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性白内障种类
眼科学主治医师 晶状体病

眼科学主治医师-晶状体病(总分:33.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总题数:17,分数:17.00)1.代谢性白内障不包括( )?A.糖尿病性白内障?B.半乳糖性白内障?C.手足抽搦性白内障?D.低钾性白内障?E.低钙性白内障(分数:1.00)A.B.C.D. √E.解析:2.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的常见致病药物不包括( ) ?A.派立明眼液?B.氯丙嗪?C.毛果芸香碱?D.典必殊眼液?E.糖皮质激素(分数:1.00)A. √B.C.D.E.解析:3.不是皮质性白内障膨胀期的表现的有( )?A.虹膜投影阳性?B.晶状体均匀混浊?C.容易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D.晶状体混浊继续加重?.晶状体不均匀混浊E.(分数:1.00)A.B. √C.D.E.解析:皮质性白内障膨胀期的表现有虹膜投影阳性、由于渗透压改变,短期内有较多的水分积聚在晶状体内,晶状体急剧肿胀,体积变大,将虹膜向前推移,前房变浅,容易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晶状体呈不均匀的灰白色混浊。
4.皮质性白内障可能出现虹膜震颤的是( )?A.初发期?B.膨胀期?C.成熟期?D.过熟期?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 √E.解析:皮质性白内障的过熟期由于晶状体水分继续丢失,体积缩小;囊膜皱缩,出现前房加深和虹膜震颤。
5.Marfan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有( )?A.虹膜震颤?B.单眼复视?C.散瞳查眼底呈双眼底像?D.下方前房加深?E.以上均对(分数:1.00)A.B.C.D.E. √综合征患者晶状体多向颞侧和上方半脱位,出现上述体征。
Marfan解析:6.晶体核中度混浊,皮质辐轮状混浊,瞳孔区皮质混浊约占50%,后囊下混浊约占50%,以下记录正确的是( )?A.N2C4P3?B.N2C3P3?C.N3C3P4?D.N3C3P3?E.N2C4P4(分数:1.00)A.B. √C.D.E.解析:7.先天性白内障最常见的类型是( )?A.前极性白内障?B.后极性白内障?C.胚胎核性白内障?D.绕核性白内障?E.全白内障(分数:1.00)A.B.C.D. √E.解析:绕核性白内障占先天性白内障的 50%,是最常见的类型。
怎样确诊白内障呢

怎样确诊白内障呢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一旦出现疾病就会严重的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其中白内障就是我们生活中发病率极高的一种疾病,会严重的影响着视力,同时也会对形象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想要更好更快的治疗一定要先对白内障进行确诊之后在进行治疗,下面一起了解下怎样确诊白内障呢。
怎样确诊白内障呢双侧性,但两眼发病可有先后,视力进行性减退,有时在光亮的背景下可以看到固定的黑点,由于晶体不同部位屈光力变化,可有多视,单眼复视,近视度增加,临床上将老年性白内障分为皮质性,核性和囊下三种类型。
1,皮质性白内障(cortical cataract)以晶体皮质灰白色混浊为主要特征,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期:初发期,未成熟期,成熟期,过熟期。
2,核性白内障(nuclear cataract)晶体混浊多从胚胎核开始,逐渐扩展至成人核,早期呈黄色,随着混浊加重,色泽渐加深如深黄色,深棕黄色,核的密度增大,屈光指数增加,病人常诉说老视减轻或近视增加,早期周边部皮质仍为透明,因此,在黑暗处瞳孔散大视力增进,而在强光下瞳孔缩小视力反而减退,故一般不等待皮质完全混浊即行手术。
3,后囊下白内障(posterior subcapsular cataract),因混浊位于视轴区,早期即影响视力。
治疗方法1、经常佩戴深色眼镜。
研究人员发现,接受太阳光紫外线照射的强度越大、时间越长,老年人患白内障的机会也就越高。
长期生活在地球赤道部和高原上的六十岁发上老年人群,白内障的发生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全球同龄老年人平均发生率的近二倍。
外出时戴上一副深色的防紫外线眼镜,可大大减少紫外光对眼睛晶体的照射量,阻止晶状体的混浊变性,从而有效地预防白内障的发生或进一步的加重。
2、防止人体的水分不足。
人体内充足的水分是保证人体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最基础条件,这对于老年人来说尤其重要。
