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服药制度
精神科病人的用药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精神科病人的用药安全,防止药物不良反应和用药差错,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精神科病房、门诊及药物治疗等相关科室。
三、组织与管理1. 精神科用药安全管理工作由医院医务科负责,精神科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担任副组长,负责本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2. 精神科医护人员应充分认识用药安全的重要性,提高用药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本制度。
四、用药安全管理措施1. 药物采购与储存(1)严格执行药品采购制度,确保药品质量。
(2)药品储存条件应符合规定,分类存放,定期检查,防止药品过期、变质。
(3)精神科药品应设置专柜存放,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2. 药物发放与使用(1)精神科药品实行处方管理制度,医生开具处方时需详细注明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用量等。
(2)护士在发药前应仔细核对患者信息、药物信息、剂量等信息,确保无误。
(3)患者取药时,护士应向患者或家属讲解药物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确保患者正确用药。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实行双人查对,确保药物发放准确无误。
3.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1)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报告医生。
(2)医生根据患者情况,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进行对症治疗。
4. 患者用药依从性管理(1)加强患者用药教育,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认识,增强患者用药依从性。
(2)对不依从患者,医护人员应耐心沟通,了解原因,采取措施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五、监督与考核1. 医院医务科负责对精神科用药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
2. 精神科主任、护士长应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用药安全培训,提高用药安全意识。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医院医务科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精神科管理制度

精神科管理制度精神科管理制度1在遵循普通病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精神障碍病人的临床特点,特制定精神病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如下:1、病人入院时应严格检查是否随身携带危险品,贵重物品及药品。
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各班交班时要查病人数,对自杀、伤人、自伤、外走及危重病人的'病情要认真交接。
3、病人外出治疗、检查、活动时,应有专人接送,返回病区时应清点人数,严防将危险品带入病区,禁止在病区内吸烟。
4、护理人员应坚守岗位,认真执行巡回护理制度,每15分钟巡回一次,勿使病人蒙头睡觉,以防意外,一级病房病人应做到24小时监护,重点严防病人随时有人陪伴.5、病人洗澡时应由护士照顾,防止烫伤、跌伤或溺水,对老年和重点病人应加强护理。
6、静脉给药的病人,保护病人应有专人看护,做到心中有数。
7、病区内危险物品,如:钥匙、剪刀、指甲剪、消毒剂、注射器、体温计、保护带等应有固定数量,放在安全固定的地点,认真交接班,如有遗失,要立即寻找并报告护士长。
8、严格钥匙管理,保管好钥匙,进出护士站、医生办公室、治疗室、抢救室、值班室、病房应随手锁门。
9、病区各种设备,如:电器设备、消防拴、门窗玻璃、锁、床等物品定期检查,如有损坏及时修理,保证安全。
10、每周定期检查病床单位及病人身边有无危险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1、治疗后查清用物,不得将器械、药品等危险品遗留在病房内。
12、家属探视在探视室进行,探视过程中应有护理人员进行巡视,防止家属给病人带入危险物品和不清洁食物。
13、严格执行给药制度,发药后检查病人口腔,看服到胃,注意观察病人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14、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随时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和心理问题,并给予恰当的处理,以免发生意外。
精神科管理制度2为继续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保障您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根据我县疫情防控相关要求,结合目前防控形势和医院实际,我院实施全天封闭式管理。
一、门诊管理1、所有发热患者(体温≥37.3°C)、来自重点高风险区域、健康码显示黄码或红码的患者、有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的患者请直接到发热门诊就诊。
精神科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精神科药品的安全、合理、合法使用,防止滥用和误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职责1. 医院药学部负责精神科药品的采购、验收、储存、调配、使用、销毁等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2. 临床科室负责精神科药品的使用,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3. 医院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和指导精神科药品的管理工作。
三、精神科药品的采购1. 医院药学部必须从具有合法生产(或经营)精神科药品资格的单位购进精神科药品。
2. 购进精神科药品时,必须索取供货单位合法生产(或经营)精神科药品的批准证明文件。
3. 购进精神科药品前,应编制购进计划,严格按照计划购进,不得随意采购。
四、精神科药品的验收1. 医院药学部对购进的精神科药品进行严格验收,确保药品质量。
2. 验收内容包括药品的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日期、批准文号、生产单位、包装等。
3. 验收不合格的药品,不得入库。
五、精神科药品的储存1. 精神科药品应设立专用库房,并配备相应的物防设施、技防设备(如监控摄像及防盗报警装置)。
2. 储存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光,避免潮湿、高温、污染。
3. 药品存放应分类分区,按照药品性质、有效期等进行存放。
六、精神科药品的调配1. 医师开具精神科药品处方时,应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
2. 药师在调配精神科药品时,应仔细核对处方,确保准确无误。
3. 调配后的精神科药品,应注明患者姓名、床号、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用法用量等信息。
七、精神科药品的使用1. 精神科药品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不得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改用法。
2. 使用精神科药品的医务人员必须具有执业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经考核能正确使用精神科药品。
3. 使用精神科药品的患者,应进行必要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八、精神科药品的销毁1. 精神科药品因过期、变质、不合格等原因需销毁时,应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
2. 销毁前,应登记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数量、有效期等信息,并报医院管理部门备案。
精神科四防管理制度

