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上册 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选择题 专项突破 (含答案)
八年级 第1章 生活中的水提高题

第1章 生活中的水一.水的存在和组成1.读世界水储量构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A 是 水,为地球上水的主体;(2)C 是 水,为地球淡水的主体,约占全球水总储量的 %,目前它的使用现状是 ;(3)完全属于静态水资源的是 ;(4)目前人类较容易利用的水资源很少,主要是江河水、 水和 水,仅占 0.3%;(5)D 的绝大部分埋藏在地下 层,一旦被开发,短期内不易恢复。
2.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几年前宣布,“机遇号”火星车已找到火星上曾经存在过液态水的强有力的证据。
有了水的存在,就可以进一步探索火星上是否曾有过生命。
下列哪一项不能作为“进一步探索”的理由 ( )A 、水是生物呼吸作用的产物B 、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C 、有水的环境里才有生命D 、生物体内的生理活动需要水的参与3.小明买来一只小兔饲养,发现小兔不喝水,你认为小兔补充水分主要是通过( )A 、呼吸空气中的水蒸气B 、分解体内脂肪等物质C 、从青草等食物中获得D 、靠晚上吃自己的粪便获得4.生活在沙漠地区的植物的生态特征是 ( ) A 、根系不发达 B 、植株高大,叶柔嫩C 、叶片面积大D 、叶呈针刺状5.右图是“水循环示意图”。
其中海陆之间的循环包括:① ,② ,陆上降水,④地上地下泾流。
过程①需要 热量,过程③的降水过程中,云中的小冰晶变成液态水需要 热量。
6.在做电解水的实验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A 、增加水的导电性B 、可以增加氧气的量C 、可以增加氢气的量D 、以上说法都正确7.为什么电解水能生成氢气和氧气呢?原来,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而水分子是由更小的微粒——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氢分子则是由氢原子构成的,氧分子则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当水通电时,水分子就被离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离解后的氢原子和氧原子就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组成了氢气,大量的氧分子组成的氧气。
专练02(选择题48题)-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点必杀题(人教版)(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期中考点必杀题专练02(选择题48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鲫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是()①卵生②用鳃呼吸③用鳍游泳④体表覆盖鳞片,有黏液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C【解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可以从鱼的体色、体表、体形以及呼吸器官、运动器官、感觉器官等。
鱼类生活在水中,具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①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护色。
②身体呈流线型中间大两头小。
③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
④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
⑤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
⑥鱼用鳃呼吸。
⑦体内有鳔,主要作用是调节身体的比重,鳔在鳍的协同下,可以使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里。
但①卵生不是鲫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征。
所以②用鳃呼吸,③用鳍游泳,④体表覆盖鳞片,都是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C正确,A、B、D错误。
2.“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下列哪项不是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A.身体呈流线型B.前肢特化成翼C.有气囊辅助肺呼吸D.卵外有卵壳保护【答案】D【解析】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是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
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飞行时减少空气的阻力,A不符合题意;前肢变成翼,翼是鸟的飞行器官,B不符合题意;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C不符合题意;通过产卵繁殖后代,卵外有卵壳保护,但与飞行无关,D符合题意。
3.不同种类的动物具有不同的呼吸器官,下列属于鱼类呼吸器官的是()A.气管B.气囊C.鳃D.皮肤【答案】C【解析】气管是昆虫的呼吸器官,A不符合题意;气囊有辅助鸟类呼吸的作用,不是呼吸器官,B不符合题意;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由于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C符合题意;皮肤不是鱼类的呼吸器官,D不符合题意。
8年级上册 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解答题 专项突破 (含答案)

8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水解答题一、水的浮力1.如图所示,将密度为0.6克/厘米3、高度为10厘米、底面积为20厘米2的圆柱体放入底面积为50厘米2的容器中,并向容器内加水(g取10牛/千克)(1)当水加到2厘米时,求圆柱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小(2)继续向容器中加水,当圆柱体对容器底压力为0时,求圆柱体在液面上方和下方的长度之比2. 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库尔斯克”号多功能核潜艇在巴伦支海域遇难,艇上118名官兵全部遇难。
该艇质量m=1.4×104t,是世界上最大的核潜艇之一,“库尔斯克”号的一种打捞方案是在潜艇周围缠满充气的负载量最大的浮力袋,若每只袋充足气后的体积为10m3,浮力袋的重力及打捞时充入袋内气体的重力均可忽略不计。
设该潜艇全由钢铁制成,沉没时艇内全部进水,则打捞它需在艇的周围缠上多少只这样的浮力袋?(ρ铁=7.8×103kg/m3,ρ海水=1.03×103kg/m3)3.抹香鲸是世界上最大的齿鲸,它在所有鲸中潜水最深且最久,号称“潜水冠军”,如图所示。
一头体长19米,体积24米3的成年抹香鲸可轻松潜至1000米深的海底。
(1)求潜至此深度时,抹香鲸所受到的浮力大小F浮。
(2)若抹香鲸继续下潜至2000米深的海底,它受到的浮力会变化吗?为什么?(假设海水密度为1×103千克/米3,且不随深度变化)4.如图甲所示设想有一个高为h、上下底面积为S的长方体浸没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该长方体上表面在液体中的深度为h1,下表面在液体中的深度为h2.请你从浮力产生的原因证明:F浮=ρ液gV物。
5.有一个用超薄超硬度材料制成的圆柱形容器,下端封闭上端开口,底面积S=250cm2,高度h=10cm,如图甲所示:另有一个实心匀质圆柱体物块,密度ρ=0.8×103kg/m3,底面积S1=150cm2,高度与容器高度相同,如图乙所示。