因为老年人的机体功能出现衰退,在脱水的情况下,体内的正常代谢极易产生紊乱,造成人体内有害物质如超氧因子的积蓄,损害眼部的晶状体细胞,导致白内障的发生。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眼科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_真题-无答案(1)9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眼科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21年(43)(总分90.2,考试时间120分钟)X题型1. Marfan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包括()A. 晶状体半脱位B. 先天性心脏病C. 身材修长D. 手指细长E. 手指短粗2. 白内障术后视力矫正通常用( )A. 角膜移植B. 眼镜C. 人工晶状体D. 角膜接触镜E. 晶状体摘除3. 有关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可伴有屈光变化B. 多为双眼发病C. 发生较早,进展较快,容易成熟D. 多发生于严重的幼年型糖尿病患者E. 开始时,在前囊下的皮质区出现无数分散的、灰色或蓝色雪花样或点状混浊4. 以下属于代谢性白内障的是()A. 糖尿病性白内障B. Wilson病合并白内障C. 手足搐搦性白内障D. 半乳糖性白内障E. 氨基酸尿症合并白内障5. 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的治疗原则包括()A. 长期接触可能致白内障的药物和化学药品时,应定期检查晶状体B. 如果发现有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应脱离相关药物及毒物接触环境C. 因病变发展迅速,一经发现即应手术治疗D. 应用吡诺克辛钠(白内停)、法可林滴眼液等治疗白内障E. 明显影响视力时,可手术治疗6. 下列哪些疾病伴有先天性晶状体异位()A. 马方综合征B. 虹膜角膜内皮(ICE)综合征C. 甲状腺功能亢D. Marchesani综合征E. 同型胱氨酸尿症7. 下列关于先天性全白内障的治疗,哪些是错误的( )A. 尽可能不手术B. 手术采取囊内摘除方法C. 手术可采取切囊抽吸术D. 手术应在显微镜下进行E. 未植入人工晶状体眼术后可配戴角膜接触镜8. 晶状体悬韧带全部断裂,晶状体可脱位至( )A. 前房B. 眼球外C. 嵌于瞳孔区D. 结膜下E. 玻璃体腔内9. 并发性白内障常见于哪些疾病( )A. 视网膜色素变性B. 视网膜脱离C. 高度近视D. 低眼压E. 青光眼10. 下列哪几项可引起晶体脱位A. 眼外伤B. 前部葡萄膜炎C. Marchesani综合征D. 视网膜脱离E. Marfan综合征11. 有关代谢性白内障的正确描述是()A. 半乳糖性白内障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 半乳糖性白内障患儿缺乏乳糖激酶C. 半乳糖性白内障患儿缺乏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等酶D. 半乳糖性白内障多见于儿童,可以给予无乳糖和无半乳糖饮食进行治疗E. 半乳糖性白内障是性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2. 辐射性白内障包括以下哪些类型()A. 电离辐射性白内障B. 电击性白内障C. 微波性白内障D. 红外线性白内障E. 紫外线性白内障13. 晶状体可脱位于眼部哪些位置()A. 前房B. 瞳孔区D. 视网膜表面E. 球结膜下14. Marchesani综合征的特点有A. 指(趾)短粗,阔胸B. 系免疫性疾病C. 身材矮胖,肌肉发达D. 球形晶状体E. 晶状体无脱位15.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优点是( )A. 可减少眼内结构的颤动B. 减少玻璃体脱出、视网膜脱离和黄斑囊样水肿的发生C. 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植入准备了条件避免D. 减少术中角膜内皮损伤E. 术后不发生玻璃体疝16. 晶状体半脱位常见的疾病( )A. MarcusGunn征B. Marfan综合征C. Marchesani综合征D. Morgagni综合征E. Mooren综合征17. 白内障囊内摘除术禁忌症包括A. 婴幼儿白内障B. 晶体半脱位C. 后囊性白内障D. 有广泛的虹膜后粘连E. 外伤性白内障晶体囊膜已破裂者18. 外伤性白内障的正确处理方法是()A. 钝挫伤白内障可先用药物控制眼压及外伤性虹膜睫状体炎,不急于立即手术B. 穿通伤白内障术后应积极预防感染C. 穿通伤白内障均应立即手术治疗,尽早行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D. 对于悬韧带断裂致晶状体脱入前房的患者,可选择晶状体摘除术E. 穿通伤白内障摘除术中,如IOL无法植入后房,最好选择Ⅰ期手术植入前房型IOL19. 关于辐射性白内障的正确描述是()A. 电离辐射性白内障早期可表现为后囊膜斑点状混浊B. 电离辐射性白内障最终可发展为晶状体全混浊C. 红外线性白内障是一种职业性眼病D. 职业人群微波性白内障的发生具有累积效应和潜伏期E. 微波性白内障可表现为前囊膜下朝向赤道部的羽毛状混浊20. Marchesani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为()A. 晶状体半脱位B. 智力低下C. 身材修长D. 手指细长21. 皮质性白内障按其发展过程分哪几期( )A. 进展期B. 初发期C. 成熟期D. 过熟期E. 膨胀期22. 哪些类型的先天性白内障对视力影响较大( )A. 后极性B. 核性C. 前极性D. 绕核性E. 点状23.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包括( )A. 