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文化、合作原则与广告翻译

合集下载

浅谈合作原则对翻译的适用性

浅谈合作原则对翻译的适用性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第十二届四次全 会专题研究项目)“'一带一路'框架下黑龙江省冰雪 旅游资源外宣的多语种翻译研究”(18YYH772 )。

(、亦 牆 二 0 S )
英 语 广 场
13
2020 F
58992 027— 87156909
esfeachers©
2005(05).
(责任编辑:万学)
浅谈合作原酬
□张妍
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
[摘 要]格赖斯提出的合作原则揭示了人们在会话中存 在一种默契和合作,使谈话有意义地继续下去,以达到 会话的目标。本文以合作原则与翻译工作的关系为出发 点,简要阐述了合作原则及其四项准则的基本含义,并 结合例证分析了四项准则对翻译实践的适用性和指导意 义。 [关键词]合作原则;四项准则;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167 (2020) 01-0013-02
ENGUSH SQUARE
“noon”,就会产生歧义:到底是中午12点钟,还是午夜 12点钟?
”其次,译者的最主要任务就是转述原作者的意思,
英国著名语言哲学家保罗•格赖斯于1975年发表了 《逻辑与会话》一文,提出了会话中的“合作原则”。格 赖斯将这一原则划分为四项准则,即量的准则、质的准 则、相关准则和方式准则,其中每一个准则下又包含一 些次准则。格赖斯合作原则的四项准则是从语用学角度 提出的理论,但是其中蕴含的原理和规则同样适用于翻 译工作领域。翻译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是跨文化交 流的基本工具,基于交际目的的合作原则自然能够指导 翻译实践。
例 2 : No business too small, no problem too big. 没有不做的小生意,没有解决不了的大问题。 这条出自IBM公司的广告语,翻译成汉语时译者采 取了异化的翻译方式,遵从原文意思并将其直译过来。 "小生意”和“大问题”相互照应,深刻的寓意蕴含在简 单的话语中,让译文显得更加简洁有力。 3.3采取归化加异化策略的广告语翻译 由于广告语面对的受众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对于那 些感觉英文广告词陌生的消费者,译者应多考虑目标读 者,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而对于那些逐渐被中国人理 解的英语文化,翻译则可以釆用异化的翻译策略。但考 虑到广告语受众的多样性和翻译的灵活性,译者也可在 归化和异化策略的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釆用具体的翻 译方法。 例女0:In just a few dr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ps, this man's skin is going to feel

论广告语翻译中对合作原则的违背

论广告语翻译中对合作原则的违背

论广告语翻译中对合作原则的违背[摘要]本文主要从语用学合作原则的角度,讨论广告翻译中为了达到广告的效果,对合作原则的违反。

这种违反不仅无可避免,并且产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它是对人们思维定势的一种挑战,帮助广告达到很好的促销作用,同时让我们明白话语中的原则是可以违背的,翻译中的准则也是可以超越的。

[关键词]广告翻译;合作原则;违背;效果引言语用学是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

不同于语义学,语用学研究的意义不是抽象的语言系统本身的静态意义,而是在特定交际、情境中传达和理解的动态意义以及理解和传达的过程。

翻译是人们通过语言进行的文化交往活动,翻译研究则是探讨译者解读原文、在译文重构原文意义的学问。

本文主要从语用学的角度,讨论广告翻译中为了达到广告的效果,对合作原则的违反。

一、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Grice在“Logic and Conversation”一文中说:“我们的谈话交流是合作的努力,是每一位参与者在某种程度上都能认识到一种或一组共同目的,或至少是相互可接受的方向……使你的会话按照要求,在适当的阶段,按照所参与的谈话交流接受的目的或方向发生,人们可以把这称之为合作原则。

”根据Grice的观点,人们在谈话中遵守合作原则,才能达到互相了解、相互配合,从而使谈话顺利的进行,使谈话的目标得以实现。

为了进一步说明合作原则的内容,Grice提出了一些准则,并把这些准则分为四个范畴:数量、质量、关系、方式。

数量准则:1.使你的话语(交谈的当前目的)如所要求的那样信息充分。

2.不要使你的话语比所要求的信息更充分。

质量准则:设法使你的话语真实。

1.不要说自知虚假的话。

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关系准则:要有关联。

方式准则:要清晰,避免含混不清,避免歧义,要简短(避免冗长),要有序。

合作原则的重要性在Grice 看来,是指导人类所有语言交际活动的基础,虽然这是一条描述性而非规定性的原则,人们却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它的规律参与言语事件,没有合作就没有交际。

