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分级和管理

合集下载

关于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和护理方法

关于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和护理方法

关于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和护理方法
概述
肠内营养是一种提供营养物质给肠道以便被吸收的方法。

评估和护理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是确保患者获得足够营养的重要步骤。

本文档将介绍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方法和护理策略。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方法
1. 临床评估:通过患者的症状、体征、营养状况等信息进行评估,包括观察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 实验室检查:通过检查患者的血液、尿液和粪便样本,评估肠内营养的吸收情况和营养状态。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护理方法
1. 选择适当的肠内营养配方:根据患者的特定需要和耐受性,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配方,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

2. 渐进性进食:开始时,逐渐增加肠内营养的摄入量,以便让患者的肠道适应和耐受。

这可以减少消化不良的风险。

3. 监测和调整: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
情况调整肠内营养的摄入量和配方。

4. 管路护理:保持肠内营养输送管道的通畅和清洁,定期更换
输送管道以防止感染。

注意事项
1. 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有所差异,需要根
据个体情况进行评估和护理。

2. 定期复评:在肠内营养治疗期间,定期复评患者的耐受性和
营养状态,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 多学科合作: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和护理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等。

以上是关于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和护理方法的简要介绍。


过正确评估和护理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可以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
养支持,促进康复和健康。

危重病人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分级及管理ppt课件

危重病人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分级及管理ppt课件
&疾病的严重程度是影响危重患者EN 耐受性的因素; & APACHE-Ⅱ评分高的患者应激反应较强,应激性胃
肠损伤也较重,与评分低的患者相比耐受性更差;
待病情稳定后再行EN 支持
21
不耐受危险因素分析
EN开始时间
&患者禁食禁饮3~5 天,肠粘膜细胞代谢减退; &禁食时间越长,肠内黏膜萎缩增加,绒毛萎缩造成的吸收
反馈给护理人员,并逐步开展讨论引起共鸣,结合新流程的 具体措施,提出解决这一临床问题的方法;
38
恒温营养泵的应用
滴注时用恒温营养泵持续喂养 根据患者适应性调节输入速度,控制营养液温度37~40℃
发生天数(d/42d)
40
36
P<0.0006
35
30
32
P<0.0003
输注泵组(n=50)
25
20
15
●严重度 :中度(IAP16-25mmHg) 处理:减少输注速度的50%、腹部平片排除肠梗阻 6h复评,持续腹胀,根据病情使用胃动力药
●严重度 :重度(IAP>25mmHg ) 处理:停止EN输注,腹部平片评估肠梗阻 腹部CT扫描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营养护理学组13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分级管理
&加重关于床头抬高的相关内容,就床头抬高的重要性及禁忌 症出发;
θ使用量角器,向医护人员展示30°-45°的位置,给予一
个形象具体的概念;
θ对于可在床头读取角度的床型,教会护理人员如何抬高
到正确位置;
θ在平时工作中加以正确引导,特别是压疮高危患者应权
衡风险;
29
给药护理
&将静脉、口服、特殊药物的特殊事项作为重点掌握,并且 结合临床实践共同分享病例文献;

肠道耐受管理

肠道耐受管理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分级和管理
指标
严重度
定义
处理
呕吐
发生
》1次/12小时
检查鼻胃管是否在位
减少输注速度的50%
建议应用药物治疗

胀/



轻度or/IAP 12-15mmHg
既往史和体格检查
保持EN的输注速度
6小时复评
中度or/IAP 16-25mmHg
既往史和体格检查
减少输注速度的50%
腹部平片,排除肠梗阻
保持输注速度,
6小时复查
Ⅲ度
大便次数≥7次/天,量>1000ml稀便或水样便
减少输注速度的50%
通过喂养管给予止泻药10mlq6h
回顾药物治疗:记录抗生素,其他胃肠药物
粪便常规,毒素化验
Ⅳ度
腹泻伴血流动力学改变,危及生命
停止输注EN,药物治疗,24小时复查



肠鸣音<4次/分
或>5次/分
肠鸣音亢进,>10次/分,肠鸣音消失及1次/3-5分钟
停止输注,药物治疗,24小时复查
胃残留
仅经胃喂养或置胃管减压者
>1000ml/12h
例如不是跨幽门,保持喂养同时放置跨幽门喂养管使用红霉素或胃复安,12小时后评估
6小时复评,持续腹胀≥24小时,改为72小时评gt;25mmHg
既往史和体格检查
停止EN输注,腹部平片,评估肠梗阻考虑实验室检验和腹部CT扫描


Ⅰ度
大便次数<4次/天,量<500ml,轻微湿软
保持或增加输注速度
Ⅱ度
大便次数4-6次/天,量500-1000ml,大便较湿且不成形

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和管理

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和管理

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和管理肠内营养的耐受性管理需要对几个指标进行分级,包括呕吐、腹泻、肠鸣音等。

