)人民检察院(四)人民法院(五)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六)被害人(七)单位当事人(八)其他诉讼参与人五、刑事诉讼行为(一)刑事诉讼行为的概念(二)刑事诉讼行为的要素(三)刑事诉讼行为的程式六、刑事强制措施(一)刑事强制措施概述1.刑事强制措施的概念与特征2.刑事强制措施与其他相关法律措施的区别3.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原则(二)拘传1.拘传的概念和特点2.拘传适用程序3.特殊的拘传——通缉(三)取保候审1.取保候审的概念和适用条件2.取保候审的方式3.取保候审人的义务4.取保候审的程序(四)监视居住1.监视居住的概念和适用条件2.监视居住人的义务3.监视居住的程序(五)刑事拘留1.刑事拘留的概念和特征2.刑事拘留的适用条件3.刑事拘留的程序(六)逮捕1.逮捕的概念和特征2.逮捕的适用条件3.逮捕的权限4.逮捕的批准、决定和执行程序5.人民检察院的羁押复查权6.逮捕的变更、撤销或解除七、刑事辩护与代理(一)刑事辩护1.刑事辩护概述2.我国刑事辩护制度(二)刑事代理1. 刑事代理概述2.公诉案件中的代理3.自诉案件中的代理4.附带民事诉讼中的代理八、证据(一)证据的概念和意义1.证据的概念2.证据的特征3. 证据的意义(二)刑事证据的种类1.物证2.书证3.证人证言4.被害人陈述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6.鉴定意见7.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8.视听资料9.电子数据10.行政执法证据(三)刑事证据的分类1.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2.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3.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4.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九、证明(一)证明的概念1.证明的概念2. 证明的真理性和正当性原理3. 证明的种类(二)证明责任1.证明责任的概念2.公诉案件证明责任的承担3.自诉案件证明责任的承担(三)证明对象1.证明对象的概念2.证明对象的特征3. 程序法事实、证据事实与证明对象4. 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四)证明要求1.证明要求的概念与意义2.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要求3.疑难案件的处理(五)证据的收集与审查判断1.收集证据2.证据的审查判断(六)证据规则1.国外证据规则简介2.我国证据规则的现状与发展3.相关性规则4.司法令状规则5.非法证据排除规则6.传闻证据规则7.不得强迫自证其罪规则十、立案与侦查程序(一)立案程序概述(二)立案的材料来源及条件1.立案的材料来源2.立案的条件(三)立案程序1.对立案材料的接受2.对立案材料的审查3.立案监督(四)侦查程序概述1.侦查的概念和特征2.侦查工作的法治原则(五)侦查行为1.讯问犯罪嫌疑人2.询问证人、被害人3.勘验、检查4.搜查5.扣押6.鉴定7.辨认8.特别侦查程序(六)侦查终结程序1.侦查终结的法定条件2.侦查终结的法定方式(七)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八)补充侦查(九)侦查监督1.侦查监督的对象2.侦查监督的方式和程序十一、起诉(一)起诉的概念与意义1.起诉概述2.起诉的意义(二)提起公诉的程序1.提起公诉概述2.审查起诉3.提起公诉4.不起诉(三)公诉变更(四)提起自诉的程序十二、刑事审一审程序(一)刑事一审程序概述1.刑事审判概述2.刑事一审程序概述(二)第一审程序普通程序1.第一审程序的概念和意义2.对公诉案件的审查3.判决、裁定和决定(三)简易程序1.简易程序的概念和意义2.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3.简易程序的特点(四)自诉案件的审判程序1.自诉案件的概念和范围2.自诉案件的条件和程序3.自诉案件审理的特点(五)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判程序1.附带民事诉讼概述2.附带民事诉讼的请求范围3.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4.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十三、刑事救济程序(一)第二审程序1.第二审程序概念和特点2.提起第二审程序的主体3.提起第二审程序的理由和方式4.提起二审程序的期限5.二审程序的审判6.上诉不加刑(二)死刑复核程序1.死刑复核程序概述2.判处死刑(死缓)案件的复核程序(三)审判监督程序1.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意义2.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和决定3.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的重新审判程序十四、刑事执行程序(一)刑事执行的概念和特征(二)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三)刑罚变更执行程序(四)新罪、漏罪的处理十五、特别程序(一)特别程序概述1.特别程序的概念2.特别程序的特点(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1.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概念和特征2.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内容和要求(三)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1.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的概念和特征2.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的内容和要求(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隐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的概念和特征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隐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的内容和要求(五)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1.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的概念和特征2.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的内容和要求Ⅳ.参考书目1.法律规定:有关刑法、刑事诉讼法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等,最新颁布的修正案。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专业综合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专业综合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2017年6月)I.考查目标心理学专业综合试卷包括普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三部分。

