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奥数举一反三—“+ “”-“或”( )“

合集下载

小学一年级奥数举一反三思维训练(相同与不同)

小学一年级奥数举一反三思维训练(相同与不同)

相同与不同小朋友,给你几行图或几个数,你能发现与其他不同的那一行的图或数吗?请你仔细观察、认真比较,从中发现相同的规律,这样就能轻松地找到与规律不同的那一行了。

小朋友在整理书包时,常常把书和书放在一起,本子和本子放在一起,铅笔、小刀、尺子、橡皮等学习用具放在一起。

这样有条理地把具有相同作用的东西放在一起,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这就是利用相同与不同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例子。

王牌例题哪一种物品与其他物品不是同一类?请你找出来。

【思路导航】找出不同类的,要分别看一看每一种物品属于哪一类,有没有与它同类的物品。

比如:生活用品类、水果类、蔬菜类、电器类、服装类,等等。

如果有哪一个物品与其他物品都不同类,那么它就是你所要找的不同类的物品。

1.苹果、梨、香蕉、桃、菠萝都是水果,而金鱼是动物,所以金鱼与其他物品是不同类的。

2.沙发、椅子、木凳、转椅都是用来坐的,而钢笔是文具,所以钢笔与其他物品是不同类的。

举一反三1.把同类的物品罔起来。

2.把与其他物品不是同一类的物品圈出来。

王牌例题观察下图每一行的排列规律,找出与其他三行不同的那一行。

【思路导航】要找出与其他三行排列规律不同的那一行,我们一般从物品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这两点来考虑。

通过仔细观察,发现相同与不同的规律,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都属于水果类,数量都是6。

第四行是萝卜,属于蔬菜类,数量是7。

所以,第四行与其他三行不同。

举一反三1.先看看每一格的规律是什么?再找一找哪一格与其他三格不同。

2.找出与其他三行规律不同的那一行。

王牌例题下图中每一行的规律是什么?根据规律继续画。

哪三行的规律是一样的?【思路导航】找出每一行点子图的规律,主要是从点的数量的变化上去考虑。

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点的数量没有发生变化,而第四行点的数量在发生变化,因此可以从这一点上找出规律相同的与规律不同的。

第一行:每一格都是3个点,点的数量一样多。

第二行:每一格都是2个点,点的数量一样多。

举一反三1年级奥数教材打印版(有目录)

举一反三1年级奥数教材打印版(有目录)

第一讲 数一数
专题简析:
小朋友们,相信聪明的你已知道数数时,要按一定的顺序,从 1 开始,一个一个地数, 每个物体都要数到,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数,就是数物体的结果。
我们通过按顺序数数,数物体的个数,特殊情况不漏数,找出图数对应进行匹配等练习, 能够感受到数字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也能体会到数数中的一些乐趣。像 1、2、3、4、5、 6、7、8、9……这些数,不仅可以按照顺序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从小到大几个几个地数。 只要小朋友多观察,勤动脑,就一定能发现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
详细解答: 答:△比□多,多 2 个;□比△
少,少 2 个。
温馨提示: 比较时,和前面介绍的方法一样,
一个对着一个比,谁有多余的部分, 谁就多一些,也就是它比另一个物体 多,再看多余的部分有几个,那就是 多几;反过来还可以说,谁比谁少几。
举一反三练习: 1、仔细看一看,在正确答案后打“√”。 ① ☆☆☆☆
周一 经典例题
说说有几只猫,几条鱼,比一比, 哪个多?哪个少?
举一反三练习: 1、连一连,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名师导航: 我们在比较多少时,把一只猫对
着一条鱼,一一对应。如果一只猫吃 一条鱼,那么三只猫就吃三条鱼,猫 没有多余,鱼也没有多余,想一想, 猫和鱼的关系式怎样的呢?
有 3 只猫,3 条鱼。猫与鱼一个对 着一个比,没有多余的猫也没有多余 的鱼,说明猫和鱼同样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四 经典例题
看一看,想一想,谁比谁多?多 几个?谁比谁少?少几个?
△△△△△△ ···· ···· ···· □□□□
名师导航: △和□一个对着一个比,多出 2
个△,说明△比□多 2 个,也可以说 成□比△少 2 个。△有 6 个,□有 4 个,6 比 4 多 2, 4 比 6 少 2。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一年级a版答案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一年级a版答案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一年级a版答案数学题:选择题(5道):1. 如果今天是星期三,后天是星期几?(A.星期四 B.星期五 C.星期六)2. 右边是什么图形,旋转哪个图形可以得到右边的图形?(A.三角形B.正方形C.长方形)3. 如果有5元、10元、20元三种钞票各3张,最多可以凑出多少元的钱?(A.35 B.45 C.50)4.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7 B.9 C.12)5. 哪一个数字不一样?(A.18 B.31 C.44 D.57)填空题(5道):1. 下一组数字是什么?2, 4, 6, 8, ___2. 哪个数字在位置上错了?5 3 6 7 8 (__)3. 一个小球在第5次反弹时弹到了最高点,第4次反弹时它在哪个位置(第1次反弹的高度为1米)(__米)4. 从1、2、3、4、5这5个数字中任选两个数组成两位数,可以得到几个不同的两位数?(__个)5. 列式计算:23 + 11 = __判断题(5道):1. 两个正奇数相加的和是偶数。