对于呕吐,轻度指发生次数小于等于1次/12小时,处理方法是检查鼻胃管是否在位,并减少输注速度的50%,建议使用药物治疗腹胀/腹内压。

中度指发生次数为1-2次/12小时,或IAP 16-25 mmHg,需要进行腹部平片检查,排除肠梗阻,并减少输注速度的50%,6小时后复评,如持续腹胀≥24小时,改为72小时评估,根据病情使用胃动力药。

重度指发生次数大于2次/12小时,或IAP。

25 mmHg,需要停止输注EN,进行药物治疗,并24小时后复查。

对于腹泻,需要根据大便次数和量进行分级。

Ⅰ度指大便次数1000ml,稀便或水样便,需要减少输注速度的50%,并通过喂养管给予止泻药10ml q6h,回顾药物治疗,记录抗生素和其他胃肠药物,进行粪便常规和毒素化验,如持续≥48小时,转为短肽类配方喂养。

Ⅳ度腹泻伴随血流动力学改变,危及生命,需要停止输注EN,进行药物治疗,并24小时后复查。

对于肠鸣音,需要根据频率进行分级。

肠鸣音5次/分钟属于正常范围,肠鸣音亢进。

10次/min需要停止输注EN,进行药物治疗,并2小时后复查胃残留(测量),仅经胃喂养或置胃管减压者大于1000mk/12小时,如不是跨幽门,需要保持喂养同时放置跨幽门喂养管,使用红霉素或胃复安,12小时后评估,如仍然存在胃残留,需要进行6小时评估,以15ml/h的短肽类制剂开始。

在肠内营养的管理中,还需要注意药物禁忌症,如强心剂(多巴酚丁胺,米力农,多巴胺≤5ug/kg)、麻醉(为机械通气的神经肌肉阻滞剂),需要在24小时后进行评估后再决定是否使用。

同时,还需要注意血压低于90/60mmHg或乳酸>2mmol/L的情况,需要使用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0.1ug/kg/min或多巴胺>5ug/kg。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深度评估与护理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深度评估与护理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深度评估与护理1. 引言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是指通过胃肠道提供营养素,以满足患者的能量和营养需求的营养支持方式。

然而,在实施肠内营养的过程中,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营养耐受性不良的现象,影响营养的摄入和吸收。

因此,对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深度评估与护理至关重要。

2.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2.1 评估方法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影响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疾病史,如腹泻、便秘、胃肠道手术等。

- 临床观察:观察患者在肠内营养过程中是否存在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

- 实验室检查:监测血清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等指标,评估营养耐受性。

- 营养状况评估:通过体重、体质指数(BMI)、肌肉量等指标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2.2 评估时机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应在患者开始接受肠内营养后定期进行,特别是在营养治疗初期。

对于出现营养耐受性问题的患者,应立即进行评估,并调整营养治疗方案。

3.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护理针对肠内营养耐受性不良的患者,护理措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饮食调整- 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营养配方,如降低营养液的渗透压、调整脂肪含量等。

- 适当调整营养液的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

- 调整营养输注速度,避免过快引起患者不适。

3.2 症状护理- 针对恶心、呕吐症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

-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腹胀、腹泻等症状,及时处理。

- 对于腹泻患者,注意保持肛周皮肤清洁,预防皮肤破损。

3.3 心理护理- 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 向患者解释肠内营养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

3.4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肠内营养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4. 总结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深度评估与护理是确保患者营养治疗效果的关键。

通过细致的评估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营养耐受性,促进患者的康复。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科学评估与护理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科学评估与护理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科学评估与护理概述肠内营养耐受性是指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治疗时,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能力。

科学评估和护理对于提高肠内营养耐受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科学评估和护理策略。

科学评估科学评估是了解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常用的科学评估方法:1. 临床评估:通过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评估患者的肠内营养耐受性。

2. 营养评估: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包括体重、身高、体质指数、肌肉质量等指标。

3. 肠功能评估:通过测定患者的肠道吸收和排泄功能来评估肠内营养耐受性。

4. 营养代谢评估:评估患者的能量代谢和营养物质代谢情况。

护理策略提高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护理策略如下:1. 营养支持:根据科学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包括提供足够的能量、蛋白质和其他必需营养素。

2. 肠道保护:采取措施保护肠道黏膜,如控制感染、预防肠道黏膜损伤等。

3. 肠道适应:通过逐渐增加肠内营养剂的浓度和容量,促进肠道适应,提高肠内营养耐受性。

4.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来改善肠道功能和促进肠内营养耐受性。

5. 定期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肠内营养耐受性和营养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结论科学评估和护理是提高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关键。

通过科学评估了解患者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策略,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肠内营养耐受性,促进康复。

在实践中,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定期监测并调整治疗效果,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评估与护理指南

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评估与护理指南

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评估与护理指南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评估与护理指南,帮助医护人员在实施肠内营养治疗时做出合理的决策,提高治疗效果。