要求考生具有普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心理学专业素养,具备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具体包括:1.准确把握普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2.理解和掌握普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定义、内容。

3.准确把握普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以及相关的知识。

4.灵活运用普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说明、分析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本试卷满分为3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普通心理学 150 分管理心理学 75 分社会心理学 75 分主要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以主观试题为主。

III.考查内容第一部分 普通心理学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一)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个体心理、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2.个体意识与无意识(二)心理学的任务1.心理学的基本任务2.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四)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1.现代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2.重要心理学派别与观点3.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二、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一)神经元(二)神经系统(三)脑功能的各种学说1.定位说2.整体说3.机能系统学说4.模块说5.神经网络学说三、感觉(一)感觉的一般概念1.什么是感觉2.感觉的近刺激与远刺激、感觉编码、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二)视觉1.视觉的生理机制2.视觉的基本现象(三)听觉1.听觉的生理机制2.听觉的基本现象(四)其他感觉四、知觉(一)知觉的一般概念1.知觉概念2.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加工3.知觉的种类(二)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特性2.知觉学习3.知觉适应(三)空间知觉1.形状知觉、大小知觉2.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四)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五)错觉五、意识和注意(一)意识的一般概念1.意识、无意识2.意识的局限性及能动性 (二)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三)注意的一般概述1.注意的基本概念2.注意的种类(四)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1.注意的认知理论2.注意的神经机制六、记忆(一)记忆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二)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三)感觉记忆1.感觉记忆的编码、存储2.感觉记忆向短时记忆的转换(四)短时记忆1.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及其影响编码效果的因素2.短时记忆的容量3.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和遗忘4.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5.工作记忆(五)长时记忆1.长时记忆的编码、信息存储、信息提取和信息的遗忘 (六)内隐记忆1.内隐记忆的一般概念2.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七、思维(一)思维的一般概念1.思维的概念及特征2.思维的种类(二)表象1.表象的概念2.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三)概念1.概念的含义和种类2.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3.概念结构的理论(四)推理1.三段论推理2.线性推理3.条件推理(五)问题解决1.问题解决的概念及脑机制2.问题解决中的策略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4.创造性和想象(六)决策1.决策及决策的理性观2.决策过程的研究八、动机(一)动机的一般概念1.动机的含义与功能2.动机与需要、目标、行为效率、价值观、意志的关系 (二)动机的种类1.生理性动机2.社会性动机(三)动机的理论1.本能理论2.驱力理论3.唤醒理论4.诱因理论5.动机的认知理论(四)工作动机与组织行为九、情绪(一)情绪的一般概念1.情绪的性质与功能2.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3.情绪的分类(二)情绪与脑(三)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四)情绪理论1.情绪的早期理论2.情绪的认知理论3.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五)情绪的调节1.情绪调节及情绪调节的特征、类型、过程、维度、策略2.情绪调节与身心健康十、能力(一)能力的一般概念1.什么是能力,能力、才能和天才2.能力与知识、 技能的关系(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1.能力的种类2.能力的结构(三)能力的测量1.一般能力测量2.特殊能力测验和创造力测验 (四)情绪智力1.情绪智力概念2.情绪智力理论3.情商(五)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1.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2.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3.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十一、人格(一)人格的一般概念1.人格的内涵外延2.人格的结构(二)人格理论1.特质理论2.类型理论3.整合理论(三)认知风格1.场独立性——场依存性2.冲动型——沉思性3.同时性—继时性(四)人格测验1.自陈量表2.投射测验3.情境测验4.自我概念测验(五)人格成因十二、学习(一)学习的概念(二)学习理论1.学习联结理论2.