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能源专用车分析
中国专用车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中国专用车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一、专用车销量2020年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国消费和对外贸易增长,客观上促进了物流车以及作业车销量的增长。
在投资方面,2020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0.9%,促进了工程车的销售。
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专用车销量为165.1万辆,同比提升24.9%。
其中,物流类专用车销量123.6万辆,同比增长31.8%,市场份额为74.9%,较2019年同期提升了3.9个百分点;工程类专用车销量17.6万辆,同比提升32.9%,市场份额为10.6%,较2019年同期提升了0.6个百分点;作业类专用车销量23.9万辆,同比下滑4.8%,市场份额为14.5%,较2019年同期下滑4.5个百分点。
从月度销量趋势来看,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生产经营活动停滞,商用车市场需求受到抑制,专用车一季度销量大幅下滑,尤其是2月份,销量同比下滑72.6%;4月份之后,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生产生活有序恢复,同时,为拉动经济增长,中央及各地方政府纷纷加大基建投资力度,大量基建项目集中开工,专用车市场需求大幅增长,叠加国三车淘汰政策,专用车销量出现井喷,尤其是6-10月,专用车销量同比增长幅度均超过50%。
二、工程车销量随着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持续增长,对于工程车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到2020年中国工程车销量达到17.6万辆。
其中,工程类专用车市场主要以搅拌车、起重机为主,2020年两者份额达到87.5%。
工程车销量增速与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正相关关系,2020年受大量基建项目集中开工影响,工程车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尤其是搅拌车、起重机、泵车,2020年销量同比分别增长42.2%、25.1%、76.9%。
从工程类专用车市场企业竞争情况来看,工程车销量TOP10企业市场集中度80.3%,较2019年提升了13.8个百分点。
银隆新能源-2020专用车产品介绍0430

动力强劲
技术参数
满电状态下续航里程可达230公里 ,解决里程焦虑,满足一天配送需 求。
搭载性能稳定的锂离子电池,采用 永磁同步电机,动力强劲稳定。
XML5030XXYBEVA6 微面物流车
长×宽×高(mm)
电池类型
轴距(mm)
4421×1677×1902
磷酸铁锂
3050
额定载质量(kg) 总质量(kg) 最高车速(km/h)
超大空间
个性涂装
表面平整,有利于广告设计喷涂, 可根据需求进行个性化涂装。
智能监控
技术参数
采用一体式车身结构设计,造型美 观,并可有效增加货厢容积。
智能云服务平台+远程监控中心, 可精准进行车辆管理、数据管理和 物流管理。
GTQ5043XXYBEV3 厢式物流车
长×宽×高(mm)
电池类型
轴距(mm)
GTQ6702BEV1 考斯特商务车
长×宽×高(mm)
电池类型
轴距(mm) 前/后轮距(mm) 额定载客(含驾驶员)座位数(个)
7045×2050×2890
磷酸铁锂
3935
1710/1975
10~23
最大总质量(kg) 整备质量(kg) 最高车速(km/h) 总电量(kW·h)
续航里程(工况法)(km)
产品简介
优质仪表盘
宽敞驾驶舱
采用全承载加强笼式车身设计,结合两纵十一横高承载底盘设计,整车具有载货空间大、承载能力强、 安全性能卓越等多重优势,适用于生鲜水果、酒店餐饮、快递包裹、家用电器等物流的终端配送。
核心优势
超大空间
小身材大容量,4.8m³载货空间, 充分满足物流运输需求。
超长续航
生产专用车辆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生产专用车辆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生产专用车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制造行业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生产专用车辆,是指为特定用途设计和制造的车辆,包括但不限于消防车、救护车、工程车、环卫车等。
这些车辆在保障社会正常运转、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公共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近年来,随着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工程类专用车辆的需求保持稳定增长。
例如,在建筑施工领域,混凝土搅拌车、起重机等工程车辆的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随着城市环保要求的提高,环卫类专用车辆,如垃圾清运车、洒水车等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步扩大。
此外,医疗急救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得救护车的需求量逐年上升。
在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下,厢式货车、冷藏车等物流专用车辆的市场需求也呈现出旺盛的态势。
在技术创新方面,生产专用车辆制造行业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一方面,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通过采用先进的制动系统、稳定控制系统以及高强度的车身材料,专用车辆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下能够更好地保障操作人员和乘客的安全。
另一方面,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逐渐普及。
例如,一些高端专用车辆配备了智能导航系统、自动驾驶辅助功能以及远程监控系统,提高了车辆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然而,生产专用车辆制造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