(T/F)2. 一个多边形的顶点数等于边数。

(T/F)3. 45÷15=3。

(T/F)4. 两个人分别走了同样长的路程,但用时不同,则速度也不同。

(T/F)5. 梯形的面积是底边长度与高的积的一半。

(T/F)简答题(5道):1. 下面哪一个不是正方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梯形?2. 顺时针和逆时针分别是什么方向?3. 做选择题时,如何判断哪个选项是正确答案?4. 小明有20元钱,他去商场买了一个12元的文具盒和一个6元的钢笔,他还剩下多少钱?5. 如果有10个苹果,小明拿走了3个,小红拿走了4个,还剩下多少个苹果?答案:选择题:1.A 2.B 3.C 4.C 5.B填空题:1.10 2.5 3.32 4.20 5.34判断题:1.F 2.F 3.T 4.T 5.T简答题:1.梯形 2.顺时针为向右,逆时针为向左 3.根据题目的要求和选项的意思进行判断 4.2元 5.3个。

一年级奥数举一反三

一年级奥数举一反三

一年级奥数举一反三导言:奥数,即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是数学领域最具挑战性和荣誉感的比赛之一。

虽然奥数通常被认为是高年级学生的事情,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奥数的方法和原理来丰富和提高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学习。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的奥数举一反三的方法,帮助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数学技巧。

一、奥数的概念和意义奥数是一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可以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学习奥数,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奥数举一反三的意义奥数举一反三是指通过一个问题的解答,推导出其他相关问题的解答。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巧,解决更加复杂和抽象的问题。

通过奥数举一反三的训练,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可以培养灵活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奥数举一反三的实际应用1. 奥数举一反三在加法和减法中的应用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加法和减法是最基础的运算。

通过奥数举一反三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规律,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例如,当学生掌握了5+2=7的算式后,可以通过奥数举一反三的方法,推导出其他类似的算式,比如4+2=6、6+2=8等。

同样地,当学生掌握了7-2=5的算式后,可以通过奥数举一反三的方法,推导出其他类似的算式,比如8-2=6、9-2=7等。

2. 奥数举一反三在乘法和除法中的应用乘法和除法是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进阶运算。

通过奥数举一反三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乘法和除法的规律,并解决更复杂的计算问题。

例如,当学生掌握了2x3=6的算式后,可以通过奥数举一反三的方法,推导出其他类似的算式,比如2x4=8、3x3=9等。

同样地,当学生掌握了6÷2=3的算式后,可以通过奥数举一反三的方法,推导出其他类似的算式,比如8÷2=4、9÷3=3等。

3. 奥数举一反三在数列和图形中的应用数列和图形是小学一年级学生的重要学习内容。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电子版(一年级)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电子版(一年级)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电子版(一年级)第22讲趣味问题【专题导引】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