角膜水肿B. 眼球萎缩C. 前房变浅或消失D. 继发性青光眼E. 色素膜炎24. 白内障手术术前检查包括A. 视功能检查:包括远、近裸眼和矫正视力、光定位和红绿色觉B. 散瞳后裂隙灯检查晶状体混浊情况C. 眼压D. 裂隙灯检查角膜情况,除外虹膜炎症E. 测量角膜曲率和眼轴长度25. 外伤性白内障的致病因素包括()A. 眼部钝挫伤B. 红外线辐射C. 紫外线照射D. 电离辐射包括X线、中子辐射等E. 雷电或触电等电击26. 下列有关儿童后发性白内障的治疗和预防中哪些是正确的()A. 后囊膜混浊是儿童白内障手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B. 对于低龄婴幼儿的白内障手术治疗,可行I期晶状体后囊膜切开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以减少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C. 施行儿童白内障手术时,如果已经进行了I期晶状体后囊膜切开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则术后不会再发生后发性白内障D. 4岁以上患儿,发生白内障术后炎症和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程度相对较轻,可不必常规行I期晶状体后囊膜切开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而在术后行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E. 儿童白内障I期手术中行晶状体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PCCC)并应用后囊膜开口夹持固定人工晶状体光学面,可使视轴区以外的晶状体前后囊膜相互紧贴,有助于减少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保持视轴区清晰27. 先天性晶状体脱位常合并下列哪些异常()B. 青光眼C. 视网膜脱离D. 屈光不正E. 弱视28. 晶状体的上皮细胞在出生后位于A. 晶状体的前缝B. 赤道部囊膜下C. 前囊膜下D. 后囊膜下E. 晶状体核29. 晶状体先天异常包括( )A. 形成的异常B. 形态异常C. 透明度异常D. 可伴有全身其他器官的异常E. 位置异常30. 下列哪些可作为折叠人工晶体的材料A. 硅凝胶B.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C. 丙烯酸酯D. 水凝胶E. 聚丙烯31. 属于白内障手术适应症的有A. 成熟或过熟的白内障时瞳孔区变成白色B. 白内障引起视力下降,影响工作和生活时C.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需要激光治疗时D. 晶状体源性青光眼E. 矫正视力低于0.3时32. 以下关于并发性白内障的正确描述是()A.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多发生并发性白内障B. 青光眼引起的白内障多表现为后囊膜下混浊C. 高度近视眼并发的白内障多表现为核性白内障D. 虹膜异色性葡萄膜炎的患者100%发生白内障E. 虹膜睫状体炎是引起并发性白内障的最常见原因33. 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A. 眼压升高B. 黄斑囊样水肿C. 视网膜脱离D. 角膜内皮损伤E. 人工晶状体损伤34. 患者男性,33岁,右眼视力逐渐下降3个月来诊。
白内障

白内障常见问题及解答
何时接受白内障手术较为合适 “白内障要等到成熟了什么也看不见的术后才 能做”是以前的观念,也是和早期的手术方式有 关。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应用,切口小,散光 小,术后视力恢复好,极大地提高了白内障手术 的成功率。一般来说,白内障患者视力小于0.3、 影响正常工作生活时就该手术了。对有些视力要 求较高者,0.4、0.5也可以考虑接受手术治疗, 在国外这个范围放的更宽。
4.老年性白内障的治疗:
(1)药物治疗:白内障药物治疗没有确切的效果,目前国 内外都处于探索研究阶段,一些早期白内障,用药以后病 情可能会减慢发展,视力也稍有提高,但这不一定是药物 治疗的结果,因为白内障的早期进展至成熟是一个较漫长 的过程,它有可能自然停止在某一发展阶段而不至于严重 影响视力。一些中期白内障患者,用药后视力和晶状体混 浊程度都未改善。近成熟期的白内障,药物治疗更无实际 意义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不下几十种,有眼药水或 口服的中西药,但都没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四、临床表现
(一)症状 1、视力下降:无痛性、渐进性 2、对比敏感度下降 3、屈光改变:核性近视 4、单眼复视或多视:水隙导致 5、眩光 6、色觉异常 7、视野缺损
四、临床表现
(二)体征
晶状体混浊可在肉眼、聚光灯或裂隙灯显微 镜下观察并定量,当晶部状体混浊局限在周边部 时一般需要散瞳才能看到。
四、临床表现