由于行业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市场上存在着众多的生产厂家,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激烈。
这使得一些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影响了企业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能力。
其次,技术研发投入不足。
虽然部分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整体行业的研发投入仍然相对较低,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此外,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为了满足严格的排放标准,企业需要加大在尾气处理、新能源技术等方面的研发投入。
从市场格局来看,目前国内生产专用车辆制造行业呈现出多元化的竞争格局。
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凭借其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资金优势,在市场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分析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和化石燃料的供应日益紧张,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汽车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逐渐成为世界上各国政府和汽车制造商的共同目标。
那么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又是如何的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政策引导和支持政策的重要性在于它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全球各国政府对于环保和能源危机的认识逐渐深入,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也逐渐增多。
例如,中国政府在2012年推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将达到500万辆以上的目标,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措施。
包括免征、减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专用道路等等。
这些政策支持措施,既能够刺激市场需求,也能够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创新和进步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动力。
具体来说,技术进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电池技术的进步。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是电池技术。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池的能量密度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电池寿命不断延长,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也在不断增加。
例如,特斯拉 Model S 的电池续航里程已经超过了400英里,这已经可以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了。
二是电动汽车的智能化。
智能电动汽车的出现,让人们的汽车生活更加便捷。
例如,蔚来汽车的EC6车型配备了数字车钥匙、云端智能音响、智能问答机器人和数字动态仪表盘,从而满足了消费者对智能化汽车的需求。
三、市场多元化市场的多元化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过去,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主要集中在政府和公共领域,但由于政策激励和技术进步,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了普通消费者家庭。
未来的市场环境也将更加多元化。
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将达到全球汽车市场的25%以上。
江淮、吉利等多家汽车企业也正在开发更具亲民的产品,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覆盖面。
2023年专用车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专用车行业市场规模分析专用车是指为特定的用途而设计和制造的车辆,其产品特点是按照用户需求定制、性能稳定可靠、生产周期较长、价格较高。
专用车的出现逐渐填补了通用车无法满足市场细分需求的空白,其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一、专用车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根据China Research and Intelligence的数据,我国专用车市场规模自2014年起逐年增长,目前已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
预计到2025年,我国专用车市场规模将超过1.2万亿元人民币。
专用车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特别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交通运输业的需求将得到持续提升,这将对专用车市场的发展带来重要的机遇。
2.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相关领域对专用车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如环卫车、公路养护车、消防车等。
3. 科技创新的加速推动了专用车的发展,如新能源专用车、自动驾驶专用车等,这将有望成为市场创新的重要增长点。
二、专用车市场细分据盛世汽车数据显示,根据车辆用途和性质,专用车市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工程车:包括推土机、铲土机、装载机、平地机等。
2. 物流车:包括垃圾车、压缩垃圾车、清洁车、物流车、牵引车等。
3. 消防车:包括水罐消防车、泡沫消防车等。
4. 运输车:包括油罐车、气体运输车、粉粒体运输车、挂车等。
5. 其他专用车:包括警用车、医疗车、建筑车、船舶、航空器等。
三、专用车市场的发展趋势1. 新能源车型将逐渐替代传统油气车型。
