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

合集下载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
1.(0 分- 6 分)继续肠内营养
2.(7 分- 12 分)继续肠内营养减慢速度
3.(≥13 分)停止肠内营养
4.一票否决肠内营养:任意两项得分≥8分
[参考文献]
[1] 罗芳,申颖,王集生.神经阻滞复合氨酚羟考酮治疗急性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
[J]中国新药杂志,2009,18(3):234-236.
[ 2] 张志丽. 外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J ].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8, 30 (2) : 69 - 71.
[3] 伊敏,白宇,朱曦.危重患者腹内压监测及腹腔高压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0,9(4):450-452.
[4]Sadhasiyam S, SaxenaA, Kathirel S. The saftey and efficacy p rophylactic ondansetron in patient undergoingmodified radicalmastectomy[ J].Anesth Analg, 1999, 89: 1340 - 1345. [5] 傅思武,潘令嘉,周殿元,等.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胶囊对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0, (02):93-95.。

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评估与护理指南

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评估与护理指南

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评估与护理指南肠内营养是临床治疗中重要的营养支持方式,为确保其安全、有效实施,需对患者的耐受性进行严格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本指南旨在为医护人员提供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与护理的详细参考。

一、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1. 患者准备:在开始肠内营养前,确保患者胃肠道功能正常,无明显腹泻、呕吐、腹胀等症状。

若存在胃肠道功能异常,需先进行相应治疗,待症状缓解后再考虑进行肠内营养。

2. 营养制剂选择:根据患者病情、营养需求及胃肠道功能,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

一般先选用渗透压较低、浓度较稀的制剂,逐步过渡到渗透压较高、浓度较浓的制剂。

3. 耐受性评估指标:- 胃肠道症状:观察患者在肠内营养过程中是否出现腹泻、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

- 营养状况:定期监测患者体重、血清蛋白、氮平衡等指标,评估营养状况。

- 胃肠道功能:观察患者胃肠道功能是否正常,如胃肠道蠕动、胃排空时间等。

4. 评估时机:开始肠内营养后,每2-3天进行一次耐受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营养制剂的类型、剂量和输注速度。

二、肠内营养护理指南1. 营养液输注:- 输注途径:优先选择经鼻胃管输注,若患者耐受性良好,可考虑经鼻空肠管或胃造瘘管输注。

- 输注速度:从每小时20ml开始,逐渐增加至每小时50-100ml。

注意观察患者耐受情况,如有需要可适当调整输注速度。

- 输注温度:确保营养液温度在37-40℃之间,避免过冷或过热引起患者不适。

2. 胃肠道护理:- 保持胃肠道通畅:定期观察胃肠道功能,如胃肠道蠕动、胃排空时间等。

如有必要,可使用胃肠道促动力药物。

- 观察胃肠道症状: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出现腹泻、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并及时处理。

- 保持胃肠道清洁:定期进行胃肠道清洗,预防肠道感染。

3.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腹泻:选用合适的营养制剂,注意输注过程中的温度和速度,避免过度喂养。

- 预防呕吐:适当调整营养液的浓度和输注速度,避免过快输注。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分级和管理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分级和管理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分级和管理
指标
严重度
定义
处理
呕吐
发生
》1次/12小时
检查鼻胃管是否在位
减少输注速度的50%
建议应用药物治疗

胀/



轻度or/IAP 12-15mmHg
既往史和体格检查
保持EN的输注速度
6小时复评
中度or/IAP 16-25mmHg
既往史和体格检查
减少输注速度的50%
腹部平片,排除肠梗阻
停止输注,药物治疗,24小时复查
胃残留
仅经胃喂养或置胃管减压者
>1000ml/12h
例如不是跨幽门,保持喂养同时放置跨幽门喂养管使用红霉素或胃复安,12小时后评估
保持输注速度,
6小时复查
Ⅲ度
大便次数≥7次/天,量>1000ml稀便或水样便
减少输注速度的50%
通过喂养管给予止泻药10mlq6h
回顾药物治疗:记录抗生素,其他胃肠药物
粪便常规,毒素化验
Ⅳ度
腹泻伴血流动力学改变,危及生命
停止输注EN,药物治疗,24小时复查