语用学理论与文化翻译

语用学理论与文化翻译

语用学理论与文化翻译摘要:语用学介入翻译,无论是对于在译文中保留原语形象的做法(直译),还是对于在译文中舍去或更换原语形象的做法(意译),均提供了一种具有深层意义的理论依据,从而可以使人避免陷于原文不可译的泥淖,同时也可以帮助人们拓宽翻译理论研究的视野。

对于那些固守传统翻译观念的人来说,语用学理论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新天地。

语用学介入翻译或是语用翻译作为一种新的理论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尤其需要在翻译实践中接受反复的检验。

关键词:语用学;文化翻译;语用等效;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一、语用与翻译Levinson说:“语用学是非语义学的语义研究。

”语用翻译是译者将原作与译作在语用用意上的等价翻译,能用母语恰如其分地表达原作的用意。

语用学的意义观着重语言成分的用义,即词语在实际运用时所含的意义。

语用含义是用义的表现,指一种依赖于语境才能推导出来的意义,这种推导出来的语句的含义是一种话语意义。

而语用学则研究语言使用时的说话意义,也就是语言结构在语境中所表达的实际含义或非规约意义,即语用含义。

如“Shall we go out?”这句话,如果对它进行语言学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一个一般疑问句,时态是一般现在时,意思是:“我们应该出去吗?”但是从语用学角度看,这根本不是提问,而是在征求意见,这是一种隐性的施为意义。

在一篇描述海湾战争胜利所带来的美国民众情绪振奋的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Hello,Kuwait!Goodbye,Vietnam!”语义翻译会将其看做是一个从上下文抽出的句子,在对其进行相关的句法和语义分析之后可以译作:“你好,科威特;再见,越南!”如果我们基于语用学意义观,以功能思想为理论作交际翻译,译为”欢迎你,科威特战争胜利的喜悦;见鬼去吧,越南战争失败的耻辱”,则更加传神。

据说当年周总理陪同外宾观看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时,翻译人员作了许多解释也没法让外宾弄懂故事的内容,周总理便提示翻译人员说,梁祝就仿佛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外宾立刻恍然大悟。

《从合作原则视角分析戏剧对白翻译中的语用等效》范文

《从合作原则视角分析戏剧对白翻译中的语用等效》范文

《从合作原则视角分析戏剧对白翻译中的语用等效》篇一一、引言戏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其魅力往往源自于对话的深度和生动性。

戏剧对白翻译,作为将原作的艺术形式和情感信息传递给目标语言观众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从合作原则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戏剧对白翻译中的语用等效问题。

二、合作原则与戏剧对白翻译格赖斯(Grice)的合作原则是交际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它认为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应遵循一定的合作原则,即信息的提供应符合当前交际目的和语境。

在戏剧对白翻译中,这一原则同样适用。

翻译者需要理解并遵循原作中的合作原则,将原作中的对话信息准确地传递给目标语言读者。

三、戏剧对白翻译中的语用等效语用等效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义、语用、语境等元素达到一致的效果。

在戏剧对白翻译中,语用等效尤为重要。

因为戏剧的魅力往往源自于对话的微妙之处,这些微妙之处往往涉及到文化、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的因素。

因此,翻译者需要在理解原作的基础上,通过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将原作中的语用信息准确地传递给目标语言读者。

四、合作原则下的戏剧对白翻译策略在遵循合作原则的前提下,翻译者可以采用以下策略来实现戏剧对白翻译中的语用等效:1. 文化背景的传达:翻译者需要了解原作的文化背景,并在翻译过程中将其传达给目标语言读者。

这可以通过注释、解释等方式实现。

2. 语言风格的再现:翻译者需要尽可能地保留原作的语言风格,使目标语言读者能够感受到原作的韵味。

这需要翻译者具备较高的语言素养和艺术感知能力。

3. 语境的再构:翻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语境,重新构建对话的语境,使目标语言读者能够准确地理解对话的含义。

4. 忠实原文与适应目标语言:在保证忠实原文的基础上,翻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语境,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写,以实现语用等效。

五、结论戏剧对白翻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它要求翻译者具备较高的语言素养、艺术感知能力和文化背景知识。