学习认知理论(三)认知与动作技能学习1.认知学习2.动作技能学习(四)学习的规律1.练习及其作用2.学习迁移第二部分 管理心理学 一、管理心理学概述(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三)管理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二、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一)心理学基础理论(西方心理学流派) (二)人性假设理论1.经济人假设(X 理论)2.自我实现人假设(Y 理论)3.社会人(社交人)假设4.复杂人假设(超 Y 理论)三、心理过程与管理(一)社会知觉与管理1.社会知觉的内容2.各类社会知觉偏差效应(二)归因理论与管理1.归因理论2.归因偏差(三)情绪情感过程与管理(四)意志过程与管理四、个体心理与管理(一)个性倾向性与管理1.需要与管理2.动机与管理3.期望与管理(二)个性心理特征与管理1.气质与管理2.性格与管理3.能力与管理五、群体心理与管理(一)群体心理概述1.群体效率的基础(影响变量、群体动力过程)2.群体内聚力(与生产效率的关系、各类影响因素) (二)群体沟通与管理1.沟通的功能、过程及类型2.正式沟通的网络结构3.沟通的障碍4.有效沟通的策略(三)群体冲突与管理1.群体冲突的类型及过程2.群体冲突的管理方法(四)群体决策与管理1.与个体决策的对比2.群体决策的偏差3.改善群体决策的技术(五)团队管理1.团队的含义与类型2.建立团队的各种技巧3.团队成员的塑造(如何挑选成员、开展训练)六、组织激励与管理(一)内容型激励理论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2.ERG 理论3.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4.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二)过程型激励理论1.期望理论2.公平理论3.目标设置理论4.认知评价理论(三)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 (四)挫折与管理七、领导行为与管理(一)领导心理概述1.“领导”与“管理”概念辨析2.领导者的影响力(二)领导相关理论模型1.领导特质理论2.领导行为风格理论3.领导权变理论4.领导情境理论5.垂直结合理论6.愿景领导理论八、组织与管理(一)组织概述(“组织”与“管理”概念辨析) (二)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三)工作再设计九、组织文化与管理(一)组织文化的特征与功能(二)组织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十、组织变革与管理(一)组织变革的原因(二)组织变革的阻力(三)组织变革的方法(四)组织变革的效果评估(五)组织发展(发展价值观及干预措施)第三部分 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心理学及其发展(一)社会心理学的界定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2.社会心理分类系统(二)社会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和区别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范畴(四)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五)社会心理学现状与趋势二、社会化(一)社会化的概念及其实质1.社会化的概念2.社会化与个性化(二)社会化的心理机制(三)社会化的影响源(四)社会化的结果(五)成人社会化三、社会知觉(一)社会知觉概述(二)印象形成过程1.印象及印象形成的概念2.印象形成中的信息选择倾向3.总体印象形成的模式4.对他人情绪与个性的知觉 (三)社会知觉偏差(四)印象管理与自我表现1.印象管理的概念2.情境同一性理论的基本观点3.自我表现策略4.印象管理的识别(五)内隐社会认知四、刻板印象与归因(一)刻板印象及其形成(二)偏见与歧视(三)归因与归因理论(四)归因偏差五、自我概念(一)自我与自我概念溯源1.理解几种自我理论的基本观点2.自我概念的结构、功能(二)自我概念的形成与自我认知1.自我概念发展的阶段理论2.自我确认(三)自尊1.自尊及自尊的结构、影响因素2.理解自我差距及自我提高两种自尊提升策略3.自我效能的概念及其理论观点(四)文化与自我六、助人行为(一)助人行为及其原因1.助人行为、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2.助人的原因(二)责任分散与社会作用力理论1.紧急助人与责任分散2.社会作用力理论的基本观点(三)助人的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四)助人行为的培养七、侵犯行为(一)侵犯行为的概念及其原因1.侵犯行为2.侵犯行为的成因(二)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三)日常生活中的侵犯行为(四)侵犯行为的控制与预防八、从众、依从和服从(一)从众、依从和服从概述(二)从众的类型、条件(三)依从1.依从行为的原因、诱导策略2.逆反心理及其避免(四)服从九、劝导与态度改变(一)劝导与态度改变的过程 (二)有关态度改变与说服的理论 (三)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四)态度防卫与保护1.态度的自我防卫及其策略2.预先警告3.态度的接种效应(五)态度改变的方法十、群体中的相互作用(一)群体及其形成(二)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三)群体决策过程与群体思维1.群体极化的概念及其机制2.群体思维的概念、原因及其预防3.冒险转移的概念及其原因十一、合作、竞争与冲突(一)合作与竞争(二)竞争心理优势1.社会两难情境的定义及类型2.如何避免“搭便车效应”(三)冲突及其平息1.冲突的概念2.冲突的引发因素3.冲突的平息IV.参考书目1.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第4版,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心理学基础课系列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2.车丽萍、秦启文主编《管理心理学》,普通高等教育精品规划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二版;3.金盛华主编《社会心理学》(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题型结构、考研试题、参考答案

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题型结构、考研试题、参考答案

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题型结构/考研试题/参考答案题型结构公安学基础75分公文写作75分考研试题公安学基础一、名词解释: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警察2.公安机关的职责3.公安机关的性质4.公安执法规范化5.公安政策二、简答题: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6.公安机关权力实施的基本要求。