其实,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这类有趣的问题还不少呢!在你动脑筋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你就能变得越来越聪明。

小朋友,解题时,我们要很好地审题,弄懂题目的意思,看清所问的问题,认真地分析,正确地解答。

【典型例题】小明家的书柜里有8本漫画书,现在他拿着1本在看。

这时小明家有几本漫画书?解答:8+1=9(本)【试一试】教室里有20个同学在写作业,其中有5个女生。

教室里还剩几个同学?解答:20个同学树上有9只小鸟,“啪”的一声一只也没打中,现在树上还有几只小鸟?解答:0 【试一试】平板上放有10个大小相同的乒乓球,左边5个,右边5个。

现在拿掉了左边的1个,天平板上还有几个球?解答:0 一个小朋友读一篇课文需要3分钟,3个小朋友同时读这篇课文需要多少分钟?解答:3分钟【试一试】一只猫吃一条小鱼,用4分钟吃完;按同样的速度,4只猫同时吃4条同样的小鱼,需要几分钟?解答:4分钟小猴看到一辆旅游观光列车(如下图),便数了数它有多少个轮子。

小猴一个一个地数,啊!一共有12个轮子。

小朋友,小猴数得对吗?解答:不对,24个轮子。

【试一试】小明穿了一件新衣服,路上碰到了小胖,小明说“小胖,算一算这件衣服用了多少个扣子,你看正面有5个,一个袖子上钉了3个大钮扣”。

小胖说:“太好算了,5+3=8(个)钮扣”。

小明听了大笑起来,小胖算错了吗?错在哪里了?解答:错了,5+3+3=11(个)婷婷买了3支铅笔,林林买了2本练习本,他们花了同样多的钱。

铅笔贵,还是练习本贵?解答:练习本贵。

【试一试】笑笑用同样多的钱,买了1本练习本和3块橡皮。

请问是练习本贵,还是橡皮贵?解答:练习本。

课外作业家长签名:1、洗手间有8只水龙头,全都开着,现在关掉了2只。

洗手间还有几只水龙头?解答:8只2、4只老鼠在仓库里偷粮吃,来了1只大花猫,逮着了1只大老鼠,仓库里还有几只老鼠?解答:03、如果每个小朋友的做题的速度相同,8个小朋友同时做一份奥数试卷需要30分钟;那么,16个人同时做这份奥数试卷需要多少时间?解答:30分钟4、骐达一年级奥数1班和奥数2班共30个小朋友,从奥数1班调4个小朋友到奥数2班,现在两个班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解答:30个5、妈妈买了3千克梨子和2千克苹果,各花去12元钱。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1、用1元、2元和5元币中的两张,一共可以组成几种不同的钱数?【答案解析】只有1元、2元和5元,要求每次拿2张,可以有1元和2元,1元和5元,2元和5元三种不同的钱数。

1元+2元=3元1元+5元=6元2元+5元=7元2、小华买了一支铅笔、2块橡皮、2个练习本,付了1元钱,售货员找给他5分钱。

小华看了看1支铅笔的价钱是8分,就说:"叔叔,您把账算错啦。

"想一想,小华为什么这么快就知道账算错了?答案与解析:利用数的奇偶性判断,不用计算就可知道这笔账算错了。

因为1支铅笔的价钱8分是个偶数,另外,不论橡皮和练习本的价钱是多少,2块橡皮,以及2个练习本的钱也都是偶数,所以小华应付的总钱数应当是个偶数,他付了1元即100分,售货员找回的钱数也应是个偶数。