肠鸣音<4次/分
或>5次/分
肠鸣音亢进,>10次/分,肠鸣音消失及1次/3-5分钟
6小时复评,持续腹胀≥24小时,改为72小时评估,根据病情选择胃动力药
重度or/IAP >25mmHg
既往史和体格检查
停止EN输注,腹部平片,评估肠梗阻考虑实验室检验和腹部CT扫描


Ⅰ度
大便次数<4次/天,量<500ml,轻微湿软
保持或增加输注速度
Ⅱ度
大便次数4-6次/天,量0-1000ml,大便较湿且不成形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
总分≥ 5分:暂停肠内营养,并做相应处理(包括停止EN、使用促动力药物、更换EN输注途径等);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
评价内容
计分内容
分值0分1分2分5分腹胀/腹痛

轻度腹胀
无腹痛
明显腹胀
或腹痛自行缓解、
或腹内压15—20mmhg
严重腹胀
或腹痛不能自行缓解
或腹内压>20mmhg
恶心/呕吐

或持续胃肠减压无症状
恶心
但无呕吐
恶心呕吐(不需胃肠减压)
或250ml<GRV<500ml
呕吐,且需要胃肠减压
或GRV>500ml
腹泻

稀便3-5次/天
且量<500ml
稀便>5次/天
且量500-1500ml
稀便>5次/天
且量>1500ml
根据以上标准计算总分,初始行肠内营养,每4-6h评估一次,根据评分结果进行EN输注调整:
总分为0-2分:继续肠内营养,增加或维持原速度,对症治疗;
总分为3-4分:继续肠内营养,减慢速度,2h后重新评估;

肠内营养agi标准

肠内营养agi标准

肠内营养agi标准
肠内营养AGI标准是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该标准将肠内营养引发的胃肠功能损伤分为4级,具体如下:
1. AGI 0级:胃肠功能正常,食物通过胃肠道的速度正常,没有任何胃肠功能的异常表现。

2. AGI 1级:轻度胃肠功能障碍,胃肠道的排空速度延缓,但无临床症状。

3. AGI 2级:中度胃肠功能障碍,胃肠道的排空速度明显延缓,伴随一些症状,如胃胀、恶心、呕吐等。

此外,还有更为客观的超声评分系统,如AGIUS评分、GUTS评分等,可用于评估重症病人胃肠功能损伤情况及预测喂养不耐受。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具体的标准内容,建议查阅医学书籍或咨询专业医师。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深度评估与护理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深度评估与护理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深度评估与护理1. 引言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是指通过胃肠道提供营养素,以满足患者的能量和营养需求的营养支持方式。

然而,在实施肠内营养的过程中,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营养耐受性不良的现象,影响营养的摄入和吸收。

因此,对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深度评估与护理至关重要。

2.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2.1 评估方法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影响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疾病史,如腹泻、便秘、胃肠道手术等。

- 临床观察:观察患者在肠内营养过程中是否存在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

- 实验室检查:监测血清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等指标,评估营养耐受性。

- 营养状况评估:通过体重、体质指数(BMI)、肌肉量等指标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2.2 评估时机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应在患者开始接受肠内营养后定期进行,特别是在营养治疗初期。

对于出现营养耐受性问题的患者,应立即进行评估,并调整营养治疗方案。

3.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护理针对肠内营养耐受性不良的患者,护理措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饮食调整- 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营养配方,如降低营养液的渗透压、调整脂肪含量等。

- 适当调整营养液的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

- 调整营养输注速度,避免过快引起患者不适。

3.2 症状护理- 针对恶心、呕吐症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

-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腹胀、腹泻等症状,及时处理。

- 对于腹泻患者,注意保持肛周皮肤清洁,预防皮肤破损。

3.3 心理护理- 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 向患者解释肠内营养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

3.4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肠内营养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4. 总结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深度评估与护理是确保患者营养治疗效果的关键。