7.公安机关紧急状态处置方面的权力。

8.近代警察的特点。

9.警察要保护的公民权益有哪些?10.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三、论述/案例分析题: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1.论述警察必须和国家保持一致。

12.李俊是一位驻村民警,他所在的警务室被命名为"李俊警务室"。

请对这一命名的举措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警察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运用武装的、行政的、刑事的手段,以强制性实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

2.公安机关的职责是国家依法确定的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和责任义务。

3.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具有武装特点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的专门机关。

4.公安执法规范化,就是要求公安执法者的一切执法行为必须严格限制在法律规定的框架之内,按照法律、法规明确的职权和义务依法办事。

5.公安政策是党和国家的意志在公安工作中的体现,是党和国家为实现公安工作任务而规定的指导公安工作的政治原则。

二、简答题: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6.合法、准确、及时、适度。

7.紧急优先权和紧急征用权、紧急排险权、管制权、戒严执行权。

8.(1)近代警察的职能是独立的,警察职能主要集中于警察机关。

(2)近代警察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多层次的专门工作系统,成为国家庞大的专政工具之一。

(3)近代警察强调法制。

(4)近代警察有统一的制服。

9.(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公民的人身权利。

(3)公民的其他合法权益等。

10.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主要任务是:(1)健全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机制(2)创新社会治安治理机制(3)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改革(4)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5)完善公安机关管理体制(6)健全人民警察管理制度(7)规范警务辅助人员管理。