1、指出生时或出生后第一年内发生的晶状体混浊,可 有家族性,也有散发。 2、病因:遗传因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 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环境因素(风疹病毒) 3、临床表现:膜性、核性、绕核性、 前极、后极、粉尘状、点状及全白内障。 3、治疗:认识形觉剥夺性弱视 手术时机 是否植入人工晶状体 (两岁左右)
白内障晶状体中醛糖还原酶、多元醇脱氢酶、己糖激酶、过氧化氢酶

您好,白内障是眼内晶状体透明度降低的疾病,导致视力下降。
白内障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氧化应激、代谢紊乱和遗传因素等。
在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醛糖还原酶、多元醇脱氢酶、己糖激酶和过氧化氢酶等酶的活性改变可能起到关键作用。
1. 醛糖还原酶(AR) :
醛糖还原酶是参与多元醇途径的关键酶。
在正常情况下,这个途径主要负责生物体内葡萄糖的转化。
但在高血糖状态下,醛糖还原酶的活性增加,导致大量的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而不是葡萄糖。
山梨醇在细胞内积累会导致细胞渗透性改变,进而引起细胞损伤。
在白内障的发展中,这种细胞损伤可能导致晶状体的氧化应激和蛋白质变性。
2. 多元醇脱氢酶(ALDH) :
多元醇脱氢酶是多元醇途径的另一个关键酶。
与醛糖还原酶类似,多元醇脱氢酶的活性增加也会导致大量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
这种细胞内山梨醇的积累也可能导致细胞损伤和白内障的发展。
3. 己糖激酶(HK) :
己糖激酶是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负责将葡萄糖转化为葡萄糖-6-磷酸。
在白内障的发展中,己糖激酶的活性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晶状体的代谢和能量供应。
4. 过氧化氢酶(CAT) :
过氧化氢酶是细胞内清除过氧化氢的主要酶。
在白内障的发展中,过氧化氢的积累可能导致晶状体的氧化应激和蛋白质损伤。
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增加可能有助于减少这种氧化应激,从而延缓白内障的发展。
总之,醛糖还原酶、多元醇脱氢酶、己糖激酶和过氧化氢酶在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中都可能起到关键作用。
对这些酶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并为白内障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白内障cnp分级标准

白内障cnp分级标准白内障(Cataract)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白内障患病率也逐渐上升。
为了更科学地评估和分级白内障的严重程度,临床上制定了一套白内障CNP分级标准,以指导医生进行治疗和管理。
本文将对白内障CNP 分级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标准。
白内障CNP分级标准是根据白内障的临床特征和病变程度,将白内障分为不同的级别,以便于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根据国内外多项研究和实践经验,白内障CNP分级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白内障类型,根据白内障的类型,可以将其分为老年性白内障、儿童性白内障、创伤性白内障等。
不同类型的白内障在临床表现和治疗方面有所差异,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白内障,医生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白内障密度,白内障的密度是评估白内障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白内障的密度,可以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白内障。
轻度白内障一般不会对患者的视力产生明显影响,而重度白内障则会导致患者严重的视力损失。
3. 白内障核分级,白内障核分级是根据白内障核的混浊程度进行评估的,主要分为1~5级。
其中1级表示白内障核较为清晰,5级表示白内障核非常混浊。
通过核分级,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白内障的严重程度,为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4. 白内障晶状体混浊程度,晶状体混浊程度是评估白内障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晶状体混浊程度的增加会导致患者视力逐渐下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5. 白内障对比敏感度(CST),CST是一种评估白内障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通过对比敏感度检测,可以更准确地了解白内障患者的视觉功能状态,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总的来说,白内障CNP分级标准是一套科学严谨的评估体系,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和分级白内障的严重程度,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在了解自身白内障情况时,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病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管理。