精神科四防管理制度一、前言精神科四防管理制度是指在精神卫生工作中为了防止精神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管理措施。
精神疾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对自身、社会以及他人的危害性较高,如果不得当地管理,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精神科四防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维护患者与社会的稳定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患者的四防管理(一)患者的自我防护1. 自我防护意识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不做危险行为,不自残或自杀,保持正常作息,合理饮食,保持清洁卫生。
2. 服药规范患者需按医嘱规范服用药物,不可擅自增减药量,不可随意停药,如有不适应当及时告知医生。
3. 沟通合作患者需与医务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合作,配合治疗措施,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
4. 定期复诊患者需按医嘱定期复诊,掌握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护理人员的防护工作1. 护理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患者的特殊需求和危险行为的预防和处理技能。
2. 在与患者接触时,护理人员需保持冷静、理智,不可与患者发生冲突,防止危险事件的发生。
3. 在患者出现暴力、自残、自杀等危险行为时,护理人员需及时进行干预和处理,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
4. 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精神病历进行详细了解,掌握患者的病史和危险因素,及时做好风险评估和防范工作。
(三)环境的安全防范1. 病房环境的安全病房内应保持整洁、明亮,窗户和门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患者可能的自残、跳楼等行为,需设施相应的防护措施。
2. 病房内的医疗器械和药品管理医疗器械和药品需放置在患者无法触及的地方,避免患者擅自使用或损坏。
3. 门禁及安全巡查医院需要设置门禁系统,对于轻度患者或者在护理期间的患者需要加强巡查,确保患者的安全。
4. 紧急处理和应急预案医院需建立完善的紧急处理和应急预案,对于病房内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或者紧急事件需要有相应的处置措施。
(四)社会的安全防范1. 家属的配合医院需要做好家属的教育工作,让家属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治疗过程,协助医护人员做好患者的防范工作。
精神科各项规章制度

精神科各项规章制度一、入院与出院制度1、入院制度患者入院需由家属或监护人陪同,携带相关证件(身份证、医保卡等)办理入院手续。
医生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精神检查和身体检查,评估病情,确定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护士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房环境、作息时间、探视制度等相关事项。
患者入院时,严禁携带危险物品,如刀具、绳索、玻璃制品等。
对于病情严重、不配合治疗或有自杀、自伤、伤人倾向的患者,需采取必要的约束措施,并向家属说明情况。
2、出院制度患者病情好转,达到出院标准,由医生出具出院医嘱。
护士协助患者及家属办理出院手续,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等。
对出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及家属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病情波动。
患者出院后,医院应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
二、医疗护理制度1、医疗制度医生应按时查房,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严格执行病历书写规范,如实记录患者的病情、治疗经过和效果。
合理用药,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避免滥用药物。
对疑难病例应组织会诊,讨论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2、护理制度护士应按照护理级别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情绪变化。
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等,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
严格执行医嘱,按时为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操作。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三、安全管理制度1、环境安全病房设施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无安全隐患,如门窗牢固、电器设备正常运行等。
保持病房整洁、卫生,通道畅通,防止患者滑倒、摔倒。
2、患者安全对于有自杀、自伤、伤人倾向的患者,应进行重点监护,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患者外出检查或活动时,应有专人陪同,防止走失或发生意外。
加强对患者的安全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3、医疗安全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程,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
加强对医疗器械和药品的管理,确保其质量和安全。
四、探视与陪护制度1、探视制度探视时间应固定,一般为每天的特定时间段,以保证患者的休息和治疗。
精神病院病人服药制度