2013公安大学 各专业 及参考书目 初试 复试

2013公安大学 各专业 及参考书目 初试 复试

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专业方向考试科目备注030101法学理论01法理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0法理学、宪法学④820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由法律系培养02警察法学理论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1宪法学与行政法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0法理学、宪法学④820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由法律系培养030104刑法学01中国刑法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0法理学、宪法学④820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由法律系培养02经济刑法学03犯罪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0法理学、宪法学④820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由犯罪学系培养030105民商法学01民法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0法理学、宪法学④820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由法律系培养030106诉讼法学01刑事诉讼法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0法理学、宪法学④820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由法律系培养02行政诉讼法学03侦查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0法理学、宪法学④820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由侦查系培养04侦查学(讯问学)05侦查学(国内安全保卫学)06刑事科学技术(法化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1化学或622物理④821刑事科学技术由刑事科学技术系和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培养07刑事科学技术(文件检验技术)08刑事科学技术(痕迹检验技术)09刑事科学技术(刑事图像技术)030109国际法学01国际公法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0法理学、宪法学④820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由法律系培养030301社会学01犯罪社会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3社会学④822社会研究方法由犯罪学系培养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1公安政策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4马克思主义原理④82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由人文社会科学教研部培养030505思想政治教育01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4马克思主义原理④82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由人文社会科学教研部培养02公安文化035101法律(硕士)(非法学)学业学位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④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由法律系培养035102法律(硕士)(法学)学业学位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④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由法律系培养035300警务硕士学业学位01刑事侦查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④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由侦查系培养02治安管理由治安系培养03网络保卫执法技术由信息安全工程系培养040203应用心理学 01警察心理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由犯罪学系培养02犯罪心理及测试研究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01信息安全及计算机犯罪侦查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由信息安全工程系培养02公安信息系统与指挥决策083700安全科学与工程01安全防范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5信号与线性系统、自动控制原理或826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由安全防范系和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培养02安全防范工程(安全检测及管理工程)03安全风险评估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7安全管理学由安全防范系和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培养08230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01智能交通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24交通工程由交通管理工程系培养0823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01交通管理与控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24交通工程由交通管理工程系培养02道路交通安全085224安全工程学业学位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由安全防范系培养100105法医学01法医病理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由刑事科学技术系和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培养02法医遗传学110506军事教育训练学01警察体能与警务实战技能训练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5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④828运动训练学由警体战训教研部培养(限招男生)02警务战术训练120401行政管理 01公安管理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6管理学④829政治学由公安管理系培养02公安管理学(公安人力资源管理)03公安管理学(比较警察研究)由犯罪学系培养04治安学(治安管理)由治安系培养05治安学(安全管理)06治安学(涉外警务)由涉外警务系培养 07公安情报学(情报分由公安情报学系培养析)125200公共管理(硕士)学业学位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204英语二②3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由公安管理系培养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参考书目考试代码考试科目参考书目101思想政治理论△全国统考科目201英语一△全国统考科目204英语二△全国统考科目301数学一△全国统考科目302数学二△全国统考科目306西医综合△全国统考科目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科目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全国联考科目(参考《警务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考试大纲》)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全国联考科目3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全国联考科目3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全国联考科目408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科目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全国联考科目(参考《警务硕士联考专业综合考试大纲》)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全国联考科目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全国联考科目620法理学、宪法学《法理学》,周农、张彩凤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宪法学导论》,齐小力主编,群众出版社,2006年版621化学《有机化学》,汪小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四版;《无机及分析化学》,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622物理《物理学》,东南大学等七所工科院校主编,马文蔚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623社会学《社会学概论新编》,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624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625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版;《运动心理学》,张力为、毛志雄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1日出版626管理学《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等3人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五版820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李文燕、杨忠民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三版;《刑事诉讼法教程》,崔敏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821刑事科学技术《刑事科学技术》,罗亚平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822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最新版82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824交通工程《交通工程学》,韩凤春、刘东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交通工程学》,任福田、刘小明、荣健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版825 信号与线性系统、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线性系统》,管致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自动控制原理》,刘舒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第三版826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周明德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五版;《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沈美明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827安全管理学《安全管理学》,田水承、景国勋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828运动训练学《运动训练学》,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版829政治学《政治学基础》,王浦劬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专业笔试科目及参考书目专业研究方向复试科目参考书目030101法学理论01法理学901西方法律思想史《法理学》,周农、张彩凤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02警察法学理论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1宪法学与行政法学902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姜明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孟昭阳、张建良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030104刑法学01中国刑法学903刑法学《刑法学》,李文燕、杨忠民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三版;《新编中国刑法学》,高铭暄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最新版02经济刑法学904经济刑法学《经济刑法研究》,孙国祥、魏昌东主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9月版;《经济刑法学》,赵长青主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03犯罪学905犯罪学《犯罪学新编》(修订本),宋浩波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030105民商法学01民法学906民法学《民法学》,徐武生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民法》,王利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030106诉讼法学01刑事诉讼法学907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教程》,刘万奇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刑事证据学》,崔敏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02行政诉讼法学908行政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姜明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03侦查学909刑事侦查学《刑事侦查学》(修订本),孟宪文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04侦查学(讯问学)910侦查讯问学《侦查讯问学》,王怀旭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05侦查学(国内安全保卫学)911国家安全学《国家安全学》,刘跃进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非传统安全论》,陆忠伟主编,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年版06刑事科学技术(法化学)912毒物毒品检验、微量物证检验《刑事毒物毒品及其检验》,徐婉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微量物证分析学》,杨瑞琴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07刑事科学技术(文件检验技术)913文件检验《文件检验学》,黄建同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08刑事科学技术(痕迹检验技术)914痕迹检验《痕迹检验教程》,罗亚平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09刑事科学技术(刑事图像技术)915刑事图像技术《刑事图像技术教程》,杨玉柱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030109国际法学01国际公法916国际公法《国际法学》,高智华、于泓主编,工商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030301社会学01犯罪社会学917犯罪社会学《犯罪社会学》,吴鹏森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1公安政策研究918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李侃主编,中华书局,第四版030505思想政治教育01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919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陈万柏、张耀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02公安文化920文化学与公安学理论基础《文化学教程》,陈建宪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公安学理论基础理论教程》,本书编写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第一版035101法律(非法学) --------921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刘万奇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035102法律(法学)--------035300警务01刑事侦查909刑事侦查学《刑事侦查学》(修订本),孟宪文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02治安管理922治安管理学《治安管理学概论》(修订本),熊一新、李健和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03网络保卫执法技术923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概论(第二版)》,牛少彰、崔宝江、李剑编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040203应用心理学01警察心理学924心理统计学《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张敏强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02犯罪心理及测试研究925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学》,李玫瑾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犯罪心理学》,罗大华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01信息安全及计算机犯罪侦查923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概论(第二版)》,牛少彰、崔宝江、李剑编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02公安信息系统与指挥决策926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系统概论》,萨师煊、王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083700安全科学与工程01安全防范工程929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三版02安全防范工程(安全检测及管理工程)08230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01智能交通管理927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管理与控制》,吴兵等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第三版0823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01交通管理与控制928道路交通管理学《新编道路交通管理学》,路峰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02道路交通安全085224安全科学与工程---------929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三版100105法医学01法医病理学931法医学《法医学》,王保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三版02法医遗传学932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周爱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医学遗传学教程》,赵刚、彭惠民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一版110506军事教育训练学01警察体能与警务实战技能训练933警察体育《警察体育》,宋万年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02警务战术训练934警务战术训练《查缉技能与战术训练教程》,谢林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20401行政管理01公安管理学935公安管理学《公安管理学》,杨建和、张光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02公安管理学(公安人力资源管理)936公安人力资源管理《警察人力资源管理教程》(修订版),张惠文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03公安管理学(比较警察研究)937公安学基础理论《公安学基础理论教程》,本书编写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第一版04治安学(治安管理)922治安管理学《治安管理学概论》(修订本),熊一新、李健和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05治安学(安全管理)938公共安全危机管理《公共安全危机管理》,郭太生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06治安学(涉外警务)939涉外警务《涉外警务》,向党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07公安情报学(情报分析)940情报分析《情报主导警务》,(英)杰瑞•莱特克里菲著,崔嵩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03月;《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与政府决策》苏新宁等著,科学出版社,2008年7月125200公共管理941管理理论综合《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等3人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五版。

