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商品开发、生产与营销的经典案例
大陆地区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经验案例

《大陆地区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经验案例》一、引言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旅游业发展新趋势,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在大陆地区,乡村旅游的开发与经营管理经验案例也逐渐成为行业研究的焦点。
本文将深入探讨大陆地区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的相关案例,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为读者呈现一幅全面、深刻且富有价值的画面。
二、案例一:深圳某村庄的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经验在深圳市郊的某个村庄,村民们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特色文化,成功开发出一条乡村旅游线路。
他们将村庄的古老建筑进行修缮,融入现代元素,打造出具有浓厚历史气息的旅游景点。
他们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农家乐活动,让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农耕生活。
在经营管理方面,村民们成立了旅游开发合作社,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发展中来。
个人观点和理解:这个案例充分体现了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的核心理念——注重文化传承和地方特色。
通过挖掘和利用村庄独特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村民们成功打造了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并且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三、案例二:湖南某乡村的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经验某湖南乡村借助当地的丰富自然风光和悠久历史,成功打造了一条结合生态观光、特色农业和休闲度假的乡村旅游线路。
村民们成立了农民合作社,通过统一规划和统一经营的方式,将乡村旅游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借助互联网评台和社交媒体,他们将当地的特色产品和服务推广到更广泛的市场。
个人观点和理解:这个案例展现了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的创新理念——多元化发展和利用互联网评台。
通过整合资源和产业链条,以及借助互联网评台的推广,乡村旅游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并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四、总结与展望上述两个案例展现了大陆地区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的成功经验,其核心理念是注重文化传承和地方特色,以及多元化发展和利用互联网评台。
在未来的发展中,大陆地区乡村旅游业应该进一步加强合作与创新,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文化和自然资源,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体验。
乡村旅游商品的开发与营销——以北京地区为例

乡村旅游商品的开发与营销——以北京地区为例“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谋攻》)。
战场上如是,商场上亦然。
因此,作为乡村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经营者们,学习和了解乡村旅游商品供需双方的基本情况及其营销的基本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一、乡村旅游商品的基础理论(一)乡村旅游商品的概念及其开发意义1、乡村旅游商品的概念乡村旅游商品是指伴随乡村旅游而产生的、供消费者购买的、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商品。
2、乡村旅游商品的开发意义(1)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北京乡村旅游商品的销售年均增长接近90%。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合理转化,即实现由一产向三产的转移、进而实现北京乡村农业与旅游业的一体化发展。
