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仿真技术-彤
汽车内饰CAE仿真

有限元语言及编译器(Finite Element Language And it’s Compiler,以下简称FELAC) 是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梁国平研究院于1983年开始研发的通用有限元软件平 台,是具有国际独创性的有限元计算软件,是PFEPG系列软件三十年成果(1983年—2013 年)的总结与提升,有限元语言语法比PFEPG更加简练,更加灵活,功能更加强大。目前 已发展到2.0版本。其核心采用元件化思想来实现有限元计算的基本工序,采用有限元语 言来书写程序的代码,为各领域,各类型的有限元问题求解提供了一个极其有力的工具。 FELAC可以在数天甚至数小时内完成通常需要一个月甚至数月才能完成的编程劳动。
9. 扬声器落球试验
门板扬声器罩在受到重物的冲击后,冲击部位不能出现碎裂。
10. 析
模拟零件的注塑过程,帮助工程师验证和优化塑料零件、注塑模具和注塑成型流程。
11. CFD除冰分析
模拟寒冷天气时,汽车空调对挡风玻璃上的冰雪的去除过程。
12. 模态分析
初始方案一阶频率是40Hz, 更改后一阶频率为98Hz。通过模态分析,提前预测试验夹具的 一阶频率,指导夹具的设计,避免夹具强度不足导致的试验失效。
3.手套箱盖冲击强度
手套箱在开启状态下,重物对仪表板手套箱施加冲击载荷,手套箱不应出现箱盖的裂缝、铰 链部分的破损、限位器的脱落和闭合故障。
4.手套箱盖高温重载荷
对手套箱施加标准规定的载荷后,手套箱不能出现碎裂和脱出。
5. 副板头撞
模拟实车碰撞过程中,后排乘员头部对副仪表板的冲击。在冲击过程中,要满足两方面的 要求,首先副仪表板不能发生碎裂,对乘员造成伤害;其次头球的3ms加速度不能超过80g。
6. 副仪表板刚强度
CAE-基于DYNA的新一代整车仿真技术

• VPG—虚拟试验场(Virtual Proving Ground )
汽车CAE行业
革命性进展
(五大进展)
进展一:整车非线性分析
• 分析对象:整车非线 性,使汽车零部件结 构分析中载荷难以确 定的难题得以解决。
• 载荷都是真实载荷, 更能满足汽车整车性 能分析要求,如舒适 性、行驶操纵稳定性 分析的要求。
• 一种模型,多种分析
• 零部件的结构分析 • 动力学分析 • 运动学分析 • 疲劳寿命分析
• 专业评价
• 依据FMVSS 和ECE 法规进行乘 员安全保护评价。
• 根据FFT变换进行NVH评价
VPG 疲劳寿命分析
应力数据
疲劳寿命评估
VPG NVH评价
• NVH — Noise, Vibration & Harshness
• 许可用户输入保存自己的路面数据。 • 准备录用海南汽车试验场路面数据。
进展四:分析过程专业化
• 多年汽车CAE仿真工作经验 基础。
• 吸取汽车CAE用户应用经验 和专家意见。
• 配置FMVSS(美国联邦机动 车安全标准)
• 配置ECE/EEC(欧洲经济委 员会/ 汽车排放系统)
进展五:分析评价多样化
频域数据
VPG技术—汽车CAE行业的革命性进展
传统过程
VPG 过程
构造 悬挂系统模型
构造 VPG 模型
试验生成 道路载荷
构造部件模型
有限元分析
实时分析
后处理 应力结果
后处理 应力结果
专业评价
VPG 前处理器
轮胎模型生成器 悬挂数据库
碰撞 & 安全性 模型
汽车动力学仿真方法(第七讲)

重庆汽车学院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4.1.2 车辆控制系统设计的发展概况 ①控制系统传统开发流程
客户要求 文字描述 系统规划
客户要求
系 统 集 成
硬件设计
手工代码
软件设计
重庆汽车学院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②现代控制系统的V型开发模式
第三步 Ø利用RTW及dSPACE提供的RTI自动生成代码并下载;
重庆汽车学院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第四步 Ø利用RTW及dSPACE提供的RTI自动生成代码并下载;
重庆汽车学院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第二步 Ø保留需要下载到 dSPACE中的模块; Ø用硬件接口关系代替 原来的逻辑连接关系; Ø对I/O进行配置; Ø设定软硬件中断优先 级;
重庆汽车学院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单移线仿真—车身侧倾位移与车身侧向加速度的关系
解析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性能仿真技术

解析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性能仿真技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不可挡,其动力系统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