2019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务硕士考研真题(专业综合)

2019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务硕士考研真题(专业综合)

第一部分公安学基础(75分)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 中央特科2. 国家安全3. 枫桥经验4. 公安政策5. 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 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2. 《人民警察法》规定的人民警察义务3. 严禁逼供信政策的要求4. 警务工作秘密的具体范围5. 结合实际,作为公安警察所必备哪些工作能力。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认识。

2. 结合治安管理实际,谈谈你对教育与惩罚相结合政策的认识第二部分公文写作(75分)一、标题改错(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1. 《XX市公安局转发XX省公安厅关于转发公安部关于XX市公安局XX民警违法违纪案件情况的通知通报》2. XX市关于禁止非法张贴、喷涂小广告的公告3. XX学校关于申请开办学历教育班的报告4. 《国务院回复XX市XX区关于同意建立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批示》二、根据材料,以XX省公安厅的名义撰写一份会议通知(30分)要求:1. 格式规范、准确;2. 语言得体、简练材料:为传达落实XX年XX月公安部召开是全国公安厅长会议讨论的关于社会治理工作会议的精神,省厅决定召开一次全省公安局长工作会议。

时间:6月11日-23日地点:省公安厅招待所大厦人员:各地、市公安局(处)局长或领导1人要求:(1)6月10日在省公安厅招待所大厦报到(2)请各地、市公安局(处)尽快准备会议相关材料,并做好保密工作,严禁工作信息外泄。

三、根据材料,以公安部的名义撰写一份通报(35分)要求:1. 格式规范、准确;2. 语言得体;3. 字数在500字左右材料:19XX年XX月,由北京、上海、天津市公安局发起的公安后期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有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福建、武汉、河北、河南各省市公安局人员参加。

自19XX年XX月到19XX年XX月,该会议共举办三次。

第四次公安后勤工作会议于19XX年5月召开,由江苏、浙江省公安厅、南京市公安局联合承办,5月11日会议在南京召开,5月25日在杭州结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务硕士联考专业综合考研大纲解析考研经验高分考生总结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务硕士联考专业综合考研大纲解析考研经验高分考生总结

qq:73 公安大学警硕昨天(4月26日)公大发布考研成绩,在紧张中寻找自己的信息和结果,最终确认自己录取了,高兴是高兴,但是由于时间太长了,已经没有当初知道初试分数和排名时的那么激动了。

不管怎样,从去年十月末报名,到现在知道结果,过去了6个月,虽然现在不怎么运动,这件事情也算一个小长跑吧,跑了半年时间。

下面把自己的一些经历写下来,希望对有想法考警硕的兄弟姐妹们有帮助。

一、报名? ?? ?我考的是第二届警务硕士(在此向第一届的警硕致敬!因为他们也留下了很多经验和信息帮助其他人),和第一届一样都是在10月末发布招考通知,是在公安的内网中,公安部要求各省转发的。

这届要求是:1、本科学历;2、在职民警;3、工作两年以上(去年是3年)4、单位同意报考(因为是脱产学习和学费等关系)。

当第一眼看到通知时,我觉得和很多内网上的通知一样,和自己没有关系,笑笑就过去了。

可是第二天有想一想,自己好像还是满符合的,家里人也一直希望我能有个硕士学历,但是比较难的是工作和学习的冲突,自己也不好选择,所以就拖着,这次不就是很好的机会吗、所以自己在报名截止的前一天晚上,在网上报名了。

(其实可能就只给了三四天的报名时间)。

期间同事也在网上看到了消息,给我打电话说很适合我,让我报名,所以还是很感谢同事的。

当然这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报名时需要征得单位同意,我当时认为还是不用和单位说了,可以参加初试,等初试结果出来了,如果进入复试,在找单位汇报;如果没有进去,也没必要找单位了。