(2)对扩大农民就业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乡村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与经营,扩大了农民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村妇女的积极性,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3)提高了农副产品的附加值。
同一产品,其作为农产品和作为旅游商品的利润率不同。
因而尽量挖掘农副产品的多功能性,可以提升整个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
例如麦穗与干花、核桃与健身球。
(4)传承和宏扬了乡村民俗文化。
乡村旅游商品的开发,抢救、整理,复苏了一大批流传于乡村、濒临灭绝的民间工艺、手艺、绝活儿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重放异彩、后继有人。
乡村旅游商品从而成为传承和宏扬民族民俗文化的载体。
例如通州“毛猴王”王中山的毛猴工艺品、中草药柜与CD盒。
(二)乡村旅游商品的种类1、按商品功能分类(1)特色农产品:具有地方特色、生态绿色、易于存储与携带、包装精巧。
例如:怀柔板栗、门头沟薄皮核桃、大兴西瓜。
国外有著名的荷兰郁金香花卉农业转化的乡村旅游商品。
(2)民间工艺品:富有北京地方特色,赋予创新的设计理念,传统文化、民间工艺与现代审美的有机结合。
例如:顺义中国结、门头沟麦秸画、大兴黑陶工艺。
(3)农村生产生活用品:为现代都市人所接受、喜爱和使用的、源于农村的生产、生活之用品。
乡村旅游成功经典案例

花香农居
荷塘月色
江家菜地
幸福梅林
东篱菊园
2、多元化乡村旅游知名案例——成都三圣乡五朵金花
2、多元化乡村旅游知名案例——成都三圣乡五朵金花
“五朵金花”发展的主要特点 “五朵金花”的前身是城乡结合部的“垃圾村”,也是“城中村”改造的难点村,又是未来成都市市区的风口绿地。市区两级政府提出了“开发、保护并举,利用、发展并重,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周边环境”的思路,突出了4个方面开发建设: 1. 坚持高起点规划 2000年在规划“五朵金花”建设规模时,成都市政府提出了用景点形式打造国家级品牌“农家乐”的总体方案,一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能够给城乡居民提供市外休闲娱乐场所,有利于当地农民就地转市民;二是有利于保护大城市环境,按照国家5A级风景区标准,突出蜀文化民居风格,建成成都市郊区靓丽风景线。三是有利于形成“一村一品一业”产业特色,为失地农民就地安置提供就业支持等。对市政府的规划建设方案,多次举行由社会各界和规划区农民参加的听证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确定的规划方案,政府、企业和农户一张蓝图干到底。通过5年的建设和经营,“五朵金花”一直保持着5A级风景区的风貌。 2. 坚持把农民摆在创业的主体位置 集中在一个区、一个街道搞涉及3000多户、10000多农民利益的大建设,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在5年的建设发展中,没有因拆迁、占地等问题出现一例农民“告状”、“上访”,非法修建、违法经营等现象,而是农民和政府拧成一股绳加快发展。最根本的做法是把农民摆在创业和受益的主体位置,从规划设计、建设发展到经营管理等重要环节,各级政府都坚持让农民受益,尊重农民意愿,利用农民传统产业优势,提升农民产业规模,在发展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02
国外经典案例
工匠之乡——日本水上町 1项目概况 观光型农业之路的日本乡村水上町的“工匠之乡”包括“人偶之家”、“面具之家”、“竹编之家”、“陶艺之家”等近30余家传统手工艺作坊,其旅游概念的提出吸引了日本各地成千上万的手工艺者举家搬迁过来。1998年至2005年间,每年来“工匠之乡”参观游览、参与体验的游客达45 万人,24 间“工匠之家”的总销售额达3116 亿日元(约合271 万美元)。
农产品营销成功的案例分析_农产品成功营销案例解析

农产品营销成功的案例分析_农产品成功营销案例解析农产品是农业生产的结果,其销售与市场营销对于农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成功的农产品营销案例不仅能够为农民带来可观的收益,而且有助于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业生产的现状。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几个成功的农产品营销案例,并对其成功的原因进行解析。
2.乡村旅游农产品营销案例:乡村旅游农产品营销是一个在农村地区推广农产品的成功案例。
在这个案例中,农产品通过与乡村旅游业的结合,能够更好地被推广和销售。
乡村旅游能够吸引大量的游客来到农村地区,这为农民提供了一个直接销售农产品的机会。
农民可以将自己的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游客,或者通过制作和销售加工品来增加附加值。
同时,农民还可以通过提供乡村旅游服务,如农家乐、农业观光等,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自己的农庄,从而增加农产品的销售额。
乡村旅游农产品营销的成功在于将农产品与乡村旅游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多元化的销售渠道。