为了进一步优化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性能,仿真技术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将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性能仿真技术展开详细解析。
动力性能仿真的定义动力性能仿真是利用计算机模拟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运行过程的技术。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不同工况下的动力需求与动力系统输出之间的关系,用以评估新能源汽车的加速性能、续航能力、能耗等指标。
动力性能仿真的重要性动力性能仿真技术可以在产品设计阶段快速、准确地评估不同动力系统配置在实际使用中的表现。
通过仿真可以提前发现问题,降低开发成本,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提高产品竞争力。
动力性能仿真的步骤建立数学模型:包括车辆动力学模型、电池模型、电机模型等,模型精确性将直接影响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设定仿真工况:根据实际道路行驶工况、车辆负载情况等因素,设定不同工况下的仿真条件。
进行仿真计算:利用仿真软件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在设定工况下进行仿真计算,得出动力性能指标。
评估结果:根据仿真结果评估新能源汽车在不同工况下的动力性能表现,发现问题并进行优化调整。
动力性能仿真技术的应用动力系统优化:通过仿真技术,优化电池容量、电机功率匹配等,提高动力系统整体效率。
节能降耗:仿真可以帮助优化能量管理策略,降低新能源汽车的能耗,延长续航里程。
性能预测:在产品设计阶段,可以利用仿真技术对新能源汽车性能进行预测,为后续研发工作提供参考。
动力性能仿真技术对于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精确的仿真分析,可以为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生产提供有力支持,促进行业持续发展。
让我们共同关注和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性能仿真技术的发展,为清洁能源汽车行业注入更多活力和创新。
动力性能仿真技术是新能源汽车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应用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提升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测试仿真对汽车行业的价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测试仿真对汽车行业的价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汽车行业中,测试仿真被广泛认可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减少开发成本和时间的重要工具。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迫切需要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来开发和测试新产品。
而测试仿真正是应运而生的技术手段之一。
测试仿真是使用计算机模型和仿真软件来模拟实际汽车在各种情况下的运行状态和性能。
通过对汽车的各项功能、系统和部件进行虚拟测试,可以快速发现问题、改善设计,并提前预测产品在真实道路上的表现。
与传统的实际测试相比,测试仿真具有成本低、时间短、可重复性强等优势。
测试仿真在汽车行业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车辆动力学仿真,通过模拟各种驾驶条件和环境来评估车辆的操控性能和安全性能。
同时,测试仿真还可以用于车辆碰撞仿真,通过模拟车辆与其他物体碰撞时的受力情况来评估车辆的安全性能。
此外,还可以应用于车辆燃油消耗仿真、车辆电子系统仿真等多个方面。
测试仿真在汽车行业的应用价值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它可以帮助汽车企业提前发现和解决设计问题,避免在实际生产中出现成本高昂的错误。
其次,它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满足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和驾驶舒适性的要求。
此外,测试仿真还可以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加快新产品的推出速度。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仿真软件的不断创新,测试仿真在汽车行业的价值将会越来越大。
它将成为汽车企业竞争的利器,帮助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