广告英语等值翻译的语用研究

广告英语等值翻译的语用研究
s t .
l l ≯ l l 0
t 薯 0
X_A I E. AZ . .J E 2 0 ・ (I Z cV ) . . W H_  ̄ - 40 t 095 - 半月 )
广告 英语等值翻译的语用研究
口 郭 先 英
广 告 作 为 一 种 特 殊 的 交 际 形 式 . 语 从 用 角 度讲 , 告 宣 传 是 一 种 语用 行 为 。 具 广
原 则— — 译 者 — — 合 作 原 则— — 译 文 读
者 。在这 样 的 交 际 过 程 中 , r e的合 作 原 Gi c 则 起 着 引 导 并 制 约后 者 的作 用 。 为 中介 作 者 译 者 的 地 位 很 重 要 , 为 发 话 者 ( 文 因 原 作 者 ) 要 表 达 的 信 息 只 能 靠 译 文 才 能 传 所 达 给 受 话 者 ( 文 读 者) 也就 是说 , 文 成 译 , 译
文化 体 系 中 的人 们 所 知 晓 。 为语 际转 成
对 等语 再 现 原 文 的信 息 。他 在 发 表 的《 翻 译 科学初探 》 中提 出 “ 态 对 等 ” 念 , 动 概 指 出 译 文 “ 受 者 和译 文信 息 之 间 的关 系 . 接 应 该 与 原 文 接 受 者 和 原 文 信 息 之 间 的 关 系 基本 上 相 同 ” 同 时 . 还 指 出 , 种 “ , 他 这 对
话, 不要 说 证 据 不 足 的 话 。 3关 系 准 则 : () 要 说 相 关 的 话 。 4方 式 准 则 : 话 要 简 洁 , () 说 特 别要 避免隐晦 、 义 , 简 明, 条不紊 。 歧 要 有
为 : 译 本 身 就 是 一 种 交 际 . 指 从 语 义 翻 是
到 文 体 在 译 语 中用 最 切 近 而 又 最 自然 的

语用学纲要 中的名词解释

语用学纲要 中的名词解释

语用学纲要中的名词解释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的学科,它关注的是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和交际功能。

在语用学研究中,有一些重要的名词需要进行解释,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语用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下面将分别解释几个重要的名词。

1. 语用学(Pragmatics)语用学是一门关注语言如何在特定环境中被使用和解释的学科。

它研究的范畴包括言外之意、暗示意义以及与语境相关的信息。

语用学通过考察交流中的言语行为来解释人们如何使用语言来表达意思、建立关系和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

2. 言外之意(Implicature)言外之意指的是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说话人不直接提及但读者或听者可以通过推理得出的意思。

这种言外之意依赖于语境和常识,通过揭示非字面表达的信息,使得交流更加丰富和灵活。

3. 语境(Context)语境是指语言使用的具体环境条件,包括时间、地点、社会背景、参与者之间的关系等等。

语境对于理解语言的意义和推断言外之意起着重要的作用。

语境可以分为两种:文字语境和情境语境。

文字语境指的是在一段文字中,通过前后文的信息获得的意义;情境语境则指的是通过交际环境获取的语言意义。

4. 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合作原则是由美国哲学家格里斯(H.Paul Grice)提出的,它是语用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合作原则要求交流参与者在交流中合作,尽力遵守语言交流的基本准则,包括言语配合、言语经济、言语修辞和明言原则。

遵循合作原则可以使交流更加顺利、有效和互惠。

5. 指代(Reference)指代是指使用语言中的词语来指称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概念或实体。

在语用学中,指代研究包括指代的语用功能、指代的形式选择以及指代的语境依赖性等等。

指代在交际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识别和理解指代可以帮助我们构建语言信息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6. 指涉(Deixis)指涉与指代类似,但更加具体,它指的是在交际中通过语言指示和引用特定的人、事、物或地点。

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与翻译

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与翻译

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与翻译作者:李淑卫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0年第06期摘要:会话中的合作原则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对翻译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

它将语用学引入了翻译领域,给翻译注入了新的活力。

翻译也是一种“会话”,也应当遵守格莱斯的会话合作原则及其四准则。

关键词:合作原则;会话含义;准则中图分类号:I0-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2-0083-01—、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会话合作原则是人类有效会话交际的基础,格赖斯认为,在人们交际过程中,对话双方似乎在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一原则,以求得交际成功。

从某种角度来说,翻译也是一种“会话”,也应当遵守格莱斯的会话合作原则及其四准则。

有时译者需要违反某些准则,以在更高层次上更好地遵守翻译“会话”合作原则。

会话合作原则是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于1976年在哈佛大学所作的演讲中提出的,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谈话双方必须遵守一些基本原则,特别是所谓的合作原则。