精神病院病人服药制度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到准确无误。
2、发药前准备好温开水,以防烫伤。
3、熟记病人床号、姓名、面貌、药名,按次序发药。
有疑问要及时核对无误后再发给。
4、发药时认真检查病人口腔、舌下和颊部,证实药已咽下方可离开,防止藏药、吐药、丢药、积蓄药品造成意外和影响疗效。
5、发药盘放于适当位置,严防病人抢夺或弄翻药盘。
6、对拒服药者,进行说服解释工作;对躁动不合作病人,必要时给予鼻饲服药,并严防呛入气管。
7、服药后注意观察用药反应,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8、服药完毕清点用物,防止遗漏在病室。
9、发药杯实行一人一杯制,用后消毒。
10、安眠药的使用应及时登记,避免短时间内重复服用,用药前注意有无禁忌证及过
敏史。
精神科患者给药制度

精神科患者给药制度
1.给药前的准备工作
(1)护士必须严格根据医嘱给药,对有疑问的医嘱,了解清楚后方可给药。
22) 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目的,熟悉各种常用药物的性能、用法、用量及副反响,向患者进行药物知识的介绍。
(3)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3.给药程序及考前须知
(1)给药前要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需要时做过敏试验),给药后要注意观察药物反响及治疗效果,如有不良反响及时报告医生,并记录于护理记录单,填写药物不良反响登记本。
(2)给药时要检查药物有效期及有无变质。
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3)安全正确给药,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防止久置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
(4)精神科服药时应做到服药到口,咽下才走。
(5)给药时,如患者不合作,遵医嘱处理;当班未完成给药的,做好交接班。
(6)治疗完毕,清点、收回器械及药品。
4.给药错误处理如发现给药错误,应及时报告、处
理, 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精神科药物用药监测与控制管理制度

精神科药物用药监测与掌控管理制度1. 目的与适用范围1.1 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和加强医院精神科药物的使用与管理,确保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安全和合理性。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精神科相关药物的监测与掌控管理,包含精神科门诊、住院及社区医疗服务等。
2. 药物使用权限管理2.1 医疗团队成员明确分工,依据所属岗位确定不同级别的药物使用权限。
2.2 医师资质等级实现相应要求方可开具精神科药物处方,并按规定进行记录与统计。
2.3 药师依据医嘱核对处方合理性、规范性,并进行药物配药。
2.4 护士在药物的予以过程中负责核对医嘱、患者身份、药物配比、给药方式等,并做好相关记录。
3. 药物采购与配送管理3.1 药品采购环节应严格执行医院药品采购制度,确保药品质量和采购渠道的合规性。
3.2 药品采购应依照需求计划,与具备药品经营资质的供应商签订合同,并进行合理巡查评估。
3.3 药品配送环节应有专业仓库及人员,严格管理进货验收、储存、保质期监控等。
3.4 药物配送过程中,需要做好药品的追溯记录,严禁使用过期或存储异常的药品。
4. 药物库房和药品管理4.1 药物库房应设定特地人员管理,确保库房的安全、乾净、干净,符合药品储存条件。
4.2 药物库房应订立药品的存储位置、标签和整理要求,并进行分类管理,确保易用性和区分度。
4.3 药物库房定期进行库存盘点,与账务系统核对,确保库存的准确性。
4.4 药物库房中应设置监控设备,对进出库房的人员和药品进行监视,确保药品的安全性。
5. 药物处方审核与管理5.1 医师开具精神科药物处方前,应进行患者的全面评估,确保合理使用药物。
5.2 护士依照医嘱核对患者的身份、用药适应症、剂量和用药方式等,确保用药的正确性。
5.3 药师应在开药前对处方进行审核,包含药品的规范性、相互作用、禁忌症等,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5.4 医院可建立药物用量的限制或警示机制,对于大剂量、长期用药、特殊用药等,需经过专家会诊或审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科服药制度
1.排药、取药、发药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到准确无误。
2.发药前准备好温开水,以防烫伤。
3.熟记病人床号、姓名、面貌、药名,按次序发药。
如有疑问,及时核对无误后再发给病人。
4.发药时认真检查病人口腔、舌下和颊部,证实药己咽下方可离开,防止藏药、吐药、丢药、蓄药造成意外和影响疗效。
5.发药盘放于适当位置,严防病人抢药或弄翻药盘。
6.对拒服药者,进行说服解释工作;对躁动不合作病人,必要时给予鼻饲服药,并严防呛入气管。
7.服药后注意观察反应,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8.服药完毕清点用物,防止遗漏在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