然而,测试仿真仍然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模型与实际场景的差距、软件性能的限制等,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描述了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
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第一部分是引言。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部分,将对测试仿真与汽车行业的关系进行简要说明。
文章结构部分,我们将阐述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
目的部分,我们将明确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部分是正文。
整车NVH仿真模拟技术研究

整车NVH仿真模拟技术研究一、概述整车NVH仿真模拟技术是现代汽车工业中的重要技术之一,主要应用于汽车产品及零部件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对NVH噪声、振动与传动性能进行预测与评估,以达到提高汽车产品品质、降低开发成本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本文将从整车NVH仿真模拟技术原理、应用、发展现状及趋势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二、整车NVH仿真模拟技术原理整车NVH仿真模拟技术主要是运用有限元、边界元、传递矩阵等多种方法,对汽车车身、发动机、底盘及其它空气和机械噪声源进行建模和仿真计算,并结合试验验证和优化,对整车NVH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估。
1.有限元方法(FEA)有限元方法是将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分解成若干个较小的、简单的子系统,并且进行离散化,计算每个子系统的特性参数。
然后,通过组合论把每个子系统重新组成一个大系统,并分析其总体特性,从而解决全局问题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
在整车NVH仿真模拟中,有限元方法主要用于车身和底盘的NVH分析和评估。
2.边界元方法(BEA)边界元方法通常将待求解的问题的边界与周围环境联系起来,将问题转化为一些与边界相关的算法。
实际上深入发掘了边界的信息,用边界而非内部的信息表示问题,从而使计算得到简化。
在整车NVH仿真模拟中,主要应用于板件和空气噪声的分析和评估。
3.传递矩阵方法(TMM)传递矩阵方法是以系统的输入、输出特性和传递函数为基础,分析系统内外噪声发生、传输和反射的技术方法。
它能有针对性地对汽车的空气、机械、液体等噪声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了解噪声对车辆各个部位的影响和损伤,为NVH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三、整车NVH仿真模拟技术应用整车NVH仿真模拟技术在汽车行业中应用广泛,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车身和底盘NVH分析评估车身和底盘是汽车的基本构成部分,而其NVH性能是影响乘坐舒适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整车NVH仿真模拟技术,汽车设计师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不同材质、结构、加工工艺等因素对NVH性能的影响,从而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提高整车NVH性能。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扭矩矢量控制仿真与验证(续1)

训J 广泛 父汪 f 【 I 研究
分 动状念独 ຫໍສະໝຸດ 分 乍进 动轮十 f 【 , j , 传统汽年只能 { 州 动 协凋控 制 , 来 降低汽 乍横 …滑移 , 防l 卜 在制 动 l f 1 f 1 轮抱 术改 横摆 扭 矩 的 础 增 J J 【 I J , 动控 制 , _ I f ¨} i l 『 刈 夕 匕 、 起 步 时打 滑 / 艾汽 1 侧 滑 , 时 为 / I / f 较 大 的
怏 述
数 【 】 轮 情 参数
C a r i I l l 参数输入 参数输 入 m , f 、 I 、 迎
利1 - 仿 的 实 [ I l f 为【 J u 轮
『 戈 1 6, J … 1 【 、 V C使 J 俄 , 包_ f 删卡 I ! J