格莱斯认为人们在谈话中遵守的合作原则包括四个准则,每个准则又包括一些次准则:(一)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1. 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交谈的现时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2. 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

(二)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1. 不要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2. 不要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三)关联准则(Relevant Maxim)说话要贴切。

(四)方式准则(Manner Maxim)1. 避免晦涩的词语;2. 避免歧义;3. 说话要简要(避免赘述);4. 说话要有条理。

但是,格莱斯指出,在实际交际中人们并不是都严格遵守这些准则的,这就迫使听话人越过对方话语的表面意义去领会说话人话语中的深一层意义,寻求说话人在什么地方体现着合作原则,于是就产生了“会话含义”的理论。

二、翻译与会话翻译是两个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是人类有目的性的、合理的社会行为之一,可以说是一种特殊方式的会话。

纽波特翻译理论

纽波特翻译理论

纽波特翻译理论翻译理论就是运用系统化的方式对翻译现象进行概括得出的结论。

大体来说,翻译理论建构的基础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所有的理论都来源于实践,这是最基本、最明了的命题;第二,古代翻译理论与现代译论是源与流的关系,其中大多数表述不成体系,为翻译学科的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哲学基础,因此我们也对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沿革进行简要的介绍。

第三,有必要认识到,翻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语言、文学、文化、社会、心理、审美等多种人文社会学内容,因此,西方翻译理论流派也必然会探讨人文领域诸理论对译论产生的深刻的影响,这也是我们这次对西方译论进行分类的基本标准。

首先简要叙述西方译论的沿革。

古罗马的西塞罗被认为是西方翻译理论的奠基人,他首先明确地提出了意译的原则,这一理论影响了西方整个14世纪到17世纪的翻译实践。

现代德语之父马丁.路德通过自己的《圣经》翻译实践,以一种主观观照的方式总结了拉丁语到高地德语翻译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的翻译方法,如助词使用、词序转换、隐喻转换等,大抵成为现代语言转换理论之滥斛。

1540年,法国翻译家多雷提出了翻译五原则,其中基本包含了信、达、雅和风格转换的基本元素,与泰特勒、甚至奈达的翻译标准也大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列出Chapman的重要原因是由于他"用鸡代替鱼,用鲸代替骆驼"的著名论断,这更是用生动的方式道出了跨文化翻译的基本原则,即用适合语言的词法、形式、表达风格来装点原文。

约翰.戴顿是西方第一位系统的译论家,他把翻译分为直译,意译和模仿,他主张翻译是一门艺术,并认为译者是原作者的奴隶。

同期的罗斯康门似乎与众不同,他们为译者与作者是一种共生关系,译者不是作者的解释者,而是译文读者的原创者,这一观点对S. Bassnett及80年代以来的操纵学派和重写学派产生很大的影响。