白内障的分类医学PPT

编辑版ppt
10
解剖位置分类
1.皮质混浊性白内障; 2.核混浊性白内障; 3.后囊下混浊性白内障; 4.其他:如板层白内障(绕核性白内障)、冠状白内障等。
此外,还可以依据白内障发生时间将白内障分为先天性白内 障和后天获得性白内障;依据混浊形态分为点状白内障、 绕核性白内障、冠状白内障等。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8
5.系统性疾病相关性白内障
a.代谢紊乱:糖尿病、半乳糖血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低血钙症、Lowe 综合征(眼-脑-肾发育营养不良综合征)、Albright综合征(先天性囊性纤维性 骨炎综合征)、Wilson病、Fabry病(肝豆状核变性)、Refsum综合征(遗传 性小脑共济失调-夜盲-多发性神经炎)、高胱氨酸尿症;
编辑版ppt
13
白内障的体征signs
婴幼儿白内障的特殊体征 白瞳症 致密混浊者视力极为低下,大多伴有眼球震颤 斜视 畏光(板层白内障更易出现)
编辑版ppt
14
编辑版ppt
15
编辑版ppt
16
编辑版ppt
17
编辑版ppt
18
11
白内障的症状symptoms
1.视力:视力减退和视物模糊
2.固定性黑影:点状或斑点状
简化眼的光心或称节点(nodal point)在晶状体内,
节点到角膜前表面的距离为7.3毫米,到后主焦点的距离
(nb)是15毫米,则从角膜前表面到后主焦点距离应为
22.3毫米。(后囊接近节点)
3.单眼复视或多视
4.近视:与核硬化有关(屈光指数改变)的体征signs
空泡、水隙、板层分离、尘状混浊 胎儿核、婴儿核、后囊膜下和前后皮质 皮质混浊:灰白色 核混浊:淡黄、棕黄或琥珀色
白内障的发病机制与药物治疗

白内障的发病机制与药物治疗作者:刘娟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18期【摘要】目的: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医疗意识也随之提高。
现今患有白内障的人们越来越多,因此人们对于此病治疗的方法与机制关注度越来越高。
本文就白内障的的发病机制和白内障的药物治疗的发展状况进行讨论和分析方法,对以往的白内障的学术论文或是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性的白内障的研究论文,并结合实际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机治疗药物的发展进行汇总,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出白内障的种类和发病原因等,对其药物治疗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老年人易患白内障其形成因素众多,由于白内障和辐射性的白内障都同晶状体氧化的损伤相关。
白内障还有糖尿病性,它可以用渗透压机理、还原糖自氧化学说和糖基化反应来说明。
但是对于先天性白内障却不能解释清楚,相信通过对白内障的不断研究和深入,白内障的药物治疗和研究会越来越明确。
【关键词】白内障;发病机制;药物治疗白内障属于眼睛的疾病,发生在眼球内的晶状体上,晶状体的浑浊统称为白内障。
晶状体浑浊的程度也会影响人的视力,如果晶状体的浑浊程度较轻时没有影响视力情况,则不被列为白内障。
如果眼球的晶状体从透明变成不透明、影响到眼睛接收阳光,那么就会影响眼睛的视力情况。
在眼球浑浊较轻时对视力的影响较轻,随着浑浊的程度逐渐加深,视力也会随之加大,严重者优肯会导致失明。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表明,白内障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是由眼病而导致致盲的重要原因。
现今国内的白内障患者大约有500万人左右,但是每年白内障患者的人数都在持续上涨。
就全球的白内障患者人数来说大约有全世界25%的人都患有白内障,其中2000万人左右是由于患白内障致盲,白内障在非洲、亚洲国家的患病人数较多。
因此对于研究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及白内障是治疗是刻不容缓的,本文就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开发出有效治疗白内障的药物。
白内障的患病因素有许多种,而且白内障也分为两大种类,分别为后天性白内障和先天性白内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谢性白内障种类
代谢性白内障在临床上与老年性白内障有异曲同工之处,是一种发病过早、进展很快、发病率非常高的白内障病症。
代谢性白内障与晶状体的代谢有关!