通过细致的评估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营养耐受性,促进患者的康复。

危重病人肠内营养耐受性

危重病人肠内营养耐受性
其中38%(219/576)患者表现为持续不耐受,至少两天中断喂养 24.5%(141/576)患者出现复发喂养不耐受(曾出现不耐受,恢
复后又重新出现) 754例管饲患者中,FI发生率为33% ICU和非ICU患者FI发生率分别为36%和27%
FI发生率高,ICU患者FI发生率更高
谢小平等,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5; 8(6):539-540.
我国学者通常使用的标准: 12hGAV>1200ml、呕吐、 腹胀(腹痛)、腹泻等;
危重病人为什么要进行营养支持 ●不能正常进食 ●消化功能受损或吸收功能障碍 ●合成代谢减弱 ●分解代谢增强
病人容易发生营养不良
FI是EN的常见并发症
调查1888名重症患者中,约30.5%(576/1888)重症患者因FI而中 断肠内喂养
结合问诊、体格检查、超声监测胃残余量等综合评估方式 床旁超声评估胃动力 肠道喂养耐受性评估量表
肠道喂养耐受性评估量表1
评价内容
0分
1分
评分标准
时间与分值
2分
3分
5分
9分
腹痛
无痛
轻微的疼痛
引起不适感的疼 痛
具有窘迫感 的腹痛
严重的腹痛
剧烈的腹痛
腹泻 恶心、呕吐
大便正常,每 日大便1-3次
I级:无恶心 和呕吐
简易胃肠功能评分表
评价内容
评分标准
分值 腹胀/腹痛 恶心/呕吐
腹泻
0分
1分
2分
5分

无。或持续胃 肠减压无症状
轻度腹胀无腹 痛
恶心但无呕吐
明显腹胀或腹 痛自行缓解或
腹内压1520mmHg
恶心呕吐(不 需要胃肠减压
)或 GRV>250ML

肠内营养方案

肠内营养方案

EN制剂的分类
肠内营养制剂的组方特点•能量密度
品种 瑞素 瑞代 瑞高 瑞能 维沃 能全力
能量密度(Kcal/mL) 1 0.9 1.5 1.3
1 (按说明书配制) 1
肠内营养制剂的组方特点■渗透压
品种 瑞素 瑞代 瑞高 瑞能 维沃 能全力
渗透压(mOsm/L) 250 320 300 350
胃肠功能障碍启动肠内营养的速度与喂养量
• 重症病人的常规目标喂养量为25~30kcal/(kg-d),目标蛋白 需要量通常为1.2-2.0g/(kg-d)。对于AGl病人不要求早期肠 内营养能够满足病人的全能量需求,低热卡肠内营养可能更 安全。早期阶段最适的能量和蛋白目标尚不清楚,建议对重 症病人采取渐进式喂养策略,在ICU早期(前72h),保持 <70%的能量目标;ICU住院第1周内,逐步达到70%~100%
• 中药治疗。中药大黄具有攻下泻火、荡涤肠胃等功能。
微生物组群的调控在肠道功能紊乱中的 作用
• 改变饮食 • 益生元:是不可消化的低聚糖,可促进肠道中特定细菌的生长和(或)活性,如菊粉、
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异麦芽低聚糖、大豆低聚糖、焦糊精和乳果糖等 • 益生菌:是一类在肠道中增殖并发挥积极健康影响的微生物 • 合生元:是指益生菌和益生元的混合制品,或再加入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 抗菌药物 • 粪便微生物组移植:对于多次复发艰难梭菌感染且抗感染效果不佳的病人,推荐使用
各种特殊情况下胃肠功能障碍的肠内营 养策略
• 上消化道出血的肠内营养支持策略 • 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应暂停肠内营养,而当出血停止且无
再出血迹象时可开始肠内营养
• 下消化道出血是否行肠内营养支持 • 下消化道出血并非肠内营养的绝对禁忌证 • 下消化道出血病人可以给予肠内营养,只有在需要结肠镜检查肠 • 道准备时才需停止肠内营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
1.(0分- 6分)继续肠内营养
2.(7分- 12分)继续肠内营养减慢速度
3.( ≥13 分)停止肠内营养
4.一票否决肠内营养:任意两项得分≥8分
[参考文献]
[1] 罗芳,申颖,王集生.神经阻滞复合氨酚羟考酮治疗急性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 [J]中国新药杂志,2009,18(3):234-236.
[ 2] 张志丽. 外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J ].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8, 30 (2) : 69 - 71.
[3] 伊敏,白宇,朱曦.危重患者腹内压监测及腹腔高压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0,9(4):450-452.
[4]Sadhasiyam S, SaxenaA, Kathirel S. The saftey and efficacy p rophylactic ondansetron in patient undergoingmodified radicalmastectomy[ J].Anesth Analg, 1999, 89: 1340 - 1345.
[5] 傅思武,潘令嘉,周殿元 ,等.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胶囊对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0, (02):93-95.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