3.农产品品牌化营销案例:农产品品牌化营销是一个成功的农产品营销案例。
在这个案例中,农产品通过品牌化的推广和营销,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价值。
农产品品牌化营销的关键在于打造一个有特色和有信任度的品牌形象。
这可以通过选取有机农业、地理标志认证等特色农产品作为品牌核心,注重质量和食品安全,以及积极进行市场推广和宣传来实现。
通过打造农产品品牌,消费者能够在市场上更容易找到农产品,并且对于品牌农产品有更高的信任度,从而增加了农产品销售的机会。
这些成功的农产品营销案例的共同点是创新、差异化和品牌化。
它们通过打造直销渠道、与其他行业结合、品牌化营销等方式,成功地突破了传统的销售模式,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同时,它们还注重提高产品质量、提供质量保证和增加消费者信任度,从而增加了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购买意愿。
这些案例对于其他农产品的营销也具有借鉴意义,将创新和差异化的思维应用到农产品营销中,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围绕景区策划农产品案例

围绕景区策划农产品案例
参考案例:
某景区位于农村地区,周边农产品丰富,农民的生活依靠农业种植和养殖。
为了促进农产品的销售,提高农民的收入,景区决定围绕农产品策划推广活动。
1. 农产品展销活动:在景区内设立农产品展销区,定期举办农产品展销活动。
吸引农民将他们的农产品带到景区,并提供展销摊位,让游客能够在景区内购买到新鲜的农产品。
活动期间还可以邀请农民分享他们的种植和养殖经验,增加游客对农产品的了解和认同。
2. 农产品体验活动:组织游客参与农产品种植和养殖的体验活动。
游客可以亲自动手参与农作物的种植和养殖,学习农民的技巧和知识。
此举既可以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和乐趣,也可以提高游客对农产品的认知和兴趣,进而增加农产品的销量。
3. 农产品加工与推广:与农民合作,将景区的农产品进行加工,制作成各种农产品特色商品。
比如,将农产品加工成酱、蜜饯、果酒等;制作成特色菜品;制作成农产品礼盒等。
通过加工和包装,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在景区内设立农产品特色店铺,并积极进行产品的推广和销售。
4. 农产品文化旅游活动:利用丰富多样的农产品资源,组织农产品文化旅游活动。
比如,举办农产品节庆活动,邀请游客参与农产品采摘、制作传统农产品的活动;开展田园野餐活动,让游客在景区内品尝农产品,感受农村生活的乐趣等。
通过农
产品文化旅游活动,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农产品的销售。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农产品的销售,提高农民的收入,还可以增加景区的吸引力和游客的满意度。
同时,还能推动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
农村旅游发展案例分析(大全五篇)

农村旅游发展案例分析(大全五篇)第一篇:农村旅游发展案例分析烽火村的农村旅游发展案例分析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三农”问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农业生产、农村工作、农村面貌都获得了快速进步和重大变化。
但是,农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农村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与城市相比仍然存在众多不足。
我国要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现代化,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就必须大力发展乡村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改善乡村面貌。
乡村旅游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
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并且在开发中不断创新,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
乡村旅游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艺、民族传统文化为根本,以农民自身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乡村旅游的主要目标人群,以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景为特色,联合进行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模式,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态综合效应十分显著。