18世纪的集大成者是苏格兰的泰特勒,他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与奈达相符契。

进入19世纪后,随着狂飙运动和浪漫主义的兴起,译论更加侧重于可译与不可译的讨论,翻译策略上也更加关注于原作者和原本的精神实质,代表人物有Schlegel和Schleirmache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ition of having easy access to a special
benefit. • “近水楼台”和“月亮”两个意象在译文
里失
2、用译语形象代替原语形象传达语用意义 原文:挂羊头,卖狗肉。
译文:To cry up wine and sell vinegar. • 从译语读者接受角度,用译语形象
三、广告语言的语用等效翻译 • 语用意义与语境密切相连。社会文化 不同,产生的语用差异和语用失误,也会 体现在广告翻译中。
1、广告翻译的语用语言等效 语用语言等效翻译,强调最切近目的
语信息的自然对等(Nida),即不拘泥原文形 式,只求得保留原作内容,用译文中最切 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将其内容表达出来 以求等效。
1、广告的特点 E. S. Lewis对合格成功的广告提出的
四项基本要求,即AIDA原则: Attention 引起注意 Interest 发生兴趣 Desire 产生欲望 Action 付诸行动
• 一则成功的广告可以通过语言文字 (Verbal)和非语言文字(Non-verbal)来实现 AIDA原则,但最基本的手段还是语言。
• 在现代社会,要引起大众的注意,广 告语言必须具有很高的注意价值(Attention Value)和记忆价值(Memory Value),就需 特别注意语言的感召力和风韵。
2、广告翻译的原则—语用等效原则 以目的语大众消费者为中心,要语言
新奇,易引起消费者注意;要照顾普通消 费者的语言水平,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 记忆;还要能反映产品质量可靠的形象。 原文:随身携带,有备无患,
• 汉语是象形表意文字,“雅”、“柔”、 “娇”、
“碧”、“丝”、“娜”、“莲”、“露” 和“梦”等词都
暗含“温柔”、“舒适”、“美丽”等语 用意义,
常与女性相关,很多女性的名字都含有这 些字。女性化妆品品牌名汉译就利用这些 词内含的语用意义,取得广告效应。 Avon, Arche, Revelon, Hazelive 雅芳,雅倩,露华浓,夏士莲 • 这些译名给人一种柔和、温馨的感觉,带
原文:It's the taste! 语境A:雀巢咖啡广告,要宣传产品好。 译文A:味道好极了! 语境B:女儿从学校放学回家,打开饼干
桶,拿起饼干就往嘴里塞。爸爸问为
什么不在学校吃午饭,女儿的回答。
译文B:味道太差了!
2、广告翻译的社会语用等效 社会语用等效翻译是指为跨语言、跨
文化的双语交际服务的等效翻译,即译者 根据语境和文化习惯,使译文符合目的语 国家的文化习惯,从而达到等效翻译。 • 若原作中词语的语用意义,因两种文 化共性能被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时,翻译 则不难;原作中词语的语用意义,因两种 文化的异性不易为译文读者接受时,达到 社会语用等效翻译就较为困难,译者必须 设法沟通语用意义差异,实现等效翻译。
教师的关怀和问候。)
• 语义翻译:“Good morning. You must have been tired.”
(英语文化背景里显得不自然,含义这个
班级很糟糕,教师上课很费力,或教师体
力、能力差,上课感到累需要休息。外籍
教师可能会感到受辱而气愤。)
• 语用翻译:“Are you happy with your class?”/ “How do you like your
• (在食品店里,顾客对营业员说) 语用含义:我要买一瓶咖啡!
• (在家里,主人对客人说) 语用含义:请喝咖啡!
★ 只有把语言的运用和语境结合起来, 才能正确传达出说话者的信息意图,因 此,翻译应遵循语用等效原则。
• 语用意义具有鲜明的文化特点。 (中方校领导对下课的外籍教师打招呼)
原文:“你好,辛苦了!”。 (汉语文化背景里很自然,表达了对外籍
“wine” 和“vinegar”代替原语形象“羊头”和
“狗肉”,
取得语用意义对等。
3、改变原文命题内容,传达语用意义 原文:一路上辛苦了! 译文:Did you enjoy your trip? • 语义意义完全不同,但传达了对客人长途
二、广告翻译 语用翻译注重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可
接受性,应用性文体常采用语用翻译。
随身携带,有惊无险。 译文: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 模仿英语谚语,用拟人和重复缩短商品和 消费者的距离。语义意义完全偏离原文, 但产生很好的广告效应,达到语用等效。
原文:广州是我家,清洁靠大家。 译文:Keep our city clean. • 品牌名往往是产品的质量象征,是特殊类 型的宣传广告,潜在的消费者常根据品牌 名来判断产品的质量。翻译尤其要注意语 用效果,尽可能产生最佳广告效应。 • 品牌名翻译常采用音译法 Coca-cola, Cannon, Contak, Benz 可口可乐,佳能,康泰克,奔驰 • 汉译都偏离了原文语义意义,却含有质量 保证的语用意义,吸引顾客,取得了很好 的广告宣传效果,达到了语用等效。
一、语用等效原则 语言意义的研究主要包括语义学研究
的语义意义和语用学研究的语用意义。
即What does X mean? ;语用意义指具体 语境下话语体现出来的意义,即What did you mean by X? 。
从语义学角度,是一个祈使句,意义是: “咖啡,请!”,但在具体语境下有不同的

• (在酒吧里,顾客对营业员说) 语用含义:请来一杯咖啡!
(1)文化共性的社会语用等效翻译 原文:You’re better off under the
umbrella.
-- Travelers 译文:在“伞”的保护下,你会更加富足。
——旅行保险公司 • 外出旅行安全第一,这家旅行保险公 司利用了游客这一普买保险,外出远行安全可靠,其语用
• 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常常偏离语义意义来 取得语用文化意义对等。 1、放弃原文形象,传达原文的语用意义:
在译语文化里,没有对等的形象可以表 示同样的内涵语用意义。在翻译实践中, 译者只好牺牲形象,优先传达语用意义。 原文:几乎所有的经理都处于近水楼台先
得月的地位。 译文:Almost all managers are in the p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