随着我国政府新能源车补贴政策的逐步实施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新能源专用车将得到重点支持和发展。
尤其是纯电动物流车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
2. 航空器和船舶专用车的市场前景将不断拓展。
随着我国航空业和海洋产业的不断发展,相关领域对专用车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这将有望成为市场的新增长点。
3. 自动驾驶技术将加速应用于专用车。
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将大大提高专用车的安全性和效率,并为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云南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对策

60
比1.75% 仍有很大差距,云南省新 能源汽车市场仍有较大潜力。
但与此同时,云南省新能 源 汽车产业发展依然存在几点严 峻挑战。
云南省具备发展新能源汽车 产业的基础
云南省பைடு நூலகம்于我国西南地区,省 会为昆明市,东部与贵州省、广西 省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 部紧依西藏,西部与缅甸接壤,南 部和老挝、越南毗邻,云南省总面
积39.4 万平方千米。截至2020 年 底,云南省总人口4,720.9 万人。云 南省地势呈现西北高、东南低,自 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属山地 高原地形,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 的88.64%。云南省下辖16 个地级 行政区,其中8 个地级市,8 个自治 州,2020 年,云南生产总值(GDP) 24,521.9 亿元。
NEW ENERGY 新能源
云南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对策
作为绿色能源大省,云南省省委、省政府早早提出要打好“绿色能源牌”、大力发展新能 源汽车产业、有效促进节能减排。
文 西南林业大学 郑丽丽(西南林业大学人文社科校级科研项目 XJYB2018004)
我国自2015 年以 来 连 续5 年 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 国,每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与保 有量均占据全球市场的50%以上。 2020 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 别完成136.6 万辆和136.7 万辆。
截至2020 年,云南省共有7 家 企业取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80 余个车型进入国家公告目录,项目 主要集中于昆明(含滇中新区)、 曲靖、大理、瑞丽等州市,产品涵 盖纯电动乘用车(轿车、SUV)、客
2024年工程车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工程车市场前景分析引言工程车是指用于土建工程、矿山开采以及其他建设活动中的专用车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工程车市场正呈现出广阔的前景。
本文将通过对工程车市场的需求、发展趋势、竞争格局以及政策因素等方面的分析,展望工程车市场的前景。
工程车市场需求分析工程车市场的需求主要源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矿山行业以及其他工业领域。
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城市交通、道路建设以及水利工程等领域对工程车的需求将大幅增长。
同时,矿山开采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各类工程车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此外,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环保型工程车的需求也将逐渐增加。
工程车市场发展趋势分析1.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工程车市场的增长。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地产行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对各类工程车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2.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将推动工程车市场的升级。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新能源工程车的需求将逐渐增加。
同时,政府对环保型车辆的支持政策也将进一步促进市场的发展。
3.数据化管理成为工程车市场的发展趋势。
利用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对工程车的实时监控和远程管理,提高工程车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工程车市场竞争格局分析目前,工程车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国内外知名企业以及一些地区性的生产厂家。
这些企业通过不断创新产品、提高服务质量以及拓展销售渠道等手段来提高市场竞争力。
同时,规模化生产和资源整合也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工程车市场政策因素分析政府的政策因素对工程车市场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影响。