同时,乡村旅游作为我国加快新型城镇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对密切城乡产业关系、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解决乡村居民就业、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推动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随着乡村旅游在各地广泛开发,其开发模式日益成熟。
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进行了乡村旅游的开发,实现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成功转化。
乡村旅游的开发成为了地区经济的主要经济增长点,也为农民的家庭经济增收创造了条件。
本文通过对地处关中腹地的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烽火村旅游开发的实际调研,在研究中,将乡村旅游开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把烽火村的乡村旅游开发置于整个乡村旅游开发当中,力求在乡村旅游开发的大背景下,通过对烽火村地区开发乡村旅游的情况进行分析,阐述项目运营开发模式、项目特色、经营成果,并对烽火村旅游开发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烽火村;发展模式I一、乡村旅游概念及理论研(一)乡村旅游发展概念1.乡村旅游发展概念乡村旅游是一个大的社会经济系统,既是一种产业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体验形式,更是一种融合管理、经营、体验、营销、品牌推广等一系列的产业经济活动体系,对于乡村旅游的探索研究,离不开诸多基础理论的指导和支持,在本论文的研究撰写中,主要运用了经济学、管理学、旅游学、文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作为指导研究内容和方法论的理论支撑。
望城区光明村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案例研究

望城区光明村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案例研究彭坤杰ꎬ陈佳欣摘㊀要:随着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ꎬ大中城市人民急于远离城市的喧嚣ꎬ渴望村庄的农村生活ꎬ从而释放压力ꎬ回归是越来越多的都市居民在享受城市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ꎬ开始利用闲余时间追求身心的宁静和安逸ꎮ在这样的背景下ꎬ长沙望城区光明村以其得天独厚的森林旅游和温泉疗养资源ꎬ满足了都市人回归自然㊁亲近自然的条件ꎬ也为其寻求安宁的生活提供了一个渠道ꎬ同时ꎬ也为光明村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ꎮ加快振兴当地村庄ꎬ增加农民就业机会ꎬ拓宽农民增收渠道ꎬ具有重要意义ꎮ关键词:光明村ꎻ乡村旅游ꎻ乡村旅游市场营销中图分类号:F590.3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4428(2018)10-0058-02㊀㊀一㊁望城区光明村概况光明村坐落于长沙市望城区白箬铺镇西北部ꎬ西接宁乡ꎬ东临长沙ꎬ面积7.5平方公里ꎬ其中耕地3484亩ꎬ旱土1397亩ꎬ林地5886亩ꎮ金洲大道穿村而过ꎬ交通便利㊁区位优势明显ꎮ2008年9月ꎬ光明村被确定为湖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ꎬ在省㊁市㊁区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关怀下ꎬ在 光明蝶谷 品牌下ꎬ规划结合地形环境㊁农业产业布局和项目引进情况ꎬ推出 五谷㊁八景 作为光明村乡村旅游的主要景区ꎮ村域内现代农业㊁乡村旅游业等产业均取得了显著发展ꎮ现全村常住人口3800人ꎬ户籍人口3605人ꎬ村集体年收入300万元ꎬ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4000元ꎮ发展至今已十余载ꎬ2010年光明村被评为 湖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ꎮ2017年2月ꎬ光明村通过湖南省两型村庄标准认证ꎬ是湖南省两型示范单位㊁全国文明村㊁全国生态文化村㊁全国最美宜居村庄㊁全国特色旅游名村㊁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ꎮ二㊁光明村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SWOT分析(一)优势(Strengths)地理位置优越ꎬ交通网络完善ꎬ气候和自然条件良好ꎬ乡村旅游资源丰富ꎮ光明村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白箬铺镇ꎬ位于长沙河西地区ꎬ该村凭借长株潭 