当然我这里的单位是指一把手了(由于我在交警,就是支队长了),自己的直接领导还是要提前说一下的,也没必要隐瞒。

同时这种事情直接领导也认为,考上是否脱产学习是必须大领导同意的,自己没必要阻挡也不好阻挡。

中队长、大队长还是很支持的(期间大队长还说考上有奖励啊,考不上收拾我)。

所以就没有在报名时向单位政工部门汇报。

当然这样有好有坏,因为如果考上进入复试,个人认为单位一般情况下不会阻挡,一是有公安部转发的文件,二是一般单位领导不会那么小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目代码:438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警务硕士专业综合》考试大纲(2015版)第一部分公安学基础Ⅰ.考查目标要求考生准确把握公安学基础知识,具备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具体包括:1.正确理解和掌握公安学基础重要定义、特征、内容和相关规定。

2.准确把握公安学基础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规律,以及相关的政策方针。

3、运用公安学基础相关理论知识准确说明、分析、判断公安实践中的问题。

Ⅱ.科目分值和试卷题型结构一、科目分值及考试时间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整张试卷满分为150分,答题时间为180分钟。

考查内容包括公安学基础和公文写作两个小科目,各占75分值,本科目“公安学基础”考试用时建议在90分钟以内。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或案例分析Ⅲ. 考查内容第一章警察概述一、警察与警察学(一)警察的概念(二)警察学的概念二、警察的起源与发展阶段(一)警察的起源(二)警察产生的历史条件(三)警察的发展阶段(四)警察与国家第二章公安概述一、公安与公安学二、公安学的研究对象第三章公安机关的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一、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一)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公安保卫工作(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公安机关二、公安机关组织机构的设置三、公安机关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四、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第四章公安机关的性质和宗旨一、公安机关的性质二、公安机关的宗旨第五章公安机关的职能和任务一、公安机关的职能(一)警察职能简述(二)公安机关职能简述(三)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四)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的关系二、公安机关的任务与基本任务三、公安机关任务与维护社会稳定第六章公安机关的职责和权力一、公安机关的职责与义务(一)公安机关职责概念(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义务二、公安机关的权力(一)公安机关权力概述(二)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三、公安机关权力的构成(一)治安行政管理方面的权力(二)刑事诉讼方面的权力(三)武装方面的权力(四)紧急状态处置方面的权力四、公安机关权力的实施与控制(一)公安机关权力实施的基本要求(二)公安机关权力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三)公安机关权力的控制和监督(四)公安机关权力的配置第七章公安工作及其构成一、公安工作概述二、公安工作系统三、公安工作的特点(一)国家性与社会性相结合(二)“剑”的作用与“盾”的作用相结合(三)实力性权威与非实力性权威相结合(四)隐蔽性与公开性相结合(五)集中性与分散性相结合(六)机动性与稳定性相结合第八章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一、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一)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内容和特点(二)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原则二、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必要性(一)公安机关的性质所决定(二)公安机关武装性特点所决定(三)确保公安机关的战斗力和纯洁性的要求(四)公安机关的任务所决定(五)正确制定公安决策的根本保证三、公安工作必须坚持和服从党的领导(一)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和实际领导(二)严禁把侦察手段用于党内第九章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与基本方针一、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一)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二)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三)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二、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一)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概念(二)专门工作与群众工作的相互关系(三)公安机关坚持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途径(四)落实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现实意义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治理方针(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提出、基本内容及目标(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原则和工作范围四、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一)要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二)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三)协助党委和政府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四)抓好群众性治安组织建设(五)建立综合治理责任制与要求第十章公安政策一、公安政策的内涵二、公安政策的作用三、公安基本政策(一)公安刑事政策(二)治安政策第十一章公安执法一、公安执法概述(一)公安执法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二)公安刑事执法(三)公安行政执法二、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一)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概念(二)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目标与内容三、公安执法监督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含义及特征(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内容、地位和作用第十二章公安队伍建设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警种设置与招录管理(一)人民警察的警种与设置(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制度(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晋升(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警衔制度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制度与正规化建设(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制度与管理(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方针、原则和基本要求(三)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目标、内容和途径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纪律(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概念(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特点(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内容(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要求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保密(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保密内容(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保密要求五、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六、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奖惩(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奖惩的含义与作用(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奖励工作(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惩处工作第十三章公安改革与发展一、公安改革的含义、意义二、公安改革的原则三、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时代背景四、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主要任务、总体目标(一)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主要任务(二)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总体目标(三)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聚焦点Ⅳ.参考试题一、名词解释: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警察2.公安机关的职责3.公安机关的性质4.公安执法规范化5.公安政策二、简答题: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6.公安机关权力实施的基本要求。