(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且g収10N/kg计算)(1)现将圆柱体物块竖直放置容器内,则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大?(2)再向容器内缓慢注入水,圆柱体物块不会倾斜,当圆柱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刚好为零时,试计算注入水的深度?(3)在第(2)问叙述的情景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大?6.如图甲所示是建设某大桥时使用的起吊装置(图中未画出)的钢缆绳拉着底面积为2m2实心圆柱体A在距江面某一高度处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的情景。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满分:60分,考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动物与其对应的结构,不匹配的是( )A.蛔虫——角质层 B.蚯蚓——皮肤 C.缢蛏——外套膜 D.瓢虫——外骨骼2.下列动物都属于腔肠动物的一组是( )A.水螅,珊瑚虫,缢蛏B.水螅,蚯蚓,蝗虫C.水螅,珊瑚虫,水母D.水螅,海葵,水蛭3.关于水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身体呈辐射对称B. 背腹扁平C. 有口有肛门D. 营寄生生活4.以下四种身体细长的动物,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A B C D5.下列关于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蛔虫体表的角质层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结构B. 沙蚕身体两侧的疣足可用于爬行或游泳C. 从蛭的唾液中提取的蛭素可以用来生产抗血栓的药物D. 身体分节可以使环节动物运动灵活6.下列动物的名字中都带有“虫”字,其中属于线形动物的是()A. 蛔虫 B. 面包虫 C. 蝗虫 D. 萤火虫7.蚯蚓是常见的环节动物,下列关于蚯蚓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活在潮湿、有机物丰富的土壤中B. 体表湿润,有助于进行呼吸C. 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D. 运动仅靠刚毛完成8. 有关动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鱼、鱿鱼、带鱼用鳃呼吸,都是鱼类 B.青蛙的眼睛后面有鼓膜,可感知声波C.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不能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D.鸟和哺乳动物并不都是恒温动物9.下列各组动物全部属于脊椎动物的是()A. 对虾、苍蝇、蚂蚁、蜈蚣B. 扬子鳄、娃娃鱼、鱿鱼、鲸鱼C. 家鸽、丹顶鹤、蝙蝠、蝴蝶D. 青蛙、青鱼、鸡、乌鸦10.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
这种动物是()A. 腔肠动物B. 节肢动物C. 环节动物D. 软体动物11.下列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A. B. C. D.12.鱼的呼吸器官是()A. 鳃裂B. 肺C. 鳃D. 口13.下列叙述中与鱼类适合水中生活无关的是( )A. 身体是流线型B. 能在水中用鳃呼吸C. 能在水中游泳D. 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14.青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最重要原因是()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只能生活在陆地上B.在水中生殖,在陆地上发育C.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D.青蛙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15.“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
2019-2020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生活中的水选择题专项突破(含答案)(I)卷

2019-2020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生活中的水选择题专项突破 (含答案)(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台风“利奇马”带来强风暴雨,重创温州经济。
台风之所以会带来强降水,主要是促进水循环中的某一环节,这个环节是()A.1B.2C.3D.42 . 近日,浙江省召升“五水共治”工作会议.提出全省到2017年底要全面实现无V类水。
针对此目标,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B.禁止向河道内倾倒垃圾C.拆除河流两岸乱指建的畜禽养殖场D.全面抑制水中生物的生长3 . 假如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那么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某艘船来说,它所受的重力和吃水深度(吃水深度指水面到船底的深度)与原来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船受到的重力不变,船的吃水深度减小B.船受到的重力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也减小C.船受到的重力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不变D.船受到的重力减小,船的吃水深度增大4 . 通过实验比较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A.水的温度和质量相同B.水的温度相同,质量不同C.水的质量不同D.两种物质质量相同且全部溶解在水中5 . 如图是教材中用来表示电解水过程的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H原子和O原子)。
分析示意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C.该变化中氢原子和氧原子可以再分D.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原子6 . 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漫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取10N/kg)()甲乙A.物体的体积是500cm3B.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C.物体的密度是2.25×103kg/m3D.长方体的横截面积为50cm27 . 2018年中国环境日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省政府提出了“五水共治”行动。
8年级上册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填空题专项突破 (含答案)

8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水填空题一、地球上的水1.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在讨论“水”的话题,大家积极参与,话题如下:(1)如图,自然界中的水通过蒸发、降水、渗透、地表径流等环节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循环。
其中“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的状况有所改善。
“南水北调”工程改变水循环中的环节是________(填序号)(2)能确认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实验是;A. 水的蒸发B. 水的电解C. 水的净化D. 水的蒸馏(3)某同学发现最近家里的自来水有点浑浊,就想着自制一个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