两型社会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ꎬ处在金州大道现代农业产业带ꎮ从小交通的角度来看ꎬ该村已经实现了直达市区和宁乡县的公交车ꎮ外部交通上ꎬ南北交通大动脉京珠西线高速临村而过ꎬ未来还将在该区附近建立高铁长沙西站ꎬ外省游客可不换乘直达光明村ꎮ光明村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地貌ꎬ具有鲜明的自然形态和明显的景观特征ꎮ土层深厚ꎬ水质㊁空气质量较好ꎮ另外光明村的农耕文化是吸引城市游客的重要因素ꎬ城市游客能够将工作中的压力抛却脑后ꎬ在这里亲密感受温和轻松的田园乡村生活ꎮ金洲大道沿线风光秀丽㊁环境宜人ꎬ保持了原生态的田园风貌ꎬ这使得光明村的自然山水风光优良ꎬ旅游可利用资源丰富ꎮ(二)劣势(Weaknesses)专业人才短缺ꎬ基础设施落后ꎬ产品形式单一ꎮ光明村经营管理较为粗陋ꎬ原因有二:①缺乏专业型人才ꎬ开办乡村旅游业的大多为当地人ꎬ且绝大部分为本地村民ꎬ因而文化程度不高ꎬ缺乏专业基础知识ꎮ②服务意识较弱ꎬ政府虽支持当地开办乡村旅游业ꎬ但未考虑当地村民文化水平ꎬ没提供专业的服务知识技能培训ꎬ由于访问期间缺乏优质服务ꎬ游客满意度不高ꎬ重访率低ꎮ同时ꎬ由于缺乏专业规划意见指导ꎬ当地居民清一色的选择开办农家乐为主要的旅游活动项目ꎬ不仅不能展现当地的自然美ꎬ而且片面追求规模扩张ꎬ而忽视质的提升ꎬ因此ꎬ旅游产品不仅不够深入ꎬ缺乏吸引力ꎬ而且容易造成低成本的同质竞争ꎮ当地的旅游基础设施也较为不足ꎬ随着人流量的增大ꎬ越来越多的私家车造成交通堵塞ꎬ景区的车位不够也是限制光明村进一步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ꎮ室内环境和室内通风条件差ꎬ住宿质量不高ꎬ无法保证游客的舒适度ꎮ游客大多选择不住宿游览ꎬ光明村丧失了很大的潜在商机ꎮ(三)机会(Opportunities)政府主导得力ꎬ政策导向明确ꎮ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ꎬ政府将大力加强光明村基础设施建设ꎬ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基础设施条件ꎬ为旅游项目投资和整体景观建设奠定基础ꎻ将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光明村旅游业的整体规划ꎻ制定优惠政策ꎬ促进旅游业的发展ꎻ建立投资促进平台ꎬ引进农业合作项目ꎬ帮助项目顺利落户ꎬ帮助企业尽快实现生产ꎮ(四)威胁(Threats)宣传不足ꎬ旅游业同质化严重ꎮ85产业经济Һ㊀光明村目前的主要营销传播手段还是依靠口碑和政府宣传ꎬ而网络宣传ꎬ广播电视ꎬ杂志期刊的宣传途径较为少见ꎬ致使很多周边地区的游客不太了解甚至不知道光明村这个旅游景点ꎬ并且光明村与附近的旅游景点ꎬ旅游设施合作意愿和力度不够ꎬ因而未能形成相近的旅游景点的联动效应ꎮ而且ꎬ最重要的是如何在全国范畴内大力倡导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景下避开 千村一面 ꎮ旅游同质化应该是每个乡村旅游景点都应该关注的雷区ꎮ遗憾的是ꎬ光明村以当地农民为经营者ꎬ由于他们有限的视野和不充裕的资金ꎬ当地的大多数农家项目都是传统的饭菜ꎬ如吃饭ꎬ唱歌ꎬ打牌ꎬ钓鱼等ꎮ并没有新意ꎬ也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旅游项目ꎬ未能很好地将本地的特色旅游资源与民俗风情结合起来ꎬ对游客不能提供一份不同于其他乡村旅游点的新奇回忆ꎬ导致重游率不高ꎬ游客满意度不够ꎮ一般来说ꎬ望城农家乐旅游产品缺乏乡村旅游的农家特色ꎮ三㊁光明村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建议(一)产品策略为了能够更好地吸引游客前来瓜果采摘园驻足停留ꎬ光明村可采用体验营销的模式ꎮ如瓜果采摘园要生产自己的核心产品ꎬ将瓜果自助采摘活动升级ꎬ请雕花师傅为游客采摘的西瓜等易雕刻的水果进行工艺品雕刻ꎬ并为有需要的游客教授指导手工DIY制作ꎬ收取一定的加工费用和道具费ꎮ利用当地容易采集的编织草ꎬ现场制作手工编织工艺品赠送和售卖ꎮ为了能让游客在等待和加工水果的时候能够继续参观游览ꎬ在瓜果园建设一个小酿酒厂ꎬ聘请专业评论员来解释葡萄酒的历史和酿酒过程ꎮ讲解结束后给游客现场品尝葡萄酒ꎬ并提供购买的服务ꎮ(二)促销策略在游客入园前ꎬ将瓜果园掉落在地上的水果以及十分成熟的水果清洗干净ꎬ为每位游客附送一小盒混合水果ꎬ使游客品尝到瓜果园水果的同时又不至于浪费ꎮ在游客采摘完毕后ꎬ为所有游客免费提供加工和清洗的服务工序ꎬ提供水果购买优惠和捆绑销售战略ꎬ如水果买五斤送一斤ꎬ购买水果满50元送瓜果园自制的水果什锦凉茶ꎬ满100元赠送水果小吃拼盘等等ꎬ以此类推ꎮ并且将瓜果园自种的茶叶和水果进行捆绑销售ꎬ现场请茶艺师提供功夫茶表演ꎬ请游客品尝当地自制的茶叶味道ꎮ(三)价格策略在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ꎬ我们不能忘记游客的核心需求和价格ꎮ水果必须做到既实惠又美味ꎬ让游客心甘情愿的掏钱ꎮ满50减5元ꎬ满100减10元ꎬ以9结尾的数字提供水果价格(99元ꎬ199元)ꎬ并且满50元送小手工艺品一件ꎬ满100元送功夫茶两盒ꎬ同时为游客提供微信集赞送好礼的活动ꎬ每位游客例如集满18个赞送本地葡萄酒一杯ꎬ28个赞送小工艺品一件ꎬ58个赞送水果一斤ꎮ提供VIP购物卡ꎬ开业酬宾ꎬ充一百送三十ꎬ充两百送一百ꎮ(四)渠道战略为了提高采摘园的知名度ꎬ园内可以制作精美的宣传小手册或宣传海报送给游客ꎬ方便游客快速浏览园内已有活动便于选择游览路径ꎬ并且可以带回家为亲朋好友代为宣传ꎮ开通微信公众号ꎬ每月更新内容并提供留言获奖活动ꎬ在当地定期举办节庆活动ꎬ拉动新媒体宣传报道ꎮ利用好网络资源ꎬ如抖音㊁快手等网络视频网站ꎬ上传小型纪录片或宣传介绍ꎮ注册专用商标ꎬ开通与微信㊁支付宝等网上支付合作意向ꎬ丰富支付手段ꎮ与美团外卖合作ꎬ增加水果外卖的网上销售ꎬ实现商业联盟ꎬ吸引受品牌影响的酒店旅行社进行宣传ꎮ四㊁结论总之ꎬ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当地乡村旅游资源ꎬ实现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的整合ꎬ构建和优化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ꎮ将本地的特色旅游资源与民俗风情结合起来ꎬ通过市场营销的4P营销组合战略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光明村特色旅游项目ꎬ为游客提供一份不同于其他乡村旅游点的新奇回忆ꎮ从而促进当地村庄振兴ꎬ增加农民就业机会ꎬ拓宽农民增收渠道ꎬ突出区域乡村旅游文化资源特色ꎬ更好地建设美丽新农村ꎮ参考文献:[1]李艳.