验, 能迎过 3 J ) 动I …1 , J j = f 现} ‘ 1 埘 驶 蹄 / 支。 【 J 等外 部输 入 的 响 J 、 l 殳 1 4爪 … ,包 1 参数 输 入 轮胎 输 入 的 参数 包 : , 1 质 i、 质 心 f j 5 、 l 5 I I 系数 及测 试的轮 胎数 等 1 模, 允 成 ,拨 米就 址 r r V ( : 帧J l f 门 模, f l i 于s i n 1 l l “ l l k干 l 】 C a r S i m J L . i良女 f f 数 f 』 t 通f 。 ’ 接【 1 , 』 夫 I 此 S i mu l i n k 、 F V C卡 I l J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一 ~ 一 一 ~ ~ 一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 一 一 一 ~ 一 ~
结咐 岫 … - 三州 ~
} 动 汽 1 i 以驱 动 J l ! ? J L 为动 力源 ,能 够 实现 』 驱功结 构的 多样 化 ,I
汽车仿真技术研究

汽车仿真技术研究一、引言汽车仿真技术是当今汽车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借助计算机技术,建立汽车的数字模型,对汽车的性能和行驶过程进行模拟与分析,既可以减少汽车设计和试验成本,也可以提高汽车设计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就汽车仿真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进行介绍。
二、汽车仿真技术概述汽车仿真技术是一种以计算机模拟、分析汽车性能和行驶过程为主要手段的技术。
汽车仿真技术的主要作用是模拟汽车运行状态、各部件的工作状态及相互作用,为汽车设计者提供指导性的数据和情境,以及更全面、精确的性能预测。
其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汽车仿真技术可以减少汽车设计和试验成本,缩短汽车开发周期;(2)汽车仿真技术可以实现对各种情况和复杂场景的仿真,了解汽车在极端条件下的性能表现;(3)汽车仿真技术可以设计出更安全、更实用的汽车,提高汽车的性能和品质。
三、汽车仿真技术的研究现状汽车仿真技术的研究范围广泛。
工程师们可以通过汽车仿真技术对汽车的各种性能指标进行预测,进而优化设计,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节能性和环保性。
目前,汽车仿真技术的研究现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汽车动力系统仿真研究。
汽车动力系统对汽车性能至关重要。
通过仿真计算发动机、变速器、传动系统、轮胎等构成的汽车动力系统的性能,可以优化设计和计算整车的系统性能;(2)汽车结构优化仿真研究。
通过仿真分析汽车的结构,对车身材料、车身设计和作动机构进行优化,可以提高车身刚度和抗振能力,减少车身的重量,从而达到节能、安全、环保的目的;(3)汽车底盘仿真研究。
汽车底盘是汽车的支撑系统,仿真计算其稳定性、悬挂系统、刹车系统等性能可以优化整个底盘设计,提高汽车的操控性和行驶稳定性;(4)汽车碰撞仿真研究。
汽车碰撞是安全性的重要指标,通过仿真计算不同车辆在不同速度下的碰撞过程,可以准确地模拟车辆变形情况,并推断乘员受伤程度,进而为汽车设计提供更直观、更真实、更安全的数据支持。
四、汽车仿真技术的应用前景汽车仿真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仿真简介1.1 仿真的概念仿真是以相似性原理、控制论、信息技术及相关领域的有关知识为基础,以计算机和各种专用物理设备为工具,借助系统模型对真实系统进行试验研究的一门综合性技术。
计算机仿真可以用于研制产品或设计系统的全过程中,包括方案论证、技术指标确定、设计分析、生产制造、试验测试、维护训练、故障处理等各个阶段。
如训练飞行员、宇航员仿真工作台和仿真机舱等。
1.2 仿真三要素系统(研究的对象)、模型(系统的抽象)和计算机(工具与手段),联系着他们的三项基本活动是模型建立、仿真模型建立(又称二次建模)和仿真试验。
二、汽车仿真力学角度分析在现代汽车企业的竞争中,产品的质量、成本和投放市场的周期是最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汽车仿真技术在汽车开发中的作用也主要体现在这3 个方面。
汽车仿真分析从力学角度来分主要有:整车疲劳寿命分析、整车系统动力学分析、整车系统NVH分析、碰撞模拟和乘员保护、汽车外流场的空气动力学分析等。
2.1 疲劳寿命分析结构的疲劳破坏是其主要的失效形式,因此结构的疲劳强度和疲劳寿命是其强度和可靠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汽车疲劳寿命分析主要研究汽车整车及各部件的动、静疲劳寿命,它有以下4 种分析方法:(1)根据S-N 曲线进行总寿命评价分析是最传统的总寿命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对裂纹的产生和扩展不加以明确区分,能够预测到有较大的损伤和破坏后的总寿命。
当然,这种方法也能够对材料在一系列循环载荷作用下各部位的损伤度,剩余寿命进行评价。
(2)根据E-N 曲线进行萌生寿命分析是所谓的裂纹萌生分析法。
它根据关键点的应变来预测疲劳寿命。
这个方法一般用于对整个结构的安全可能造成致命危险的高应变区域。