代谢性白内障的种类主要有一下三种:
半乳糖性白内障:患者缺乏半乳糖激酶或半乳糖一1一磷酸尿苷转移酶,体内半乳糖和半乳糖一1一磷酸蓄积在房水及晶体内。
在晶体内转化为甜醇;甜醇蓄积在晶体内导致晶体纤维水肿、混浊。
此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治疗原则是采用无乳糖或无半乳糖饮食;手术治疗。
糖尿病性白内障:病因据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糖增高,晶体葡萄糖含量增加,晶体内醛糖还原酶活性增加,过多的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
山梨醇蓄积在晶体内,使渗透性压增大,晶体吸收过多水分而肿胀、变性,最终混浊。
临床表现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人,白内障发生时间较正常的人为早,但症状,体征与老年性白内障相似。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人,若血糖控制不好,晶体可在数周或数月内完全混浊,其特征是晶体囊下皮质点状或雪片状混浊。
治疗原则控制糖尿病;应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防止山梨醇蓄积;手术摘除。
低钙性白内障系由于血钙过低引起的白内障。
因常表现为手足搐搦,又称为手足搐搦症性白内障。
发生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或手术损伤甲状旁腺后。
孕期,哺乳期的母体亦可发病。
晶体混浊表现为许多白色、红色、兰色或绿色微小结晶分散在前后皮质内,混浊区与囊膜有一透明分界。
治疗原则是采用钙剂,维生素A、D。
预防老年性白内障发生的方法,白内障是眼科中的常见病,是容易致盲的眼病。
所以预防白内障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避免白内障发生的措施:
1、加强用眼卫生,平时不用手揉眼,不用不洁手帕、毛巾擦眼、洗眼。
用眼过度后应适当放松,久坐工作者应间隔1~2小时起身活动10~15分钟,举目远眺,或做眼保健操。
要有充足的睡眠,及时恢复疲劳。
2、避免过于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研究表明,眼睛每天多照射1小时太阳,一年中患白内障的危险增加10%,户外工作者患白内障的危险是一般人的3倍。
在阳光照射强烈时,出门最好配戴防紫外线的太阳镜。
3、注意精神调摄:遇事泰然处之,心胸应宽广,保持情绪舒畅,要制怒。
培养对养花、养鸟、养金鱼的兴趣来陶冶情操,多与年轻人交谈,能分散对不愉快事情的注意力,激起旺盛的生活热情,能起到阻止和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天津解放军254医院)。
4、积极防治慢性病,包括眼部的疾患及全身性疾病。
尤其是糖尿病最易并发白内障,要及时有效地控制血糖,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常用白内障手术方法有白内障囊内摘出术、白内障针吸术、白内障针拨术等,随着显微手术的发展,又出现了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晶状体超声乳化摘出术等。
治疗青光眼的手术都有哪些:
(1)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其含义是指在同轴光照明下的显微手术。
基本的手术方式是刺破并撕去前囊中央部分,将晶体核娩出,用白内障同步注吸针头吸净周边囊袋内的皮质,保留完整的晶体后囊和周边的前囊。
白内障外摘除术的主要优点是保留了晶体后囊,便于植入和固定人工晶体,适合于成年人核性白内障。
目前在发达地区,囊外摘除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主要的手术方式。
缺点是部分病人在术后1~5年内因后囊混浊影响视力,需再行后囊切开术。
(2)白内障囊内摘除术是指离断晶体悬韧带之后将晶体完整摘除的手术。
适应于老年性白内障有晶体硬核或晶体脱位者。
术中可用特殊的囊镊夹住晶体前囊或经冷冻头与晶体冻结粘连在晶体前囊将晶体摘除切口外。
(3)白内障吸出术是指将晶体前囊刺破后抽吸出混浊的核和皮质的一种囊
外术式。
主要用于硬核的先天性白内障和软性白内障。
近年这一手术已演化为晶体切除术。
(4)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一种囊外摘除术式。
基本方法是在角巩膜缘做一
3mm小切口,伸入超声粉碎器将晶体核粉碎后抽吸出来,适用于核为中等硬度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未操作复杂,价格昂贵。
(5)晶体囊膜切开或切除术是指将混浊的后囊以及附着的皮质中央切开达
到透光目的。
主要适用于先天性白内障或后发性白内障。
可应用YAG激光行后囊切开术或膜切开术。
(6)光学虹膜切除术以往对于先天性核性白内障多采用鼻下方节段性虹膜
切除术。
利用周边部透明晶体透光,增进视力。
由于光线来自视轴外区,成像质量较差。
手术后矫正视力多不满意。
手术还破坏了虹膜的屏障作用,为以后的手术和光学矫正带来困难。
目前已不主张做这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