全域旅游视阙下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ꎬ2017(4):29-30. [2]彭顺生.中国乡村旅游现状与发展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ꎬ2016ꎬ20(1):94-98.[3]张文静.基于SWOT分析的安徽省红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ꎬ2017(8):32-34. [4]张威ꎬ张一楠.工业旅游体验营销对游客认知度影响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ꎬ2014ꎬ28(9):109-113.[5]李震清.产业链延伸视阈下我国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模式建构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ꎬ2017ꎬ38(7):213-220ꎬ225.作者简介:彭坤杰ꎬ男ꎬ安徽合肥人ꎬ湖南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ꎬ研究方向:区域旅游经济ꎻ陈佳欣ꎬ女ꎬ江西樟树人ꎬ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在读研究生ꎬ研究方向:乡村旅游ꎮ95。
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旅游新项目案例

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旅游新项目案例近年来,农村旅游成为拓展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旅游项目,不仅能够吸引游客,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还能够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介绍几个农村旅游项目的案例,展示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案例一:湖南醉美巴洞村巴洞村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是一个地处峡谷、云雾缭绕、风景秀丽的小山村。
为了提升村庄的魅力和吸引力,巴洞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开发农村旅游项目。
他们修建了山间步道,沿途设置了各种风格独特的休息点,供游客歇脚观景。
此外,村里还兴建了农家客栈和特色餐馆,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住宿和美食体验。
通过这些措施,巴洞村吸引了大量游客,村民们也通过农家乐、农产品销售等方式直接受益。
案例二:广西梧州黄姚古镇黄姚古镇位于广西梧州市藤县,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镇。
为了挖掘古镇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当地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同合作,进行了古建筑修复和文物保护工作。
他们修复了古镇的街巷、房屋和古井等,还在村里建起了博物馆和艺术馆,展示了古镇的发展历程和独特魅力。
此外,古镇还举办了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如灯节、舞龙舞狮等,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购物和体验。
案例三:四川都江堰九眼桥旅游区九眼桥旅游区位于四川成都市都江堰市,是一个集自然风景、历史文化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九眼桥旅游区的发展主要依托于都江堰古建筑的修复和水利工程的保护。
为了保护都江堰的古建筑,当地政府投入巨资对古建筑进行了修缮,同时还修建了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基础设施。
此外,九眼桥旅游区还通过举办水灯节、船赛等活动,增加了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进一步推动了农村旅游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旅游项目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开发农村旅游项目,农村地区能够吸引游客,增加农民的收入,提升农村的整体发展水平。