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环保方面的政策支持将有助于工程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同时,政府对工程车行业的监管力度的加强,也将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促进市场的规范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工程车市场在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下呈现出广阔的前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和数据化管理的推进,工程车市场将继续发展壮大。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及SWOT分析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及SWOT分析摘要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已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但是,以石油为燃料的传统的汽车工业,在为人们提供快捷、舒适的交通工具的同时,增加了国民经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加深了能源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针对能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为此提供了一条有效解决途径并且有利于我国汽车工业实现赶超。
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概况,并分析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主要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燃气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及新能源车辆配套产业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进行SWOT分析,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主要包括加大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力度、推进人才政策体系建设、弥补国际竞合政策缺失、实施新能源汽车道路使用优先办法。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发展模式;制造4.3弥补国际竞合政策缺失在国际竞合方面,应加强与国外企业的技术交流和合作。
F1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水平与发达国家己经存在着一定差距,想要尽可能快的缩小差距,不能再靠引进的手段,而是应该向着联合研发的方向转变,与跨国企业建立技术合作联盟。
一是成立合作研发机构,做到与跨国企业成果共享;二是主动参与国际新能源汽车相关组织,借鉴经验实现信息共享;三是组织企业赴国外进行技术考察,参加对口洽谈会等活动;与美欧日等国签订长期的交流与合作协议;规避国际摩擦,减少技术转让的纠纷,解决以“保护知识产权''的名义发起的限制转让或高额转让问题。
4.4实施新能源汽车道路使用优先办法美国是在交通优惠政策上做的比较好的国家,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让新能源汽车使用者享受有关交通道路方面的特权。
首先,可以让新能源汽车享用道路行驶的优先权,让新能源汽车消费者体会到不一样的优越感。
例如在城市交通中,可以让新能源汽车享受在公交专用道上行驶的特殊待遇,因此便为他们规避了堵车的风险;另外对新能源汽车不采取限行限号的管制,更加方便了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出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1-9月新能源专用车分析
近5年来,我国城市快递物流行业快速发展,城市内短途派送运力需求持续大增,为具有零排放、适合短途配送等特点的电动物流车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2020年1-9月新能源专用车3.5万台的走势相对较平稳。
但2020年9月的新能源专用车的销量6814台,同比增速405%,这也是低基数的因素,今年新能源专用车走势仍与市场脱节。
随着蓝天保卫战的持续推进,柴油车的发展面临巨大危机,非限购的大中城市的新能源车占比增长较快。
路权是新能源物流车的核心,电动物流车获得优势路权,促进行业发展,在使用成本方面,新能源汽车理论上大有优势,但目前技术差,体现的不充分,主要是因为物流车的产品较差,未来只有主力传统厂家参与,才能逐步改善。
1、2020年新能源专用车销量表现
2020年专用车走势增长放缓,但月度相对异常,20年的9月的销量增速偏高,相对19年9月的走势改善较大。
20年1-9月有19年全年销量的60%,体现专用车市场的回暖较快,市场走势平稳。
未来看补贴运营等政策的效果。
2、专用车增长特征
专用车的年初一般较低,但2019年1月的销量特别高。
随后的5月到6月的表现也很强,7-11月的走势逐步回落。
新能源专用车上牌走势相对复杂,20年9月同比增长很强,但低基数因素干扰较大。
19年的专用车增长压力逐
步加大,因此2020年过渡期的最后一个月基数较高。
9月开始的表现改善。
3、专用车产品特征
新能源专用车市场的潜力巨大,目前向中大型化发展,N3类车型逐步增加。
5.5米到6米车型的独特优势局面有已经改变。
随着大吨小标等不规范问题长期存在问题逐步改善,未来的专用车面临规范化的痛苦过程。
N1类新能源专用车车型主要包括纯电动微卡、纯电动轻卡和纯电动微面类物流车;今年的新能源专用车市场中,3.5吨以下的纯电动物流车是最为畅销的车型。
N2类新能源专用车主要包括纯电动轻卡类物流运输车、纯电动类(也有少量的混合动力)的中重卡环卫车(如清扫车、洒水车、养路车、垃圾车等);
N3类新能源专用车主要包括纯电动(少量的混合动力)类中重卡类的自卸车、搅拌车、牵引车等。
目前N3类专用车大幅增长,各类产品都要电动化需求,应该是数量少,技术差,初期发展快,后面缺乏动力。
中重卡类的新能源专用车占比较低。
随着充电桩新基建项目的加速建设,今后的市场空间更大,
4、专用车产品特征
今年的非运营的需求改善,营业类车型表现压力仍较大。
5、各城市都有自己的需求特色
专用车今年在各类车市走势都相对低迷,没有明显的亮点市场,尤其是深圳的专用车下滑剧烈,体现专用车的需求不可持续。
目前除深圳、广州、成都等少数代表性城市对路权开放较好外,纯电动物流车在其他地方的路权并没高于燃油车。
路权开放问题依旧是纯电动物流车发展的一个难点所在。
如何让各地方对纯电动物流车全天候开放路权,是增进其发展的关键着力点。
其次是充电桩不足的问题,目标客户对充电有后顾之忧;再次是
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问题。
目前纯电动卡车质量不过关,安全问题(尤其是电池的热失控问题)仍然让客户心有余悸。
6、新能源专用车的需求特色
9月的新能源专用车增长较大,主要是深圳、成都、广州等大城市需求回升。
但从1-9月的企业表现看,传统厂家的重庆瑞驰、东风汽车等有渠道优势的企业的表现很好,新能源物流车不仅是产品。
没有太强的主力车企参与专用车,非市场因素也是决定企业表现的重要因素。
7、具体城市的需求特色
专用车企业数量众多,主力企业参与并非很强。
专用车市场的品牌优势不明显。
2020年的新能源专用车市场总体看没有特别的强势厂家,全国性的优势企业不多,与乘用车的竞争格局明显差异。
在目前新能源电动专用车的特征下,起步快、野蛮生长快、但发展后劲不足问题会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