(3) 根据线弹性破坏力学进行裂纹扩展分析是一种建立在线弹性破坏力学(LEFM)理论基础上的预测裂纹扩展的方法,一般适用于结构的损伤容限设计。
(4) 疲劳寿命灵敏度分析及优化可对不同材料、焊接类型、载荷大小、各种修正法、耐久性可靠度、表面加工处理、残余应力、应力集中等设计因素进行灵敏度分析及优化设计。
通常,一个疲劳分析可分为4 个阶段:材料特性、构件疲劳试验、载荷历史确定和分析方法,分析方法把前3 个测量阶段组合起来并得出寿命预计。
第5 个阶段可以对构件寿命预计与测量的疲劳寿命值进行此较。
2.2 系统动力学分析汽车系统动力学分析主要研究汽车的行驶性、操纵性等。
通常采用多体(多刚体、多柔体) 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处理如下基本问题:(1) 坐标系选择问题。
相对坐标法是目前常用的方法,它的特点是每个体上固结一个局部坐标系;绝对坐标法则用统一的坐标系表示整个系统的状态,它的计算效率低,较少采用。
(2) 柔性体离散化问题。
柔性体本质上是无限自由度系统,为适应计算机数值计算的要求,必须对柔性体进行离散化,常用方法有:假设模态法、有限段方法、有限元方法等。
有限元法与模态分析相结合是常用的方法,该方法将系统的物理坐标变换为模态坐标,从而大大降低了系统的自由度数目。
(3) 建模方法选择问题。
建模方法主要有:Newton-Euler(N/E) 方程(矢量力学方程),可对隔离体建立动力学方程;Lagrange方程(分析力学方程),它从系统的能量角度入手建立动力学方程;Kane 方程,它兼有矢量力学和分析力学的特点,各种动力学原理与方程具有等效性。
通常采用有限元、假设模态、校正模态、奇异扰动等方法获得柔性体动力学有限维逼近的坐标基,联同关节变量作为广义坐标,通过Lagrange 方程或变分原理导出动力学方程组。
(4) 动力学方程数值算法问题。
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的系数矩阵为高度非线性,其初始条件或参数的微小变化或因计算误差的积累都有可能导致仿真结果的较大偏差甚至发散。
针对上述问题的理论研究至今进展不大。
目前人们在仿真时还都是采用传统的数值积分方法,如:四阶Runge-Kutta法、Gear法、Newmark法等。
2.3 NVH 分析汽车NVH分析的方法主要有:(1) 多体系统动力学方法主要应用于底盘悬架系统、转向传动系统低频范围的建模与分析。
(2) 有限元方法,一方面,适用于车身结构振动、车室内部空腔噪声的建模分析;另一方面,与多体系统动力学方法结合来分析汽车底盘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效率能大大提高。
常见的有限元计算方法是由变分法和加权余量法发展而来的里兹法和伽辽金法、最小二乘法等。
(3) 边界元方法与有限元方法相比,能方便地处理无界区域问题,但计算速度较慢。
此法在处理车室内吸声材料建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
它与有限元方法都较适合于中、低频范围。
⑷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对于中、高频(300Hz以上)的汽车NVH特性预测,如果采用FEM建立模型,将大大增加工作量而且准确度并不高,此时采用SAE方法是比较合理的。
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可快速、准确地模拟中高频段声学特性。
2.4 碰撞模拟和乘员保护汽车碰撞安全标准中包含5 个方面的内容,即:前撞、后撞、侧撞、顶部压垮和侧门强度。
汽车碰撞仿真主要进行车身结构的耐撞性研究、碰撞生物力学研究和乘员约束系统及安全内饰件研究。
车身结构的耐撞性主要研究汽车,特别是轿车车身对碰撞能量的吸收特性,寻求改善车身结构抗撞性的方法,在保证乘员安全空间的前提下,使车身变形的碰撞能量最大,从而使传递给车内乘员的碰撞能量降低到最小。
目前,车身结构的耐撞性研究通常采用实车碰撞和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的方法。
仿真汽车结构模型包括:完整的白车身,包括前后风窗、保险杠系统,包括低速吸能系统、门(带玻璃)、发动机、传动系统和固定零部件、排放系统、悬挂系统、轮胎模型等。
碰撞生物力学主要研究人体在不同形式的碰撞中的伤害机理、人体各部位的伤害极限、人体各部位对碰撞载荷的机械响应特性以及碰撞实验用人体替代物。
仿真模型包括各种百分位的假人模型和一系列撞击器模型,如头部、腿部及胸部撞击器模型等。
乘员约束系统及安全内饰件研究目的是尽量避免人体与内饰件发生二次碰撞,内饰件的研究则是使人体与之发生二次碰撞时,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最小。
乘员约束系统包括驾驶员座椅系统、假人模型、安全带、安全气囊等,假人模型必须经过标定。
安全带是乘员保护系统中最早采用的装备,其设计宗旨是在车辆发生前撞及翻滚时约束人体相对车辆的运动,对保护乘员有显著效果。
安全气囊是另一种常见的乘员保护设备,它与安全带的合理匹配可对乘员进行有效保护。
安全座椅、吸能式方向盘、软化的内饰件等对于缓冲二次碰撞以减少对人体的冲击具有重要作用。
乘员损伤评估标准主要包括:头部和胸部的加速度,脚踏板的前移量用来评价膝盖的损伤。
目前,碰撞仿真分析方法主要有有限元方法、多体系统动力学方法和机械振动学方法。