同时,农村旅游项目的开发也需要注重保护和修复古建筑、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等方面,既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又能保护和传承地方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乡村旅游商品开发、生产与营销的成功案例
(一)国内乡村旅游商品开发案例
除了北京,成都等一些大城市的周边乡村开展乡村旅游也较早,如四川的农家乐,“农家乐”的诞生地应该说是在成都。
据悉,在成都郊区,不少“农家乐”的接待户都同时做着盆景、苗木和花卉的生意;而长沙郊区,“农家乐”都把钓鱼作为主要的娱乐活动;北京郊区的怀柔,虽然也有钓鱼,但是除了大型垂钓场外,钓鱼却只是虚幌一下;相比之下,珠三角的番禺、中山等地的农家乐,尽管也有餐饮和垂钓等等,但是最让旅游者心旷神怡的,却多是一望无际的农事天地。
可见,成都、长沙、珠三角这些地区的乡村旅游商品不仅局限在土产品、工艺品,还根据自身的特色丰富了乡村旅游商品的内涵,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乡村旅游重在根据当地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发展,乡村旅游商品同样需要打破陈规、增加当地特色商品的种类,有别于其它地区的乡村旅游商品在广大的乡村旅游商品消费市场中将
更具竞争力。
我国乡村旅游区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的近郊,其中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发达。
以上地区的乡村旅游之所以发展迅速,除了与接待旅游者人数相关,当地的乡村旅游商品消费情况比其他地区要好。
1、建设乡村旅游商品购物中心、与生产企业联合,并通过媒体、特别是网络进行宣传——以成都市为例。
成都市2006年3月在郫县农科村、青城后山泰安古镇、锦江区三圣乡和龙泉驿区洛带镇新开了四家乡村旅游商品购物中心,拉开了全市乡村旅游商品购物中心建设的序幕。
乡村旅游商品购物中心面积为100平方米,主要销售包括食品、用品、工艺品三大类的数百种成都市乡村特色旅游商品。
此外,该市数十家旅游商品生产厂家还与这四家购物中心在农科村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
比如农科村,当游客来到这里旅游时,不仅可以到一户一景的农家小院休闲娱乐,还可以逛逛新建成的乡村旅游商品购物中心农科店,尽情挑选各种特色纪念品。
装潢一新的店面格外引人注目,店内陈列的商品也是五花八门:郫县豆瓣、蜀绣、草编、兰草盆景等极具郫县地方特色的商品。
在这间不大的店面里,收藏了来自全成都市各大乡村的特色产品,吸引了不少游客来这里休闲购物,在欣赏完农家美景之后,到这里来选购一些特色工艺品带回家也不失为一件美事。
乡村旅游商品购物中心的建立不仅为广大旅游爱好者购买特色商品提供了方便,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副产品商品化,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形成特色旅游商品品牌,助推当地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2、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商品,延伸“农家乐”旅游产品的价值链,从而扩大就业——以南充市为例。
南充以“土、野、乐、趣”为特色的“农家乐”旅游迎合了都市人亲近自然、休闲娱乐的消费心理,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愿意到农村。
在他们经营的“农家乐”产品中,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而是将这一产品的价值链进行了
充分的延伸,他们提出的宣传语是:“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娱农家乐、购农家品”。
深度挖掘乡村旅游市场需求,使得全市各地的“农家乐”旅游蓬勃发展,给农民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收益,同时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全面优化,解决了农村剩余力转移和就业,并加速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为农村社会环境的改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民族传统用品与工艺美术研究机构的结合,促进乡村旅游商品的开发与销售——以广西省为例。
广西省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经广西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的不断开发与指导,将壮锦、铜鼓等富有当地特色的少数民族生活用品,开发成为少数民族地区传统工艺品,为农民增加了收入。
4、对传统乡村旅游商品的再度开发——以四川省雅安市为例。
四川省雅安市经过对传统乡村旅游商品——茶叶的再度开发,让游客了解到茶不仅可以饮,还可以带回家里欣赏。
茶叶做的窗帘、中国结、各种造型的茶砖让人眼花缭乱。
雅安西康大酒店在2004年推出了茶文化酒店的品牌,目前已经开发出30多种商品,尤以十二生肖茶最受游客的喜爱。