该净化过程中,用到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有___ _____等(填一个即可)。
通过这个简易装置净化后的水还是不能直接饮用,原因是__ ______。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是水循环示意图,其中环节③表示的是________;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检验D 试管中的气体的方法是__ 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 ___组成的。
3.请分析下列水资源的相关图示,回答问题:(1)如图所示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各序号分别代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其中序号⑥表示的环节是______ __。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长江水引至华北地区)主要是通过改变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填序号.),来达成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3)请阅读资料一和资料二:资料一:水资源紧缺指标资料二:我国部分省、市人均水量图上述资料显示,浙江省用水紧缺程度属于________。
(4)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节约用水,请你说出一种节约用水的具体方法_____ ___。
4.阅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我国部分省市人均水量图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5.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
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内灌海水,按如图所示完成设备的安装,即可获取淡水。
八年级(上)第一章生活中的水1~5节测试卷(高).docx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1〜5节测试卷2011-9-7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是()A.河流水和湖泊水B.冰川水和地下水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2.一块体积是200cm3的金属块,质量为540g,把它切掉1/3后,余下部分金属的密度是()。
A. 2.7kg/m3B. 2.7g / cm3C. 1.8 kg/m3D. 4.05X 103g/m3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则()A.甲的密度大;B.乙的密度大;C. 一样大;D.无法确定4.密度单位g/cm3与kg/m3的关系是()A.g/cm3=kg/m3B. g/cm3= 1 Okg/m3C. g/cm3=100kg/m3D. g/cm3=lxlO3kg/m35.汽油的密度是0.71 g/cm3o它的物理意义是()A. 1 cm3汽油的质量是0.7 lgB.1cm3汽油的密度是0.71 g/cm3C. lg汽油的体积是0.71cm3D. lg汽油的密度是0.71 g/cm36.你认为超载汽车对公路的损坏主要取决于:()A.汽车的大小B.汽车对公路的压强C.汽车的速度D.汽车的惯性7.这是同学们在学习压力压强时曾经做过的实验,此实验证明:()A.压强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接触面积有关B.压强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受力面积有关C.压强的大小与物体所受压力和接触面积有关D.压强的大小与物体所受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8.图3是小聪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圆体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像,用上述两种物质分别做成a、b两个实心正方体,b的边长是a的2倍,把它们放在水平地而上,a,b两物体对水平地而的压强之比为A.Pa: Pb=l: 8B.Pa: Pb=l: 4C.pa: pb=l: 2D.p a: p b=l: 19.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们同时浸没到水中,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减小值相同。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解答题 专项突破 (含答案)

8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水解答题一、水的浮力1.如图所示,将密度为0.6克/厘米3、高度为10厘米、底面积为20厘米2的圆柱体放入底面积为50厘米2的容器中,并向容器内加水(g取10牛/千克)(1)当水加到2厘米时,求圆柱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小(2)继续向容器中加水,当圆柱体对容器底压力为0时,求圆柱体在液面上方和下方的长度之比2. 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库尔斯克”号多功能核潜艇在巴伦支海域遇难,艇上118名官兵全部遇难。
该艇质量m=1.4×104t,是世界上最大的核潜艇之一,“库尔斯克”号的一种打捞方案是在潜艇周围缠满充气的负载量最大的浮力袋,若每只袋充足气后的体积为10m3,浮力袋的重力及打捞时充入袋内气体的重力均可忽略不计。
设该潜艇全由钢铁制成,沉没时艇内全部进水,则打捞它需在艇的周围缠上多少只这样的浮力袋?(ρ铁=7.8×103kg/m3,ρ海水=1.03×103kg/m3)3.抹香鲸是世界上最大的齿鲸,它在所有鲸中潜水最深且最久,号称“潜水冠军”,如图所示。
一头体长19米,体积24米3的成年抹香鲸可轻松潜至1000米深的海底。
(1)求潜至此深度时,抹香鲸所受到的浮力大小F浮。
(2)若抹香鲸继续下潜至2000米深的海底,它受到的浮力会变化吗?为什么?(假设海水密度为1×103千克/米3,且不随深度变化)4.如图甲所示设想有一个高为h、上下底面积为S的长方体浸没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该长方体上表面在液体中的深度为h1,下表面在液体中的深度为h2.请你从浮力产生的原因证明:F浮=ρ液gV物。
5.有一个用超薄超硬度材料制成的圆柱形容器,下端封闭上端开口,底面积S=250cm2,高度h=10cm,如图甲所示:另有一个实心匀质圆柱体物块,密度ρ=0.8×103kg/m3,底面积S1=150cm2,高度与容器高度相同,如图乙所示。
(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且g収10N/kg计算)(1)现将圆柱体物块竖直放置容器内,则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大?(2)再向容器内缓慢注入水,圆柱体物块不会倾斜,当圆柱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刚好为零时,试计算注入水的深度?(3)在第(2)问叙述的情景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大?6.如图甲所示是建设某大桥时使用的起吊装置(图中未画出)的钢缆绳拉着底面积为2m2实心圆柱体A在距江面某一高度处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的情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年级上册第一章生活中的水选择题一、地球上的水1.2018年11月5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获悉,已正式启动“天河工程”卫星和火箭工程研制,“天河工程”项目旨在科学分析大气中存在的水汽分布与输送格局,进而采取人工干预手法,实现不同地域间大气、地表水资源再分配。