但售货员叔叔实际找给他的5分是个奇数,所以小华说售货员把这笔账算错了,可见小华并不需要计算,只是根据奇偶性进行判断,就知道这笔账算错了。

3、小伟和小丹家住同一条街,二人又在同一学校上班。

可是每天早上,小伟上学时向南走,小丹上学却向北走。

这是为什么?答案:因为小伟住在学校的北边,小丹住在学校的南边,学校在两家的中间。

4、问题:体育课上,23名男生一、二报数,最后一个人报的是单数、还是双数?5、1、 1,2,3,4,5,6,…….31一共有多少个偶数,多少个奇数?【答案解析】用分组的方法,一共有15个偶数,16个奇数。

6、萌萌家三月份用电32度,比二月份节约14度。

这两个月一共用电多少度?答案与解析:78度二月份:32+14=46(度),32+46=78(度)答:这两个月一共用电78度。

7、10个杏子的重量等于1个梨子和2个橘子的重量,4个杏子和1个橘子的重量等于1个梨子的重量.1个梨子的重量等于几个杏子的重量?考点:简单的等量代换问题.分析:我们用梨与杏的重量表示出橘子的重量,即,1个橘子的重量=一个梨子的重量-4个杏子的重量,然后再用杏表示出梨的重量.解答:解:1个梨子+2个橘子=10个杏子的重量,又因,一个梨子的重量=4个杏子+1个橘子的重量,即,1个橘子的重量=一个梨子的重量-4个杏子的重量,所以,1个梨子+(1个梨子-4个杏子的重量)×2=10个杏子的重量,3个梨子的重量-8个杏子的重量=10个杏子的重量,3个梨子的重量=18个杏子的重量,3个梨子的重量÷3=18个杏子的重量÷3,一个梨子的重量=6个杏子的重量.答:一个梨子的重量等于6个杏子的重量.点评:本题看似一道复杂的等量代换问题,只要理清思路较容易解决,考查了学生的想象与分析问题的能力.8、小猫把15条鱼分成4堆,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答案】1打头的: 2打头的: 3打头的:总共:1+1+1+12 2+2+2+9 3+3+3+6 16+8+3=27(种)1+1+2+11 2+2+3+8 3+3+4+51+1+3+10 2+2+4+7 3+4+4+41+1+4+9 2+2+5+6 共3种1+1+5+8 2+3+3+71+1+6+7 2+3+4+61+2+2+10 2+3+5+51+2+3+9 2+4+4+51+2+4+8 共8种1+2+5+71+2+6+61+3+3+81+3+4+71+3+5+61+4+4+61+4+5+5共16种9、李大爷家养了5只小鸡,养的鸭、鹅和鸡的只数同样多,李大爷家养的鸡、鸭、鹅共有多少只?答案与解析:15只 5+5+5=15(只)答:李大爷家养的鸡、鸭、鹅共有15只。

一年级下册数学试题一-举一反三奥数题 全国通用

一年级下册数学试题一-举一反三奥数题 全国通用

• • 第1讲速算与巧算• •
1、快速写得数:
1+2 =
1 + 2+3 =
1+2 + 3+4 =
1+2+3+4+5 =
1+2+3+4+5+6 =
1+2+3+4+5+6+7 =
1+2+3+4+5+6+7+8=
1 + 2+3+4+5+6 + 7+8+9 =
1+2 + 3+4+5+6+7+8+9 + 10=
2、计算:1 + 2 + 3 + 4 + 5 + 6 + 5 + 4 + 3 + 2 + 1=
3、计算:5 + 7 + 9 + 11 + 13 + 15 + 17 + 19 + 21 + 23 =
4、计算:82-47 + 18 =
5、计算:13 + 34 + 66 + 87 =
6、计算:159 + 87-59 =
7、计算:10-9 + 8 -7 + 6 -5 + 4- 3 + 2 - 1 =
8、把18个苹果分成数量各不相同的5堆,其中数量最多的一堆有多少个苹果?
9、超市的货架一共有5层,最上面一层放了12瓶饮料,往下每一层都比它的上一层多3瓶,这个货架上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10、有8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68,这8个数里最大的那个是多少呢?
11、艾迪有红色和黄色的玻璃球,玻璃球的总数再加上红色玻璃球的数量之和是22,玻璃球总数加上黄色玻璃球的数量之和是17,艾迪一共有多少个玻璃球?。