(二)国外乡村旅游商品开发案例
1、乡村旅游商品通过多种渠道传递给旅游者,大大增加了其销售数量——以英格兰为例。
在英格兰,他们的营销渠道策略有助于提高本国的乡村旅游商品消费。
游客可以在中心大街商店、传统礼品店和独立精品屋里享受一
流的购物体验,而对时尚敏感的购物者可以直奔市郊新建的名牌折扣卖场。
乡村旅游商品通过多种渠道传递给旅游者,大大增加了其销售数量。
2、商品及其销售均具特色——以法国为例。
法国的乡村旅游,不得不提葡萄酒、烤面包、黄油、牛奶、鸡蛋,这些都是他们极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商品。
游客通过参观农村的葡萄园和酿酒作坊,参与酿造葡萄酒的全过程,了解酿酒的工艺,学到品尝美酒的学问和配酒菜的知识,仅就购买葡萄酒这一项,就为当地的乡村旅游商品消费加足了筹码。
3、特色美食的新鲜组合与另类创意大受消费者欢迎——以瑞士为例。
瑞士主要的乡村旅游商品同样是特色美食,但通过营造就餐环境与食物本身相协调、统一的做法,来赢得消费者。
例如手工制作、香草装饰,带给旅游者别样的意境。
蕃茄肉酱手工香草面疙瘩是瑞士乡村的独家料理,将中国北方常规面食面疙瘩,融入马铃薯,以意大利面手法料理上桌,借助面疙瘩的咬劲,为洋味十足的意大利面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口感,这种新鲜组合与另类创意当然大受消费者欢迎。
4、协会、网络助推乡村旅游商品。
在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的市场推广工作更多的是依靠协会来进行。
其乡村旅游协会的主要宗旨之一就是为乡村旅游进行宣传、促销,乡村旅游商品也是他们极力推广的内容。
从市场推广媒介来看,现在乡村旅游的宣传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来进行的。
国外的网站建设比较成熟,旅游者能一目了然地在其网站获得各种相关信息。
5、借助活动、打造品牌、推出乡村旅游商品——以美国为例。
美国,如威斯康星州以世界的“汉堡之乡”著称,并且人们于1998年在该州烹制出了重达2.5顿的汉堡包,同时记入了吉尼斯记录,从此在该州每年都举行享誉全球的“汉堡盛宴”,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
现在越来越多的地区已经开始依赖于由于年度节日所带来的品牌效益,而这也成为了众多地区宣传旅游特色、吸引游客的有力工具。
看来我国各种民俗节日的作用尚未发挥到极致。
试想我们的赛龙舟这项民间活动,是否也可以将手工雕刻的龙舟模型,作为乡村旅游商品推向世界?倘若如此,则无论是对这项活动本身,还是由此引发的乡村旅游商品消费热潮,势必都将具有品牌效益。
6、推出观光旅游农场的计划,农产品在农场直接商品化,为传统农场的经营开辟了创新之道——以法国为例。
法国农会推出的观光旅游农场的计划,将农场分为九类,其中的点心农场和农产品农场,是以生产和销售乡村旅游商品为主营的。
(1)点心农场(Goute à la Ferme)
“点心农场”的经营时间一般为下午3-6点之间(部分农场的开放时间可以为早上到中午12点时段),只允许提供农场自产的点
心,不能卖正餐,也不能在正餐时间将点心当作正餐来卖。
“点心农场”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提高农场产品的价值,所以制作点心的主要材料必须出自当地农场,但是副材料不在此限(面粉、糖等),同时也禁止农场提供工业化制造的饮料及汽水。
在规定条例中,对农场外部环境、内部厅室与卫生设备、点心制作及陈列外观、农民的接待态度、自营农场的旅游活动设计等都有详细的规定。
(2)农产品农场(Produits de la Ferme)
持有“农产品农场”的农业生产者,可同时生产农产品并经营公司进行营销,这与其他类型的农场规定有着本质的差别。
但是申请“农产品农场”的生产者所生产农产品的主要原料必须以本身农场养殖的动、植物为主,副材料可以来自农场以外的产区(例如农场生产肉酱(猪肉、兔肉、野兔肉、野猪肉),则这些动都必须是农场自身饲养的动物,或其农场中生长的野生动物。
其生产加工程序必须在农场内部进行。
为了保证这些农产品不是经过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产品,农场必须向农业及旅游接续服务处提交“技术表”,技术表中限制某些农产品可以在农场以外加工的操作次数及数量,其余都必须遵守在农场生产的原则。
在技术表中的准则,特别规定:动物饲养的时间、情况及动物饲料的来源与种类;农作物卫生的处理、农作物生产的改良。
除了在技术表中的说明以外,在农产品的外部包装上也必须标示清楚材
料的来源及制作方式,证明该产品不是经过工业化生产所得,违者即取消农场资格。
在农场将农副产品商品化,可直接提升农场竞争力;间接控制农场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经济发展。
7、畜牧业的体验产品经营,增加乡村旅游产品的附加值——以日本为例。
在日本的北海道,其农业、畜牧业发达,他们开展挤牛奶、挖土豆、剪羊毛等产业体验活动,以提高农畜产品的附加值。
8、乡村旅游劳作的亲身经历与其乡村旅游商品的销售相融合——以韩国为例。
在韩国的Gwangyang Dosunguksa村,人们注重将乡村旅游劳作的亲身经历与其乡村旅游商品的销售相融合。
春季:采摘野生绿茶和庆祝收获茶叶的仪式,采摘山药和李子,制作木水和豆浆。
夏季:采摘韩国李子,精心雕刻李子核。
秋季:采摘栗子和柿子,编草帽、做米糕托。
冬季:炒栗子,生火,家里做的(本国制的)to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