肠内营养的定义和作用肠内营养是通过肠道给予患者营养支持的一种方法,通过口服或肠内饲管的方式提供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肠内营养的主要作用是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维持机体代谢平衡,促进康复和治疗。

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评估在实施肠内营养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的耐受性进行评估,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以下是常用的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指标:1. 肠道功能评估:评估患者的肠道功能是否正常,包括排便频率、大便性状、肠蠕动等指标。

2. 肠道通透性评估:通过检测肠道通透性指标,如肠道黏膜渗透性和肠道屏障功能,评估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情况。

3. 肠道免疫评估:评估肠道免疫功能是否正常,包括炎症指标、免疫细胞数量等。

4. 肠道菌群评估:评估肠道菌群组成和平衡情况,判断肠道微生态环境是否适合肠内营养治疗。

肠内营养的护理指南在实施肠内营养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护理指南,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1. 营养计划制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计划,包括营养成分比例、用量和给予方式等。

2. 肠内饲管护理:正确选择和插入肠内饲管,保持饲管通畅,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3. 营养监测与调整: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化指标,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营养计划的调整,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及时发现和处理肠内营养治疗的并发症,如感染、腹胀、腹泻等,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

结论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评估与护理是肠内营养治疗的重要环节,合理评估患者的耐受性,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指南,可以提高肠内营养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治疗。

在实践中,医护人员应遵循简单策略,避免法律复杂性,并在独立决策的基础上进行操作,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管理.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管理.
&使用肠内营养期间床头抬高(HOB)≥30° &加重关于床头抬高的相关内容,就床头抬高的重要性及禁忌
症出发;
θ使用量角器,向医护人员展示30°-45°的位置,给予一 个形象具体的概念; θ对于可在床头读取角度的床型,教会护理人员如何抬高
到正确位置; θ在平时工作中加以正确引导,特别是压疮高危患者应权
腹内压
012mmH g
IAH 1 级: IAP1215mmHg
IAH 2 级: IAP16 20mmH g
IAH 3 级:IAP2125mmHg
IAH 4 级:IAP大于 25mmHg
恶心呕 吐
腹泻分 级
1级: 无恶 心干 呕
大便 正常 ,每 日大 便1-3 次
2级:轻微恶 心,腹部不 适,但无呕 吐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分级
$以呕吐、腹泻、腹胀作为肠道不耐受的观察指标; $ 3d内出现其中任何一项症状即判定为肠道不耐受 ,否则认定为肠内营养成功;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分级管理
指标一:呕吐
●严重度:发生 ●定义: >1次/ 12h ●处理:
检查鼻胃管是否在位; 减少输注速度的50%; 建议应用药物治疗;
不耐受:接受EN治疗后出现呕吐、腹胀、腹泻,给以相应 治疗后,并在暂停12h重新给予剂量减半的EN治 疗。如症状无好转或出现消化道出血被视为EN不 耐受;
谢小平等,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5; 8(6):539-540.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分级
Ⅰ 级:无特殊不适,耐受良好 Ⅱ 级:轻度不适,但能耐受 Ⅲ 级:重度不适,勉强耐受 Ⅳ级:严重不适,不能耐受
指南推荐: 胃内残余量<500ml并且没有其他不耐受的表 现时不应终止肠内营养(B级)
胃残留量测定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分级和管理
指标
严重度
定义
处理
呕吐
发生
》1次/12小时
检查鼻胃管是否在位
减少输注速度的50%
建议应用药物治疗

胀/



轻度or/IAP 12-15mmHg
既往史和体格检查
保持EN的输注速度
6小时复评
中度or/IAP 16-25mmHg
既往史和体格检查
减少输注速度的50%
腹部平片,排除肠梗阻
停止输注,药物治疗,24小时复查
胃残留
仅经胃喂养或置胃管减压者
>1000ml/12h
例如不是跨幽门,保持喂养同时放置跨幽门喂养管使用红霉素或胃复安,12小时后评估
保持输注速度,
6小时复查
Ⅲ度
大便次数≥7次/天,量>1000ml稀便或水样便
减少输注速度的50%
通过喂养管给予止泻药10mlq6h
回顾药物治疗:记录抗生素,其他胃肠药物
粪便常规,毒素化验
Ⅳ度
腹泻伴血流动力学改变,危及生命
停止输注EN,药物治疗,24小时复查



肠鸣音<4次/分
或>5次/分
肠鸣音亢进,>10次/分,肠鸣音消失及1次/3-5分钟
6小时复评,持续腹胀≥24小时,改为72小时评估,根据病情选择胃动力药
重度or/IAP >25mmHg
既往史和体格检查
停止EN输注,腹部平片,评估肠梗阻考虑实验室检验和腹部CT扫描


Ⅰ度
大便次数<4次/天,量<500ml,轻微湿软
保持或增加输注速度
Ⅱ度
大便次数4-6次/天,量0-1000ml,大便较湿且不成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