小学一年级奥数举一反三(图文)

小学一年级奥数举一反三(图文)

1、数数同学们,你上学以前,爸爸妈妈一定教你数过数,如:数数你家共有几口人、数苹果、数糖果、数手指头等等。

我们在数物体个数是,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数数吧!经典例题数数,下面的物体各有多少个?()()()()解答思路数物体时,同学们们要注意每个物体都要数到,并且只数1次,可以边数边作记号,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个数,就是结果。

画龙点睛通过刚才的数数我们发现,在数物体个数是,要从1开始数,1,2,3,4,5,6,7,8….每个物体都要数到,最后一个物体对对应的数,就是数物体的结果。

在数数时,千万别重复数,也不能漏数。

举一反三1、看图写数☆☆☆☆☆☆☆☆()颗星()个手指头()朵花2、画出鱼缸里缺少的鱼。

3 7 5融会贯通3、看数字接着继续画。

9 △△△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2、数的排列同学们,你一定知道:1,2,3,4,5和5,4,3,2,1的排列方法是不一样的。

1,2,3,4,5是按从小到大的方式排列的,而5,4,3,2,1则相反,是从大到小排列的。

数字的排列方式不同会引起不一样的结果,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数的排列的知识吧。

经典例题观察下面每行数字,找找它们排列的规律(1)1,2,3,4,5,6,7,8,9,10.(2)1,3,5,7,9,11,13,15,17,19.(3)2,4,6,8,10,12,14,16,18,20.(4)1,4,7,10,13,16,19,22,25.(5)5,10,15,20,25,30,35,40,45.解答思路在解题时,我们可以先找一找每一行的数前后之间有什么大小变化,再想一想它们的排列规律是什么。

画龙点睛通过以上的学习,你可以发现了,同样的数字,在很多时候都有不同的排列方式。

排列的方式不同,在不同的情况下,结果也不同。

我们要根据不同题目的标准和要求来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8 4 3 = 9
5 6 3=8
2、 9 5 2 = 6
10 3 2 = 9
【例题4】
在1、2、3、4之间填上“+”号(位置相邻 的两个数可以组成一个数),使它们的和 等于19.
1 2 3 4=19
举一反三4
1、在2、3、4、5之间填上“+”号(位置相邻的 两个数可以组成一个数),使它们的和等于 19.
2、在4个5之间填上“+”“-”或 “( )”,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5 5 5 5 =0
12 ○ 5 = 6 ○ 1
举一反三2
在○里填上“+”或“-”,使等式成立。 1、 3○5=10○2 15○5=24○4
2、8○8=18○2 30○10=40○20
【例题3】 在所给的数之间填上“+”“-”,或 “( )”使等式成立。
7 2 1=8
举一反三3
在所给的数之间填上“+” “-”或“( )”使等 式成立。
举一反三1
1、在○里填上“+”或“-”,使等式成立。
15○12=27
40○15=25
21○7=14
33○44=77
2、小猫钓鱼(把等式和相应的运算符号用 线连起来,使等式成立)。+—源自16○5=11 13○7=20
16○8=24
31○8=23
14○17=31 1
42○9=33
【例题2】
在○里填上“+”或“-”,使等式成立。
“+”“ –”和“( )”
一、知识要点
我们已经知道,在数与数之间填上适当的 运算符号,可以改变运算结果;在数与数之间 填上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现在给你几个 数,要求你在所给的数之间填上符号或括号, 使等式成立。
【例题1】
在○里填上“+”或“—”,使等式成立。
(1)23○15=8
(2)17○13=30
2 3 4 5= 32
2、在1、2、3、4之间填上“+”号(位 置相邻的两个数可以组成一个数), 使它们的和等于19.
1 2 3 4 5=51
【例题5】 在4个3之间填上“+””-”或“( )”, 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3 3 3 3=0
举一反三5
1、 在4个4之间填上“+””-”或“( )”, 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4 4 4 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