有限元法的优点在于能真实描述结构的变形,适用于建立汽车结构模型以及人体局部结构的生物力学模型。
显式有限元方法为汽车碰撞仿真最常用的有限元方法。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方法的突出优点是模型简单、表述规范、编程方便、运算快捷。
机械振动学方法可以弥补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方法不能研究可变形体响应的不足。
它是根据碰撞过程中汽车的实际变形情况将汽车离散为一个非线性弹簧))) 质量振动系统,通过事先测定系统中弹性元件的非线性抗力特性,利用机械振动学的方法来求解碰撞系统响应的。
程序短小、简明,能够考虑变形体的弹塑性变形特性是该方法的基本优点,而且从理论上说,它与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方法的有机结合,能够解决汽车碰撞分析中几乎所有的响应问题,但由于抗力元件的非线性特性必须预先测定,同时又要保证所测得的特性恰恰是构件在真实碰撞中的力- 变形特性,这样,在测试时,就必须精心模拟构件在碰撞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可能的约束条件,而汽车碰撞中的有些接触约束条件事先是无法知道的,这就大大增加了测试的难度。
近年来汽车碰撞仿真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提高仿真运算速度,它是汽车碰撞仿真技术发展的核心;发展新的人体模型模拟技术;寻求接触搜寻新算法;研究降阶积分新技术。
2.5 汽车外流场空气动力学分析当车速小于350km/h 时,流体的压缩性可忽略,描述汽车流场的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组为三维、不可压缩、非定常N-S方程组,可用线性或非线性方法进行求解。
有限差分法(FDM)、有限元法(FEM)和有限体积法(FVM)为求解非线性Euler 和N-S方程组的3种主要数值格式。
FM是一种介于FDM和FEM之间的离散方法,兼有两者的优点,在汽车空气动力学数值仿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近年来汽车外流场空气动力学分析主要发展方向是:PFV方法在该领域的应用、采用神经网络方法或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进行汽车高速行驶时的气动噪声分析、分析汽车高速行驶时空气流场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
三、结构仿真分析在汽车上的应用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特别是其中的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的运用使汽车结构的分析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有限元法问世以来很快就在车辆系统设计领域得到了应用,结构仿真分析已经涵盖了从小到橡胶垫片,大到整车的所有重要系统和零部件。
应用以数值分析为核心的计算方法和程序,汽车的CAE能够完成静力分析、振动噪声分析、流体动力学分析、机构动力学分析和虚拟样机、可靠性分析、安全性分析、结构优化设计等产品设计的重要工作环节。
对于较为传统的有限元分析内容,即结构静力强度分析、温度场分析、较为简单的流场分析、振动分析,发达国家的应用技术已经十分成熟。
除有限元以外,其它数值分析方法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相对来讲没有达到有限元法理论、方法和应用工具的成熟程度。
80 年代后,国外普遍用有限元法进行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尤其是零部件静力结构分析已经十分普及。
有代表性的国外著名研究机构和公司如奥地利AVL 英国Ricardo,美国的SWR、U.S.ATAC GM Ford,Cummins 日本的Nissan,Toyota,Honda,德国的Benz, Deutz,Volkswagen。
3.1 静力刚强度仿真分析结构强度分析是汽车结构功能及可靠性设计中所关心的最基本问题,因此, 结构静力计算机数值分析是最早开始进人工程应用的内容,也是目前最为成熟 的仿真应用领域之一。
国外用有限元法对汽车中复杂结构件进行强度分析始于 70 年代,初期只是 针对结构及力学模型较为简单的零件进行分析,分析规模较小。
早期的汽车零 部件结构分析受计算工具的限制,一般分析对象结构简单,采用简化的模型, 一般用来计算平面应力和轴对称等二维模型问题,像连杆、活塞等。
有限元模 型采用“试验一计算”结果对比的模式进行多次试算,分析计算结果可信度低, 这些早期的工作为基于数值仿真的结构分析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由于有限元法中的一般均匀材料实体单元应用于静力分析的理论和程序已 经相当成熟,因此工程应用中有限元分析主要关心的问题是模型建立的合理性 与易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