“天河工程”计划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进行干预()A. 水汽输送B. 蒸发C. 降水D. 径流2.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
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B. 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C. 生活中接触的纯水多,水溶液少D. “南水北调”工程说明我国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3.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所有水体B. 冰川分布于两极和高山地区,是目前可供人类利用的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C. 目前你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河流水、湖泊淡水河浅层地下水D. 水资源开发利用后,都能很快恢复4.2016年夏天,我国多个省市出现严重洪涝灾害,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农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长江三峡紧急放水泄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水循环角度讲,“长江三峡紧急放水”是对地表径流这一环节的影响B. 从地球水体分类和比例来看,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河流水C. 我们可以利用冰进行人工降雨来缓解局部干旱问题D.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5.杭州地处中国沿海地区,水资源应该比较丰富。
但我们却强调节约用水,否则也会陷入水资源匮乏的境地。
其主要原因不可能是()A. 杭州人口密集,人均水资源不多B. 杭州用水主要取自钱塘江,一旦钱塘江被污染,很难找到替代水源C. 杭州用水主要取自地下水,而地下水资源不丰富D. 杭州工业发达,用水需求不断增长6.读“水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③的影响B. 人工增雨会改变④的时空分布C. 图中①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降水D. 植树造林种草会造成⑥的减少7.下列对水的认识错误的是()A. 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B. 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应爱惜水C. 我国淡水资源十分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八十几位D. 水资源不足,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危机二、水的组成8.如图是教材中用来表示电解水过程的示意图(其中“ )分析示意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A. 常温常压下水可以发生分解反应B. 电解水的最终产物是H、O原子C. H原子是图示微粒中的最小微粒D. O原子只有在通电条件下才能转化为O2分子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水电解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有氢气和氧气B. 水电解时水分子被破坏C. 水电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D. 水在电解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10.在做电解水实验时,先在水中加入少量含酚酞的硫酸钠溶液,再通直流电一段时间,现象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的溶液中存在大量OH-B. 在此反应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 气体a和气体b的质量比为1:2D. 此反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11.小兰已经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
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 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B. 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C. 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D. 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12.下面是同学们学习水的相关知识后,对“水”的议论,错误的是()A. 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B. 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1:2C. 水是一种较好的溶剂D. 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13.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和生物生存,工农业生产等息息相关。
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或观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纯净的矿泉水不含任何溶质B. 纯净的水不导电,但生活中所用的水一般是能导电的C. 净化水常用的方法有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蒸馏法得到的水最纯净D.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已经出现严重危机,我们一定要节约用水14.如图是书上水电解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这个实验可以说明水分子含有两种不同的,更小的粒子,这种粒子就是原子。
B. 一个水分子种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C.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D. 水是由氢原子与氧原子组成的三、水的浮力15.放有适量水的烧杯置于水平桌面上。
将一木块浸没到水中一定深度后撤去外力,木块开始上浮,如图所示,最后漂浮,且有五分之二体积露出水面。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不变B. 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C. 木块在浸没和漂浮两种情况下,水对烧杯底的压强相等D. 木块的密度为0.6克/厘米316.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A、金属块B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A、B静止时,水面高度的大小关系相比较,正确的是()A. h甲=h乙=h丙B. h甲=h乙>h丙C. h甲>h乙=h丙D. h甲>h乙>h丙17.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盛有水的容器,木块用细线系住没入水中,如图甲所示,将细线剪断,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且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第17题图第18题图A. 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B. 甲、乙两图中,木块受到水的浮力之比是5:3C. 甲图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浮力之比是5:2D. 甲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乙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18.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三个实心小球A、B、C,放入同种液体中静止时,所处位置如图所示。