7.公安机关紧急状态处置方面的权力。

8.近代警察的特点。

9.警察要保护的公民权益有哪些?10.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三、论述/案例分析题: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1.论述警察必须和国家保持一致。

12. 李俊是一位驻村民警,他所在的警务室被命名为“李俊警务室”。

请对这一命名的举措进行分析。

Ⅴ.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警察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运用武装的、行政的、刑事的手段,以强制性实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

2.公安机关的职责是国家依法确定的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和责任义务。

3.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具有武装特点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的专门机关。

4.公安执法规范化,就是要求公安执法者的一切执法行为必须严格限制在法律规定的框架之内,按照法律、法规明确的职权和义务依法办事。

5.公安政策是党和国家的意志在公安工作中的体现,是党和国家为实现公安工作任务而规定的指导公安工作的政治原则。

二、简答题: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6.合法、准确、及时、适度。

7.紧急优先权和紧急征用权、紧急排险权、管制权、戒严执行权。

8.(1)近代警察的职能是独立的,警察职能主要集中于警察机关。

(2)近代警察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多层次的专门工作系统,成为国家庞大的专政工具之一。

(3)近代警察强调法制。

(4)近代警察有统一的制服。

9.(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公民的人身权利。

(3)公民的其他合法权益等。

10.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主要任务是:(1)健全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机制(2)创新社会治安治理机制(3)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改革(4)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5)完善公安机关管理体制(6)健全人民警察管理制度(7)规范警务辅助人员管理。

三、论述与案例分析: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20.答案要点:二者的关系是:(1)警察必须和国体保持一致。

(2)警察必须和国家意志保持一致。

21.答案要点:李俊的身份是驻村民警。

警务室被命名为李俊警务室意味着警务室的专职化探索。

它体现出公安机关在新时期强化自身职能作用的一种探索。

同时,还体现出新时期贯彻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警察的宗旨。

(2)人民群众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基本力量。

(3)公安工作有广泛的社会性,尤其离不开群众。

(4)处理好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

(5)公安工作离不开群众的监督。

(6)群众是解决警力不足的人力资源。

Ⅵ.参考书目可参考各高等院校的相关教材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述。

第二部分公文写作Ⅰ.考查目标要求考生具有掌握公文写作基础知识的基本素质,正确把握常见公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具体包括:1.了解有关公文写作的基本知识。

2.熟练掌握法定公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3.基本把握事务公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Ⅱ.科目分值和试卷题型结构一、科目分值及考试时间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整张试卷满分为150分,答题时间为180分钟。

考查内容包括公安学基础和公文写作两个小科目,各占75分值,本科目“公文写作”考试用时建议在90分钟以内。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1.改错(修改不规范标题使其符合法定公文标题的要求)。

2.实例写作(常用法定公文的实例写作,在常用法定公文中选择2至3题,如请示、批复、通知,报告、通告等)。

Ⅲ. 考查内容一、公文写作的意义与方法、性质与特点、写作人员素养。

二、公文写作的构成要素:主旨、材料、结构、语言、表达方式。

三、公文写作的运动过程:调查研究、起草、修改、行文规则与公文办理。

四、法定公文:命令(令)、指示;决定、决议、会议纪要;公报、公告、通告;议案、意见;报告、请示、批复;通知、通报;条例、规定。

五、事务文书:计划、总结;讲话稿、述职报告;调查报告、工作研究;组织鉴定、考察材料;简报、公示;典型材料。

六、公文写作的现状及其趋势。

Ⅳ.参考试题一、将下列标题进行修改,以使其简约、顺畅,或将事务性公文修改为法定公文的标题。

(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1.国家经贸委海关部署工商总局税务总局公安部证监会财政部质检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十部门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关于转发中共中央纪委《关于转发中共吉林省纪委<关于梨树县农民王树国进京上访中有关党员干部责任问题的通报>的通报》的通报3.湖北省人民政府就国微悬挂问题给国务院的函4.中国科学院关于呈请审批学部委员增补名单的报告5.XXX省XXXXXX局四十五岁以下干部培训规划二、请以X X 部办公厅的名义向所属各单位下发一份关于禁止工作人员上班时间饮酒的通知。

(30分)要求:(1)格式规范;(2)禁酒条款切实可行,便于检查监督;(3)篇幅在300至400字左右。

三、根据下文,以X X 县公安局名义写一份请示,向X X 县人民政府提出修建指挥中心大楼的申请。

然后以X X 县人民政府名义作出批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