则三个小球密度大小的关系是()A. ρA=ρB=ρCB. 2ρA<ρB=ρCC. ρA<ρB<ρCD. ρA>ρB>ρC19.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内装有水,轻轻放入一个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100g的水,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小球所受浮力可能等于0.98NB. 小球的质量可能小于100gC. 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100cm3D. 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一定增大20.如图所示,用木块、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和小桶进行试验,下列结果正确的是(g=10N/kg)()A. 木块的质量是12gB. 木块受到的浮力是0.4NC. 小桶受到的重力是0.2ND. 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是120cm321.下面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要液体的密度大,对浸在其中物体的浮力就一定大B. 同一木块在北京和广州浸入湖水中所受的浮力不同C. 只要物体的体积大,所受的浮力就一定大D. 阿基米德原理适用于气体22.如图,将两个同样形状的长方体分别放入水平与竖直放置在盛水的容器中,则两个长方体所受到的()A. 上下压强差相等,浮力不等B. 上、下压强差不等,浮力相等C. 上下压强差不等,浮力不等D. 上下压强差相等,浮力相等23.有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小球,在下述情况下,它们受到的浮力相等的是()A. 若两个小球体积相等,都浮在同种液体的液面上B. 若两小球体积相等,分别浸没在不同的液面中C. 若两小球质量相等,分别浮在不同的液面上D. 若两小球质量相等,都浸没在同种液体中24.如图所示,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通车,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
它由桥梁和海底隧道组成,隧道由空心沉管连接而成。
建造隧道时,先将沉管两段密封,如同一个巨大的长方体空心箱子,然后让其漂浮在海面上,再用船将密封沉管拖到预定海面上,向其内部灌水使之沉入海底。
设一节密封长方形沉管的长、宽、高分别是180m、35m、10m,总质量为6×107kg(海水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密封沉管灌水下沉过程中上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强变小B. 密封沉管下表面水平浸没在10m深的海水中受到的压强为106PaC. 密封沉管灌水前漂浮在海面上受到的浮力6×107ND. 若将一节沉管密封后浸没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为6.3×108N四、物质在水中的的分散情况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 配制溶液时,搅拌溶液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C. 汽油可以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能溶解在汽油中D. 将10%的硝酸钾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26.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
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A.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B. 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C. 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D. 汽油可洗去衣服上的油渍2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石灰水一定是浓溶液B.无色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D.溶液一定是固体溶于水形成的28.下列溶液中,不是以水作溶剂的是()A. 10g硝酸铵跟8g水组成的溶液B. 10g水跟8g硝酸铵组成的溶液C. 1g水跟9g酒精组成的溶液D. 100g酒精跟5g碘组成的溶液29.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 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C. 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D. 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30.将少量的以下液体:①橄榄油,②醋,③冰块,④白糖,⑤肥皂,⑥面粉,⑦味精,⑧食盐,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振荡后能形成溶液的是()A. ②④⑦⑧B. ②④⑥⑦⑧C. ①②④⑦⑧D. ②③④⑦⑧31.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七种说法:①硫酸铜溶液一定是透明的;②溶液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③写毛笔字用的墨水属于溶液;④虎跑牌矿泉水属于溶液;⑤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⑥牛奶和肥皂水都是乳浊液⑦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
其中正确的说法有()A. 6种B. 5种C. 4种D. 7种32.小华在复习阶段整理了以下概念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33.下列4 种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A. “蒙牛”纯牛奶B. “娃哈哈”矿泉水C. “祖名”豆浆D. “妙恋”果粒多五、物质在水中的溶解34.下图是20℃时一定质量的甲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的数值是11B. 蒸发前原溶液是饱和溶液C.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一定增大D. 20℃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35.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其中①→②一③为恒温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A.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B.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C. 在③→④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D. 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36.甲是60℃的蔗糖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